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4057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C.NH4+、Cl-、SO42-、OH-D.HCO3-、NH4+、Na+、OH-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的CO2与31gNa2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100mL1mol·

L-1FeCl3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大于0.4NA

C.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若生成1molO2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D.18g的D2O与NA个CH3-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6.在273K和101kPa的条件下,将7.1g氯气、1.40g氮气和3.40g硫化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

A.6.72LB.7.84LC.5.6LD.13.44L

7.某学生称量CuSO4·

5H2O时,左盘放砝码4g,游码在0.5刻度处,天平平衡。

右盘CuSO4·

5H2O晶体的质量是()

A.4.5gB.4gC.3.5gD.3g

8.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CuSO4,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CuSO4,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与硫酸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

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D.用氨水吸收少量SO2NH3·

H2O+SO2=NH4++HSO3-

10.现有H2SO4、BaCl2、K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有如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X一定为H2SO4B.Y一定为K2CO3

C.Z可能为氯水D.M、N必定各为BaCl2、FeSO4中的一种

11.已知某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直线形分子M和变形的四面体L(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G分子中的原子处于E分子最大原子的下一周期。

反应过程图示如下: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E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G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该反应属于有机物取代反应

D.M是可溶解于水的弱酸

1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B.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C.单质的氧化性:

W>

ZD.气态氢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Z>

W

13.某学生用质量不相等的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分别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其中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准状况)

2.24L

3.36L

A.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B.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不足量

C.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

L-1D.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14.右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试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试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可能是(  )

15.将质量为W1g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溶液澄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1L。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amol/L的盐酸,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盐酸体积为V2L,将溶液在HCl气氛中小心蒸干得固体W2g。

下列所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35.5a=(W2-W1)V2B.n(Al)>

W1/50mol

C.n(Na)+3n(Al)=2V1/22.4molD.aV2=V1/22.4

16.某化合物A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

将该温度下的某足量A的溶液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1g晶体,若蒸发掉20g水,则析出6g晶体。

则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析出的晶体一定带结晶水

C.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是否带结晶水D.析出的晶体一定不带结晶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7.(10分)现有四瓶未知溶液它们是:

NaCl(0.1mol/L)、NaOH(0.1mol/L)、HCl(0.1mol/L)、酚酞(0.1mol/L),某化学性质小组,为了将它们检别出来,而又没有其他任何试剂,于是同学们采取如下的实验步骤:

(1)将四瓶溶液用A、B、C、D标记

(2)取少许溶液两两混合,根据实验现象将四种物质分成两组

(3)取甲组混合液,不断滴入乙组中的一种未知液,可以鉴别出A:

B:

(4)再取已鉴别出的溶液2ml,滴入3滴C溶液,再滴加D溶液4ml,在整个过程中无明显的实验现象;

可知CD(写化学式)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10分)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4)当D中产生(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是CO2,而不是SO2;

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则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19.(8分)已知物质A、B、C、D、E、F有如下转化关系:

试根据上述变化,按要求写出两组C、D、E、F的可能化学式。

要求①C必须为不同的物质;

②A、B、C、E的各元素原子序数不超过20;

C

D

E

F

第一组

第二组

20.(8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

E与A同主族;

A、B、C这三种元素中,每一种与D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__,E__________。

(2)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纵行。

(3)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4)E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盐X的水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表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有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取此溶液100mL,并向此稀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NaOH在吸收CO2气体后,在甲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其物质的量之比是,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在乙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其物质的量之比是,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2.(8分)我国中医药已有数千年历史,其独特的疗效使得经深加工的中药产品正逐步进入国际市场,但国外在进口中药时对中药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含量等各项指标检查是非常严格的,因此把好出口中药的质量关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介绍了分析实验室对中草药中可能的残余有毒元素As的检验方法和步骤(As在中草药中主要以As2O3的形式存在):

①取1000g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此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As元素将转化为H3AsO3;

②将待测溶液转移入250mL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0.2%的淀粉溶液;

③用标准碘溶液滴定待测溶液至终点,消耗20.25mL标准I2溶液,其间发生反应:

H3AsO3+I2+H2O→H3AsO4+I-+H+(未配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对少量的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

(2)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

__H3AsO3+__I2+__H2O—__H3AsO4+__I-+__H+

(3)0.2%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如何判断滴定到达终点?

(4)题中所用标准碘溶液并非将碘单质直接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而是由0.1070g纯KIO3、过量的KI以及酸混合,并将其准确稀释到1000mL而制得,请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标准碘溶液的形成过程。

(5)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限定:

绿色中药的砷含量不超过2.000mg/kg,试计算说明该中草药样品是否合格?

(不需计算过程)计算可知该样品砷含量约为mg/kg,故该草药样品(填“合格”或“不合格”)。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焰色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环境保护等知识点。

烟花爆竹爆炸的反应式中,KNO3和S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2.D【解析】以课本教材绪言图表为背景设计的信息题目。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从原子这个层面看物质的,显然选D。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要求学生熟悉最基本的原子符号AzX;

次氯酸分子中的Cl为+1价,O为-2价,显然O放在中间;

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且是18个电子;

甲基的电子式为

4.A【解析】B中,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中,NH4+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D中,HCO3-、NH4+将与OH-发生反应。

5.B【解析】A项中,31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Na2O2中-1价的氧,化合价一升一降,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B项中,不考虑水解,100mL1mol·

L-1FeCl3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等于0.4NA,但1molFe3+水解生成3molH+,从而使离子的数目增多。

C项中,生成1molO2,转移电子0.4mol。

D项中,18g的D2O含电子数小于10mol,NA个CH3-的电子数为10mol。

6.C【解析】本题是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基本计算。

Cl2+H2S=2HCl+S↓,不管哪个过量体积不变化可以不考虑化学反应直接先求出原来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求出气体的体积。

273K和100kPa恰为标准状况,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n总=7.1g/71g·

mol-1+1.4g/28g·

mol-1+3.40g/34g·

mol-=0.25mol所以混合气体体积为:

V=22.4g·

mol-1×

0.25mol=5.6L

7.C【解析】天平放物品都是左放物体右放砝码,如果放反了,得到了一个错误值。

怎么利用这个错误值推导出正确的值。

真实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读数,即m(砝码)-没(游码)=m(物),4g—0.5g=3.5g。

故答案为C。

8.D【解析】此题容易做错。

关键是概念要清楚。

选项A中7.68gCuSO4的物质的量是0.048mol,加入500mL水不能得到0.1mol/L的硫酸铜溶液。

选项B中12.0g胆矾物质的量为0.048mol,含硫酸铜物质的量为0.048mol,配成500mL溶液,浓度也不是0.1mol/L。

选项C中硫酸铜物质的量为0.05mol,但是溶液的体积不是500mL,因此也不正确。

只有选项D是正确。

此题也可以这样思考:

溶液的体积是500mL,所需的水并不是500mL,配制0.1mol/L硫酸铜溶液500mL,若用无水硫酸铜,其质量为0.1×

0.5×

160=8.0g;

若用胆矾,其质量为0.1×

250=12.5g。

称量相应的固体后,通过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步骤,配成500mL溶液,再取用480mL即可。

9.B【解析】A项中,除去Ba2+与SO42-发生离子反应外,H+与OH-也要发生离子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B项中,由于小苏打是少量的,所以相对来说,澄清石灰水是过量的,书写方程式时应从HCO3-考虑,B项正确;

C项中,过量的氯气既要与Fe2+反应,又要与Br-反应,且二者的量的关系符合组成,2Fe2++4Br-+3Cl2=2Fe3++2Br2+6Cl-;

D项中,SO2为少量,所以其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应发生第二步电离生成SO32-,2NH3+H2O+SO2=2NH4++SO32-。

10.A【解析】本题用图形法来考查化学反应知识。

马上就知道能和4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Y为K2CO3能和3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BaCl2和FeSO4,能和2种物质发生反应的H2SO4和氯水,再综合考虑推出两种情况:

Y:

K2CO3M:

BaCl2和N:

FeSO4,A:

H2SO4Z:

氯水和Y:

K2CO3N:

BaCl2和M:

FeSO4,Z:

H2SO4A:

氯水

11.D【解析】题目的信息可以猜测到正四面体常见的E为CH4,G分子中的原子处于E分子最大原子的下一周期,则G分子为Cl2,反应的生成物L是CH3Cl,M是HCl。

选项中显然只有D错误。

盐酸应为强酸。

12.C【解析】由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在短周期中可得出Y为氧元素,则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

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硫;

B,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

C,因为氯和硫为同周期元素,氯的原子半径比硫原子小,氧化性比硫强;

D,相同条件下,Z、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为H2S和HCl,它们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点和沸点越高。

13.C【解析】通过后两个实验的比较可以看出,生成相同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参加反应的盐的质量相等,盐酸完全反应,由此可求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

L-1,但不能肯定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从实验1、2的比较可看出,混合物的质量为9.2g时,盐酸有剩余。

15.16.

14.B【解析】本题利用一套新装置,通入某气体,通过不同的操作及产生的不同的现象,进行物质的推断。

二氧化硫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B正确。

15.C[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了钠和铝有关化学性质的较难的计算型选择题,题目融合了化学中的“初态——终态”思想以及在化学选择和计算题中普遍使用的守恒法。

根据题意,W1g的Na和Al经过和一定量的水反应,置换出了V1LH2,由电子得失守恒知:

Na和Al完全反应变成Na+和Al3+失去的电子数应该等于生成的H2得到的电子数,则有n(Na)+3n(Al)=2V1/22.4;

且Al要完全溶解,必须使生成的n(NaOH)>

n(Al),假设n(Al)=n(NaOH)=n(Na),则有23n(Na)+27n(Al)=W1,得n(Al)<

W1/50;

溶液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得到的固体应该是NaCl和AlCl3的混合固体,因此,由“初态(Na和Al)——终态(NaCl和AlCl3)”知W2-W1是盐酸中Cl元素的质量,则有35.5aV2=W2-W1;

aV2可看成是盐酸中Cl元素的物质的量,由Cl元素守恒知aV2=n(Na)+3n(Al)=2V1/22.4。

16.B【解析】把第二次蒸发看成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蒸发10g水析出了5g晶体。

第一次蒸发掉10g水,析出1g晶体,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由溶液的溶解度40g推出蒸发掉10g水,析出4g晶体,而现在是5g,则析出的晶体一定带结晶水,故答案为B。

17.A:

HCl、B:

NaCl、C:

酚酞、D:

NaOHH++OH-=H2O(每空2分)

【解析】四种溶液少许两两混合可产生两中不同的现象:

NaOH溶液酚酞混合后溶液呈红色,NaCl和HCl混合溶液无色,向NaOH和酚酞的混合液中滴加HCl溶液,红色消失,而滴入NaOH时,无现象,从而可的出HCl和NaCl来。

再取2ml0.1mol/l的盐酸,若先滴3滴0.1mol/lNaOH溶液,再滴加4ml酚酞则溶液变红色,因此检验出NaOH溶液和酚酞。

评注:

本题是中学化学实验习题中的一种题型,不用其他试剂的鉴别题,这类题型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

18.

(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打开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关闭止水夹a,在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若水很难滴下,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分)

(2)③①②(3分)

(3)品红溶液褪色(2分)(4)A(1分),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

(2分)

【解析】实验装置中接了一个储气的气囊,这是课本实验中没有见到过的。

但试题主要还是考查卤族和氧族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操作等。

要检查气密性,一定要要先形成一个密封的系统.这是检验的基础.方法见答案,看看形成的密封系统是否一样.操作顺序为③①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要让气流太快,以影响实验的控制.以让气流缓和地经过C和D。

二氧化硫的特性品红溶液褪色。

不能让二氧化硫有余.以造成对后面的实验的干扰.只有A合乎要求.

19.答案见解析

【解析】此题属典型的结论开放性试题,答案还不止这些,随同学们所学化学知识的增加,答案还会增多。

NaCl化合物是与氯、钠及其共价化合物之相互转换关系的多向性,生成NaCl的反应途径的多样性(除了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外,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不同反应都可能生成NaCl)。

这些为解题思维的开放和发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提供几组可能答案。

A

B

Na

Cl2

NaOH

FeCl3

Na2CO3

CaCl2

Na2O

HCl

Na2SO3

第三组

Na2S

Na2SO4

BaCl2

第四组

第五组

Na2O2

MgCl2

第六组

注意:

第五组和第六组二选一

20.

(1)HNa

(2)216(3)

(4)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写一个就可以)

(5)酸NH4++H2O

NH3·

H2O+H+(每空1分)

【解析】由“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确定其为6号元素碳。

由“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可确定其为氮,因为只有氮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和“E与A同主族”可知,A只可能为“H、Li、Be、B”,又由“A、B、C这三种元素,每一种与D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知,D应为氧。

能与氧生成多种氧化物的只有H,故E为Na。

21.甲:

NaOH和Na2CO3、1:

1、0.056L;

乙:

Na2CO3和NaHCO3,1:

1,0.112L

【解析】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有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CO2不足,反应后的混合物为NaOH,Na2CO3;

另一种情况是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CO3;

第三种情况是CO2过量,全部NaOH转化为NaHCO3;

第四种情况是CO2过量,反应后的混合物为NaHCO3和Na2CO3。

分析甲图象:

加入盐酸50mL时开始产生CO2气体,至反应完毕消耗25mL盐酸,根据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①NaHCO3+HCl=NaCl+H2O+CO2↑②

可知滴加到50mL时开始反应②,根据耗酸量可知NaHCO3的物质的量。

分析图象加入5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