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49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六单元教案 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设想

1.设计自读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准备

分四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网上搜集整理关于作者苏洵的资料及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

第二组上网搜集关于秦灭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上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第三组借助工具书,阅读苏辙的《六国论》,提炼观点。

第四组借助工具书,阅读清代李桢的《六国伦》,提炼观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①自然段。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

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

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导读”,初步明确课文内容,把握赏析思路,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

(一)关于“课文导读”的内容

“课文导读”共4小段。

首段介绍了赏析古文的思路和方法,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

第2小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

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

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

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

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阅读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阅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

阅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制作自读提纲。

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导读”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③洎()牧以谗()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

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③悉使()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尽之标⑤()然自得⑥()笑大方

(3)学生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练习与思考三”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

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盖失强援()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③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④或曰:

“六国……”()或未易量()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

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附〕自读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

ngshuà

i②pù

o③jì

chá

n④shù

shǔ⑤có

ngzò

ng

(2)①嬴②赢③羸④殆⑤怡⑥贻

(3)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③迅速,快。

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爱惜吝惜②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③弊病困顿(失败)④有人或许⑤像还

(5)①以收贿;

城邑;

诸侯;

前者;

是后者之。

②诸侯;

秦。

③刺秦王;

抗秦之。

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

“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

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简介背景

学生结合上网所查资料介绍,教师补充。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

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

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

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

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四、研习新课

(一)关于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听配乐朗诵课文,学生分析讨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方法提示:

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

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

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

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

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导读”,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自然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

(斜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学生朗读课文第①自然段,思考:

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怎样的?

(三)“课文导读”指出:

“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

”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B.第6句C.第1、6两句D.1—6句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课文导读”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

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

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五、布置作业

(一)完成课后“练习与思考”一、二、三。

(二)朗读课文,背诵第①自然段。

第二课时

1.学习课文第②至第⑤自然段,落实教学目的第3、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作业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

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

关于“练习与思考”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二、学习课文第②自然段

(一)学生齐读第②自然段,口译本段内容,教师订正。

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

如:

“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

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自读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2.特殊句式:

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

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

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

兹不赘述。

(二)“课文导读”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用什么方法论证的?

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

阅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

“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

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1)作者用______和______相比较,______和______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诸侯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证明了“____________”的观点。

(2)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______与明日______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____________;

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______”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______”的。

从而证明:

______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______”。

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______”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______”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3)以上两层用了______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______”印证了自己的论证。

这是用______法来论证的。

[附]填空答案

(1)秦攻取之外所得;

战胜所得;

诸侯赂秦所亡之地;

战败而亡之地;

诸侯赂秦;

赂秦;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2)割五城;

割十城;

大;

又至矣;

无厌;

破灭之道;

不甚惜;

一夕安寝。

(3)对比法;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三)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

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

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

1.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2.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

(1)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

(2)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三、学习第③自然段

学生自读自学,教师指导点拨,自学提示如下: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

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学习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一)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

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二)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

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

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三)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

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

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

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

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

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

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

燕、赵则守土抗秦。

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

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

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

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

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

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

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四、学习最后两段

教师提示思考问题和分析角度,学生反复朗读,分组讨论。

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导读”。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什么局限性?

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

(二)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导读”所说,“为了讽今,于文末又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

想一想这“主旨”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巧妙“结出”的?

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

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

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

但是,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

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

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

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

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

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

五、课堂小结

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

学生讨论:

如果将第④自然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⑤自然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

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

四人一小组。

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注意:

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

因此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

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

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六、拓展延伸,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

(一)学生总结补充材料,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

1.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2.李桢《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二)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

1.请同学分别从相关材料中找出揭示六国灭亡原因的语句。

明确: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辙:

“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李桢: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2.联系六国灭亡的历史材料和相关评论,评价作者思想观点,学习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的唯物史观,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1)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鞭强秦暴行,而剖六国痼疾,作者的观点,具有历史批判的严肃性,现实针砭的实用性。

就六国灭亡的历史背景来看,秦国方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六国方面,“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六国之中,在秦连横策略的威逼利诱下,“赂秦”以求苟安的实在不少,当然是六国被秦各个击破的重要原因。

对此,作者深感痛惜。

难能可贵的是,苏洵抓住这一点结合宋的现实问题进行立论,又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宋代,对外屈膝投降是其主要的外交国策,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隐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种时弊撰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此所谓借古讽今。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2)苏洵《六国论》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六国之所以彻底覆灭,既有其外因,更有其内因。

魏、韩之丧源于诸侯间的相互攻伐,秦国只是落井下石,坐收渔翁之利而已。

至于齐亡,其中不乏不救五国而失盟友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骄傲自大、盲目自信的结果……

苏辙《六国论》也有片面的地方。

小苏从韩、魏两国所处地理位置来论述,虽然抓住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也有失偏颇。

李桢《六国论》观点既比较客观,也比较玄乎。

因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秦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具备。

但李桢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于“天助”则是不客观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几篇史论文的对象相同,但角度不同,观点也就有异。

从而提醒我们学习史论文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内容。

七、学生质疑设计

用本课前面介绍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

八、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完成“练习与思考”。

(三)用删减质疑法研读苏辙的《六国论》并质疑。

 

游褒禅山记

掌握“乃、道、盖、所以、观、名、以、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以、其”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文言断句和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词类活用知识和文言句式的特点。

找出写作线索,厘清作者思路。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的写作手法。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写法。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掌握词类活用。

2.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

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教学准备

1.分组搜集整理资料,分三组进行。

第一组查阅作者王安石的资料。

第二组上网查一查关于褒禅山的资料。

第三组了解一下关于游记的写法和特点。

2.通读全文,掌握注释,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判断句。

课时安排

一、情景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

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

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

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