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479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kV电缆分接箱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JB/T8144.1-1995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

JB/T10840-20083.6kV~40.5kV高压交流金属封闭电缆分接开关设备

3术语和定义

3.1电缆分接开关设备

主要由电缆附件构成的开关设备,完成配电系统中电力电缆线路汇集和分接功能的专用电气连

接设备,也可以称作电缆分接箱;

在其中可以包含开关设备,也可以不包含开关设备,即可分为带

开关电缆分接箱、不带开关电缆分接箱。

3.2金属封闭电缆分接开关设备

除外部连接外,全部装配完成并封闭在接地的金属外壳内的电缆分接开关设备。

3.3高压

本规范内指10kV电压等级。

4使用条件

4.1环境条件要求

本技术规范所规定设备,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使用:

4.1.1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气温:

+45℃

最热月平均气温:

+35℃

年平均气温:

+25℃

最低气温:

-10℃

最大日温差:

30K

日照强度:

0.1W/cm2(风速0.5m/s)

4.1.2海拔高度:

≤1000m

4.1.3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

日平均值:

95%

月平均值:

90%

4.1.4地震烈度:

Ⅷ度

4.1.5覆冰厚度:

10mm

4.1.6安装地点:

户外

4.2系统条件要求

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设备,应适用于下列电力系统:

4.2.1系统额定频率:

50Hz

4.2.2系统标称电压:

10kV

4.2.3系统最高运行电压(Um):

12kV

4.2.4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

5技术要求

5.1主要参数

电缆分接箱的技术参数除应满足应遵循的主要标准外,还应满足表1要求。

表1设备主要参数

项目

单位

技术参数要求

额定电压

kV

12

额定频率

Hz

50

额定电流

A

630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kA

20

额定短时持续时间

s

3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额定负荷开断电流

额定电流开断次数

≥100

弹簧操作机构

手动或电动加手动

操作电压

V

推荐DC110,可选DC24或DC48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

隔离断口间

48

开关断口

42

相间、相对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85

75

SF6气体年泄漏率

%

≤0.5

负荷开关机械寿命

≥5000

接地开关2s短时耐受电流

接地开关机械寿命

≥2000

连接电缆最大截面

mm

400(三芯电缆)

630(单芯电缆

防护等级

-

不低于IP33

电缆附件技术参数

冲击耐压

105kV,正负极性各10次,不击穿,不闪络

直流耐压

52kV(负极性),15min,不击穿,不闪络

局部放电

15kV下放电量≤10pc

5.2结构及功能要求

5.2.1电缆分接箱的设计应使得正常运行、检查和维护操作、各回路是否带电状态的确定,包括通

常的相序检查、连接电缆接地、电缆故障的定位、连接电缆或其他器件电压试验以及消除危险的静

电电荷均能安全地进行。

5.2.2带开关电缆分接箱

开关设备应采用10V箱式固定充气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充SF6气体、全封闭、全绝缘),

分支全部带开关,分支数不超过4分支。

可分为可扩展型和不可扩展型。

5.2.2.1可扩展型电缆分接箱为各电缆分支回路在独立柜体内,柜体之间总母线采用母线连接器连

接。

5.2.2.2不可扩展型电缆分接箱为总母线和若干负荷开关连结在同一SF6气箱内,总母线不预留扩

展接口。

5.2.3不带开关电缆分接箱

电缆分支回路,在分接箱内采用T型或L型电缆头直接连接。

5.2.4箱体

5.2.4.1箱体外壳的材料以≥2.5mm的不锈钢或者SMC(增强纤维不饱和聚酯型材料)或者GRC材

料(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造而成,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不应变形或损

伤。

若选用带电动操作的开关,分接箱外壳适当加宽,预留PT和自动化终端的安装位置。

5.2.4.2箱体外壳应有喷涂防护层,防护层为静电喷涂而成,涂层部分不应小于150μm并应均匀

一致。

表面覆盖涂层应有牢固的附着力。

箱壳至少15年不褪色、不生锈。

5.2.4.3外壳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箱壳表面应有明显的反光警示标志。

5.2.4.4电缆分接箱的门开启角度应大于120°

,并设定位装置。

门应有密封措施,并装有把手、

暗闩和能防雨、防堵、防锈,铰链应采用内铰链,箱门应有装设暗锁,并设外挂锁孔。

门的设计尺寸

应与所装用的设备尺寸相配合,当其关上时。

应提供对外壳规定的防护等级。

5.2.4.5箱体应设足够的自然通风口和隔热措施,减少箱内凝露的产生,保证在本规范3.1条件下

运行时,所有电器设备的温升不超过其允许值。

5.2.4.6箱体顶盖的倾斜度不应小于3°

并应装设防雨檐。

5.2.4.7箱门内侧应标出主回路的线路图,同时应注明操作程序和注事项。

5.2.4.8箱体上部两侧面共装有4只起吊安装用吊环,安装完毕后可取下,并可用防锈螺丝密封,

以防止进水及小动物进入。

5.2.5开关设备

5.2.5.1开关设备应符合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广东电网公司10kV箱式固定充气式交流金属封

闭开关设备技术规范》要求。

5.2.5.2负荷开关为三工位开关,电气寿命达到E3级。

柜内带电部分及负荷开关气箱(含电缆终

端安装后)防护等级应达到IP67。

5.2.5.3气箱箱体采用大于2mm不锈钢板制造,应能耐受在使用中遇到的正常和瞬态的压力,并应

带SF6气体压力计和充气孔。

5.2.5.4开关设备应具备完善的五防联锁功能(要求机械联锁)。

5.2.5.5接地开关应具备完善的防误操作功能(要求机械联锁)。

5.2.5.6开关状态位置应有符号及中文标识,柜面板、操作手柄标志配置按《广东电网公司10kV

箱式固定充气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规范》执行。

5.2.5.7应采用插拔式,具有验电和二次对相功能的带电指示器,其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

5.2.5.8负荷开关以及接地开关操作孔应有挂锁装置,挂上锁后可阻止操作把手插入操作孔。

5.2.5.9开关设备应满足防污秽,防凝露要求。

5.2.5.10开关柜(箱)体内电缆接线形式适用于三芯电缆。

5.2.6接地

5.2.6.1电缆分接箱的接地系统应符合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要求,外壳、开

关设备外壳等可能触及的金属部件均应可靠接地,接地导体和接地连接应能承受接地回路的额定短

时和峰值耐受电流。

5.2.6.2规定或需要触及的各回路中所有部件都应能事先接地。

5.2.6.3电缆分接箱的箱体应设专用接地导体,该接地导体上应设有与接地网相连的固定连接端

子,其数量不少于两个,并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5.2.7内部故障

由缺陷、异常使用条件、元件内部故障或误操作造成的故障引发的内部电弧,在电缆分接中应

采取措施,为人员提供最高等级的切实可行的保护。

5.2.8铭牌

铭牌内容应符合GB/T11022和JB/T10840相关内容要求,铭牌应耐久清晰、易识别;

正常运

行器件,应能看请出各功能单元的铭牌。

5.2.9电缆附件要求

5.2.9.1电缆肘型头应选用屏蔽式(可触摸)硅橡胶电缆肘型头,可多次拆卸安装使用,并应满足

动热稳定要求。

5.2.9.2开关设备的接线柱和肘形电缆头应满足安装强度和要求,从而防止接线柱受电缆头应力而

发生密封损坏。

5.2.9.3电缆终端安装后,应达到与开关柜体防护等级。

5.3零配件要求

5.3.1应注明主要零配件(负荷开关、开关操作手柄、全屏蔽可触摸式电缆插接头、电缆转接头、

防尘绝缘帽、带电指示器、故障指示器、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等)的生产厂家、型号等,零配件应

符合有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5.3.2所有主要零配件均应有铭牌,并安装在容易看到的位置。

6试验要求

电缆分接箱应按照GB3906、GB16926、GB/T11022等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项目、

方法进行试验,并且各项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技术规范书4.3条款的要求。

6.1型式试验

6.1.1绝缘试验,包括雷电冲击试验;

1min工频耐压试验;

人工污秽试验(包括凝露试验);

局部放

电试验及直流耐压试验。

6.1.2机械试验,机械操作试验;

常温下机械定性试验;

端子静力试验。

6.1.3主回路电阻测量。

6.1.4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试验。

6.1.5长期工作时的发热试验(温升试验)。

6.1.6容性电流开合试验,包括空载架空线路;

电缆的开合试验。

6.1.7小电感电流的开合试验,空载、起动、制动时电动机的开合试验。

6.1.8环境条件下的试验,包括高、低温试验;

湿度试验;

密封试验。

6.2出厂试验

6.2.1主回路的工频耐压试验;

6.2.2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的工频耐压试验;

6.2.3局部放电测量(电缆附件);

6.2.4测量主回路电阻;

6.2.5机械性能、机械操作及机械防止误操作装置或电气、机械联锁装置功能的试验;

6.2.6仪表、继电器元件校验及接线正确性检定;

6.2.7在使用中可以互换的具有同样额定值和结构的组件,应检验互换性。

6.3现场验收试验

6.3.1机械操作试验;

6.3.2主回路绝缘试验;

6.3.3测量和检测装置的校验;

6.3.4辅助回路绝缘试验;

6.3.5相位检查;

6.3.6防护等级的检定。

7标志、起吊、安装、运输和贮存

7.1电缆分接箱、开关柜(单独运输时)应有运输及起吊标志,标志内容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7.2电缆分接箱需要整体起吊时,须具有承受电缆分接箱总重的起吊装置;

起吊时应保证整个电缆

分接箱在垂直方向受力均匀。

7.3电缆分接箱整体及内部元件的结构应在经过正常的铁路、公路或水路运输后内部结构相互位置

不变,紧固件不松动。

各元件的结构及布置位置应不妨碍吊装、运输及运输中的紧固定位。

7.4整体运输时,电缆分接箱整体及内部元件应不得移位、损坏和受潮,不得影响安装。

8技术文件

应提供最终版的用于设计、设备监造和检验、现场安装和调试以及运行维护方面的图纸、说明

书和有关技术资料。

这些图纸和文件资料必须经过有关程序批准并加盖制造厂公章。

8.1安装基础图:

包括动静载荷分布及数值,接地点位置,进出线口位置,预埋基础位置要求等;

8.2电缆分接箱一次接线图:

包括一次设备型号技术参数等;

8.3柜内二次接线图;

8.4产品合格证书,包括电缆分接箱合格证书、主要组部件合格证书;

8.5产品试验报告,包括电缆分接箱出厂、型式和特殊试验报告、主要组部件试验报告;

8.6电缆分接箱使用说明书;

8.7其他仪表的使用说明书;

8.8运行、检修手册及其有关资料;

8.9国家质量鉴定部门出具的外壳材料检测报告;

8.10备品备件等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