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3687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课时:

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

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

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

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

(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

形式不拘,可以视唱;

可以个人自学;

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

《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

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

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

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

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

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

——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

2/4、3/4、4/4。

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

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足迹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

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唱《我怎样长大》,

第一课

一、聆听《红星歌》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

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音乐分为几个部分?

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

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

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

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

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

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

左上角;

作用:

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

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

记着歌曲的情节。

歌曲中的主角是谁?

配角是谁?

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

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

注意:

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教学基本要求

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歌曲:

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

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小结:

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三、表演《我怎样长大》

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

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四、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

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三课农家乐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

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

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

安排:

三课时

唱《苹果丰收》,听《打猪草》。

唱《丰收的节日》,听《丰收锣鼓》。

一、聆听《打猪草》

1.初听全曲。

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感受。

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

3.复听全曲。

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

1.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

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

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

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

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第二乐段的学习:

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

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

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

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

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

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

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

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

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

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

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表演《丰收的节日》

1、听歌曲,说情绪

2、教师弹琴范唱

3、生跟琴哼唱旋律

4、听伴奏读歌词

5、生学习一声部歌曲

6、生学习演唱二声部

7、师生合作分声部演唱

8、师纠正错误,对歌曲进行处理

9、师生听伴奏演唱歌曲,师引出新疆舞的动作

10、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创编

1、学习新疆舞的几组动作

2、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3、加入小打击乐为歌曲进行伴奏

4、生发挥想象力,完整的对歌曲进行创编表演

第四课可爱的家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回家》。

听《可爱的家》,唱《牧场上的家》;

复习本单元内容。

一、聆听《回家》

1.初听乐曲。

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2.复听乐曲。

这首歌内容与情绪都是什么?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家是可爱的。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

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

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一、《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

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让学生哼唱。

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律。

3.初听乐曲。

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复听乐曲。

主题重复了几遍?

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二、表演《牧场上的家》

1.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

3.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

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

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

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四、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改编展示:

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

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第五课故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

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第一课时:

听《谁不说俺家乡好》、《思乡曲》,唱《故乡的小路》

第二课时:

听《小村之恋》,唱《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

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思乡曲》

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表演《故乡的小路》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对家乡的赞美。

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情绪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3、各组展示。

4、小结。

一、聆听《小村之恋》

听歌曲表达的情绪。

二、表演《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

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

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

如:

三、变奏练习:

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

3.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

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四、音乐知识:

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

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

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

唱准“3、4、5、#4、6、5、3”。

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第六课快乐的少年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

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二课时

听《缆车》;

演唱《雏鹰之歌》。

唱《叮铃铃》;

听《嬉游曲》。

一、表演《雏鹰之歌》

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本歌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缆车》

1.设问导入:

你们想到了什么?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

(学生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这是描写什么?

(“打仗”)

6.复听全曲:

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一、聆听《嬉游曲》

1.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2.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3.再欣赏一遍歌曲。

4.师生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