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691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楼高支模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支模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序号

施工重、难点

现场分析

施工对策

1

高支模高度高

1、地下一层最大支模高度5.74m

2、为了便于施工操作和管理,脚手架的技术参数种类尽量少

1.选用扣件式支撑架

2.结构连梁采用梁底独立支撑,与板底支撑连成整体。

2

高支模作业危险性大

1、作业高度高,属高处作业

2、各专业、班组交叉施工,管理协调难度高

3、工期要求紧,楼板浇筑完毕后需尽快上人上料组织施工

1、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

2、成立高支模施工领导小组,加强高支模作业的安全管理

3、合理选择高支模搭设的间距、歩距等技术参数,并按对高支模施工进行监测

3

高支模构造措施多

1、设置斜杆、剪刀撑、连墙件等构造措施。

1、扣件式钢管在水平向及竖向设剪刀撑

2、碗扣式脚手架设置四边斜杆及剪刀撑

3、局部立杆需加密,并布置连墙件等

4

高支模基础强度及支撑荷载需保证

1、基础为结构底板,需保证地面强度及平整度

2、工期紧,楼面荷载较大且变换频繁。

1、高支模设计时考虑楼面上附加荷载,对荷载较大部位进行加密加固,并控制楼板面上集中荷载堆放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2、参数设计

(1)板下立杆横距、纵距及步距按900*1200*1500mm布置模板支撑架。

(2)梁下立杆间距

梁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单根支撑立杆,与板支撑连接,纵向间距900mm,步距9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立杆自由端a≤400mm,如下图所示:

(3)1、4单元塔楼副塔立杆设计参数900×

900×

1500/900mm

(4)梁模板支模参数

梁底采用90×

90mm木方,间距(沿梁宽方向)设3根,梁侧及底模板采用18厚覆膜多层木模板。

梁侧采用90×

90mm木方,间距600mm;

对拉螺栓为φ14@600mm。

3、高支模体系构造要求

3.1立杆设置

(1)地下室高支模搭设前,架体立杆底部均设置垫板。

(2)模板支设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不同基础高度架体搭设(立杆底部垫35mm厚木方)

(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3.2水平杆设置

(1)纵向水平杆应水平设置,其长度不应小于2跨,两根水平杆的对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该扣件距立柱轴心线不宜大于跨度的1/3,同一步中,内外两根纵向水平杆的对接头应尽量错开一跨,上下两根相邻的纵向水平杆的对接头也应尽量错开一跨,错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凡与立柱相交处均必须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2)横向水平杆搭设,凡立柱与纵向水平杆的相交处均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严禁任意拆除。

该杆距立柱轴心线的距离不应大于150㎜,跨度中间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其两端均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水平杆件节头搭设

(3)按照三步三跨布置连墙件。

3.3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剪刀撑设置

(1)竖向剪刀撑

a、在模板支撑架外侧四周围均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部纵横向每隔4m左右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剪刀撑。

b、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剪刀撑统一采用6000㎜钢管搭设,与楼面夹角成45°

~60°

沿高支架四周从低至顶连续布置;

搭接处采用直角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并且搭接处扣件不少于三个剪刀撑与立杆交接处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牢。

模板支架竖向剪刀撑布置示意图

4扫地杆设置

立柱由标准底座向上200㎜处,纵横向设扫地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柱固定。

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上横下的程序设置。

5钢管扣件式支撑架搭设

做好搭设前的准备工作(材料准备、场地清理、安全技术交底等)→立杆放线→铺设垫板→搭设第一步立杆→搭设扫地杆→立杆搭设→水平杆搭设→(每6米检查一次架体)→搭设底部水平剪刀撑及竖向剪刀撑→架体搭设至顶→顶层水平剪刀撑设置→顶层设置大眼网→顶部U托设置→铺设梁下木梁主龙骨→铺设梁、板模板(含次梁)→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对拉螺栓→梁侧模加固(剪刀撑及各连墙点、抱墙柱箍、对顶等拉结杆件随搭升的架体一起设置。

(1)支撑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本施工方案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班组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2)对钢管、配件进行检查和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配件。

(3)对工作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4)根据立杆平面布置图要求放线定位,先弹出钢管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支撑效果图

a)立杆底座,在混凝土面垫35mm厚垫板。

b)水平杆与立杆扣接牢固,纵横扫地杆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

c)在支架四边、主梁底两侧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d)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度控制,立杆的全部绝对偏差≦50mm,在脚手架高度段H内,立杆偏差的相对值小于H/600。

e)水平杆及剪刀撑的接长应采用两个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500,水平杆的搭接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的错开距离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跨段的1/3。

纵横水平拉杆两端顶紧四周结构。

6模板安装

(1)模板定位

根据定位桩点,投放出十字交叉控制线,再由十字交叉控制线测放出每根偏轴线500mm的控制线。

投放完后,再用经纬仪在其它控制线上检查所放控制线的准确性。

其它控制线以最外的轴线为主,中间轴线采取抽查方式。

待偏轴控制线经核验准确后,再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等资料,将梁、柱等边线引放出,用以控制模板边线。

1)标高引测:

根据控制水准点,用水准仪引测出板面标高(建筑标高)加0.5m控制点,并将其标注在柱钢筋上或周边的钢管上,再根据此点用钢尺或水平管引测出梁底、板底的标高。

待铺设完楼板模板、未与梁柱模板固定前,再用水准仪、钢卷尺配合检查其准确性。

2)弹线:

待楼板新浇筑混凝土结硬后,由测量员在楼面混凝土上弹出轴线控制线,核验无误之后,通知木工将柱边线弹出,最后由木工工长和质检员核查控制线,无误后,木工才能进场施工。

(2)板模安装

1)在钢管立柱上弹出横钢管标高控制线,并架设Φ48横钢管,在钢管上直接铺设方木,拉线检查,直至平整。

然后铺楼面模板,用长40㎜铁钉钉牢,如果楼板宽度不合模板模数时,补板应补在梁、墙边。

2)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1.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2.模板第一排次楞木方需紧挨着墙或柱边,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2mm,否则用腻子封条;

3.根据板跨度大小,决定板模板起拱大小:

<4m开间不考虑起拱,

4m≤L<6m起拱10mm,≥6m的起拱15mm。

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必须与每根立杆连接并拧紧。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

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长钉子固定,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

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

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6.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或设置木方压缝,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要求见下表:

模板拼装精度要求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2

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模板平整度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

(3)边梁模板加固

铺完楼面模板后,要对边梁模板加固。

按照轴线控制好边模位置,用方木顶牢,.禁止顶到外架钢管上。

并拉通线检查是否平直。

7.高低强度混凝土交接处理

在混凝土强度等级改变的交接部位,为了防止不同的混凝土互相混合,保证墙、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其两边用密目钢丝网拦截,若钢筋密集或者密目钢丝网安装困难时可以先浇筑柱子部位的混凝土,并沿梁方向多浇筑500㎜长,同时应比楼面稍高,然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图6-5墙柱子节点混凝土浇注示意图

8.穿梁、板孔、洞口模板

预埋件、预留洞在施工前和安装图详细复核,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

在模板和钢筋骨架上画出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标高、几何尺寸和位置用胶合板做成相应规格模盒,盒子内部用方木支撑固牢,安装时,孔洞模应用铁钉钉牢或用铁线绑牢,并焊钢筋顶侧模。

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预留洞如预留在钢筋上则要用短钢筋电焊固定在钢筋网架上,确保在施工中不会移动。

施工完毕的预留洞、预埋件进行复核和验收。

混凝土浇捣时,要派专人对预埋件、预留洞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埋件和预留洞的准确。

9.混凝土浇注

大梁混凝土浇注应分层浇注,每层厚度控制在400mm以内,每次浇注同时进行一次架体观测,测定当前沉降值及累计沉降值。

测量沉降监测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每6小时,进行一次读数,如沉降速度过大,超出设计计算的挠度变形值时,应立即停止浇筑;

架体稳定后再安排工人在梁底加设加密立杆回顶,并对架体进行加固。

严格控制混凝土分层施工时间段,防止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下灰时,不得长时间对准一处布料,长时间冲击模板,混凝土应均匀浇注,防止造成混凝土浇注形成架体水平剪力过大,对架体稳定性造成危害。

10.荷载控制

施工中严控集中荷载,不得超出计算荷载,重点控制局部堆放钢筋和模板过高。

采用试算法进行试算可得,要求首层实际堆重均不得大于1500Kg/m2。

即脚手架上面的钢管堆高不得大于500mm,木方堆高不得大于1000mm,模板堆高不得大于750mm;

钢筋堆高不得大于300mm。

11、高支模的拆除

(1)支顶、模板的拆除

1.拆除顺序:

梁上顶托→梁底木方→梁底模板→板上顶托→板底木方→板底模板→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支撑立柱……→下托座→垫木。

2.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力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3.拆除每层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送实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方可拆除。

规范要求的混凝土拆摸强度要求一览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梁、拱、壳

≤8m

≥75

>

8m

100

≤2m

≥50

2m、≤8m

悬臂结构

/

注: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与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墙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

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6.拆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拆立杆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8.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大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对象等杂物。

9.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10.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脚手架。

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11.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

a)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b)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c)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钢管时方可拆除;

d)工人必须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e)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交叉支撑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f)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2)模板的清理维修、存放

1.模板清理维修

拆除后的模板运至后台进行清理维修,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板边刷封边漆,堵螺栓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净,严重破损的予以更换。

2.模板的堆放

现场拆下的模板不要码放,须修整的及时运至后台。

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点要高出周围地面150mm,防止下雨时受潮。

3.模板拆除成品保护要求:

1)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2)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

3)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4)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5)对已完成的混凝土楼面应加以保护,工人不得将材料用力抛掷向楼面。

12、安全及环境保证措施

12.1高支模支撑系统施工管理

(1)高支模施工领导小组严格按支撑架方案进行操作。

(2)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支模完毕,经施工高支模管理机构有关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立即通知公司工程技术部、质安部和施工部到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4)严格按设计尺寸和要求搭设,搭设前在施工员、测量员参与下先弹出纵、横立杆位置线,再据此搭设立杆。

(5)支撑支架系统必须连为一体,不得因班组施工区域的划分而断开。

(6)搭拆脚手架支撑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搭拆脚手架支撑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系安全绳。

(7)高支模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爬下,应从楼梯进入工作面。

(8)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设置警示标志,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9)支撑系统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10)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支撑系统的搭设同步进行。

(11)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12)操作层(楼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支撑上集中堆放模板、枋木、钢筋等对象。

严禁在脚手架支撑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混凝土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13)在顶架搭设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监控,由专职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监督,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

搭设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自检,若发现有松动、倾斜、弯曲、不牢固等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整改。

(14)在浇筑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负责检查模板、支顶,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浇筑工作正常进行。

(15)浇筑混凝土时,尽量采用汽车泵浇注。

采用地泵配套布料机浇注时,对布料机下方支撑架立杆进行加密(纵横间距减半)。

(16)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道出口处。

(17)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防碍作业需拆除个别杆件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

(18)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19)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绝缘措施,一律不准与支架接触。

(20)对拆下来的钢管及配件应及时清除杆件及螺纹的沾污物,并加油保养,对受损伤、变形的构件应及时修理,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13、泵送混凝土安全措施

13.1浇筑顺序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布置混凝土汽车泵,混凝土从低处向高处分层浇捣,采用一次浇筑成形,各专业负责人及施工员、质安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督促,同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13.2施工方法

(1)准备工作

1)钢筋的隐蔽检查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固定情况无误。

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3)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4)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5)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仔细检查泵管加固情况。

(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

1)高支模处楼板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每一条梁混凝土应连续浇筑。

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2)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3)使用30或50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cm,取50㎝;

30棒应为40.5cm,取40㎝),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4)梁分层(厚度为400mm)浇筑,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当浇注至梁截面的3/4高时,应加强对支顶变形的监控。

5)梁侧及梁底部位要用φ30或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振点。

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尺刮平。

6)混凝土浇注应垂直于主粱,再向两边浇捣,或垂直于主粱由粱的任一端向中部同时浇捣。

严禁从垂直主粱一端向另一端浇捣的方式施工。

7)泵送混凝土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管口附近。

初起浇注混凝土不得在模板支撑边缘,混凝土要及时摊平。

(3)试块制作:

在现场制作试块应以600℃同条件养护为主,同时还要制作28d标准养护及拆模试压试块。

同条件试块置于现场带篦加锁铁笼中做好标识同条件养护。

14、环境保护措施

14.1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在混凝土震捣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震动钢筋及模板,尽可能避免发出不必要的施工噪音,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13.2废弃的模板及方木应及时收集清理,要做到工完场清。

13.3楼层模板拆除完后,楼层内的废料垃圾均应清理出楼层,运至堆放场。

13.4现场木方余料要尽量利用,不能再利用的要及时送到回收站。

13.5每天值班工长及安全员必须巡视工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潜在的安全因素及时提出,及时整改。

13.6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

13.7班组安全员每天对本班工作部位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值班工长处理。

13.8如果需要动火,如电焊、氧割等,应征得工长和安全员同意,并办好动火审批手续,才能动火。

且火源周边配备2个以上灭火器,派专人监控火情。

15、高支模监测措施

15.1高支撑模板支架搭设时监测措施

(1)满堂脚手架顶部施工操作层应满铺脚手板,并采取可靠连接方式与支撑架横梁固定。

(2)搭设用的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或者垫木,立杆底部的垫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

(3)模板支架安装过程中,设置连墙件、抱墙等有效的防倾覆临时固定设施。

15.1高支撑模板支架使用时监测措施

(1)现场操作人员不得赤脚、穿硬底鞋、拖鞋或高跟鞋,必须戴安全帽。

(2)浇筑同时应控制混凝土出料时不成堆,泵管设置严禁与支撑架连接且不得与外架连接,泵管设置应另外进行加固以防碰到架体使架体变形失稳。

(3)支撑架上堆料限制:

支撑架的操作层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超载的材料。

工作前应检查脚手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4)模板和支撑承载安全:

模板在支撑系统未钉稳牢前不得上人;

在未安装好的梁底板或平台上不得放重物或行走。

在安装好的模板上,不得堆放超载的材料和设备等。

恶劣天气限制:

凡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雨、大雾及6级以上的大风时,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

风力达到5级时,不得进行高支模板的露天吊装和支撑作业。

15高支撑模板支架拆除时监测措施

15.1楼板上的预留孔洞,应使用木板盖好并刷油漆标示。

用于监测时预留孔洞

15.2用电和输送电路安全

在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用36v的低压电源,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措施。

在架空的高压输电线路下作业时,应停电作业或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15.3预防钉子伤人

拆除的木模板,应将板上的朝天钉子向下,并及时运至堆放地点。

然后应拔除钉子再分类堆放整齐。

15.4拆卸吊运安全

装拆组合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转运;

严禁从高向下抛掷,已松动件必须拆卸完毕方可吊运。

16、高支模的变形监测措施

架体搭设完成后,在绑扎钢筋前,在架体四周及中部设置变形观测点,观测点采用统一高程以红油漆标示,上标刻度,便于水平仪直接观察变形值。

监测点布置详见地下二层及首层模板支撑架平面布置图。

先对绑扎前进行一次起始值观测,在施工钢筋时注意跟踪观测,钢筋绑扎完成后,浇注混凝土前形成一个测量观测节点,在混凝土浇注时加强观测,至浇注完成后形成一个节点,以后每6小时测量一次,测量3天后停止观测。

观测包括沉降观测及位移观测。

变形值在设计允许(L/250,L为梁板跨度)以内可不做处理,如发生超出限制应立即停止浇筑,向立即技术部门报告,由技术部门提出处理方案。

17、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

高支模支撑系统作业危险源较多,因此,有必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及伤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以控制,才能对安全施工起到保障作用。

危险源:

作业人员在各个部位施工,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模板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和火灾。

可能造成的伤害: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模板坍塌等安全事故,可造成肢体伤残、劳动能力丧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