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8044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

《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格构柱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设置临时中立柱共4个。

临时中立柱主要包括格构柱和立柱桩两部分,上部格构柱为4L140*14等边角钢和440*300*12(mm)矩形钢板组合的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ф800mm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立柱桩混凝土等级为C30水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

3施工准备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平整场地。

(2)配备25t吊车1台,旋挖钻机1台,交流电焊机2台,钢筋对焊机1台,钢筋调直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切断机1台,进入现场前先做一次检修,保证施工期间能够正常运转。

(3)配备专职技术员、施工员和安全员。

4施工工艺

立柱桩采用反循环成孔,泥浆护壁的施工工艺。

施工步骤如下:

平整场地→泥浆制备→埋设护筒→钻架定位→钻孔→第一次清孔→测孔深→安放钢筋笼→固定安放格构柱→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孔深(合格后)→安放隔水球→灌注砼→钻机移位

5施工方法

(1)测量控制方法

现场采用全站仪放桩位,并采用“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作好护桩点。

(2)护筒埋设

据桩位标志,开挖护筒孔,护筒应使用4~8mm钢护筒,护筒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cm,且上部开设1个溢浆孔,护筒宜高于地面50cm。

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3)泥浆护壁

泥浆拌制材料采用膨润土配制浆液。

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

注入口泥浆比重指标定为≤1.15,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

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

含砂率不得大于8%;

黏度不得大于28s。

(4)钻进成孔

钻机定位时要求钻机安装稳固、周正、水平、安全可靠,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保证钻塔滑轮槽缘、锤头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且锤头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

每钻进深度4~5m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

当孔深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工程部技术人员到场验孔并量测孔深,孔深偏差保证在+30cm以内。

沉渣厚度以第二次清孔后测定量为准,需不大于10cm。

(5)清孔

清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向孔内输入新泥浆,把桩孔内悬浮的大量钻渣的泥浆替换出来,直到清除孔底沉渣。

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采用导管压入新浆的方式进行,利用向孔内输入新泥浆,维持正循环30min左右,清孔后淤泥厚度不大于5cm,清孔结束,会同监理人员对孔深,孔底沉渣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填写成孔验收记录,清孔后半小时内应灌注砼。

(6)立柱桩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钢筋笼采用整体制作成型,钢筋规格有Φ16、ф8。

内环定位箍筋直径为Φ16@2m,设在主筋内侧,外侧设置直径φ8螺旋箍筋,基坑下6m螺旋箍筋间距为100mm,其余间距为200mm;

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m设置一道定位直径为14cm的砼垫块,每道断面对称放置3个。

螺旋箍筋与主筋采用50%交错点焊连接,钢筋笼笼口处100%焊接。

钢筋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加工,在加工中不得擅自更改。

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放入孔内,钢筋笼下落至孔口位置时用型钢进行固定。

钢筋笼加工与制作具体要求如下表:

钢筋笼制作与吊放允许偏差

项目

偏差

检查方法

竖向主筋长度

±

100mm

用钢尺量

竖向主筋间距

10mm

箍筋间距

20mm

钢筋笼吊入槽内标高

水准仪

钢筋笼定位偏差

不大于20mm

钢筋笼垂直度偏差

不大于0.3%

用超声波检测仪

(7)格构柱制作与安装

部格构柱采用4L140*14等边角钢和440*300*12(mm)矩形钢板组合的钢构件,角钢长度13.75m,钢材型号采用Q235钢,焊条采用E43型。

格构柱间对接焊接时接头应错开,保证同一截面的角钢接头不超过50%,相邻角钢错开位置不小于50cm。

角钢接头在焊缝位置角钢内侧采用同材料短角钢进行补强。

格构柱加工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格构柱加工允许偏差表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mm)

下料长度

5

钢尺量

局部允许变形

2

水平尺测

焊缝厚度

≥10

游标尺量

柱身弯曲

h/250且不大于5mm

水平尺量

同平面角钢对角线长度

对角点用尺量

角钢接头

≤50%,相邻角钢错开位置不小于50cm。

缝处表面平整度

格构柱采用一台25T吊机进行吊放,吊点位于格构柱上部,将吊起的格构柱缓慢放入钢筋笼内,格构柱进入桩顶3m,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笼。

在格构柱每边的钢筋笼主筋上每米各焊接2根Φ20钢筋(共8根)与格构柱焊接(单面焊接长度≥20cm,双面焊接长度≥10cm,焊缝高10mm),使格构柱位于钢筋笼中间,保证格构柱各面与钢筋笼间距均匀、位置准确柱身铅垂。

如下图所示:

钢筋笼与格构柱连接

连接钢筋

固定时格构柱必须居于钢筋笼正中心,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误差≤±

5mm,垂直度偏差≤L/500且≤15mm。

(8)砼浇筑

灌注桩砼采用C30水下混凝土,坍落度为18cm,导管选用Ф300,施工前进行封密性检查,浇注水下砼前,检查孔深及沉渣厚度,导管应离孔底30至50cm为宜,首批混凝土量应保证导管埋管深度不小于2m,防止泥浆回流入导管。

砼浇注时导管埋入砼内深度控制在2~6m以内,当砼浇至钢筋笼底部时,应放慢砼入管速度,减小砼上升顶力对钢筋笼作用,达到控制钢筋笼上浮的目的。

提拔导管前必须对砼面高度进行测量,以免拔空导管造成质量事故。

为保证地下墙顶端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浇灌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30~50cm。

砼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如下:

砼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

浇筑前孔深

0~+300mm

用重锤量

浇筑前沉渣厚度

0~+50mm

桩位偏差

不大于100mm

桩径偏差

50mm

垂直度偏差

不大于1%

用超声波检测

(9)孔口回填

立柱桩砼浇注完后,需要及时进行桩孔回填,回填之前桩孔周围作好安全措施,回填材料采用粗沙,回填时在格构柱周边均匀回填,避免回填不平衡对格构柱造成挤偏,回填一定要密实。

6安全文明施工

(1)进入现场的机械在使用前,必须向项目部安质部报验,待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作业,不得无证作业,并在机械旁挂牌注明安全操作规定。

(2)钢筋加工机械必须接地,操作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3)夜间施工项目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控制施工噪声,减少人为的噪声扰民。

(4)钢筋加工机械要设专人维护及维修,定期检查各种机械的零部件,特别是易损部件,出现有磨损的必须更换。

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

(5)格构柱运输、吊装时设专人指挥,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6)废弃泥浆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进入现场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及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2)对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人员逐一进行安全“三级教育”,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附:

立柱桩钢筋配筋图

钢格构柱大样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