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877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海珠客运站设计文档格式.doc

客运站等级:

一级站

发车位:

20个

日旅客发送量:

25000人次

日发班次:

800班次

竣工时间:

2003年1月

设计单位: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

鸟瞰效果图

海珠客运站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设计力求集建筑艺术与现代科技于一体,建设一个高科技、智能化、生态化、人性化完美结合的新型公路客运站场。

客运站总用地面积36517㎡,绿化面积约9000㎡,发车卡位20个,日发送能力为25000人次,日发班为800班次。

经营线路通达粤东、粤西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并辐射至湘、鄂、赣、闽、浙、桂等省、区。

1、总平面布局

海珠客运站东邻广州大道、洛溪大桥、南环高速和番禺区;

西接南洲公交主枢纽、工业大道;

北接东晓路、海珠区大型居住板块和内环路;

南临珠江主航道。

海珠客运站总平面组织上首先与城市的道路交通相结合,站房临北侧的东晓路而建,由站前广场相连接。

站前广场虽然面积并不大,但起到了融汇及疏散人流、丰富站场绿化的作用。

车辆的进站口和出站口分别设置于停车场东侧边缘的北端和南端,符合车辆进站、停靠及驶出的路线特点。

落客区设置在停车场的西北侧,临近站前广场,与车辆的进站口及出站口都相距较远,保证了人、车流线简洁、互不交叉,旅客上、下车分区明确。

单体平面以简洁的几何体组合,布局尽可能做到经济适用、高效紧凑。

客运楼、辅助楼两大部分围合成停车空间及绿色庭园,二者通过人行廊道连接。

总平面图

为实现公交与公路长运的无缝接驳,在客运大楼西侧设计了一条旅客下客长廊作为站内主要人流通道,长约100m,下车旅客可直接通过人行长廊进入南洲公交汽车总站或到售票厅购票转乘。

2、平面功能

一层平面

客运大楼按国家一级站场标准设计,面积约4000㎡,一层包括售票区、候车区、发车区、行包托运区等,旅客有明确的空间定位感,可以迅速进站或出站,方便快捷。

候车大厅设有咨询台、触摸式信息屏、IC卡电话、直饮水、医务室、子母候车室等服务设施,咨询台设置在大厅入口的中间位置,其它服务设施分别设置在大厅的东西两侧。

客运大楼西边部分二、三层为客站办公区,东边部分商业区设有各种餐饮、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该站设计充分考虑旅客的特别需要,处处展现新型生态环保站场的绿色人文关怀。

如设置其他汽车客运站尚未设有的无障碍服务台、自助式小件行李寄存柜等,在大厅里专门设计了达到国家标准的盲人通道,并给旅客提供咨询、购票、

候车、上车等全过程的服务,可以称为广州地区首座“无障碍”客运站。

发车走廊采用锯齿斜插式停车卡位,保证乘客上车安全;

在洗手间设计了专为孕妇、残疾人使用的设施。

剖面图入口外停车泊位

入口大厅候车厅内景

3、形体特点

正立面图

海珠客运站造型简洁、比例协调、尺度适当,运用现代材料组合和细部精巧构件来表达现代交通建筑的特征。

深远的挑檐板、纤细的立柱、柔美的不锈钢装饰线条、大面积的通透点式玻璃幕墙及大跨度结构钢桁架,使客运站具有“通、透、亮”的建筑风格。

开放的动感十足的建筑物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特征及其所处时代的精神。

背立面图

外观

广州被认为是千年不衰的东方古港,而四面环水的海珠区仿佛是飘浮在珠江上的航船。

作为城市的门户,客运站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从高空俯瞰,它像飘逸在珠江畔的一片绿叶,从侧面看又似荡漾在碧波上的一叶轻舟。

它有如展翅欲飞的“船型屋”,象征着广州历史悠久的“海文化”,延续了岭南建筑精巧通灵的地域特征。

局部外观1局部外观2

在装饰材料的选择和细部处理上,采用具有现代风格的新颖材料,外立面选用“人”形钢柱、点式玻璃幕墙、铝板幕墙及不锈钢等。

屋架为拱型大跨度倒三角断面的钢管桁架,屋面为双曲流线型设计,屋面板采用氟碳喷涂复合彩钢板,屋盖系统个性突出、简洁有力,成为客运站的识别标志。

室内设计既力求简约、大气,又让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室内装饰材料也以玻璃、铝板、不锈钢、石材、面砖为主,色彩清新、淡雅、和谐。

东侧墙壁配以金属浮雕,表达汽车运输的主题,为室内空间引入诗意,与透入室内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交相辉映,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局部外观3局部外观4

局部外观5局部外观6

4、生态环境设计

客运站场绿化设计与建筑物主题风格相协调,组合平台绿化与庭院绿化、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形成全方位的园林式绿化布局,站内设置微型“休闲公园”。

让自然绿色走进室内,走近旅客,旅客可以透过绿色花园,以全新的视点观赏客运站场。

太阳能系统全方位园林式绿化布局

海珠客运站“生态站场”系统是由五个子系统组成的,包括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水环境系统、能源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海珠站完整的生态体系,使海珠客运站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首例生态客运站。

站内引进一套空气清新系统,采用纯天然可食用植物提取液,在保证客运站安全、舒适的前提条件下,生态设计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对污水、噪音、尾气等进行收集处理,并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灯和太阳能热水器。

对汽车尾气治理的技术采用“四元催化处理技术”,在20个停车位都设置了大型尾气吸管,将吸收的废气通过化学作用,净化后再排出,吸收尾气率达99%,其余未能收集的废气则利用场内的绿色植物及纳米涂料进行吸收和充分降解;

车站将对目前每天预计产生的650立方米的污水进行二次处理,经过环保处理后的出水将达到回用标准,部分处理后的水将作洗涤车场用水,部分用作植物浇灌水,每天可节约数百吨生活用水;

站场广场灯光将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节能灯,这种灯不需要电力,白天通过阳光转换为电能,供晚上照明用;

站场小区将种上吸收二氧化硫能力较强的植物和滞尘植物,外围绿化带由高大乔木、灌木和草地构成,场内绿化带以灌木和草地为主配合高度适中的乔木,在外墙周围还将安装塑料隔声墙,窗户将采用环保隔音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