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203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路工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稳步建制,逐步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2010年,部组织铁科院。

相关铁路局在认真总结告诉铁路工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告诉铁路工务管理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钢轨、道岔等养护维修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

《高速铁路工务管理指导意见》已案部文颁布实施,对规范我国高速铁路工务维护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左右。

其他几个办法将纳入道正在编写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和《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之中。

(7)精干高效,实施高铁人才战略

2010年,铁道部开始实施“十百千万”人才战略,各铁路局同步启动,全力推进高速铁路人才队伍建设。

部组织四期培训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高铁技术干部和高技能人才593人。

(8)防灾应急体系趋于完善

2010年铁道部颁发了《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规范了防灾系统的管理,相关铁路局制定了故障处理预案,初步形成了一风、雨、异物侵限等安全监控、地震紧急自动处置、动静态检查、关键设备视频监视、钢轨探伤为主要内容的高速铁路防灾和检测体系,在灾害预防和故障应急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强化意识,落实责任,安全基础进一步加强

2010年工务系统安全管理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大量高铁交付运营等多种考验,通过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大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开展设备专项整治等工作,使工务安全工作有了新的提高,实现了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1)抗击百年一遇洪灾,防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充分做好防洪各项设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各铁路局精心组织、严密安排、特别是西南、华南等地区的铁路局一山区铁路为重点开展了防洪设施安全专项整治,加大了防洪预抢和水害复旧力度,共投资达十亿多元,使基础设施的抗洪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各铁路局还组织开展了防洪隐患排查,共排查出水害隐患地点13786处,组织开展890多次技术演练,并做好了预案编制,队伍组织,机具材料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为保障安全度汛打下了基础。

二是加强检查监控,在“预防”上下功夫。

各铁路局认真按照“人防、无放、技防”的工作要求,突出“预防”特点,全面落实汛期看守,雨中监护巡查等措施,按照各地的地域和设备特点,全面完善了雨量警戒制度,重新确定了Ⅰ、Ⅱ、Ⅲ级防洪地点,将Ⅰ级防洪地点纳入LKJ基础数据进行语音提示,将Ⅱ级防洪地点写入IC卡进行安全提示。

部分铁路局制定了雨晴“红橙黄”预警机制,对防洪重点区段暗战红色预警每500米、橙色预警每1公里、黄色预警每2公里1人的监护方式进行雨中巡查,对预防灾害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规范联动机制,全面落实全员防洪。

各铁路局、各段按照全员防洪要求,严格落实“扣、停、栏”行车安全措施,周密组织、联防联控,死守防守,确保了汛期安全。

(2)积极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各铁路局按照铁道部专项政治要求,针对设备薄弱环节,加大了设备安全隐患和排查和整治力度,积极完成各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解决了当前安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积极开展桥隧三项病害安全专项整治和防洪设施安全专项整治。

二是运用路基处理车,积极开展路基病害整治。

三是积极开展道口和路外安全专项整治。

铁道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道口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各铁路局根据通知精神细化整治规划和方案,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对道口和人行过道进行全面整治,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四是开展站转线专项整治。

2010年各铁路局根据部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站专线整治活动,对站线设备进行了全面整治,更换失效枕木、伤损钢轨尖轨,对木枕小半径曲线及道岔进行加强,站线质量有较大改善,脱线事故基本得到了控制。

五是开展废弃胶结源头排查和整治工作。

针对兰州局“7.2”废弃胶结绝缘接头折断事故,各铁路局根据铁道部的部署和安排,积极开展废弃胶结绝缘接头的专项整治工作,共计完成9800余处废弃胶结绝缘头拆除更换工作,消除了一批设备安全隐患。

六是开展了CC325道岔可动心轨凸缘部位的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针对全路提速线路上SC325道岔可动心轨凸缘部位易折断等突出问题,部组织多次专题会议反复研究,制定经济合理的整修方案,各铁路局按照铁道部整治现场会要求,积极组织专门队伍集中整治,2100余组SC325道岔心轨全部得到了补强,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消除,保证了道岔运用安全。

七是加强了安全防护措施、立交积水的检查和整治。

八是开展了轨道车运用安全整治工作。

针对高铁维修和运用安全需要,铁道部制定了高铁轨道车安全运用指导意见和新购轨道车技术规范,建立了新线集中采购制度,完成了多功能轨道车开发工作;

各生产企业按照“主管引导,市场优先,资源结合”的原则,完成了轨道车生产技术资源整合,形成了两大轨道车技术品牌系列;

各铁路局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轨道车清理整顿工作,成立或完善了轨道车检测管理所和定点检修基地,提高了轨道车运用管理水平。

(3)切实加强施工管理,安全工作有了显著提高

一是继续抓好了集中修工作。

2010年全路各主要繁忙干线继续实行了部控集中修。

各铁路局加强施工组织,集中机力、统筹天窗安排,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保证了全年大维修任务完成。

同时进一步严格施工方案制定和审批,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了集中修施工安全。

二是强化了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

针对近年来大规模铁路建设,路外施工单位临近营业线施工增多的特点,铁路部制定并印发了《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将临近营业线施工监管范围,明确了各部位的职责,进一步强化了营业线施工的安全管理。

各铁路局、各段站在铁路运输安全大局的高度,主动承担繁重的任务和压力,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护作为自己的工作责任和异物抓好,使施工安全得到进一步好转。

(4)积极采取措施,抓好季节性安全工作

在防胀工作方面,一是做好新增无缝线路的管理工作。

二是严格落实无缝线路维修作业防胀规定,加强了高温季节的添乘和巡视检查等工作。

在无缝线路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全年杜绝了胀轨事故的发生。

在防段方面,一是加强了钢轨焊接质量的源头管理,全年开展了两次含硅基地生产质量检测品比,严格焊轨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焊缝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是加强了钢轨探伤工作,组织开展探伤工作经验总结。

对典型钢轨伤损组织专家分析诊断和指导,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作业水平的提高。

三是调集全路优势力量对高速、重载线路重点地段进行集中探伤检查,达到了解决重点问题和开展技术技术交流双重效果。

四是推广使用了数字化探伤仪,开展探伤数据和图谱的回放分析工作,通过回访分析,及时发现漏判伤损,为防端工作增加了一道重要的防线。

五是积极开展了岗位技能培训,全年部组织培训钢轨探伤工66人,钢轨焊接工330人。

在防冻融工作方面。

按照“冬病夏治”的原则,东北、西北等几个局,积极采取输排水、降低水位、注盐、增设平排孔、抬道和部分换添加铺保、保温饭盒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大量减少了冻害发生数量和冻害高度,收到良好效果。

特别是哈尔滨铁路局当年投入2000万元,路基冻害得到了有效遏制。

(5)抓好工务产品质量,为运营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2010年,在继续实行产品上道技术审查、产品监督检查和行政许可、产品认证制度的同时,全力推进驻厂监造、监督和验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了工务产品质量。

一是推进了高速道岔驻厂监造。

铁道部制定了道岔驻厂监造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高速道岔的监造工作。

二是强化了钢轨驻厂监督。

三是发挥了工务机械车验收作用。

铁道部增设了宝鸡工务机械车验收室。

各验收室紧密围绕“确保产品验收质量,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可靠的装备保证”的工作目标,在完成正常验收工作的同时,落实铁道部“八防”工作的检查,参与制造企业的安全隐患和监督整改工作,是验收室的作用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

(6)深化三项工程建设,强化安全基础

一是有序推进站段管理结构化工作。

按照铁道部《关于实施优化站段管理结构三年工程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高铁管理机构按照“专业强化、管理集中、资源综合”的设置原则,一形成了客专基础设施维修基地负责高级项目修、日常维修实行铁路局属地化管理的格局。

提速、普速线路各工务段,以推行“检养修”分开维修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自控型班组建设。

各铁路局以达标创建为载体,围绕强化基础工作、加强班组长管理、发挥党政工团作用等重点全面展开,自控型班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积极实施主要形成工种建设。

各铁路局制定统一规划、重点部署,突出抓好优化岗位设置、职工特别是主要公众的教育培训等工作,全力推进主要工种建设工作,受到了良好效果。

(7)强化造林绿化效果,构筑绿色安全屏障。

按照铁道部三年大见成效的工作要求,各铁路局积极开展春季、秋季造林活动,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力量,认真开展植树造林和铁路绿色通道建设,重点解决缎带和林木的跟新,开展绿化工程。

3.科学管理,夯实基础,均衡提高设备质量

(1)加强线路维修管理,设备质量整体提高

2010年,各铁路局、各段通过不断转变维修工作理念,积极推行高铁及提速线路先进的维护养护办法,充分发挥检测资料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高维修管理水平,设备质量保持了稳定和提高。

一是加强线路检查和检测工作。

各铁路局、各段利用车载式线路检查仪、便携式线路检查仪、人工添乘、轨道小车检测、手工检查等各种检测手段,进一步加强设备检查检测,全路已基本形成了动静态设备检查监控体系,实现对设备质量的有效监控,保证了设备病害和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消灭,对线路的维护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建立完善了各级检查分析队伍。

铁道部在基础检测中心成立了轨道管理项目组和轨道结构项目组,开展轨道管理研究和检测数据分析工作,各铁路局、站段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检查分析机构,对动车组、轨检车、添乘仪、人工添乘和静态检查的各项数据以及钢轨谈上车一探伤仪检查数据适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跟踪病害处理结果。

部、局、段三级数据分析网络已基本形成,为掌握线路设备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探索设备变化的规律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维修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三是全面引入高速养护理念指导维修。

各铁路局通过吸收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的养护经验,在提速线路中全面引入高速线路设备养护维修理念,将检测资料由考核依据转变为指导依据,从只重视大值、线路严重不良区段转变为平均值、峰值并重。

通过综合分析轨检车、综合检测车、轨道检查仪的动、静态检测数据查找现场病毒,利用均值数据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等先进的维修管理办法已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四是工务信息化系统为维修管理提供了可靠平台。

为满足养护维修需要,铁道部启动了PWMIS应用功能的延生开发和客专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智能化列车系统”开展“数字化工务”平台的研究;

实现了外网检测监测数据穿越安全平台进入内网的功能;

一些铁路局不等不靠,积极开展内网建设,实现了铁路局、工务段、车间、共取得网络互联,并开发了一些简单使用的维修管理软件,用于生产管理。

(2)一体化安排计划,保证设备修理总量

2010年,在大修总盘子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灾后恢复和基建同步达标资金,统筹安排计划,做到各局修理总量的基本均衡;

根据提速、重载、非提速线路的需求,合理安排换轨的数量和使用钢轨的种类,时速160公里的线路全部使用百米轨;

继续分级使用钢轨,充分使用整修轨,再用轨,安排较小运量线路的大修、以缓解修理总量不足的压力;

新轨、整修轨、再用轨大修全部采用无缝化机构,加快了无缝线路的发展。

(3)强化重载线路的修理,确保重载运输安全

(4)维修管理和重点整治结合,高原铁路质量大幅提升

一是在高原铁路上实现了铺设无缝线路的突破,2010年完成青藏线60km普通线路无缝化改造任务,青藏公司、兰州铁路局通力合作,保证了施工任务的完成,青藏线的设备机构进一步加强。

二是加快了重点病害的整治,对桥梁、冻土路基病害、冻害、沙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整治效果十分明显。

三是加强了设备维护管理,引入提速线路的管理标准和养护办法,开展了高原标准线建设活动,对道岔、曲线等重点设备进行了整治,谁被质量大幅度提生,创造了青藏线历史上最好水平。

(5)强化非提速线路机构,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4.全面完成装备规划,大力提高养路机械运用水平

(1)装备工作成效显著,设备交付达到新水平

(2)客专基地工作步入正规,运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四大基地经过几年来艰苦的努力,基地建设已基本到位,具备了大型养路机械存车、检修条件。

各工务机械段在设备数量不增、设备状态趋向陈旧的情况下,及时安排大型养路机械进场大修、积极采取设备轮修模式,改善设备技术状态,提高运用效率,并坚持做好人员储备。

(3)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了大型养路机械管理水平

铁道部印发了《大型养路机械检修规则》和《铁路自轮运转车辆驾驶员管理细则》,进一步规范了大型养路机械管理,各铁路局认真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定,积极做好检修工作,重点抓好检修工艺编制和检修计划调整,对提高检修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在驾驶员方面,根据《铁路自轮运转车辆驾驶员管理细则》,培训大机驾驶员和轨道车驾驶员2474人。

4.落实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

2010年工务系统严格预算管理,继续挖潜提效,厉行节约,在运量大幅度提升、大量新线投入运营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实现了工务成本的有效控制。

(1)严格大修陈本管理

一是线路大修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总量控制。

二是周密安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维修成本精打细算,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一是进一步压缩大机使用费用。

优化大机捣固周期、减少大机作业成本。

结合集中修的实施,延长大机纯作业时间,大力提高大机的作业效率,降低单位成本。

二是大力推行修旧利废,及时回收线上旧料整修、再用、积极开展撤叉的焊修、大机捣镐的焊补,间晒维修用料购置支出。

三是压缩外购劳务,降低人工成本。

(3)调拨旧桂料,支援新线建设

为节约成本,降低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的造价,发挥旧轨料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支援新线建设,全年共调拨基建、更改项目旧轨1600公里,盘活资产约5亿元。

回顾一年工务工作的实践,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是始终把“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作为工务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是始终把高速提速铁路作为工务工作的龙头。

三是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工务工作的首位。

四是始终把服务大局作为工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2011年工务重点工作安排

1.2011年面临的形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建党90周年,高速铁路等新线集中开通和交付运营,我国铁路已形成高速提速普速铁路并存、速密重并举的格局,运输安全生产各项任务将更加繁重,工务系统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批新线特别是高速铁路集中交付运营,对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央领导对铁路安全贴别是高铁安全十分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铁安全十分关注,铁路已经成为全国安全重点行业,能否确保高铁安全直接关系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2)客货运量的大幅增长,给运输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节能减排形势的进一步严峻,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大量铁路新鲜的开通运营贴别是高速铁路的投产,客货分线逐步实现,铁路运能业得到了明显改善,近几年铁路运量将持续大幅攀升。

(3)周边环境变化,极端天气增多,给工务设备运用安全带来了更大困难。

(4)大量的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施工,给营业安全管理增添了新的难度。

(5)工务设备贴别是高速铁路维护管理的高标准,对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高速铁路对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速铁路新设备、新技术内容较多,杨修的技术含量较高,而目前由于高速专业培训资源不足等原因,干部职工缺乏系统、全面的高速专业培训教育,队伍的业务素质与目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是高速铁路在维修理念、标准、手段上与既有线有较大的区别,不断的转变观念、研究摸索维修技术还需要作大量的工作。

三是由于高素质人才资源不足,既要满足客运专线又要满足既有线维护管理需求,两个兼顾难度较大。

(6)各方面因素影响带来维护成本支出增加,工务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设备维修各种材料价格将继续上涨,势必会带来维修成本的进一步增大。

二是由于运量的大幅增加,设备维修工作量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为保证运输的安全畅通特别是高速铁路的绝对安全,我们必须加大维修管理力度,保持设备质量的高标准,这些也将带来维修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我们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众多有利的条件,增强完成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铁路建设的持续发展,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运营,发展重载运输和既有线扩能、技术改造,提高了工务技术装备水平,也加快了工务设备的技术更新。

二是通过近几年来高铁技术的发展,我们培养了一批科研、设计、施工、维修、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积累了既有线提速200~250km/h一级高速铁路的运营维护管理经验,基本掌握了国内外高速ielu维修相关技术。

三是工务养路机械化装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工务设备修理效率和水平大幅提升。

四是各级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全力支持,为我门做好工务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时我们拥有一直特别能战斗的干部职工队伍,这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基础保障。

2、2011年工务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2011年工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全路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和作风,全力保证新建线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确保高速铁路设备质量常态优良和安全万无一失;

进一步加强安全基础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保持安全平稳有序;

以既有线设备专项整治和非提速干线设备质量整治为重点,不断改造维修手段方法,大幅度提高设备安全保障和抵御灾害能力,继续保持既有线特别是提速干线设备质量温度;

以“十百千万”人才培训规划为载体,加强工务人才梯队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统筹兼顾,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大维修各项生产任务。

2011年工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杜绝责任旅客列车脱轨事故,主要干线杜绝较大事故;

确保高铁安全和高可靠性。

设备质量保持常态优良;

提速线路质量保持稳定,其他线路设备质量有明显提高;

桥隧劣化率上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推进“十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培养100名客专高级管理和技能人才,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高;

基本形成高速铁路维修管理体系,安全监控体系和测控体系。

3、大力弘扬“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精神,全面推进2011年各项工作

根据2011年工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京沪高铁开通为标志,推进高铁维护管理迈上新台阶

(1)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检慎修”的高速铁路修理原则

(2)确保高速铁路安全万无一失

①加强高速铁路安全防护设施管理。

②完善防灾系统运用管理。

③严格落实高铁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3)进一步强化钢轨和焊缝质量管理

①继续抓好钢轨生产质量监督。

②进一步提高工厂焊接质量。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焊接质量管理工作。

二是继续按照“五个一流”的目标,深化焊轨基地建设,要在优化焊轨工艺上下功夫,淘汰更新陈旧落后的工装设备,大力推进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上半年要完成焊缝粗打磨设备安装工作,取消人工打磨作业。

③推进工地焊接质量大幅度提高。

从目前已开通的高速铁路整体情况分析,焊接质量缺陷和焊缝平直度超标问题大部分出现在工地焊头,特别是个别新线现场焊接全部采用小型气压焊,将给今后的线路维修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影响,为此我们要对工地焊接质量进行重点整顿。

一是要严格工地焊接方式。

二是要严格工地焊接管理。

从事钢轨现场焊接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④高度重视钢轨的保养工作。

(4)加强高速铁路设备质量源头控制

①要把好设计审查关。

②大力提高高铁产品制造质量。

(5)完善铁路安全监控体系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重点在防风、雨、落物等灾害预防方面建立了检测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工务设备重要结构物和部件还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钢轨折断、结构物沉降等对高铁的安全构成了安全隐患,为此2011年我们要结合国家“智能高速列车”科研项目,率先在京沪线研究和建立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钢轨轨温和应力检测、重点桥梁及路基沉降检测、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状态等实时监测系统,并逐步在其他高速铁路推广使用,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6)建立“项目齐全、动静态相结合、实时监控”的高速铁路质量检测体系

①在动态检测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一是结合京沪高铁联调联试,做好CIT400A、CIT400B、CIT380A、CRH2-061C、CRH2-068C等6列时速350公里及以上综合检测列车的设备安装、调试、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