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874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Word格式.doc

《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Word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Word格式.doc

3.危害:

由于塌方易使地基受到扰动.使下道工序难以进行。

严重的会影响槽边以外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易造成人财物的损失。

4.预防措施:

(1)根据土壤类别,土的力学性质确定适当的槽帮坡度。

实施支撑的直槽槽帮坡度一般采用1∶0.05。

(2)较深的沟槽,宜分层开挖。

人工开挖多层槽的中槽和下槽,机械开挖直槽时,均需按规定进行支撑以加固槽帮。

(3)掌握天然排水系统和现况排水管道情况,做好地面排水和导流措施。

当沟槽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排降水措施。

将水位降至槽底以下不小于0。

5m,并保持到回填土完毕。

(4)挖槽土方应妥善安排堆存位置。

一般情况堆在沟槽两侧。

堆土下坡脚与槽边的距离应根据槽深、土质、槽边坡来确定。

其最小距离为1.0m。

若计划在槽边运送材料,有机动车通行时,其最小距离为3.0m,当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0m。

(5)沟槽挖方.在竖直方向.应自上而下分层,从平面上说应从下游开始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

+沟槽见底后应及时施工下一道工序,以防扰动地基。

5.处治方法;

沟槽已经塌方,要及时将塌方清除,按规定做支撑加固措施。

(二)槽底泡水

沟槽开挖后槽底土基被水浸泡。

(1)天然降水或其他客水流进沟槽。

(2)对地下水或浅层滞水,未采取排降水措施或排降水措施不力。

(3)危害:

槽基被浸泡后,地基土质变软,会大大降低其承载力,引起管渠基础下沉,造成管渠结构折裂损坏。

3.预防措施:

(1)雨季施工,要将沟槽四周叠筑闭合的土埂,必要时要在埂外开挖排水沟,防止客水流入槽内。

(2)下水道接通河道或接人旧雨水管渠的沟段,开槽应在枯水期先行施工,以防下游水倒灌入沟槽。

(3)在地下水位以下或有浅层滞水地段挖槽,应使排水沟,集水井或各种井点排降水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正常运行。

(4)沟槽见底后应随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

槽底以上可暂留20cm土层不予挖出,作为保护层。

4.治理方法:

(1)沟槽已被泡水,应立即检查排降水设备,疏通排水沟,将水引走、排净。

(2)已经被水浸泡而受扰动的地基土,可根据具体情况处治。

当土层扰动在10cm以内时,要将扰动土挖出,换填级配砂砾或砾石夯实;

当土层扰动深度达到30cm但下部坚硬时。

要将扰动土挖出,换填大卵石或块石。

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将表面找平夯实。

(三)槽底超挖

所开挖的沟槽槽底,普遍或局部或个别处低于设计高程,即槽底设计高程以下土层被挖除或受到松动或扰动。

(1)测量放线的错误,造成超挖。

(2)采用机械挖槽时,司驾人员或指挥、操作人员控制不严格.局部多挖。

(1)超挖部分要回填夯实,造成工力浪费。

(2)回填夯实的原土或其他材料的密实度,均不如原状土均匀,易造成不均匀沉降。

(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落实测量复核制度,挖槽时,要设专人把关检验。

(2)使用机械挖槽时,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预留20cm土层。

待人工清挖。

5.治理方法:

(1)干槽超挖在15cm以内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实度。

(2)干槽超挖在15cm以上者,可用石灰土处理,其密度不应低于轻型击实的95%。

(3)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加夯时,可用天然级配砂砾回填。

(四)槽底土基受冻

进入冬季挖槽,当日平均气温在5℃或5℃以下,或日最低气温在0℃或0℃以下时,挖至槽底未采取防护措施,槽底土基受冻。

冬季挖槽见底后,没有在当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又未采用覆盖防冻措施。

遭受冻结的土层较原状土体积增大,在回填后,冻土层融化,产生融沉。

融沉时的变形包括沉陷变形和负荷压缩变形两种。

因此,槽底土层冻结。

往往是形成管渠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断裂的潜在原因。

(1)当挖槽见底后,若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保留30cm挖松的土层。

以作为防护层。

(2)当日最低气温在0℃或0℃以下时。

沟槽见底.可用单层塑料布、单层或多层草帘覆盖槽底。

将槽底结冻的土层全部挖出,根据冻层厚度及扰动深度。

可参照(三)的处治方法处理。

(五)沟槽断面不符合要求

沟槽坡脚线不直顺,槽帮坡度偏陡槽底宽度尺寸不够。

(1)施工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之前没有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没有充分了解挖槽地段的土质、地下构筑物、地下水位以及施工环境等情况,所确定的挖槽断面不合理。

(2)挖槽的操作人员或机械开槽的司驾人员不按要求的开槽断面施工。

又管理不力,一味图省工、省力。

大量的施工实践证明,不合理的窄槽、陡槽是人身伤亡事故的直接祸根.是影响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

(1)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充分了解施工环境。

在研究确定挖槽断面时.既要考虑少挖土、少占地,更要考虑方便施工,确保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做到开槽断面合理。

(2)开槽断面系由槽底宽、挖深、槽层、各层边坡坡率以及层间留台宽度等因素确定。

槽底宽度,应为管道结构宽度加两侧工作宽度。

(3)操作人员要按照技术交底中合理的开槽断面和施工操作规程施工。

(1)在只有槽底宽度较窄,不影响生产安全的情况下,在槽底部两侧削挖坡脚,加设短木护桩,使槽底宽度达到要求。

(2)对于危及人身安全或严重影响操作,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的不符合要求的槽宽,可在慎重研究,采取安全措施后.另行劈槽,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六)堆土不符合规定

土方堆放位置不妥当,槽边堆土超高,堆土堵塞排水出路,堵塞施工通道;

严重时在已安装的管道上、盖板方沟上超高堆土。

(1)管渠工程土方堆放问题,在施工管理人员中是常常被忽视的。

(2)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对堆土的有关规定不熟悉.或虽知道.但执行、落实不坚决不彻底。

(1)槽边堆土超高、靠近槽边堆土,加大对槽帮的土压力.易造成坍槽,危及操作人员安全和管渠结构安全。

(2)堆土靠近槽边不留通道,一则影响施工材料、设备运输;

二则遇风吹、雨冲或其他震动,堆土易溜人槽内,影响施工操作,影响工程质量。

(3)在已完工的管渠上超高堆土,易使管道结构压裂、渠道盖板压断。

(4)在房根、墙根超高堆土,由于土的侧压力(特别在雨水将堆土浸湿下沉,侧压力骤增时)超过墙体允许的侧压力.易压倒房墙。

(1)在开槽挖土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环境、施工季节和作业方式,制定安全、易行、经济合理的堆土、弃土、运土、存土的施工方案。

并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2)全面熟悉和认真执行有关堆土的规定。

现将一般堆土的规定和注意事项列入表内,可参照执行。

(3)在回填的管道上堆土,其堆土高度与管道现有覆土深度之和不得大于该管道设计上允许的覆土深度。

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一般不超过6m,管壁加厚加重钢筋混凝土管一般不超过12m。

对不符合规定的堆土,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

严重违犯规定的要重新整治或装运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