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193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人教版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答案】C

【解析】两组噬菌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后应分别侵染两组细菌,A错误;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蛋白质没有机会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故无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确;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能进行短时间保温,否则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会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4.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CR技术建立在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完全已知的基础上

B.该技术需要解旋酶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C.该技术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

D.该技术应用体内DNA双链复制原理,也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条件

【解析】PCR技术建立在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已知的基础上,但不需要完全已知,只要知道部分核苷酸序列即可合成引物,A错误;

PCR技术不需要解旋酶,通过高温使氢键断裂,B错误;

该技术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不能互补配对,否则引物之间就会相互结合,C错误;

该技术应用体内DNA双链复制原理,也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条件,D正确。

5.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三次过滤

(1)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

(2)过滤含黏稠物的质量浓度为0.14mol/L的NaCl溶液

(3)过滤溶解有DNA的质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

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

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黏稠物、含DNA滤液

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黏稠物、纱布上的DNA

D.含较纯DNA滤液、纱布上黏稠物、含DNA滤液

【答案】A

【解析】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为了获得含核物质的滤液。

过滤含黏稠物的质量浓度为0.14mol/L的NaCl溶液,获得纱布上的黏稠物。

过滤溶解有DNA的质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获得过滤溶解有DNA的质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A正确。

【考点定位】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名师点睛】学生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三次过滤混淆不清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的“2、3、4”

加蒸馏

水2次

①加到鸡血细胞液中,使血细胞吸水涨破;

②加到含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使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下降到0.14mol/L,使DNA析出

用纱布

过滤3次

①过滤血细胞破裂液,得到含细胞核物质的滤液;

②滤取0.14mol/L的NaCl溶液中析出的DNA(黏稠物);

③过滤溶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

用NaCl

溶液4次

①加2mol/L的NaCl溶液,溶解提取的细胞核物质;

②用0.14mol/L的NaCl溶液使DNA析出;

③用2mol/L的NaCl溶液,溶解滤取的DNA黏稠物;

④用2mol/L的NaCl溶液,溶解丝状物用于鉴定DNA

6.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实验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PCR技术变性过程中是通过高温破坏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进而使DNA分子解链,该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解旋酶实现的,A项正确;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B项正确;

PCR反应的产物是DNA,所需原料应为四种脱氧核苷酸,所以,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脱氧核苷酸,C项错误;

PCR过程所需的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比细胞内DNA复制过程所需的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高,D项正确。

本题考查PCR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关于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应互补

C.延伸过程需要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解析】DNA解成单链可用热变性方法或解旋酶处理,受热变性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A正确;

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两引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B错误;

延伸过程需要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C正确;

PCR技术需要高温解成单链,故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D正确。

8.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解析】试题分析:

A.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解旋,打开双链,A错误;

B.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B正确;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子链,C错误;

D.DNA分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都各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正确。

DNA分子的复制

9.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带区歪曲、散乱、变宽,与其有关的是()

A.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B.色谱柱的装填

C.洗脱过程

D.样品的处理

色谱柱装填时不能有气泡的存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若色谱柱装填得很成功、分离操作也正确,则能清楚的看到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缓流出,如果出现红色带区域歪曲、散乱、变宽的现象,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能耐高温

D.RNA单链中C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一定是50%

①过程为逆转录过程,故催化①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A错误;

④为复性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互补DNA链结合,B正确;

催化②过程(DNA复制)需要的酶是DNA聚合酶,催化⑤过程(DNA单链延伸)的酶是耐高温DNA聚合酶--Taq酶,⑤过程进行的温度是70℃,因此催化⑤过程的DNA聚合酶耐高温,C错误;

根据碱基互补原则A-T,U-A,如果RNA单链中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则一个双链DNA中,A与T之和也占该DNA碱基含量的40%,D错误。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PCR技术及其应用过程,对于RNA的逆转录、DNA分子复制、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的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1.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实验前制备鸡血细胞液时,用吸管除去离心管或沉淀后的试管上层液体的主要原因是上清液

A.不含DNA但含较多蛋白质

B.含有大量血细胞

C.上清液的存在不利于细胞的破裂

D.上清液中有色素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制备鸡血细胞液时,离心管或沉淀后的试管上层液体为血浆,不含DNA但含较多蛋白质,不利于DNA的提取。

12.下列关于对“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该有不含32P的大肠杆菌

B.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解析】大肠杆菌不能用32P标记,以免和噬菌体的标记相混淆,A正确;

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B错误;

上清液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含32P,放射性低,而沉淀物中含32P,放射性强,C错误;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仅仅是证明是噬菌体的遗传物,D错误。

13.引物的作用是()

A.打开D.NA.双链

B.催化合成D.NA.子链

C.提供模板

D.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复制

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而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因此,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复制。

本题考查PCR技术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

14.在制备鸡血细胞液的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A.防止凝血B.加快DNA析出

C.加快DNA溶解D.加速凝血

【解析】在制备鸡血细胞液的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故选A。

1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检测细胞中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盐酸处理根尖可使细胞容易分开

C.粗提取DNA是利用DNA与二苯胺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呈蓝色

D.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先配制标准样液

利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可检测细胞中蛋白质,A正确;

盐酸能溶解细胞间的物质,处理根尖可使细胞容易分开,B正确;

鉴定DNA是利用DNA与二苯胺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呈蓝色的原理,C错误;

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先配制标准样液,D正确。

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下列是设计DNA鉴定实验的1管与2管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中的1管中不应加酒精,加二苯按,错误;

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中DNA溶解度最大,DNA呈溶解状态,有二苯胺,沸水浴后呈蓝色,B中2管正确;

C中1管应除去酒精,1管错误;

D中2管不应加酒精,错误。

本题考查DNA鉴定实验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有()

A.在进行果酒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放气”,并注意防止外界细菌进入发酵瓶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D.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解析】在进行果酒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放气”,以排放出二氧化碳,还一定要注意方式外界细菌进入发酵瓶,故A正确。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含有本物种染色体的一半,它经过分化和再分化后还是单倍体植株,通常是高度不育的,故B错误。

耐盐植株的筛选可以通过添加适量较高浓度的NaCl的培养筛选而获得,故C正确。

电泳法原理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故D正确。

18.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

下列生物技术与应用不匹配的是

A.组织培养——用于组织器官移植B.动物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C.PCR技术——扩增DNA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一颗完整植株,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途径,A错误;

利用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

PCR技术是体外进行DNA扩增的技术,C正确;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D正确。

19.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为模板的DNA序列必须不断的加进每一次的扩增当中

B.作为引物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必须不断的加进每一次的扩增当中

C.反应需要的DNA聚合酶必须不断的加进反应当中

D.反应需要的DNA连接酶必须不断的加进反应当中

模板DNA只需加入一次,A项错误;

引物在合成中不断被利用,需不断加入,B项正确;

DNA聚合酶可反复使用,C项错误;

DNA连接酶也可反复使用,D项错误。

本题考查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B.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C.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D.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技术相同

【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A错误;

R型活细菌没有毒性,将其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存活,加热会导致S型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再将其注射进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B正确;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所以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C错误;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到了该技术,D错误。

21.抗体的制备经历了细胞学层面和分子学层面两个合成途径的研究。

如图是利用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条途径的模式简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至②所获取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B.过程③至⑥获取抗体的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C.过程⑤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

D.体外扩增V1基因的技术称为PCR技术

【解析】【分析】图中通过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两种方法制备特异性抗体的过程,主要考察相关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

【详解】过程①至②表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生成杂交瘤细胞的过程,所获取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A项正确;

过程③至⑥利用浆细胞内的mRNA逆转录形成的抗体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获取抗体,该技术属于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B项正确;

过程⑤重组质粒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项错误;

体外扩增V1基因的技术称为PCR技术,D项正确。

【点睛】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是两种不同的酶,它们都合成DNA中的磷酸二酯键,但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逐个连接成长链。

22.(2016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赫尔希和蔡斯用噬尚体侵染太肠杆菌,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

乙组刚好相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由质

B.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

C.甲组产生的子代吨阐体均含有放射性

D.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

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说明甲组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乙组刚好相反,说明乙组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根据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特点,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没有侵入,因此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D正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噬菌体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

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利用了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DNA的溶解和析出与图示曲线对应点相符的是

A.a点浓度最适合析出DNA

B.b点浓度最适合析出DNA

C.c点浓度最适合溶解DNA

D.d点浓度最适合析出DNA

【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因此b点浓度最适合析出DNA,B正确,A、D错误;

DNA在a、d点对应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高于c点对应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因此c点浓度不是最适合溶解DNA的浓度,C错误。

24.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实验结果

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都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

C.两个实验都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D.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选A。

噬菌体是病毒,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它们结构简单、繁殖快,容易观察实验结果。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在体外进行的。

只有噬菌体侵染细胞的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5.下列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酶的专一性

B.离体植物体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

C.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

D.PCR—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解析】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培养中的作用可使动物细胞分散,肯定是利用了酶的专一性,水解了细胞间的蛋白质,A正确;

离体植物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培养成愈伤组织,B错误;

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C正确;

PCR技术属于体外复制,其原理是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可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刑侦破案、古生物学、基因克隆和DNA序列测定等方面。

回答以下问题:

(1)细胞内DNA复制过程中,引物的作用是,而且DNA复制的前提是。

(2)PCR利用了原理,可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双链的解旋与结合。

(3)PCR技术用到的酶是,与细胞内DNA复制时发挥相同作用的酶相比区别在于。

(4)下面表格是DNA体内复制与PCR反应的部分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请推导出PCR反应合成DNA子链时能量来源于。

原料

ATP

DNA体内复制

四种脱氧核苷酸

需要

PCR反应

脱氧胞苷三磷酸、脱氧腺苷三磷酸

脱氧胸苷三磷酸、脱氧鸟苷三磷酸

不需要

(5)假如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含有放射性、模板不具有放射性,且引物不被切除,则经过n次循环,具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比值为。

【答案】

(1)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

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解开双链(或打开氢键)

(2)DNA的热变性

(3)TaqDNA聚合酶耐高温

(4)所用原料水解产生相应脱氧核苷酸时所释放的能量

(5)

(1)DNA具有双螺旋结构,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打开氢键,DNA聚合酶方可在引物的引导下从引物3'

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PCR技术就是模拟细胞内DNA复制的一项技术,只不过该技术中双链的解旋与结合是通过温度来控制的,原因在于DNA具有热变性。

(3)TaqDNA聚合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4)DNA无论是体内复制还是体外复制,子链合成过程中都要消耗能量,而PCR反应不加入ATP供能,且加入的原料也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可见PCR所用原料在水解成相应脱氧核苷酸时,能释放出等同于ATP水解的能量。

(5)DNA复制n次产生2n个DNA,共有2n+1条脱氧核苷酸链,由于母链不具有放射性,所以具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比值为

=

27.下面是培育薄荷和提取薄荷精油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a和b过程分别是。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常用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的浓度、以及。

(3)提取薄荷清油时,图示所用方法为,获取油水混合物后,在其中加入试剂,分层后可获得直接精油,再加入试剂,可进一步除水获得薄荷精油。

(1)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

(2)MS(固体)种类比例

(3)水中蒸馏法氯化钠无水硫酸钠

(1)图中从外植体到植物体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其中A表示愈伤组织,a和b过程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MS固体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的浓度、种类以及比例,以诱导细胞分化的方向。

(3)图示方法为用水中蒸馏法提取薄荷清油;

获取油水混合物后,在其中加入氯化钠试剂,分层后可获得直接精油,再加入无水硫酸钠试剂,可进一步除水获得薄荷精油。

【考点定位】植物组织培养及薄荷精油的提取

28.下图为鸡血细胞中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用序号与箭头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