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084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3)氨气的物质的量是

mol,溶液的质量是

g,溶液的体积为

mL,据此解答;

(4)浓硝酸、浓氨水均易挥发,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后会产生白烟,据此解答;

(5)B与C反应即CuO和NH3反应,生成铜单质、氮气和水,据此解答;

(6)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则K是CuCl,SO2还原氯化铜生成氯化亚铜,据此解答;

【详解】

A、F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家哈伯因合成B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则B是氨气,A是氧气,D是NO,F是氮气,G是硝酸。

C为黑色氧化物,E为紫红色金属单质,I为蓝色沉淀,则C是氧化铜,与氨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E是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I是氢氧化铜,J是氯化铜。

(1)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该现象称为钝化,故答案为:

钝化;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

3Cu+8H++2NO3-=3Cu2++2NO↑+4H2O;

mL,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故答案为:

(4)浓硝酸、浓氨水均易挥发,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后会产生硝酸铵,实验现象是冒白烟,故答案为:

冒白烟;

(5)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故答案为:

3CuO+2NH3=3Cu+N2+3H2O;

(6)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则K是CuCl,SO2还原氯化铜生成氯化亚铜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

2CuCl↓+4H++SO42-,故答案为:

2Cu2++2Cl-+SO2+2H2O

2CuCl↓+4H++SO42-。

2.物质A~D均含同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除A~D外的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1)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

物质

B

C

D

类别

___

__

(2)上述反应①到⑥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有___个。

(3)①D→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

②B→C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盐碱氧化物3CuO+H2

Cu+H2OCu2++2OH-=Cu(OH)2↓

由转化关系可知D应为氧化物,与氢气反应生成A为单质,B应为硫酸盐,可由A与浓硫酸反应生成,B可与铁反应生成A,则可考虑A为Cu,则D为CuO,B为CuSO4,C为Cu(OH)2,以此解答该题。

根据以上分析知:

A为Cu,B为CuSO4,C为Cu(OH)2,D为CuO;

(1)B为CuSO4,属于盐类,C为Cu(OH)2,属于碱,D为CuO,为氧化物;

(2)上述反应①到⑥中,③⑤⑥在溶液中进行,属于离子反应,共3个;

(3)①D→A转化,涉及CuO与H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

②B→C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

3.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

(1)蓝色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2)黑色化合物→砖红色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Cu2+4CuO

2Cu2O+O2↑Cu3(OH)2(CO3)2或Cu(OH)2·

2CuCO3

根据流程中信息可知黑色化合物为CuO,砖红色化合物为Cu2O,红色金属单质为Cu,蓝色溶液为CuSO4溶液;

n(H2O)=

=0.01mol,黑色化合物n(CuO)=

=0.03mol,无色无味气体n(CO2)=n(CaCO3)=

=0.02mol,故可根据各元素推知分子式Cu3C2H2O8,则推断出X为Cu3(OH)2(CO3)2或Cu(OH)2·

2CuCO3,据此分析。

=0.01mol,n(H)=0.02mol,黑色化合物n(CuO)=

=0.02mol,故n(O)=0.04+0.03+0.01=0.08mol,可根据各元素推知分子式Cu3C2H2O8,则推断出X为Cu3(OH)2(CO3)2或Cu(OH)2·

2CuCO3。

(1)蓝色溶液为CuSO4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Cu2+;

(2)黑色化合物→砖红色化合物,只能是CuO→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CuO

2Cu2O+O2↑;

(3)X的化学式是Cu(OH)2·

2CuCO3或Cu3(OH)2(CO3)2。

4.我国很早就使用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

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填字母)。

A.酸B.碱C.盐D.氧化物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

(3)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4)铜绿在受热时可直接分解生成物质B、CO2和水,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CCu2(OH)2CO3+4H+=2Cu2++CO2↑+3H2O①⑤Cu2(OH)2CO3

2CuO+CO2↑+H2O

(1)、Cu2(OH)2CO3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类,故选择C;

(2)、铜绿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OH)2CO3+4H+=2Cu2++CO2↑+3H2O;

(3)、反应①中铜元素从0价升高为+2价,反应⑤中铜元素从+2价降低为0价,其他反应元素化合价无变化,因此,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⑤,

故答案为①⑤;

(4)、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2CuO+CO2↑+H2O。

5.已知两种常见金属A(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B(红色金属)分别与两种酸X、Y发生反应,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D为红棕色气体。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2)6.4gB与过量X溶液(8mol/L、60mL)充分反应后,生成的还原产物有C、D,反应后溶液中所含X为nmol,此时溶液中所含X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3)常温下A与Y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盐W,关于固体W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

其中N是红棕色的化合物。

①M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其中含有F;

将M通入BaCl2溶液,实验现象是___。

②若经反应I得到16g固体N,产生的气体M恰好被0.3L1mol·

L-1NaOH溶液完全吸收得溶液1,则反应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答案】SO2+NO2+H2O=2H++SO42-+NOn+0.2产生白色沉淀2Fe3++HSO3-+H2O=2Fe2++SO42-+3H+

常见金属A为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确定为Fe、B为红色金属确定为Cu,根据D为红棕色气体,确定D为NO2,C为NO,X为HNO3;

B为Cu,铜可以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生成的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可以与NO2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确定B为Cu,Y为硫酸,F为SO2,G为CuSO4;

(3)A(Fe)与Y(硫酸)的稀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确定W为FeSO4,2FeSO4

Fe2O3+SO2↑+SO3↑,气体M为SO2和SO3的混合物,M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N为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Fe3+具有氧化性和+4价硫元素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据此分析。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③为SO2、NO2和水的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和原子守恒配平,得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NO2+H2O=2H++SO42-+NO;

答案:

SO2+NO2+H2O=2H++SO42-+NO

(2)6.4gB与过量X溶液(HNO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还原产物有NO2、NO,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NO3为nmol,溶液中所含N

的物质的量为:

n(N

)=n(Cu2+)×

2+n=

+n=n+0.2mol;

n+0.2

(3)①将M(SO2、SO3)通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SO3+H2O+BaCl2=BaSO4↓+2HCl,有白色沉淀生成;

产生白色沉淀

②反应Ⅰ:

2FeSO4

Fe2O3+SO2↑+SO3↑;

反应ⅢFe2O3+3H2SO4=Fe2(SO4)3+3H2O;

根据固体M(Fe2O3)的量计算出SO2和SO3的物质的量。

Fe2O3+SO2↑+SO3↑

160g1mol1mol

1.6g0.01mol0.01mol

反应ⅡSO3+2NaOH=Na2SO4+H2O

1mol2mol1mol

0.01mol0.02mol0.01mol

SO2+NaOH=NaHSO3

1mol1mol1mol

0.01mol0.01mol0.01mol

溶液1为Na2SO4和NaHSO3的混合物;

反应Ⅳ:

硫酸铁具有氧化性,亚硫酸氢钠具有还原性,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和原子守恒得出离子方程式2Fe3++HSO3-+H2O=2Fe2++SO42-+3H+;

2Fe3++HSO3-+H2O=2Fe2++SO42-+3H+

6.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矿物A,测定A的组成及制取化合物D的流程如下: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S(2分)4CuO

2Cu2O+O2↑SO2+2Fe3++2H2O=2Fe2++SO42-+4H

试题分析:

通过矿物A组成测定,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考查考生实验综合分析能力和化学计算能力。

解析:

(1)砖红色物质D是Cu2O,所以黑色B为CuO,A中含有Cu元素。

白色沉淀F是BaSO4,E是FeSO4,气体C是SO2,则A中含有S元素。

所以A为CuS。

正确答案:

CuS。

(2)CuO高温分解生成Cu2O和O2,反应方程式为4CuO

2Cu2O+O2↑。

4CuO

(3)SO2能够被Fe3+氧化生成SO42-、Fe2+,即SO2+Fe3+→SO42-+Fe2+,配平得SO2+2Fe3++2H2O=2Fe2++SO42-+4H+。

SO2+2Fe3++2H2O=2Fe2++SO42-+4H+。

点睛: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首先配平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得失电子,以本题(3)为例,S元素升高2价,Fe元素降低1价,所以SO2系数为1,Fe3+系数为2,根据质量守恒产物SO42-系数为1,Fe2+系数为2,即SO2+2Fe3+→2Fe2++SO42-。

再配平离子电荷,需要在反应物中增加4个单位负电荷,或是在产物中增加4个单位正电荷,结合SO2、Fe3+溶液的酸性,应当在产物中增加4个H+,得SO2+2Fe3+→2Fe2++SO42-+4H+。

再由质量守恒配平得SO2+2Fe3++2H2O=2Fe2++SO42-+4H+。

7.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

已知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黑色粉末,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为65g•mol-1,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D是白色粉末且焰色反应呈黄色,E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是一种无色气体单质,H是一种红棕色气体,I是最常见的液体,K是一种强碱。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K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N3

CuO+2NaN3

Cu+Na2O+3N23Cu+8H++2NO3- 

=3Cu2-+2NO↑+4H2O

【解析】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则C是N2;

D是白色粉末且焰色反应呈黄色,则D中含有Na元素;

E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则E是Cu;

结合转化关系图,结合其他已知条件可得:

A是CuO、B是叠氮化钠、D是Na2O、E是Cu、G是NO、H是NO2、I是H2O、J是HNO3、K是NaOH、L是Cu(NO3)2。

(1)叠氮化钠的化学式为NaN3;

(2)NaOH的电子式为

(3)反应①为叠氮化钠和CuO受撞击反应生成N2、Na2O和Cu,故化学方程式为:

CuO+2NaN3

Cu+Na2O+3N2;

(4)反应②为Cu和稀硝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3-=3Cu2-+2NO↑+4H2O。

无机框图推断题,既能检查学生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应认真分析题干,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

通过已知条件找出突破口,正推法、逆推法、假设法、猜测法等得出结论。

8.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

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的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节pH约为7,加入淀粉KI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C+2H2SO4(浓)

CO2↑+2SO2↑+2H2ONOCO2Cu2+Fe3+H+2Fe2++3H2O2+4I-

2Fe(OH)3↓+2I2CuO、C;

CuO、C、Fe2O3

(1)根据金属铝可以和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铝盐,该铝盐可以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盐,此盐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

(2)①二氧化硫可以和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氮不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中;

(3)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4)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还原性的离子碘离子、亚铁离子氧化;

(5)原样品中加足量稀硫酸,Y溶液中不出现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不存在铁和铝。

(1)金属铝可以和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铝盐,该铝盐可以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偏铝酸盐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可以获得氢氧化铝,故样品中不含有金属铝,

故答案为Al;

(2)①二氧化硫可以和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Ⅰ获得的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Z是二氧化碳,即C+2H2SO4(浓)

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②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所以反应Ⅰ是焦炭和浓硝酸的反应,Z中两种气体是NO、CO2,故答案为NO、CO2;

(3)Fe2O3、Fe、CuO、C均可以和浓酸反应,除了生成气体以外还有Cu2+、Fe2+、Fe3+、H+,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此时存在的离子有Cu2+、Fe3+、H+,故答案为Cu2+、Fe3+、H+;

(4)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淀粉碘化钾和H2O2时,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还原性的离子碘离子、亚铁离子氧化,原理方程式为:

2Fe2++4I-+3H2O2=2Fe(OH)3↓+2I2,故答案为2Fe2++4I-+3H2O2=2Fe(OH)3↓+2I2;

(5)原样品中加足量稀硫酸,Y溶液中不出现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不存在铁和铝,故其可能组合为:

CuO和C或CuO、C和Fe2O3,故答案为CuO和C或CuO、C和Fe2O3。

9.(11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为气体单质,则A为,D→B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为固体单质,则A为,A主要用于制造(任写两种)

(3)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1分)

(1)N23Cu+8H++2NO3-=3Cu2++2NO↑+4H2O(3分)

(2)S火药、硫酸(合理即给分)(3分)

(3)Ca(OH)2+2NH4Cl

2NH3↑+CaCl2+2H2O(2分)

(4)H2S2H2S+SO2=3S↓+2H2O(3分)

A、B、C、D均为中学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1)若A为气体单质,由A+O2→B,B+O2→C可以知道,A为N2,B为NO,C为NO2,由A+O2→B,B+O2→C可以知道,D为HNO3,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2)若A为固体单质,由A+O2→B,B+O2→C可以知道,A为S,B为SO2,C为SO3,由C+H2O→D,D+Cu→B可以知道,D为H2SO4,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3)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为碱性气体,A为NH3,B为NO,C为NO2,由C+H2O→D,D+Cu→B可以知道,D为HNO3,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4)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A为酸性气体,由A+O2→B,B+O2→C可以知道,A为H2S,B为SO2,C为SO3,由C+H2O→D,D+Cu→B可以知道,D为H2SO4,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1)若A为气体单质,由A+O2→B,B+O2→C可以知道,A为N2,B为NO,C为NO2,由A+O2→B,B+O2→C可以知道,D为HNO3,D→B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3-=3Cu2++2NO↑+4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N2;

3Cu+8H++2NO3-=3Cu2++2NO↑+4H2O;

(2)若A为固体单质,由A+O2→B,B+O2→C可以知道,A为S,B为SO2,C为SO3,由C+H2O→D,D+Cu→B可以知道,D为H2SO4,硫主要用于制造火药、硫酸等;

S,火药、硫酸;

(3)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为碱性气体,A为NH3,B为NO,C为NO2,由C+H2O→D,D+Cu→B可以知道,D为HNO3,实验室制取NH3的方程式为:

Ca(OH)2+2NH4Cl

2NH3↑+CaCl2+2H2O;

(4)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A为酸性气体,由A+O2→B,B+O2→C可以知道,A为H2S,B为SO2,C为SO3,由C+H2O→D,D+Cu→B可以知道,D为H2SO4,H2S与SO2反应生成S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2H2S+SO2=3S↓+2H2O;

H2S,2H2S+SO2=3S↓+2H2O。

10.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它不溶于H2SO4、HNO3和醇,微溶于水,可溶于浓盐酸和氨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4-nCln],n随着环境酸度的改变而改变。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图:

(1)还原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往往采用抽滤的操作(如图)。

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有关抽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抽滤完毕,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胶管,再关闭水龙头,最后将滤液从吸滤瓶上口倒出

B.在布氏漏斗中放入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C.在抽滤装置中洗涤晶体时,为减少晶体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