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566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

《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docx

在此基础上,无锡市成立了惠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惠山古街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按照“及时抢救、全面保护、积极利用、确保水平”的原则,于11月启动了惠山古镇保护开发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一期工程于去年9月份竣工,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整个工程计划到完工。

目前,古镇牌坊、祠堂等重要景点的保护性修复以及清淤理水、加砌驳岸、路面改造、管线地埋等工程基本完工,一条以龙头河、惠山横街为轴线的古街旧貌风光带已经初具规模。

  桐乡市乌镇。

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总人口6万人,是一个有着13建镇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十字形的京杭大运河支流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乌镇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风貌和格局。

在3.5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明、清和民国时期遗留的约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镶嵌其中、保存完好。

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

民居宅屋傍河而筑,河埠廊坊,过街骑楼,古色古香,处处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

乌镇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故里。

茅盾故居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近年来,桐乡市立足于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秉承“高起点谋划、大手笔投入、力求建设”的原则,扎实推进乌镇保护开发。

1998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乌镇古镇保护规划》。

乌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定位为民风民俗展示区,占地0.46平方公里;

投资7亿多元开发建设的二期工程西栅景区投入运营,主要定位为休闲商务度假区,占地3平方公里。

桐乡市政府与北京中青旅合作,由中青旅集团控股经营。

乌镇景区已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景区,现正在创建5a级景区,获得联合国颁发的“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接待游客284.4万人次,门票收入1.14亿元,总收入2.6亿元,其中境外游客27.99万人次,是浙江省首个年接待境外游客超10万人次的景点,入选“欧洲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景区”。

  杭州市拱墅区小河直街。

拱墅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京杭大运河在区内蜿蜒12公里穿境而过,在两岸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小河直街位于拱墅区运河河西地块,由于水路交通便利,从唐宋年间开始,就有民间交易集市,元末逐渐形成古代杭州城外的一个交通枢纽。

到清末民国时期,小河直街一带商贾云集,物流通畅,经济发展达到鼎盛。

小河直街现存的建筑多为清末民初的江南民居,街道两侧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茶叶行、米店、布庄、酱园、茶楼、客栈等店铺。

小河直街是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中传统风貌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的街区之一。

同时,改造前的小河直街也是杭州市老百姓生活最苦、居住环境最差、生活品质最低的区域之一。

  杭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保存历史真实性、凸现风貌完整性、体现生活延续性、显现人文自然融合性”的理念,正式启动了小河直街保护开发项目,把街区分为核心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两个区块,小河直街的东面为核心保护区,西面为风貌协调区,规模将近8公顷。

经过修复,小河直街已成为杭州运河边一处极具特色的旅游生活区。

目前,小河直街原地回迁基本完成,部分原居民住进了内部现代化设施齐备的“老”房子,重新过上了“逐水而居”的生活。

临街店铺的招商工作也已基本完成,9月中旬正式开街营业,小河直街再焕生机。

这是杭州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街区保护项目,也是当地老百姓第一个因运河综保工程而受益的项目。

原居民的顺利回迁,居住生活品质的显著提高,为历史街区保护提供了良好模板。

  婺源县古村落。

婺源县于唐朝建立县制,古隶徽州,现隶属江西省上饶市,面积2947.51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是朱熹和詹天佑的故里,素有“书乡”之誉。

婺源地质构造稳固,历史上未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也很少受到战争的破坏,再加上婺源人懂得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全县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

明清时代的徽式建筑几乎遍布全县各乡村,达数千处之多。

婺源县是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特别是婺源民居中的“三雕”更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典范。

婺源古村落被称作“徽文化”的活化石。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面河而立,布局紧凑而典雅,形成了村落整体轮廓与地形、山水的和谐统一,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2]

  领导有力、体制健全。

无锡市成立了由无锡市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惠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北塘区委书记担任,区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并明确北塘区人民政府、无锡市园林局为项目责任主体。

桐乡市为确保乌镇保护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创新,明确由原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市长助理、市旅游局局长、乌镇管委会主任、乌镇党委书记、保护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做到了权力高度集中、目标责任明确、运转顺畅高效,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完成了项目融资,顺利开发建设了东栅和西栅景区。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四地古镇保护开发的实践表明,单靠政府投入运作还不够,必须进行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走“政府强势主导与市场有效运作相结合”的路子。

无锡市,一是由政府先期投入2.8亿元对惠山古镇保护开发核心区实施启动。

二是由北塘区人民政府设立了国有全资单位—惠山古街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工程实施主体,拿出908亩经营性土地,评估作价后协议出让给公司作为注册资本,并以此和项目建成后的经营性收入为抵押,由区政府财政担保,与建设银行等4家银行签定了贷款期限6年、总额20亿元的银团贷款。

今年5月份,10亿元贷款已经到位,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是对惠山古镇保护开发风貌协调区进行大力招商,以该区块的收益平衡核心区建设资金缺口。

目前正与香港铜锣湾和重庆的2家企业进行洽谈。

桐乡市,先期由政府投入1.5亿元完成了乌镇一期东栅景区的建设,后又通过银行贷款建成了二期西栅景区,又与中青旅合作,出让乌镇景区51%的股份,由中青旅注资3.5亿元,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市政府的债务压力,更进一步创新了乌镇景区的体制和机制。

  依法实施、有情操作。

从四地的实际情况看,依法推进和人性化操作相结合是古镇保护开发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无锡市在制定拆迁安置补偿办法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拆迁”,对属于集体土地的住房统一按“拆一补一”原则进行安置,超出限制面积部分翻倍作价补偿;

对属于国有土地的住房,采用住房安置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

同时,对证件齐全的院落按土地作价进行补偿;

对建设以上、高度2.2米以上的历史性违章建筑按2500元/平方米进行补偿;

另外,还设立了推进奖,对按期拆迁的住户按照补偿金总额的10%给予奖励,对家庭确实困难的住户最多给予2万元补助。

经测算,拆迁货币补偿平均价格达到了8500元/平方米,高出新楼盘市场平均价格600元/平方米。

优惠的政策保障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目前已完成拆迁1141户,拆迁面积达14.3万平方米。

杭州市针对小河直街居民多为生活困难的城市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在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拆迁办法时,按照“安置方式多样化、安置政策差异化、过渡补助人性化”的原则,创造性地制订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惠民拆迁政策,推出了原地段安置、外迁安置和货币安置三种安置方式,由住户自行选择;

对两代以上同堂的住户,推出不同的扩面价,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选择余地;

对按期拆迁、安置过渡期的住户实行人性化的补助政策,除按标准发放住房补贴外,每证每月增发500元的补助;

对春节、夏季拆迁的住户每证再分别给予3000元的过节奖励和5000元的高温补助费,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

桐乡市为了尽量减轻搬迁户负担,对同意期房安置的住户,给予7折优惠。

婺源县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在每一个古村落的就近范围规划出一块土地,专门用于农民新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住房需求。

保护开发的合法化、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实际运作的人情化有效地保障了古镇保护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

〖4〗

  宣传促销、塑造品牌。

在全方位的宣传战略上,桐乡乌镇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上海、杭州、苏州三地,在电视、平面及网络等各种媒介上频频推出“原汁原味”及“深厚文化底蕴”的乌镇。

,桐乡市在乌镇东栅景区投入运行后与上海东方电视台合作营销,有效地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吸引了大批上海市民来乌镇旅游。

特别是接待了apec嘉宾后,乌镇更是吸引了来自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从而使乌镇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国际市场,快速扬名,快速发展,一枝独秀。

在与中青旅合作后,乌镇景区终生买断了每年国家旅游局承办的国内旅交会、国际旅交会入场券的广告权,并参与国家旅游局有关对内外宣传画册的广告,宣传营销的力度更大,空间更广阔,影响更深远。

在品牌塑造上,婺源县一方面通过节庆塑造品牌,9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婺源国际文化旅游节,如今每年举办一次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节庆活动,有力宣传推介了“中国最美的乡村”这一旅游品牌。

另一方面不断加大营销力度,投入1000万元用于营销推介,在央视《朝闻天下》、《请您欣赏》等栏目展示婺源形象,并赴全国15个主要城市进行推介;

继续投入10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等高端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强力打造品牌。

如今,婺源已成为“中国最浪漫的七个城市”之一、“中国十大踏青好去处”之一、“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品牌已经在全国打响。

  三、对我市古城保护开发的几点建议

  对照无锡等地在古镇保护开发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就我市古城保护开发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认真思考,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将临清古城保护开发摆上重要战略位置。

原因有四:

一是稀缺性。

江南古镇保存较多,在旅游业发展上虽形成了一定的同质竞争,但仍然游人如织。

而江北特别是山东省古城镇保存较少,在临清周边200公里范围内只有东昌古城和临清古城。

这种稀缺性是临清古城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本。

二是资源性。

临清拥有极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黄河故道自然风光,被省旅游专家称为“山东省唯一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三是民生性。

临清古城内虽然格局依旧,但古建损毁严重,居住环境较差,为改善民生,亟需进行彻底修缮保护和环境整治。

四是机遇性。

当前,国家为扩大内需,推出了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为我们实施古城改造提供了有利时机。

基于这四点考虑,建议我市将古城保护开发纳入战略选择,作为带动我市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统一认识,集中力量,全力抓紧抓好。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建议加快编制完成古城保护开发规划和相关旅游规划。

四地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高起点、高水平、大手笔的古城镇保护开发规划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取得实效的坚实基础。

当前,我们要抓紧推进古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争取尽快组织专家评审,并进入审批程序;

同时,抓紧启动钞关保护修缮规划的编制,并做好与国家开展的大运河申遗山东段规划的衔接;

另外,要加快推进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银杏园、百花园、项砖基地、龙山景区等规划的编制。

特别是要加紧研究打通临清水系,规划建设形成沿漳卫河堤、北起舍利塔、南至胡家湾水库的旅游长廊。

对古城规划要真正体现“修旧如旧、新建如旧”的原则,并将山东快书、贡砖烧制技艺、架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餐饮、收藏、古玩、书画、济美酱菜、狮猫等具有临清特色的业态科学导入不同的节点,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同时,依托我市元代古运河、古桥、古街、古树等资源,打造“小桥、流水、人家”、“凭栏眺望、枕窗听水”的如诗画境,令人产生梦回百年前运河古城的感觉。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