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241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3.(2016南宁)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

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

(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

【答案】

(1)较薄大小

(2)重合(3)不能虚(4)不变

4.(2016绥化)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高为7。

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O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cm。

(1)最好选用玻璃板(选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罝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虚”)像。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

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茶色

(2)像和物的大小关系(3)虚(4)5不变

5..(2016三明)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选用可折转的光屏做实验,除了可用它呈现光路外,还可用它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时应多次改变,测量出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的大小(或入射光线)

6.(2016呼和浩特)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      (选填“强”或“弱”)一些;

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及点燃的蜡烛放置好后,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选填“整理实验器材”或“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答案】弱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垂直

7.(2016大连)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物距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

相同

物高h1

像距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h2

2.0

4.1

6.0

9.9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4)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

内筒(内径约14)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

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

不足。

(1)暗

(2)如图所示

(3)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与像距成正比

(4)方便改变像距像高不方便测量

8.(2016福州)小亮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图中反射角是  度。

(2)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B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3)让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1)40

(2)不能(3)变小

9.(2016青岛)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过程

方法

如图,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O点,把纸板向后折,在面上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这说明: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问题

如图,a、b是两只相同的蜡烛,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换上光屏,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a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不能同一平面内实验分析虚像

10.(2016益阳)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1)薄玻璃板

(2)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3)虚(4)消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11.(2016连云港)在九年级总复习时,同学们再次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

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

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玻璃板厚度

10

15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

0.35

0.30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

(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选填“”或“”)。

(1)如果是粗心像距不可能总是大于物距(其他合理说法也给分)

(2)玻璃板越厚,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大(其他合理说法也给分)

(3)薄(4)虚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