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631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前三章重难点选择题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

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l.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

斯密B.大卫·

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

圣西门B.沙尔·

傅立叶

C.罗伯特·

欧文D.托马斯·

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l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

12.“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

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3.“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

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

14.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绪论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2.A3.A4.A5.B6.C7.B8.B9.C10.A

11.B12.D13.A14.A15.C16.A17.D18.A19.C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2.BCD3.BCD4.ABC5.BC6.AB7.ABC8.CD

9.ABCD10.ABCD11.AB12.ABCD13.ABCD14.ABCD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

战马蹶,骑士绝;

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

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

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8.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

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

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1.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

D.“欲擒故纵”

12.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一分为二”

B.“合二为一”

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4.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5.古语说: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1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8.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19.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圜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和实生物”

20.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A.激变论

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21.“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2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观点()

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2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从哲学上来分析,这体现了()

A.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C.抓主流、抓关键的方法

D.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

第一章参考答案

1.C2.C3.A4.C5.D6.B7.B8.C9.A10.D

11.D12.Dl3.A14.A15C16.D17B18.A19.D

20.D

1.BC2.AB3.BC4.CD5.ABC6.ABCD7.BCD8.AB

9.ABD10.AB11.ABC12.ABCD13.CD14AD15.CD

16.ACD17.ABC18.ABCD19ABC20.BD21.BD22.CD

23.ABD24.ABC

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