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6205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

  芒芒然归什么意思?

今天累坏了我啦,我帮禾苗长高了!

这个“病”和我们现在说的“生病”一样吗?

师:

文言文中的有些字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

我们来想象一下,他说这句话时是心里怎么想的?

今天特别累但是又特别得意指导朗读: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

  家田里的禾苗已经超过了别人家。

这么好的办法除了我别人怎么想得到呢?

家里人听了他的话心想——生:

这怎么可能?

这是真的吗?

于是——其子趋而往视之结果——苗则槁矣。

宋人以为他帮助禾苗长高了,结果呢?

苗都枯死了。

  3、复述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导方法:

讲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他做了什么事生练习。

指名说,相机指导。

  同桌互说。

  4、读出韵味师:

明白了古文的意思,再读文章会更有韵味。

  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四、揭示寓意

  1、后来,这个宋国人揠苗助长的事情被邻居们知道了。

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说:

你太自作聪明了,田里的禾苗不但没有长高,还都枯死了。

  生:

禾苗本来自己会长高的,你偏偏去拔它,最后不但没有长高,还都死了。

植物生长有它的自然规律,随意去破坏只能适得其反。

你太愚蠢啦,禾苗自己会长的,根本不用去拔。

要学会等待。

  2、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做事不能着急,要慢慢来。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像“揠苗助长”这样,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却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五、总结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8

  一、教材简析:

  《揠苗助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纪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

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

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

  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

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设计意图: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力求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

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力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创新,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的乐园。

  因为本课是一则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精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

  难点:

在读中悟出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吧!

  2、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吗?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老师结合动画,范读故事。

  2、学生了解故事后,讲解题意。

  “揠”是什么意思?

  “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

  3、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字词。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可以在不明白的地方标上“?

  7、检查读书效果。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农夫为什么要揠苗呢?

出示: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a、“巴望”是什么意思?

课文为什么用“巴望”而不用“希望”?

  b、句子比较:

  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b、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很焦急?

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2、学习第二小节。

最后,农夫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让禾苗

  长高了?

默读:

划出体现农夫这个办法的句子。

  出示句子: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对于农夫的这个办法,你们有什么看法?

可是农夫却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你从哪里看出农夫的这种心

  情。

  老农累得怎么样?

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

  3、学习第三小节。

  尽管他累得筋疲力尽,但老农觉得自己什么没白费?

因为他觉

  得自己这份付出换来了什么?

理解“费”的意思。

  此时此刻,农夫的心情是如何的?

指导朗读,读出农夫高兴的心情。

  4、“揠苗助长”的结果怎样?

禾苗真的长高了吗?

学习第四

  小节。

  四、真诚对话,点明寓意。

  1、农夫浪费了时间和力气,不但没有帮助禾苗长高,反而把禾苗给害死了你觉得禾苗怎样才不会死?

  2、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有很多的成语、俗语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把它送给农夫,好吗?

  3、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劝你的父亲是吗?

  4、小结:

这个庄稼人采用拔苗的方法,想让禾苗长得快些,这种做法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长高,相反都枯死了,这是个错误的做法。

  5、你周围有《揠苗助长》中的农夫这样的人吗?

如果你遇到了,你准备怎么做?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有关题目。

  2、搜集几则寓言,讲给朋友或父母听。

  3、替农夫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禾苗长得快些?

  六、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巴望长得快些兴致勃勃往上拔纳闷枯死了不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把事情办糟。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选择教学《揠苗助长》这个内容对家长开课,考虑到这则寓言是家喻户晓,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它讲了古时候有个农夫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在教学中,我分三大块入手:

  第一部分,从整体入手,了解大意。

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知道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第二部分,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这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学生在理清课文的脉络的基础上,围绕“农夫为什么揠苗”,“怎样揠苗”,“揠苗的结果”三个问题,很快就了解了故事的内容。

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句、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再现故事场景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

如学生通过自读,找到“巴望、焦急、天天”等词语,经过感情朗读,体会到了农夫盼望禾苗快点长高的焦急心情。

又从“终于、急忙、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筋疲力尽、兴致勃勃、没有白费、一大截”等词语中,感受到农夫虽然累,但很高兴的心情……

  第三部分,真诚对话,点明寓意。

这是课文的难点所在。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其能准确地揭示寓意,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先通过提问:

  “禾苗怎样才不会死?

”,来帮助学生知道农夫错在哪;

接着,出示一些相关的成语、俗语,让学生通过朗读来送给农夫;

再让学生以“农夫儿子的.身份”给父亲一些劝告;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来提示寓意。

到这时,我没有结束,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类似事例,学生们各抒己见,精彩纷呈的答案,充分说明了他们的巨大收获。

  综观整个课堂教学,我觉得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虽然注意让学生多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也许时间的关系,有点仓促,如果能多给点学生朗读的时间,那他们体会的效果会更好。

  其二,词语的理解不够到位,没有深入细致的让学生理解分析。

  在理解“筋疲力尽”的“尽”这个词语的选项时,有很多的学生在“完”与“全部用出”这个注解之间混淆,在讲清正确答案时,我觉得理由还是很牵强,学生应该理解得不太明白透彻。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及语言出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的意思,体会“好像”一词的不同用法。

  3、会用自己的话说这个语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

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些成语大都蕴涵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吗?

教学“寓”字及寓言这种故事特点。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

  齐读课题。

  1、“揠”是什么意思?

  “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

  2、《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想不想读?

  3、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4、检查读书效果。

  出示生字词:

望转言自筋尽喘截巴望好像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

  5、分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巴望”是什么意思?

种田人巴望禾苗快些长大,找出句子读。

  2、禾苗怎样?

出示句子:

①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

  ②水面平得好像一面大镜子。

  “好像”的意思一样吗?

  ③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把句里的好像去掉读一读,与原来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3、种田人可能看不出禾苗的成长,也可能嫌它长得太慢了,所以焦急得转来转去,“焦”字换偏旁,截、推、堆、准。

理解焦急。

  4、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读第二节。

  ①扣“一棵一棵”:

田里有多少棵禾苗?

  ②看图,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

  ③感情朗读

  5、学习第三节,引读结果:

农夫真够累的啊,但他挺开心,他回到家里,……

  6、种田人弄得筋疲力尽,帮助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别人都不

  明白什么回事,齐读第四节。

  “枯死”是什么意思?

  四、点明寓意,升华拓展。

  1、你知道禾苗为什么会死吗?

  2、小结:

你看农夫多傻啊。

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

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长高,相反都枯死了,这是个错误的做法。

  3、你会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4、“揠苗助长”这故事让我们懂得了:

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做傻事。

再读: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你是不是有新的收获?

  5、“揠苗助长”最早不是这么写的,想看看吗?

出示揠苗助长资料: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揠:

拔起。

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

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

  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6、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小朋友可以自己找

  课外资料读一读。

  五、作业:

  1、书写指导:

焦、费、望、算

  2、讲故事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揠苗助长》新编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急徒劳无功《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会认五个生字,会写4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学习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学习悟出故事的寓意:

  一、读题解题,理大意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揠苗

  助长》,读课题。

  2.学习生字“揠”,猜“揠”的意思,理解课题。

  通过昨天的预习,谁能来猜一猜,“揠”的意思呢?

理解课题的意思。

  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大。

  3.读文。

  抓住重点字词,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种田人急着想要禾苗快点长大,就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大,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二、品读“着急”,感受“急”这个种田人到底有多着急呢?

就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

  1.学生自由读,找出句子。

  2.交流句子。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巴望:

十分的渴望天天:

每天情景创设:

太阳晒得火辣辣的时候,他去看了吗?

刮风下雨的时候,他去看了吗?

十分繁忙的时候,他去看了吗?

是啊,昨天今天明天,每天都去看,就是——天天去看,他是多么着急啊,谁能把他着急的样子读出来,自己先试试。

  感情朗读指导。

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引读——可是一天,——生读后面的。

  小朋友,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

种田人为什么觉得禾苗好像没有长高?

从“好像”理解,禾苗其实长高了,只是种田人每天去看,心

  里太急了以至于没有感受到。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

  “我得

  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体会焦急,并学习生字“焦”。

  三、感受“劳累”,凸显“急”

  1.于是他想到了,拔苗助长。

请小朋友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他又是怎样拔苗助长的呢?

交流: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从三个方面理解:

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理解“筋疲力尽”通过创设情境理解“筋疲力尽”: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烤着种田人,多热啊,可是——是啊,还有一大片的禾苗要拔呢。

他哪顾得上休息啊。

  拔呀拔,拔到汗水直流的时候,可是——是啊,抓紧时间,禾苗就能早点长高呢。

  当他口干舌燥,多想喝杯水啊,可是——是呀,他不愿浪费一分一秒,急着要让禾苗都长高,他一直拔呀拔,直到累的头上———腰都——腿都——这时候的他呀,身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筋疲力尽。

  四、体验“快乐”,显“无知”

  1.用朗读的方式,读出农夫此时虽然累,但是心情却是高兴的。

  2:

.学习“喘、截”。

  五、感悟道理,揭寓意

  1.理解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

  2.体会种田人后悔的心情

  3.初步渗透语言这种文学体裁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为寓言。

写字指导

  六、作业练习,导写字写字指导:

费算焦望《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

  3、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以前,我们也学过几篇,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1、下面来学习另一则寓言《揠苗助长》,看它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板书课题,齐读。

  3、释题:

理解助、长、揠。

  4、听故事。

  、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把字音读准,不要多字少字;

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检查初读情况,认读生字。

  3、请四个同学分别朗读,其它同学思考三个问题,在书上划下有关词句。

  那个人为什么帮助禾苗长高?

他是怎样帮助禾苗长高的?

帮助长高的结果怎样?

、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理解:

巴望。

  思考:

为什么那个人觉得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还有哪个词能看出他非常着急?

指导朗读,体会那个人着急、渴望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

筋疲力尽。

  指导朗读,体会他高兴的心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回答第三个问题。

禾苗为什么没和长高,反而都枯死了?

教师演示。

  、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学生表演,再现课文。

  2、揭示寓意:

  《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否则就要把事情弄糟。

  3、指名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揠苗助长的事。

  4、看板书,指导背诵。

  四、板书:

揠苗助长巴望长得快些--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枯死了《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播放录象揭题

  1、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播放录象《揠苗助长》

  3、师:

哪位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了?

  4、师: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

刚才看了动画片,你能结合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揠苗助长”吗?

  5、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又有趣的故事。

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先自己来读一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准字音,遇见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师:

大家都读好了吗,那老师就来检查检查大家读得怎么样了吧!

自读屏幕上的词语指名读并正音齐读词语

  三、围绕“急”展开教学

在这些词语里,有一个词语,老师是用红色打出来的,这个词语是什么?

请大家整整齐齐地再来读一次这个词语。

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是呀,焦急的意思是着急,着急起来是什么感觉呀,是不是就好象一团火在心里烧呢?

所以老师用红色把焦急表示出来。

请大家赶紧在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

从这些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农夫真是太希望自己的禾苗能早点长大结谷子。

那谁能读好它?

  2、师引:

瞧,他多着急啊,在田边自言自语地说:

  “我得想

  个办法帮他们长大。

”那他最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请大家再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指名答——出示第二段——齐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随机理解“筋疲力尽”、“终于”。

——谁愿意来读读?

还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这位农夫对自己拔苗助长的办法很满意呢?

  3、指名回答——出示第三段。

  谁能读好它,来演一演农夫?

————男生齐读。

  4、师引:

他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天他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他急忙跑回家,把还在沾沾自喜的父亲拉到田边。

农夫一看,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后悔极了!

他想:

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

是呀,这个农夫太想让他的禾苗快快长大,能早点收获,结果却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

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

他真是太“急于求成”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

  ——齐读。

  5、师:

这就是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你周围有《揠苗助长》中的农夫这样的人吗?

  6、指导学生学习“寓言”。

像我们今天学的“揠苗助长”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又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叫它——寓言。

  8、师引:

平时,你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3教学设计思想:

寓言《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

  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这则寓言执教者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

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录相,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

再通过游戏“勇敢者闯关,”由小老师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内容。

跟着执教者设计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课文内容的学习。

最后,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像《揠苗助长》的事情吗?

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

小组表演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一.教学要求:

  1。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

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3。

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以旧引新。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什么是寓言呢?

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二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2。

带着问题我们来看看《揠苗助长》的录相过渡: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点击课文自学。

  自学要求:

①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②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游戏:

勇敢者闯关,小老师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完成课堂练习。

填空:

古时候有个人,巴望做法结果3。

指导朗读①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②指名朗读,问:

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③指名读全文,评议,全班齐读全文。

  三、讨论:

读了这则寓言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理解寓意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像《揠苗助长》的事情呢?

今后该怎么做?

  五、表演寓言,锻炼能力

  六、课外延伸1。

  你还知道什么寓言?

欣赏寓言,说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4

  一、概述《揠苗助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寓言两则”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所需课时为二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