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633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利用投影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背景音乐《小燕子》)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

我们读课文,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能读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带有生字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把课文读通顺,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纤”、“散”两个字。

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1.看拼音写词语。

gǎnjí

lǒng

()()

ngché

ngǒuěr

juà

nhé

njì

2.多音字组词。

散sà

n()sǎn()

杆gān()gǎn()

3.比一比,再组词。

凑()奏()

拂()佛()

掠()惊()

利()俐()

三、全班交流,探究初成。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4.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写什么?

(燕子的外形特点:

羽毛、翅膀、尾巴)(板书:

燕子的外形)

2.课件出示:

()的羽毛,()的尾巴,()的翅膀。

3.是啊,羽毛,尾巴,翅膀,凑成了一个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这里我不太明白,燕子怎么会是凑成的呢?

能不能换成“组成”?

(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

我觉得“凑”字用得很好,“凑”字是说燕子把这些优点都集中起来了,它写出了燕子的可爱活泼,感觉特别有生命力。

如果换成“变成、组成”,听起来好像是在形容机器,没有活力。

5.在这一段当中,燕子到底给你们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呢?

(我觉得燕子长得活泼机灵,惹人喜爱。

6.讨论:

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

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7.你想怎么读这段话?

为什么?

试着读读。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8.那让我们看着这些提示来背一背课文的第一段吧。

课件出示:

(乌黑发亮)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轻快有力)的翅膀。

9.背诵第一自然段。

10.谈话过渡:

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燕子的外形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更多的内容。

5.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身()的羽毛,一双()似的尾巴,一对()的翅膀,凑成了那样()的()的小燕子。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读第一自然段,交流:

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

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3.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

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如毛的细雨”是什么感觉?

(体会春雨的特点:

雨丝是透明的,它是那么细,那么小,那么轻。

(2)读中体会:

“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引导学生读的舒缓、轻柔,体现春雨的细、轻,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课件出示: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①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花呀,草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赶集”的原意指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②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说说文段描绘的画面。

③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是呀,那花呀,草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

这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仿佛让我们看到小草争先恐后地从地面钻出来,草地从过去的光秃秃的景象,成了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花儿这里开了一朵,那里又开了一簇,惟恐自己落后,也来争春。

柳叶也来凑这个热闹,张开一个个嫩绿的叶子。

向我们展示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

(“赶集”在这里指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4)就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来,给春天平添了生趣。

(板书:

平添生趣)

课件出示: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自由读、合作的、齐读。

3.课件出示,展示“轻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

配乐指名朗读。

5.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1.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灿烂无比的春天。

(1)文中写到的具体景物有

(2)文中的“赶集”指。

A.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B.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3)文中画“”的句子把

当作人来写。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就在这灿烂无比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来,给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开始它快乐的旅行。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板书:

燕子飞行)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

(1)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2)“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快。

(3)“掠”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查查字典吧。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掠”是轻轻擦过的意思。

②用了掠字可以体现出燕子飞行时轻快,姿势优美,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下子就飞过去了,看不见了。

3.除了“掠”字,在第三、四段中,还有哪些词语用得也特别好呢?

请大家来读一读,圈一圈。

(“沾”用得很好,它的意思就是轻轻地碰,说明燕子的动作十分灵活,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又飞远去了。

“荡漾”这个词语用得很美,我仿佛看见水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开去。

4.小结:

是啊,这一部分课文写了燕子飞行时特别美。

谁能说一说学了这一段,燕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

(燕子飞行时非常灵巧,动作轻快,姿态优美,可以用课文中的活泼、伶俐来形容。

5.大家把第三、四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试着背诵。

2.照样子完成填空。

例:

乌黑的羽毛

()的尾巴

()的翅膀

()的小燕子

()的春天

()的图画

()的天空

()的湖面

四、继续探究,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闲散”、“纤细”“休憩”“几痕”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辨析“休息”和“休憩”(“休息”指工作、学习等暂停,歇息使精力恢复,如说休息一下,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场所,口语和书面语都常用。

“休憩”,多用于书面语体,如在游廊或树阴下休憩。

(3)辨析“闲散”与“悠闲”闲散是形容生活的状态;

悠闲是形容心境,而且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

(闲散的近义词有悠闲、安闲、清闲等。

(4)纤细的意思是细微,细小。

3.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燕子休憩)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聚拢()

闲散()

纤细()

休憩()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

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叙述。

2.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六、拓展延伸,自由创造

1.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尤其是学了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

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2.“烂漫无比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

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七、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倦”、“聚”等字。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燕子

燕子外形

平添生趣

燕子飞行

燕子休憩

[教学反思]

《燕子》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

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憩的情景。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

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憩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教学伊始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并以《小燕子》作为背景音乐,将孩子们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适时的插入课件,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以读促悟。

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的给与鼓励。

在每一段的感情朗读时,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习,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语言能力,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

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赶集聚拢形成偶尔疲倦痕迹

2.散sà

n(分散)sǎn(闲散)杆gān(旗杆)gǎn(杆秤)

3.凑近奏乐吹拂仿佛掠过惊讶利益伶俐

4.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5.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第二课时

(1)轻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

(2)B

(3)柔柳花草叶

2.剪刀似的尾巴轻快有力的翅膀活泼的小燕子烂漫无比的春天光彩夺目的图画旷亮无比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湖面

3.聚拢(聚集)闲散(悠闲)纤细(纤弱)休憩(休息)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

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2.理解课文,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3.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教学难点是:

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

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想象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体验情境。

这课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

我播放了燕子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悠闲。

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画面再现情境。

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加深了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特征和美丽。

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遗憾之处:

1.学习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教学中,我觉得学生能够很容易领会,没有带领学生加以引导或想象,部分学生对对“正待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根本不理解,因此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2.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

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燕子》是郑振铎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

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熟知的修辞手法,也懂得了去品读散文优美的语言,加上本篇课文插图意境优美,对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很有帮助。

基于以上,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的:

首先,我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看燕子的情景,说说记忆中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且在板书课题时相机教学“燕”字。

第一课时便是基础的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懂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文描写燕子的情景将其分成四个部分:

外形、习性、飞行和休息。

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先将第二自然段提取出来先讲,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如“微风吹拂”、“柔柳舒展”、“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等词句一一品悟,从而来感知春天的烂漫无比,而这些美丽灿烂的春景因燕子而更富有生趣。

接着,顺理成章地以“燕子怎样给春光增添生趣的?

”为中心问题,开展第一、第三和第四自然段的教学。

我详细讲解了短小的第一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第一自然段虽短,但其写作手法十分出色。

作者采取了从整体到部分、从前部到后部的描写顺序,抓住了燕子外形最显著的特点进行描写,从而刻画出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这些写作手法是学生学习了之后可以学以致用的,所以我在这里重点强调了。

接着,燕子的飞行和休息我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散文的语言美。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关注到了“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这句话为什么要用“痕”?

对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通过积极地发言,学生们一致认为用“痕”会比用“条”、“根”等字来得好,有的同学点出电线杆离我们较远,电线抬头看去不甚明朗,甚至有些模糊不清,而“痕”字恰好写出了这种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感觉,假如换成“条”和“根”就看得太清楚了。

还有学生说,“痕”字如同山水画一般,浅描淡画间自然有其画面的美感,假如换成“条”便失了美感。

学生的见解都很独到,我一一肯定了他们,认为讲得都很有道理,这说明他们对于课文,是认真去读、去品、去玩味了。

通过《燕子》两课时的教学,让我感悟到在教学散文时,还是要回归课本语言,让学生一遍遍地去读、去品读、从读中他们自然会有所悟。

在朗读中,读出春天的美丽烂漫,读出燕子的活泼机灵。

而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上,我过于放手了,假若能够第三自然段我来引导,然后让学生学习到品读的方法,从而自己去品悟第四自然段,这样子教学应该会更加流畅。

至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丰富教学的形象性,避免一些枯燥乏味的分析,图文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读好课文、读懂课文、读悟课文。

《燕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及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课上,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组织学生自读交流,然后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第一段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写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表特点,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写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

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在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加深理解。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景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

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

我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的:

对照一下插图,再闭上眼想象,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变成了什么?

那几根电线呢?

再抓住“几痕”进行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了简笔画突破疑难点,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不足之处:

可能刚刚开学的原因,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有一部分学生对“正待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这句话理解不到位,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很好,再就是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教学机智有待提高。

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