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360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喷涂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严禁使用有机溶剂(如汽油、香蕉水等),以避免工件表面形成有机溶剂固体保护膜影响除油质量。

2.2.2使用除油清洗剂时,应在常温情况下对工件浸渍10分钟。

去除重油污时间要延长。

除油质量的检验方法是:

用水冲洗,工件表面水膜连续,即除油干净。

3、前处理操作中的关键环节

3.1、工件吊装

较大、重的零、部件经过预处理时,必须要有合理的吊装,并应避免工件之间堆叠、紧贴。

3.2、干燥

3.2.1工件若经过清洗后,必须使用电加热吹风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烘干处理(也可使用压缩空气吹干)。

特别是易聚集溶液的地方,在吹干前可先倾斜工件,倒出多余的溶液,然后吹干。

3.2.2喷漆前应用干净的粗布头或纱布将工件表面擦拭干净,并用高压空气吹掉灰尘,严禁未经过檫拭或吹灰进行喷涂。

3.3喷漆前注意事项

3.3.1前处理后的工件,在涂装前应有必要的,以防止雨淋、沾水或油污等影响喷漆质量的措施。

3.3.2,前处理后的工件必须在两天内完成喷漆操作,严禁超过两天或久置。

如需久置后喷涂,应该重新进行前处理。

3.3.3对被涂物前的处理状况进行检查,被涂工件必须达到可以喷涂的标准要求(油脂、锈蚀、灰尘清理干净);

3.3.4对涂装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输气管到应无破损,供气系统应正常,油水分离器的油水应排放干净,喷枪使用应正常,喷枪口径的选择应正确等;

3.3.5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查,检查现场的环境应清洁干净,等会影响施工的杂物、垃圾等及时进行清理;

排风设施应正常,包括排风扇上的沉积灰尘应去除干净,温、湿度应在涂装许可的范围内(温度5-30℃,相对湿度≤65%);

4、腻子层和漆面打磨

对于被喷涂产品存在的不平整部分,可用刮腻子打平的手段进行补救。

打腻子与喷漆工艺中的作用是矛盾的,但对不平整表面涂装又是不可缺少的。

因而,要因件、因部位而异。

并应尽量避免该补救手段的使用。

4.1刮腻子一定不要贪快求便,可根据不平整程度(钣金件要经过校平处理后,使不平整度减少到最低限度),确定每道腻子刮涂量。

刮一遍,干后粗磨一遍,尽快找到基准平面。

然后以此平面来刮第二遍或第三遍。

4.2找平过程即打磨过程。

一定要把砂纸垫在平面垫块上,从腻层高处往基准面打磨,而且要横、纵、斜各个方向去找平,直到磨出腻层与基层交接边缘呈羽状,用手触摸并不得有台阶感。

4.3打磨要按照打磨程度选用砂纸,并决定干磨或湿磨。

例如,管状或其它正视面较小的工件,可采用粗砂纸干磨基本平整后,用较细的水砂纸蘸水打磨,即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较大面积的平面,则需在粗磨后进行消除砂纸痕迹的打磨,通常采用240#~800#的水磨砂纸,由粗至精按等级打磨。

4.4腻层打磨后,一定要用压缩空气吹拂打磨面,将腻子形成的微孔中的粉尘清除,方可刮下一道。

如需水磨,需烘干一下,至少要用压缩空气把表面水分吹干,同时把易存水处的水分吹出。

若用抹布抹干,则要随时注意抹布的清洁程度。

4.5在腻层上喷涂一道封底漆后,必须要用极细的水砂纸打磨。

为了增强各道漆层的结合力,通常采用打磨底漆涂层的方法获取粗糙面,使面漆附着后结合牢固。

此序要求非常仔细,不可用粗砂纸粗磨。

用力应均匀,切忌在某点集中用力磨破漆膜,因而影响了涂层防锈能力。

4.6对腻层的质量要求:

4.6.1腻层须牢固附在所腻的工件的表面上,不得脱落。

4.6.2腻层应分次刮涂,要刮均匀,需一层干燥后再刮涂下一次,每次尽量刮薄。

4.6.3刮腻表面不应有粗粒及划痕;

4.6.4腻平表面晾干后,不应产生收缩及裂纹。

5、调漆:

5.1施工前的核对。

涂料调制前,准备好开桶工具。

按产品涂装工艺要求,从仓库领出供当班涂装批量足够用的涂料及配套稀释剂,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开桶前,要认真仔细地核对包装桶壁上印有的涂料类型、名称、型号、品种及代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包装是否与需要使用的品种相符。

校对无误后,用清洁布或棉纱擦拭干净,再用适宜的开桶工具打开涂料和配套稀释剂桶的盖子。

5.2调漆。

打开涂料桶后,在未加入稀释剂前要用清洁的搅拌工具将涂料上下搅拌,特别要把料桶底部的沉淀物搅起。

如黏度过高,搅拌不便,克稍加稀释剂后在搅拌。

搅匀后,双组份涂料按比例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

按工艺规定的粘度分几次加入适量的稀释剂调节黏度,不要将稀释剂一次加入以免过量。

加入稀释剂后要进行充分搅拌均匀,确保涂料颜色一致。

调制是否达到规定的涂装粘度,需用粘度计测量,普通使用的是涂-4粘度计和秒表进行测量。

经测量后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适量调整,直至准确为止。

在考虑各种涂装条件的情况下,允许与规定粘度有少许差别,但不允许差别过大(可根据施工现场的气温与施工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其中高温季节调低限,低温季节调高限)

5.3过滤。

溶剂型涂料的过滤,常用过滤网(通用面漆150~180目,中间漆用120~150目,底漆用80~120目的过滤网)也可采取先粗后细是二次过滤办法,以提高过滤速度。

涂料过滤时,不要使用硬质的工具在网筛内搅拌,以免损坏网筛。

滤网大小与盛料桶口径相适应,不要将涂料流在桶壁外。

5.4调制时间。

若是二道以上的多图层涂装,涂料的调制应从底层涂料开始依次进行。

调制的时间要本着先用先调,后用后调的办法。

涂装过程中如中断操作一定时间,再进行操作前,应充分搅拌后目测或用粘度计进行测量,粘度符合涂装要求后在进行涂装,为保证颜色一致,涂膜厚度均匀必需做到随时搅拌调整。

5.5调双组涂料时,主漆与固化剂的配比须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比例进行调配。

并根据涂装任务的要求调配涂料调配量一般应略低于涂装任务的用量,保证在四个小时内用完为标准,尽量做到少配勤配;

另外,需注意:

双组份产品在调完漆过滤后应静置10-15min,让主剂与固化剂充分反应,以保证漆膜达到最好的质量与效果。

6、涂装操作:

主要是喷枪的操作使用,喷枪的操作使用不当,会造成涂层涂装的很多缺陷。

喷涂操作时应做到:

6.1扳动枪机之前,枪应处于运动状态。

6.2保持喷枪与工件之间距离的相对恒定,喷枪与工件的推荐距离约为:

普通空气雾化15~20cm,无气喷涂雾化30~38cm,高压辅气喷涂20~30cm;

要获得润湿、色深、较厚的涂层时,喷枪可以离的近些,要获得较干、色浅、较薄的涂层时,喷枪可以离得远些。

6.3喷枪在喷涂时应匀速运功,走枪速度保持在30cm/s~60cm/s喷枪是移动轨迹与工件表面保持平行,出漆方向与工件表面保持垂直。

6.4相邻喷涂行程的重叠量保持一致,对于普通空气喷涂,搭接量为1/4~1/2;

对于无气喷涂,搭接量为1/4。

6.5在喷涂相同的工件时,喷涂行程次数应保持一致,喷涂行程的起、讫点应相同。

6.6尽量不要让喷枪作弧形运动,操作者应尽量通过移动前臂和肩膀来带动喷枪的移动,不能只靠手腕运动。

6.7在室外喷涂时,应注意风向,未喷的表面应在风的下方,以便将飞漆和反弹带至未喷表面。

6.8应尽量将整个工件的喷涂时间掌握在所施工油漆的有效流平时间范围内(漆膜表面指触干前)。

6.9为获得比较好的涂装外观效果,应熟悉所喷涂工件的结构与装饰特点,据此结合喷涂场所的风向与施工便利性,来调整工件的喷涂起、讫点顺序。

做到先上风、后下风、先上下、后左右(前后),先里头、后外观,先边角、后平面,先隐蔽、(部位)、后观赏(部位)。

7、喷漆

7.1、喷漆工艺流程简图

喷底漆→刮原子灰→打磨→除粉尘→喷中间漆→补细灰→打磨→除粉尘→喷面遍漆

7.2喷漆现场要保持干净,并且通风良好,无火灾隐患。

7.3在前处理和腻层处理结束时,通过干燥、除尘后即可进行表面喷涂工作。

7.4对于不要求喷漆的表面做好防护。

7.5需进行喷漆的产品,覆盖层应有良好的附着力,色彩符合图纸要求。

7.6产品正面和侧面喷涂表面,不允许有皱纹,斑点、细砂粒、流痕、针孔、气泡、透底色、粘附物等缺陷。

色泽应均匀,在阳光不直接照射下,距产品1米处目测,应见不到刷痕、伤痕、机械杂质和修整痕迹。

7.7在喷底漆前,必须清理好各安装孔或有安装配合要求的部位,消除喷漆序可能造成的安装质量问题。

7.8产品正面和侧面以外的喷涂层,不允许有皱纹、流痕、气泡、透底色等缺陷,但允许带有少量的机械杂质。

7.9喷底漆

7.9.1环境条件为:

气温5~30℃,相对湿度<65%,工件表面干净没有油或其它污染:

7.9.2按以下方法施工:

除锈处理后的工件,采用喷涂法施工双组份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不小于40μm,如不能达到规定膜厚需补涂,确保底漆干膜厚40-50μm;

7.9.3双组份环氧富锌底漆,调配方法如下:

先将主剂开桶后搅拌均匀,然后倒入配套固化剂,按主剂9比固化剂1的比例(重量比),慢慢倒入搅拌中的主剂中,同时继续搅拌,并用配套稀释剂,将施工粘度调校至空气喷涂20-25秒、无气喷涂25-30秒。

7.10底漆干燥

自干24hr以上或80℃烘烤30~60min。

7.11、刮原子灰

选择与涂装体系配套的原子灰,涂层要结实,不能漏刮,不能有气泡,每道涂层的厚度控制在(0.3~0.5)mm范围内,二道涂层也不应超过1mm。

7.12原子灰干燥

表干20-30min、实干24h烘干70℃*30min。

7.13原子灰打磨

用圆盘砂纸打磨,并检查无明显凹凸和批刮痕迹,无粗糙感觉。

7.14喷中间漆

7.14.1施工环境条件为:

7.14.2按以下方法施工:

经过前后处理后的工件,采用喷涂法施工双组份环氧云铁中涂漆,干膜厚不小于30μm,如不能达到规定膜厚需补涂,确保底漆干膜厚30-40μm;

7.14.3双组份环环氧云铁中间漆调配方法如下:

先将主剂开桶后搅拌均匀,然后倒入配套固化剂,按主剂5比固化剂1的比例(重量比),慢慢倒入搅拌中的主剂中,同时继续搅拌,并用配套稀释剂,将施工粘度调至空气喷涂25-30秒。

7.15中间漆干燥

7.16补细灰

选择与涂装体系配套的细灰,涂层要结实,不能漏刮,不能有气泡。

7.17细灰干燥

自干1hr以上

7.18细灰打磨、吹灰

用圆盘砂纸打磨,并检查漆膜平整度,在侧面光照下无明显凹凸和批刮痕迹,无粗糙感觉,表面光滑无明显亮点,打磨完后进行吹灰处理,

7.19喷面漆

7.19.1施工环境条件为:

7.19.2按以下方法施工:

经过前处理后的工件,采用喷涂法施工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干膜厚不小于40μm,如不能达到规定膜厚需进行补涂,确保底漆干膜厚40-50μm;

7.19.3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面漆的调配方法如下:

先将主剂开桶后搅拌均匀,然后倒入配套固化剂,按主剂9比固化剂1的比例(重量比),慢慢倒入搅拌中的主剂中,同时继续搅拌,并用配套稀释剂,将施工粘度调校至空气喷涂20-25秒。

7.20面漆干燥

喷涂过程中,如有影响装饰效果的不良症状的出现,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予以补救;

如暂时查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应及时将真实的情况反馈给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或电告涂料厂家,共同分析问题发生的真实原因,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8、涂装后的收尾工作

涂装施工完成或暂停段落时,要做好的收尾工作:

8.1喷涂设备的清洗:

将机内的涂料喷净,然后用溶剂代替涂料喷出,以清洗机内输料管线及喷枪内的涂料,当喷出的料比较澄清时即可;

在清理喷嘴(包括喷漆嘴和喷气孔)时应尽量采用硬度比喷嘴材质更软的通针清理,禁止采用高硬度材料对喷嘴进行刮、擦、敲、打、和强顶、强通。

8.2喷涂设备的保养:

喷涂设备清洗后,将需要拆卸保养的部件拆卸下来,并采用适当的保养措施处理各部件,钢制喷嘴等耐溶剂配件清洗后可浸泡在干净的溶剂中,不耐溶剂的密封部位(特别是空气通道的密封部位)应尽量避免溶剂浸泡。

8.3涂料及辅助用具的清理:

使用后的剩余涂料要密封保存,并将辅助用具(搅拌器、检测工具、称量用具等)清洗干净,并整理定点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