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226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hange同样如此。

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

(1)大学要求改革。

demands是动词,change是名词。

(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

demands是名词,change是动词。

  名词(修饰语)+名词

  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

  

(2)anEnglishteacher

  此例在书面语中易引起歧义:

(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

Englishteacher是一个复合名词。

(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

English作为修饰语加在名词前构成名词短语。

  +名词

  (3)Flyingplanescanbedangerous.

  此句也产生了两种意思:

(1)驾驶飞机会是危险的。

Flying是动名词。

(2)正在驾驶的飞机会有危险。

Fling是现在分词,作形容词用。

  带有’s的名词所有格

  (4)Thisishisteacher’sbook.

  句子中teacher’sbook可以是一个整体,即“教师用书”。

但histeacher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即“他的老师”。

所以此句产生了两个意思:

(1)这是他的教师用书。

(2)这是他老师的书。

  不定式动词短语

  (5)Thetigeristoosmalltokill.

  此例也有两种含义:

(1)这只老虎太小以致于不能伤人。

此意对tiger来说,是主动的动作。

(2)这只老虎太小了,还不能被杀。

此意对tiger来说,是被动的动作。

  “及物动词+宾语”结构

  (6)IfoundJimanexperiencedteacher.

  及物动词found后面接了两个名词Jim和anexperiencedteacher。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

(1)我发现吉姆原来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

(2)我为吉姆找到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师。

  并列连词and

  (7)TomandLucyaremarried.

  此句可理解为:

(1)汤姆和露西两个成了亲。

其中and连接两个名词,构成一个简单句。

(2)汤姆和露西两个都已结婚。

该句可看作一个并列句。

  悬挂式否定词not

  (8)Hisobjectisnottoeat.

  此句产生的两种意思为:

(1)他的目的不是吃。

作此意讲时,is和not的关系紧密,可写作isn’t。

(2)他的目的是绝食。

作此意讲时,not与toeat的关系紧密,形成“绝食”的含义。

因此not是悬挂式的(即可以自由摆动)。

  悬挂式代词

  (9)Themaninformedhisbrotherthatheshouldloseweight.

  人称代词he位于两个名词theman和hisbrother之后,句意变得模糊:

(1)这个男的告诉他的哥哥他自己应该减肥。

人称代词he代指theman。

(2)这个男的告诉他的哥哥他应该减肥。

这时人称代词he代指hisbrother。

  悬挂式状语修饰成分

  (10)Thepeoplewhosawtheplayfrequentlypraisedit.

  这里的frequently很难说是修饰sawtheplay还是praised的,因为状语修饰成分是“悬挂的”,所以产生了两个意思:

(1)经常看戏的人们称赞了它。

(2)看了这出戏的人们频繁地称赞它。

  悬挂式定语修饰成分

  (11)Lilylikesthevaseonthetablewhichsheboughtyesterday.

  此句中的whichsheboughtyesterday是定语从句,这个定语从句可认为是修饰vase,也可以认为是修饰table。

也引起了歧义:

(1)莉莉喜欢放在桌子上的那个昨天买的花瓶。

(2)莉莉喜欢放在昨天买的桌子上的那个花瓶。

  2.词汇歧义(LexicalAmbiguity)

  伍谦光(1995∶199)指出:

“‘词汇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因“一词多义”(Polysemy)引起的歧义

  指出“人们在各种不同场合赋予一个词以各种不同的意义。

这些意义自然也就是这个词的真正涵义”(周立人,1997∶4)。

由此可见,一个词的词义往往是多义的。

侯国金(1998∶66)说:

“一个词若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便是‘多义词’。

”因此,用多义词造句就可能产生歧义。

当然,只要我们把多义词放到一定的语境里,一般可以避免歧义。

不过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个多义词的两个不同意义在句子中都讲得通,这样,句子就产生了歧义。

下面是一些实例:

  名词

  (12)gavemearingyesterday.

  句子中的ring可理解为“戒指”,也可理解为“打电话”。

  动词

  (13)Hepaintedatree.

  此句中的painted可作“涂上油漆”解,也可作“用颜料画”解。

  形容词

  (14)Itishard.

  句中的hard可作“艰难的”解,又可作“坚硬的”解。

  副词

  (15)Themanwaswalkingbackwards.

  句中的backwards可作“向后”解,又可作“背朝后”解。

  介词

  (16)Thevaseisonthetelevision.

  此句中的on,可作“在……之上”解,也可作“上了电视屏幕”解。

  连词

  (17)Oilthemachineincaseitgetsrusty.

  句中的incase可解释为“以防”,也可解释为“如果”或“当……时候(尤其在美国英语中)”。

  代词

  (18)Youshouldbequiet.

  句中的You可以是主格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也可以是不定人称代词,泛指“任何人”。

  数词

  (19)Sheisamotherofsixteen.

  句中的基数词sixteen既可作“十六岁”解,又可作“十六个孩子”解。

  冠词

  (20)Itcanbemovedbyachild.

  句中的不定冠词a既有数量的概念,即“one”的意义,也有种类的概念,即指孩子,而不是大人或其它什么东西。

  因“完全同形同音异义词”(Perfecthomonyms)引起的歧义

  林承璋(1997∶82)认为:

“同形同音异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具有相同形式不同意义的现象。

”具体来说,同形同音异义词是指意义不同、读音和拼写都相同或意义不同、但在读音或拼写某一方面相同的词。

  完全同形同音异义中的B类由于读音、拼写和词性都相同,所以易引起歧义。

  (21)drovetothebank.

  wasattractedbytheball.

  touristspassedtheportatmidnight.

  这三个例句中的bank,ball,port都属于完全同形同音异义词,即读音、拼写和词性都相同,但由于意义不同而引起了歧义。

例(21)a中的bank既可以理解为“银行”,又可以理解为“河岸”。

例(21)b中的ball既可以理解为“球”,又可以理解为“正式舞会”。

例(21)c中的port既可以理解为“港口”,又可以理解为“葡萄酒”。

  3.语音歧义(PhonologicalAmbiguity)

  伍谦光(1995∶200)指出:

“‘语音歧义’往往是由于句中词语的‘连续’而产生的歧义。

”语音歧义多出现于口语中,主要是由上图表中的同音异义词以及部分同形同音异义中的C类(即一些意义不同,但某些语法形式相同的词(Homoforms))造成的。

下面是一实例:

  (22)“面包是怎么做的?

  “这我知道!

”阿丽丝热心地叫道。

  “准备一些面粉(flour)——”

  “到哪儿去采花(flower)?

”白女王问道,“花园里还是树篱上?

  “咦,面粉不是采(picked)来的,”阿丽丝解释道,

  “它是磨(ground)出来的——”

  “那要多少英亩土地(ground)呢?

”白女王又问道。

  ——刘易士·

卡罗尔《阿丽丝漫游奇境记》

  上面这一段文字因为运用了语音歧义,造成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首先flour与flower是同音异义词,因此白女王把面粉flour理解成了花粉flower。

其次阿丽丝用的ground是动词grind(磨碎、碾碎)的过去分词,而白女王把ground理解成了“土地”。

这一组就是笔者认为的由意义不同、但某些语法形式相同的词(Homoforms)造成的语音歧义。

  4.结论

  许多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的学者都认为,我们说话和写文章都应力求“准确、简明、生动”,避免歧义。

不过歧义也并不只有消极的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歧义同样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如在商业广告、政治宣传中,歧义都达到了很好的幽默诙谐的效果。

本文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的角度分析了英语中的歧义类型。

当然,有些提法还有待商榷(比如因“完全同形同音异义词”引起的词汇歧义,由“意义不同、但某些语法形式相同的词”引起的语音歧义等),以便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Lyons,Semantics:

AnIntrodu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

  Saeed,[M].Oxford:

BlackwellPublisherItd,1997.

  陈汉生.基础英语中的几种歧义现象[J].外国语,1994,(4):

72-74.

  侯国金.英语语言学精要回答与考试指南[M].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修订版)[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维多利亚·

弗罗姆金,罗伯特·

罗德曼.语言导论[M].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周立人.英语歧义类例论析[J].国外外语教学,1997,

(1):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