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118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术教师编制考试问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阎立本的绘画特点?

答:

阎立本绘画代表初唐美术的新水平,绘画擅长人物肖像画,历史故事画,多取材宫廷生活和历史事件,他的绘画创作毕生密切适应着初唐巩固政权的需要,歌颂帝国的强盛,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歌颂。

今存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结合作品谈阎立本的绘画特点?

阎立本绘画代表了初唐美术的新水平,绘画擅长人物肖像画,历史故事画,多取材宫廷生活和历史事件,他的绘画创作毕生密切适应着初唐巩固政权的需要。

歌颂帝国的强盛,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开国功臣图》是李世民表彰开国元勋。

《步辇图》标明唐太宗对民族团结、政权稳定、国家统一的重现,《历代帝王图》目的是通过联想帝王的一些活动和对历史的影响,以资统治者历代借鉴,以上作品有鲜明的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

9.“吴带当风”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主要是古代宗教壁画,尤其是道教的壁画。

如永乐宫壁画,现存陕西大部分寺庙壁画都是这种风格,宋代李公麟的人物画也是在吴道子吴带当风的风格基础上演变而来。

此外武宗元的《朝元仙帐图》是吴带当风的典型代表。

10.五代时期主要的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和艺术创作特征。

五代时期,绘画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征召大批著名画家供职。

五代时期的著名山水画家有善画北国风光的荆浩、关同,善画江南景色的董源、巨然;

著名花鸟画家有黄荃、徐熙;

著名人物画家有周文矩、顾闳中。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传世名作。

11.“元四家”及其主要艺术成就。

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

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

元四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主流。

12.简述“吴门四家”及其主要艺术成就。

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吴门四家"

中沈、文、唐三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文人笔墨,仇英虽是工匠出身,但画风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

四家"

的绘画成就,都是多方面的,他们技艺全面,题材广泛。

所画山水,既能表现雄伟险峻的北方山川,也能描写清雅秀润的南方风景。

他们运用熟练的笔墨,描写周围的园林景物,把表现文人生活题材的山水画提高到新的水平,开拓了元明清以来山水画的新境界。

13.“清初四王”及其主要的艺术成就。

答: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王时敏在山水方面刻意追摹元代黄公望,达到精美而酷似的程度。

《夏山飞瀑图》为王时敏78岁时的精心作品。

用全景式构图,峰峦层叠,瀑布高悬,树木蔽荫,小径蜿蜒,其间点缀茅舍草亭,画面虚实相间,云雾缭绕,表现了茂密山林郁郁葱葱的夏景。

王鉴自小刻意摹习名家画迹,功力深厚,《仿黄公望山水图》是他的得意之作。

该作全景构图,主峰下山峦林立,村庄、水口、小桥在山涧边隐现,以树林与房舍做近景。

笔法与黄公望肖似。

在清朝所谓正宗的画系中,他与王时敏二人有“开继之功”,直接影响着清代画坛。

王原祁系王时敏之孙,从小摹习宋元名家真迹,一生拜倒在古人脚下,是当时公认的摹古高手。

《烟浮远岫图》是他的代表作。

峰峦布局,山石树木用笔,无不出于黄公望,内容空泛,缺少生意。

但笔墨纯熟,有一种潇洒之美。

王翚一生过着优裕的生活,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进京主绘宫廷《南巡图》,被赐书“山水清晖”,便称“清晖老人”。

他与其他“三王”不同的地方,是既集古人诸家之长,又有自己的风格。

《平林散牧图》用笔严谨,一丝不苟,造型优美自然,全画树石参差,变化无穷,疏密布置适度。

画面上湖光山色,耕牛渔舟及农舍映辉,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14.南宋四家及其代表作品。

李唐《万壑松风图》刘松年《四景山水》马远《踏歌图》《秋江渔隐图》夏圭《观瀑图》

15.试述李公麟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其在宋代绘画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他是宋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大师,学识修养极深,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精书画.绘画表现广泛,形式上为了摆脱甜腻华艳的世俗习气,

达到生、冷、敛的艺术效果,他探索“白描”这种语言,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朴素、精美的格调.他用线既敛而放,故生而熟、含蓄而刚劲,被誉为“天下绝艺”.

16.唐代陵墓雕塑有哪些重要创造,举出重要作品分析其艺术成就。

17.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

第一,开创了简率尚意、以书入画的时代新风,使文人画走向成熟,对明清书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孟頫把绘画作品的笔情墨趣提到空前的高度,赋予笔墨以独立的审美价值,强调以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对象。

第二,提倡古意,借古创新。

对书法,他强调学晋唐,结果创出了赵体字。

绘画强调学唐,批评工细。

18.何为浙派?

有哪些代表性画家?

试举出几件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成就。

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明代中后期浙派衰弱,其优势位置被吴门画派取代。

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画家兼学者戴进《长松五鹿图》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故得名。

浙派绘画有重要旁支江夏画派,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属湖北武汉)的吴伟《渔乐图》。

19.简要论述吴门画派的形成及其艺术特色。

苏州远在唐代就是繁荣的都市之一,为各种艺术活动的集中地区.明中期以后,吴门画派在此兴起.沈、文、唐、仇的出现不仅仅打破了“院体”和“浙派”垄断画坛的局面,而标志明代绘画独立面貌的形成.他们以在野士大夫、文人学士的角色,有着不大受约束力,在艺术上,他们在继承上,追求气韵神采的笔墨效果,以一种新倾向,接近世俗生活.

20.清初四僧是哪些人?

分析其中一位的艺术风格成就。

朱耷、石涛、髡残、弘仁。

这些画家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限于临摹,不囿于古法。

个性鲜明。

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但在当时都是十分大胆新颖的创造。

如八大,以画寄托亡国之痛,意境苍凉凄楚,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

花鸟画以拟人简约的手法,把充满孤独幽愤的感情宣泄而出,在内容与形式上臻于高度统一。

21.简述四王的师承和艺术追求,分析其艺术风格的异同及其在绘画艺术发展中的影响。

清时的王时敏,画风虚灵松秀,墨气醇厚,然而气势薄弱.王鉴讲究布局,程式化重.王荤,取法自然作品生趣和真实有传统.王原祁,常以渴笔焦墨,层层皴点擦染.他们在艺术上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路线,摹古是他们山水画创作的一大倾向.艺术风格和手法迎合当道者支持.为正统派.

22.简单介绍郑燮的生平、思想及其绘画艺术成就。

23.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处于何种状态?

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意见?

24.举例说明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的题材内容及风格特色。

分为佛像画,1说法礼拜,2民族传统神话3故事画(佛教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壮观的场面和沉重而强烈的色彩,豪放泼辣的线条,和谐、典雅、静穆、理想化的艺术形式.

25.简单介绍周昉其人,并简述他的主要艺术成就。

26.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7.简述莫高窟早期壁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敦煌壁画就性质而言,大体分为1佛像画.2民族传统神话题材装饰图案,故事画.3本生故事,这也是壁画里最为重要的内容.早期佛教绘画打破物理时空的画面组织,充满雅气和装饰味的造型,豪放泼辣的线条,浓重沉稳的色调,使其艺术风格给人的感受是激动不安、阴郁而又热烈、奇异而又真实、豪爽而又多姿与和谐、典雅、静穆、真理化的希腊艺术形式成鲜明对照.就技法而言,早期壁画是外来艺术有益的因素与我国线描造型和以形写神等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西域风格又使中国是传统绘画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28.试论述我国早期佛教雕塑风格的演变。

29.《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的主题是什么?

有何艺术特色。

30.霍去病墓前石雕的中心作品是什么?

它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其艺术特色怎样?

它是西汉纪念碑群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是雕塑艺术在塑造形象方面打破旧的程式,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这批石刻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除了作者环绕所纪念的英雄及其业绩,进行了精巧的设计与创作外,还在于它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雕刻手法采用“因材施雕”,即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得形,顺势雕凿,在顽石中崛起活跃的生命.刀法简洁洗炼,造型朴拙粗放.在整体的团块结构中,采用浮雕和线刻表现细部,圆浑中透露明确的转折.给人的感觉不浮华、不繁琐、也不矫揉造作,浑朴深沉的思想,勃发豪放的精神蕴籍于单纯而自然的外形中,造成了艺术内在的惊心动魄的气势感和运动感.

32.唐代佛教壁画从内容到形式有什么新的变化?

印度的佛教壁画在阿旃陀石窟中,表现不少娱乐场面,饮酒宴谈,神通游戏,菩萨人物装饰华艳,婉娈多姿,色彩鲜明,即使降魔变这样的题材,也布置得如同演剧的场景一样,使人并无畏怖之感。

反之在敦煌北魏壁画中,常常阴森可怖,画出了苦行的故事,如舍身饲虎,强盗挖目等。

线条与色彩,也是粗犷而强烈,看不出柔和与可亲的感情。

隋唐时代的壁画,今存于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

敦煌所存唐代壁画,尤为富美,色彩艳丽,人物造型,往往以当时的贵官贵嫔为范,端庄华贵,男女形貌,都甚肤丽。

佛前演奏,弦管杂陈,较之阿旃陀壁画,尤或过之。

敦煌莫高窟有唐代壁画与彩塑的洞窟,共207个,可分初、盛、中、晚四期。

其重要的洞窟,如初唐的220窟,造于贞观十六年(642),盛唐的第335窟,造于垂拱二年(686),第130窟和第172窟,造于开元、天宝年间。

中唐的112窟,晚唐的第156窟(此窟为张议潮建,窟外北壁上有写于咸通六年的《莫高窟记》)等,都存有辉煌灿烂的作品,可为唐代佛教美术的代表。

这些洞窟壁画,虽出于无名画家之手,但是研究它的作风,应该说是与吴道子、阎立本诸大家的作品是一致的。

例如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在座前的听众,有诸王贵官,与现存的阎立本的帝王图相似。

由此可以推知这些图像的画法,应有共同的渊源为当时的规范。

唐代这些壁画,表现的题材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以及佛菩萨像等。

其内容较之过去更丰富,色彩也比较绚丽,表现的境界也更扩大。

当时最流行的是佛教净土信仰,因此净土变相在壁画中也表现得最多,约占228壁。

其他如乐师净土变相,报恩经变相等,也往往采取净土变相作为主要的部分。

在净土变相中,以富丽的物质现象,描绘观想的境界。

如彩绘七宝楼台、香花伎乐、莲池树鸟等,将西方极乐世界装饰得非常美丽。

这与出世苦行禁欲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所绘的佛、菩萨、诸天、力士等,都是健美的化身。

这和唐代的社会生活、人民的爱好是完全一致的。

有些佛画还点缀许多人间社会生活小景,乐观、明朗,富有情趣。

33.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34.宋代山水画的两种艺术什境界是么?

主张绘画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反对把山水画成“不可居”、“不可游”的虚无境界。

反对因袭守旧,主张在兼收众览的同时师法自然。

有《早春图》、《幽谷图》等作品传世。

整体性的生活──人生──自然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审美理想。

这一特色完整地表现在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的北宋山水画中,构成了宋代山水画的第一种艺术境界。

南宋山水画创造了第二种艺术境界:

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同时,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中国艺术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5.文人画兴起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宋朝时期因为皇帝等上流社会醉心于书画艺术,使很多文人都研究书画艺术,不过那时还是宫廷画家的天下。

苏轼等书画名家称之为士大夫画。

到了宋朝败亡,元朝建立,无数的文人痛心于民族的衰败、异族的压迫,精神苦闷,于是寄情于书画之中,到了明朝时期才慢慢形成了成熟的文人画,董其昌称之为文人画。

特点是由文人、官员、富裕阶层进行书画创作,他们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

借所画的景喻自己的君子之气质。

36.明清两代绘画的特点是什么?

37.简述陈淳花鸟画在题材、表现、技巧方面的特色。

38.以《墨葡萄图轴》为例,谈谈徐渭绘画艺术的特色。

39.试比较沈周、文征明艺术风格的差异。

40.简述清初画坛的基本格局。

清初画坛的基本格局:

“摹古”与“创新”之争。

清朝初年,占据画坛时间最长的画派是被统治阶级与时人视为正统的“四王吴恽”。

正统派取前人各家之长,摹古功力极深,将笔墨的融合推倒高峰,但缺少生活与创造力,虽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极力稳定社会,维护封建秩序的作法,但也因此使画坛上一些革新派不满,并引起强烈对抗。

革新派派为金陵,扬州,新安,江西等画派,犹以“四大高僧”和“金陵八家”为主,主张抒发个性,强调笔墨情趣,与正统派画风相对抗。

社会潮流、时代审美趋向,加上他们的个人情怀,使他们的绘画合时代新貌,有极大创造力,在与正统派的挑战与对抗中,他们的成就更为杰出。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影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的风格:

(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

(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3、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六法”的内容是什么?

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绘画评论只有零星片断,且往往依附在经史之中。

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王微《论画》是现存较早的绘画理论著述。

随着绘画实践的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前人创作给予品评和总结,画家谢赫的《画品》(《古画品录》)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

谢赫大致经历齐梁两朝,生卒年代已不可考。

《画品》写于梁代,书中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

《画品》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

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传统,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在此前提下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

“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

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

重视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赞许作品能“颇得壮气”,“颇得神气”,“极妙参神”;

对只停留在外表琐碎“精谨”的描绘而“乏于生气”表示不满;

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只有“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过往哲”,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4、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

(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5、两宋时期出现了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什么?

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

文人画艺术潮流兴起北宋,活跃于元明清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他们注重文学修养,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进一步注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成的追求。

宋代的著名文人画家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扬补之、郑所南、赵孟坚等人,他们的创作和理论主张奠定了文人画发展的基础。

李公麟是宋代卓越的文人士大夫画家。

他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称。

李公麟绘画表现范围广阔,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古画。

他的绘画作品塑造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多种人物生动形象。

苏轼以文学知名于世,精于书法,亦能画枯木竹石。

他的绘画理论通过著述诗文题跋大量阐述,产生了较大影响。

苏轼论画,重视构成艺术形象的主观方面,并在绘画中表现一种超脱世俗、富有诗味的情怀思绪,强调艺术形象的内心根据,认为仅凭技巧修养还不能构成艺术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文人画艺术主张。

他虽然也称赞吴道子、崔白、郭熙的艺术,但更推崇王维。

苏轼较早地提出“士人画”的概念,并把它与“画工画对立起来。

苏轼评画又有“常形”、“常理”之理论,以描绘山石竹木云水而表达“厌于人意”之绘画为上品。

传为轼的绘画作品《木石图》反映出文人画家艺术形象更注重主观意趣的表现,并不斤斤计较形似与否。

文同和米芾是与苏轼同时的重要画家,文同的“湖州竹派”与米芾的山水画风格对于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同是诗人兼书法家,长于墨竹。

他与苏轼一样着重在绘画创作中表现主观情怀,运用书法用笔把五代以来兴起的墨竹画推向新水平,开创出了“湖州竹派”。

米芾精鉴收藏,善书法,与子米友仁(1074一1153)并以画水墨云山著名,自称“墨戏”,用水墨淋漓表现江南烟雨迷蒙景色,世称“米家山水”。

墨梅亦始于北宋,扬无咎是善画墨梅的文人画家。

他所画墨梅朴素无华,具有高雅绝尘的气质。

传世之作《雪梅图》寥寥数笔勾出瘦硬枝杈,形象单纯而鲜明,《四梅花卷》画含苞、初开、盛开、花谢四种状态,并题词抒情,体现了士人画诗书画并重的要求

6.印象派出现的时间?

答案:

19世纪60-70年代,得名于此派画家于1874年的一次名为“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的画展。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

7.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印象派的基本特点:

一是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二是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三是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

8、简答中和的审美特征。

①强调一种合适的尺度,一种恰当的分寸。

既是情感的适中,也是人格精神的和谐。

②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多样性的统一。

③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9、简答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①感性直观性 

②超个体眼前的功利性 

③感知与情感交相伴随

④自由无限性 

⑤非理性的显性表征

10、阐述一下劳动说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①“劳动先于艺术”,“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

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

②“原始狩猎的心理本性决定着他一般地能够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而他的生产力状况、他的狩猎的生活方式则使他恰好有这些而非别的审美的趣味和概念。

③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