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7023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测实量方案及控制措施Word下载.docx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平整程度。

[0,8]mm。

2m靠尺、楔形塞尺。

(1)剪力墙/暗柱:

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混凝土柱:

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垂直度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垂直偏差的程度。

2m靠尺。

测量方法与数据:

(1)剪力墙:

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任选混凝土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计算点。

顶板水平度极差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混凝土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的平整程度。

[0,15]mm。

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5m钢卷尺(或2m靠尺、激光测距仪)。

(1)同一功能房间混凝土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8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混凝土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楼板厚度偏差

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5,8]mm。

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

(1)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

(2)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

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

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楼板厚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砌筑工程实测实量

砌筑工程实测实量基本原则

(1)实测前,根据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4个房间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区域。

但保证各楼栋各层均进行实测。

(2)对于验收以后需改造的墙体仍需作为实测区,相关标准不变。

平整度

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0,8]mm

2m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0,5]mm

2m靠尺

(2)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混凝土翻边、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4)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

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5,5]mm

5m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1)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

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所选2套房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3.抹灰工程实测实量

抹灰工程实测实量基本原则

(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2~4个房间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房间。

(2)采用木夹板、石膏板等轻质材料作为后改造墙体,可不作为实测区。

对于验收以后需改造的墙体仍需作为实测区,相关标准不变。

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抹灰面[0,4]mm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每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

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

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

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室内净高偏差

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20,20]mm

5m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实测区: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中实测区不满足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

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3)合格率计算点:

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

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30,30]mm之间时,5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30mm或﹤-3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顶板腻子完成后,选取同一功能房间混凝土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的平整程度。

≤10mm

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m钢卷尺(或2m靠尺、激光测距仪)

已完成腻子的同一功能房间内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的实测区不满足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同一实测区内同一功能房间内顶板已完成腻子施工。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混凝土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垂直距离的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地面表面平整度

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

(1)毛坯房交付地面或龙骨地板基层表面平整度≤4mm;

(2)面层为瓷砖或石材的地面基层表面平整度≤4mm;

(3)装修房地板交付面表面平整度≤3mm。

(1)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

(4)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房间开间进深偏差

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10、10]mm

(1)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功能房间的12个实测区。

(2)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

大于10mm时不合格。

(3)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分别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阴阳角方正

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抹灰面[0、4]mm

阴阳角尺

(1)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选取对观感影响较大的阴阳角,同一个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

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地面水平度极差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

[0,10]mm

(1)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8个实测区。

同一实测区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偏差值≤10mm时,该实测点合格;

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地面水平度极差不满足8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室内门安装工程实测实量

室内门安装工程实测实量基本原则:

(1)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2-4套房作为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2)所选2套房的五个实测指标为:

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门扇与地面留缝高度、厨卫门扇与地面留缝高度。

门框正、侧面垂直度

反映室内门门框正、侧面垂直程度。

[0,4]mm

(1)每一樘门框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分别测量一樘门门框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度,共有2个实测值。

选取其中数值较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