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292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日友好医院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2011~2015年,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推动医院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将我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以疑难疾病、危急重症诊治为重点、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中日友好医院2011~2015年事业发展规划》是我院改革创新、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本规划在认真总结医院发展经验以及深刻分析医院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2011~2015年我院各项工作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是今后五年全院各部门确立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任务的重要依据,是全院职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2006~2010年间,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2006~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

医院通过综合目标管理、无假日门诊、进入医保A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医院的工作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以医院管理年、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及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为抓手,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狠抓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管理,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2009年医院门、急诊量达1,654,653人次,较2005年增长48.27%,2010年1~10月达1,359,665人次,较2009年同比增长11.53%,最大日门、急诊量为6,946人次;

2009年出院人数为36,692人次,较2005年增长37.28%,2010年1~10月达31,257人次,较2009年同比增长3.85%;

2009年病房手术量达17,604人次,较2005年增长42.97%,2010年1~10月达17,461人次,较2009年同比增长21.54%;

平均住院日由2005年的15.8天下降到2010年1~10月的11.96天。

在工作数量与医疗质量提高的同时,医院经济效益也有相应提升,职工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9年,医院全年总收入约13.5亿元,职工全年收入年均增长10%。

与此同时,医院的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全院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总数为35项,获得院外科研经费总额为6431.98万元,为历年最高,目前在研的科研经费已经超过1亿元;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文章12篇;

医院的人员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院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408人,所占比例为44.37%,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达到了717人,所占比例为22.60%,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达到了481人,硕士生导师115人、博士生导师25人,学位授权学科、专业领域不断拓宽,拥有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1个,二级以上学会兼职的专家近百人。

这些成绩都将成为医院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五年来,医院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2005年,医院确立了未来20年医院发展战略;

2006年,医院确定了医院五年事业发展规划;

2007年,医院进一步深入诠释“患者至上、文明行医”的核心文化理念,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2008年,医院提出了“三专三新”建设纲要;

2009年,医院在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把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夯实各项工作的基础作为医院工作的主线。

2010年,医院通过医院工作研讨会、医院中层干部培训班及职代会等,对医院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深入探讨,全院职工进一步提高了对医院发展战略的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提出了改革创新、建设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新机制,为我院2011~2015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打下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经过过去5年的发展,医院正在形成“质量管理体系”、“人才发展体系”、“科教创新体系”、“诚信服务体系”和“经济管理体系”,医院内部管理正朝着不断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断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入,中央保健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圆满完成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医疗保障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品牌形象以及国内外知名度;

出色完成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积极做好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等,都充分体现了我院作为卫生部直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使命感。

经过26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五年的快速发展,我院真正从一所规模较大的大型医院发展成为实力较强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医院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下一步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树立了信心。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一些工作,比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疑难危急重症处置能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央保健医疗康复中心项目建设速度等方面,与2006~2010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尚有距离;

从我院“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发展目标来看,我们还需要相当的努力;

同时,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公立医院的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实力水平的提升,与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比较,我们在这些方面还需加快追赶。

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机遇大于困难和挑战,全院职工要团结一心,努力进取,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科化学的管理来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一方面要以非常的举措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促进医院进一步又好又快的发展。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机构的影响和要求,紧密结合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患者至上、文明行医”的办院宗旨,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研究确立医院五年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医院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为实现我院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基本原则

(1)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以贯彻落实医院发展战略理念作为事业规划制定与实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走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建立并完善与之适应的管理及运行机制,确保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顺应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形势,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

(3)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切实保障职工切身利益,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4)要全面统筹考虑医院医教研工作、干部保健任务、国家重大医疗抢救任务和重大涉外医疗任务对医院的各项要求,系统推进,分步实施。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全院职工积极性,进一步快速增强医院活力,提升医院实力,打造医院品牌。

1、医疗工作主要指标

到2015年,预定完成以下主要工作指标:

日门诊量:

≥6500人次;

病床使用率:

97~98%;

病床周转次数:

32~33次/年;

平均住院日:

9~11日;

医院感染率:

≤5%;

医院感染漏报率:

≤10%;

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

≥80%;

社会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满意度:

≥90%。

2、学科建设主要指标

力争在系统疾病领域创建2~3个国内领先的知名学科,10~15名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同时,打造以知名学科为龙头、其它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为支撑的学科群,特别是在肿瘤学科建设上形成特色和整体优势。

3、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指标

大幅提高人才素质,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

临床医师博士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50%以上,其中重点学科达到60%以上,护理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45%以上,医技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60%以上,研究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达到60%以上。

4、科研工作主要指标

五年内实现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5个,国家级研究项目60~80个,省部级研究项目70~120个;

每年获得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获得科研成果40项;

平均每年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以上,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0~1200篇。

5、教学工作主要指标

五年内全院博士生导师达到40名以上,硕士生导师达到200名以上。

主持30项以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住院医师阶段考试通过率超过90%。

6、主要经济指标

今后五年实现医院总收入逐年增长,力争环比增长8~10%,2015年底超过20亿。

五年内医疗设备总额达到14~15亿元,科研投入3亿元,人才培养投入1亿元,职工收入力争环比增长8~10%。

7、主要基建指标

全面确立并开始实施医院基本建设规划,在10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总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建筑容积率调整到1.8,床均建筑面积达到150平方米/床以上,绿化系数达35%,停车车位800个(以上不含中央医疗康复保健中心)。

五、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新一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

全院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国家新一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对我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将获得国家100所优质医院作为医院今后五年中的首要任务来完成。

将增强学科实力及人才力量、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作为迎接评审的重中之重。

举全院之力,不惜代价,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评审。

2、建立和完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所必需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成立专门的医院评审工作领导及办公机构,对全院各项筹备工作进行统一组织、管理与协调,制定工作方案并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具体措施,明确责任,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迎接评审检查。

3、全力以赴做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各项工作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评审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做好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公益性,改进医院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工作。

1、出色完成我院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人民医院、海拉尔区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

(1)按照支援协议规定,认真履行支援医院义务,每年派出两批由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医疗队,驻守受援医院开展临床诊疗、教学培训、重点学科建设等技术援助活动。

(2)根据受援地区需求,不定期派出专家到受援医院或借助远程医疗技术进行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危重病例抢救指导等。

(3)每年免费接收受援医院10名左右医务人员到我院进行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或进修学习,对受援医院进修医师实行导师制,提高进修及培训质量。

(4)帮助受援医院开展适宜技术和新技术、新业务,并结合实际拓展服务范围等,力争三年使受援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水平。

2、做好顺义区卫生支农工作

(1)根据北京市卫生局要求,以及受援地区及单位需求,制定对口支援长期规划,做出项目实施方案。

(2)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做强支援力度,做精支援项目,做优支援效果。

(3)围绕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的诊疗开展支援工作,提高受援医院重点学科的医疗水平。

(4)按有关要求,做好人员派出及接收受援医院人员培训等工作。

3、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完成援藏、援疆工作,并做好青海等其他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工作

(1)根据要求,每年安排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2)根据受援医院的需要,每年接收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修培训,并派出专家前往受援医院进行业务指导。

(3)根据受援医院的需要,指导开展临床科研工作,重点为受援医院扶持几个学科。

4、积极做好区域内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工作

在可行的范围内,以承办、合办等形式,积极推进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指导和培训社区医生提高诊疗水平,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完善双向转诊制度与相关服务流程,在区域医疗服务中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

5、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丰富对口支援形式

建立国际一流的远程医学中心,积极推进与内蒙古、陕西等地对口支援医院的远程医疗试点工作。

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报告与远程医学教育等形式,促进偏远地区的医疗技术发展,让地方群众真正享受到便捷、一流的医疗服务。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问题,扩大我院坚持公益性的影响力。

6、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抓住我院作为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基地医院建设的契机,加强应急管理,组建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基地医院的管理机构,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机制和预案,完成应急队伍的装备采购,完成编写培训、考核教程,通过全员定期培训、考核和演练,全面提升医院急救指挥调度水平,以及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救治能力,建成一支医学救援技术过硬、应急能力极强的队伍,出色完成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7、做好其他公益性工作

充分发挥卫生部直属医院的优势,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承担并做好其他公益性任务,根据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我院的功能定位和任务要求,调整并完善医院内部部门设置,加强危急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疗能力,继续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机制,做好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公益性工作,做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表率。

1、完善以个人(或岗位)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逐步将医疗质量考核由医院、科室、工作小组的层面向个人和岗位深入,不断完善以个人(或岗位)为基础的质量考评体系。

围绕医院发展战略,结合医院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细化质量考评指标,加强对医疗服务流程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不断提高科室自身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个人和科室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同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质量-绩效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多途径、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方式和科学的满意度测评方式,建立多部门间协调一致的有效工作机制,形成质量督导、反馈、落实、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2、切实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1)抓住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机遇,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达到合理收费,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全国医疗机构相关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2)建立并不断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信息支撑、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系统。

(3)在12个科室68个病种进行第一批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后扩大范围,逐步在全院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3、全面实行电子病历系统

(1)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电子病历使用的相关制度和规程,确保电子病历业务的连续性。

(2)为电子病历系统运行和维护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设施,确保电子病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通过实行电子病历系统,为病历质量监控、医疗服务信息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和医疗保险费用审核提供技术支持,细化并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4、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打造品牌护理服务

(1)以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从模式病房逐步推开,进而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即护理包干。

(2)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专业化水平,打造品牌护理服务。

(3)做到基础护理到位,护理服务内容明晰和明示,逐步减少患者家属陪护,简化护理记录书写,增加护理人员直接为患者服务的时间,加大护理质量控制的力度。

(4)在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并探索建立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真正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5、完善医疗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

(1)加强数据监控、完善预警机制,建立更切合实际的考核指标和办法,有效遏制不符合医保规定的医疗行为,减少拒付。

(2)继续加强单病种管理,注重过程、环节和细节管理,为今后医保多元化付费制度的实施做好准备。

(3)加强医疗保险数据分析,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效率。

6、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速度,满足医院建设发展需要

(1)在逐步完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搭建数据集成平台,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

(2)以远程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促进区域内医疗信息整合与共享,加强国际医学交流与合作,以及与国内大型知名医院的交流,并且切实解决边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3)在我院所管辖的社区中逐步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利用健康档案和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患者提供持续便捷的医疗服务。

(4)大力加强我院信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信息管理及技术人才,探索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调整信息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加大信息建设投入,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医院信息化支撑,使我院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满足医院的建设发展需要。

7、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1)完善医疗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事件预测预警、分析报告及应急处置能力,防范与减少不良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2)加强对手术分级制、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和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检查,规范诊疗操作程序。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控、管理和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4)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推动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强化对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监管,促进医疗器械的规范使用。

8、以人为本,更新理念,推进诚信服务体系建设

(1)不断提高无假日服务的内涵和水平,实施多渠道、多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扩大夜间门诊,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

(2)调整门诊布局结构,合理使用门诊空间,增加便民服务的种类与规模,满足患者对就诊环境的需求。

(3)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根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调配医疗资源,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完善绿色通道,及时救治危急重症患者。

(4)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5)逐步推进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延伸对患者的医疗服务,为来我院就医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做出努力。

(6)维护和保障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信息。

(7)进一步加强纠纷及投诉管理,建立健全投诉档案,规范投诉处理程序;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8)继续做好物价收费管理工作,正确执行医药价格政策,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持续规范医药价格和收费行为,完善收费复核制度。

9、进一步提高涉外医疗的能力和水平

(1)积极探索建立国际医疗部新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真正建立国际一流的在京外国人医疗中心。

(2)逐步将国际医疗部门诊、病房一体化,加强医疗管理,以实施临床路径为指导,提高国疗运行质量与效率,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加强护理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加强经济管理,尤其是做好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全面提高服务效率与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3)推进国际医疗及特需医疗市场开发的相关工作,增加涉外医疗相关市场宣传资料、网站、媒体的使用力度;

扩大国内外各大医疗保险公司的合作数量;

继续增加与各国在京使馆、企业组织、商业联合会及其他驻华机构的医疗服务联系,提高我院涉外医疗工作在在京外国人群中的认同度。

(四)明确方向,点面结合,努力打造国家级重点专科及品牌学科

1、继续巩固和发展大型综合性医院所必需的学科

(1)坚持我院学科建设的大方向,兼顾大内科各科室、大外科各科室、中医各科室、医技各科室共同发展,夯实我院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为提升医院整体实力提供根本保障。

(2)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与措施,引导、帮助、扶持全院各科室的学科建设,使之既能适应病人的需要,适应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又能符合科室专业的发展方向。

(3)注重发挥我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学科优势,实现科室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促进各科室全面、协调发展。

2、继续大力支持院级重点学科

(1)继续大力支持院级重点学科,打造国家级品牌学科,并通过重点学科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医院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继续支持涉及疑难疾病和危急重症的诊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应急救援、慢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医院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高尖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学科的发展,鼓励“三专”、“三新”的开展。

(3)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科培育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学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4)继续保持对院重点学科资助经费不低于1200万元/年的支持力度;

继续在医疗空间、医疗设备购置等方面向院级重点学科倾斜,为学科建设提供足够的病房和实验室面积,为学科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大的空间。

3、推动肿瘤学科的全面快速发展

(1)将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研究作为我院战略性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之一,充分利用我院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卫生部直属医院及中日友好的优势,坚持西医与中医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重点扶持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在人才、机制、装备和空间等方面为肿瘤疾病的诊疗和研究创造条件、培育土壤,大力推进肿瘤学科建设,形成在肿瘤诊疗方面具有特色和一定优势的一批学科。

(2)加强肿瘤检查诊断科室、肿瘤治疗科室建设,在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设备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建成立西医肿瘤内科,支持用中西医结合等方法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充分发挥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3)支持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适时成立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研究所,初期与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合署建设。

支持肿瘤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及转化性研究,支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4)走专科、专病发展道路,优先发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肿瘤专病的诊疗;

积极扶持肿瘤专科发展;

大力支持组建肿瘤专病诊疗协作组,并赋予协作组相应的职能和责权利;

将肿瘤早期检查、早期诊断作为即将建成的体检中心重要特色之一;

建立机制,鼓励优先发展微创、介入、无痛等代表肿瘤治疗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治疗手段和技术。

4、重视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建设

(1)通过建立针对中医科室特色的绩效激励机制,引导、支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室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突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特色,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

(2)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符合中医自身规律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工作,鼓励院内中药制剂的开发和使用。

(3)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具备资质的中医药人员组成质量管理团队,以突出中医传统诊疗特色为核心,根据中医诊疗理念、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医疗文件书写、诊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

(4)按照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服务。

5、加强国际医学交流合作,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1)瞄准日本及欧美其他国家的世界领先学科,将2~3个学科比较全面地移植或嫁接到我院,为在我院建立国家级学科或专科中心打好基础。

(2)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我院的国际医学交流,活跃我院与以日本、美国为主的国际著名医院、医学院的交流合作,建立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