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艺苑数风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4327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楚艺苑数风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荆楚艺苑数风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荆楚艺苑数风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荆楚艺苑数风流文档格式.docx

《荆楚艺苑数风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楚艺苑数风流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荆楚艺苑数风流文档格式.docx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沙市市二届人大代表、一至四届政协委员。

i969年去世,享年76岁。

  张濂希自幼天资聪颖,4岁即能熟诵唐代大书家孙过庭的《书谱》。

早年从颜体人手学习书法,兼习欧阳询、褚遂良,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

其后受时代风尚影响,参以汉魏碑刻,书法富于金石味。

民国年间,荆州沙市一带的老店铺招牌很多出自张濂希手笔。

至今沙市老城区还偶尔可见这些招牌。

沙市健康巷附近有一古老院落,额曰“沧桑门”,据鉴定为张先生手书,笔挟风雨,“沧桑”殊甚。

  张先生行书几乎纯用中锋,圆转流走。

目前所见其手迹中,临米芾最多。

米芾论书“书无刻意做作乃佳”,张先生的行书充满真率之意,受米芾影响很深。

整体风格苍劲潇洒,神韵飞扬。

特别是大不盈寸的行书洒脱不羁,备受称道。

先生书法到晚年可谓“凌云健笔意纵横”,所见有书“毛主席诗词”《李白诗》等多幅,笔法雄强,甚至老劲荒率,古意盎然,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先生尝对弟子言“习书法到相当程度可以跋扈”,就是说书法不仅要功底,还要有个性,写出自己的风格。

  张先生的艺术成就首先源于对传统书法艺术有深刻的领悟,同时具有深厚的功力。

其次在于他的胆识和艺术独创性。

他师古而不泥古,敢于创新。

还有就是他广博的学识与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他兼精绘画,宗石涛、任伯年,笔墨酣畅,设色丰厚,以写意为主。

早年偏爱山水,晚年多画花鸟,尤擅梅菊。

其画重在气韵,清新可人。

1956年曾作《花卉》一幅参加湖北省首届美术展,获奖并转载于《湖北文艺》。

  据漆忠珩《我同张濂希先生的忘年交》(载《沙市文史资料》第5辑)介绍,张先生于书画金石、古物鉴别之道堪称独到。

20世纪40年代,有一次张先生与弟子在途中购得张姓青铜元押一枚,绿锈斑驳可爱。

先生回家拓出,即兴题句曰:

  范雎元稹冒,花蕊像难真。

  知君越世久,可是旧主人?

  可谓深情妙赏,才思敏捷。

漆忠珩曾在沙市荒货摊以一元银币得“胭脂晕”古端砚一方,见张先生喜爱,愿赠先生。

张先生婉拒之,执意以银洋百元购入。

其处世严谨如此,大有古君子之风。

  

  翰墨知交

  先生为人和蔼可亲,交游广泛,友朋中名流甚多。

如荆州籍书法大家李宝常。

李先生早年留日,长于书法,与武昌张裕钊、枝江杨守敬并称“湖北三杰”。

《张濂希诗存》中有3首关于其与李先生交往的诗,主要内容是共同鉴赏书画金石及相互诗歌唱和之作。

张濂希奉李宝常为师,时常请益。

再如张善孑子、张大干兄弟。

张氏兄弟回川路过沙市,必造访张濂希。

张氏兄弟非常欣赏张濂希书画,常为之揄扬。

还有易均室先生。

易均室(1886~1969年),为湖北潜江人,名忠篆、字均室、号稆园,嗜篆刻,好书法,通文字学。

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为同盟会会员。

历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西北大学、四川大学教授。

《张濂希诗存》中有《赠易均室夫妇》一首。

“标格过于诗,所闻不如见”是他对易先生的评价,可见其不一般的艺术情谊。

  2009年北京泰和嘉成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品中有《稆园辞鲭》线装3册,为易均室于蜀中、秦中所得友人尺牍。

这些书信中有一通张濂希的信札,共3页,作流畅的行草书。

其内容为:

  均室先生道席:

复诗及书拜读一是。

渝信中玉印拓片亦已收到。

以一份转剑兰矣。

重庆数度炸后,得讯知先生无恙,甚为庆幸。

本拟即时裁答,而未审尊寓何处?

叉因小儿志静行将上渝,免将印谱寄沙,今已饬小儿奉上洋,烦将印谱二部交与伊手为盼,有费清神,容日后致谢。

专此奉复。

敬候文祺!

弟张濂希顿首。

七月四日。

  书后有“黄牧父印存壹本六元,藏印甄壹本十六元”及“近得钱伯桐书金刚经册,大有唐人写经风味”附言。

张濂希手札为抗战时期所书,从中可见这两位书画知音即便在战火横飞之际,仍执著于书画艺术的追求,令人感佩。

《稆园辞鲭》所收还有如沙孟海、谢无量、章士钊等名流的尺牍。

  桃李春风

  先生书画享有盛名,从学者甚多。

漆忠珩介绍其与朋友李廷玉一同向张先生学习书画篆刻事较详。

1940年,漆与李在聂邵抚介绍下,一同到张家拜望。

这次会见,先生除了勉励两位弟子,还慷慨地借给他们《十钟山房印举》和一部《殷墟书契前编》,让两人换着看。

并赠言“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对后学期许甚高。

  1949年后,先生于书画教育投入了更多精力。

为当地培养了不少书画人才。

1959年,张先生辅导9岁儿童吴中庆作《百马图》长卷一幅,亲题“爱其神骏”四字于卷首。

这幅作品被选送参加在印度举办的国际儿童画展,并获一等奖,轰动一时。

先生也于当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分会吸收为会员。

先生虽享有盛名,却一直保持谦虚作风,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目前活跃在荆州等地的很多书画家如杨随震(中国书协会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良金等都是张先生的高足。

  风雅弦歌

  先生金石书画俱佳,且长于诗。

他在民国年间有两本诗集,惜未能流传。

目前可见的仅一本《张濂希诗存》,为先生好友聂邵抚整理所得,于坊间少量印刷,以作纪念。

  先生于诗学杜甫,格律谨严。

除了书画应酬题句外,留下了很多感时感事之作。

如《谢赠裹梨纸》诗云:

  哀果裹鲛绡,理来书可抄。

  关心情谊厚,免我种芭蕉。

  这首诗以诙谐的语言表现当时条件匮乏,以包装纸书写的事,几许无奈、几许感慨都包含于寥寥数语中。

  其晚年诗作中不乏意蕴深厚、境界宏阔的作品,如《观望山楚墓留言》:

  田界整齐岂草莱,衰颓陪共载车来。

  幽潜欲奋地呈宝,藏蕴能探楚有材。

  一时臣纵得云会,千载物谁教土霾。

  筚路荒凉蓝缕冷,今皆工厂与楼台。

  诗篇览古观今,表达了对荆楚大地历史悠久、沧桑巨变的深沉感慨,是一首优秀的怀古之作。

其格律谨严,用典恰切,颇具大家气象。

  由于种种原因,先生晚年生活极为困顿,至以贱卖所藏金石书画为生,书画文物无复略存。

但即便贫病交加,先生仍坚持作书作画作诗,直到生命的终点。

  张濂希先生生性淡泊,不求闻达,一生主要活动区域在家乡荆州沙市一带。

1969年殁后,名字逐渐湮没于荆江的涛声之中。

然而,先生的风范和艺术成就,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纪念!

  责编 潇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