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919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渠门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广渠门北里廉租房1#楼施工组织设计》

2002.11

7

广渠门北里廉租房1#楼施工图纸

建施1-40,结施1-29

2002.9

2、工程概况

项目

内容

建筑形式

“U”字型

建筑面积

32151.96m2

平面尺寸

东西长:

77.2m;

南北长:

55.2m

建筑层数

地下:

2层;

地上:

13—16层

建筑层高

2.7m,地下:

3m

建筑总高

44.3m

±

0.000标高

40.9m

8

室内外高差

-0.6m

9

结构形式

基础形式:

箱形基础;

主体形式:

全现浇剪力墙

3、施工安排

3.1工程质量目标:

结构“长城杯”,竣工“长城杯”。

3.2分项工程质量标准:

达到结构长城杯评审标准“精”的要求。

3.2工期目标

项目

时间

基础结构工程

2002.12.18—2003.2.22

主体结构工程

2003.3.16—2003.8.15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4.1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图,了解设计的意图和重点,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人员提出,以便在施工前解决。

4.4.2技术人员将测量成果表及时发放到有关人员手中。

4.4.3专业工长提前做好测量放线交底,组织对测量班组人员的技术交底。

4.4.4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

4.4.5组织对测量放线人员的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

仪器的使用、保养,测量放线的操作方法,测量规程、质量、标准的要求

4.2人员准备: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入场教育考试合格。

4.3现场准备

已做好三通一平,现场内障碍物和树木已清除,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与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图,测定需要保留的原有地下管线、地下埋设物,做好场地平整与暂设工程定位放线工作。

4.3测量仪器的准备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检验日期

检测周期

全站仪

GTS-213

5mm+5ppm,±

5”

1台

2002.7.13

一年

光学经纬仪

TDJ-2E±

6”

水准仪

DZS3-1

钢尺

50m

2把

2002.11.23

塔尺

1把

计算器

对讲机

5km

2对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测量仪器均应为检测合格品,并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4.4校核工作

4.4.1对总平面图及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进行校核。

1)平面图的校核内容包括:

建筑用地红线桩的坐标、角度和距离的校核;

建筑物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的校核;

竖向设计校核。

2)建筑施工图纸的校核内容包括:

建筑物轴线的几何关系;

平、立、剖面节点大样的几何尺寸;

各层相对高程与总图是否对应。

3)结构施工图纸的校核内容包括:

校核墙、柱及梁等结构的尺寸;

校核结构图与建筑图、设备图是否对应。

4.4.2根据总平面图及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表对红线桩的原始依据进行校核,并校测红线桩的距离及坐标。

5、主要施工方法

5.1流水段划分

基础底板分为4个流水段,墙体划分为7个流水段,顶板划分为5个流水段。

详见流水段划分图。

5.2测量方法

5.2.1测量放线原则:

以大定小、以长定短、以静定粗、先整体后局部。

5.2.2测量流程

5.2.2.1平面放线:

测绘院成果表红线桩位→校核→定位→场地方格网→定桩→校核→放线挖槽→放线→校核→施工→传递标高下一层

5.2.2.2高程放线:

测绘院成果表水准→校核→场地高程网→±

0.000控制网→校核→抄标高→施工→传递标高下一层

高程校核采用直角坐标法,Q=tg-1×

△y/△x,D=√△y2×

△x2

5.2.3建筑物定位放线

5.2.3.1根据定位桩与建筑物的轴线关系建立轴线控制网,控制桩距槽边4.7m,共设9条轴线控制线,形成闭合图形,保证每个流水段可以通视的不少于3条(见附图)。

5.2.3.2控制网精度要求:

测角不低于±

20”,边长校对中误差不低于1/10000。

5.2.4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

测点

高程(m)

位置

BM1

39.822

工地东门口房子的西南角

BM2

39.242

工地南墙下

BM3

39.969

工地西侧地下通道门口右侧

经校核无误后测出±

0.000=40.90m的高程点,投测到会议室墙面一点(B1),南侧围墙两点(B2、B3),西侧围墙处一点(B4),此四高程点相互同视,精度符合规范±

6mm的要求。

详见附图。

5.2.5±

0.00以下结构施工测量放线

采用外控法施工

5.2.5.1基础开挖和基础放线

1)根据建筑物四大角控制桩及放坡系数0.35,并在槽底预留作业面300mm宽,放出基槽上下口线。

1#楼的基底标高为-7.2m,在基础开挖时测量人员应随时测量挖土深度,并预留出20cm高的清理面。

2)在整体开挖基础接近槽底标高时,应及时测设坡脚与4m×

4m的方格点标高,允许误差为±

10mm。

3)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应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为准,校测建筑外轮廓轴线控制桩无误后,放可投测各轴线控制线。

5.2.5.2基础施工测量

1)垫层施工完成后,依据建筑物控制网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外轮廓主轴线,投测前应先校核建筑物控制网点是否有变动。

投测采用角度交汇法,投测后应在垫层上校核轴线间距、轴线夹角及对角线尺寸,对角线尺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

14mm),外轮廓轴线角的夹角的允许误差为40’’。

2)高程控制点可采用悬挂钢尺法,由基坑上的高程控制点直接引测,减少测站点,提高引测精度。

3)以垫层轴线为准,放出基础底板边线。

5.2.6±

0.000以上结构施工测量

采用内控法施工

5.2.6.1平面放线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放出主要轴线及细部线。

5.2.6.2高程的竖向传递

1)高程控制应由首层标高控制线向上引测,首层以上各层的轴线由内控点采用铅垂线法向上引测,首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时,依据建筑物控制网在楼板上测设内控点。

内控点每流水段所设的内控点可以通视的不少于3点,组成闭合图形,便于校核边长和夹角(位置详见附图)。

边长相对中误差L/8000,测角中误差±

24"

2)施工层抄平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允许误差为±

3mm。

5.2.6.3主要施工控制部位

1)保证电梯井位置的正确,放线时,需精确测量其对角线尺寸,以保证其方正,且需层层校核。

2)保证楼角的方正垂直,每层均需在放楼角部位轴线时,一并将其延伸至楼面的竖直立面上,以便在支墙体模板时作为竖向控制线。

6、质量要求

6.1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然后据此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

6.2标高的竖向传递。

应先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6.3施工层超平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一次精密定位,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

6.4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允许误差(mm)

外廓主轴线长度

10

细部轴线

承重墙、梁、柱边线

非承重墙边线

门窗洞口线

轴线竖向投侧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每层

总高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6.5建筑物维护结构封闭前,必须将控制线引侧至结构内部,作为室内装修与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控制线可采用平行借线法引测。

6.6结构施工中测设的平面与标高线,均应以墨线标定,线迹应清晰准确,墨线宽度小于1mm。

6.7施工测量人员必须持有北京市建委颁发的上岗合格证,测量仪器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检定和管理。

6.8测量记录管理

各项测量记录要做到原始真实、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字体公正。

记录应当场填写清楚,不得转抄撰写,要保持记录的原始性,并妥善保管至工程结束后交有关部门保存。

6.9测量计算

测量计算工作要做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结果可靠,在计算过程中要做到步步有校核,校核应按具体情况采用复算校核、总和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及变换计算方法校核。

6.10验线

验线工作的依据应原始、正确、有效;

验线的精度高于施测的精度;

验线工作在人员、仪器及测法上应与放线工作不相关,独立进行;

验线部位主要包括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

6.11与其他工的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与其它工种要合理组织流水作业,及时交接。

在测量工作中要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意识,对有碍测量放线工作进行的成品、半成品要合理保护、不得破坏,尤其是钢筋、模板、砼等分项工程的保护。

6.12验收流程

测量人员自检→合格→相关班组互检→合格→质检员验收→合格→报监理验收

7注意事项

7.1成品保护

1)任何人未经主任工程师同意不得任意涂改墨线。

2)对控制桩做好保护,控制线投测到永久性建筑物上。

3)冬施期间在垫层、底板、楼板上放线时注意不得随意掀开砼保温材料。

7.2安全措施

1)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

2)现场内严禁吸烟。

3)超过2m高处作业带好安全带。

4)做到活完脚下清。

5)保护好仪器设备轻拿轻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