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7682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版火电工程施工基本验收记录表格Word格式.doc

a:

26:

{i:

0;s:

16624:

"《档案管理》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档案的定义是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纪录。

@#@

(1)@#@2、档案是工作活动的直接记录,是原始记录材料,因而具有特定的历史记录性质。

@#@(4)@#@3、甲骨档案记载了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情况,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档案。

@#@(6)@#@4、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具有一种法律效率,这一点它不同于其他文献。

@#@(11)@#@5、档案在阶级社会中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14)@#@6、全宗是全部卷宗之意,全宗的一般含义是指一个独立单位或个人的全部档案。

@#@(17)@#@7、从档案的主要作用和工作特点看,它是一项服务性、政治性、科学管理性的工作。

@#@(25)@#@8、档案的数量完整与质量完整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互有联系,彼此影响。

@#@(32)@#@9、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我国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的行政系统,是国家档案事业的组织和指挥中心。

@#@(34)@#@10、国家档案局它是国务院直属的掌管全国档案事务的职能机构,1954年11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成立。

@#@(35)@#@11、档案收集工作必须根据档案形成特点和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矛盾。

@#@(54)@#@12、全宗就是一个独立单位或一个著名家庭、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

@#@(82)@#@13、档案流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即指档案工作各个环节中对档案的保护。

@#@(139)@#@14、综合档案库是档案库房的主体部分,用于保管建国前后各机关单位和著名人物所形成的大量档案。

@#@(144)@#@15、珍贵与绝密档案应放入保险柜,在专门地点保存。

@#@(154)@#@16、全宗名册中全宗名称一栏,必须填写立档单位的全称。

@#@(171)@#@17、档案著录是档案馆(室)编制检索工具时,对档案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纪录的过程。

@#@(196)@#@18、档案标引,就是对档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将分析结果赋予检索标识的过程。

@#@(206)@#@19、举办档案展览是一项严肃的任务,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力求实现档案展览的政治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49)@#@20、人事档案是开发和使用人才资源的重要工具。

@#@(314)@#@多项选择题@#@1、档案的四个要素为:

@#@档案的来源、档案的条件、档案的载体、档案的性质。

@#@

(1)@#@2、简牍档案它起源于殷商,至秦盛行。

@#@是当时的一种重要的书写材料,古人用来起草文件、传递信函、编造户籍、描画疆域、编修典籍等待。

@#@(6)@#@3、档案收集工作首先要树立优化馆藏的指导思想,为形成一个数量充分、质量优化、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服务,这是档案收集工作的首要任务。

@#@(53)@#@4、归档制度的内容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

@#@(57)@#@5、档号在编制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不重、不缺、不变、不繁的基本规则。

@#@(115)@#@6、选择好分类表后,标引人员应熟悉分类表,了解分类表的编制目的、使用范围、分类原则、体系和结构;@#@了解分类表各类目的涵义、类目之间的关系、标记符号的使用方法。

@#@(207)@#@7、档案内容和成分介绍,主要叙述档案来源、内容、名称、形成时间、制成材料、档案数量、可靠程度、参考价值、被利用情况等。

@#@(229)@#@8、索引按其列出和检索的对象划分,有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主题索引、书名索引、期刊索引、成语索引等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主题索引三种。

@#@(281)@#@判断题@#@1、档案来自于人们的社会活动。

@#@

(1)@#@2、档案是以制成材料为载体,其形式是多种多样。

@#@(4)@#@3、纪录的原始性,这是档案的最主要的特点,体现了档案的本质特征。

@#@(4)@#@4、档案的作用分为一般作用和特殊作用。

@#@(9)@#@5、档案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10)@#@6、档案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12)@#@7、没有归档制度,或归档制度不健全,就没有完整的档案,也就没有健全的档案工作。

@#@(53)@#@8、根据国家规定,档案在现行机关的存放期限为10年和20年,即县档案馆接收县级现行机关已经保存了10年的档案。

@#@省和省以上档案馆接收省级和省以上现行机关已经保存了20年的档案。

@#@(67)@#@9、历史档案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史料。

@#@它的特点是古老、稀有、价值珍贵,并且随着岁月流逝而逐年减少。

@#@(70——71)@#@10、分类是档案整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的中心环节。

@#@(93)@#@11、档案分类法就是将若干分类标准按主次先后次序结合运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式分类、编列和编号的方法。

@#@(99)@#@12、编制档案目录的原则是:

@#@必须按照全宗来编制,不同全宗的档案,不能编为一本案卷目录。

@#@(111)@#@13、直接鉴定法是档案鉴定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

@#@(122)@#@14、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是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专业主管机关共同编制的,供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鉴定专门档案时所使用的依据和标准。

@#@(128)@#@15、对档案进行安全检查,是库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156)@#@16、档案统计是以表册、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中诸现象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其一般规律性的一项工作。

@#@(161)@#@17、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掌握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是通过经常性的统计报表取得的。

@#@(181)@#@18、主题条目的格式,可以在分类目录、专题目录等原有检索工具的条目上填著主题词标识,也可以单独编制条目。

@#@(222)@#@19、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的反映一定个人社会经历和德才表现的文件材料。

@#@(312)@#@2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像档案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

@#@()329@#@21、档案部门资料的整理工作,不能简单照搬图书或档案的整理方法,应该根据资料的特点进行。

@#@(347)@#@简答题@#@档案的一般作用。

@#@(9——11)@#@1、答:

@#@档案的一般作用,是指档案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所发挥的广泛而普遍的作用。

@#@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档案是机关工作的有效工具,档案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档案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简述题@#@1、国家档案全宗的实质。

@#@(17——18)@#@答:

@#@从国家档案全宗的基本含义来看,国家档案全宗的实质,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档案的所有权和档案的管理原则两个问题。

@#@它明确了各机关档案归国家所有,档案和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按档案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全部档案,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划分所有权,制定管理原则。

@#@凡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所形成的档案,必须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分级集中统一管理。

@#@个人在私人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归个人所有,在自愿基础上,可以通过捐赠、出售等途径,将档案所有权移交给国家。

@#@虽归个人所有,但具有保密或一定价值的档案,必须妥善保管,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其他原因被认为有可能导致档案危险时,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保护措施。

@#@个人所有的档案,严禁倒卖牟利。

@#@@#@2、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和任务。

@#@(161)@#@答:

@#@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包括档案收集、移出、整理、鉴定、保管数量和状况,档案检索、编研和利用情况,档案构成、档案利用、档案机构和人员等情况的基本统计和其他专业统计。

@#@档案统计包括登记和统计两部分工作。

@#@@#@档案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论述题@#@1、档案的一般作用。

@#@(9——11)@#@答:

@#@档案的一般作用,是指档案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所发挥的广泛而普遍的作用。

@#@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档案是机关工作的有效工具。

@#@机关工作中,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了有效地进行领导和各项业务活动,需要依靠大量的档案,以熟悉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处理日常事务等待。

@#@@#@二、档案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

@#@科技档案和某些专门档案,记载和反映了工农业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面貌,它是前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利用档案为各项经济建设服务,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避免重复劳动,通过经济效益。

@#@工厂通过利用科技档案,恢复生产或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提高生产能力。

@#@@#@三、档案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许多档案是国家机关在统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面貌,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历代统治阶级都是按照自己的利益使用档案,为本阶级服务的。

@#@@#@四、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科学研究,特别是历史科学研究,必须依靠档案。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研究历史,必须首先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

@#@自然科学研究和现代化建设同样也需要利用档案。

@#@@#@五、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档案能比较形象而又直观地反映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利用档案作为宣传活动的素材,能使宣传教育活动更加形象、生动,达到理想的效果。

@#@@#@2、档案工作的意义。

@#@(28——30)@#@答: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档案工作重要意义及地位的科学概括。

@#@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档案工作是大国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专门事业,做好这项工作,能够使档案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使档案如实地反映历史,起到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作用。

@#@档案工作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决不是无足轻重的。

@#@@#@二、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

@#@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项条件性、服务性的工作,虽然档案作用的发挥受到社会各个方面条件的制约,但反过来,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也会受到档案工作的影响,这是因为,档案工作总是处于服务的地位,是为其他一切工作提供条件的,应该置于各项工作之中,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不能视为可有可无的。

@#@@#@三、做好档案工作,不仅具有局部价值,而且具有整体社会意义;@#@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而且是今后长远利益的需要。

@#@档案产生于某个单位或个人,在形成初期,服务于本单位或个人,档案具有局部价值,这正是适应了当前各项工作的需要,是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应当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从发展的角度看,档案形成一段时间后,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汇集起来,成为国家的丰富史料,是全社会的文化财富,做好档案工作是今后长远利益的需要,具有历史意义。

@#@就此而论,档案工作不仅是为当前服务的,同时,也是为千秋万代造福的。

@#@档案工作为我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3、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

@#@(30——33)@#@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用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这是指导档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它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它包含三个内容:

@#@一是全国的档案工作统一于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之下,由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区的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的、分级的管理。

@#@二是国家的全部档案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

@#@三是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这是档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维护档案的完整,包括数量完整与质量完整两个方面。

@#@档案的数量完整与质量完整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互有联系,彼此影响。

@#@只有当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数量完整来保证质量完整,用质量完整来检查促进数量完整,即在量中求质,质中有量,这才真正是档案的完整。

@#@@#@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这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档案工作必须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服务,这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档案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是档案工作各项业务建设的出发点,它支配着档案工作的全过程。

@#@@#@4、人事档案的作用。

@#@(314——316)@#@答:

@#@人事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事档案是开发和使用人才资源所谓重要工具。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

@#@它要求各级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善于了解人、使用人,即通常所说的“知人善任”。

@#@知人是善任的前提。

@#@知人就是要全面地、历史地了解每一个人。

@#@要做到知人,除了在现实工作中对有关个人进行考察外,还必须通过人事档案来了解他的全部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合理使用人才,使其扬长避短,在合适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是人事档案是确定和澄清有关个人问题的最佳信证。

@#@人事档案是个人社会经历及其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由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所构成。

@#@人事档案中有关个人情况的记载对人才的调配和使用以及个人的政治环境、经济方面的待遇有直接关系,离休、退休的重要条件,确定和调整工资的依据。

@#@因此,在提拔、晋级的工作中,时常要查阅人事档案,通过它来确定和澄清有关问题。

@#@人事档案在确定和澄清有关个人问题方面的凭证作用,决定了它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是人事档案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人事档案内容丰富,数量巨大,范围广泛,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人事档案中的材料反映着个人的成长过程,有些内容还反映着党和国家的组织路线和人事政策、工资标准等内容,是研究党史、国家机关史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人事档案中的大部分内容在印证历史中有极大的权威性。

@#@人事档案中记载着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和思想品德,记载着革命前辈光辉业绩,记载着英雄模范人物巨大贡献,它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珍贵教材。

@#@@#@";i:

1;s:

11108:

"@#@6、资源配备计划@#@第一节施工材料配置@#@1、各阶段施工半月前,现场材料组,尤其是采购人员积极协助甲方落实好厂家货源,采用“货比三家”一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进行运作,特别是所用钢材、水泥一律采用大厂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一旦出现短缺,应立即另找第二家或第三家,如还有困难时可与我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联系,启动多年来形成的多渠道物资供应网络。

@#@@#@2、砂、石、砖等地材受季节性变化经常影响正常施工,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规律并客观的评估国家级、市区级重点工程分布情况,地材需要时间与数量,项目应在地材丰产期内根据施工需用数量,尽可能储备多一些,以便顺利渡过地材低产期。

@#@@#@3、现场材料、半成品的贮备量应比实际需用量多一些。

@#@@#@第二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1、土石方机械@#@本工程土方采用小型开挖机,辅助人工开挖,配备小型挖掘机。

@#@石方采用人工爆破后用小型挖机人工配合清除。

@#@@#@2、运输机械@#@根据该工程工期紧,工程分布零散的特点,运输机械采用自卸汽车或自卸农用车运输。

@#@@#@3、砼施工机械@#@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现场搅拌。

@#@故每个施工现场设置一个拌合站,配备砼搅拌机和砂浆搅拌机,用于砌筑砂浆搅拌和混凝土搅拌。

@#@@#@4、其他机械根据现场灵活配备,见后附表:

@#@@#@第三节劳动力配备计划@#@为保证本工程的如期竣工,本标段内的劳动力计划如下:

@#@@#@1.工程分以下几个工种:

@#@水电工、砼工、钢筋工、泥水工、木工、石工、机械操作工等专业工种和普工。

@#@@#@水电工,负责给排水工程的管道安装、生活用水电、施工用水电等的施工。

@#@@#@砼工,负责砼工程的垫层铺垫夯实、砼浇筑找平、砼实验块制作等工作。

@#@架子工则负责脚手架及支架的搭设。

@#@@#@泥(抹灰)工:

@#@负责所有的砖墙的砌筑及抹灰。

@#@@#@石工,负责所有的砌石工程@#@木工,负责模板支护及所有的木制作工程。

@#@@#@机械操作工,负责各种施工机工的操作和养护,配合其他各工种做好各种相关机械操作工作。

@#@@#@普工,配合各专业工种做好水利工程排水、土方开挖与土地平整、材料设备的运输、砼养护等。

@#@@#@2.由于本工程项目多、工程量大,所以将本工程的石工分成4支队伍,称为1班、2班、3班、4班,1班负责排灌斗渠、农渠、排洪沟等工程的砌筑工作;@#@2班负责路涵工程的施工;@#@3班负责石河堰工程的施工;@#@4班负责山坪塘坝的施工。

@#@另外,道路专业队负责田间道、生产路的施工,机械施工队负责本工程所有的机械化施工,如推土、挖槽、碾压道路等,在后方预制砼再安排5人。

@#@@#@3.各专业施工队一般情况下应配2个作业班组,在施工高峰期间应配足劳动力。

@#@本工程的用工高峰为土地平整施工和道路施工,平均每天劳动力不少于100人。

@#@@#@本工程开工时节施工已错过农作繁忙季节,做好劳动力的准备和协调工作非常关键。

@#@我公司有固定的各种水工和道路专业施工队伍近100人,他们有多年的专业施工经验,可以满足本工程进度要求。

@#@@#@劳动力计划表附后@#@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1@#@推土机@#@DH@#@220@#@3@#@韩国大宇@#@2011@#@220KW@#@150m3/h@#@土石方@#@完好率(96%)@#@2@#@压路机@#@YZ8@#@3@#@中国徐州@#@2011@#@185KW@#@80m2/h@#@土石方@#@完好率(96%)@#@3@#@装载机@#@50@#@1@#@中国柳工@#@2011@#@200KW@#@3m3@#@土石方@#@完好率(96%)@#@4@#@挖掘机@#@Z90LC-3@#@1@#@中国常林@#@2011@#@180KW/1m3@#@1.6m3@#@土石方@#@完好率(96%)@#@5@#@自卸汽车@#@8T@#@5@#@中国东风@#@2011@#@135KW@#@5T@#@土石方@#@完好率(96%)@#@6@#@插入式振捣器@#@5-40mm@#@3@#@中国重庆@#@2011@#@2.5KW@#@10m3@#@工程施工@#@完好率(96%)@#@7@#@砼搅拌机@#@JS@#@500@#@1@#@中国广元@#@2011@#@4.5KW@#@45m3@#@土石方@#@完好率(96%)@#@8@#@空压机@#@3.5@#@LP@#@2@#@中国徐州@#@2011@#@11KW@#@1.8@#@工程施工@#@完好率(96%)@#@9@#@电焊机@#@QS@#@2.5@#@1@#@中国扬州@#@2011@#@3.5KW@#@5T@#@工程施工@#@完好率(96%)@#@10@#@发电机@#@100@#@KW@#@1@#@中国@#@扬州@#@2011@#@60KW@#@240@#@工程施工@#@完好率(96%)@#@11@#@砂浆搅拌机@#@JS@#@500@#@2@#@中国新津@#@2011@#@5.5KW@#@6m3/h@#@工程施工@#@完好率(96%)@#@12@#@蛙式打夯机@#@WD-@#@300@#@3@#@成都@#@2011@#@2.5KW@#@10m3@#@土石方@#@完好率(96%)@#@13@#@起重机@#@DQ650@#@1@#@山东@#@2011@#@365KW@#@5-20t@#@预制件吊装@#@完好率(96%)@#@14@#@风钻@#@FZ-1@#@8@#@中国徐州@#@2011@#@1.1KW@#@1.8@#@石方开挖@#@完好率(96%)@#@15@#@胶轮车@#@BZZ-Q@#@10@#@四川宜宾@#@2011@#@0.2m3@#@场内运输@#@完好率(96%)@#@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已使用台时数@#@用途@#@备注@#@1@#@经纬仪@#@DJ2@#@1@#@中国@#@2011@#@280@#@轴线、垂直度@#@完好率(96%)@#@2@#@水准仪@#@DJS3@#@2@#@中国@#@2011@#@290@#@高程、水准测量@#@完好率(96%)@#@3@#@自动测动仪@#@D30E@#@1@#@中国@#@2011@#@190@#@长度测量@#@完好率(96%)@#@4@#@全站仪@#@SET2B@#@1@#@中国@#@2011@#@250@#@平面测量@#@完好率(96%)@#@5@#@砼坍落度仪@#@1@#@中国@#@2011@#@220@#@砼坍落度检测@#@完好率(96%)@#@6@#@钢尺@#@50m@#@3@#@中国@#@2011@#@/@#@长度测量@#@完好率(96%)@#@7@#@检测尺@#@标准@#@2@#@中国@#@2011@#@/@#@质量检测@#@完好率(96%)@#@8@#@砂浆试块模@#@标准@#@3@#@中国@#@2011@#@150@#@砂浆试块@#@完好率(96%)@#@9@#@砼试块模@#@标准@#@3@#@中国@#@2011@#@150@#@砼试块@#@完好率(96%)@#@10@#@磅秤@#@500kg@#@1@#@中国@#@2011@#@289@#@计量@#@完好率(96%)@#@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单位:

@#@人@#@工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施工准备阶段@#@建筑工程阶段@#@道路及其他附属工程阶段@#@备注@#@测量人员@#@3@#@3@#@3@#@/@#@材料人员@#@2@#@2@#@2@#@/@#@试验人员@#@2@#@2@#@2@#@/@#@机械人员@#@5@#@5@#@10@#@/@#@后勤人员@#@1@#@1@#@1@#@/@#@模板工@#@2@#@2@#@4@#@/@#@钢筋工@#@2@#@4@#@3@#@/@#@石工@#@2@#@8@#@7@#@/@#@砖工@#@5@#@5@#@5@#@/@#@砼工@#@2@#@8@#@8@#@/@#@电工@#@1@#@1@#@1@#@/@#@助理安全员@#@1@#@1@#@1@#@/@#@试验员@#@2@#@2@#@2@#@/@#@检测员@#@2@#@2@#@2@#@/@#@普工@#@8@#@50@#@30@#@/@#@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1、投标人应递交施工进度网络图或施工进度表,说明按招标文件要求的计划工期进行施工的各个关键日期。

@#@@#@2、施工进度表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序@#@号@#@项目名称@#@施工天数(日历天)@#@15日历天@#@15日历天@#@15日历天@#@15日历天@#@一@#@施工准备@#@二@#@建筑工程@#@三@#@景观工程@#@四@#@其他工程@#@三@#@完工退场@#@(注:

@#@本工程计划工期60日历天,增加其它工程施工天数除外)。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投标人应递交一份施工总平面图,绘出现场临时设施布置图表并附文字说明,说明临时设施、加工车间、现场办公、设备及仓储、供电、供水、卫生、生活、道路、消防等设施的情况和布置。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不打印)@#@施工总平面图@#@图名@#@审定@#@审核@#@编制@#@生活用水@#@配电室@#@水泥房@#@管件材料仓库@#@办公室@#@食堂@#@民工工棚@#@临时道路@#@砂石堆料场@#@砌体等堆场@#@搅拌点@#@门卫@#@消防栓@#@加工及制作间@#@试验室@#@说明:

@#@@#@1.水电从业主指@#@定的地方引出、@#@安表计量@#@2.施工期间应保@#@证原有建筑的正@#@常使用。

@#@@#@浴室@#@厕所@#@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原不打印此表)@#@用途@#@面积(平方米)@#@位置@#@需用时间@#@民工工棚@#@5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办公室(区)@#@1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搅拌点@#@12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水泥房@#@8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砂石堆场@#@4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管材材料堆场@#@3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砌体等堆场@#@3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食堂@#@5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浴室@#@5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厕所@#@3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配电室@#@1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加工及制作间@#@15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模板及架管@#@8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用途@#@面积(平方米)@#@位置@#@需用时间@#@民工工棚@#@5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办公室(区)@#@1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搅拌点@#@120@#@原富乐堂办公室@#@施工期内@#@水泥房@#@8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砂石堆场@#@4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管材材料堆场@#@3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砌体等堆场@#@30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食堂@#@50@#@原富乐堂食堂@#@施工期内@#@厕所@#@30@#@原富乐堂厕所@#@施工期内@#@配电室@#@1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加工及制作间@#@15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模板及架管@#@80@#@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期内@#@说明:

@#@施工作业人员全是当地人员,因此现场无员工宿舍、浴室等。

@#@@#@三、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时间@#@进度@#@内容@#@2016年@#@2017年@#@2018年@#@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施工准备@#@地形调整@#@施工放线@#@拆除工程@#@管道工程@#@电缆安装@#@水景及仿古厕所@#@道路及铺装工程@#@建筑维修工程@#@乔木栽植@#@天竺葵栽植@#@花卉/草坪建植@#@竣工整理@#@养护管理@#@说明:

@#@我公司决定按业主要求的工期按时完工,即于20016年11月20日开工,于2017年月日竣工,养护管理期为绿化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后两年。

@#@“”表示施工;@#@“”表示养护期。

@#@@#@";i:

2;s:

27551:

"砀山县紫香园安置区住宅楼项目@#@紫香园安置区住宅楼@#@工程项目@#@监@#@理@#@规@#@划@#@@#@编制:

@#@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合肥康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2.2项目工程概况@#@2.3设计情况概述@#@三、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及目标@#@3.1监理工作范围@#@3.2监理工作内容@#@3.3监理工作目标@#@四、监理机构的组织形成及构成@#@4.1组织形式@#@4.2人员配备计划@#@4.3监理人员岗位职责@#@五、监理工作依据@#@六、监理工作内容:

@#@@#@6.1施工准备阶段@#@6.2工程质量控制@#@6.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6.4工程进度控制@#@6.5工程投资控制@#@6.6竣工验收阶段@#@七、监理工作程序@#@7.1编写监理工作规划@#@7.2编写监理工作实施细则@#@7.3开工/复工申请审批程序@#@7.4会议纪要签发程序@#@7.5工程款支付程序@#@7.6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签认程序@#@7.7隐蔽工程、分部、工序工程质量签认程序@#@7.8单位工程验收程序@#@7.9设计变更程序@#@7.10施工单位索赔处理程序@#@7.11旁站监理工作程序@#@7.12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八、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8.1施工准备阶段@#@8.2例会@#@8.3质量控制@#@8.4进度控制@#@8.5投资控制@#@8.6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8.7合同管理@#@九、监理工作制度@#@9.1设计文件、图纸会审制度@#@9.2技术交底制度@#@9.3开工/复工报告审批制度@#@9.4材料、构配件检验及复验制度@#@9.5工程变更审批制度@#@9.6隐蔽工程检查制度@#@9.7工程项目事故处理制度@#@9.8监理月报制度@#@9.9工程竣工验收制度@#@9.10监理日志和会议制度@#@十、监理设施@#@十一、旁站监理方案@#@11.1旁站依据@#@11.2旁站监理范围@#@11.3旁站监理内容@#@11.4旁站监理人员职责@#@11.5旁站监理程序@#@11.6旁站监理制度@#@砀山县紫香园安置区住宅楼工程监理规划@#@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3、有关本工程设计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4、本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5、本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

@#@砀山县紫香园安置区住宅楼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乾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勘察单位:

@#@济南泰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济南长清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

@#@合肥康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

@#@安徽省宝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督单位:

@#@砀山县质量监督站@#@工程地点:

@#@本工程位于宿州市砀山县。

@#@@#@工程规模:

@#@本工程为砀山县紫香园安置区3栋建筑单体,8#、9#楼建筑面积均为3409.70m²@#@、5#楼建筑面积为2290m²@#@。

@#@@#@结构类型:

@#@主体结构为5-6层的多层,8#、9#楼为砖混结构,5#楼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290㎡,其中8#、9#楼为6层,5#楼为5层。

@#@@#@质量目标:

@#@按施工合同约定保证达到合格的工程质量目标。

@#@@#@2.2项目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砀山县紫香园安置区3栋建筑单体,8#、9#楼建筑面积为3409.70m²@#@、5#楼建筑面积为2290m²@#@,8#、9#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5#楼基础形独立基础,8#、9#楼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5#楼为框架结构;@#@8#、9#楼主体结构为6层的多层墙体为240mm厚重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砌筑;@#@5#楼主体结构为5层,墙体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砖墙。

@#@8#、9#楼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期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5#楼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属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2.3设计情况概述:

@#@@#@1、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本工程的结构形式为:

@#@8#、9#楼为砖混结构,主体结构为6层外墙和内墙为砖混结构;@#@5#楼为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为5层框架结构。

@#@@#@3、本工程按济南泰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

@#@2010TS108)进行基础设计,8#、9#楼基础持力层为第一层粉土,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10KPa,5#楼基础置于第一层土上;@#@该项目共3栋建筑单体,8#、9#楼基础为条形基础,5#为独立基础。

@#@@#@4、采用材料:

@#@@#@

(一)砼部分;@#@@#@1、浇砼强度:

@#@8#、9#楼基础垫层C15,基础C30,未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5#楼基础垫层C15,基础--一层柱层C35,二层—顶层柱为C30,框架梁、现浇板均为C30。

@#@@#@2、地上、地下部分:

@#@@#@5#楼@#@a、±@#@0.000以下的墙体为MU10机制黄河淤泥砖M5.0水泥砂浆。

@#@@#@b、±@#@0.000以上的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Mb5.0混合砂浆。

@#@@#@8#、9#楼@#@a、±@#@0.000以下的墙体为MU10烧结普通砖,M10水泥砂浆。

@#@@#@b、±@#@0.000以上的Mu10烧结承重多孔砖,储藏室、一、二、三层M10混合砂浆,其余层为M7.5混合砂浆。

@#@@#@

(二)钢筋;@#@@#@1、钢筋:

@#@φ表示HPB235级钢筋,Φ表示HRB335级钢筋,表示HRB400钢筋。

@#@@#@2、型钢及钢材用2-3号钢。

@#@@#@3、焊条:

@#@E4303型用于HPB235级钢筋、E5003型用于HRB335级钢筋、E5503型用于HRB400级钢筋。

@#@@#@(三)填充墙(砌体墙):

@#@8#、9#楼为240mm厚重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砌筑;@#@5#楼,墙体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砖墙。

@#@@#@(四)装饰工程:

@#@@#@本工程外装饰外墙涂料饰面,其他部分待参照施工图纸室内装修部分。

@#@@#@(五)安装工程:

@#@@#@住宅楼仅有普通水电照明、消防系统。

@#@@#@(六)防水工程:

@#@@#@参照施工图纸防水及屋面施工图部分。

@#@@#@三、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及目标:

@#@@#@3.1监理工作范围@#@施工单位承担的工程土建和室内外给排水工程的工程建设监理,并负责整@#@理、提供整个项目的全部工程监理资料。

@#@监理服务的具体工作如下:

@#@@#@1、制备监理所需的准则、表格、证书等;@#@@#@2、建立监理程序和管理系统;@#@@#@3、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4、审查施工图纸,参与技术交底和施工图会审;@#@@#@5、协助业主做好工程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6、按照国家监理规范实施监理,确保监理组织能有效地、顺利地进行监理。

@#@@#@3.2监理工作内容@#@1、协助业主与承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审查分包单位资质,并提出审查意见。

@#@@#@3、审定承包人的开工报告、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要求详见GB/T50326-2001)。

@#@@#@4、审核签署承包人的工程款支付申请、支付证书。

@#@@#@5、审查和处理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

@#@@#@6、审查施工承包单位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全面的监督@#@管理。

@#@主持或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自检报告@#@或质量事故报告。

@#@@#@7、调解业主与承包人的合同争议、处理审批索赔和工程延期。

@#@@#@8、审核签认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审查承包人的竣工申请,@#@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9、核查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及其质@#@量情况,合格时予以签认。

@#@@#@10、复核、审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认原始凭证。

@#@@#@11、检查承包人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行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

@#@@#@12、按施工图设计及有关标准,对承包人的工艺过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对加工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3、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情况在必要时进行旁站监理,发现问题及时向施工人员@#@指出,必要时向承包人指出。

@#@@#@14、监理工作要求的设计、承包人、业主和监理人各方往来的信息、资料管理。

@#@@#@1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执行管理。

@#@@#@16、承包人和业主之间有关工程施工的工作协调。

@#@@#@17、根据业主要求负责提交监理月报和工程竣工后提交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3.3监理工作目标:

@#@@#@监理工程师将依据国家和相应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以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依法签定的施工承包合同,按监理合同的范围和内容,履行监理义务。

@#@守法、诚信、公正、科学地维护业主权益,使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满足设计和业主要求,使工程项目建设达到优良标准。

@#@@#@

(1)工期控制目标:

@#@从《开工令》要求的开工日期起至《施工承包合同》要求的日历工期时间。

@#@@#@

(2)投资控制目标:

@#@力争不超过《施工承包合同》(含补充合同和业主确认的工程价款调整)确定的工程价款。

@#@@#@(3)质量控制目标:

@#@按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检验批的检查验收,达到合同所约定的质量等级;@#@力争工程质量总体目标达到合同约定的最高质量标准。

@#@@#@(4)安全生产目标:

@#@以《施工承包合同》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为监理的目标,尽量减少一般性工伤事故,杜绝重大工伤事故的发生。

@#@@#@四、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及构成:

@#@@#@4.1组织形式@#@本工程监理将采用直线制监理组织形式,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公司全权负责履行监理合同确定的全部责任、权利和义务。

@#@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以及公司以往从事工程监理的经验,为确保本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目标的实现,本工程的驻地监理机构拟采用直线制的监理组织形式,在职能落实的前提下,尽量考虑人员精干,一专多能。

@#@监理组织机构框图如下所示。

@#@@#@总监理工程师@#@土建工程监理工程师@#@合同档案管理员@#@安装工程监理工程师@#@4.2人员配备计划:

@#@@#@总监理工程师:

@#@王宏@#@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吴大亮@#@土建监理工程师:

@#@张磊@#@土建监理工程师:

@#@储著亮@#@4.3监理人员岗位职责:

@#@@#@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1)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公司履行工程项目监理合同义务的全权负责人,行使监理合同赋予的权限,对监理工作有决定权,与业主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与施工等有关单位进行协调沟通,负责项目监理全面工作。

@#@@#@2)确定监理部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和责任范围,制定监理工作方针和基本工作流程。

@#@@#@3)对监理人员工作进行督导,并根据工程进展和实施的变化进行必要的人员调配。

@#@@#@4)组织编制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全面组织实施。

@#@@#@5)协助业主进行工程招标工作,参与合同谈判,协助业主确定合同条款。

@#@@#@6)审查并确认分包单位。

@#@@#@7)主持监理工作会议,审核并签发项目监理部重要文件,下达重要指令。

@#@@#@8)审批并签署承包单位申报的重要申请和工程款支付证书。

@#@@#@9)组织编制并签发监理月报,并不定期向业主及监理公司报告有关监理情况。

@#@@#@10)组织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申请,组织竣工初验。

@#@@#@11)组织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参与竣工验收。

@#@@#@12)分阶段组织监理人员进行工作总结。

@#@@#@13)组织整理工程项目竣工监理档案资料,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造价控制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14)组织实施工程项目保修期的监理工作。

@#@@#@15)就工程项目的重要监理工作和工程情况做好监理日记。

@#@@#@16)组织进行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分期交工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2.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职责@#@1)根据总监理工程师授权,主持监理组分管区域现场监理工作,行使职权。

@#@@#@2)审查施工技术方案(工艺)、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签发工序开工证。

@#@@#@3)监督检查承包商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

@#@有权就发现的问题,提出监理意见直至发布通知。

@#@@#@4)检查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材料、构件及设备的规格质量及数量。

@#@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的材料、构件及设备的规格时,有权通知停止使用或撤离现场。

@#@@#@5)检查工程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标高和布置等,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6)根据承包商提出的各阶段、分部分分项工程的自检材料报告,进行验收,签署意见。

@#@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工程竣工验收。

@#@@#@7)审核已完成项目的实际工程量,根据完成项目的形象进度和工程质量,签署计量支付凭证。

@#@@#@8)负责受理现场施工中的索赔和争议事项,提出事实材料和分析报告。

@#@@#@9)审查承包商编制的竣工归档资料和竣工报告。

@#@@#@10)审阅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填写的监理日志和监理记录报表。

@#@编写监理月报和监理报告(总结)。

@#@@#@11)主持召开监理例会;@#@签署监理现场通知和会议纪要。

@#@@#@12)编制监理细则,并组织实施。

@#@@#@3、监理工程师职责@#@1)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和交办的任务,参加监理规划的编写,依据监理规划编制本专业监理实施计划或监理细则,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组织实施。

@#@@#@2)根据总监的安排,参与工程招标工作,做好招标各阶段的本专业的工作。

@#@@#@3)组织、指导、检查和监督本部门监理人员的工作。

@#@@#@4)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有关申请和报告,提出审核意见。

@#@对重要的申请报告,应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署。

@#@@#@5)及时检查、掌握工程现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重大问题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

@#@@#@6)监控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情况,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离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定期提交对“三控制”的例行报告和例外报告。

@#@@#@7)参加或组织有关工程例会,并做好会前准备。

@#@@#@8)参与有关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分期交工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9)检查已完成的工程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按合同要求正确计量已完成的工程量,作为工程支付款的依据。

@#@@#@10)参与编制监理月报;@#@参与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申请,参与竣工初验。

@#@@#@11)按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定期做好本专业监理工作总结。

@#@检查、督促并认真做好监理日志的填写工作;@#@建立并执行本专业监理资料管理制度。

@#@@#@12)在对承包单位呈报的报审表签认前,对照有关标准、规程与要求进行检查。

@#@@#@4.监理员职责@#@1)驻地监理员在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领导下,负责作好个人分管范围内一切有关监理工作及总监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2)现场检查工程质量、进度、复测、检测试验数据、核实所有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供应情况,检查进场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施工工艺是否存在缺陷,提出意见。

@#@@#@4)关键部位做好旁站监理工作。

@#@@#@5)收集施工过程中的资料,作好记录。

@#@@#@6)作好监理工作计划,小结、报表、资料、文件及监理日志的管理。

@#@@#@7)深入现场掌握工程质量、进度、施工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情况,及时填写监理日志。

@#@@#@8)及时向上报告上述事实。

@#@@#@五、监理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塑钢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CJ103-96;@#@@#@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14、《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1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93;@#@@#@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19、《预应力混凝土》03SG409@#@19、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资料;@#@@#@20、相关的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及图集;@#@@#@21、委托监理合同文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文件及招投标文件。

@#@@#@六、监理工作内容:

@#@@#@6.1施工准备阶段:

@#@@#@1)熟悉设计文件,检查施工图纸是否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对图纸中存在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2)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对施工方案、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资源配置,工程质量的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进度及工程造价控制等方面的措施进行审核,提出审查意见,报建设单位。

@#@@#@3)审查施工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管理程序和制度,对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应审核:

@#@@#@a)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b)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c)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4)单位工程开工前,按下述要求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测量、放线成果及保护措施进行检查:

@#@@#@a)检查施工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b)复核控制桩的校核成果,控制桩的保护措施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对施工场地的贯通情况、中线及水准桩的设置、重点工程部位的轴线、水平控制桩进行复查。

@#@@#@5)审查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应具备的开工条件是:

@#@@#@a)施工许可证已获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b)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c)施工组织设计已获取批准;@#@@#@d)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中已到位,机具,施工人员进场,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

@#@@#@e)进场道路及水、电等已满足开工要求。

@#@@#@6.2工程质量监理@#@1)施工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予审查,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2)专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报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期质量的措施,审核同意后予以签认。

@#@@#@3)施工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专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组织专题论证,审查后予以签认。

@#@@#@4)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中报送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进行复验和确认。

@#@@#@5)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送的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

@#@@#@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监理人员拒绝签认,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撤出现场。

@#@@#@6)项目监理机构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的技术状况。

@#@@#@7)总监理工程师安排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安排监理员进行旁站监督。

@#@@#@专业工程师根据施工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施工单位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8)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

@#@@#@监理人员发现施工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时,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具体有:

@#@@#@a、未经检验即进行下道工序作业者;@#@@#@b、工程质量下降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或采取了一定措施效果不好,继续作业者;@#@@#@c、擅自采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d、擅自变更设计图纸的要求;@#@@#@e、擅自将工程转包;@#@@#@f、没有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贸然施工,已出现质量下降征兆者;@#@@#@g、其它使工程质量下降者。

@#@@#@整改完毕后,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的,总监理工程师及时签发工程复工报审表。

@#@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令和签发工程复工报审表,事先向建设单位报告。

@#@@#@9)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事故,总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单位报送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经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

@#@@#@6.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1)基础施工:

@#@@#@a)基础放线:

@#@编制测量方案,审核定位依据,主轴线定位点不少于3点,使用经纬仪向基础上投测建筑主轴线应进行闭合校核,检查无误后,再测放细部轴线。

@#@设立龙门桩并在桩身上标示出轴线控制点和标高控制线。

@#@@#@b)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挖方放坡系数,支撑措施,排、降水措施。

@#@检查定位放线的准确性。

@#@@#@c)机械开挖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0㎜,采用人工挖土清槽,以避免超挖和基底土层遭受扰动。

@#@@#@d)基础回填土时应清除基底建筑垃圾,填方土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分层夯实。

@#@@#@2)钢筋混凝土施工:

@#@@#@a)施工原材料、购配件进场报验,凡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b)轴线、标高、结构截面尺寸,钢筋的数量、规格、位置、尺寸、搭接或锚固长度应全数检查。

@#@@#@c)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强度、配合比、砂、石料现场计量应随机检查,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同标号混凝土首次使用开盘鉴定、砼试块的留置均应见证取样。

@#@@#@d)模板及其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应必须经过计算满足施工要求。

@#@模板拼缝严密、平整,不漏浆。

@#@@#@e)施工缝的合理设置和处理。

@#@@#@f)砼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砼强度达到1.2N/㎜2,48小时之前不得在其表面踩踏或安装模板。

@#@@#@3)砌体施工:

@#@@#@a)轴线、标高、应全数检查。

@#@@#@b)砖的含水率宜为10~15%。

@#@@#@c)组砌方法、拉结筋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d)砌体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厚度及砂浆饱满度应随机检查。

@#@@#@4)屋面施工:

@#@@#@a)屋面应有详细的施工方案。

@#@@#@b)屋面节点的细部构造处理应合理。

@#@@#@c)找平层、保温层的厚度、平整度、坡向的检查、控制。

@#@@#@d)防水施工的材料、人员资质、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的检查、控制。

@#@@#@5)装饰施工:

@#@@#@a)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

@#@@#@b)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腐和防虫处理。

@#@@#@c)内外墙和顶棚的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

@#@@#@d)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

@#@@#@e)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

@#@@#@f)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g)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

@#@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

@#@@#@h)金属门窗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开启方向、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及彩色塑钢门窗的型材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门窗的防腐处理及填嵌、密封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j)金属门窗框和副框及窗扇的安装必须牢固。

@#@@#@k)金属门窗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位置应正确,功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m)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n)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20nn。

@#@@#@p)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

@#@@#@6)给排水工程:

@#@@#@a)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b)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i:

3;s:

1036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方法@#@  本工程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采用流水施工与平行施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施工,并结合实际对施工区域内的施工工序进行穿插配合,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序,对各工序间的衔接进行动态管理。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放线→支、吊架预制→管道及阀门安装→系统吹扫→系统主要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刷漆→系统调试。

@#@@#@  2、放线@#@  根据施工图确定喷淋管线的位置并作标记,查看有无障碍并现场解决。

@#@@#@  3、支、吊架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室内管道的支架,首先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位置,再按管道的标高,把同一水平水管段两端的支架位置画在墙或柱子上;@#@要求有坡度的管道,应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坡度的大小,算出两点间的高度差,然后的两点间拉一条直线,按照支架的间距,再墙上或柱子上画出每个支架的位置;@#@如果土建施工时已在墙上预留的预埋支架孔洞,或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上预埋了焊接支架和钢板,应检查预留孔洞或预埋钢板的标高及位置是否符合要求,预埋钢板上的沙浆或油漆应清除干净。

@#@@#@  

(2)支架安装的一般要求:

@#@支架横梁应牢固地固定在墙、柱子或者其它结构物上,横梁长度方向应水平,顶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平行;@#@固定支架承受着内压力和反力,因此固定支架必须严格安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并应使管子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在无补偿装置且有位移的直段上,不得安装一个以上的固定支架。

@#@@#@  (3)支架的受力部件,如横梁、吊杆及螺栓等的规格应符合设计或标准图的规定。

@#@@#@  (4)支架安装应使管道中心偏离距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管道的表面离墙和柱的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60mm。

@#@@#@  (5)支、吊架不得有漏焊、欠焊部位,不得有表面裂纹。

@#@@#@  (6)支架的固定方法:

@#@墙上有预留孔洞的,可将支架横梁埋入墙内,埋设前,应清除孔洞内的碎砖及灰尘,并用水将洞浇湿,埋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图的规定,填塞使用1:

@#@3水泥沙浆,必须填密实饱满;@#@钢筋混凝土构件上的支架,将支架焊接在预埋板上;@#@在没有预留孔洞和预埋板的砖或混凝土的构件上,根据管道直径采用M10-M16膨胀螺栓安装支架。

@#@管道安装时使用的临时支架应有明显的标志,不可与正式支架位置冲突,管道安装完毕应拆除。

@#@@#@  4、管道安装@#@  

(1)管件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符合以下要求:

@#@@#@  a、材质、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b、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重皮等缺陷;@#@@#@  c、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  d、螺纹密封应完整,无损伤、毛刺等缺陷,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和制造标准;@#@@#@  e、各种非金属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和分层现象,表面无折损、皱纹等缺陷。

@#@@#@  

(2)管道联接:

@#@当管子的公称直径小于100mm时,采用螺纹联接;@#@当管子的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采用沟槽式卡箍联接。

@#@@#@  采用螺纹联接的要求:

@#@@#@  a、管子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

@#@@#@  b、加工的管子螺纹密封面完整、光滑,不得有缺丝或断丝现象。

@#@@#@  c、管道变径时应采用变径管,不得采用补心,公称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上不得采用活接头。

@#@螺纹联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密封材料挤入管内,联接后应将外部清理干净。

@#@@#@  5、系统主要组件的安装@#@  5.1喷头安装@#@  

(1)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并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

@#@试验数量从每批中抽查1%,且不得少于5只,试验压力为3.0MPa,试验时间不得少于3min。

@#@当有两只及以上不合格时,不得使用该批喷头。

@#@当有一只不合格时,应再抽查2%,且不得少于10只重新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当仍有不合格时,亦不得使用该批喷头。

@#@@#@  

(2)安装喷头应具备的条件:

@#@@#@  a、喷头安装应在系统管网经过试压、冲洗。

@#@@#@  b、安装喷头所需要的弯头、三通采用专用管件。

@#@@#@  c、安装过程中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也不得加任何装饰性涂层或外套。

@#@@#@  d、喷头的安装应采用工厂配备的专用扳手。

@#@@#@  e、发现喷头的框架、溅水盘变形或释放元件损伤时应更换喷头。

@#@@#@  f、当喷头需要更换时,更换上的喷头与原喷头规格、型号相同。

@#@@#@  g、喷头安装时应按设计规范要求确保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和墙面的距离。

@#@@#@  5.2报警阀的安装@#@  

(1)报警阀安装应具备的条件:

@#@@#@  a、报警阀的铭牌、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  b、报警阀组合体配件完好齐全;@#@阀辨启闭灵活、密封性好;@#@阀体内清洁无异物堵塞。

@#@@#@  c、系统的主管网已安装完毕。

@#@@#@  

(2)报警阀安装应先安装主阀体,与消防立管的连接,应保证水流方向一致,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报警阀应安装的明显而便于操作的地点,距室内地面高度为1.2米;@#@两侧距墙不小于0.5米,正面距墙不小于1.2米;@#@安装报警阀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措施。

@#@@#@  (3)报警阀辅助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a、在报警阀前后便于观测的位置应安装压力表。

@#@@#@  b、在报警阀上应安装水力警铃、压力开关。

@#@@#@  c、安装水力警铃检测阀、动作检测阀、报警阀进水控制器等。

@#@@#@  d、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安装排水管和放水闸阀。

@#@@#@  5.3水力警铃的安装@#@  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有人的值班室内,且应安装供检修、测试用的阀门;@#@水力警铃安装应确保其启动压力不小于0.05MPa,警铃联接管必须畅通、无锈蚀,水轮转动灵活。

@#@@#@  5.4水流指示器安装@#@  水流指示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a、水流指示器在管道试压冲洗合格后,方可安装。

@#@@#@  b、水流指示器的浆片、膜片一般宜垂直于管道,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

@#@@#@  c、动作灵活,不允许与管道有任何摩擦接触,且要求无渗漏。

@#@@#@  5.5信号阀的安装@#@  系统中的安全信号阀应靠近水流指示器安装,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间距不小于300mm。

@#@@#@  5.6控制阀的安装@#@  系统中安装的控制阀包括闸阀、蝶阀等型号、规格、安装部位均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安装方向正确,阀内清洁无堵塞、无渗漏;@#@系统中的主要控制阀必须安装启闭标志。

@#@@#@  5.7压力开关的安装@#@  压力开关应竖直安装在通往水力警铃的管道上,并不允许在安装中拆装改动。

@#@@#@  6、系统试压@#@  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对管网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验证工程质量。

@#@@#@  

(1).管道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  a、系统已安装完毕,并符合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规定。

@#@@#@  b、支、吊架齐全,牢固可靠。

@#@@#@  c、试验用压力表不应少于两只,精度不低于1.5级,表的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2倍。

@#@@#@  d、已有合理的并经批准的系统试验方案。

@#@@#@  

(2)水压试验:

@#@系统水压试验采用生活用水进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试验压力为1.4MPa,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试验压力为1.2MPa。

@#@@#@  (3)严密性试验:

@#@系统严密性试验一般在强度试验合格和管网冲洗后进行,其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  (4)试压过程中如遇泄漏,不得带压修理,而应停止试压,并应放空管网中的试验介质,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试。

@#@@#@  (5)系统试验合格后,宜在室外合适地点排放试验介质,并注意安全。

@#@@#@  (6)系统试压完毕后,应及时无遗漏地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及试压用的管道,并与记录核对无误,然后填写《自动喷水系统试压记录》。

@#@@#@  7、系统冲洗@#@  

(1)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分段进行冲洗。

@#@冲洗的顺序应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顺序进行。

@#@@#@  

(2)冲洗前,应对系统内有仪表采取保护措施,并将止回阀和报警阀等暂时拆下,待冲洗工作结束后随即复位,不允许冲洗的设备与冲洗系统隔离;@#@冲洗前应检查管道支、吊架的牢固强度,必要时应予以加固;@#@对不能冲洗后可能留存脏物、杂物的管道、设备,应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清理。

@#@@#@  (3)冲洗中注意问题:

@#@@#@  冲洗直径大于100mm的管道时,应对其焊缝、死角和管道底部重点敲打,但不得损伤管道。

@#@@#@  (4)冲洗结束后的处理:

@#@@#@  管道冲洗合格后,应及时填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冲洗记录表》。

@#@管道冲洗完毕除规定的检查及恢复工作外,不得再进行影响管内清洁的其他作业。

@#@@#@  8、系统验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及时竣工验收,系统竣工验收应以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为依据,验收项目包括系统的供水源、管网、喷头布置以及系统功能等进行检查试验。

@#@并填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验收表》。

@#@验收合格后即可交付使用。

@#@@#@";i:

4;s:

23857:

"@#@编号:

@#@WSHJLGS-2003-003@#@乌市石墩子山水厂扩建输配水管线工程二号管理站@#@施工监理规划@#@监理合同号:

@#@@#@总工程师:

@#@@#@(签字)(日期)@#@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签字)(日期)@#@编制人:

@#@@#@(签字)(日期)@#@乌鲁木齐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盖章)@#@@#@2003年5月25日编制@#@一工程项目概况@#@1工程项目名称乌市石墩子山水厂扩建输配水管道工程2号调蓄水池管理站@#@2工程建设地点乌市红山东路北山坡929高地@#@3建设规模及简介2号调蓄水池管理站,由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总投资暂定7100万元,调蓄水设计能力10000m2。

@#@工程计划于2003年5月15日破土动工,2003年10月30日投用。

@#@2号调蓄水池管理站站址设在五星路东水塔山929高地,分为南北两块,占地总面积8642m2。

@#@管理站围墙内南北长91m,东西长70m,内部布置值班宿舍、加氯间、清水池各一座,站内建筑面积为839.98m2。

@#@库房区围墙内南北长74m,东西长40m,内部布置库房一座,建筑面积为330.75m2。

@#@因地势不一,南北各建筑标高分别设定,其绝对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002年进、出水管和泄水管已敷设至站围墙外,本工程还包括池内配套的给水、泄水、溢流管线,与建筑物配套的给水、下水、暖气管线。

@#@加氯间工艺安装及为水池配套的加氯管线。

@#@最后完成站内及库房区内的围墙、道路、竖向。

@#@@#@4工程类型和特点@#@该工程为石墩子山水厂东线输配水管道的配套工程,输水经过1号管理站及本站调蓄,使各项指标达到合格后输往市区各地。

@#@其特点为:

@#@@#@1)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2)站内地形变化大,清水池斜坐于山坡,施工难度较大;@#@@#@3)施工场地狭小,必要时需进行立体交叉作业;@#@@#@4)时逢修建上山道路,施工车辆通行时常受阻;@#@@#@5)施工场地地层填土下为中风化基岩,地基开挖有一定难度。

@#@施工区内无地下水影响;@#@@#@6)山上居民较多。

@#@施工用水比较紧张。

@#@@#@7)周边为居民聚居,东为军事禁区,夜间施工时要考虑噪音影响;@#@@#@5建设单位乌鲁木齐自来水总公司@#@6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7承建单位天一建工集团@#@8监督单位乌市质量监督站@#@二监理工作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文件和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和本公司签定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三监理工作范围@#@施工阶段监理:

@#@@#@场地平整@#@1万m2清水池施工,与水池配套的进出水管、溢流管、阀门井施工;@#@@#@值班室、库房建筑施工,与之配套的电气、给排水管线施工;@#@@#@加氯间建筑施工;@#@@#@加氯设备安装和调试工程;@#@@#@工艺管道工程;@#@@#@电气仪表工程;@#@@#@场内围墙、竖向及道路工程;@#@@#@试运行及保运(含保修阶段监理)@#@四监理工作目标和措施@#@1、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1.1质量目标@#@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

@#@@#@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土建工程优良率为80%;@#@@#@安装工程优良率为90%;@#@@#@整体工程必须达到部优工程的标准。

@#@@#@本工程监理质量目标以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质量目标值(优良)为控制目标。

@#@(见表1)@#@工程质量目标分解表@#@土建工程表1@#@序号@#@单位工程@#@质量目标@#@子单位工程@#@质量等级@#@1@#@1万m2清水池@#@优良@#@地基基础分部,@#@合格@#@钢筋分部。

@#@@#@优良@#@模板分部@#@优良@#@混凝土分部@#@优良@#@2@#@房屋建筑@#@优良@#@加氯间@#@优良@#@值班室@#@合格@#@库房@#@优良@#@5@#@设备基础构筑物@#@优良@#@各设备基础、管沟@#@合格@#@6@#@附属工程@#@合格@#@围墙@#@合格@#@道路、人行道@#@合格@#@竖向@#@合格@#@安装工程表2@#@序号@#@单位工程@#@质量目标@#@子单位工程@#@质量等级@#@7@#@管理站区@#@优良@#@进出水管、溢流管安装@#@优良@#@阀门安装@#@优良@#@8@#@加氯间@#@优良@#@设备工艺安装@#@优良@#@加氯管线安装@#@优良@#@电气仪表安装@#@合格@#@1.2质量控制措施@#@1.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l监理工程师组织和参加开工前的质量保证审查工作@#@

(1)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

(2)审核和确认施工单位单位资格;@#@@#@(3)审查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完成状况;@#@@#@(4)对材料供给方进行质保审查;@#@@#@(5)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主要施工方案;@#@@#@(6)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及现场主要施工人员到位状况;@#@@#@(7)确定施工界区的测量控制网络;@#@@#@(8)检查进场施工机械和进场施工材料;@#@@#@(9)审查施工单位关键岗位人员资格;@#@@#@l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文件的审查@#@

(1)审查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保证程序;@#@@#@

(2)审查施工单位质量计划;@#@@#@(3)审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并签署意见;@#@@#@(4)审查并规范施工过程的报表、文件及传递方式。

@#@@#@1.2.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检查工序质量,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制度。

@#@做好各项隐蔽工程的检查工作。

@#@签字确认《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2)对重要的和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如:

@#@清水池钢筋隐蔽、管道安装、建筑地基基础、设备基础等),监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巡回检查或旁站监理,实行旁站监理的应填写现场旁站监理记录;@#@@#@(3)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自检、互检、专职检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4)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5)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6)坚持施工质量事故“三不放过”原则,严格审核有关工程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7)组织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事故处理方案,及时向业主通报情况,负责对事故处理过程的跟踪检查、确认。

@#@@#@(8)定期总结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按期编制监理月报;@#@@#@(9)定期整理工程质量管理资料,统一编制工程项目各子项目录,建立工程质量监理档案。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点。

@#@@#@注:

@#@质量控制检监点监理工程师执行质量检查制度,表中所列检查等级分为:

@#@A、B级,A级为监理工程师必须检查点,B级为监理工程师定期检查点,C级为监理工程师巡检点。

@#@带“R”表示监理人员检查必须保留检查文字记录。

@#@@#@1.2.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1)监理工程师按专业制订质量控制、检验、审核、验收程序;@#@@#@

(2)组织单位工程中间交接,审核签认交工资料;@#@@#@(3)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预验收,并作好以下工作:

@#@@#@①组织施工单位做好试车期间的保运工作;@#@@#@②工程项目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时按期向业主提交监理资料;@#@@#@③协助业主组织竣工验收;@#@@#@④监理人员对保修期间出现的工程缺陷原因及责任进行调查和确认,并协助处理。

@#@同时跟踪检查缺陷修复的质量。

@#@@#@1.3工程质量控制措施@#@通过组织、技术、合同、经济四项措施对工程质量目标进行控制。

@#@@#@1.3.1组织措施@#@1)落实项目监理部的监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保证监理工作质量;@#@@#@2)监督承包单位完善内部的质保体系,并使之正常运转;@#@@#@3)按照合同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制定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4)确定重要分部工程、重要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控制。

@#@@#@1.3.2技术措施@#@1)对可能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与论证,确定其可行性,择优选用;@#@@#@2)对方案中的技术问题、技术数据作分析审核,重点问题重点控制;@#@@#@3)在方法上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建立工序的质量检查程序与制度;@#@@#@4)利用本公司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做好事前控制,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5)检查工序质量,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制度。

@#@做好各项隐蔽工程的隐蔽前检查。

@#@隐蔽过程进行旁站监理。

@#@@#@6)搞好现场的质量控制并做好质量缺陷的处理;@#@@#@7)按照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严格管理,以工序质量保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保分部工程质量;@#@@#@8)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或进行科学试验。

@#@@#@1.3.3合同措施@#@1)依据施工合同条款对承包单位的质量目标进行控制;@#@@#@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3)对于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序或部位令其返工,并按合同条款进行处罚。

@#@@#@1.3.4经济措施@#@1)制定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标准,保证资金合理支付;@#@@#@2)对没有经过质量验收的工程不进行计量;@#@@#@3)工程质保资料和验评资料不合格的工程不进行计量。

@#@@#@1.4现场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1)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程序进行设备材料的报验;@#@@#@2)监理应仔细核验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相关文件,对到货的各种材料进行外观检验,外观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允许进场;@#@@#@3)严格按照监理检查程序检查工程施工材料的检验、发放和使用;@#@@#@4)设备材料品质检验监理要点:

@#@@#@①结合设备安装试车工作对设备的内在质量进行检验。

@#@@#@②对阀门等按规定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1.5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检验流程和措施:

@#@@#@1.5.1工序质量控制检查流程:

@#@@#@工序质量控制检查流程@#@工序施工完毕@#@施工单位自检、@#@互检、专职检@#@整改、返工@#@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现场检查@#@试验室检验@#@不合格@#@监理签署意见@#@合格@#@@#@进行下道工序@#@@#@1.5.2关键工序监理方案要点@#@

(1)清水池施工监理控制要点@#@清水池是管理站的重要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意义重大。

@#@监理要点:

@#@@#@1)熟悉现场情况,确认地基基础条件符合设计要求;@#@@#@2)对到现场的砂石料、水泥、各类型钢材进行见证取样复验;@#@@#@3)要求根据自己专业的监理特点,各专业要制定各自的监理细则;@#@@#@4)对钢筋绑扎、模板支固进行检查验收;@#@@#@5)对止水带敷设、止水钢板安装、混凝土浇注等重点工序、隐蔽工程要进行旁站监理;@#@@#@6)对水池基础标高、间距、立柱、顶板等重要部位外形尺寸,要用测量仪器进行检验;@#@@#@7)对试件、试块的制作、送检要经进行见证取样;@#@@#@8)检查各种预埋件是否符合设计图纸,核实图纸尺寸与实物是否相符;@#@。

@#@@#@

(2)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监理要点: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重点主要针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实施监控。

@#@@#@1)地基基础完成后,应由监理单位会同建设、设计、质监、施工等有关单位检查坐标、基底的尺寸和标高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基底是否到达勘察设计要求。

@#@@#@2)超深部分的处理要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毛石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毛石比例和混凝土分层厚度,监理工程师在毛石混凝土浇注期间要实行旁站监理。

@#@@#@3)钢筋隐蔽检查是重中之重,在施工前,应检查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4)施工中钢筋预制加工、焊接、安装,都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对照施工图中钢筋布设的数量、截面尺寸和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经监理检查验收,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止水带安装是重点工序,在确认内在质量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要仔细检查止水带的敷设细节,同时做好剩余部分成品保护的监督。

@#@@#@6)因清水池内壁为清水混凝土一次浇注完成,所以对模板支固要求,垂直度和拼接缝处理要严格检查,加固检查必须保证不出现一次涨模现象为止。

@#@同时对止水钢板安装也要详细核查。

@#@@#@7)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配合比,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先行进行试验,在获得试验配合比后,进行施工配合比配置,经试验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注。

@#@@#@8)混凝土浇注严格按规范、设计要求进行,监理实行全过程旁站检查。

@#@@#@9)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求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必要养护;@#@@#@10)对试块、试件的制作送检实施见证;@#@@#@11)回填按设计要求进行。

@#@@#@(3)房屋建筑工程监理方案要点@#@1)地基基槽应符合设计要求,经各方验收签字认可;@#@@#@2)对到现场的砂石料、水泥、各种类型钢材进行检查并取样检验;@#@@#@3)建、构筑物基础应严格控制其标高、轴线,设备基础还应控制地脚螺栓(预留孔)尺寸;@#@@#@4)对试块、试件的制作送检实施见证取样;@#@@#@5)对钢筋绑扎等隐蔽工程严格按规范要求检查;@#@@#@6)屋面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的使用性能,要对屋面防水材料的选材、防水设计与施工严格把关,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屋面不渗漏。

@#@@#@(4)管道安装监理方案要点:

@#@@#@1)管道施工前,对定位坐标进行复测检查,对地面标高进行详查;@#@@#@2)管道开挖完成后,会同各方进行地基基槽验收,符合设计要求,认可进行下道工序;@#@@#@3)对管材和配件到货进行质量检验,包括:

@#@质量证明材料,管材和配件外观、材质、规格尺寸、数量等;@#@@#@4)对管道安装中的承插口进行详查;@#@@#@5)现场进行焊接前要对焊工、检验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定,按规范对焊条、焊丝的保管、烘干制度检查;@#@执行20%随机抽样探伤检验。

@#@@#@6)会同各方进行管道水压试验,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力和保压时间,各方现场签字确认;@#@@#@7)回填土按规范要求进行。

@#@@#@(6)设备安装监理要点:

@#@@#@1)土建基础交安检查符合标准;@#@@#@2)安装方案的报验及批准;@#@@#@3)设备安装找正、间隙测量结果复查;@#@@#@4)二次灌浆前检查确认,隐蔽时旁站监理;@#@@#@5)设备单机试运行。

@#@@#@(7)工艺管线安装监理要点:

@#@@#@1)各类工艺管线到货质量检验,包括:

@#@出厂合格有效的质量证明材料,材料外观、材质、规格尺寸、数量等。

@#@对除锈、防锈、防腐程序、涂层厚度进行量化检验,对工艺管线的涂色进行确认@#@2)配管安装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3)管线焊接的检查;@#@@#@4)焊工、检验人员、特殊工种的资格认定,焊条、焊丝的保管、烘干,取用制度的检查确认;@#@@#@5)确认各种管件(如大小头、各类阀门、短节、支吊架等)安装高度、安装方位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管道安装前将管内清理干净,应对敞开管口进行保护,防止异物进入;@#@@#@7)现场对各类阀门特别是国产阀门必须进行100%强度及严密性试验;@#@@#@8)各类工艺管线保温、油漆施工质量和各类工艺管线色标、色环的确认;@#@@#@9)落实工艺管线试验、吹扫的安全监控措施。

@#@@#@(8)站内道路工程监理要点@#@1)检查测量桩位,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无误;@#@@#@2)路基开挖后的标高控制;@#@@#@3)路基填土压实应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检测;@#@@#@4)控制级配戈壁土的质量;@#@@#@5)铺设混凝土面层前,要确认混凝土的配合比,按时取样试验;@#@@#@6)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现场必须旁站监理。

@#@@#@(9)电气、仪表监理方案监理控制要点:

@#@@#@1)参与进行到货设备外观检查,数量、随机资料清点;@#@@#@2)主要设备安装时旁站监理;@#@@#@3)进行有关继电器、表计、变送器等需现场整定的器件整定值检查;@#@@#@4)参加控制电缆、电力电缆敷设时截面、芯数、屏蔽等情况检查、耐压试验检查;@#@@#@5)参加接地装置隐蔽前检查;@#@@#@6)参与电气盘、仪表盘的传动试验,参与中控与现场设备的联动校验,电机的单机试运检查;@#@@#@7)参加装置电气首次带电运行;@#@@#@8)参与制定装置电气、仪表设备的运行方案制定;@#@@#@9)参加仪表联锁值整定及联锁调试;@#@@#@10)参与工艺试运行时有关仪表、电气联锁值的调整。

@#@@#@(10)安全施工监理要点:

@#@@#@1)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保证体系;@#@@#@2)检查安全主管人员、安全专职人员的岗位资格;@#@@#@3)检查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情况;@#@@#@4)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教育记录及安全管理台帐;@#@@#@5)建立现场安全事故台帐;@#@@#@6)建立现场安全事故预防控制措施;@#@@#@7)建立现场安全事故管理程序;@#@@#@8)坚持安全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

@#@@#@9)检查防“非典”各项措施制订和落实情况,要求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建立疫情及时上报制度。

@#@@#@2、工程进度控制目标和措施@#@2.1项目总控制进度计划目标@#@运用各种监理手段和方法,依据合同文件所赋予的权力,监督承包人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管理措施,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预定的进度目标。

@#@@#@2.1.1保证该项目2003年10月25日完工,10月30日满足投用。

@#@@#@2.1.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后附)@#@2.1.3主要时间形象进度@#@

(1)8月15日@#@清水池整体浇注完、加氯间、值班室房屋主体完,设备基础完,@#@

(2)9月15日@#@站内配套管道、阀门井安装完,试压、回填完,加氯间设备、工艺管道安装50%,值班室内部装修完,地下管网完,库房基础完,@#@(3)10月10日@#@工艺管道安装及严密性试验完,电气、仪表安装完,配电室受电,加氯间装修完,站内回填完,围墙完,道路完,库房主体及内外装完,库区及预留区场地平整完,围墙及道路竖向完,进行三查四定。

@#@@#@(4)10月30日全部完工,可投用。

@#@@#@2.2进度控制程序@#@工程进度控制的基本程序@#@基本实现计划目标@#@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承包单位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填写«@#@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注:

@#@如总进度计划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可不单独审批。

@#@@#@否@#@承包单位编制年、季、月进度计划填写«@#@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按计划组织实施(日进度)@#@监理工程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分析@#@严重偏离计划目标@#@承包单位编制下一期施工进度计划@#@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监理通知》,指示承包单位采取调整措施@#@2.3施工图设计进度控制措施@#@1)落实监理单位内部和设计单位的进度控制人员,明确任务和职责;@#@@#@2)建立进度协调组织和进度协调工作制度;@#@@#@3)建立畅通的信息搜集、整理反馈系统;@#@@#@4)向业主和设计单位推荐先进、合理、经济的技术设计方案和加快进度的方法;@#@@#@5)利用合同文件规定的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及合同赋予监理工程师的权力,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成任务。

@#@@#@2.4施工进度控制方法和措施@#@2.4.1编制施工进度计划@#@1)根据业主提出的总工期要求,控制工程施工进度,以保证该工程于2003年10月30日投用。

@#@@#@2)根据批准的总体进度计划,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月进度计划;@#@@#@3)根据批准的月计划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周计划;@#@@#@4)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设备、材料的到货进度计划;@#@@#@5)根据施工单位的总体进度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与实际进度的差异,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6)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议,对有关进度进行协调。

@#@确保计划进度的如期实施。

@#@@#@2.4.2施工进度偏差及纠正@#@1)定期进行施工进度检查。

@#@当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i:

5;s:

1588:

"自行车坡道相关设计规范@#@相关规范如下@#@办公建筑设计规范@#@4.4.5非机动车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净高不得低于2.00m;@#@@#@2每辆停放面积宜为1.50~1.80m2@#@3300辆以上的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出入口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4应设置推行斜坡,斜坡宽度不应小于0.30m,坡度不宜大于1:

@#@5,坡长不宜超过6m;@#@当坡长超过6m时,应设休息平台。

@#@@#@【条文】4.4.5参照及引用我国和日本建筑设计资料集,以及2003【现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中停车场部分有关自行车设计数据。

@#@@#@措施2009年版中4.5.2@#@1.自行车停放,每个车位按1.5-1.8㎡;@#@@#@3.自行车停放宜分段设置,每段长度15-20m,每段应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不小于3m;@#@@#@4.当车位数量在300辆以上时,其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出入口净宽不宜小于2.0m;@#@@#@8.4.2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4.供自行车推行使用的坡道,宜辅以供人行走的踏步,供人行走的踏步数不应超过18级,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8m,踏步段的宽度单向不宜小于0.5m,双向不宜小于1.0m,供自行车推行坡道宽度由设计确定,坡度不宜超过1:

@#@4,坡道宽度不宜小于0.4m(推一辆自行车的宽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6.2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

@#@5;@#@@#@";i:

6;s:

19076:

"@#@50202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第一部分:

@#@概述@#@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该工作面切眼平均倾角0-3o。

@#@切眼断面为矩形,净宽7.5米,高2.6米@#@二、50202工作面及机巷设备配备情况@#@工作面@#@液压支架117台@#@工作面刮板运输机1部@#@采煤机1台@#@胶运巷@#@转载机1部@#@破碎机1台@#@设备列车上的电气设备@#@乳化液泵2台@#@喷雾泵2台@#@移动变电站3台@#@绞车2台@#@组合开关3台@#@馈电开关1台@#@真空电磁起动器2台@#@其他@#@泵站系统、各种管路、电缆、单体液压支柱、铰接梁等。

@#@@#@第二部分: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1、运输设备所经过的巷道,必须按支架运输方向进行模拟试验,详细检查巷道断面尺寸,巷道坡度、曲率半径是否符合要求,达到畅通无阻。

@#@@#@2、对安装运输绞车位置及绞车混凝土基础、绞车“四柱两戗”、地锚进行全面检查,必须满足运输要求,确保安全运行。

@#@@#@3、安装绞车的布置:

@#@@#@在50202回风巷与切眼交叉处,安装一台JM-14型绞车,钢丝绳为Φ24-6×@#@37型,缠绳量100米。

@#@绞车必须打“四压两戗”地锚固定,压柱上必须系好安全绳,绞车安设好防护栏,绞车基础按设计要求施工,保证中心线符合施工要求。

@#@@#@第三部分:

@#@作业方式与劳动组织@#@一、设备安装顺序@#@供电、供液系统→破碎机、转载机、设备列车、胶带输送机→机头端头支架3部→前部溜机头及传动部→机头过渡支架1部→基本支架及前部溜中部槽、附件→采煤机→机尾2架过渡支架→前部溜机尾及传动部→机尾2架端头支架。

@#@@#@二、作业方式@#@1、劳动组织:

@#@此次作业方式为三班作业,“三八”作业制。

@#@@#@2、矿每班配备安检员及瓦检员各一名,每天配备钢丝绳检查工一名。

@#@@#@第四部分:

@#@设备的运输@#@一、安装设备的运输路线@#@1、安装设备运输路线:

@#@@#@①工作面设备(端头支架、过渡支架、基本支架、后部刮板输送机)。

@#@@#@②采煤机、前部刮板输送机@#@50201工作面→502回撤通道→50202回风巷→50202综采面@#@③机巷内设备(胶带输送机机尾及设备列车、转载机、破碎机等)。

@#@@#@50201工作面→502回撤通道→50202胶运巷→50202综采面@#@2、乳化液泵、箱、移动变电站,运输路线。

@#@@#@3、50201工作面→503回风巷→50202胶运巷@#@二、设备的运输@#@1、液压支架:

@#@所有液压支架由支架运输车从50201工作面整体运输至50202工作面进行安装。

@#@@#@2、所有支架在装车前,要降到最低高度,侧护板收回锁牢。

@#@@#@3、其它设备装车不得超宽、超高、偏载和超重,否则必须分解运输,确实无法分解的,另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4、设备车捆绑完毕后,必须安排专人检查装车捆绑情况,合格后方准运输。

@#@@#@第五部分:

@#@设备的安装@#@一、转载机、破碎机的安装@#@1、转载机、破碎机的安装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铺设前应先将作业地点的浮煤及杂物清扫干净。

@#@@#@3、将转载机机头架、过渡槽及传动部件用安装在机巷的绞车拉到皮带机尾处,并放置稳妥。

@#@@#@4、将破碎机箱体及前拖座运至安装地点,逐件进行安装;@#@紧固各部连接螺栓,将底链铺入底槽,并每隔3m安装一块刮板,防止链条拧劲。

@#@@#@5、依次安装转载机起坡段,桥身段及过渡槽,并随着铺设的进行。

@#@@#@6、在机巷工字钢梁上用Φ26×@#@92mm锚链、连接环悬挂一台5吨手拉葫芦,将转载机机头架用5吨手拉葫芦吊起放在皮带机尾架上,与过渡槽连接在一起,上齐连接销轴。

@#@@#@7、紧固各部连接螺栓,依次上齐转载机起坡段、桥身段两侧的挡煤板夹板,然后安装转载机及破碎机传动部。

@#@@#@8、待端头支架安装完毕后,再安装剩余中部槽及机尾架,铺设上链,补齐刮板,预紧刮板链,进行试运转。

@#@@#@二、支架的安装@#@

(一)端头支架的安装:

@#@@#@1、安装端头支架前,将安装地点的浮煤杂物清扫干净。

@#@@#@2、安装转载机机尾中部槽及机尾架,铺设上链,补齐刮板,预紧刮板链,进行试运转。

@#@@#@

(二)支架的下放卸车及调向安装@#@1、支架运输至工作面安装地点放下,支架车的起吊由专人操作。

@#@@#@2、放下后用绞车调整支架方向,进行安装。

@#@@#@3、用绞车拉住支架,防止支架倾倒;@#@将一颗单体支柱一端顶在已就位的前部溜推拉耳子上,另一端顶在支架底座上;@#@将另一颗单体支柱一端顶在已就位的后部溜推拉耳子上,另一端顶在支架底座后沿上;@#@交替升单体支柱,一次升100mm,将支架调向至安装地点,安装就位。

@#@@#@4、设专职验收员,对每架支架状况进行记录。

@#@@#@三、工作面其它设备的安装@#@

(一)工作面运输机的安装:

@#@@#@1、运输机是在端头支架安装完毕后,超前进行安装,即工作面支架未安装前,应提前铺设六节前部溜中部槽,再安装支架,前部溜超前支架安装10m,便于支架安装时顺利调向。

@#@@#@2、部件装卸车方法:

@#@@#@

(1)前后部溜机头、机尾架,传动部,过渡槽均用铲板车装运;@#@用3吨手拉葫芦、Φ19-6×@#@37-5.3m的钢丝绳扣与铲板车铲板捆绑牢固;@#@运输机中部槽均支架车运输(每车装三块),用专用固定架卡牢。

@#@运至50202切眼安装地点卸下。

@#@@#@

(2)各部件运至切眼卸车地点后,在卸车地点架设横向起吊钢梁,钢梁两端各架设一架一梁三柱抬棚,起吊钢梁和棚梁均用2.5m矿用11#工字钢,棚腿用DZ-3.15米单体支柱,用Φ26×@#@92mm锚链、连接环将一台5吨导绳轮挂在起吊梁上,4#主绞车牵引所卸设备车,@#@5#副绞车通过导绳轮将所卸设备吊起,4#主绞车向上牵引,松5#副绞车,将所卸设备放下。

@#@按上述方法依次将各部件卸下并用5吨手拉葫芦拉至安装地点。

@#@@#@(3)齿轨、刮板、圆环链用20铲车运至新切眼。

@#@@#@(4)卸车时,卸车点下方10米范围内严禁有人。

@#@@#@3、安装方法:

@#@@#@

(1)铺设前,先将作业地点浮煤杂物清扫扫净,溜板应铺设到实底上,运输机安装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并安装超前支架10米。

@#@@#@

(2)在端头支架(后期是已就位的支架)上,用Φ26×@#@92mm锚链、连接环固定一台5吨手拉葫芦,用手拉葫芦与Φ19-6×@#@37-10m的钢丝绳扣依次将各部件拉至安装地点。

@#@@#@(3)按设计尺寸固定机尾架,将链条穿过机尾架绕过链轮,然后铺开底链,链条焊口方向背离中板。

@#@按顺序安装机尾过渡槽、机尾传动部、中部槽、机头过渡槽直至机头架、机头传动部,并随着中部槽的安装,将刮板链(底链)全部铺开,防止链条拧劲。

@#@@#@(4)随着中部槽及支架的安装,机头架安装完毕后,从机头向下铺设上链与底链对接;@#@安装机尾传动部。

@#@@#@(5)紧固机头、机尾减速箱、连接套、联轴器、电机与机头机尾架的连接螺栓。

@#@预紧刮板链(刮板链在机尾链轮处下垂二个环为宜)。

@#@@#@(6)安装完毕后,应按照刮板机完好标准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全文贯彻)要求进行进行验收,并进行试运转。

@#@@#@

(二)采煤机的安装:

@#@@#@1、采煤机从50201工作面撤出后由铲板车运至新切眼。

@#@运输前将采煤机用锚链固定在铲板车的铲板上,连接环上必须上螺丝,由专人检查无误后方可行车。

@#@采煤机检修部件在综采车间经检修后由支架车运至新切眼,运输时用锚链固定,连接环必须上螺丝。

@#@@#@2、在40#支架就位后,采煤机部件按安装顺序运至30--40#架前,并用锚链与前部溜或支架锁牢,防止下窜。

@#@(左右滚筒待基本支架安装完毕后,下至工作面上口)。

@#@@#@3、在36#支架前梁处架设两架起吊钢梁,间距2米,起吊梁两端必须架设一梁三柱抬棚,起吊钢梁和棚梁均用2.5m矿用11#工字钢,棚腿为DZ-2.5m单体支柱(起吊梁与起吊物必须垂直)。

@#@@#@4、用Φ26×@#@92mm锚链、连接环分别将两台5吨手拉葫芦挂在起吊梁上,将电控箱吊起,下部用方木将电控箱垫平,松手拉葫芦、挪起吊钢梁,依次将左行走箱、右行走箱吊起,依次与电控箱对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

@#@采煤机上、下齿轨轮必须用卡道器卡牢,防止其下滑。

@#@@#@5、与安装左、右行走箱方法相同,依次安装左、右截割部,安装左、右调高油缸,各部销轴安设要齐全、到位。

@#@@#@6、安装冷却喷雾系统,铺设供电电缆及电缆夹、冷却喷雾管路,安装左、右操作站、变频器控制盘及瓦检仪。

@#@@#@7、安装完毕后,应按照采煤机完好标准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全文贯彻)要求进行进行验收,并进行试运转。

@#@@#@8、待基本支架安装完毕后,将采煤机开至机尾,将溜子拉回,将左滚筒沿煤壁运至95#支架处安装,右滚筒在风巷上口安装,紧固连接螺栓。

@#@@#@(三)乳化液泵站的安装:

@#@@#@1、运输前,乳化液泵箱要封堵各进出口,防止进入杂物。

@#@@#@2、乳化液泵箱安装前必须冲洗干净,乳化液泵油池必须更换新的润滑油。

@#@@#@3、乳化液泵、泵箱安装要平稳、牢固,巷道水沟要畅通。

@#@@#@4、各种管路系统连接前要进行冲洗及打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与支架进、回液系统接通,各部连接螺栓要齐全、紧固。

@#@@#@5、管路要悬挂整齐,保证巷道整洁,畅通。

@#@@#@第六部分:

@#@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参加作业人员,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所有作业人员在安装前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经考试合格、签字备案后,方可上岗,并严格按措施作业。

@#@@#@3、整个安装过程中,施工负责人和矿安检员在作业前,作业后,对作业地点进行认真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存在问题处理好后,方可作业。

@#@@#@4、作业前必须由矿安检员,施工负责人对作业地点的支护进行详细检查,把存在问题处理好后,方可作业。

@#@@#@5、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工作面要有足够的新鲜风流,每班由通风队派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情况,每天由通风队派专职测风员对作业地点风量测定一次,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确保通风系统完好。

@#@@#@6、在距作业地点5m、工作面回风、顶板道、顶板道排放瓦斯风流全风压混合处、机巷设置瓦斯监测探头,按规定调校灵敏准确,但探头断电功能不设置,即只报警不断电@#@7、在回风巷道所有绞车峒室内各悬挂一台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当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绞车司机必须立即停车,压住绞车闸把,并用锚链同绞车底座锁牢,由专职电工切断绞车电源。

@#@当风流中瓦斯浓度降到1%时以下时,由瓦检员检查确认后,方可按规定恢复供电。

@#@@#@8、施工中,工长、电钳工、跟班队干部要配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随时检查瓦斯浓度,当风流中瓦斯浓度大于1%时,立即停止作业。

@#@@#@9、人员进入机道作业前,必须停电闭锁前部溜及采煤机,站在机道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随时注意顶板、煤壁和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确无问题后,方可进行作业。

@#@@#@10、安装设备地点需要用手拉葫芦起吊时,起吊梁两端必须架设一梁三柱抬棚,起吊钢梁和棚梁均用2.5m矿用11#工字钢,棚腿为DZ-2.5m或DZ-3.15m单体支柱,不得随意在原棚梁起吊设备,抬棚梁与原棚梁间必须接实。

@#@起吊梁与起吊物必须垂直。

@#@@#@11、工作面安装、运输、捆绑专用的所有起重设备、导向轮、连接件等必须有合格证,在每次使用前要有专人详细检查其完好情况,如超规定不完好,严禁使用。

@#@@#@12、起吊设备前,必须仔细核对设备的重量,不得大于手拉葫芦的规定起吊重量。

@#@@#@13、易损件、特殊件及小件,由专人负责装箱运送,以防止丢失或损坏。

@#@@#@14、人工抬运大件时,绳索要系牢,专人指挥,统一呼号,起落行动一致。

@#@@#@15、单体铺助作业时,单体柱头要垫小杆或木鞋,注液枪用铁丝绑牢,进行远方操作。

@#@@#@二、安装液压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1、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管理顶板,不得随意改动支护。

@#@@#@2、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随时注意顶板情况,对危险地段和压力大地段,要加密支护,超前支护,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3、每次下放支架前,认真检查运输路线及切眼支护情况,是否有无障碍物,以免造成事故。

@#@@#@4、支架卸车时,由司机专人操作支架车待支架落稳后把吊链松动,其他人方可作业。

@#@@#@5、支架调向过程中,在满足调向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原有支护的移动;@#@若需改动时,必须先支后回,严禁空顶作业,遇有顶板破碎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

@#@@#@6、当工作地点或运输途中,一旦发生冒顶事故,作业人员首先要观察顶板,确认不再冒落时,方可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施工负责人要指派专人观察顶板情况,如冒顶范围过大或继续蔓延时,另行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7、处理冒顶时,可先架设抬棚,在抬棚上打木垛或用木板梁、穿楔来控制冒顶区。

@#@@#@8、工作面所支设的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6MPa,如底板是煤底,则必须垫木鞋,单体柱头和棚梁都必须用双股12#铁丝拴在顶网上,对棚梁的捆绑每根不小于2处。

@#@@#@9、作业人员随时对作业地点原有支护进行全面检查,单体有无卸压,棚梁是否歪斜、松动,如有时,必须及时处理。

@#@@#@10、拆除切眼木垛时,必须由安全负责人和安监员检查顶板支护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拆除。

@#@@#@11、拆除木垛时,必须在木垛最上层四角用单体支设替柱,人员站在木垛上侧拆除,并有专人观察顶板,并清理好退路。

@#@@#@12、在拆除木垛时,如遇顶板压力较大时,先用3.2m钢梁穿过木垛中心架设一架顺山抬棚,一梁两柱,待拆除三层后,形成一梁三柱进行支护,再将木垛全部拆除。

@#@@#@13、用绞车卸车、移动支架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躲进已就位支架内。

@#@@#@14、支架调向就位时,作业地点除调向人员外,不准有其他人员作业,作业人员严禁靠近绞车钢丝绳。

@#@@#@15、支架安装时,要垂直顶底板,要与煤壁垂直,不得出现歪斜,否则要用上部绞车配合单体扶正,以防倾倒。

@#@@#@16、支架安装后,必须将支架伸起接顶。

@#@@#@三、设备的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设备运输巷道要清理干净,无积水、无淤泥、路面平坦确保畅通无阻,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保证安全运行。

@#@@#@2、开车前绞车司机、安检员、安全负责人应详细检查绞车基础,压戗柱、地锚是否牢固可靠,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是否整齐,不得出现空圈打结现象,绞车滚筒上的余绳不得少于三圈,刹车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检查钢丝绳扣、卸扣体、销轴等是否有磨损。

@#@确无问题后,方可开车。

@#@@#@3、每台绞车绳头必须装绳皮(鸡心环),在两根戗柱上挂金属网,起防护作用。

@#@@#@4、提放设备车时,必须有专职把钩工连接绞车钩头及尾绳,经安全负责人检查,确认连接可靠后,方可发信号开车。

@#@运输过程中,严禁撞坏巷道中的其他设施,运输大型设备时必须安排专人跟车,跟车人员不得坐车。

@#@@#@5、绞车的信号装置要齐全完好,绞车信号必须以点铃信号为准,不准用喊话或晃灯代替信号,信号不通不准作业。

@#@信号规定:

@#@主绞车“一停、二提、三放”,副绞车“一停、四提、五放”。

@#@另外在安装绞车峒室与切眼发送信号处,设置TK-200型扩音电话,便于联系。

@#@信号必须回点确认。

@#@所有绞车信号不清时,都视为停车信号。

@#@@#@6、用防爆胶轮车运输溜槽时,必须用专用的捆绑链将溜槽捆绑牢固。

@#@@#@7、支架车在拐弯时要鸣笛减速通过。

@#@@#@8、特种车铲板上严禁站人。

@#@@#@9、车辆运行前必须严格检查车辆完好情况。

@#@@#@四、其他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在支架安装完毕地点作业,相关支架操作手把严禁乱动。

@#@严禁将支架千斤顶活塞杆做为起吊梁或固定点。

@#@@#@2、在起吊物件下方,严禁有人。

@#@@#@3、设备安装各种联接销轴、螺栓必须齐全紧固。

@#@@#@4、在相关设备上作业时,必须断电闭锁,并挂警示牌,严格执行专人停送电制度。

@#@@#@5、接线工艺应符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中的要求。

@#@@#@6、电气设备接地保护按《矿井接地安装检测细则》执行。

@#@@#@7、安装完毕通电前,必须检验绝缘电阻,保证符合要求。

@#@@#@8、电缆悬挂应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68、469条规定。

@#@(全文贯彻),开关上架,固定可靠。

@#@@#@9、各工种严格执行本工种操作规程,持证上岗。

@#@@#@10、起吊所用的手拉葫芦、滑轮、锚链及其悬挂和受力情况,必须有专人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使用。

@#@@#@11、操作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进行作业。

@#@@#@本措施未尽事宜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

@#@@#@附:

@#@50202工作面安装避灾路线图@#@13@#@";i:

7;s:

15367:

"弱电系统MDF、IDF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安装质量验收标准@#@一、综合布线工程特点@#@综合布线系统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整个弱电系统的子系统之一,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通讯传输系统,系统主要采用单模光缆(零水峰)、多模光缆(OM3)及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连接机场的语音设备、数据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及网络设备等,并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关系统连接,为机场语音、数据及多媒体应用提供实用、可靠、灵活、可扩展的介质通路,是机场各弱电及信息系统基础保障。

@#@@#@T2综合布线采用IBMACS综合布线系统产品。

@#@水平线缆采用IBMACS六类低烟无卤双绞线,主干线采用低烟无卤万兆多模光缆和零水峰低烟无卤单模光缆。

@#@T2综合布线包括主楼、连廊、长廊和停车库综合布线。

@#@包括六个MDF:

@#@MDF-1、MDF-2、MDF-3、MDF-T、MDF-BSH、MDF-P、MDF-1负责长廊北段(1-38轴)区域综合布线,管理39个IDF(包括景观墙4个IDF),同时作为T2的电话总配线间,其他MDF的电话主干线缆汇聚到该机房;@#@MDF-2负责长廊南段38-79轴区域综合布线,管理32个IDF;@#@MDF-3负责主楼区域综合布线,管理25个IDF;@#@MDF-T负责连廊6.0m以上区域综合布线,管理22个IDF;@#@MDF-BSH负责连廊6.0m以下区域综合布线,管理8个IDF;@#@MDF-P负责停车库区域综合布线,管理16个IDF;@#@共142个IDF共同管理28500多个RJ45信息及话音开关。

@#@本工程干线线缆敷设:

@#@综合布线线缆在“GCS”电缆线槽内敷设,综合布线光缆在“GCS”光缆线槽内敷设,弱电各类线缆保护均参照EC60614标准,其中电气安装用BS四级导线管。

@#@综合布线采用19英寸标准机柜落地安装。

@#@@#@本系统工程施工范围大,专业面广,工程界面复杂,技术要求高,涉及其它系统多,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在安装过程中统一协调,积极配合。

@#@@#@MDF样板机房为长廊00层S/T-55/56轴MDF2;@#@IDF样板机房为长廊00层Q/R-78/79轴#B126。

@#@@#@二、采用的规范和要求@#@1、国家和上海市强制性规范和条文@#@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6、《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和相关设计文件》@#@7、《综合布线系统合同及技术规格书》@#@三、检验项目及内容@#@1.缆线的敷设@#@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5)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6)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电缆或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其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50%。

@#@@#@7)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8)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可采用A类或B类连接方式,但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9)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6类不应大于13mm。

@#@@#@2.光缆的敷设@#@1)敷设光缆前,应检查光纤;@#@光纤应无断点,其衰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长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的敷设长度;@#@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置在杆旁1m范围内。

@#@@#@2)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牵引。

@#@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3)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4)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有人工逐个人孔同步牵引。

@#@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5)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与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6)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7)光缆敷设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8)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

@#@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3.桥架和线槽@#@1)电缆桥架、线槽宜高出地面2.2m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300m。

@#@在过梁或其它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mm。

@#@@#@2)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

@#@@#@3)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轧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4)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

@#@@#@5)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

@#@@#@6)采用吊顶支撑柱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

@#@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4.桥架和线槽支撑及保护@#@1)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要求@#@ü@#@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单层设置,每路由预埋线槽不应超过3根,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

@#@@#@ü@#@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ü@#@拉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用防水措施。

@#@@#@ü@#@过线盒和接线盒盒盖应能抗压。

@#@@#@ü@#@从金属线槽到信息插座接线盒间的线缆宜采用金属软管敷设。

@#@@#@2)预埋暗管支撑保护要求@#@ü@#@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客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

@#@@#@ü@#@直线布管第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ü@#@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º@#@,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ü@#@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ü@#@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50mm。

@#@@#@3)设置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支撑保护要求@#@ü@#@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

@#@@#@ü@#@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

@#@线槽接头处、间隔3m、离开线槽两端口0.5m处、转弯处。

@#@@#@ü@#@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为1m。

@#@@#@5.线缆终接@#@1)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钮绞状态,钮绞松开长度不应大于13mm。

@#@@#@2)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3)光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②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③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④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连接类别@#@光纤连接损耗(dB)@#@多模@#@单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熔接@#@0.15@#@0.3@#@0.15@#@0.3@#@⑤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各类跳线缆和插接件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b.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10m。

@#@@#@6.设备安装检验:

@#@@#@机柜、机架安装要如下:

@#@@#@①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②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③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时,应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7.电气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电缆系统包括长度、接线图、衰减、近端串音及电缆屏蔽连通等情况,光缆系统主要测衰减和长度。

@#@测试记录如下表:

@#@@#@序号@#@编号@#@内容@#@记录@#@电缆系统@#@光缆系统@#@地址号@#@线缆号@#@设备号@#@长度@#@接线图@#@衰减@#@近端@#@串音@#@(2端)@#@电缆屏蔽层连通情况@#@其他任选项目@#@衰减@#@长度@#@测试日期、人员及测试仪表型号@#@处理情况@#@光缆布线链路的衰减@#@布线@#@链路长度@#@(cm)@#@衰减(dB)@#@单模光缆@#@多模光缆@#@1310nm@#@1550nm@#@850nm@#@1300nm@#@水平@#@100@#@2.2@#@2.2@#@2.5@#@2.2@#@建筑物主干@#@500@#@2.7@#@2.7@#@3.9@#@2.6@#@建筑群主干@#@1500@#@3.6@#@3.6@#@7.4@#@3.6@#@四、检验测试指标@#@1、信道衰减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频率(MHz)@#@3类(dB)@#@6类(dB)@#@1.0@#@4.2@#@1.9@#@4.0@#@7.3@#@3.5@#@8.0@#@10.2@#@5.0@#@10.00@#@11.5@#@5.6@#@16.00@#@14.9@#@7.0@#@20.00@#@ ̄@#@7.9@#@25.00@#@ ̄@#@8.9@#@31.25@#@ ̄@#@10.0@#@62.25@#@ ̄@#@14.4@#@100.00@#@ ̄@#@18.6@#@200.00@#@ ̄@#@27.4@#@250.00@#@ ̄@#@31.1@#@2、光缆布线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出的最大光衰减(介入损耗)应符合下表规定:

@#@@#@布线@#@链路长度@#@(cm)@#@衰减(dB)@#@单模光缆@#@多模光缆@#@1310nm@#@1550nm@#@850nm@#@1300nm@#@水平@#@100@#@2.2@#@2.2@#@2.5@#@2.2@#@建筑物主干@#@500@#@2.7@#@2.7@#@3.9@#@2.6@#@建筑群主干@#@1500@#@3.6@#@3.6@#@7.4@#@3.6@#@五、实测实量内容:

@#@@#@1、机架垂直度:

@#@<1.5‰@#@2、机架接缝偏差:

@#@2mm@#@3、接地电阻:

@#@<1Ω@#@4、插座标高:

@#@30cm@#@5、落地机柜位置:

@#@前面板离墙>800mm@#@后面板离墙>600mm@#@附1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附2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附1@#@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编号:

@#@表C.0.1-090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子分部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分项工程名称@#@系统安装质量检测@#@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检测项目(主控项目)@#@(执行本规范第9.2.1~9.2.4条的规定)@#@检测记录@#@备注@#@1@#@缆线的弯曲半径@#@执行GB/T50312中第5.1.1条第五款规定@#@2@#@预埋线槽和暗管的线缆敷设@#@执行GB/T50312中第5.1.2条规定@#@3@#@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各布放@#@1.线缆间最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执行执行GB/T50312中第5.1.1条第六款规定@#@4@#@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执行GB/T50312中第5.1.1条第六款规定@#@5@#@对绞电缆芯线终接@#@执行GB/T50312中第6.0.2条的规定@#@6@#@光纤连接损耗值@#@执行GB/T50312中第6.0.3条第四款规定@#@7@#@架空、管道、直埋电、光缆敷设@#@执行GB/T50312中第5.1.5条的规定@#@8@#@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符合规定@#@执行GB/T50312第四节的规定@#@色标一致@#@色谱组合@#@线序及排列@#@9@#@信息插座安装@#@安装位置@#@执行本规范9.2.4条的规定@#@防水防尘@#@检测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

@#@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日期:

@#@日期:

@#@@#@附2@#@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编号:

@#@表C.0.1-090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子分部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分项工程名称@#@系统安装质量检测@#@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检测项目(主控项目)@#@(执行本规范第9.2.1~9.2.4条的规定)@#@检测记录@#@备注@#@1@#@缆线终接@#@执行GB/T50312中第6.0.2条的规定@#@2@#@各类跳线的终接@#@执行GB/T50312中第6.0.4条的规定@#@3@#@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符合规定@#@执行GB/T50312中第4.0.1条的规定@#@设备底座@#@预留空间@#@紧固状况@#@距地面距离@#@与桥架线槽连接@#@接线端子标志@#@4@#@信息插座的安装@#@执行GB/T50312中第4.0.3条的规定@#@5@#@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连接标志@#@执行本规范9.2.9条的规定@#@6@#@检测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

@#@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日期:

@#@日期:

@#@@#@9@#@";i:

8;s:

5906:

"技术交底记录@#@共4页第1页@#@工程名称@#@南阳市中心医院@#@高层综合病房楼@#@交底日期@#@2007年6月18日@#@交底单位@#@项目部技术组@#@交底人@#@接底单位@#@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组@#@接底人@#@分部分项名称@#@基础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审批人@#@一、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

@#@@#@

(1)土方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特别是西壁上放置施工机械及堆放的成型钢筋。

@#@@#@

(2)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向,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3)要开挖的基坑必须是在灰线尺寸、定位控制桩、标准水平桩复核无误,需放坡的坡度已经技术部门确定。

@#@@#@(4)基坑支护材料已备足,能保证基础开挖后连续施工。

@#@@#@(5)每层土方开挖时,上层基坑支护已完成且砼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

@#@@#@2、开挖指导原则@#@安全第一,确保基础施工前的边坡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保证基底表面平整度在20㎜之内;@#@有效的缩短边坡支护、土方开挖和降水的工期,尽可能缩短基础施工时间。

@#@@#@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分层进行。

@#@每次挖深不得大于分层允许挖深值0.6m,施工时必须严格@#@技术交底续页共4页第2页@#@控制严禁超挖,开挖一层后必须进行支护带支护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允许开挖下一层。

@#@@#@支护作业必须及时跟进土方开挖,相互配合,掌握支护时机,确保支护质量。

@#@@#@施工期间要作好防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保证边坡支护质量。

@#@@#@基坑支护有专业支护公司出具经审批的施工方案,支护时西壁不考虑放坡,三角承台按照承台边加大30㎝进行开挖,其余承台均连接挖通,开挖基底标高为-6.000,开挖时要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

@#@开挖时实施分层分段跳挖,先开挖周边土体,出现紧急情况时便于回填反压。

@#@开挖下层土时,保护好上层支护的边坡,严禁碰撞支护结构。

@#@挖土与支护应配合作业,不可随意超挖与欠挖,确保边坡的安全。

@#@@#@开挖、支护时应昼夜不停进行降水作业,为防止故障停电造成江水停止,施工现场应设置发电机两台,确保地下水降至基底下0.5~1.0米范围内,满足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要求。

@#@@#@基坑防排水要求@#@施工时需做好防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及时排除基坑积水,以保证边坡支护质量。

@#@为防止雨天地表水流入基坑,应在基坑四周设置300高240厚砖砌挡水堤,并在基坑内设置适当排水明沟和集水井。

@#@排水沟宽300㎜,深300㎜,集水坑为800×@#@800㎜,深为500㎜,@#@排水沟及集水坑底可放入100厚20~40㎜石子,有水时用潜水泵进行抽水。

@#@@#@技术交底续页共4页第3页@#@在基坑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以确保边坡稳定。

@#@@#@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铲探,探孔布置在墙体转角处和墙与墙交叉处、各个柱基础中心及柱四角,呈梅花形布置,探孔时取出的泥条应按顺序排列整齐,以便记录,并及时组织有关方面验槽,办理隐检手续,尽快转入下道工序。

@#@若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时,及时与设计、监理、甲方等单位联系。

@#@基坑验收后,应及时用中粗砂将探孔填塞密实。

@#@若砂层无法成孔时,由建设单位及时联系质监站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

@#@@#@基坑开挖完后,应及时办理各种隐检手续,并经验槽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标准@#@标高-50㎜@#@长度、宽度+200㎜-50㎜@#@表面平整度20㎜@#@三、施工监测及应急处理预案@#@由于地下工程隐蔽性较大且本基坑工程地层及周边环境复杂。

@#@施工中要加强观测,以防范与未然。

@#@@#@施工期间,对周围建筑应加强变形监测控制,应派专人负责看管,随时观察周围边坡及邻近建筑物稳定情况,发现有边坡塌方及周围建筑裂缝及下沉现象,应及时停工处理,确保无事时,方可继续施工。

@#@@#@技术交底续页共4页第4页@#@1、降水开始后,预先进行地下水位变化观测,随时掌握水位变化和边坡变形情况,确保安全无事故。

@#@@#@2、施工中若出现涌水涌砂现象,应迅速施喷砼。

@#@@#@3、施工中若出现位移速率过大,应迅速回填反压,加长锚杆或在坑外施工拉锚结构。

@#@@#@4、发现邻近建筑物变形过大时,采用跟踪注浆办法进行加固,并及时查明原因,启动回灌系统或加强支护结构。

@#@@#@四、安全措施@#@1、挖掘土方时要注意从上而下进行,不可掏空挖脚,以免塌空,在同一坡面上作业时,不得上下同时开挖,也不得上挖下运。

@#@@#@2、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工作。

@#@@#@3、人工开挖时,两个操作间距应保持2~3m。

@#@@#@4、挖出的土不要堆放在坡顶上,应立即运出场地。

@#@在基坑边缘上侧移动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边坡稳定。

@#@@#@5、使用手推车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撞人和碰伤自己。

@#@@#@6、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加强班前检查和班中跟踪检查。

@#@@#@7、施工前要先检查施工区域内是否有异常情况,确保无异常情况后再进行施工,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向项目部汇报。

@#@@#@";i:

9;s:

21058:

"通胡大街70号院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条例@#@第一章、施工总承包管理目标@#@作为本工程的总承包商在实施总承包管理过程中,将对质量、进度、安全及文明施工作如下目标管理:

@#@@#@1.工程质量:

@#@主体结构确保优质,整体工程争创优质;@#@@#@2.工程施工任务按时完成,按时交付业主投入使用;@#@@#@3.工程安全: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年轻伤事故发生频率控制在3‰以内;@#@@#@4.文明施工:

@#@按公司的VI企业标识布置整个施工现场,确保达到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第二章、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施工总承包管理必须坚持“公正、统一、控制、协调”的基本原则。

@#@@#@1、“公正”的原则@#@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总承包管理中,无论在材料、设备、分包单位选择,还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都应以业主的利益、工程的利益为重,公正对待,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统一”原则@#@所有分包单位进入施工现场都必须自觉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统一管理,总承包单位下达的指示,分包单位必须执行,并同时采取有效的手段予以保证。

@#@@#@3、“控制”原则@#@在总承包管理中,结合合同条款对各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是保证、保量、按时完工的保证。

@#@@#@第三章、分包进场手续办理@#@1、分包单位进场前,必须向总包方提供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分包方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管理人员上岗证、特殊工种上岗证、操作人员花名册等资料(具体分包单位办理手续详附表)。

@#@@#@2、分包单位进场前,必须向总包方交纳质量安全保证金(含总包方代扣垃圾消纳费用),领取总包方项目部各项管理规定。

@#@分包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执行总包方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

@#@@#@3、分包单位进场后,要服从总包临水临电现场管理等规定,分包单位临水临电接驳前必须向总包单位预先交纳本月份水电费用押金后挂经总包方确认计量检测合格的计量仪表。

@#@@#@4、分包单位进场后,必须与总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与消防保卫、临时用电协议书,分包单位人员经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管理@#@1、各分包单位进场施工前,必须向总包单位提供详尽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各专业工种的作业指导书,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2、各分包单位应根据总包单位的总工期计划的要求,由分包单位编制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在每月(周)开始前2天交总承包单位。

@#@计划执行过程中,总包单位有权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对分包单位的进度计划调整。

@#@@#@3、每周日上午九点前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周施工完成情况简报、下周工作计划安排、施工中存在需其他单位配合解决的问题用书面的形式报总包单位。

@#@@#@每周一上午九点在会议室由总包单位召开工地生产协调会,对各分包进行协调,各分包单位的项目经理或生产负责人必须出席会议。

@#@@#@4、每周二下午15:

@#@30时,各分包单位项目经理应准时参加业主、监理召开的周监理例会。

@#@@#@5、若工程工序交接点处某一分包单位进度有所滞后,总包单位应及时协调,要求进度滞后的分包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程进度。

@#@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6、总承包单位本着对业主负责,督促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落实和完成。

@#@根据月、周计划完成情况,及时要求未按计划完成的分包单位进行资源的调整,而分包单位必须无条件执行。

@#@@#@7、未经业主和监理单位认可,分包单位不得擅自更换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

@#@业主、监理有权要求分包单位撤换其不称职的有关管理人员,直至更换分包单位。

@#@@#@第五章、施工技术管理@#@1、各分包单位施工前,必须有经甲方、设计认可的正式施工图,未经甲方、设计签字的图纸不得作为施工依据。

@#@@#@2、各专业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若有洽商变更,必须经总包技术部以协调其他专业分包单位。

@#@@#@3、各分包单位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总包、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4、各分包单位分项工程前,必须向工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书面技术交底必须报总包、监理单位。

@#@@#@5、各分包单位如设计图纸问题需要修改,必须先协调业主、设计等单位,出具正式修改图或洽商后方可实施,并尽快将修改图或洽商报总包单位以便协调各分包单位。

@#@@#@第六章、工程质量与工程资料@#@1、各分包单位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应采取招标择优录用的原则,重要建筑材料的考察,必须要有业主、监理公司和总包相关人员参加。

@#@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或非正常渠道的材料进入现场。

@#@@#@2、分包单位在大面积施工前,要先做样板,总包单位和业主、监理对样板进行验收,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没有进行样板施工的单位,不得进行大面积施工。

@#@@#@3、分包单位采购的材料、设备,必须向总包单位报送出厂合格证和质检报告。

@#@材质试验必须有总包质检员、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验结果必须报总包及监理。

@#@@#@4、各分包单位要强化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制”并做好书面记录,总包质量负责人将随时抽查记录,各分包单位应积极配合不得拒绝。

@#@分包单位施工过程中总包质检员有权检查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合格的分项、不合格的操作方法,有权下达整改通知书,各分包单位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要按通知书的时间认真整改,整改自检合格后,用书面形式报总包部复验。

@#@@#@5、当一道工序完成或工序施工到某一中间阶段,需要其他工序插入时,各分包单位应及时报请总包质量负责人对该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或未给下道工序创造足够的插入条件的,总包单位有权要求该工序施工人员进行整改,整改验收合格后,下道工序方可插入施工。

@#@@#@6、各分包单位要主动积极的配合监理公司搞好分项、分部工程的隐检、预检工作。

@#@对监理公司提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如实的填写分项、分部工程的隐检、预检记录。

@#@没有进行隐检、预检的工程,不得进行隐蔽。

@#@@#@7、各分包单位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工程档案资料与工程进度的一致和同步。

@#@@#@8、各分包单位竣工时,必须将北京市规定的工程技术资料整理归档、装订成册,送交总包部专职资料员。

@#@@#@第七章、施工安全管理@#@各施工单位进场后应严格遵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及业主方相关现场管理的要求管理现场。

@#@@#@1、安全保证体系:

@#@@#@各分包单位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各分包单位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专职安全员负责各专业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督促整改。

@#@@#@3、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制度: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并已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后方可上岗。

@#@@#@2)安全学习制度:

@#@各分包单位必须针对现场安全管理特点,采用各种形式分阶段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学习。

@#@各分包队伍在专、兼职安全员、群众监督员的组织下坚持每周一次安全学习;@#@施工班组必须针对当天工作内容进行每天的班前教育。

@#@通过安全学习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特殊作业安全措施要求,各分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必须对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安全书面交底。

@#@@#@4)安全检查制:

@#@总包单位每半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各分包单位专职安全员、群众监督员必须每天对所管辖区域的安全进行检查,督促对安全防护进行完善,消除安全隐患,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落实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并组织复查。

@#@@#@5)安全值班制度:

@#@各分包单位项目经理部每天必须有一名项目领导24小时值班,负责检查、处理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

@#@@#@6)特殊作业持证上岗制:

@#@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并持有上岗操作证,才能进行专业作业。

@#@严禁无证上岗操作。

@#@@#@7)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专职安全员发现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有权进行制止,并给予安全处罚;@#@发现安全隐患,有权下令立即停工整改,同时报告项目经理部,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8)各分包单位必须遵守以下安全生产“十不准”规定:

@#@@#@不准酒后或未经安全交底进行高空作业。

@#@@#@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及打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不准未经许可拆除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

@#@@#@不准在脚手架上玩笑嬉闹。

@#@@#@不准在未经防护的管井内施工作业。

@#@@#@不准在现场吸烟,未办动火证或防护措施不到位不许动火作业。

@#@@#@不准从高空或窗口向外抛掷建筑垃圾及杂物。

@#@@#@不准非施工人员(包括家属或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第八章、文明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控制@#@1、施工现场要整洁、无积水,各分包单位车辆出入现场不得夹沙带泥。

@#@@#@2、各分包单位开工前,应将本单位施工部位、所用材料、设备及半成品堆放平面布置图报总包批准后,方可组织材料设备及半成品进场,否则,门卫有权拒绝入内。

@#@@#@3、大宗材料、大件设备进场,需占用工程总平面图场地堆放的物料,必须提前一天报告总@#@包部,由总包部根据工地实际情况统一筹划,指定堆放位置。

@#@如分包单位不按指定位置堆放,总包部有权安排人员将其转移指定堆放地点,由此产生的费用由分包单位承担。

@#@@#@4、材料、半成品进场后应按规格、品种堆码,做到整齐有序。

@#@库房管理要求制度齐全,布局合理,库容整洁。

@#@化工油漆等危险品材料,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单独设库,库房远离火源,不得将库房设在建筑物内。

@#@库房设专人保管,随用随进,并有足够的消防器材,保证危险品库房的安全。

@#@@#@5、作业面管理@#@1)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得赤膊赤脚,穿拖鞋。

@#@@#@2)施工现场严禁抽烟,严禁随地大小便。

@#@@#@3)要求现场工完场清,活完脚下清,做到:

@#@“五有、四整齐、三无”,以及“四清、四净、四不见”。

@#@@#@4)注意成品及半成品保护,工序交接前保护好自己的成品,不得损坏他人的成品。

@#@@#@5)每天下班前各分包单位自行施工区域必须有专人进行检查,将作业面的施工垃圾清运到工地垃圾堆放处。

@#@@#@6、防止大气污染措施@#@1)楼层清扫垃圾,应使用封闭编制袋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

@#@@#@2)施工垃圾的清扫、运输,必须采用洒水、清扫、覆盖等措施,保证不扬尘、不污染市政道路。

@#@@#@3)散水泥或其它能飞扬的细颗粒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取遮盖措施,运输时应有防尘措施。

@#@@#@4)现场内露天黄土待园林绿化单位进场后实施统一覆盖管理工作。

@#@@#@7、防止污染措施@#@1)凡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作业的,必须设置沉淀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淘,防止污染。

@#@@#@2)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库内严禁堆放其它物资,库房的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处理,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3)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8、防止噪声污染扰民措施@#@1)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增强全体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夜间10点后,禁止施工扰民,强噪声机具必须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确保噪声在55分贝以下。

@#@@#@3)对人为活动噪声应加强监管、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等现象。

@#@@#@9、办公室及生活宿舍区管理@#@1)办公室应窗明桌净、清洁、整齐、美观。

@#@@#@2)工人食堂及炊事人员应有防疫站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及健康证,宿舍要有开启式窗户,@#@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夏季有防蚊蝇设备及电风扇,冬季有取暖设施。

@#@@#@3)宿舍床铺上下要整洁卫生,室内应设置储藏室(柜)、餐具洗脸用品柜、鞋架等。

@#@@#@4)生活区垃圾必须指定地点集中,及时清理,应采用封闭式垃圾箱。

@#@@#@5)施工现场的厕所应保持通风、无异味,每天清理干净。

@#@@#@第九章、成品保护制度@#@1、分包单位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总平面管理,半成品、设备堆放地点、临时加工车间、库房位置必须由总包方根据现场情况统一协调,分包单位必须服从管理,否则应承担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

@#@@#@2、进场分包单位必须提前向总包单位提供详细的成品保护方案,其内容必须包括施工范围内各种工序的工艺内容及相关工序的具体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3、各分包队伍进场施工必须要有成品保护的交底记录,并上交项目总包部,未经交底不得进行施工;@#@各工序施工前亦需对作业层进行详细的交底。

@#@@#@4、各分包单位未经总包方单位允许严禁在楼板、墙体开槽打洞,施工中有意或无意破坏成品的人员及单位,除必须对损失的材料、人工进行赔偿外,并按处罚条例进行罚款。

@#@@#@5、凡现场施工的分包单位,现场必须设一名成品保护人员,各分包单位成品保护人员统一由总包单位进行协调管理,组织成品保护人员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巡视和检查,防止成品、半成品保护设施的破坏。

@#@@#@6、各分包单位在交叉施工时,必须由后施工单位向总包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由总包单位协调。

@#@先施工的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填写工序交接单),双方签字认可后,交总包方存底,后施工单位(主要指大量作业面的分包单位)即应对施工区域内的所有成品、半成品履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7、凡未经申请即插入交叉作业;@#@施工完毕后未向后施工单位办理书面交接手续者,若施工区域内发生成品损坏,应承担全部责任。

@#@@#@9、各分包单位施工时,其它单位未经总包批准不得施工。

@#@@#@10、根据工作需要,总包单位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议,分包单位有关人员必须参加。

@#@@#@第十章、门卫管理制度@#@1、所有进出场人员和车辆必须服从总包门卫人员的管理和检查。

@#@所有进出场人员一律佩戴好安全帽及出入证进出。

@#@(相关出入证必须于进场前2天内到总包安保部办理好)@#@2、会客人员应先登记经允许后方可进入现场。

@#@材料推销商、联系业务的外单位人员只能在@#@场外电话联系。

@#@@#@3各分包单位工程使用材料及设备必须事先报验,经监理签字后才准许进场;@#@施工用材及设备必须列出清单,报总包单位备案后才准许进场。

@#@材料、设备外出必须办理出门证,由分包单位列出清单,分包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报总包单位申请出门证,由总包单位门卫验核后放行。

@#@@#@第十一章、治安管理制度@#@1、总包单位应为乙方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保护乙方人员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并为分包单位提出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的建议及措施。

@#@@#@2、各分包单位必须加强自己队伍的法制、法纪教育,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进行打架、斗殴。

@#@施工中如发生争执,应向各自分包队伍领导或总包部现场负责人反映,以求合理解决,任何人都不得扩大或激化矛盾,否则必须承担所引起的一切后果。

@#@@#@3、分包单位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成立治保小组,分包单位负责人兼任组长,进场三日内将小组名单报项目保卫部门。

@#@治保消防小组的任务是组织治保消防人员学习法律和内部治安条例、规定。

@#@经常对所属施工人员进行思想、道德、防火、防盗和法制教育。

@#@@#@4、分包单位人员进场后,外地人员必须办理暂住证,同时将所有施工人员人数等及注册(即施工单位、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三天内交项目保卫部门。

@#@@#@5、分包单位人员不得侵犯他方集体和他人的财产,若有违反,除追回原物外,还将按物品价值的5倍处罚。

@#@@#@6、分包单位人员不得在居住场所内为非施工人员提供留宿。

@#@@#@7、严禁在施工场所、宿舍内用电炉、大灯泡烘烤衣服。

@#@@#@8、施工现场和宿舍内严禁私自做饭菜,使用私烧电炉等大功率电器,私接电线等行为。

@#@@#@9、分包单位在工程完工办理离现场手续前,必须向项目保卫部提出离场时间及人员名单、设备及材料清单,经保卫部门核查后,方可放行。

@#@@#@10、分包单位治安负责人应定期(每月)向项目保卫部门做出书面汇报,汇报当期的治安情况。

@#@@#@第十二章、处罚条例@#@为了保证本工程在施工管理与协调、工期目标、资源供应、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得以有有效实施,保证各参建单位严肃、认真的履行《工程建设合同》,特制定本处罚条例。

@#@@#@1、违反总包管理条例第一章,未实现工程管理目标的,按施工合同约定,处罚相关责任单位。

@#@@#@2、违反总包管理条例第二章,分包单位不服从总包单位管理,不执行总包单位指令、指示或执行不力的,处罚2000元。

@#@@#@1)分包单位(含指定分包单位)不按总包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时间向总包方编报月进度计划及周进度计划的罚款500元;@#@@#@2)违反总承包管理规定第四章,周进度计划未完成的,罚款500元;@#@月进度计划未完成的,罚款1000元;@#@@#@3、违反总包相关管理细则,执行相关细则处罚办法。

@#@@#@附表:

@#@@#@分包手续资料标准明细表@#@序号@#@明细目录@#@提供方@#@/总包方需要数量@#@备注@#@1.@#@工程分包申请审批表@#@总包方/2份@#@总包方项目经理签字、盖章,公司总经理签字@#@2.@#@分包合同@#@分包方/2份@#@双方所属公司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代理)签字@#@3.@#@施工负责人委托书及岗位证书@#@分包方/3份@#@所属单位盖红章有效@#@4.@#@施工管理人员岗位证书、专业人员上岗证书@#@分包方/3份@#@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长、其他专业人员@#@5.@#@进场人员花名册@#@分包方/2份@#@盖——北京建委外地施工队伍审批专用章、所属公司章有效@#@6.@#@营业执照@#@分包方/3份@#@盖——所属地方工商局章、年检章、单位红章有效@#@7.@#@资质证明@#@分包方/3份@#@盖——单位红章、建设部章有效,有年检@#@8.@#@安全资格许可证@#@分包方/3份@#@盖——公司章有效@#@9.@#@暂住证@#@分包方/2份@#@²@#@红章有效@#@10.@#@食堂卫生许可证@#@食堂人员健康证@#@分包方/2份@#@²@#@红章有效@#@11.@#@安全资格上岗证@#@分包方/2份@#@²@#@红章有效@#@12.@#@人员出入证@#@²@#@进场前3天到总包安保部办理@#@-10-@#@";i:

10;s:

23185:

"总承包服务费、总包管理费、总包配合费概念解读及计价(含案例分析)@#@一、总承包服务费的产生@#@工程模型建立:

@#@以A、B、C、D分别代表发包人、总承包人、承包人、分包人,以a、b、c分别代表发包内容智能化系统工程、市政绿化工程、主体工程。

@#@现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 @#@@#@发包人(A)@#@(a+b+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承包人(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承包人(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包人(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通过图示我们可以获得如下信息:

@#@@#@1、A与B之间签订的是施工总承包合同,此次发包没有产生总承包服务费。

@#@@#@2、A与C之间签订的是施工承包合同,俗称业主单独分包合同,也称业主平行发包合同。

@#@此次发包产生了总承包服务费(简称“情形一”,下同),由A向B支付。

@#@@#@3、B与D之间签订的是施工分包合同。

@#@@#@

(1)当A要求以分包合同与D直接结算时,产生了总承包服务费(简称“情形二”,下同),由A向B支付。

@#@@#@

(2)当A仍以总承包合同与B结算,而D要求B提供总承包服务时,此时产生的总承包服务费(简称“情形三”,下同)由B与D在分包合同中约定,由D向B支付,与A无涉。

@#@@#@二、相关条款解读@#@

(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1、条文引用@#@【条文】 @#@2.0.9 @#@总承包服务费@#@总承包人为配合协调发包人进行的工程分包自行采购的设备、材料等进行管理、服务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竣工资料汇总整理等服务所需的费用。

@#@@#@【要点说明】 @#@“总承包服务费”是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当招标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工程进行分包和自行采购供应部分材料设备时,要求总承包人提供相关服务以及对施工现场进行协调和统一管理、对竣工资料进行统一汇总整理等所需的费用。

@#@与“03规范”规定为“为配合协调招标人进行的工程分包和材料采购所需的费用”相比,“08规范”的定义及其条文说明更加明确、具体,包含内容更加广泛。

@#@@#@2、条文解读@#@

(1)08清单规范规定的总承包服务费的适用情况,包括“情形一”、“情形二”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总承包服务费。

@#@@#@

(2)08清单规范规定的总承包服务费,从提供的服务内容上来看,覆盖了总包管理费与总包配合费的服务内容。

@#@@#@

(二)《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费用定额(2010版)》@#@1、条文引用@#@【条文】第一章第二节条款七、总承包服务费@#@总承包服务费指总承包人为配合协调发包人进行的工程分包自行采购的设备、材料等进行管理、服务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竣工资料汇总整理等服务所需的费用。

@#@@#@1.发包人仅要求对分包的专业工程进行总承包管理和协调时,总包单位可按分包的专业工程造价的1%~2%向发包方计取总承包管理和协调费。

@#@总承包单位完成其直接承包的工程范围内的临时道路、围墙、脚手架等措施项目,应无偿提供分包单位使用,分包单位则不能重复计算相应费用。

@#@@#@2.发包人要求总承包单位对分包的专业工程进行总承包管理和协调,并同时要求提供配合服务时,总包单位可按分包的专业工程造价的1%-4%向发包方计取总承包管理、协调和服务费;@#@分包单位则不能重复计算相应费用。

@#@@#@总承包单位事先没有与发包人约定提供配合服务的,分包单位又要求总承包单位提供垂直运输等配合服务时,分包单位支付给总包单位的配合服务费,由总分包单位根据实际的发生额自行约定。

@#@@#@3.发包人自行提供材料、设备的,对材料、设备进行管理、服务的单位可按材料、设备价值的0.2%~1%向发包方计取材料、设备的管理、服务费。

@#@@#@2、条文解读@#@

(1)2010定额与08清单规范对总承包服务费的约定内容一致。

@#@@#@

(2) @#@2010定额约定了总承包服务费的计价,根据发包人要求总承包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按分包的专业工程造价的1%-4%计取。

@#@@#@(3)上述条文提到的“总承包单位事先没有与发包人约定提供配合服务的……”,主要适用于“情形三”,当处在“情形一”、“情形二”时,一般需要发包人的参与协调。

@#@@#@(三)《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取费定额2003版》@#@1、条文引用@#@【条文】第一章第三节条款十五、本定额费率是按单位工程综合测定。

@#@若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规定发生专业工程分包时,总承包单位可按分包工程造价的1%~3%向发包方计取总承包服务费。

@#@发包和总承包双方应在施工合同中约定或明确总承包服务的内容及费率。

@#@@#@总承包服务费一般包括:

@#@涉及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竣工资料整理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工程范围内的临时道路、围墙等,总承包单位不应向分包单位收取费用,分包单位也不应再向建设单位计取相应费用。

@#@@#@总承包单位不得向建设单位计取分包工程的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等措施性项目的费用,若分包单位要求利用总承包单位的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等时,其费用由总分包单位自行约定。

@#@@#@2、条文解读@#@

(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规定的专业工程分包,指的是B与D之间的分包关系,不包括A与C之间的承包关系,故所约定的计价费率适用于“情形二”,“情形一”只能参照使用。

@#@@#@

(2)2003定额约定了总承包服务费的计价,根据发包人要求总承包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按分包的专业工程造价的1%-3%计取。

@#@@#@(3)与2010定额约定相比,2003定额约定不够全面。

@#@@#@(四)《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一九九四年)》@#@1、条文引用@#@【条文】说明条款五、本定额费率,是按单位工程综合测定编制的。

@#@如部分工程业主指定专业施工企业分割发包者,应按分包工程总造价的3%作为总包单位现场配合交叉施工影响而增加的现场经费。

@#@@#@2、条文解读@#@

(1)根据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第七条的规定:

@#@“建设单位不得直接指定分包工程承包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实施的分包活动进行干预。

@#@”,如果按照“情形二”的情况,上述条文中的措词已不符现行规定。

@#@如果按照“情形一”的情况,上述条文仍然适用。

@#@@#@

(2)1994定额约定了总承包服务费的计价,统一按分包的专业工程造价的3%计取。

@#@与2010定额及2003定额约定相比,取费缺少弹性。

@#@@#@(五)《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一九九四年)编制与使用》@#@1、条文引用@#@【条文】第九章有关问题解答第一节费率套用第17条、单位工程中如打桩、吊装等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企业时,是否可收总包管理费?

@#@答:

@#@不收总包管理费。

@#@@#@2、条文解读@#@根据问答情况,此处应是“情形三”的情况,如果产生了总承包的服务内容,应由总分包单位在分包合同中约定解决,与发包人无涉。

@#@@#@三、案例解读@#@1、案例引用@#@2010年至2011年注册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选修课《解析典型造价案例解读相关造价条款》案例三,已经适当修改与删减。

@#@@#@

(一)基本案情@#@2005年6月10日,上海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浙江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为“B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

@#@由B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建由A公司投资开发的某宾馆工程项目,承包范围是地下二层,地上24层的土建、采暖、给排水等工程项目,其中,玻璃幕墙专业工程由A公司直接发包,工期自2005年6月26日至2006年12月30日,工程款按工程进度支付。

@#@同时约定,由B公司履行对玻璃幕墙专业工程项目的施工配合义务,由A公司按玻璃幕墙专业工程项目竣工结算价款的3%向B公司支付总包管理费。

@#@@#@玻璃幕墙工程由江苏某一玻璃幕墙专业施工单位(以下简称“C公司”)施工。

@#@施工过程中,在总包工程已完工的情况下,由于C公司自身原因,导致玻璃幕墙工程不仅迟迟不能完工,且已完工程也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

@#@@#@A公司在多次催促B公司履行总包管理义务和C公司履行专业施工合同所约定的要求未果的情况下,以B公司为第一被告、C公司为第二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请求有二项:

@#@@#@1)请求判令第一被告与第二被告共同连带向原告承担由于工期延误所造成实际损失;@#@@#@2)请求判令第一被告与第二被告共同连带承担质量的返修义务;@#@@#@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发包人以施工总承包单位B公司收取“总包管理费”却没有履行总包管理职责,而要求与玻璃幕墙专业施工单位C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而总承包单位B公司则以玻璃幕墙专业工程项目的合同当事人并非是B公司与C公司所签订为由而拒绝承担连带责任,从而产生纠纷。

@#@@#@分清这一纠纷的关键是分清总包配合费与总包管理费的异同之处,具体争议焦点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1)B公司收取的“总包管理费”,其实质是什么?

@#@而总包管理费与总包配合费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2)若B公司在履行配合义务过程中存在瑕疵,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三)简要评析@#@1.B公司收取的“总包管理费”,其实质是“总包配合费”,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作为总承包单位的B公司愿意接受所谓的“总包管理费”主要有二个道理,其一是认为总承包人收取总包管理费实属“天经地义”;@#@其二是在总包范围外多收取一部分工程价款“何乐而不为”。

@#@但是,就是这个看似“你情我愿”的合意,却因为“名不符实”而“祸起萧墙”。

@#@因为,B公司收取的名曰“总包管理费”,其实质是“总包配合费”。

@#@@#@根据《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因此,当总承包人要求发包人同意其分包时,发包人往往要求总承包人同意由其直接与分包人结算,并约定以分包工程价款的一定比例向总承包人支付总包管理费。

@#@此时总承包单位收取的是名符其实的总包管理费。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发包人除具有按时足额支付工程价款的法定义务外,还应承担向承包人提供符合要求的施工条件的义务。

@#@因此,当发包人采取总包加平行发包模式时,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往往需要总承包人配合才能满足,此时,发包人会与总承包人签订就总包人提供的配合工作(例如脚手架、垂直运输等)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往往就出现如同本案中B公司与A公司所约定的情形,虽然,双方约定的是由总包人收取总包管理费,但是,其实质是收取的是总包配合费。

@#@@#@2.B公司收取总包管理费实为总包配合费,不应当与C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责任@#@玻璃幕墙工程不属于B公司的总承包范围内,是由A公司直接发包给C公司承建的,因此,对玻璃幕墙工程从法律层面而言,B公司没有总包管理的义务,虽然B公司从A公司收取的费用名称为“总包管理费”,但其实质是总包配合费。

@#@既然是总包配合费,B公司应只就配合义务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案例解读@#@

(1)根据以上案例评析,“情形一”的性质为总包配合费,当专业工程项目出现质量等问题,则总承包人仅对履行配合义务的瑕疵承担责任,而不存在与专业工程施工单位共同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

(2)根据以上案例评析,“情形二”的性质为总包管理费,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

@#@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

@#@“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当专业工程项目出现质量等问题,总包人与分包人应共同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四、实例解读@#@

(一)实例一:

@#@徐家漕拆迁安置房工程@#@1、实例引用@#@■允许。

@#@@#@允许分包内容:

@#@ @#@按有关规定进行分包,但分包资质标准、分包企业的资格审查及选择确定原则须事先报招标人审核同意,否则不得分包@#@分包金额(暂估价):

@#@ @#@ @#@ @#@ @#@ @#@ @#@ @#@/@#@对分包人要求:

@#@ @#@总包单位选择相应施工资质的分包单位并经招标人确认@#@6)承包人应对通讯、煤气、自来水等工程的施工无条件配合,且不计总包配合费。

@#@@#@8)本工程总包配合管理费按分包工程结算造价(设备费除外)的2%计取。

@#@@#@2、实例解读@#@

(1)此例约定了通讯、煤气、自来水等特殊行业不计总包配合费,其他按分包工程结算造价(设备费除外)的2%计取。

@#@@#@

(2)上述两种情况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容易产生争议。

@#@@#@

(二)实例二:

@#@青林湾6/7期(Ⅴ、Ⅵ地块)工程@#@1、实例引用@#@■允许:

@#@@#@允许分包内容:

@#@消防、附属(市政、景观)等 @#@。

@#@@#@分包金额(暂估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分包人要求:

@#@由总承包人选择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经业主同意。

@#@分包专业施工单位资格需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资质管理规定。

@#@总承包人除可向分包专业施工单位收取其结算价的2%的总包配合管理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任何其他费用。

@#@@#@专业安装工程(含电梯、管道煤气、有线电视、智能系统、楼寓照明系统等)以及制作安装一并实施的施工内容(含机械停车位、太阳能热水系统、铝合金门窗、钢结构幕墙、阳台栏杆、空调栏杆、入户门、单元门、防火卷帘门、信报箱、采光顶等)由承包人向发包人计取配合费(包括表面修补及抹灰勾缝、垂直运输、施工水电费、成品保护、堆放及制作场地、垃圾清理及外运、汇总工程技术资料等工作),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元(只计税金不计其他任何费用)计入合同总价不作调整。

@#@@#@2、实例解读@#@

(1)此例约定了专业安装工程、制作安装一并实施的施工内容按建筑面积5元/平米计取总包配合费,其他按分包工程结算造价的2%计取。

@#@@#@

(2)与实例一相比,在专业安装工程、制作安装一并实施的施工内容上列举较为详细,不易产生争议。

@#@@#@五、结论@#@1、从司法案例来看,业内把A与C之间产生的总承包服务费定性为总包管理费,把B与D之间产生的总承包服务费定性为总包配合费,即二者性质不同,总承包单位在前者承担连带责任,在后者承担按份责任。

@#@@#@2、从实践来看,不管是总包管理费还是总包配合费,多数情况下都即包含管理协调的服务内容,又包含配合服务的服务内容。

@#@因此,总包管理费、总包配合费在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上相近,计价取费比例亦接近。

@#@@#@3、从2010定额来看,总承包服务费的费率为分包工程结算造价的1%-4%,建议明确取费基数中不包括设备费用,费率的高低取决于发包方要求总承包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

@#@“情形一”、“情形二”的总承包服务费由发包人向总承包人支付,“情形三”的总承包服务费由分包人向总承包人支付。

@#@@#@4、根据2010年至2011年注册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选修课《20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解读》的介绍,分包人是相对总承包人而言,分包人只产生在总承包范围内的专业工程分包中;@#@与总承包平行发包的专业工程中标人只能称为承包人,俗称“业主单独分包”的提法是错误的。

@#@@#@六、建议@#@1、根据08清单规范,总承包服务费宜进入招标控制价中,计入其他项目清单,操作方式可参考川建函[2004]96号,摘录部分内容如下,供参考:

@#@@#@费用@#@名称@#@费用内容@#@计算基础@#@费率(%)@#@说明@#@总承包服务费@#@配合协调招标人进行工程分包的费用@#@招标人分包工程的造价@#@1-3@#@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列明分包工程的估算造价及需投标人配合协调的内容。

@#@编制标底、预算控制价时费率按上限计列,投标人投标报价时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需投标人配合协调的内容自主确定。

@#@凡在招标文件中未列入分包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招标人又将专业工程分包的,投标人按该费率的上限计取总承包服务费。

@#@@#@配合协调招标人进行工程材料采购的费用@#@招标人材料购置费(甲供材料)价值@#@0.5-1@#@编制标底、预算控制价时费率按上限计列,投标人投标报价时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甲供材料具体情况及需投标人配合协调的内容自主确定。

@#@@#@2、从实例来看,在起草招标文件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1)招标人拟要求总承包范围内的某些专业工程进行分包,需在招标文件相应条款中载明,同时明确需要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

@#@@#@

(2)招标人拟将某些专业工程与总承包进行平行发包,且需要总承包单位提供服务时,亦需在招标文件相应条款中载明,同时明确需要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

@#@@#@(3)以上两种发包方式,可能会出现提供的总承包服务内容相差较大,计价的总承包服务费亦相差较大,当分别约定不同费率时,两者区分应比较明确,避免争议。

@#@@#@(4)在上述司法案例中,当A希望B与C在工期、质量等方面向自己承担连带责任时,需在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中增加相应的条款明确责任,如果仅仅通过提高总承包服务费或改变总承包服务费名称等方式,则会与案例结果一样,遭遇败诉。

@#@@#@3、当签订”情形二”的分包合同时,注意需签订三方合同,此时的发包人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在分包合同中;@#@避免剔除总承包人,变成签订“情形一”的两方承包合同,从而触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第七条的规定。

@#@@#@";i:

11;s:

25837:

"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分公司版本号【20100801】@#@总分包安全管理协议书(专业分包)@#@甲方:

@#@@#@乙方: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甲乙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切实做好潞安太原办事处酒店工程的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决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同时依据甲乙双方合同要求,特签订本协议。

@#@@#@

(一)说明@#@1、甲乙双方存在正式合同关系,甲方为总包,乙方为分包。

@#@@#@2、施工期间,甲方授权同志为本工程己方项目负责人,其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编号为:

@#@,乙方授权同志为本工程己方项目负责人,其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编号为:

@#@。

@#@上述甲乙双方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各自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上述人员发生变更,甲乙双方应及时沟通,并留下书面变更记录。

@#@@#@3、甲乙双方应根据合同及本协议要求,分别认真做好各自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和杜绝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4、甲乙双方在履行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职责过程中,需要甲乙双方合作共同完成的工作,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协议约定的工作程序执行,确保法律法规要求的职责得到落实。

@#@@#@5、甲乙双方依据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合同及本协议内容在施工过程中留存的书面记录,做为甲乙双方履行各自安全职责的主要证据。

@#@@#@6、本协议所称伤亡事故均包括对第三方人员造成的伤亡事故。

@#@@#@

(二)安全责任划分原则:

@#@@#@1、甲乙双方分别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均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作为法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责任,切实加强各自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全各自的安全管理体系。

@#@@#@2、甲乙双方作为法人单位均应当分别履行的责任主要包括:

@#@@#@1)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2)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人员;@#@@#@3)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4)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5)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确保实施;@#@@#@6)对本单位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施工生产过程中,要督促作业人员遵章施工;@#@@#@7)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如实书面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并履行签字手续,同时督促作业人员遵照执行;@#@@#@8)落实安全生产有关标准或规范、做好防护措施;@#@@#@9)及时发现和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0)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11)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其他要求。

@#@@#@(三)甲方责任@#@1、甲方负责制定施工现场总的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规范现场的安全管理,协调甲乙方之间、乙方同其他分包单位之间的关系。

@#@@#@2、在乙方提出关于明确乙方安全责任区的书面要求后,甲方负责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及甲乙双方合同要求,为乙方明确安全责任区,并负责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变更乙方的安全责任区。

@#@@#@甲方要尽可能以书面的形式为乙方明确安全责任区,并由双方负责人签字确认,分别留存,无法书面明确的安全责任区按安全责任区的划分原则确定。

@#@@#@安全责任区划分的原则见乙方责任第7条@#@3、甲方负责编制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项施工方案中适应本工程特点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及时进行审批、下发给相应的乙方;@#@@#@对于专业分包单位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由乙方负责及时制定各专项施工方案,具体要求见乙方责任第10条。

@#@@#@4、甲方负责根据工程合同约定,为乙方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临时用电设施、居住住所以及用于脚手架、临边、洞口、交叉作业等处安全防护设施的物资(统称为安全生产物质条件,具体范围以双方合同为准)。

@#@因甲方提供的上述物质条件存在缺陷造成施工人员伤亡事故,由甲方(或出租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5、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交底以书面形式交至乙方管理人员,并由双方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甲方进行的交底侧重于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具体交底范围包括:

@#@工程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的新设备的技术性能;@#@各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楼板、屋面、阳台等临边防护、通道口防护、预留洞口防护、电梯井口防护、楼梯边防护、垂直方向交叉作业防护、消防器材布置、机械防护棚的做法等。

@#@@#@甲方未履行上述责任,造成伤亡事故,由总包承担相应责任。

@#@@#@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隐患的解决,由乙方负责根据相关操作规程或标准规范对乙方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安全交底,具体要求见乙方责任第12条。

@#@@#@6、甲方负责根据相关规定,明确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要求。

@#@@#@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主要包括:

@#@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

@#@@#@7、甲方负责组织乙方及相关方,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各项验收工作,验收工作必须履行书面手续,甲方、乙方、第三方等相关方签字确认。

@#@@#@需要进行安全生产验收的工作由乙方负责申请报验,具体要求见乙方责任第13条。

@#@@#@安全生产验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甲方为乙方提供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等的入场验收工作;@#@乙方报验的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乙方报验的安全防护措施的验收工作等。

@#@@#@乙方需报验的分项工程范围执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需报验的安全防护措施范围由甲方确定,具体范围见附表1。

@#@@#@8、甲方负责组织乙方及第三方,进行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区的交接工作,交接工作应履行书面手续,甲方、乙方、第三方等相关方签字确认。

@#@@#@安全责任区需交接内容主要包括:

@#@甲方为乙方提供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等的交接;@#@分项工程的交接工作;@#@安全防护措施的交接等。

@#@@#@需交接的分项工程范围执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需交接的安全防护措施范围同第7条内容。

@#@@#@需要交接的安全责任区由乙方负责申请报验,具体要求见乙方责任第13条。

@#@@#@9、为督促和协助乙方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进一步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甲方有权对乙方安全责任区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等各类隐患,甲方可以以文字或口头形式要求乙方及时整改。

@#@@#@乙方必须知晓,甲方对乙方施工现场进行的安全检查并非本协议要求甲方必须履行的责任,甲方对乙方安全管理责任区域和范围内隐患未及时得到消除导致的事故不承担主要责任。

@#@@#@10、当乙方根据本协议乙方责任第16条、第18条要求,书面提出某作业场所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无法施工时,甲方负责和乙方共同协商,消除作业场所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工人的安全,隐患消除完毕,需留存相应的资料,甲乙双方签字确认。

@#@@#@11、为督促和协助乙方开展安全教育,甲方应在乙方入场后,与乙方共同对其施工工人进行一次入场安全教育(教育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甲方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乙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教育,乙方现场负责人应对甲方每次进行的教育记录进行签认。

@#@@#@乙方必须知晓,甲方对乙方施工工人进行的安全教育并非本协议要求甲方必须履行的责任,甲方对乙方事故人员缺失安全教育不承担主要责任。

@#@@#@12、甲方有权对于乙方施工人员在生产工作中的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制止和纠正,甲方有权对不满足安全管理要求的乙方人员提出更换。

@#@@#@13、甲方对乙方落实法律法规规章要求、落实合同及本协求情况,有权进行监督,对乙方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对违反合同及协议的行为,有权及时制止,同时,因乙方违法或违反合同、协议对甲方造成的损失,有权进行索赔。

@#@@#@14、其他法律法规要求作为总包单位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四)乙方责任@#@1、乙方现场负责人必须持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授权委托书,同时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上岗;@#@乙方使用不满足上述条件的人员对现场进行管理,本单位施工工人发生伤亡事故时,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2、乙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上岗人员造成的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3、乙方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施工人员50人以下的,应当设置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人-200人的,应设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0人以上的,应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实际情况增配,并不少于3人。

@#@@#@乙方上述人员配置不到位或无证上岗,施工工人发生伤亡事故时,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4、乙方必须对进入甲方施工现场的工人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同时,乙方进入本工程现场,必须向甲方提供准确的现场施工工人名册交甲方管理人员,施工过程中临时调整人员时必须及时书面通知甲方。

@#@@#@乙方施工人员发生伤亡事故,若事故者未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或事故者和名册不符合,没有为作业人员上保险;@#@不论甲乙双方或第三方的原因造成的事故,均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5、乙方应保证本单位工人身体条件符合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尤其不得使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或童工、不得招用傻呆或有精神病的人员,由于乙方工人身体条件不符合所从事工作的要求或乙方私自使用上述人员,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6、乙方不得将承接的工程非法再次转包,乙方违反本规定,发生在非法转包单位的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7、乙方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首先向甲方提出关于明确乙方安全责任区的书面申请,确定责任区后,要和甲方履行签字手续。

@#@@#@乙方进入施工现场,未向甲方提出上述要求,或未经甲方明确安全责任区即开始施工,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乙方安全责任区划分的原则为:

@#@施工区以乙方与甲方签订的合同内容所涉及到的所有作业面、材料存放场地以及乙方人员进出工作面所必经的施工区域等为乙方安全责任区域,办公区和生活区以乙方人员办公、生活的区间为责任区域。

@#@@#@8、乙方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服从甲方关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乙方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9、乙方负责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在每位工人入场前,做好本单位施工工人的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及其他各类教育,并及时组织受教育人员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乙方还必须对施工工人做好班前、日常安全教育(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并留下教育资料存档。

@#@@#@乙方需将对工人开展的“三级安全教育”、考核记录在完成考核后三日内,报甲方专职安全员备案,并留书面记录,甲乙双方分别留存。

@#@@#@乙方未按照规定对施工工人开展教育和考核,或乙方未按要求向甲方上报上述资料,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10、对于专业分包单位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由乙方负责及时制定各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必须制定符合本工程特点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按程序进行审批,同时乙方负责组织实施方案。

@#@由乙方编制的施工方案存在缺陷或乙方未落实方案导致现场发生伤亡事故的,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11、乙方负责根据甲方施工安排及技术措施方案,在自己的责任区内,合理组织施工,不按甲方施工安排及技术措施方案施工,自作主张、盲目施工、私自更改施工程序,造成的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12、乙方负责根据标准、规程、操作规程、甲方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要求等,对下属每一位施工工人进行侧重于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隐患的安全交底,书面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违章操作的危害及事故应急措施等,务必使每一位施工工人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并负责督促工人执行交底。

@#@@#@安全交底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被交底的施工工人必须在交底上签字接收。

@#@安全交底一式三份,由工人、乙方单位分别留存一份,同时,乙方还必须在交底签字完毕后一日内,报甲方一份进行备案。

@#@@#@乙方施工人员未接收安全技术交底,或未按照交底要求施工,或乙方未按要求向甲方上报上述资料,发生伤亡事故的,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13、乙方负责按照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甲方签发的技术交底或安全交底等要求,及时做好本单位安全责任区内的分项工程施工、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等安全生产工作。

@#@@#@对于相关标准、规范及甲方要求进行验收的分项工程及安全防护措施,乙方按标准做到位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或操作工人进入工作面之前,必须填写报验表,书面报甲方进行验收,待甲乙双方及相关方共同验收合格并履行验收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甲乙双方及相关方分别留存报验资料和验收资料。

@#@@#@乙方需报验的分项工程及安全防护措施范围,同甲方责任第7条内容。

@#@@#@乙方未按要求做好分项工程及安全防护措施,或分项工程及安全防护措施未经验收私自施工(以甲乙双方签认的验收单为准),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14、乙方负责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及甲方要求,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同甲方责任第6条内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5、当经甲乙双方及相关方共同验收合格的分项工程及安全防护措施移交乙方后,乙方负责对本单位安全责任区内的分项工程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日常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乙方在未向第三方移交分部、分项工程及安全防护措施前,对因己方负责范围内的分项工程或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缺陷导致的伤亡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16、乙方除按第15条做好分项工程及安全防护措施有效性的保障工作外,还必须经常性的检查本单位安全责任区内的各类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等,对发现的各类隐患要及时处理,并将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案。

@#@@#@乙方需将对本单位安全责任区的检查情况或检查记录,每日及时向甲方进行书面汇报,以使甲方协助乙方解决其安全责任区的隐患,保证乙方操作工人的安全。

@#@@#@乙方未履行检查职责或未发现本单位安全责任区的隐患,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乙方发现安全隐患未按上述要求向甲方及时汇报或隐瞒不报,甲方即认为乙方能够独立解决该隐患,此类隐患导致的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17、当甲方按照甲方责任第9条要求,对乙方安全责任区的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后,乙方负责按照甲方文字或口头的整改要求,及时纠正本单位的安全隐患,并要以整改反馈单的形式向甲方反馈整改情况,乙方未按甲方要求及时纠正隐患,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18、乙方负责在安排本单位施工工人工作任务前,派专人检查工人所在的施工区域、作业环境、安全防护措施、操作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有无安全隐患,若存在安全隐患,能够内部解决的,乙方必须及时将隐患解决后方能安排工人作业,若需和甲方协调解决的,乙方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向甲方反馈,待双方共同将隐患排除后方准施工。

@#@@#@若乙方安排工人作业前未检查有无安全隐患,或发现隐患不进行整改也没有书面反馈给甲方要求排除既自行组织施工,就表示乙方确认施工场所、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符合乙方安全要求,乙方对施工过程中由于上述因素不良而导致的伤亡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19、乙方负责合理使用甲方提供的机械设备、临时用电设施、居住住所等安全物质条件(范围同甲方责任第4条),乙方使用甲方提供的上述安全物质条件前,要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并认真检查物质条件能否满足安全规定并保证己方安全生产需要,对于满足己方需要的要与甲方履行交接手续,对于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应及时向甲方提出,甲方必须积极整改,整改合格后,履行交接手续后方准使用。

@#@@#@违反本规定或不经甲方许可,不正确使用安全物质条件导致伤亡事故,或因乙方原因导致安全物质条件发生缺陷等导致伤亡事故时,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本条阐述事项的典型事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

@#@@#@19.1乙方使用甲方提供电器设备,未报请甲方同意,在使用前也未进行检测是否合格后即行使用,擅自乱拉电器线路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19.2乙方人员未经甲方允许私自动用、乱开甲方机械设备造成伤亡事故的。

@#@@#@19.3乙方使用甲方提供的塔吊等机械时,信号工或挂钩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伤亡事故。

@#@@#@20、乙方不得擅自拆除、变动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

@#@@#@因施工生产需要拆卸的安全防护措施,乙方必须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经甲乙双方及相关方协商一致并采取必要、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能拆除,安全防护措施拆除后,乙方安全负责人员必须对该施工区域进行重点监控。

@#@@#@安全防护措施的拆除必须留存双方签认的书面记录。

@#@@#@乙方对本单位施工工人擅自拆除或未按甲方批准的拆除要求拆除安全防护措施所造成的伤亡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21、乙方负责为本单位施工工人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护目镜、手套等各类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不能以货币等非实物的方式代替,同时乙方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督促施工工人自觉穿戴好防护用品。

@#@@#@乙方为工人配备的上述物品,在向工人发放后,必须将发放清单及物品合格证明材料,交甲方备案。

@#@@#@乙方未向工人提供防护用品,或提供不合格防护用品,或乙方工人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或发生伤亡事故时,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22、乙方不得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和设备,乙方自带的施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各类设施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且受力性能、机械性能良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有效,乙方对自带的上述设备、设施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管理,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和报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乙方自带的上述物品,进场前需向甲方提交清单进行备案。

@#@@#@乙方自带的设备设施工具存在缺陷造成的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23、乙方进行爆破、吊装、土方开挖等危险作业时,必须派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乙方进行上述作业时,现场无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24、乙方自带进入施工现场的氧气、乙炔、油漆、涂料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和发放,同时要书面报甲方同意后,在楼外设专库存放。

@#@乙方自带的上述物品,进场前需向甲方提交清单进行备案。

@#@乙方私自使用上述物品,管理不善导致的爆炸、火灾等事故造成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25、乙方负责采购合格、卫生的食品及配料,并保证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防止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乙方对本单位工人发生的食物中毒等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26、乙方负责督促本单位工人保持生活住所的干净整洁及良好的住宿习惯,对于发生在工人住所的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27、乙方施工人员违反甲方管理规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或乙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造成的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28、乙方施工人员发生以下无法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进行杜绝的伤亡事故时,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28.1非工作时间工人突然死亡、2米以下非高处作业发生摔倒导致伤亡、挪动大件材料发生意外伤亡等;@#@@#@28.2高处作业不系挂安全带,或系挂安全带,但在摘带移动作业位置时发生伤亡事故的;@#@@#@28.3在现场或生活区吸烟,违章动用电气焊、明火而发生的火灾事故导致伤亡事故的;@#@@#@28.4私自拆除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并从防护拆除处摔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29、乙方在非允许施工时间内施工,发生伤亡事故时,由乙方承担主要责任。

@#@@#@30、乙方人员在施工现场外,生活区外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31、乙方必须服从其他法律法规要求作为分包单位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32、乙方负责每月25-28号书面向甲方汇报本单位工人(含管理人员)伤亡事故情况,并不得瞒报事故。

@#@@#@(五)其他事宜@#@1、本协议作为甲乙双方工程合同的补充,与工程合同具备同样法律效力,协议内容如有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不符者,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2、本协议一经签订,甲乙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施工现场发生施工人员伤亡事故时,本协议作为区分甲乙双方责任的主要文件,协议未阐明的事项,由甲乙双方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决。

@#@@#@3、本协议经立协议双方法人单位盖章或现场负责人签字后生效,有效期从年月日至合同任务结束。

@#@@#@4、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项目经理部各存放一份,法人单位各存放一份。

@#@@#@甲方法人单位:

@#@ @#@ @#@ @#@ @#@ @#@ @#@ @#@ @#@ @#@ @#@乙方法人单位:

@#@@#@甲方现场负责人(签字):

@#@ @#@ @#@ @#@ @#@ @#@ @#@ @#@ @#@乙方现场负责人(签字):

@#@@#@电话:

@#@ @#@ @#@ @#@ @#@ @#@ @#@ @#@ @#@ @#@ @#@ @#@ @#@ @#@电话:

@#@@#@年 @#@月 @#@日 @#@ @#@ @#@ @#@ @#@ @#@ @#@ @#@ @#@ @#@年 @#@月 @#@日@#@";i:

12;s:

24665:

"文件编号:

@#@@#@监理规划@#@济南金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制人:

@#@@#@审批人:

@#@@#@日期: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监理依据………………………………………………………@#@第三章、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一、监理范围…………………………………………………………@#@二、监理目标……………………………………………………………@#@第四章、监理组织机构……………………………………………………@#@一、现场监理机构………………………………………………………@#@二、监理部人员职责……………………………………………………@#@第五章、监理工作程序……………………………………………………@#@一、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程序……………………………………………@#@二、施工阶段工程进度监理程序………………………………………@#@三、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监理程序………………………………………@#@四、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监理程序………………………………………@#@五、信息传递程序……………………………………………………@#@第六章、监理控制要点…………………………………………………@#@第七章、工程质量控制…………………………………………………@#@一、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二、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三、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四、工程质量事前预控措施…………………………………………@#@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质量控制措施………………………………@#@六、工程质量事后把关控制……………………………………………@#@七、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八、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第八章、工程进度控制……………………………………………………@#@一、工程进度控制的原则………………………………………………@#@二、工程进度控制的基本程序…………………………………………@#@三、工程进度的组织措施………………………………………………@#@四、工程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第九章、工程造价控制……………………………………………………@#@一、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二、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三、工程造价控制基本程序……………………………………………@#@四、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第十章、安全生产控制……………………………………………………@#@一、安全监理目标………………………………………………………@#@二、安全监理范围………………………………………………………@#@三、安全监理组织机构…………………………………………………@#@四、安全监理工作内容…………………………………………………@#@五、安全监理程序………………………………………………………@#@六、安全监理措施………………………………………………………@#@第十一章、工程合同管理…………………………………………………@#@一、管理的原则和内容………………………………………………@#@二、合同管理的基本程序……………………………………………@#@第十二章、监理工作制度………………………………………………@#@一、图纸会审制度……………………………………………………@#@二、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制度…………………………………………@#@三、开工报告审批制度………………………………………………@#@四、材料、构件检验及复核制度………………………………………@#@五、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六、工程质量监理制度………………………………………………@#@七、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八、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九、施工进度监督报告制度…………………………………………@#@十、工程造价监督制度………………………………………………@#@十一、监理报告制度……………………………………………………@#@十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十三、现场协调会制度…………………………………………………@#@十四、备忘录签发制度…………………………………………………@#@十五、工程款签审制度…………………………………………………@#@十六、索赔签审制度……………………………………………………@#@第十三章、监理工作协调的措施和方法…………………………………@#@一、监理协调工作的内容……………………………………………@#@二、监理协调工作的原则……………………………………………@#@三、监理协调工作的措施……………………………………………@#@第十四章、旁站监理原则………………………………………………@#@一、工程旁站监理部位………………………………………………@#@二、工程旁站监理措施………………………………………………@#@第十五章、监理设施………………………………………………………@#@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山东海安特安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区内拟建工程。

@#@用地现状较平坦。

@#@工程按六度抗震设防。

@#@本项目主楼下基础类型为筏板基础。

@#@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地下防水一级,屋面防水二级。

@#@总建筑面积为9278.33m²@#@,其中地下一层为储藏室,建设面积683.84m²@#@。

@#@地上一层为储藏室,2——12层——跃层为公共租赁房,建筑面积8594.49m²@#@.@#@给水系统:

@#@本工程给水系统竖向分为高、低两个区。

@#@低区由市政外网直供。

@#@供水压力:

@#@0.27mpa,试验压力:

@#@0.9mpa。

@#@高区由水泵房的无负压供水设备提供供水压力:

@#@0.64mpa,试验压力:

@#@0.9mpa。

@#@其中高区给水入户管道压力大于0.35mpa的支管道,应采取减压措施。

@#@生活用水量标准:

@#@200L/p.d其中低区最高日用水量15.3立方米/日。

@#@高区84.4立方米/日。

@#@楼内横干管及管井区立管采用衬塑钢管丝接。

@#@地面以上明装。

@#@户外采用埋地S4系列无规共聚丙烯(PP-R)热熔连接。

@#@@#@热水系统:

@#@生活热水由阳台壁挂式太阳能集热器供给,工作压力:

@#@0.3mpa,试验压力:

@#@15Mpa。

@#@管材采用PPR管敷设在垫层内。

@#@@#@排水系统:

@#@该工程排水系统为污废合流系统。

@#@排水量为94m³@#@/d,室内排水支管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管,立管为CHT特殊单立管,专用管件连接,出屋面部分采用铸铁排水管,排水横干管及弯头至检查井采用柔性接口机制铸铁管,检查井以外采用HDPE塑钢缠绕管,地下有压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

@#@塑料排水立管按规范设置伸缩节,穿越楼层,防火墙处设置阻火圈。

@#@地漏水风深度不小于50mm,横管与横管或横管与立管连接,采用45º@#@或90º@#@斜三(四)通。

@#@排水管道按规范进行灌水试验,通水通球试验。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本工程按中危险级I级设计,喷水强度6L/min.m²@#@,作用面积160m²@#@,设计流量21L/S,火灾连续时间为1小时。

@#@喷淋管管材为镀锌钢管。

@#@喷头型号ZSTZ——15,一个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量不宜大于800只,工作压力0.40mpa,试验压力1.4mpa。

@#@@#@消防给水:

@#@消防水箱设在楼顶水箱间由室外地下设有SQS100-B型地上消防水泵结合器供系统补水用。

@#@消防栓消防用水量室内10L/S,室外15L/S。

@#@室内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SN65型,栓口直径为65mm,水枪喷嘴直径为19mm,胶质水带长25m,管道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DN100卡箍连接,<DN100丝接,楼前入口压力0.55mpa,阀后压力为0.48mpa,试验压力1.4mpa,消防柜采用带灭火器组合式体同时配备2个2A级3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采暖系统:

@#@本工程为一个供暖分区,为分户热计量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方式有换热站供应,采用热煤50/40°@#@c热水,采暖管户表前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mm丝接,DN>100mm挤压卡箍连接,表后采用防渗氧PF-RT地暖管,分集水器前地暖加热管规格为De32*3.6;@#@分集水器后地暖加热管规格为De20*2.3。

@#@工作压力为0.7mpa,试验压力为1.05mpa。

@#@埋地管道不设接头,盘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直管段设固定间距宜为0.5~0.7m,弯曲管段设固定间距为0.2~0.3m。

@#@@#@防排烟系统: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合用前室采用机械排风,设置正压送风机,每层设置常闭型加压送风口。

@#@地下室储藏室分为三个防烟分区,每个单元为一个防烟分区。

@#@送(排)风管,排烟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电气系统:

@#@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消防用电及电梯为二级负荷。

@#@三相四线制380/220v低压配电供电、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防触电安全保护系统、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

@#@@#@1、供配电系统:

@#@电源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小区变电室铠装电缆埋地引入,共引入三路电缆,JX1~2和AL,其中JX1,JX2为消防等主要负荷的双电源主线,引自本小区变配电室1#、2#变压器,AL为各单元照明负荷单独进线,公共照明及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配线柜落地安装,插座箱均暗装,导线采用铜芯电缆或塑料线。

@#@@#@2、防触电安全保护系统: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系统,所有进出建筑物的给排水总管,强、弱电进户管进户,煤气管道在绝缘层后与金属管道均作总等电位联结。

@#@@#@3、电气照明系统:

@#@楼梯间,电梯前室及电梯机房设应急灯及疏散指示灯,灯具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材料制作的保护罩,照明采用电子式延时开关,电梯井道最高和最低点,中间每隔7米各装一盏灯,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所有灯具均采用I类灯具且配出PE线。

@#@@#@4、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凡是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通风道、太阳能系统支架均采用一级镀锌圆钢10个与避雷带可靠连接。

@#@利用基础阀板纵横主筋做接地体,剪力墙内靠外钢筋(≥2根直径16钢筋)作引下线。

@#@接地体、引下线与避雷带从首层起每三层用圈梁内钢筋焊接作均压环可靠焊接,八层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均与避雷带或引下线可靠焊接。

@#@@#@5、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光缆引自小区的网络中心,由网络交换设备直换引入,每户弱电多媒体箱电话系统单元进户处分两路进线,主干电话线由交换机引至户内弱电多媒体箱。

@#@电视系统在配电室设有线电视放大器,然后敷设至各户。

@#@可视对讲系统采用总线制,设置于每单元一层入口处,每户设分机。

@#@@#@6、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

@#@本工程属二级保护对象,每一单元为一报警子系统。

@#@园区设置消防控制室,每单元入口处设区域报警器,楼梯间、走廊及电梯前室均设有感烟探测器,每层设有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孔及消火栓按钮等,电气管理室等主要房间均设消防电话分机。

@#@@#@建筑特点:

@#@本工程外墙为涂料,内墙为混合砂浆抹面,刮腻子涂料。

@#@其中卫生间为面砖防水墙面,电梯机房为水泥砂浆抹面,阳台为水泥砂浆防水楼面,卫生间铺地砖防水楼面,其他房间、走道、楼梯间、电梯间、地下室为水泥楼面。

@#@屋面非上人屋面: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平屋面。

@#@上人屋面:

@#@防滑地砖上人平屋面,首层外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其它外窗采用PVC塑料门窗。

@#@@#@结构特点: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180度加气混凝土砌块,楼面为钢筋混凝土梁板。

@#@@#@工程设计等级:

@#@使用年限50年。

@#@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

@#@@#@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山东海安特安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共租赁房@#@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山东文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地质勘察单位:

@#@山东振华建筑基础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济南金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第二章监理依据@#@1、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2、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和法规@#@3、本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理合同@#@4、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5、业主提供的本工程全套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6、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纪要@#@7、设计单位发出的设计变更@#@8、业主发出的有关工程建设指令、变更和洽商@#@9、相关的标准图集、技术说明@#@10、国家现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标准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第三章监理工作范围和目标@#@一、监理工作范围:

@#@施工阶段,工程保修阶段@#@二、监理工作目标@#@1、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2、工期目标:

@#@本工程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总工期天@#@3、投资目标:

@#@暂按元@#@4、施工安全目标:

@#@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无安全隐患@#@第四章监理组织机构@#@一、现场监理机构@#@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成立山东海安特安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共租赁房工程建设监理部。

@#@@#@其组织机构框图如下@#@总监理工程师:

@#@@#@公司总工办@#@装饰@#@专业@#@强弱@#@专业@#@给排水@#@暖通@#@专业@#@信息@#@管理@#@投资@#@控制@#@安全@#@监理@#@土建@#@专业@#@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计划及名单@#@序号@#@姓名@#@性别@#@职务@#@执业资格@#@职称@#@备注@#@注:

@#@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根据工程需要随时调整@#@三、监理部人员职责@#@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1)代表监理公司履行监理合同,负责本项目部的全面工作@#@2)组建现场监理机构,人员分工,明确职责,知道检查监理人员工作@#@3)主持编制监理规划,实施各专业监理工作实施细则,监理程序和工作制度。

@#@@#@4)签发由监理部发出的各种文件、报表、报告并审核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各种文件、资料。

@#@@#@5)审定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6)按合同规定,审核签署开工令、停工令、复工令。

@#@@#@7)按合同授权审核签署施工单位申报的重要申请和工程支付凭证。

@#@@#@8)主持召开监理例会、签发会议纪要,检查监督有关方执行会议决定。

@#@@#@9)组织编制监理周报,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单位报告监理工作情况。

@#@@#@10)审核签认分部工程质量验评资料组织工程竣工初验,参与工程验收和竣工结算。

@#@@#@11)组织整理工程竣工监理资料归档,对工程项目的监控,协调等做全面总计。

@#@@#@12)调解业主与施工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查延期。

@#@@#@2、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

@#@@#@1)编写本专业的监理实施细则,并记好每天的监理日志。

@#@@#@2)熟悉本专业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掌握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

@#@@#@3)对本专业范围内的工程部分进行质量、进度监理和检验。

@#@@#@4)对受监工程签证认可负责。

@#@@#@5)涉及本专业的报告、文件进行核实并提出建议报总监审批。

@#@@#@6)检查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检查记录,试验资料。

@#@@#@7)对关键和重要部位实施跟踪检查,旁站监理。

@#@@#@8)参与工程计量和审核工程支付凭证。

@#@@#@9)参加工程竣工初验并提出本专业工程竣工评价。

@#@@#@10)核查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原始凭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及其质量情况,必要时进行平行检验,合格时予以签认。

@#@@#@3、监理员职责@#@1)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现场监理工作。

@#@@#@2)检查承包单位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转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

@#@@#@3)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过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对加工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4)担任旁站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5)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6)做好监理日记和有关的监理记录@#@4、造价及合同管理职责@#@1)负责建立项目的合同管理体系,严格履行合同管理任务@#@2)全面掌握合同文件各项条款,严格按合同进行管理,做到既对业主负责,又能维护承包单位的合法利益@#@3)对工程上任何形式、质量、数量和内容上的变动,根据工程变更处理程序开展工作,并报业主审批@#@4)对承包单位提出的延期和费用索赔申请,依据合同及其它相关文件进行审查、确认,并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工作@#@5)按照工程计量、工程款支付和竣工结算程序做好每月的工程进度款及工程竣工结算工作@#@6)根据合同要求,审核施工预决算@#@7)对施工方上报的经济签证及时测量、严格审核,确保经济签证的合理性、真实性@#@8)对工程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发生索赔的原因,制定防范性对策,防止或减少对业主索赔发生@#@5、信息资料员岗位职责@#@1)负责图纸资料保管及技术档案的管理,制定收发文件编号及存盘方法@#@2)负责各专业的图纸、材质保证书、试块报告、隐蔽验收等有关资料的整理及存档工作@#@3)及时收集及整理各专业相关资料,保证资料收集的及时性、真实性@#@4)根据公司ISO9000运作要求,对日志、月报、会议纪要等监理文件及过程记录做好编制及整理工作,做到完整、齐全、准确、真实@#@6、安全监理工程师职责@#@1)参与监理规划(安全监理方案)的编制,负责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2)督促、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落实@#@3)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搭设安全生产设施:

@#@基坑维护、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支撑、塔吊、施工电梯等@#@4)检查安全生产方面的材料、设备原始凭证、检测报告与准用证@#@5)监督施工过程中人、料、机、和施工环境的安全状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消除隐患。

@#@@#@6)检查巡视现场安全状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时及时下发书面指令@#@7)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给予制止,并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8)负责安全监理资料的收集、汇总及整理,参与编写监理月报@#@9)根据安全监理工作实施情况做好监理日记,做好安全施工情况的原始记录@#@10)定期向业主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协助参与对工程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第五章监理工作程序@#@一、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程序@#@建立以总监为首的监理工作质保体系@#@编制监理规划及细则,制定监理程序及各种监理报表@#@@#@审查开工前施工@#@准备工作@#@落实业主提供的现场施工条件@#@组织设计图纸会审@#@审查施工单位项目组织资源安排情况@#@审查开工前材料设备准备情况@#@审查施工组织@#@业主签署意见@#@总监签发开工报告项目开工@#@监理工程师对项目目标进行监督控制工作@#@监理文件@#@记录及整理@#@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组织竣工初验及验收@#@竣工结算@#@与资料归档@#@二、施工阶段工程进度监理程序@#@1、落实资源计划(劳力设备资源流量)@#@2、临时设施占地计划@#@3、编制网络计划@#@监理工程部进驻现场,监理工作开始@#@@#@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工期目标,@#@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1、是否满足合同目标要求@#@2、资金是否落实@#@3、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不同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报业主@#@共同协商@#@@#@批准实施并编写季度月计划@#@同意@#@不是@#@监督实施计划是否@#@拖延@#@是@#@分析原因@#@总监理工程师会同业主提出意见和指示@#@@#@调节进度计划@#@按照PDCA循环方式,继续执行计划,@#@直到工程竣工@#@@#@三、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监理程序@#@监理工程部进驻现场,监理工作开始@#@附原材料检验报告成品、半成品的出厂合格证@#@附设备检验报告关键工种上岗证@#@施工单位填写开工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审核@#@开工申请单@#@@#@@#@同意开工@#@@#@@#@分项或工序@#@完工并进行三检认为合格@#@@#@填写报验并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审查检验试验报告@#@监理工程师会同现场检查@#@不合格@#@合格否@#@合格@#@签署合格意见,@#@隐蔽工程验收@#@直到工程竣工@#@@#@进行下道工序@#@@#@四、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监理程序@#@监理工程部进驻现场,监理工作开始@#@工程量计量及@#@采用的标准@#@支付依据,合同文件履约担保文件@#@@#@审查开工前@#@的计量与支付@#@交业主审定、支付@#@@#@@#@期中的计量与支付@#@@#@@#@施工单位报完成工程量@#@(包括额外索赔)@#@1、工程量的认可@#@2、现场各项签证及变更增减认可@#@3、支付条件的审查@#@@#@监理工程师进行计量审查@#@";i:

13;s:

29021:

"

(1)总体概述: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第一节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苏化集团新材料产业科技园(一期)景观工程@#@工程地点:

@#@苏州恒华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质量要求:

@#@合格。

@#@@#@工期要求:

@#@总工期90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

@#@2013年3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3年5月30日@#@第二节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本工程是重点工程,我公司对本工程非常重视,本着提供良好的服务,参加本次招标项目的投标,并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方案编写前,我公司派专人前往项目施工现场踏勘,并对地周边环境作了调查了解。

@#@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考虑本项目的特点、重点,及以往类似园林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我公司的技术、设备、资金能力,在充分熟悉并尊重招标文件的前提下,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工程的重点、难点及对策、总体施工组织、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本方案对总体施工组织、施工计划、软基处理、绿化工程等内容作了重点阐述。

@#@@#@本工程分部工程多,工程量大、工期紧。

@#@所以要调配足够的人力、机械设备,进行完善的施工部署,对工程各施工区和施工段进行科学划分,对施工要素进行动态管理,使人力、机械、材料得以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优质、按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组织流水施工,尽量扩大施工操作面,做到不窝工、不浪工,同时达到满足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

@#@@#@由于本工程绿化、景观的工作量较大,要求高,我公司拟按要求先进行景观基层的施工,再进行场地清理和园林绿化施工。

@#@@#@第三节管理目标@#@为确保本工程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顺利完成,实现我公司对业主的承诺,我公司拟集中优势,抽调一批有施工经验、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本工程技术骨干,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公司直接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管理,统筹组织本工程的施工。

@#@与此同时,我司将在人力、机械、材料、资金等方面对本工程给予重点支持,确保施工的需要。

@#@@#@为加强施工控制,我公司针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成本、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控制要素制订了管理目标。

@#@@#@一、工程质量目标@#@严格执行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严格检查,提供给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符合国家现行质量验收标准,一次合格交付。

@#@@#@二、工期目标@#@针对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我公司将本工程列为重点工程,优先配备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提供充足的物资、设备保证,按期完成本工程,力争比招标文件要求提前完成。

@#@@#@三、成本目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工序制定生产成本控制计划,从节约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人、机、料的投入,力争将消耗控制在行业最低消耗水平。

@#@@#@采用先进建筑施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成本,力争实现行业最低成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目标@#@我公司将在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参照ISO14000标准建立一个责任到岗、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消防、保卫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管理小组,负责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使施工场地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杜绝“脏、乱、差”,确保生活区周围无蚊虫、苍蝇,材料堆放整齐有标识,配齐“三宝”,保证“四口”有安全标志,争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安全生产样板工地”。

@#@@#@五、服务目标@#@我公司将坚持“优质、高效、守约、服务”的宗旨,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建造优质工程,让业主满意,实现对业主的承诺。

@#@@#@在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经理部将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按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上报资料,汇报工程进展情况,认真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建议及指令,做好配合工作;@#@发挥我公司的优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调好与有关单位的关系,为业主减轻负担;@#@主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向业主提出优化建议,尽力为业主节约建设投资。

@#@@#@在工程保修阶段,我公司将严格执行回访保修制度,由项目经理部部分技术人员组成回访小组,定期进行回访,听取业主意见,记录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做到随叫随到,跟踪服务。

@#@@#@第四节施工组织方案@#@一、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1、植前土壤改良等处理@#@

(1)种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有机肥和客土等措施,响应招标文件土壤改良的有关要求,并确保土壤PH值位于适合大都数植物生长的5.8~6.8之间。

@#@@#@

(2)种植地的土壤含有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以及强酸性土、强碱土、盐土、盐碱土、重粘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规定,采用客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

@#@@#@(3)绿地应按设计要求构筑地形。

@#@对草坪种植地、花卉种植地、播种地应施足基肥,翻耕25~30cm,搂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种植穴的挖掘@#@

(1)种植穴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

@#@@#@植穴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准确,标记明显,也应标明中心点位置及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行道树定点遇有障碍物影响株距时,应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适当调整。

@#@@#@

(2)挖种植穴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穴必须垂直下挖,在规定深度内上口下底相等。

@#@@#@(3)在土层干燥地区应于种植前浸穴。

@#@挖穴、槽后,应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3、苗木运输@#@

(1)苗木运输量根据种植量确定。

@#@苗木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

@#@@#@

(2)苗木在装卸车时应轻吊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

@#@@#@(3)起吊带土球(台)小型苗木时应用绳网兜土球吊起,不得用绳索缚捆根颈起吊。

@#@@#@(4)土球苗木装车时,应按车辆行驶方向,将土球向前,树冠向后码放整齐。

@#@@#@(5)裸乔木长途运输时,应覆盖并保持根系湿润。

@#@装车时应顺序码放整齐;@#@装车后应将树干捆牢,并应加垫层防止磨损树干。

@#@@#@(6)花灌木运输时可直立装车。

@#@@#@(7)棵根苗木必须当天种植。

@#@裸树苗木自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h。

@#@当天不能种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

@#@@#@(8)带土球小型花灌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应紧密排码整齐,当日不能种植时,应喷水保持土球湿润。

@#@@#@(9)珍贵树种和非种植季节所需苗木,要根据业主要求在合适的季节起苗种植,或采用容器先假植后定植的方法,以确保成活率。

@#@@#@4、种植前的修剪@#@

(1)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宜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

@#@@#@

(2)乔木类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枝条1/5~1/3。

@#@@#@无明显主干、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对干径10cm以上树木,可疏枝保待原树形;@#@对干径为5~10cm的苗木,可选留主干上的几个侧枝,保持原有树形进行短截。

@#@@#@枝条茂密具圆头型树冠的常绿乔木可适量疏枝。

@#@枝叶集生树干顶部的苗木可不修剪。

@#@具轮生侧枝的常绿乔木用作行道树时,可剪除基部2~3层轮生侧枝。

@#@@#@常绿针叶树,不宜修剪,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

@#@@#@5、灌木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带土球或湿润地区带宿土裸根苗木及上年花芽分化的开花灌木不宜作修剪,当有枯枝、病虫枝时应予剪除。

@#@@#@枝条茂密的大灌木,可适量疏枝。

@#@@#@分枝明显、新枝着生花芽的小灌木,应顺其树势适当强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

@#@@#@6、苗木修剪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剪口应平滑,不得劈裂。

@#@@#@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口应距留芽位置以上1cm@#@修剪直径2cm以上大枝及粗根时,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

@#@@#@二、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具体方法: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照设计要求,将设计内容包括地形、地物、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平面尺寸、标高、位置,测放到实建地面上或相对应的位置上,为施工提供各种放线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依据。

@#@@#@2、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构)筑物、管线和种植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或设计图纸上指定的相对的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网点的测设。

@#@@#@施工控制网的测量,应制订施工控制网的测放方案,测量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和网点布设间距应满足各建(构)筑物等施工定位放线和技术监督的要求,并与总平面图相配合,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为施工提供定位测设及技术复核的标志。

@#@@#@各建(构)筑物、管线和植物的施工定位及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应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定位测设。

@#@@#@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

@#@@#@采用经伟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网时,测量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测为一个测回)@#@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尺量度时,应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后,方可进行测量。

@#@@#@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构)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的设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移位,并用混凝土包护,重点的标志和环境保护需要,可加设护栏围护。

@#@@#@3、方格网测设@#@方格大小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和施工方法而定,一般为10×@#@10M、20×@#@20M、30×@#@30M、40×@#@40M。

@#@地形起伏较大时宜用小方格,若用机械施工时,可用大些的方格。

@#@为便于测量高程和进行施工,需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

(1)方格网的布设,一般是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上各种建筑物、道路、管线、等高线等的分布情况,结合现场地形情况与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先选方格网的主轴线,再全面布设方格网。

@#@当场地面积较大时,可分级布设,先测设“╂”、“□”字形主轴线,然后再进行加密。

@#@一般要进行坐标换算,用极标法放出主轴线点。

@#@主轴线点测定后,在此基础上将图上设计点先初测到地面并埋设固定标桩。

@#@@#@

(2)平场地的放线用经伟仪将图纸上的方格测设到地面上并在每个交点处立桩木依图纸要求设置。

@#@@#@自然地形地放线:

@#@首先应确定堆山边界线,但自然地形放到地面上是较难的,特别是在缺乏永久性物体的空旷地上。

@#@在这种情况下应把方格网放到地面上,而后把设计地形等高线和方格网的交点,一一标到地面上并打桩,桩顶上也要标明桩号及施工标高。

@#@堆山时由于土层不断升高,桩木可能被土埋没,所以桩的长度应大于每层填土的高度,在桩上把每层的标高定好,不同层可用不同颜色标志,以便识别。

@#@@#@4、土方工程控制外购土方质量,严格绿化种植土的要求,确保表层向下50公分范围内为耕植土。

@#@@#@三、绿化栽植工程施工方案@#@

(一)概述@#@1、放样@#@关键:

@#@突出设计要求的层次感的灌木配置弧线的优美。

@#@@#@办法:

@#@放样是对设计意图的充分体现,因此放样不仅要按照施工图纸严格准确,更要领会意图,以点传神。

@#@@#@方法上以“方格网”方法为基础,兼顾所种植植物的外观形态,以形定位。

@#@对于规格式地块,力求准确;@#@对于景区块,力求“点题”,放样一定要讲究艺术,体现园艺水平。

@#@@#@2、起苗、包扎、运输、种植、绑扎@#@关键:

@#@确保施工过程中种苗成活并一次成型@#@办法:

@#@种植是绿化部分最关键的一步,首先要作好苗的起苗、包扎和运输工作。

@#@为了减少水分蒸发,起苗前根据需要在叶面上喷PVO水分蒸腾抑制剂,降低水分蒸发,且不影响植物呼吸;@#@起控时先铲除要部浮10CM左右,再从切根的状态沟外侧开挖,然后用草绳包扎土球。

@#@如果苗地较干,则在起挖前两天灌水,保持土壤的温度,保证泥球不易散裂;@#@运输装运尽量在当天或夜间进行,用篷布遮盖以防止水分过量蒸发。

@#@@#@

(二)绿化种植方法@#@乔木种植@#@1、种植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行道树或行列种植苗木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高度、干径、树形近似,种植的苗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种植带土球苗木时,包装物必须拆除。

@#@种植时,根系必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一致。

@#@@#@2、种植方法@#@施工中需要种植大量乔木,为了确保绿化效果,栽植分类别按以下步骤操作:

@#@@#@常绿乔木种植流程图@#@挖树穴施肥洒种植土平衡修剪@#@放植树苗 拆除包扎加土至2/3浇底水@#@植株喷雾加土至地表@#@常绿乔木是绿地中的主要景观树种,栽植的好坏直接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因此我们在施工中主要做到:

@#@@#@挖树穴:

@#@树穴深度比土球深20CM,宽度大30CM,以保证土球周围土壤良好。

@#@@#@施基肥、洒种植土:

@#@在树穴内填入一定量的营养土(含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保证土壤营养的缓释效果。

@#@@#@平衡修剪:

@#@修剪方法上采用整形修剪程序以突出美观、层次即可,不重剪。

@#@@#@放置树苗:

@#@选择树冠丰满、优美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放置树穴一次成功,尽量减少对容器或土球的多次移动,以旬损伤植物的须根。

@#@@#@加土夯实:

@#@土球入树穴后必须与土壤紧密结合,应遵循“三埋两踩,随种随浇”的原则。

@#@加土时用捣棍边加边夯。

@#@使土球与土壤充分结合,复土高度以高于地面10cm左右为宜,这样能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恢复。

@#@对可能遇到高温天气则栽植的乔木根据需要搭荫棚遮荫,以减少照光降低蒸发,促进植物尽快恢复。

@#@@#@浇底水:

@#@乔木栽植后应立即浇水,浇水多次,反复浇透,并培土保墒。

@#@@#@植株喷雾:

@#@庆适当地进行叶面喷雾,降低叶面温度,减少叶面水分蒸发,维护乔木水分的新陈代谢。

@#@@#@落叶乔木:

@#@栽植流程图如下:

@#@@#@挖树穴隔水层施基肥洒种植土@#@@#@放置树苗加土至1/2分层夯实加土至地表@#@@#@支撑绑扎做水窝浇底水@#@落叶乔木是突出绿化季节变化的色叶树种,种植要确保成活率,以保证绿地的整体面貌。

@#@因此除了和常绿乔木相同的环境措施外,我们在施工中主要做到:

@#@@#@1、优先种植:

@#@根据本工程情况,为保证落叶乔木的成活率,抢先种植,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将落叶乔木种植完毕,并养护到位。

@#@@#@2、加土、分层夯实:

@#@裸根种植的植物根系是完全暴露的,种植时根部必须与土壤充分结合。

@#@加土时加一层夯实一层,用捣棒捣实,这样土壤才能充分填到根系的缝隙中。

@#@@#@3、支撑绑扎:

@#@种植后立即支撑,安装结构美观的三角支撑架。

@#@成片种植的用整体绑扎,每株用规格相对统一的毛竹相互牵连,使之具有整体抗风能力。

@#@@#@4、浇底水:

@#@栽植后在树穴周围筑土围,即“洒酿坛”然后浇水,浇水量充足,反复浇透,并培土保墒。

@#@@#@乔木种植后浇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种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

@#@坡地可采用鱼鳞穴式种植。

@#@@#@2、新植苗木应在当日浇透第一遍水,以后应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

@#@@#@3、遇干旱天气时,应增加浇水次数。

@#@干热风季节,应对新发芽放叶的树冠喷雾,宜在上午l0时前和下午15时后进行。

@#@@#@4、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刷裸露根系或冲毁围堰,造成跑漏水。

@#@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致使苗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5、浇水渗下后,应及时用围堰土封树穴。

@#@再筑堰时,不得损伤根系。

@#@@#@其它苗木栽植@#@本工程除乔木种植外,还有灌木植物种植。

@#@由于花灌木枝条柔软、易折,栽植必须注意尽量减少对枝干的损伤。

@#@捣棍需采用小号的,以保证花灌木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

@#@@#@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并一次成型,选用已经复壮的苗木,选苗的标准是;@#@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枝叶繁茂、无检疫病虫害、符合设计要求的。

@#@选定合适后疏除枝叶,对花和果实尽量摘除。

@#@浇水时除了浇透根部外,还要对叶面经常喷水,以保持其湿润,维持植株水分代谢平衡。

@#@苗木包装,尤其是小灌木,用统一规格的纸板箱或木箱装运。

@#@这样既便于装卸,严禁丢苗、拖苗、损裂泥球和枝条。

@#@苗木棒栽植时修去损伤的树枝和根系。

@#@@#@  另外,如种植区域内土壤不适合栽植要求,则需对土壤加一定量的山泥进行改良。

@#@由于花灌木大部分成片栽植,栽植绿地要有一定的平整度,因此也要进行土壤的粗平整。

@#@@#@  苗木种植必须编制计划,按计划均衡供苗。

@#@苗木定位后打开和取出土球包装物,然后分层加上捣实,回填土到泥球深度2/3时围堰浇足水,再培土盖住泥球。

@#@@#@大树移植技术措施:

@#@@#@1、采用机械移植作业;@#@2、移植时标明主要观赏面和树木阴阳面;@#@3、按树木胸径的6-8倍起挖土球;@#@4、装运时将树冠捆拢,固定树杆,防止损伤树木,不得损坏土球;@#@5、大树移植吊装时注意安全。

@#@移植后,必须设立支撑,防止树身摇动;@#@6、大树移植后两年内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做好修剪、剥芽、喷雾、叶面施肥、浇水、排水、设置风障、荫棚、包裹树干、防謇和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养护管理工作,在确认大树成活动,方可进入正常养护管理;@#@7、大树移植应建立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

@#@实施方案、施工和竣工记录、图纸、照片或录像资料等。

@#@@#@四、确保苗木成活率养护管理措施@#@

(一)为了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苗木成活率,达到预期植物景观效果,我们拟采取如下综合的养护措施:

@#@@#@1、松土、锄草@#@入冬前浅翻地一次,深度约5-20CM,来年开冻后全面平整。

@#@对孽生性强的各类杂草,一经发现立即根除,杜绝杂草与树木争夺水分、养分。

@#@该工程段的土质较为板结,必须对大树基部定期松土,并在其表面增施有机肥,局部改良土质,以促使大树尽快恢复长势。

@#@@#@2、修剪、整形@#@新种植苗木修剪、整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苗木恢复生长提高观赏性。

@#@大树、乔灌木修剪以保留自然树形为主,乔木修剪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及枯枝烂头,灌木修剪是促进其枝叶繁茂、分布匀称及花芽形成,绿篱、球形植物主要是整形修剪。

@#@修剪一般在秋季苗木进入休眠期进行,整形则主要在春季苗木萌芽前进行。

@#@对草坪进行定期修剪(秋冬季一次),要注意经常性挑草,出现低洼积水,填土重铺,草高控制在5-6CM左右,超过高度用割草机轧平,草坪边缘每月一次切边保持线条清晰。

@#@@#@3、施肥、浇水@#@灌溉时间视天气变化进行控制,梅雨前(最高气温30度),每天早晚喷雾4小时,从上午10时半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内停止喷水。

@#@如久干无雨,土壤干燥则浇水灌溉,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施肥是促进苗木生长健壮的有效手段,施肥须在植物根系损伤恢复并开始生长后进行(苗木种植后约6个月、草坪为3个月),一般施肥用尿素、复合肥等根肥。

@#@对灌木也可追施叶面肥。

@#@@#@该工程处路边灰尘较多,在无雨少雨季节也应定期给植株喷水洗尘,以免烟尘杜塞气孔,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4、病虫害防治@#@防治重点是大树和色叶小灌木,因大树经过移植,根系、树枝等到受到严重伤害,自然恢复期较长,抗病虫害功能下降,因此必须密切注意对大树观察,一旦出现病虫害蔓延,而色叶小灌木和杜鹃等在梅雨季最易发生病虫害,导致叶片斑变和脱落,所以在梅雨季前就开始定期喷药防治。

@#@@#@5、苗木补缺@#@对死亡苗木进行清除,并在原有位置补种新的植株;@#@对人为破坏的缺空处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补种,使整体的绿化面貌饱满整齐。

@#@@#@6、地形整形@#@对土壤沉降、不平整部分进行整平、加土、及时撒入种植土进行地形修复。

@#@@#@7、除杂@#@安排专职人员除去绿化地内的垃圾等杂物,设置专职看管、巡查人员并与甲方管理部门配合,协同保护苗木。

@#@@#@四、景观工程:

@#@@#@本工程工程量大,材料品种、规格较繁多,其中20*10*6cm舒布洛克砖面积约8600m2,6cm厚植草砖面积约2100m2,5cm厚小青砖面积约720m2,各种厚度的花岗石、其他品种石材面积约11100m2,砼质路缘石约4400m,石质路缘石约400m。

@#@@#@基层均采用3cm厚1:

@#@3干硬性水泥砂浆座浆+12cm厚C20混凝土+10cm厚级配碎石+路基平整压实。

@#@@#@1、测量放线要点:

@#@@#@在进行中线测量前,由设计部门办理交桩手续,转角点桩及方向桩在线外设栓点,并作点志标记。

@#@并沿中线作水平测量以复核地面标高及原有水准基点标高。

@#@@#@2、土基的施工要点:

@#@@#@

(1)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各种结构层的土工试验,以确保验收标准。

@#@@#@

(2)按照设计要求原地面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不低于93%。

@#@@#@(3)地基挖方作业,按设计要求深度在0~30cm以内开挖,不得乱挖及超挖,并且将挖方基底以下80cm以内的树根清除干净,压实度不低于93%。

@#@@#@(4)填土地基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土等,不得含草和树根杂物,超过10cm粒径的土块打碎使用。

@#@@#@(5)填土的地面横坡1:

@#@10~1:

@#@5的要将地面翻松后填土。

@#@陡于1:

@#@5时,应做成台阶形,台阶宽度不小于1.0m,横坡向里,台阶高度不大于30cm。

@#@@#@(6)填土应分层摊铺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压实。

@#@@#@(7)碾压从两边向中央进行,碾压宽度比设计宽度四周各加宽50cm,碾轮每次重叠20cm,碾压5~8遍,直至无显著轮迹且达到要求密实度为止。

@#@@#@(8)在碾压过程中,按标准规定检验土的含水量和压实度,并按要求作好试验记录。

@#@@#@(9)土基压实标准@#@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压实度(%)@#@填方@#@0~80@#@93@#@80~150@#@90@#@150@#@87@#@挖方@#@0~30@#@93@#@2、碎砖垫层的施工要点@#@

(1)备料:

@#@所用碎砖事先敲碎,粒径不大于60mm。

@#@@#@

(2)摊铺:

@#@摊铺前,保持地基湿润,地基两侧先培土夯实,以保证碎砖边缘部分的压实度,摊铺厚度控制在20cm厚范围以内。

@#@@#@(3)碾压:

@#@碾压在碎砖铺放平整度及近要求下进行,碾压执行“先轻后重”的原则,碾压遍数不得少于6遍。

@#@@#@(4)碎砖的找平在碾压2遍后即细致检查平整度和高程,找补时用碎石进行填补,整平后压实。

@#@达到表面坚实平整和密实度要求。

@#@@#@3、砼基层摊铺:

@#@@#@

(1)砼振捣:

@#@@#@混凝土摊铺找平后,使用平板振捣器,先沿混凝土板四周振捣二遍,然后垂直路线方向振捣。

@#@行行重叠20cm左右。

@#@振捣总遍数不少于4次。

@#@@#@在平板振捣器振实后,用全幅振捣夯振实并整平板面,全幅振捣不少于三次,振完后达到表面平整成型,不露石子。

@#@@#@

(2)面层成活:

@#@@#@在全幅平板振捣器振实整平后,紧跟第一遍抹面工作。

@#@先用手拉平板振捣器拉搓一遍,再用长塑料抹子揉搓,去高填低,揉出灰浆,使其均匀分面在板面上。

@#@第二遍用短塑料抹子做进一步找平压实,同时注意纠正偏移了的缝板。

@#@混凝土表面用平板振动器来回振动两次,混凝土表面处理,做到“三压三平”,先按板面标高用铁锹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再在初凝前用滚筒碾压数遍,滚压平整,最后在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铁抹子抹平收光,以防混凝土表面裂缝出现。

@#@混凝土表面应随振捣按标高线进行抹平。

@#@@#@4、舒布洛克砖的铺设:

@#@@#@

(1)铺砌前检验道板尺寸是否合格,表面颜色一致,有无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

@#@@#@

(2)测量放线,测量控制点高程,并挂线,铺时随时检查位置与高程。

@#@铺设人行道板采用卧浆法施工,要求人行道板铺设后表面平整,无松动现象,2cm的1:

@#@2.5水泥砂浆饱满,人行道板块对缝必须顺直以保证美观。

@#@@#@(3)人行道板安装前,需洒水湿润,以免吸收砂浆中水份,影响质量。

@#@人行道板施工时,需沿设计方向和人行道设计面挂线,保证接缝顺直、方向一致,表面平顺,按设计顺坡无积洼或鼓包,并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4)铺好后应沿线检查平整度,如发现有位移、不稳、翘角、与相邻板不平等现象,立即修正,最后用干砂掺1/10水泥拌和均匀将缝填满并在表面洒水使砂灰沉实,直至灰砂灌满为止,同时要保持砖面清洁。

@#@人行道施工完毕后,需养护并拉线防护,直至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放行。

@#@@#@5、花岗石面层铺贴:

@#@@#@

(1)基层清理→贴灰饼→标筋→铺结合层砂浆→弹线→铺板材→压平拔缝→嵌缝→养护。

@#@@#@

(2)按施工大样图要求弹控制线,弹线时在纵横或对角两个方向排好砖,其接缝宽度不大于2mm,当排至两端边缘不合整砖时(或特殊部位),量出尺寸将整砖切割或镶边砖。

@#@排砖确定后,用方尺规方。

@#@每隔3~5块砖在结合层上弹纵横或对角控制线。

@#@@#@(3)将选配好的花岗石清洗干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后取出晾干备用。

@#@结合层做完弹线后,接着按顺序铺砖。

@#@铺石时应抹垫水泥湿浆,按线先铺纵横定位带,定位带各";i:

14;s:

5626:

"海港宾馆项目租户装修须知@#@为了规范管理各租户进场装修,做到规范有序施工,装修进场中文明,施工总包方现做出如下规定:

@#@@#@1、进场前出具提供一套,正规有出图资质设计公司的蓝图。

@#@@#@2、提供政府建管署施工许可证及报建手续。

@#@@#@3、提供消防部门的消防备案证明。

@#@@#@4、提供环卫部门装修垃圾处置证。

@#@@#@5、向总包单位报备施工资格预审(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资格证书)@#@6、租户装修单位和租户的工程施工合同,及租户和业主签订的房屋租凭合同。

@#@@#@7、装修管理费总包收取进场分包单位合同总价的5%管理费(不含发票)。

@#@@#@8、临时设施使用费配合费1万元。

@#@@#@9、租户单位装修垃圾一律袋装放置在各自的工区内,自行负责外运。

@#@@#@10、总包收取装修押金5万元,工程竣工后退还租户装修队伍。

@#@@#@11、入租户装修队伍在施工过程中不听从总包指挥,及违反安全文明施工规定和政府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的将依据情况从装修押金中扣除装修押金。

@#@@#@12、进场前签署安全文明施工协议书。

@#@@#@13、所有单位要自行配备毎200平方4支手提式干粉灭火器(5.9KG),(以每支/50㎡配备),如违反相关规定,总包有权拒绝该装修队伍进场施工。

@#@@#@14、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隔离,严禁高空坠物。

@#@@#@15、施工期间必须保持静音作业;@#@不得影响周边居民。

@#@任何违规施工,总包公司有权责令停工,停止施工用水或用电。

@#@@#@16、装修未获批准而擅自开工,总包公司有权停止提供水、电服务。

@#@@#@17、严格按已审批的图纸认真进行施工,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原有的消防设施,不得擅自增容(包括电气、空头等),不得擅自增设使用设施。

@#@总包公司人员按已审核批准的图纸、方案进度、计划以及安全措施等进行不定期的施工监理。

@#@@#@18、装修使用材料必须是消防部门认可的阻燃材料和不然材料,装修期间禁止吸烟,所有易燃物品必须妥善保管。

@#@@#@19、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及施工留宿人员不得使用电炉、液化气罐等一切明火。

@#@@#@20、所有装修均不能随意破坏和堵塞原有建筑设计的消防区间,不可占用消防区域,包括消防通道。

@#@不得拆除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喷淋、烟感、温度及消防排烟的设施。

@#@@#@21、所有装修必须确保原设计上建筑立面的完整,装修过程中,需要保证建筑外立面(包括玻璃幕墙内走道墙身)不受损坏,更不能随意更改和拆除,否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租户负责。

@#@@#@22、装修用水、电应按现场供水、供电的安全操作规程实施,临时用电接线,须由总包公司派专业人员进行连接。

@#@如施工用电超出用电量时须报总包公司同意后方可施工。

@#@@#@23、装修单位不得擅自改动现有煤气管道布局,如须改动必须经总包公司同意,并经煤气公司同意并由煤气公司施工人员进行操作;@#@@#@24、现有消防栓不可设计纳入房间内,必须面对公共通道。

@#@@#@25、不准随意改动现有给排水及消防管道。

@#@@#@26、装修工程施工前,应采取可靠措施将地漏、座厕等出水口作保护,以防堵塞排水系统。

@#@@#@27、不得破坏楼宇结构及穿墙或击破楼板。

@#@所有装修资料、工具不得放在公共地方及消防通道,装修单位如不及时清理,总包公司有权从装修保证金中扣除清理费.要求单位对垃圾或物料必须无条件自行清理。

@#@@#@29、所有装修建筑垃圾杂物必须自行放置于各自施工区垃圾收集点,如发现装修工人胡乱弃置,物总包公司将会代替清理,而该紧急清理弃置物费用则自动从装修保证金中扣除。

@#@执行清理前总包公司通知装修现场负责人。

@#@@#@30、装修单位的物料或垃圾不得堆放在公共部位及其他总包使用人的私用部位;@#@严禁将任何物料或垃圾扔向下水道或地漏,必须按照总包公司指定位置堆放。

@#@运输途中,遗留的垃圾或物料必须无条件自行清理。

@#@@#@31、装修单位在施工期间告知施工人员用厕所必须到附近的公共厕所,并保持清洁无异味。

@#@@#@32、所有租户只准使用指定通道或电梯运载货物上落(包括施工人员及装修材料),且在装修前必须对指定电梯采取简单的保护措施,电梯的使用时间须按照总包公司指定时间进行上落货物。

@#@@#@33、所有大型物件出入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必须到总包公司办公室办理出入门手续。

@#@@#@34、装修期间,总包公司员工有权进入该装修单位检查确定是否遵守装修规则。

@#@@#@35、施工人员进入本大楼区域,必须文明施工,违者将受到警告、扣罚装修保证金直至勒令离场处罚。

@#@@#@36、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本管理规定所有条款,对违者将可根据具体损失情况给予处罚或进一步的处理。

@#@@#@甲方总包单位名称:

@#@乙方租户装修单位名称:

@#@@#@甲方代表:

@#@租户单位:

@#@@#@租户装修公司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i:

15;s:

15537: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预防方法@#@现场钻孔灌注桩吊放钢筋笼入孔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钢筋笼碰坍桩孔@#@1.现象:

@#@吊放钢筋笼入孔时。

@#@已钻好的孔壁发生坍塌。

@#@@#@2.危害:

@#@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埋住钢筋笼。

@#@@#@3.原因分析:

@#@@#@

(1)钻孔孔壁倾斜、出现缩孔等孔壁极不规则时,由于钢筋笼入孔撞击而坍孔。

@#@@#@

(2)吊放钢筋笼时。

@#@孔内水位未保持住坍孔。

@#@@#@(3)吊放钢筋笼不仔细,冲击孔壁产生坍孔。

@#@@#@4.预防措施:

@#@@#@

(1)钻孔时,严格掌握孔径、孔垂直度或设计斜桩的斜度,尽量使孔壁较规则。

@#@如出现缩孔,必须加以治理和扩孔@#@

(2)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要始终维持孔内有足够水头高。

@#@@#@(3)吊放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中心,并竖直插入。

@#@@#@5.治理方法:

@#@同“一、

(一)”的治理方法。

@#@@#@

(二)钢筋笼放置的与设计要求不符@#@1.现象:

@#@钢筋笼吊运中变形。

@#@钢筋笼保护层不够。

@#@钢筋笼底面标高与设计不符。

@#@@#@2.危害:

@#@使桩基不能正确承载。

@#@造成桩基抗弯、抗剪强度降低。

@#@桩的耐久性大大削弱等。

@#@@#@3.原因分析:

@#@@#@

(1)桩钢筋笼加工后,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吊人时没有严格按规程办事,支垫数量不够或位置不当,造成变形。

@#@@#@

(2)钢筋笼上没有绑设足够垫块,吊人孔时也不够垂直,产生保护层过大及过小。

@#@@#@(3)清孔后由于准备时间过长。

@#@孔内泥浆所含泥砂,钻渣逐渐又沉落孔底,灌注混凝土前没按规定清理干净,造成实际孔深与设计不符,形成钢筋笼底面标高有误。

@#@@#@4.预防措施:

@#@@#@

(1)钢筋笼根据运输吊装能力分段制作运输。

@#@吊入钻孔内再焊接相连接成一根。

@#@@#@

(2)钢筋笼在运输及吊装时,除预制焊接时每隔2.0m设置加强箍筋外,还应在钢筋笼内每隔3.0~4.0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强架,待钢筋笼吊入钻孔后拆除。

@#@@#@(3)钢筋笼周围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没混凝上垫块或塑料小轮状垫块,使混凝上垫块厚和小轮半径符合设计保护层厚。

@#@@#@(4)最好用导向钢管固定钢筋笼位置,钢筋笼顺导向钢管吊入孔中。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符合设计要求,还可保证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不会发生偏离。

@#@@#@(5)做好清孔,严格控制孔底沉淀层厚度,清孔后,及早进行混凝土灌注。

@#@@#@现场钻孔桩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导管进水@#@1.现象:

@#@灌注桩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泥浆及水从导管下口灌入导管;@#@灌注中,导管接头处进水;@#@灌注中,提升导管过量,孔内水和泥浆从导管下口涌人导管等现象。

@#@@#@2.危害:

@#@导管进水,轻者造成桩身混凝土离析,轻度央泥;@#@重者产生桩身混凝土有夹层甚至发生断桩事故。

@#@@#@3.原因分析:

@#@@#@

(1)首次灌注混凝土时,由丁灌满导管和导管下口至桩孔底部问隙所需的混凝土总量计箅不当,使首灌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下口,而是全部冲出导管以外,造成导管底口进水事故。

@#@@#@

(2)灌注混凝土中,山于未连续灌注,在导管内产生气囊。

@#@当又一次聚集大量混凝士拌合物猛灌,导管内气囊产生高压,将两节导管间加入的封水橡皮垫挤出,致使导管接口漏空而进水。

@#@@#@(3)导管拼装后,未进行水密性试验。

@#@由于接头不严密,水从接口处漏入导管。

@#@@#@(4)测深时,误削造成导管提升过量,致使导管底口脱离孔内的混凝上液面,使泥水进入。

@#@@#@4.预防措施:

@#@@#@

(1)确保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总方量,能满足填充导管下口与桩孔底面间隙和使导管下口首灌时被埋没深度≥1m的需要。

@#@首灌前,导管下口距孔底一般不超过0.4m。

@#@@#@

(2)在提升导管前,用标准测深锤(锤重不小于4kg,锤呈锥状。

@#@吊锤索用质轻,拉力强,浸水不伸缩的尼龙绳)测好混凝上表面的深度,控制导管提升高度,始终将导管底口埋于已灌入混凝上液面下不少于2m。

@#@@#@(3)下导管前。

@#@导管应进行试拼,并进行导管的水密性、承压性和接头抗拉强度的试验。

@#@试拼的导管,还要检查其轴线是否住一条直线上。

@#@试拼合格后,各节导管应从下而上依次编号,并标示累计长度。

@#@入孔拼装时,各节导管的编号及编号所在的圆周方位,应与试拼时相同,不得错、乱,或编号不在一个方位。

@#@@#@(4)首灌混凝土后,要保持混凝土连续地灌注。

@#@尽量缩短间隔时间。

@#@当导管内混凝上不饱满时,应徐徐地灌注,防止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

@#@@#@5.治理方法:

@#@首灌底口进水和灌注中导管提升过量的进水,一旦发生,停止灌注。

@#@利用导管作吸泥管,以空气吸泥法,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拌合物全部吸出。

@#@针对发生原因,予以纠正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

(二)导管堵管@#@1.现象:

@#@导管已提升很高,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接近1m。

@#@但是灌注在导管中的混凝土仍不能涌翻上来。

@#@@#@2.危害:

@#@造成灌注中断,易在中断后灌注时形成高压气囊。

@#@严重时,易发展为断桩。

@#@@#@3.原因分析:

@#@@#@

(1)由于各种原因使混凝土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

@#@@#@

(2)由于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二卜下落的阻力,使混凝土堵在管内。

@#@@#@4.预防措施:

@#@@#@

(1)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宜在18~22cm之间。

@#@并保证具有良好和易性。

@#@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不发生显著离析和泌水。

@#@@#@

(2)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中断灌注不应超过30min。

@#@@#@5.治理方法:

@#@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堵管时,可用长杆冲、捣或用振动器振动导管。

@#@若无效果,拔出导管,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将已灌入孔底的混凝土清出。

@#@换新导管,准备足够储量混凝土,重新灌注。

@#@@#@(三)提升导管时,导管卡挂钢筋笼@#@1.现象:

@#@导管提升时,导管接头法兰盘或螺栓挂住钢筋笼,无法提升导管。

@#@@#@2.危害:

@#@使灌注混凝土中断,易诱发导管堵塞。

@#@易演变成断桩、埋导管事故。

@#@@#@3.原因分析:

@#@@#@

(1)导管拼装后,其轴线不顺直,弯折处偏移过大,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

@#@@#@

(2)钢筋笼搭接时,下节的主筋摆在外侧,上节的主筋在里侧,提升导管时被卡挂住。

@#@钢筋笼的加固筋焊在主筋内侧,也易挂在导管上。

@#@@#@(3)钢筋笼变形成折线或者弯曲线,使导管与其发生卡、挂。

@#@@#@4.预防措施:

@#@@#@

(1)导管拼装后轴线顺直,吊装时,导管应位于井孔中央,并在灌注前进行升降是否顺利的试验。

@#@法兰盘式接口的导管,在连接处罩以圆锥形白铁罩。

@#@白铁罩底部与法兰盘大小一致,白铁罩顶与套管头上卡住。

@#@@#@

(2)钢筋笼分段入孔前,应在其下端主筋端部加焊一道加强箍,入孔后各段相连时,应搭接方向适宜,接头处满焊。

@#@@#@5.治理方法:

@#@@#@

(1)发生卡挂钢筋笼时。

@#@可转动导管,待其脱开钢筋笼后,将导管移至孔中央继续提升。

@#@@#@

(2)如转动后仍不能脱开时,只好放弃导管,造成埋管。

@#@@#@(四)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上浮@#@1.现象:

@#@钢筋笼入孔后,虽已加以固定。

@#@但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向上浮移。

@#@@#@2.危害:

@#@钢筋笼一旦发生上浮,基本无法使其归位,从而改变桩身配筋数量,损害桩身抗弯强度。

@#@@#@3.原因分析:

@#@混凝土由漏斗顺导管向下灌注时,混凝土的位能产生一种顶托力。

@#@该种顶托力随灌注时混凝土位能的大小,灌注速度的快慢,首批混凝土的流动度。

@#@首批混凝土的表面标高大小而变化。

@#@当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量时。

@#@钢筋笼会被浮推上升。

@#@@#@4.预防措施:

@#@@#@

(1)摩擦桩应将钢筋骨架的几根主筋延伸至孔底,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处与护筒相接固定。

@#@@#@

(2)灌注中,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问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

@#@@#@(3)混凝土液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

@#@但注意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应不小于2m。

@#@@#@(五)灌注混凝士时桩孔坍孔@#@1.现象:

@#@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现护简内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为坍孔征兆。

@#@如用测深锤探测混凝土面与原深度相差很多时,可确定为坍孔。

@#@@#@2.危害:

@#@造成桩身扩径,桩身混凝土夹泥,严重时,会引发断桩事故。

@#@@#@3.原因分析:

@#@@#@

(1)灌注混凝士过程中,孔内外水头未能保持一定高差。

@#@在潮汐地区,没有采取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

@#@@#@

(2)护简刃脚周围漏水;@#@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机器振动,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时坍孔。

@#@@#@(3)导管卡挂钢筋笼及堵管时。

@#@均易同时发生坍孔。

@#@@#@4.治理方法:

@#@@#@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

@#@还要防止护筒及孔壁漏水,其措施同一、(五)的预防措施。

@#@@#@

(2)用吸泥机吸出坍人孔内的泥土,同时保持或加大水头高,如不再坍孔,可继续灌注。

@#@@#@(3)如用上法处治,坍孔仍不停时,或坍孔部位较深,宜将导管、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钻孔。

@#@@#@(六)埋导管事故@#@1.现象:

@#@导管从已灌入孔内的混凝土中提升费劲,甚至拔不出,造成埋管事故。

@#@@#@2.危害:

@#@埋导管使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断,易发展为断桩事故。

@#@@#@3.原因分析:

@#@@#@

(1)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一般往往大于6m。

@#@@#@

(2)由于各种原因,导管超过0.5h未提升,部分混凝土初凝,抱住导管。

@#@@#@4.预防措施:

@#@@#@

(1)导管采用接头形式宜为卡口式,可缩短卸导管引起的导管停留时间,各批混凝土均掺人缓凝剂,并采取措施,加快灌注速度。

@#@@#@

(2)随混凝土的灌人,勤提升导管,使导管埋深不大于6m。

@#@@#@5.治理方法:

@#@@#@

(1)埋导管时,用链式滑车、千斤顶、卷扬机进行试拔。

@#@@#@

(2)若拔不出时,可加力拔断导管,然后按断桩处理。

@#@@#@(七)桩头浇注高度短缺@#@1.现象:

@#@已浇注的桩身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桩顶标高再加上0.5~1.0m的高度。

@#@@#@2.危害:

@#@在有地下水时,造成水下施工。

@#@无地下水时,需进行接桩,产生人力、财力和时问的浪费,加大工程成本。

@#@@#@3.原因分析:

@#@@#@

(1)混凝土灌注后期,灌注产生的超压力减小,此时导管埋深较小。

@#@由于测深时,仪器不精确,或将过稠浆渣、坍落土层误判为混凝土表面,使导管提冒漏水。

@#@@#@

(2)测锤及吊锤索不标准,手感不明显,未沉至混凝土表面,误判已到要求标高。

@#@造成过早拔出导管,中止灌注。

@#@@#@(3)不懂得首灌混凝土中,有一层混凝土从开始灌注到灌注完成,一直与水或泥浆接触,不仪受浸蚀,还难免有泥浆、钻渣等杂物混入,质量较差。

@#@必须在灌注后凿去。

@#@因此,对灌注桩的桩顶标高计算时,未在桩顶设计标高值上,增加0.5~1.0m的预留高度。

@#@从而在凿除后,桩顶低于没计标高。

@#@@#@4.治理方法:

@#@@#@

(1)尽量采用准确的水下混凝土表面测深仪。

@#@提高判断的精确度。

@#@当使用标准测深锤检测时,可在灌注接近结束时,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鉴定良好混凝土面的位置。

@#@@#@

(2)对于水下灌注的桩身混凝土,为防止剔桩头造成桩头短浇事故,必须在设计桩顶标高之上,增加0.5~1.0m的高度,低限值用丁泥浆比重小的、灌注过程正常的桩;@#@高限值用于发生过堵管,坍孔等灌注不顺利的桩。

@#@@#@(3)无地下水时,可开挖后做接桩处理。

@#@@#@(4)有地下水时,接长护筒。

@#@沉至已灌注的混凝土面以下,然后抽水、清渣、按接桩处理。

@#@@#@(八)夹泥、断桩@#@1.现象:

@#@先后两次灌注的混凝土层之间,夹有泥浆或钻渣层,如存在于部分截面,为夹泥;@#@如属于整个截面有夹泥层或混凝土有一层完全离析,基本无水泥浆粘结时,为断桩。

@#@@#@2.危害:

@#@夹泥、断桩使桩身混凝士不连续,无法承受弯矩和地震引起的水平剪切力,使桩报废。

@#@@#@3.原因分析:

@#@@#@

(1)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小。

@#@集料级配不良,粗骨料颗粒太人,灌注前或灌注中混凝土发生离析;@#@或导管进水等使桩身混凝土产生中断。

@#@@#@

(2)灌注中。

@#@发生堵塞导管又未能处理好;@#@或灌注中发生导管卡挂钢筋笼,埋导管,严重坍孔,而处理不良时,都会演变为桩身严重夹泥,混凝上桩身中断的严重事故。

@#@@#@(3)清孔不彻底或灌注时问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而继续灌入的混凝土冲破顶层与泥浆相混;@#@或导管进水,一般性灌注混凝土中坍孔,均会在两层混凝土中产生部分央有泥浆渣土的截面。

@#@@#@4.预防措施:

@#@@#@

(1)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住,尽量延长混凝士初凝时间(如用初凝慢的水泥,加缓凝剂,尽量用卵石,加人砂率,控制石料最人粒径)。

@#@@#@

(2)灌注混凝土前,检查导管、混凝土罐车、搅拌机等设备是否正常,并有备用的设备、导管,确保混凝土能连续灌注。

@#@@#@(3)随灌混凝上,随提升导管。

@#@做到连灌、勤测、勤拔管,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过浅。

@#@@#@(4)采取措施,避免导管卡、挂钢筋笼;@#@避免出现堵导管、埋导管、灌注中坍孔、导管进水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5.治理方法:

@#@@#@

(1)断桩或夹泥发生在桩顶部时。

@#@可将其剔除。

@#@然后接长护筒,并将护筒压至灌注好的混凝土面以下,抽水、除渣,进行接桩处理。

@#@@#@

(2)对桩身在用地质钻机钻芯取样,表明有蜂窝、松散、裹浆等情况(取芯率小于40%时);@#@桩身混凝士有局部混凝土松散或夹泥、局部断桩时,应采用压浆补强方法处理。

@#@@#@(3)对于严重夹泥、断桩,要进行重钻补桩处理。

@#@@#@11@#@";i:

16;s:

15553: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工程名称@#@XXXXXXXXXX@#@交底单位@#@XXXXXXXXX@#@交底地点@#@现场@#@施工单位@#@XXXXXXXXX@#@交底时间名称@#@2016年4月18日@#@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1、进场材料、人员、设备须通过工程部和设备物资部审核,并经过报验,监理同意后方可使用或进场;@#@@#@2、施工前达到三通一平的要求,道路符合临时道路标准,设置一定坡度,雨天应排水顺畅,电线通过便道时须埋置在地下,外套钢管以保护电线外皮不被磨损;@#@@#@3、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检验合格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工序。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1、场地平整:

@#@将施工场地平整压实,保证场地内无杂物、施工排水顺畅、无积水。

@#@场地回填压实标高尽量高于桩顶设计标高,避免接桩。

@#@@#@2、桩位放样:

@#@测定桩位和地面标高。

@#@桩位放样时,桩的纵横向允许偏差满足验标要求,并在桩的前后左右一定距离处分别设置引桩,以供随时检测桩中心偏位。

@#@桩径桩位允许偏差为100mm,定位合格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3、护筒埋设:

@#@护筒用8-10mm厚钢板制成,内径比桩径大20~40cm。

@#@四周夯填三合土(用粘土配),护筒顶要高出地面30~50cm,护筒长度不小于2m;@#@护筒固定后在其上标出顶标高以供随时检查使用。

@#@护筒埋设偏差不大于5㎝,倾斜度不大于1%。

@#@@#@4、钻孔泥浆:

@#@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粘土,必要时再掺入适量CMC羧基纤维素或Na2CO3纯碱等外加剂,保证泥浆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定、沉淀极少、护壁效果好和成孔质量高的要求。

@#@试验工程师负责泥浆配合比试验,对全部桩基的泥浆进行合理配备。

@#@@#@泥浆池的位置需满足钻机布置、吊装钢筋笼、导管安装等施工需要。

@#@泥浆池需定期清掏,确保其容量满足灌注砼时排浆需要。

@#@泥浆池周围应加强围护,并做好警示标志。

@#@钻孔桩泥浆性能指标见下表:

@#@@#@性质@#@一般地质@#@比重@#@1.2~1.4@#@粘度@#@16~22s@#@胶体率@#@>98%@#@含砂率@#@<4%@#@5、钻孔施工:

@#@@#@A.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入钻孔中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

@#@开始钻进时,应低档慢速钻进,使护筒下口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

@#@钻至护筒下口1m后,才可按正常速度钻进。

@#@如护筒外侧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中填入粘土,再下钻头钻孔,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稳住泥浆后再继续钻进。

@#@@#@接长钻杆时,先卸去方形套,提升方钻杆达到钻头与钻杆相连处露出转盘为止。

@#@用钻杆夹持器卡住钻头并支承于转盘,卸去方钻杆,然后吊起一节圆钻杆,连接于钻头,卸去夹持器,把圆钻杆连同钻头放入钻孔。

@#@当圆钻杆上端接近转盘时,照上述夹持器支持圆钻杆,松吊绳,将方钻杆吊来与圆钻杆联结,撤去夹持器,把方钻杆降入转盘内并安好方形套,继续钻进。

@#@以后需要再接长钻杆时,照以上步骤在方钻杆同圆钻杆之间加接圆钻杆即可,一直钻孔到需要深度为止,卸钻杆如上述逆做法办理。

@#@接、卸钻杆的动作要迅速、安全,争取尽快完成,以免停钻时间过长。

@#@@#@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以防止坍孔埋钻。

@#@@#@B.在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

@#@@#@在粘质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头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

@#@宜选用尖底钻锥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

@#@@#@在砂类土或软土层钻进时,易坍孔,宜选用平底钻头,控制进尺,低挡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

@#@@#@在卵石、砾石类土层中钻进时,因土层软硬不均,会引起钻头跳动,钻杆摆动加大和钻头偏斜等现象,易使钻机因超负荷而损坏。

@#@宜采用低档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的方法钻进。

@#@@#@C.钻孔时,必须采取减压钻进,即使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出钻锥重力和压重块重力之和扣除浮力后的80%,这样可使钻杆维持竖直状态,使钻头竖直平稳旋转,避免或减少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

@#@@#@D.开钻前应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过程中如泥浆有损耗、漏失应予补充。

@#@每钻进1m或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以便与设计资料核对。

@#@遇地质情况与设计发生差异及时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研究处理措施后继续施工。

@#@@#@E.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测量孔深,并对照地质柱状图随时调整钻进技术参数。

@#@达到设计孔深后及时清孔提钻,清孔时以所换新鲜泥浆达到孔内泥浆含砂量逐渐减少至稳定不沉淀为度。

@#@@#@6、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以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逐步把钻孔内浮悬的钻碴和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换至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低于1.1以下为止,且孔底最终沉碴厚度不得超过200mm。

@#@@#@7、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安装:

@#@钢筋笼加工在钢筋加工区加工成型,运输过程中应对钢筋笼做固定处理,防止钢筋笼变形。

@#@成孔清孔验收合格后,利用钻架或吊车将钢筋骨架吊入桩孔内。

@#@吊放钢筋骨架入桩孔时,下落速度要均匀,忌撞击孔壁。

@#@钢筋笼焊接时用2根I32工字钢支撑,钢筋笼根据吊装能力宜使用长节,减少孔口接长时间,对接时应尽快焊接完毕,时间不宜过长,尽量缩短该工序时间。

@#@骨架落到设计标高后,将其校正在桩中心位置并固定。

@#@灌注混凝土时钢筋骨架在顶面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固定,防止钢筋骨架上浮。

@#@支承系统应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的倾斜和移动。

@#@@#@钢筋主筋焊接要求:

@#@HPB300钢筋采用E43焊条互焊,HRB400钢筋采用E55焊条互焊,焊接完毕及时清理焊渣。

@#@同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得大于50%,相邻接头间距应大于35d且不小于500mm。

@#@@#@8、二次清孔:

@#@钢筋笼安装好后,根据孔深安装导管,在浇注砼前进行二次清孔,以达到设计孔底沉淀厚度。

@#@严禁以超钻代替沉渣厚度。

@#@检查钢筋笼中心位置、护筒顶标高是否正确,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证后拆除泥浆管,立即进行水下砼的灌注。

@#@@#@清孔后泥浆检测标准@#@性质@#@一般地质@#@泥浆比重@#@≤1.10@#@含砂率@#@≤2%@#@粘度@#@17~20s@#@胶体率@#@≥98%@#@颗粒含量@#@手摸无2~3mm颗粒@#@9、安装导管:

@#@@#@导管使用前进行拉力和水密试验。

@#@@#@导管宜采用丝扣式连接,在导管安装前进行密封检查,水压试验时的压力不小于灌注砼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3倍,在保证不漏水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吊放时导管位于桩孔中心,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刮钢筋笼或碰孔壁,导管上口设漏斗和储料斗,下口距孔底大约40cm。

@#@@#@10、浇筑水下混凝土:

@#@@#@浇注前应由质检工程师检查成孔的孔径、倾斜度、钢筋中心位置、钢筋笼直径、外观质量及泥浆各项指标,检查合格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通知搅拌站拌料。

@#@@#@现场施工人员应计算好第一盘砼浇筑量,保证导管埋置深度2m~3m,不得小于1m,一次提管不得超过6m。

@#@@#@灌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不随意中途停顿,保证整桩在混凝土初凝期内灌注完成,浇筑中间不得间歇,每根导管的间歇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大于30min。

@#@@#@砼采用C3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导管灌注,用吊车或钻架提升导管。

@#@根据设计配合比控制砼坍落度(水下砼为180~220mm),并按要求加入适量外加剂。

@#@@#@砼灌注过程中,根据灌注时间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面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减少导管埋深,边灌注边提升导管,但要控制导管埋置深度在2~6m范围内。

@#@必须连续、紧凑,严禁中途停灌。

@#@@#@当导管内有空气时,后续砼要徐徐灌入,不可封闭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使砼灌不下去。

@#@@#@桩顶砼标高要超出设计高程0.5~1.0m,以保证桩顶凿除浮浆后满足设计桩顶标高。

@#@@#@灌注桩基砼时,现场技术负责人员做好灌注记录,根据不同灌注时间及时核对灌注深度,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主管领导以便尽快做出处理方案。

@#@@#@在灌注结束后砼初凝前,拔出护筒。

@#@拔出最后一节导管应徐徐拔出防止桩中产生空洞。

@#@@#@导管进水、卡管时,将导管拔出;@#@用吸泥机或抓斗清除孔底的混凝土重灌。

@#@@#@发生坍孔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

@#@保持或加大水头、移开重物、排除震动等,防止继续坍孔;@#@然后用吸泥机吸除孔中砾土。

@#@如不继续坍孔可恢复正常灌注,如坍孔不停止、坍孔部位较深,宜将导管拔出。

@#@@#@11、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在灌注过程中,应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容量足够大的泥浆池,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及河流。

@#@@#@12、桩基浇注完毕24小时后,方可回填,以防泥土进入尚未达到足够强度的砼中。

@#@7天后进行桩基检测,检测后应将检测管内用水泥浆压注密实。

@#@@#@13、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记录,施工完毕后及时整理资料对正、归档,写好施工日志。

@#@@#@三、质量控制@#@钻孔灌注桩桩径允许偏差为±@#@50mm,桩位允许偏差为±@#@10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规定: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护筒@#@顶面位置@#@50mm@#@测量检查@#@倾斜度@#@1%@#@2@#@孔位中心@#@100mm@#@3@#@倾斜度@#@1%@#@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钢筋骨架直径@#@不宜大于10mm@#@尺量检查@#@2@#@主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mm@#@尺量检查@#@3@#@钢筋笼长度@#@不宜大于100mm@#@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mm@#@5@#@钢筋骨架垂直度@#@1%@#@吊线尺量检查@#@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按照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进行工地施工,具体要求详见公司相关文件。

@#@@#@2、钻孔桩施工安全措施@#@所有进场机械设备操作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进场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

@#@@#@A.钻孔过程中,非相关人员不得靠近钻机,防止机械伤人。

@#@@#@B.导管安装对接时必须注意手的位置,防止手被导管夹伤。

@#@@#@C.砼浇注过程中,砼搅拌运输车轮胎下必须垫有枕木。

@#@倒车过程中,有专人指挥。

@#@同时,吊车提升拆除导管过程中,也须有专人负责指挥。

@#@@#@D.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电焊工工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E.泥浆池周围必须设有钢管防护网设施并有警示标志。

@#@成孔后,暂时不进行下道工序的孔必须设安全防护设施,用盖板覆盖、有明显标志并有人看守。

@#@灌注完成后进行孔口覆盖并设置警示标示。

@#@@#@F.导管安装及砼浇注前,井口必须设有导管卡,搭设工作平台(留出导管位置),并且要求能保证人员的安全,导管使用完毕后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有序。

@#@@#@G.配电箱以及其它供电设备不得置于水中或者泥浆中,电线接头要牢固,并且要绝缘,输电线路必须设有漏电开关,必须一级一闸,配电箱上应有安全标示,电工应持证上岗。

@#@@#@H.挖掘机及吊车工作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且在其工作范围内不得站人。

@#@@#@I.材料运输车进出场必须打开转向灯,入场后倒车必须设专人指挥。

@#@@#@J.吊车及钻机工作之前必须进行机械安全检查。

@#@@#@K.现场卸料(主要指钢筋和钢板、钢管)前,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指挥,以避免将人员砸伤。

@#@尤其在高压线下施工,更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L.机械设备须挂标示牌,表明机械名称、型号,悬挂操作规程时刻指导操作人员规范操作;@#@设备整体摆放走向一致,符合CI标准。

@#@@#@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A.施工作业人员到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持证上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B.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机械设备应编号摆放。

@#@@#@C.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行人经过的坑、洞应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设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D.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动。

@#@@#@E.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地堆放或在其近旁堆放。

@#@@#@F.施工人员进入场地必须穿戴整齐,严禁穿拖鞋、背心进入场地。

@#@@#@五、环境保护措施@#@1、设立环保机构,切实贯彻环保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及时提出有关环保措施。

@#@工作面平整、无积水。

@#@@#@2、废弃物及时运至经环保部门指定的位置进行处理。

@#@@#@3、采用有效措施,消除施工污染,施工和生活废水采用沉淀池等方式处理,清洗集料或含有油污的废水采用集油池的方式处理,不得污染水源及耕地。

@#@施工地点要防治噪音污染。

@#@施工便道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4、强化环保管理,健全环保管理机制,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并与当地的环保部门建立联系,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5、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参建职工的自觉行为。

@#@@#@6、以醒目的标志封闭施工区域,并在区界处挂上有关环保和企业精神的醒目标牌。

@#@@#@7、保护生态。

@#@施工中注意保护自然生态,不得随意拆堵水利设施,保护好河渠,不污染水源。

@#@@#@8、如发生泥浆或油料泄漏,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有关措施进行处理。

@#@@#@交底人@#@接收人@#@技术负责人@#@交底时间@#@6@#@";i:

17;s:

14419:

"@#@2006年度科技论文@#@发布会材料@#@旋挖钻施工工艺及灌注桩质量缺陷的处治实践@#@单位:

@#@京津项目@#@作者:

@#@郭成刚@#@二○○六年11月29日@#@旋挖钻施工工艺及灌注桩质量缺陷的处治实践@#@京津项目郭成刚@#@摘要旋挖钻机施工由于其成孔速度快,施工方便,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着重结合工程实际对旋挖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要点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怎样预防和处治钻孔桩的质量缺陷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旋挖钻灌注桩质量缺陷处治@#@一、工程概况@#@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质量标准要求高。

@#@我管段(试验段)里程为DK90+000~DK91+100,共计35个墩(179#-212#),共375根钻孔桩,其中桩径为1m的有351根,桩径为1.25m的有24根,桩长42m~56m,采用旋挖钻机钻孔。

@#@@#@二、钻孔桩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如下:

@#@@#@测量放线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准确就位——钻孔——第一次清孔——质量检查——吊放钢筋笼——吊放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1.施工前准备工作@#@1.1 @#@造浆 @#@ @#@ @#@@#@ @#@泥浆的作用主要是护壁和浮渣。

@#@泥浆比重小,易出现塌孔,护壁效果差;@#@泥浆比重大,影响进尺和泥浆再利用速度。

@#@入孔泥浆比重为1.05~1.15,砂层可适当增大;@#@黏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塌地层19-28s;@#@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PH值应大于6.5。

@#@@#@1.2测量放线@#@开工前,首先对大桥的中线、水准点进行检查复核和补充,在平整好的场地放出桩位,用方木钉小钉筋@#@系红布条标示桩位。

@#@@#@1.3 @#@埋设护筒@#@ @#@ @#@ @#@ @#@桩位测量放样后,进行护筒的埋设。

@#@护筒采用钢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长度视地质情况而定(一般2-6m),安装时护筒应高出水位2m。

@#@埋设护筒时先打护桩定十字线,钻机对中心,钻头中心和桩位垂直,检查后先钻1-2m深,然后用钻头把护筒垂直压下去,护筒要高于地面20-30㎝;@#@最后拉十字线检查护筒中心是否与桩中心在同一垂线上,要是重合,则再进行钻头对中,使三点处于同一条垂线,即可开钻,否则继续调整。

@#@护筒四周用粘土回填,夯实,以防漏浆,排浆洞口对准泥浆沉泥池方向。

@#@@#@1.4钻孔@#@1.4.1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因特殊情况必须停钻时,孔口应加保护盖,并严禁钻头@#@留在孔内,以防塌孔埋钻。

@#@@#@1.4.2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

@#@@#@1.4.3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

@#@钻进过程@#@中,则说明钻孔直径和竖直度符合要求。

@#@每钻进2m或地层变化处,应捞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以便与设计资料核对。

@#@@#@1.4.4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清孔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1.4.5成孔后要检查孔的垂直度,检孔器的直径为钢筋笼的直径加10㎝,长度不小于6m,检孔器吊入孔内,使检孔器中心与钻孔中心符合,如上下各处无挂阻,则说明钻孔直径和竖直度符合要求。

@#@@#@1.4.6一次清孔可以在成孔前预留1m,沉淀一小时后再钻,这样既可满足要求又可缩短二次清孔的时间或不进行二次清孔。

@#@但不得用加大孔深来代替清孔。

@#@@#@1.5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装就位@#@1.5.1钢筋笼的制作@#@1.5.1.1制作:

@#@按设计要求每2m设一道加强箍筋圈并在加强箍筋圈标出主筋位置,同时在主筋上标出加强箍筋位置。

@#@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箍筋后,转动骨架逐根焊接,焊接第二根时利用钢筋卡一端挂第一根另一端挂第二根(钢筋卡是根据主筋间距制成),这样可保持第二根顺直而且便于焊接,依次焊好所有主筋,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绑扎螺旋筋。

@#@@#@1.5.1.2钢筋笼骨架侧边应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部件。

@#@我们采用自制的圆形混凝土垫块,中心穿钢筋焊于钢筋笼主筋上,每2m设置3块,呈梅花形布置,在下钢筋笼时垫块可以顺孔壁转动,不会增加阻力。

@#@垫块形状及尺寸见图1:

@#@@#@ @#@ @#@ @#@ @#@ @#@ @#@ @#@ @#@@#@1.5.2吊装@#@钢筋笼利用汽车吊进行吊装,为保证骨架起吊骨架不变形,采用吊点布置见图2。

@#@起吊时,先提前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滑轮吊点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停止滑轮吊点,继续提升第一吊点,随着前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滑轮吊点,直至骨架同地垂直。

@#@这种起吊方法可以迅速起吊钢筋笼且不易变形。

@#@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逐个解吊点,当骨架下降到前吊点与孔中接近时,用型钢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撑于孔口,然后挂上吊架,起吊取出零时支撑,继续下钢筋笼等放到设计标高后把型钢穿入吊架的钢筋格中支撑在孔口枕木上。

@#@吊架图见图3,吊架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吊架可以重复利用,灌注混凝土后,用吊车抽出锁筋,再用吊车拔出吊架,使用吊架可以节约大量钢筋,当遇到浮笼也可以把吊架焊接到护筒上,阻止浮笼。

@#@@#@1.6吊放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为0.2-0.4m,导管上接漏斗,接口处设隔水栓(通常情况下放个皮球在导管中)隔绝砼与导管内水的接触。

@#@@#@1.7二次清孔@#@导管下放完毕,下测绳检查孔深,计算沉渣厚度,满足规范摩擦桩小于20㎝的要求,不用二次清孔,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则需要二次清孔,二次清孔的方法是用泥浆泵从导管中注浆,把孔底沉渣冲起来置换出,旋挖钻这种清方法会使导管中产生负压力,浆会从导管中涌出,使灌注混凝土时产生阻力,在灌注前必须降压,降压方法是将导管提出孔外或部分提出。

@#@@#@1.8灌注水下混凝土@#@1.8.1首次灌注混凝土量要提前计算,确保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首次灌注量V计算如下:

@#@@#@V @#@= @#@h1×@#@πd2/4+ @#@Hc×@#@πD2/4 @#@式中:

@#@ @#@Hc——导管初次埋深加开始时导管离孔底的距离;@#@@#@h1——孔内混凝土高度 @#@H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与导管外水压平衡所需高度(m)@#@h1=Hwγw/γc@#@其中:

@#@Hw——孔内水面到混凝土面的水柱高@#@γw、γc——孔内水(或泥浆)及混凝土溶重@#@d、 @#@D——导管及桩孔直径@#@1.8.2首批混凝土灌入后,立即测探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再进行正常浇筑。

@#@@#@1.8.3浇注开始后要连续有节奏地进行,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应徐徐浇注,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空气囊,压漏导管。

@#@@#@1.8.4在浇筑过程中,应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同时保持导管出口在混凝土中的标准埋深(不小于2m)。

@#@@#@1.8.5为确保桩顶质量,混凝土浇注时应高出设计桩顶以上0.5~1.0m。

@#@@#@1.9注意事项和事故处理@#@1.9.1钻孔前@#@1.9.1.1注意测量的准确性,保证护筒埋置位置准确@#@1.9.1.2护筒埋置时,其土质应密实不漏水和不漏浆。

@#@@#@1.9.1.3钻具安装时应检查其垂直度和稳定性,施工过程中也应经常检查。

@#@@#@1.9.2钻孔时@#@1.9.2.1经常检查保证护筒内的水头高度和泥浆稠度。

@#@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和记录土质情况,@#@与设计土质对照,及时控制和调整钻进速度和泥浆稠度。

@#@@#@1.9.2.2钻孔要连续作业,中途不能停钻。

@#@相邻桩开钻需等邻孔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开始。

@#@终孔后@#@要对成孔进行全面检查。

@#@@#@1.9.2.3出现坍孔,应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和坍孔位置,然后采用小砾石夹粘土回填至坍孔位置,待@#@回填土稳定后,采取加强泥浆稠度、加高水头和深埋护筒等措施,重新钻进。

@#@@#@1.9.2.4钻孔偏斜、弯曲,应吊住钻锥在偏斜、弯曲处,反复扫孔,或回填至偏斜、弯曲处,重新@#@钻进。

@#@@#@1.9.2.5钻孔漏浆,此时可适当减小水头高度,加稠泥浆,慢速转进。

@#@@#@1.9.3成孔后@#@成孔后,应抓紧进行清孔,吊装钢筋笼和安放导管,快速灌注水下砼。

@#@此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9.3.1吊装钢筋笼时,应避免冲撞孔壁,影响孔壁稳定。

@#@@#@1.9.3.2钢筋笼吊装后,要再次检测孔内的泥浆比重、含沙率和孔底沉淀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再次清孔。

@#@@#@1.9.3.3导管吊装前,管内壁应擦润滑油,管接口密实不漏水。

@#@漏斗的容积应满足首次埋深。

@#@@#@1.9.3.4砼拌和物,应按照设计配合比,砼的和易性、坍落度应符合要求。

@#@@#@1.9.3.5灌注砼时,应随时测量灌注标高和导管埋深,埋深不得小于2米。

@#@太深应及时拆管,否@#@导管很难拨出,就会造成断桩。

@#@灌注时,应经常提升、插进导管,防止砼塞管。

@#@@#@三、质量缺陷的处治实践@#@1几种缺陷桩的形成与处治@#@1.1断桩@#@1.1.1形成断桩原因分析@#@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

@#@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断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高度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

@#@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

(2)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

@#@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 (3)卡管现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人工配料(有的机械配料不及时校核)随意性大,责任心差,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混合料时稀时干。

@#@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

@#@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缩短灌注时间,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断桩的重要措施。

@#@@#@ @#@(4)坍塌。

@#@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时重视不够,有甚者分包或转包,施工者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在灌注过程中,孔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

@#@@#@  (5)另外,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

@#@因此应认真对待灌注前的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很重要。

@#@@#@1.1.2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 

(1)原位复桩:

@#@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

@#@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位置等因素选择采用。

@#@如211#-7(K91+032.26),桩采用将孔内回填土经沉淀后(沉淀期最少15天)用冲击钻对已浇成的坏桩进行冲击二次成孔,重新浇注。

@#@注意如果灌注期间断桩,钢筋笼已经拔不出,回填孔时要回填一部分石料。

@#@@#@ 

(2)接桩:

@#@如197#-1(K90+602.58)桩,在灌注过程中距桩顶6m处发生混凝土卡管,无法继续灌注,只好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拔出导管。

@#@确定接桩方案,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桩顶以下17m均为粘土层,确定环形井点降水-开挖-钢护筒护壁,钢护筒壁厚5㎜,直径1.1m,由机械将其打入,然后开挖护筒内土方,挖至现有桩头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四、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我认为现在仍应强调以下几点:

@#@@#@  

(1)对质量控制应注重预防为主,即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责任到人。

@#@ 

(2)严把队伍进场关。

@#@只有从严把关,使一流人才、先进的工艺,过硬的设备进场,就为优良工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3)严把检测关。

@#@桥梁钻孔灌注桩无破损检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检测手段,我们要逐根桩检测,严格把关,以确保成桩质量及工程的安全性。

@#@@#@参阅文献@#@1、铁道部《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286-2004)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年@#@2、铁道部《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i:

18;s:

26186:

"昆山市224省道玉山-张浦段养护改善工程项目@#@承包单位: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KSLQ2010029@#@监理单位:

@#@江苏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编号:

@#@@#@首件工程评审会议纪要@#@Z-16@#@会议时间@#@会议地点@#@组织单位@#@主持人@#@出席人员@#@承包人@#@监理组@#@会议议题@#@钻孔桩首件工程技术总结@#@钻孔桩首件工程技术总结专题会@#@XXXXX:

@#@对本次试桩总结:

@#@项目召开首根钻孔灌注桩技术总结会,通过本次试桩,虽然总体施工较顺利,但是通过试桩,也暴露出诸多施工组织协调的问题:

@#@@#@具体存在以下方面:

@#@@#@1钻机班组交接不清,不够详细,未及时完善记录台帐。

@#@@#@2技术员对钻机班的管理力度还有待加强,对作钢筋作业班组检查不细致,了解不够全面。

@#@@#@3发现问题没有主动协调纠正。

@#@@#@通过本次试桩,各作业班组、工序衔接要密切,技术人员要积动主动服务一线施工,对能力之外的难题要及时汇报领导。

@#@@#@XXXXXXX:

@#@通过本次试桩。

@#@总体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有等以下工作有待进一完善:

@#@@#@1施工队:

@#@在技术员进行自检时,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及时按项目部技术人员的要求整改落实,后期要加强自检、抽检力度,不定期对钻孔桩各工序质量进行自查,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对不按要求整改落实,给予一定处罚。

@#@@#@2后勤保障:

@#@通过本次试桩,也存在项目自身材料供应方面的不足,浇注时等待混凝土时间较长,以后避免出现类似现象。

@#@项目部设专人,提前沟通,避免因材料涨价、货源紧张等问题,影响施工,要提前有应急预案。

@#@@#@XXXXXX(副总工):

@#@针对本次试桩,各项在工序基本达到要求。

@#@但是还存在以下沟通交流和质量方面问题,后期施工中重视和改进:

@#@@#@1项目部自身问题:

@#@技术交底会不够细致,技术交底参会人员够不全面。

@#@未按监理组要求及时通知专业结构、测量及试验工程师参会,项目部做自我检讨,后期工作中要加强沟通,注意工作方式的改时宜,积极主动征求专业监理工程提出宝贵指导性意见,实现顺利施工。

@#@@#@2现场控制:

@#@经我项目部技术人员对钻孔桩施工工序进行自检,发现以下质量问题:

@#@@#@1)钢筋制作过程中,主筋与加强筋之间焊接不够饱满,不密实。

@#@@#@2)加强筋外筋存在直径偏小,箍筋间路不均匀现象。

@#@@#@3)钻进过程中,钻孔记录表填写不详,而且没有交接班记录和泥浆比重参数。

@#@@#@4)未按地层变化适时进行调浆,导致第次一清孔时泥浆比重较大,清孔时间较长。

@#@@#@5)现场技术人员对图纸和规范了解掌握不够透彻,后期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认学习,熟悉各分管工作的规程、工艺流程顺序,指导现场施工。

@#@@#@现现技术负责尉洪伟:

@#@@#@XXXXX(试验室):

@#@本次试桩,试验室全过程监控,下面对本次试桩总结汇报如下:

@#@@#@1)试桩前,完成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申报及检测中心的批复,各水泥、砂、石、外加剂、钢筋均申报外委,经试验室和监理组共同抽样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2)完成对钢筋制作前焊接作业员的考核,并经监理组对试位件测试,并由监理组颁发合格证书,符合规范标准。

@#@@#@3)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泥浆指标、含砂率、粘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灌注中,已过现场坍落度进行抽检,并进行标准试件制作。

@#@@#@XXXXX(测量量组):

@#@开钻前对现放样桩位进行自检复核,无误后报测量监理工程题验收通过。

@#@@#@XXXXXXX总结:

@#@通过本次钻孔桩试桩,掌握实际地层情况和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指标,后期施工中,进一步加强对现场质量自控,强化各管理体系职能作用。

@#@项目各部门及作业班组再接再励,保证钻孔桩实现100%Ⅰ类桩,打造精品优质工程而努力。

@#@@#@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单位质量评价@#@@#@质检内容@#@质量检查情况综述@#@基本要求@#@钻孔桩混凝土基本要求:

@#@@#@1、桩身砼所用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成孔后必须清孔,测量孔径、孔深、孔位和沉淀层厚度,确认满足设计或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3、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严禁有夹层和断桩。

@#@@#@4、凿除桩头预留混凝土后,桩顶应无残余的松散混凝土。

@#@@#@钻孔桩钢筋基本要求:

@#@@#@1、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或设计要求。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受力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

@#@@#@实测项目@#@混凝土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砼强度(MPa)@#@合格范围内@#@每桩三组试件@#@2@#@桩位(mm)@#@50@#@全站仪:

@#@每桩检查@#@3@#@孔深(m)@#@不小于设计@#@测绳:

@#@每桩检查@#@4@#@孔径(mm)@#@不小于设计@#@探孔器:

@#@每桩检查@#@5@#@钻孔倾斜度(mm)@#@1%桩长,≤500@#@钻杆垂线法:

@#@每桩检查@#@6@#@沉淀厚度(mm)@#@300@#@标线测锤:

@#@每桩检查@#@7@#@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50@#@查灌注前记录@#@钢筋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受力筋间距(mm)@#@±@#@20@#@尺量:

@#@每构件2断面@#@2@#@箍筋、螺旋筋间距(mm)@#@±@#@10@#@尺量:

@#@每构件5-10个间距@#@3@#@钢筋骨架尺寸(mm)@#@长@#@±@#@10@#@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4@#@直径@#@±@#@5@#@6@#@保护层厚度(mm)@#@±@#@10@#@标线测锤:

@#@每桩检查@#@外观质量@#@混凝土外观检测:

@#@@#@1、桩身质量无缺陷。

@#@@#@2、桩顶面平整,桩连接处平顺且无局部修补。

@#@@#@钢筋外观检测:

@#@@#@1、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

@#@@#@质量保证资料@#@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完备。

@#@@#@综合评价@#@首根钻孔灌注桩工程完成较顺利,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均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

@#@同时通过本次钻孔桩施工,对实际地层的情况和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对钢筋加工、泥浆比重、钻进速度、灌注过程等具体技术步骤的控制措施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并将对后期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在后期施工中要进一步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强化管理体系职能作用,保证钻孔桩实现100%Ⅰ类桩。

@#@@#@施工单位: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9日@#@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监理单位质量复评@#@@#@质检内容@#@质量检查情况综述@#@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质量@#@质量保证资料@#@@#@综合评价@#@监理单位:

@#@江苏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昆山市224省道玉山-张浦段养护改善工程项目@#@施@#@工@#@总@#@结@#@@#@单位名称: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9日@#@钻孔灌注桩首件技术总结@#@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质量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施工,施工前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通过首件试验确定。

@#@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K54+965人行天桥11#桩基为我标段钻孔灌注桩首件开工工程。

@#@@#@一、首件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224省道昆山玉山-张浦段养护改善工程S2标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53+650~K57+800段。

@#@K54+965天桥上部结构为钢箱梁,主梁采用两跨连续本天桥钢箱梁,跨度43.5m,宽3.5m,计算跨径20m,跨径组成2×@#@20m,下部结构墩柱采用钢管柱,墩台采用桩基础。

@#@本桥桥面除钢箱梁自身预拱度外设置1.0%纵坡。

@#@K54+965天桥11#墩桩基设计桩长为30米,4#、7#、10#桩基直径为1.5米,1#、2#、3#、5#、6#、8#、9#、11#、12#、13#桩基直径为1.2米,桩底设计高程为-26.271m,桩顶设计高程为+3.729m。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I级钢筋为φ8,II级钢筋φ25、φ16。

@#@工程数量:

@#@直径为1.2米单根桩基混凝土方量:

@#@33.929m³@#@,钢筋:

@#@2340.460kg,采用GPS-20循环钻机进行钻孔作业。

@#@@#@2、地质情况@#@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K54+965人行天桥地质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相松散沉积物。

@#@根据地层岩性、时代成因、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区地层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其中部分层又细分为若干亚层。

@#@沉积层:

@#@标高3.729~1.9m层为素土层,标高1.9~-3.65m层为粉质黏土;@#@标高-6.40~-11.4层为粉土,标高-11.40~-24.10m层主要为粉砂;@#@标高-24.10~30.7m为粉砂和粉质黏土互层;@#@标高-30.7~-36.35m为粉砂。

@#@这种地质给钻孔桩施工带来困难,因此钻孔桩施工要注意施工安全,同时确保质量。

@#@@#@3、地形地貌及地下水@#@场区地貌属阳澄湖沼积低洼平原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3.90~4.47m,泵站处地面标2.50m。

@#@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全新统孔隙水~微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粉砂和粉土。

@#@勘察期间埋深0.70~3.40m、平均2.78m;@#@平均2.78m;@#@标高0.57~2.90m、平均1.30m,微承压水位3.40m左右。

@#@根据临近工点所取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分析资料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中附录D中表D.0.7-1~D.0.7-3进行判别: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混凝土均无结晶类、分解类和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

@#@本场地环境类型为III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评价,场地地表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状态下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和在干湿交替状态下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败蚀性。

@#@@#@二、施工目标@#@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创优质工程,工程优良率达到100%。

@#@@#@交验项目主要指标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分项工程质量评分不低于90分。

@#@@#@2、安全目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案次;@#@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年度轻伤控制在3‰以下。

@#@@#@3、环保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

@#@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4、首件目的@#@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旋挖钻机施工的特点,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准备@#@1、水、电及现场布置@#@施工用水:

@#@从扬巷桥下河道内取水。

@#@@#@施工用电:

@#@100KW发电机现场发电。

@#@@#@现场布置:

@#@@#@①、认真对本桥施工范围内地下物进行详细了解,经挖探查明没有有管线、电缆及光缆。

@#@@#@②、进行场地整理与场地布置,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平整场地。

@#@施工便道能保证晴雨通车,以方便施工机械材料、混凝土等的运输。

@#@施工场地四周已做好排水工作。

@#@在靠近居民区范围一侧施工现场做好标示、标牌,并进行围挡施工,同时作好现场临时交通维护、安全等工作。

@#@@#@③、在8#桩基东侧7m处开挖泥浆池,泥浆坑长20米,宽10米,深4米。

@#@泥浆池四周用彩旗围护,并设警示标志。

@#@泥浆用膨润土制成。

@#@钻机泥浆的基本参数:

@#@相对密度1.20-1.45g/cm3,粘度19-28S,含砂率不大于8%~4%,胶体率≥96%,泥皮厚(mm/30min)≤2,失水率(ml/30min)≤15,酸碱度8-10。

@#@合理控制泥浆比重是保证成桩进度与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在钻进过程中必须加强泥浆的管理工作,及时更换废弃泥浆,经常清理循环系统,定期检查泥浆性能。

@#@@#@2、技术准备@#@①、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合同文件以及有关施工的技术文件。

@#@@#@②、作好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会审工作,对项目部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逐级技术交底,并认真执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

@#@@#@③、测量放样工作:

@#@施工测量采用Leica(徕卡)TC802全站仪。

@#@导线点、水准点已经复核、加密,并据此进行定线放样,放出桩中心及轴线,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试验工作@#@所有施工材料的试验工作已全部完成,并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抽检。

@#@施工的混凝土水下C30配合比设计已完成。

@#@按配比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粘性良好,坍落度控制在18~22㎝,混凝土试件7天强度满足要求。

@#@@#@四、施工安排@#@1、人员安排@#@桩基的施工对本桥有重要的作用,做好本分项工程是本桥的一个关键环节。

@#@人员由项目领导统一安排,具体如下:

@#@@#@职务@#@姓名@#@职责@#@备注@#@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项目副总工@#@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及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施工组织@#@项目副经理@#@负责地方协调工作@#@测量负责人@#@负责现场控制工作@#@试验负责人@#@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实验员@#@负责现场试件、坍落度工作@#@现场技术员@#@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现场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及工序转换@#@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钢筋负责人@#@负责钢筋加工、安装@#@钻孔负责人@#@负责桩基钻进及钻孔记录填写@#@砼负责人@#@负责砼浇注@#@内业资料@#@负责内业资料的填写@#@2、施工队伍安排@#@本桥处于路线左侧原绿化区,经平整后场地平坦,机械易于到位。

@#@安排一个作业队负责施工,其工作内容如下:

@#@@#@第一作业队:

@#@负责桩基的钻进工作,施工人员7人,满足24小时施工。

@#@@#@3、机械安排@#@为保证桩基的正常进行,我项目安排施工机械如下:

@#@@#@名称@#@性能@#@数量@#@备注@#@吊车@#@徐工25D@#@1@#@良好@#@旋挖钻机@#@GPS-20@#@1@#@良好@#@挖掘机@#@现代220@#@1@#@良好@#@4、施工安排@#@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统一加工成半成品(三节钢筋笼)。

@#@炮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对接,对接时进行主筋的焊接。

@#@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进行水下灌注。

@#@@#@5、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网络@#@施工队中下设技术质量组、安全组、施工组、材料组和后勤组,以便控制施工。

@#@现场管理组织框图@#@钢筋班@#@施工班长@#@安全组@#@施工组@#@材料组@#@技术质量组@#@后勤组@#@机械班@#@混凝土班@#@电工班@#@测量队@#@各人员的主要职能:

@#@@#@①、施工班长对施工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能是:

@#@负责施工队全面工作,协调班组之间与作业队之间的工作,督促各班组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职能工作,并负责与各相关部门的联系。

@#@@#@②、技术管理组:

@#@主要负责工程施工技术工作,质量控制、自检、验收、技术复核、质量评定、技术资料的收集工作,以及对测量小组和现场试验实行具体工作指导。

@#@@#@③、安全组:

@#@主要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具体实行施工现场安全动态管理,消防保卫,环境保护等工作。

@#@@#@④、材料组:

@#@主要负责材料询价、采购、计量、接收、保管等工作。

@#@@#@⑤、施工组:

@#@主要负责生产指挥调度、文明施工等工作。

@#@@#@⑥、后勤组:

@#@主要负责食堂、宿舍等后勤保障等工作,作好现场整洁卫生及文明施工管理等工作。

@#@@#@五、首件施工过程@#@1、测量放样:

@#@@#@桩基首件工程在测量组放样后,在纵横向的每一侧引四个控制桩,两个控制桩间距一米,钻孔时用于控制轴线偏位。

@#@控制桩引好以后,拉好十字线,用线锤将钻机钻头调整到十字线中心的位置。

@#@然后开挖埋设护筒。

@#@护筒壁厚6㎜,护筒直径140㎝,护筒埋深200㎝。

@#@护筒埋入后,从控制桩拉十字线,用线锤配合钻机调整护筒的偏位及倾斜情况。

@#@规范护筒允许偏差5㎝。

@#@护筒埋设好后拉十字线将控制点引在护筒上。

@#@将护筒周围使用粘性土用人工分层夯实。

@#@钻机钻头经检测为151㎝,大于桩基直径150㎝。

@#@@#@2、开钻、钻进:

@#@@#@钻机于2010年11月27日上午9:

@#@18分开始施工钻进,钻进时进行泥浆循环,并在泥浆池中添加膨润土和纤维,保证泥浆的性能指标,泥浆比重为1.24,粘度20S,含砂率为2%。

@#@钻机钻进过程中提钻要慢,尤其是提出护筒口时应防止碰撞到护壁、护筒及护筒下口护壁。

@#@钻机钻进时,及时填写钻孔记录,并注意土层的变化,在土层的变化处,进行现场取样,判断土层,核对是否符合地质剖面图,如若不同则留取试样备案。

@#@@#@3、成孔检测:

@#@@#@2-11#桩基于2010年月11月8日上午11点终孔,终孔深度27.8m。

@#@提钻后进行清孔,清孔后用取样小桶从孔内上、中、下分别取样,分别测定泥浆指标:

@#@上1.08g/㎝3、0.8%、19Pa·@#@s;@#@中1.08g/㎝3、0.6%、17Pa·@#@s;@#@下1.1g/㎝3、0.6%、18Pa·@#@s。

@#@清孔深度为28m,泥浆指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经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报验孔深、孔径及倾斜度合格。

@#@孔深采用测绳量测法。

@#@测绳使用前,在底部加5㎏的配重,并用钢尺进行核对每米长度。

@#@孔径采用检孔器(检孔器长度为钢筋笼外径的6倍,外径为桩径)检测。

@#@倾斜度使用检孔器进行检测。

@#@经检测倾斜度1㎝,小于0.5%桩长且小于50㎝,符合要求。

@#@@#@4、下放钢筋笼:

@#@@#@钢筋笼设计长度28.75m(接桩预留1.15m钢筋),分三节制作,长度分别为12.25m、8.50m和8.00m。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地进行加工。

@#@钢筋笼经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报验合格后,于13:

@#@30开始钢筋笼现场吊装及焊接作业。

@#@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确保受力筋处于同一轴线上。

@#@@#@17:

@#@30钢筋笼焊接完毕,经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继续下钢筋笼,测量计算确定吊环长度为40㎝。

@#@在钢筋笼顶部临时焊接一个加劲圈,从护桩引十字线,吊线锤使十字线中心与临时加劲圈同心,控制钢筋笼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5、灌注水下砼:

@#@@#@漏斗和储料斗需有足够的容量,即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首批砼灌注后,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米,其最小的初存量可按下式计算:

@#@@#@V=3.14×@#@D2×@#@(H1+H2)/4+3.14×@#@d2×@#@Hw×@#@γw/4γc@#@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立方米)@#@D--桩孔直径(米)@#@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米@#@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米)@#@d--导管内径(米)@#@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米)@#@γ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千牛/立方米)@#@γ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千牛/立方米)@#@取:

@#@H1=0.4米,H2=1.0米,d=0.3米,Hw=28米,γw=11千牛/立方米,γc=24千牛/立方米@#@1.2米直径桩初灌量:

@#@@#@V=3.14×@#@D2×@#@(H1+H2)÷@#@4+3.14×@#@d2×@#@HW×@#@rw/4rc@#@=3.14×@#@1.22×@#@(0.4+1.0)÷@#@4+3.14×@#@0.32×@#@28×@#@11÷@#@24÷@#@4=2.48m3@#@18:

@#@00开始铺操作平台和下导管,导管配置长度4.5+2.8×@#@7+1.5+2=27.6m,导管悬空40㎝。

@#@导管使用前进行密封试验和接头抗拉试验,指标均合格。

@#@对导管进行编号,在下导管时按编号进行。

@#@导管的密封胶圈安装对接前必须认真检查,有缺陷坚决不能使用。

@#@导管下完后经检测孔深为27.9m,沉渣厚度为10㎝。

@#@报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通知实验室开盘。

@#@@#@21:

@#@30正式浇筑。

@#@混凝土首车出站坍落度210㎜,到达现场时坍落度200㎜,路上损失10㎜,和易性良好,可以进行灌注。

@#@22:

@#@50完成混凝土水下灌注,灌注方量35.5方,超灌70㎝,确保桩头混凝土的质量。

@#@@#@最后提出导管,提速要慢,防止导管处出现夹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拔出导管后,把导管接头处清洗干净,刷油放置。

@#@@#@待导管完全拔出后,在护筒上拴好钢丝绳,将护筒缓缓吊起,起吊过程中要保持垂直,防止护筒伤害到混凝土。

@#@@#@本项工程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为: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内加工制作完成,现场吊车配合安装。

@#@采用商品砼,罐车运输,钻机进行垂直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

@#@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受控,施工工序顺畅,桩基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六、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案确定@#@1、确定施工工艺流程@#@我项目部采用一台GPS-20型循环钻机进行施工,其工艺流程为:

@#@平整场地→施工放样→钻机就位→埋设护筒→复核桩位→钻孔→成孔→清孔→验孔→钢筋笼安装→导管安装→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护筒→破桩头→成桩检测@#@2、施工准备@#@①材料进场,并检验完成;@#@机械到场,调试完成;@#@人员到场,并进行培训,交底。

@#@@#@②测量人员放样钻孔桩中心位置及护筒顶标高,确定钻孔桩平面位置准确。

@#@@#@③现场作业人员埋设护筒布置泥浆池,并进行安全围挡,警示标志的设立。

@#@@#@3、施工方案的确定@#@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的中心桩号,设计交角和结构物的相互尺寸计算出结构物每个定位点的坐标。

@#@用全站仪利用已知导线点进行坐标放样。

@#@若结构物是在曲线段处,设计交角是与中心桩号切线方向的交角,必须先计算出中桩切线方向的方位角,再根据交角与方位角的关系计算出结构物轴线的方位角。

@#@放样必须一放两复。

@#@即放样人计算放样后,再由复核人计算放样,再报监理复核,复核不准由同一人进行。

@#@一放两复通过后才可进行施工,桩位确定后将桩位中心引至孔外四个方向四个控制桩定位,并用混凝土将控制桩固定。

@#@待护筒埋设完毕,测量复核桩位,调整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

@#@@#@2)埋设护筒@#@护筒用6mm钢板制成,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400mm;@#@我标段护筒规格为φ1400mm(1.2m桩基)、φ1800mm(1.5m桩基),高2m的圆形钢护筒,上方割30×@#@40cm的开口,护筒上部外缘用φ12钢筋焊接加固,并对称焊上4个“U”型吊环。

@#@@#@本工程桩基均在原地面以下,根据桩位的地质情况,采用人工挖坑埋设护筒,开挖深度为1.5~1.7m。

@#@护筒的埋设是以桩基中心为圆心,开挖直径大于桩基直径300mm,放入护筒时,用红线十字交叉对护筒中心进行校正,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应小于5cm,垂直度不大于0.5%。

@#@护筒埋设做到位置正确,稳定且不倾斜。

@#@孔内泥浆面应高出护筒底部50cm以上且高于地下水位150cm~170cm以上,确保不塌孔,其上部开设溢浆孔。

@#@护筒用吊车起吊就位后,要测定其顶面标高。

@#@护筒底及其周围要用粘土埋实,以防止浆水渗漏垮孔、下窜,并须监理工程师验收。

@#@同时在护筒外侧50~100cm的范围分别打埋四个保护桩,用以随时检查护筒和钻机的偏位情况,并用于以后控制钢筋笼的吊装定位。

@#@@#@3)安装钻机@#@钻机就位前,必须先平整场地,钻机的安放要平正、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倾斜,不移位。

@#@钻机就位后先用线锤将钻机钻杆的垂直度调节好,再将钻头的中心点与护桩的十字交叉点在一条垂直线上,用线锤控制。

@#@钻机就位后,接通水、电,";i:

19;s:

20419: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段@#@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3月18日@#@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灌注桩首件总结@#@目录@#@一、概述 3@#@二、施工组织及人员、设备情况 3@#@三、施工过程 4@#@1、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前准备工作;@#@ 5@#@2、测量放样 6@#@3、护筒埋设 6@#@4、钻机就位 6@#@5、钻进 6@#@6、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8@#@7、声测管安装 9@#@8、导管安装 9@#@9、灌注水下混凝土 9@#@四、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2@#@五、试桩总结 12@#@六、后续桩基施工的改进措施 13@#@七、结论 14@#@附件:

@#@现场检测记录@#@@#@@#@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灌注桩首件总结@#@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1概述@#@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段第一根钻孔桩位置14#-1桩基。

@#@位于现有太阳路南半幅路边,其里程桩号为K86+541.800。

@#@试桩坐标为x:

@#@55215.288y:

@#@57208.066,桩基钻孔工艺采用了正循环,该桩为1.5m直径桩。

@#@@#@钻孔桩设计参数表@#@墩号@#@桩径(mm)@#@桩长(m)@#@桩顶标高(m)@#@桩底标高(m)@#@数量@#@备注@#@14#-1@#@1500@#@68@#@-0.288@#@-68.288@#@1@#@2施工组织及人员、设备情况@#@施工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总体协调工作,设现场生产经理1名,负责协调和各工序施工的指挥工作。

@#@技术员1名,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测量员及试验员各2名主要负责现场测量放样和试验工作;@#@质检员1名,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和检查以及报检工作;@#@安全员2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工作。

@#@钢筋工、电焊工、钻机队人员共12人,负责现场施工。

@#@@#@现场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职称@#@职务@#@1@#@吴文龙@#@高级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2@#@赵波@#@工程师@#@副经理@#@3@#@刘卫锋@#@工程师@#@生产副经理@#@4@#@闵德强@#@工程师@#@试验室主任@#@5@#@吴强@#@工程师@#@测量主管@#@8@#@陈伟@#@助理工程师@#@质检员@#@9@#@徐勇@#@技术员@#@现场技术员@#@10@#@陈相@#@技术员@#@现场实验员@#@11@#@李海东@#@技术员@#@安全员@#@12@#@刘成@#@技术员@#@现场测量员@#@13@#@徐永峰@#@技术员@#@现场测量员@#@投入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详见下表,测量、试验仪器由项目部测量站、试验室提供。

@#@@#@现场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状态@#@1@#@回旋钻机@#@GPS-20@#@台@#@1@#@良好@#@2@#@泥浆泵@#@2.5p@#@台@#@1@#@良好@#@3@#@清水泵@#@2.2kw@#@台@#@1@#@良好@#@4@#@交流电焊机@#@台@#@2@#@良好@#@5@#@钢筋切割机@#@台@#@2@#@良好@#@6@#@钢筋弯曲机@#@台@#@2@#@良好@#@7@#@钢筋绞丝机@#@台@#@2@#@良好@#@8@#@汽车吊@#@徐工16T@#@台@#@1@#@良好@#@3施工过程@#@该灌注桩类型为摩擦桩,且地质结构多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采用回旋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钻孔方式采用正循环钻孔。

@#@@#@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于2013年3月13日14时18分开始钻孔,2013年3月16日13时20分成孔,于3月17日9时35分浇筑结束,实际浇筑方量134m3,施工过程中各项检测指标及施工时间详情过程如下:

@#@@#@钢筋笼制作:

@#@2013年3月11日至2013年3月13日@#@桩位放样:

@#@2013年3月12日@#@护筒埋设:

@#@2013年3月12日,护筒直径1.8m,壁厚6mm,护筒顶标高2.68m,@#@泥浆制备:

@#@2013年3月13日上午,泥浆比重1.2g/cm3,粘度17秒,含砂率1%。

@#@@#@钻头:

@#@钻头直径1.5m,钻尖长度:

@#@腰带以下0.9m。

@#@@#@开钻时间:

@#@2013年3月13日(14:

@#@18)钻盘标高(基准面)4.061m。

@#@@#@成孔时间:

@#@2013年3月16日(9:

@#@10)孔深72.7m(桩底标高-68.288m)。

@#@@#@一清时间:

@#@2013年3月16日(9:

@#@10)-2013年3月16日(13:

@#@00),孔深:

@#@72.7沉渣厚度10cm。

@#@泥浆比重1.20g/cm3,含砂率2%,粘度20秒。

@#@@#@水密试验:

@#@2013年3月11日(压水达到1.3Mpa持续5分钟无漏水现象。

@#@)@#@提钻时间:

@#@2013年3月16日(13:

@#@30-15:

@#@30)@#@下探孔器时间:

@#@3月16日15:

@#@00-15:

@#@30,累积30分钟,探孔器下放顺利。

@#@@#@钢筋笼下放时间:

@#@2013年3月16日(15:

@#@30)至2013年3月17日(00:

@#@30)@#@导管下放:

@#@2013年3月17日(00:

@#@30-01:

@#@55)@#@二次清孔时间:

@#@2013年3月17日(02:

@#@00-04:

@#@00)。

@#@泥浆各项指标:

@#@泥浆比重1.15g/cm3,含砂率1%,粘度17秒。

@#@孔深72.8(孔底标高-68.288),沉渣厚度3cm。

@#@@#@混凝土浇筑:

@#@2013年3月17日04:

@#@00-2013年3月17日09:

@#@30),实际浇筑方量134m3。

@#@@#@小计:

@#@灌注桩钻进总时间:

@#@67小时@#@一清时间:

@#@3小时50分@#@提钻时间:

@#@2小时@#@下探笼时间:

@#@0.5小时@#@下钢筋笼时间:

@#@9个小时@#@下导管时间:

@#@1小时25分@#@二清时间:

@#@2小时@#@混凝土灌注时间:

@#@5.5小时@#@3.1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前准备工作;@#@@#@①钻杆及钻头@#@我项目部经过多方考核论证,钻机选用了GPS-20型回旋钻机进行钻孔桩试桩施工,它能适用本标段地质和1.5m孔径的桩基施工。

@#@@#@钻头采用了三翼锥钻(腰带至锥尖0.9m),单根长度为3米/节。

@#@@#@②检孔设备及测绳@#@成孔后的孔深、孔是否倾斜采用钢筋骨架探笼检测。

@#@测绳采用了标准测绳,使用前用钢尺进行了标定。

@#@@#@③导管@#@钻孔桩施工配备的导管长度为71米,导管在使用前对其进行了水密承压,压力符合规范要求,当压力达到1.3MPa持续10分钟后观察所有接头无漏水,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并对其进行了编号。

@#@@#@④泥浆池@#@距桩位5m处开挖3*6*1.5m作为循环池和造浆池,配备一台泥浆泵。

@#@距桩位35m处开挖15m*20m*1.5m泥浆池,泥浆池按照施工标准化指南要求,对底部进行了混凝土浇筑处理,四周砖砌矮墙外侧用土回填,用钢管及安全网维护,并悬挂警示标牌。

@#@@#@3.2测量放样@#@测控组根据施工测量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进行了桩位中心精确定位,并通过了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的复核确认。

@#@同时在桩位中心呈90度交叉方向打设了四根护桩,四根护桩对角线拉线绳交点即为本桩位中心,以控制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钢筋笼吊放以及最后钢筋笼的对中。

@#@@#@3.3护筒埋设@#@在复核好的桩位中心位置处埋设了直径1.8米,长1.5米、壁厚6mm的钢护筒,依据护桩交叉中心给护筒定位,然后测量复核中心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并经过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复测,其埋设高度高出了原地面30cm。

@#@@#@3.4钻机就位@#@钻机就位依据桩位中心点位,在平稳的地基上展开工作面,钻机就位,调整钻机的平整度和钻架的垂直度。

@#@复测钻杆中心跟桩位中心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量测钻盘顶标高,并经过了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

@#@@#@3.5钻进@#@在钻进过程中,为保证施工各阶段的泥浆性能指标,开钻施工期间每钻进2检测一次泥浆比重、泥浆粘度及含砂率,并每隔两米取一次渣样现场用取样袋封存保管。

@#@记录如下表@#@钻孔阶段各地质层泥浆性能指标@#@钻孔@#@方法@#@钻进深度m@#@地层@#@情况@#@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粘度(Pa°@#@s)@#@含砂率(%)@#@正@#@循@#@环@#@正@#@循@#@环@#@-2@#@粘土@#@1.25@#@23@#@1.5@#@-4@#@粉质粘土夹粉土@#@1.22@#@24@#@2@#@-6@#@粉质粘土夹粉土@#@1.23@#@26@#@2@#@-8.5@#@粉质粘土夹粉土@#@1.23@#@30@#@3@#@-10@#@粉质粘土@#@1.22@#@30@#@2.5@#@-12@#@粉质粘土@#@1.25@#@24@#@2@#@-13@#@粉质粘土@#@1.3@#@22@#@2.5@#@-16@#@粘土@#@1.32@#@24@#@2@#@-18@#@粘土@#@1.30@#@23@#@2@#@-20@#@粘土@#@1.3@#@22@#@2@#@-22@#@粘土@#@1.33@#@19@#@2.5@#@-23@#@粘土@#@1.33@#@18@#@3@#@-26@#@粘土@#@1.25@#@19@#@2@#@-28@#@粘土@#@1.26@#@20@#@2.5@#@-30@#@粉质粘土@#@1.34@#@19@#@3@#@-32@#@粉质粘土@#@1.26@#@20@#@3.5@#@-33@#@粉质粘土@#@1.32@#@20@#@4@#@-36@#@粉质粘土@#@1.27@#@24@#@2@#@-38@#@粉质粘土@#@1.28@#@23@#@2.5@#@-40@#@粉质粘土@#@1.29@#@28@#@3@#@-42@#@粉质粘土@#@1.34@#@22@#@3.5@#@-44@#@粉质粘土@#@1.30@#@22@#@3@#@-46@#@粉质粘土@#@1.31@#@24@#@3.5@#@-48@#@粉质粘土@#@1.29@#@19@#@4.5@#@-50@#@粘土@#@1.32@#@28@#@2.5@#@-52@#@粉质粘土夹粉土@#@1.30@#@22@#@3@#@-54@#@粉质粘土夹粉土@#@1.32@#@24@#@4@#@-56@#@粉质粘土夹粉土@#@1.28@#@18@#@3.5@#@-58@#@粉质粘土@#@1.30@#@25@#@3@#@-60@#@粉质粘土@#@1.32@#@30@#@2.5@#@-62@#@粉质粘土@#@1.28@#@25@#@3@#@-64@#@粉质粘土夹粉土@#@1.28@#@25@#@2.5@#@-66@#@粉质粘土夹粉土@#@1.26@#@30@#@2.5@#@-68@#@粉质粘土夹粉土@#@1.26@#@30@#@3@#@-70@#@粉质粘土@#@1.26@#@26@#@2.5@#@-72@#@粉质粘土@#@1.3@#@26@#@3@#@清孔进行了两次清孔,分阶段达到泥浆指标要求。

@#@第一次清孔后泥浆指标为:

@#@泥浆比重1.20,砂率2%,粘度20秒。

@#@因钢筋笼下放时间较长,导管安装后进行了二次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

@#@1.15、砂率:

@#@1%、粘度:

@#@18秒。

@#@@#@3.6钢筋笼制作及安装@#@3.6.1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的制作安装是本阶段施工控制的重点,对此项目部与劳务队多次开会讨论如何对钢筋笼质量进行控制,项目部首件之前对钢筋笼加工控制如下:

@#@@#@①钢筋直连接全部采用套筒连接,首先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端面不平整的应切割或打磨平整后再进行绞丝;@#@绞丝后在距端面10cm处进行作油性笔划线或刻痕作标记,用于检查钢筋连接质量。

@#@@#@②钢筋笼制作先制作顶笼,制作时在钢筋笼一段采用与胎架垂直的钢板作为限位挡板,钢筋笼主筋与挡板保持垂直,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均匀分布主筋,注意主筋间距,满足设计要求;@#@见图:

@#@@#@③然后制作第二节钢筋笼,钢筋笼对接时将前后笼的全部主筋端头对齐并顶紧后再拧上套筒,然后进行加强圈的焊接施工,最后安装盘圆钢筋,组装成钢筋笼;@#@后节钢筋笼同样按照此方法依次类推。

@#@钢筋笼成型后,在对接的两节钢筋笼主筋上画上油漆标记,钢筋笼进行编号。

@#@下钢筋笼时,按编号的顺序下笼。

@#@@#@④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需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滚轧直螺纹接头应施用管钳和力矩扳手进行施工,钢筋接头处两根钢筋的丝头应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长短边外露丝扣不得超过两个完整丝。

@#@@#@3.6.2钢筋笼安装@#@①分段连接钢筋笼,主筋采用套筒机械连接,要求上下两节钢筋接头按照加工时所作标记对齐,接头必须对齐顶紧套筒必须用扭力扳手拧紧到位,操作时,上下节连接顺直。

@#@@#@②对每根桩钢筋笼顶部设置两根吊筋,采用直径16mm的螺纹钢与钢筋笼顶部主筋焊接,吊筋顶部设直径50圆孔,高度同护筒面,采用圆形插杠插入吊筋环并安放在钻机行走钢轨上防止钢筋笼下沉。

@#@@#@③钢筋笼最长12米一节,钢筋笼骨架安装16T汽车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不变形,起吊前在骨架箍筋内设置十字支撑,以加强其刚度。

@#@为防止吊点加强圈与主筋脱焊在主筋与加强圈连接处采取加焊保护筋的方法确保不脱焊。

@#@采用两点吊装,为保证吊装时起吊平稳我部采取扁担吊方法起吊时调整钢丝绳长度确保两边长度一致,避免因钢丝绳长度不一致引起的钢筋笼倾斜。

@#@钢筋笼全部入孔后,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位置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将钢筋笼的吊筋固定在孔口处,使钢筋笼定位,防止因钢筋笼自重下落或灌注砼时上下导管碰撞、串动造成错位。

@#@@#@3.7声测管安装@#@桩基声测管外径为57mm,管壁厚度为1.5mm,为保证检测及时及声测管不易堵所有声测管均伸出地面30c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固定于钢筋笼内侧,声测管之间相互平行,底部伸至桩底处。

@#@声测管底端及接头严格密封,接头采用液压接头形式,接头内部保持平整,上端加盖,每沉放一节钢筋笼声测管内注满清水。

@#@声测管施工前原材须现场取样进行复试各项指标。

@#@@#@3.8导管安装@#@使用φ250mm灌注导管,导管进场后进行了水密性试验以确保导管连接处的密封性。

@#@@#@本次孔底间距控制在35cm左右,下入孔内的导管每根都做到认真仔细检查,清除丝扣上浮渣,检查“O”型密封圈是否完好,并在丝扣上重新涂黄油作进一步密封和润滑,使导管连接牢固顺直,接口严密不漏泥浆。

@#@导管使用桩机钢丝绳锁口分节下放至孔内。

@#@@#@3。

@#@9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采用C30水下混凝土,经考虑充盈系数1.1计算试桩混凝土供应总放量为132立方米,实际灌注混凝土134立方米。

@#@@#@试验室在现场及时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相关指标,每两车检测一次,混凝土坍落度均在180~220mm,且和易性良好。

@#@并严格按照试验规程制作标准砼试件6组,每组3块。

@#@@#@浇筑时严格控制了首盘用量,首批混凝土方量控制采用2.5方集料斗浇筑并配合罐车进行直灌,保证初灌量埋管1米以上,实际埋管深度为4.0m。

@#@@#@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从2013年3月17日4时00分开始至3月17日9时30分结束,实际浇筑方量134m3,累计浇筑时间5小时30分,一次性浇筑至桩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没有堵管和拔漏导管的现象。

@#@@#@4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4.1钢筋场地钢筋笼制作@#@问题1、绞丝机绞丝控制不到位钢筋绞丝两个接头绞丝未能严格控制,出现接头有长短现象。

@#@@#@措施:

@#@严格控制绞丝长度,现场技术人员严格要求,确保6cm接头只准多2P,3cm接头只准多1P,发现不合格,坚决要求返工。

@#@@#@问题2、预拼不到位导致现场拼接时接头处有空隙@#@措施:

@#@现场拼接时,两端顶紧,直螺丝不能只拧2,3丝,要全部拧紧才能真正起到预拼作用。

@#@@#@问题3、钢筋两端标记未起到真正作用直螺纹接头每端画出10cm标记线,拼接完成后,两标记线间距应为20cm,夜间下笼时此方法不显著。

@#@@#@措施:

@#@采用荧光笔作标记,并用扎丝绑扎标记双控措施。

@#@@#@4.2桩机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1、护桩不牢固@#@措施:

@#@护桩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到位,若地面土质软弱,应把护桩引到沥青路面,或采用水泥砼护桩。

@#@@#@问题2、泥浆三件套检查时未在现场@#@措施:

@#@责令每台钻机配备一套泥浆检测仪器放在桩机显著位置,便于随时抽签泥浆指标。

@#@@#@问题3、主钻杆与泥浆泵接头处漏浆@#@措施:

@#@钻机开钻前彻底检查机器各部位、严禁出现类似情况。

@#@@#@4.3钢筋笼下笼阶段出现的问题@#@问题1、对钢筋笼下笼时交底不到位@#@措施:

@#@加强技术交底,预测到下笼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有一定预控措施,把技术交底真正落实下去。

@#@@#@问题2、吊车操作手不熟练@#@措施:

@#@更换吊车操作手,选用有经验操作手。

@#@@#@问题3、钢筋工人人手偏少,焊机不足@#@措施:

@#@增加钢筋操作工,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两台以上性能稳定的电焊机。

@#@@#@问题4、钢筋笼直螺纹连接验收标准不明确@#@措施:

@#@如上述采取双控措施保证每端10cm刻度线真正起到作用,现场配备一把扭力扳手,直螺纹拧紧扭矩值22~25,最小扭矩230N·@#@m,校核用扭力扳手等级可选用10级。

@#@@#@问题5、个别钢筋接头有1~2mm空隙@#@措施:

@#@加强预拼环节的措施,真正起到预拼作用,另外做两手准备,万一个别接头空隙较大,我部准备采用绑条焊接方法,确保接头连接。

@#@@#@问题6、钢筋笼插杠处,加强筋变形,影响整个钢筋笼接头长短不一@#@措施:

@#@加强圈与每根主筋连接处均采用钢筋加强焊接方法,增大加强圈与主筋整体性产生均匀变形,钢筋笼插杆由原来一根变为两根使钢筋笼由两点受力变为四点受力,减小钢筋笼变形。

@#@@#@4.4砼浇筑过程中问题@#@问题1、交接班时,出现一次砼到达不及时现象。

@#@@#@措施:

@#@加强与砼站联系,确保砼到达及时。

@#@@#@5试桩总结@#@通过对钻孔桩工程的施工,分析了钻进过程中各种地层的泥浆指标(比重、含砂率、粘度)、砼质量各项参数(坍落度和和易性)等技术参数和总结了测量、制浆、钢筋笼制作及安装、钻孔、水下混凝土灌注等工序工艺,为指导本标段以后桩基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现将有关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1、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地质层泥浆指标的检测,完成了地质资料复核。

@#@通过钻孔桩工程的施工,我部对全标段的地质情况有了新的认识,地质资料与实际施工情况基本相符。

@#@@#@2、明确了各地层的钻进速度及钻孔、清孔过程中泥浆三大指标的控制。

@#@一次清孔泥浆三大指标控制在:

@#@泥浆比重:

@#@1.2、砂率:

@#@2%、粘度:

@#@17-20秒。

@#@二次清孔泥浆三大指标控制在:

@#@泥浆比重:

@#@1.1、砂率:

@#@1%、粘度:

@#@17-20秒。

@#@不仅可以保证成孔质量,而且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3、因钻孔沉淀厚度不得大于10cm,再因桩长较长,钢筋笼下放时间长,所以需要二次清孔减小孔底沉渣厚度,保证桩长。

@#@@#@5、本桩基施工时,安全维护工作基本到位,泥浆池维护、施工区域的警示均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建设、后续施工中还需要继续提高重视,特别在大面积施工开展后,泥浆池建设、维护、机械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6、通过本次首件钻孔桩工程的施工,我标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工艺基本可以满足要求,钢筋笼吊装时间方面还需认真研究并有效总结后改进提高。

@#@@#@6后续桩基施工的改进措施@#@1、做好桩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后续的桩基施工中,桩基开钻以前均要做好泥浆的造浆储备,钢筋笼的验收等工作。

@#@@#@2、泥浆的各项指标要随时进行检测,泥浆指标偏高后,立即采取措施在钻进过程中控制,不能分阶段进行,减少钻孔时间。

@#@@#@3、减少各工序衔接与辅助工作时间。

@#@减少桩基终孔到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间时间。

@#@@#@4、本次试桩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在钢筋下笼过程中。

@#@时间较长,前后共计九个小时,对灌注桩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其原因有多种比如天气、机械、项目部及劳务队原因,我部将会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提出切实解决方案,保证下次大幅度较少钢筋下笼时间。

@#@为此我部也制定了一套钢筋笼下笼检验标准,具体见附页。

@#@@#@5、在质量管理上,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加强现场质量控制。

@#@质检部、试验室派专业人加强对桩基施工中的原材料、混凝土、泥浆指标检测及各工序质量控制,提高报检合格率。

@#@@#@6、加强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标示标牌管理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安全产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7结论@#@通过本次首件钻孔桩工程施工,总结出适合本工程实际条件的各项指标及要求,现场的所采取的措施,施工工艺,组织统筹能够满足桩基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

@#@可以指导后续桩基大面积施工。

@#@@#@";i:

20;s:

7657:

"桩机安装、拆除@#@萧山区企业总部中心(暂定名)1~5#楼、地下室工程@#@钻孔桩机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

@#@@#@审定:

@#@@#@浙江萧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9月@#@目录@#@一、 工程概况 1@#@二、 编制依据 1@#@三、 施工准备:

@#@ 1@#@四、 安装方法:

@#@ 1@#@

(一) 安装工艺流程 1@#@

(二) 安装方法 1@#@(三) 前后移架和左右移架:

@#@ 2@#@(四) 拆除落架:

@#@ 2@#@五、 应该注意的事项:

@#@ 3@#@六、 保养与维修:

@#@ 3@#@七、 安全保障措施:

@#@ 3@#@.3.@#@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萧山区金城路与风情大道交叉口东北侧。

@#@拟建楼由5幢11~35F的高层建筑组成,其中1#楼高35F,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2#、3#、4#、5#楼高11-25F,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用地32040㎡,总建筑总面积约168147㎡;@#@设地下室2层,埋深约10米,设计最大柱荷载约30000KN,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及工程量,拟安排20台GPS-10型钻孔灌注桩机进场施工。

@#@@#@二、编制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86@#@《钢丝绳用楔形接头》GB5973-2006@#@《钢丝绳夹》GB5976-86@#@《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9462-1999@#@《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三、施工准备:

@#@@#@桩机需从场外运输进来,并在现场进行安装,桩机未进打桩场地之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处理,需先进行临时道路铺设,并根据场地土质情况及施工现场布置平整出桩机安装的场地,清除周围障碍物。

@#@施工场地必须平整,基本上水平,方可进入桩机。

@#@这样有利于打桩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提高施工速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按桩机安装顺序,分批次安排组件进场。

@#@需配合吊车进行安装。

@#@@#@四、安装方法:

@#@@#@

(一)安装工艺流程@#@铺枕木——安置轴管地轮——桩架底盘——主控组——龙门架——钻头——连通管线——平衡平台——验收@#@

(二)安装方法@#@桩架进入现场后,具体安装顺序如下。

@#@@#@1、场地平整后,铺设枕木和垫铁。

@#@@#@2、安置轴管地轮,将桩机行走轴管放置按底盘宽度放置在枕木上。

@#@@#@3、用吊车将桩架底盘吊放好,桩架上的前后卡槽刚好放在轴管上@#@4、整个底盘联接安装完毕后,再安装主卷扬机、移架卷扬机、支撑腿、加压滑轮组、减速箱、电器控制箱等所有固定在底盘上的零部件。

@#@@#@5、立柱和底盘及固定其上的部件均安装完毕后,通过立柱转轴与底盘上的立柱支承联接固定。

@#@@#@6、安装拔杆置于立柱之上,然后安装抬梁于拔杆之上。

@#@@#@7、联接好斜撑后,活接上撑杆上铰链,然后使撑杆与抬梁上导轮就位。

@#@@#@8、穿好主卷扬、顶部滑轮组、钻盘的钢丝绳。

@#@@#@9、开动卷扬机,收拢钢丝绳,使钻头转盘徐徐升起,升到门架立柱顶部,然后放下到最低位置,观察运行情况。

@#@运行正常后,穿好各处连接的钢丝绳。

@#@@#@10、检查一切安装就绪,联接紧固后接通电源。

@#@检查电路系统,电缆表面应无损伤,接地符合要求,电源电压正常,工作电流在施工要求范围内。

@#@@#@11、各传动机构、齿轮箱、防护罩良好,各部件连接牢固。

@#@起升、变速机构正常,吊具、钢丝绳、制动器等良好。

@#@@#@桩机试运转一切顺利,进行试钻孔。

@#@@#@拆卸步骤:

@#@@#@桩机的拆卸按安装的反过程进行,顺序是后装的先拆。

@#@@#@(三)前后移架和左右移架:

@#@@#@前后移架是利用主卷扬机的小卷筒及滑轮组来完成移架作业的(由前轴管地轮的滚动完成)。

@#@@#@左右移架是利用移架卷扬机及滑动组来完成移架作业的(由底盘在轴管地轮上的滑动完成)。

@#@@#@(四)拆除落架:

@#@@#@落架与起架的准备工作大致相同。

@#@首先拆去钻头、钻杆、转盘、浆管、导向机构,在立柱的前方地面放好支承架,点动斜撑机构,使台梁导轮与斜撑就位后,拉紧主卷扬机与钻头联接的钢丝绳,拧出斜撑下端球形处法兰螺栓。

@#@开动主卷扬机进行落架,要十分注意使立柱徐徐下落,落架速度绝对不允许超过起架速度。

@#@如落架速度太快了,需马上刹车或开动主卷扬机正转,使立柱停止下降,然后再开动主卷扬机使立柱徐徐下降,不过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

@#@@#@五、应该注意的事项:

@#@@#@1、不能用机身作接地零线。

@#@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2、桩机安拆场地周围不应有高、低压越空线路和电线杆(低压5米,高压10米)。

@#@@#@3、安装前应首先测试各部对地缘电阻。

@#@@#@4、桩机停用后要把各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切断电源。

@#@@#@六、保养与维修:

@#@@#@1、各传动零部件的润滑:

@#@各种传动形式的润滑周期可按一般建筑机械的维修保养常规进行。

@#@@#@2、经常检查所有电缆、电线,有无损伤,要及时地包扎和更换已损伤部份。

@#@@#@3、遇到电动机或变压器有过热现象要及时停机,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电机轴承润滑要良好。

@#@@#@4、各控制箱要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清扫电器设备上的灰尘。

@#@@#@5、各安全装置的行程开关触头开闭必须可靠,触头弧坑应及时磨光。

@#@@#@6、定时摇测保护接地电阻,保证应不大于4欧姆。

@#@@#@7、所有开放式传动的齿轮等传动件,如沾有沙子,灰浆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8、各电器控制箱,联动台等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灰尘和污垢。

@#@@#@9、注意检查各部位钢丝绳有无断丝和松股现象,如超过有关规定,必须立即更换。

@#@@#@七、安全保障措施:

@#@@#@1、所有参与安拆的工人,必须对桩机的结构和运行情况了解,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2、桩机操作人员需经过训练,了解桩机的构造、性能,熟知操作规则。

@#@@#@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和防护手套,桩架搭拆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得穿拖鞋、塑料底鞋和不防滑的硬底鞋,工作前不得饮酒。

@#@@#@4、安装作业必须安排在白天进行,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在夜间操作,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分的照明设施。

@#@@#@5、保证桩机的使用电压在380V±@#@10%之内。

@#@@#@6、施工作业中不得进行维修和保养,维修和保养必须在停止作业时。

@#@@#@7、发现桩机有不正常现象时,应及时停机,切断电源,待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

@#@@#@8、作业完毕,应将钻头升高出地面,切断电源,方可离机。

@#@@#@9、每天工作前,对关键部位的精制螺栓、销子进行日常检查,紧固,确定无松动或脱出现象后方准使用。

@#@@#@10、对传动部位应按规定进行日常保养,如发现有故障,及时报维修人员维修、处理。

@#@@#@11、桩机转向时,桩机底盘的方木,四支点中不得有任何一点悬空。

@#@@#@";i:

21;s:

25104:

"云南云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安毛项目JL7驻地办@#@桥梁钻孔桩桩基监理实施细则@#@一、监理依据@#@  在本驻地办监理范围内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监理应以下列文件为依据:

@#@@#@  1、业主与承包人之间的《工程承包合同》及《补遗书》。

@#@@#@2、业主与监理单位之间的《监理委托合同》及《补遗书》。

@#@@#@  3、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有关试验规程。

@#@@#@  4、本工程的《招标文件》有关章节。

@#@@#@  5、本工程设计文件及有关设计技术联系单。

@#@@#@  6、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  7、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  8、业主和驻地办以及上级质检部门的各项通知等规定。

@#@@#@  9、被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陕西安康公路发展项目安康至毛坝高速公路土建工程。

@#@JL7驻地办管辖项目位于大巴山区,线路沿任河河谷布设,为典型的“沿溪线”工程,标段主要工程有连拱隧道1座长317米;@#@特大桥5座长10531.03米,大桥4座长1654.92米,中桥2座258.24米;@#@变异Y型互通式立交1座桥长1926.998米,共计桥梁单幅长14371.188米,路基2613.5米,因此桥梁监理工作是难点和主导工程。

@#@@#@项目共有孔桩1613根,其中嵌岩桩1391根,摩擦桩222根,根据地形和水文条件的不同,分别采用钻孔和挖孔施工,最大桩长38米,桩径分别为1.2、1.3、1.5、1.8、2.0、2.1、2.3、2.5、2.7米不等;@#@墩柱均为实心圆柱,最大墩高28米,墩径分别为1.2、1.3、1.5、1.6、1.8、2.0、2.3、2.5米。

@#@@#@2、地形、地质与地貌@#@线路位于任河河谷,河谷为U形谷,河谷两侧山势陡峻,山体自然坡度25-50度。

@#@工程地质主要以板状泥灰岩、灰岩为主,局部为变质软岩夹硬质砂岩,地表岩石风化严重;@#@任河河床中沉积有2-20米厚砂砾石、卵石,强度较低;@#@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滑坡、崩塌和构造破碎带等,其中以小型滑坡和崩塌较为发育,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3、水文气象@#@沿线地下水比较发育,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量比较丰富;@#@水质属低矿化度软质水,适宜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项目区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年均降水量1130-1260mm,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42.3℃。

@#@项目沿线河流主要为任河,洪水期主要出现在7、8、9月份,水量充沛,水位变化大且迅速。

@#@项目上游有一小水库毛坝水库,水库蓄洪防洪能力不明显,主要用于蓄水发电,基本每天进行泄水发电,造成任河水位变化,给施工增大难度。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1、承包人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文件,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

@#@@#@(3)质保体系及自检体系的建立。

@#@@#@  (4)所有桩位的坐标计算和测量定位方案。

@#@@#@  (5)所有到场的设备清单。

@#@@#@  (6)施工管理人员的名单。

@#@@#@  (7)所有施工材料的检测试验报告。

@#@@#@  (8)所有混凝土配比设计。

@#@@#@  以上各项报检应在开工前至少21天进行,以留出驻地办审查与复核试验时间,同时也包括承包人本身修改与充实的时间。

@#@@#@  2、监理工程师应完成的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文本。

@#@@#@  

(2)检查施工所用材料,试验监理人员进行平行试验,并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  (3)现场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并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

@#@@#@  (4)测量工程师对钻孔灌注桩的桩位进行复核、验算。

@#@@#@  (5)检查承包人项目经理部人员到位情况以及工长与特殊工种工人的有关证件(上岗证等)。

@#@@#@  (6)认真审核承包人所报的《施工组织设计》。

@#@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审核承包人施工方案中相关部分的内容,并提出书面意见交驻地监理工程师。

@#@@#@  (7)驻地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材料设备、承包人的项目部人员资质情况、质保体系进行认真审查,并在收到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后7天内给予明确的书面答复。

@#@@#@四、施工阶段的监理@#@工序(工艺)质量检查程序框图@#@不合格@#@填报检验申请批复单及分项工程中间交工证书@#@不合格@#@不合格@#@返工@#@合格@#@审查开工申请报告@#@每道(步)工序完工后@#@承包人自检@#@填报工序质量检验单@#@驻地办进行质量检查,签认质量检验批复单@#@分项工程已完工@#@承包人自检@#@驻地办检查,汇总质量验收单@#@驻地办签认分项工程中间交工证书@#@驻地办审批@#@进行下道工序@#@不合格@#@合格@#@合格@#@返工@#@图1-1@#@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流程图@#@监理程序施工程序@#@审批开工报告@#@开工报告@#@定位、埋设护筒@#@钻孔、清孔@#@钢筋加工、制作、就位@#@浇筑砼@#@无破损检测@#@填报《中间交工报告》@#@进行下项工程项目施工@#@测量定位检查@#@检查孔深、孔径偏位、泥浆、沉淀层@#@检查验收@#@旁站检查@#@确认桩基检测报告@#@检查试件强度@#@签认《中间交工证书》@#@同意开工@#@合格@#@合格@#@合格@#@合格@#@通过@#@  @#@图1-2@#@1、承包人应做到@#@承包人在完成材料,场地,机械设备等准备工作后,提交开工报告,申请正式开工。

@#@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开工报告中的各项内容逐一审查、核实,在承包人提交的自检资料和委托试验资料基础上,进行抽检、复核,并及时提交监理检测资料,对建筑材料、进场设备、进度计划、测量放样等项目予以确认,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提出初审意见,报总监批准下达开工令。

@#@@#@

(1)、材料控制@#@凡进场使用的所有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材料的标准和要求,必须和配合比报告中所用材料相一致。

@#@监理人员应督促承包人自检,必要时旁站监理其自检过程,并按不小于规定频率抽样送监理试验室复检。

@#@ @#@@#@材料在被使用前,监理人员应要求承包人出具自检合格的报告。

@#@凡未自检或自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

@#@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碎石、砂、外加剂等,其中钢筋和水泥还必须有厂方提供的质保书。

@#@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退出场。

@#@ @#@@#@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结果中,必须提供配合比报告书,并附有计算过程。

@#@在工地试验室未通过验收以前,委托试验必须送交具有交通甲级资质的试验室试验,配合比报告单提交后,监理试验室将对其做复核试验,配合比一经确定,则所有材料不得随意更改,监理人员对此应作严格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块,应出具28天的强度试验结果。

@#@ @#@@#@有关材料的技术标准及施工要求,详见相关技术标准;@#@现场控制详见管理处、总监办下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 @#@@#@

(2)、场地要求 @#@@#@材料场地必须经硬化处理,砂石材料必须分开堆放,不得混堆;@#@水泥场地必须架空离地30㎝以上,并具有完备的防雨水及防潮设施;@#@钢材的原材和半成品、成品骨架应架空离地,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现场临时蓄水池应作硬化处理,确保施工用水清洁无杂质。

@#@ @#@@#@施工现场应井然有序,妥善布置,必须竖牌标明材料来源、规格、施工配合比及各施工工序负责人及材料受检状态,做到文明施工、合理组织,责任落实到人。

@#@监理工程师应对现场进行严格检查,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开工,并通知承包人立即整改。

@#@ @#@@#@(3)、机械设备控制 @#@@#@进场设备必须性能良好、部件齐备、设施配套,能满足连续施工及规范的要求,如拌和机必须要有进水控制,潜水泵不得使用等。

@#@所有设备均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现场的搅拌机、电源及振捣器等关键设备都必须有备用品,确保施工能连续进行。

@#@搅拌机必须有自动进水计量装置,上料的手推车必须将自重及需载重量用红漆写明,车内用明显标记标明载料位置线。

@#@采用拌和楼自动进料的,其自动称重装置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标定合格方可使用。

@#@ @#@@#@监理人员应对设备逐一检查验收,对不合格设备应及时清理出场或指令整修。

@#@当机械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施工连续性的要求时则不能开工。

@#@@#@(4)现场施工备料是否足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是否已完成,是否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合理有序的施工。

@#@@#@(5)按钻孔灌注桩的中心桩位进行测量放样,架设钻机定位,进行开钻。

@#@@#@(6)护筒检查验收@#@①检查护筒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为5cm;@#@@#@②检查护筒顶标高以满足施工的需要为准则,护筒顶的标高还可用作测量孔深的基准。

@#@@#@③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40cm;@#@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30cm;@#@或水面1-2m,护筒埋置深度宜为2-4m。

@#@@#@(7)钻孔、清孔的检查@#@①检查孔深(桩长)@#@  在钻孔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和有无塌孔现象,在地层发生变化时应测孔深和推算地层界面的标高。

@#@在终孔后应测孔深推算桩长。

@#@桩长应不小于设计要求,终孔测深时应检查护筒标高;@#@@#@②检查孔径@#@终孔后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检孔器检查孔径。

@#@检孔器为一钢筋作的圆柱体,长度为4-6倍孔径,检孔器直径与设计相同。

@#@能把检孔器沉到孔底(设计标高位置)即可认为孔径合格。

@#@@#@③检查孔位偏差@#@孔位标准位置应标在护筒周边做上标记,并用十字线的交点显示孔的中心位置。

@#@检孔器中心点与十字线的偏移即为孔位偏差。

@#@@#@施工单位应根据图纸提供的桩位坐标,利用导线控制点进行桩位测放,并设置桩位护桩,填报测量放样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

@#@如桩位较多,可分批报验,但在钻机就位前,该桩位必须已经过复检,否则,监理工程师将拒绝签认。

@#@@#@④检查孔底沉淀层厚度@#@终孔后,每个桩在灌注前都必须检查沉淀厚度,沉淀层厚度用测绳栓上测锤检查或开口铁盒进行检查,其允许偏差见下表所示。

@#@@#@⑤检查泥浆比重@#@泥浆比重在终孔后检查,以满足混凝土灌注的要求为准。

@#@其允许偏差见下表。

@#@@#@(8)钢筋笼检查验收内容如下:

@#@@#@检测项目@#@允许偏差@#@检测频率@#@填表表号@#@主筋@#@根数@#@不少于设计@#@100%@#@直径@#@不少于设计@#@100%@#@间距@#@±@#@20mm@#@每段测2处@#@监桥14表@#@焊接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查焊接总数30%@#@监桥14表@#@骨架筋@#@长度@#@±@#@10mm@#@查总数30%@#@监桥14表@#@外径@#@±@#@5mm@#@查总数30%@#@监桥14表@#@箍筋间距@#@±@#@10mm@#@每段测5-10处@#@监桥14表@#@保护层厚度@#@±@#@10mm@#@每段测3处@#@监桥14表@#@①在钢筋笼下沉之前,按常规检查钢筋笼的规格,绑扎焊接等各项目;@#@@#@②在钢筋笼下沉过程中检查钢筋笼各段对接质量。

@#@所有的焊接缝要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笼上下段应在同一线上,下沉过程中应掌握钢筋的垂直和对中及周围保护层;@#@@#@③钢筋笼下沉完毕后要检查钢筋笼的顶面标高和中心位置。

@#@位置调整后应固定好再开始灌注混凝土。

@#@@#@(9)水下混凝土灌注检查@#@①现场混凝土拌和与运输能否满足正常供应。

@#@灌注过程中应检查塌落度,并随机抽样做试件;@#@@#@②导管检查。

@#@导管接头不允许漏水。

@#@导管的初始应离孔底以25-40cm为宜。

@#@首盘混凝土灌注导管的混凝土埋深不小于1m;@#@@#@③检查钢筋笼是否上浮,采取措施防止继续上浮;@#@@#@④记录灌注过程中有无故障和不正常现象。

@#@若出现卡管、塌孔等情况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断桩,并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⑤灌注结束时,混凝土顶面应高于设计标高至少50-100cm。

@#@@#@(10)测桩验收@#@①选定有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无破损测试验;@#@@#@②测试应分批进行,测试时混凝土为28d强度或测试单位认可的时间强度;@#@@#@③若无破损检测结果不合格,应进一步做钻芯取样,检查桩身混凝土质量;@#@@#@④若灌注混凝土时所取试件强度不够,应钻芯取样,再做抗压试验。

@#@试验抗压强度符合要求,应认为桩身混凝土强度合格。

@#@否则,判定此桩为不合格,需多方研究补救处理措施。

@#@@#@(10)灌注桩成桩质量检查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桩位等进一步复检,由承包人填写钻孔灌注桩现场质检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签认,@#@(11)交工验收检验:

@#@@#@ ①根据记录认定@#@ a.孔径、孔深、孔位和沉淀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b.桩身连续完整无夹层断桩;@#@@#@ c.钢筋笼不得上浮;@#@@#@ d.无破损检测合格。

@#@@#@②实测项目合格@#@ a.混凝土强度合格;@#@@#@ b.桩位偏差小于5cm;@#@@#@ c.倾斜度小于1%桩长(直桩);@#@@#@ d.沉淀层厚度小于规定值:

@#@@#@ e.钢筋骨架底高程误差小于±@#@5cm。

@#@@#@(12)@#@2、现场监理应做到@#@

(1)对现场施工备料进行检查。

@#@@#@

(2)复核混凝土配比设计。

@#@@#@(3)对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①试验工程师对施工备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认可;@#@@#@ ②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案审查认可,内容应包括:

@#@@#@  a.钻孔工艺与机具;@#@@#@  b.混凝土灌注的工艺与机具;@#@@#@  c.施工人员设备的安排、进度计划。

@#@@#@(4)测量工程师复核检查认可。

@#@@#@(5)埋设护筒检查认可。

@#@@#@  ①护筒可以采用钢、钢筋混凝土等形式。

@#@根据现场确定筒径应大于孔径30-40cm;@#@@#@  ②护筒的长度应适应地层的情况,以保证孔口不塌为限。

@#@一般不宜小于2m,软弱的地层应增加护筒长度;@#@@#@  ③护筒的顶标高应高出地面至少20cm,有承压水时,应高出承压水头2m以上;@#@@#@  ④在护筒顶用漆画十字线定出孔中心位置检查孔位偏差,应小于5cm。

@#@由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批准开工。

@#@@#@(6)钻孔、清孔的检查认可。

@#@@#@①开钻前,要保证钻头对中;@#@@#@  ②钻进过程中要随时巡视检查;@#@@#@  a.孔倾斜度:

@#@保证钻孔斜角不超过规范要求;@#@@#@  b.孔深:

@#@随时记录各钻孔深度的地层变化情况,尤其要检查核实各层界面的标高;@#@@#@  c.了解钻进过程中有无塌孔情况。

@#@@#@  ③钻孔达到底标高后,现场监理检孔,测算出孔底标高前后二值之差即为沉淀层厚度。

@#@承包人负责清孔,清孔完毕后,现场监理再测算出底标高及沉淀层厚度。

@#@@#@  a.孔深(监理员用测绳量)@#@  b.孔径(用检孔器放到孔底,监理员旁站)@#@  c.孔斜和孔底中心偏位(由监理员检查)@#@  d.泥浆比重检查(监理员用比重仪检查)@#@  e.沉淀厚度检查。

@#@@#@以上各项检查结束后,可以沉放钢筋笼和导管,在灌注混凝土前,重测孔深,并计算沉淀层厚度,沉淀层厚度超标时,应用泥浆泵抽取重新清孔等方法,直到合格为止。

@#@@#@  (7)钢筋笼安装的检查认可。

@#@@#@  ①钢筋笼应在沉放前分段制作,监理应按常规要求对预先加工的钢筋笼段制作检查验收,方可同意沉放;@#@@#@  ②钢筋笼对接时,上段应自由悬吊,要保证接头平顺垂直;@#@@#@  ③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焊接完毕,因此必须安排2-3个焊工同时施焊。

@#@焊接处必须按规范要求逐个检查认可;@#@@#@  ④检查保护层垫块,一般每2米一道,每道4块对称布设。

@#@@#@  (8)混凝土灌注监理旁站@#@  ①在灌注开始前,结构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检查各项准备工作,认可后方可开始灌注,检查内容包括:

@#@@#@   a.导管安装,不漏水,底悬高25-40cm;@#@@#@   b.沉淀层厚度符合要求;@#@@#@   c.料斗设计容量能保证首盘混凝土将导管埋深大于1米;@#@@#@   d.拌合现场准备就绪,拌制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均符合要求,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

@#@@#@  ②灌注过程中,监理员要全过程旁站,结构工程师应随时巡查,出现问题时,现场及时处理。

@#@@#@五、旁站监理应做好以下记录:

@#@@#@1、按时抽检混凝土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对坍落度不合格,和易性不好的混凝土,不准用于灌注,以防止卡管断桩;@#@@#@2、记录灌注混凝土的方量和相应的混凝土顶面标高,记录扩径,缩径等情况;@#@@#@3、记录塌孔等情况:

@#@@#@4、发现钢筋笼上浮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灌注速度。

@#@@#@5、出现卡管断桩等情况时,结构工程师应到场参与事故处理。

@#@@#@(9)成桩检查@#@①平面位置及桩顶标高的检查;@#@@#@  ②混凝土质量无破损检测;@#@@#@  灌注桩的混凝土质量应采用无破损检测方法检查,无破损检测必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来检查,监理有责任以受委托的单位的资质和业绩做审查。

@#@不具备资质和能力的单位不应委托。

@#@@#@(10)交工验收检验:

@#@@#@①根据监理检验记录认定@#@ a.孔径、孔深、孔位和沉淀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b.桩身连续完整无夹层断桩;@#@@#@ c.钢筋笼不得上浮;@#@@#@ d.无破损检测合格。

@#@@#@②实测项目合格@#@ a.混凝土强度合格;@#@@#@ b.桩位偏差小于5cm;@#@@#@ c.倾斜度小于1%桩长(直桩);@#@@#@ d.沉淀层厚度小于规定值:

@#@@#@ e.钢筋骨架底高程误差小于±@#@5cm。

@#@@#@3、质量检验评定实测项目:

@#@@#@孔深、孔径与沉淀层厚度检查@#@检测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倾斜度@#@<1%桩长@#@测钻杆或下孔规检查@#@钻孔深度@#@超深50cm@#@用测绳从基准位置量得@#@孔底标高@#@设计高程-50cm@#@基准面减孔深@#@钻孔直径@#@不小于设计@#@用孔规测试@#@深沉层厚度@#@不大于设计@#@用测绳量@#@护筒顶标高@#@不低于施工要求@#@用水准仪测量@#@地质情况@#@根据钻渣判断@#@灌注桩成桩质量检查@#@检测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混凝土强度@#@合格标准@#@试压块试验结果统计@#@桩位@#@群桩@#@100mm@#@全站仪逐桩实测@#@排桩@#@50mm@#@查灌注前记录@#@倾斜度@#@<1%桩长@#@查灌注前记录@#@沉淀层厚度@#@不大于设计@#@查灌注前记录@#@钢筋骨架底高程@#@±@#@50cm@#@查灌注前记录@#@六、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1、形成原因@#@

(1)、集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的离析卡管。

@#@ @#@@#@

(2)、泥浆指标未达到要求,钻机基础不平稳,钻架摆幅过大,钻杆上端无导向设备,基底土质差甚至出现流沙层而致使扩孔或坍孔而引起的浇筑时间过长。

@#@ @#@@#@(3)、搅拌设备故障而无备用设备引起混凝土中断浇筑时间过长。

@#@ @#@@#@(4)、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则管内压力过小。

@#@ @#@@#@(6)、导管埋深过大,管口的混凝土已凝固。

@#@@#@2、防治措施 @#@@#@

(1)、确保良好的集料级配和混凝土和易性。

@#@ @#@@#@

(2)、应坚持清孔确保泥浆的粘度、比重、砂率指标达到要求。

@#@@#@(3)、钻孔前钻机平台应进行操平。

@#@ @#@@#@(4)、钻机平台基础应垫实。

@#@ @#@@#@(5)、钻机上端应设导向设备。

@#@@#@(6)、对于有流沙层的桩基掺加膨润土、羟基纤维素、铬铁木质素磺酸钠盐、煤碱剂、碳酸钠等比重低、粘度好、固壁能力强的外加剂以加强泥浆的粘接性能。

@#@ @#@@#@(7)、搅拌设备工作状态良好,并配有备用设备。

@#@ @#@@#@(8)、确保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范围内。

@#@@#@(9)、混凝土灌注期间,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 @#@@#@(10)、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不应过大,以保证导管的初始埋深。

@#@@#@七、钻孔灌注桩施工监控要点@#@1、承包人施工前应将准备采用的施工方法的全部细节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其中包括材料和全部设备的说明。

@#@任何一钻孔工作开始之前,都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2、认真阅读图纸,熟悉规范,对所有桩位坐标进行计算或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现场放样。

@#@放样结果应有专人复核,监理检验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3、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钻机,以保证钻孔的进度和成孔的质量。

@#@未经同意承包人不得改变工艺和桩长。

@#@@#@4、护筒内径一般应比桩径稍大,一般大200-400mm,顶端应高出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2.0m;@#@当护筒处于旱地时,其顶端高出地下水位1.0-2.5m,还应高出地面0.3m,埋深宜为2-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混凝土灌注的顺利进行。

@#@@#@5、检孔器直径应不小于设计桩径,长度为桩径的4-6倍。

@#@应有足够的刚度,使用中确保不变形,不扭曲。

@#@@#@6、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均须按规定频率进行检验和监理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现场严格控制配合比的实际施配情况,并应符合理论配合比。

@#@@#@7、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清孔,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各项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对密度1.03-1.1,粘度17-20Pa.S,含沙率不大于2%的要求。

@#@沉淀厚度应符合规范或图纸要求。

@#@不得以超钻孔代替清孔。

@#@@#@8、钢筋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支撑,以防止运输过程中和就位进变形。

@#@钢筋骨架应保证平面位置准确,并在顶面进行有效固定,以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

@#@@#@9、钢筋骨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定位钢筋或混凝土垫块,或采用其他经认可有效方法,以确保设计要求的保护层的厚度。

@#@@#@10、导管在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应对导管编号。

@#@严格控制超灌不小于0.8m,以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

@#@@#@11、混凝土拌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集中拌和,以保证混凝土拌和质量。

@#@拌和料运至灌注地点,应检查均匀性、坍落度等指标,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如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12、混凝土灌注时间尽可能短,并保证连续灌注。

@#@首批砼灌注方量以及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应严格遵守JTJ041-2000规范规定要求,避免断桩和其他事故。

@#@施工现场应有相应的备用设备,以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

@#@@#@八、其它未尽事宜或不妥之处参阅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图纸。

@#@@#@第18页共18页@#@";i:

22;s:

13585:

"最全的钢结构术语(中英对照)@#@A@#@acceptablequality合格质量@#@acceptancelot验收批量@#@aciera钢材@#@admixture外加剂@#@againstslipcoefficientbetweenfrictionsurfaceofhigh-strengthboltedconnection@#@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aggregate骨料@#@aircontent含气量@#@air-driedtimber气干材@#@allowableratioofheighttosectionalthicknessofmasonrywallorcolumn@#@砌体墙、柱容许高厚比@#@allowableslendernessratioofsteelmember钢构件容许长细比@#@allowableslendernessratiooftimbercompressionmember受压木构件容许长细比@#@allowablestressrangeoffatigue疲劳容许应力幅@#@allowableultimatetensilestrainofreinforcement钢筋拉应变限值@#@allowablevalueofcrackwidth裂缝宽度容许值@#@allowablevalueofdeflectionofstructuralmember构件挠度容许值@#@allowablevalueofdeflectionoftimberbendingmember受弯木构件挠度容许值@#@allowablevalueofdeformationofsteelmember钢构件变形容许值@#@allowablevalueofdeformationofstructuralmember构件变形容许值@#@allowablevalueofdriftangleofearthquakeresistantstructure@#@抗震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amplifiedcoefficientofeccentricity偏心距增大系数@#@anchorage锚具@#@anchoragelengthofsteelbar钢筋锚固长度@#@approvalanalysisduringconstructionstage施工阶段验算@#@arch拱@#@archwithtierod拉捍拱@#@arch-shapedrooftruss拱形屋架@#@areaofshearplane剪面面积@#@areaoftransformedsection换算截面面积@#@aseismicdesign建筑抗震设计@#@assembledmonolithicconcretestructure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automaticwelding自动焊接@#@auxiliarysteelbar架立钢筋@#@B@#@backfillingplate垫板@#@balanceddepthofcompressionzone界限受压区高度@#@balancedeccentricity界限偏心距@#@barsplice钢筋接头@#@barkpocket夹皮@#@battenplate缀板@#@beam次梁@#@bearingplaneofnotch齿承压面@#@bearingplate支承板@#@bearingstiffener支承加劲肋@#@bent-upsteelbar弯起钢筋@#@block砌块@#@blockmasonry砌块砌体@#@blockmasonrystructure砌块砌体结构@#@blowhole气孔@#@board板材@#@bolt螺栓@#@boltedconnection(钢结构螺栓连接@#@boltedjoint(木结构螺栓连接@#@boltedsteelstructure螺栓连接钢结构@#@bondedprestressedconcretestructure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bow顺弯@#@brakemember制动构件@#@breadthofwallbetweenwindows窗间墙宽度@#@brickmasonry砖砌体@#@brickmasonrycolumn砖砌体柱@#@brickmasonrystructure砖砌体结构@#@brickmasonrywall砖砌体墙@#@broad-leavedwood阔叶树材@#@buildingstructuralmaterials建筑结构材料@#@buildingstructuralunit建筑结构单元@#@buildingstructure建筑结构@#@built-upsteelcolumn格构式钢柱@#@bundledtubestructure成束筒结构@#@burn-through烧穿@#@buttconnection对接@#@buttjoint对接@#@buttweld对接焊缝@#@C@#@calculatingareaofcompressionmember受压构件计算面积@#@calculatingoverturningpoint计算倾覆点@#@calculationofload-carryingcapacityofmember构件承载能力计算@#@camberofstructuralmember结构构件起拱@#@cantileverbeam挑梁@#@capofreinforcedconcretecolumn钢筋混凝土柱帽@#@carbonationofconcrete混凝土碳化@#@cast-in-situconcreteslabcolumnstructure现浇板柱结构@#@cast-in-situconcretestructure现浇混凝土结构@#@cavitation孔洞@#@cavitywall空斗墙@#@cement水泥@#@cementcontent水泥含量@#@cementmortar水泥砂浆@#@characteriseicvalueofliveloadonfloororroof楼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windload风荷载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concretecompressivestrength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concretetensilestrength混凝土轴心抗拉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cubicconcretecompressivestrength@#@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earthquakeaction地震作用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horizontalcraneload吊车水平荷载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masonrystrength砌体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permanentaction永久作用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nowload雪荷载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trengthofsteel钢材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trengthofsteelbar钢筋强度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uniformlydistributedliveload均布活标载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variableaction可变作用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ofverticalcraneload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charaeteristicvalueofmaterialstrength材料强度标准值@#@checkingsectionoflogstructuralmember,原木构件计算截面@#@chimney烟囱 @#@@#@circulardouble-layersuspendedcable圆形双层悬索@#@circularsingle-layersuspendedcable圆形单层悬索@#@circumferentialweld环形焊缝@#@classficationforearthquake-resistanceofbuildings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clearheight净高@#@clincher扒钉@#@coefficientofequivalentbendingmomentofeccentricallyloadedsteelmemher(beam-column钢压弯构件等效弯矩系数@#@coldbendinspectionofsteelbar冷弯试验@#@colddrawnbar冷拉钢筋@#@colddrawnwire冷拉钢丝@#@cold-formedthin-walledsectionsteel冷弯薄壁型钢@#@cold-formedthin-walledsteelstructure冷弯薄壁型钢结构@#@cold-rolleddeformedbar冷轧带肋钢筋@#@columnbracing柱间支撑@#@combinationvalueofliveloadonfloororroof楼面、屋面活荷载组合值@#@compaction密实度@#@compliancecontrol合格控制@#@compositebrickmasonrymember组合砖砌体构件@#@compositefloorsystem组合楼盖@#@compositefloorwithprofiledsteelsheet压型钢板楼板@#@compositemortar混合砂浆@#@compositerooftruss组合屋架@#@compostlemember组合构件@#@compoundstirrup复合箍筋@#@compressionmemberwithlargeeccentricity大偏心受压构件@#@compressionmemberwithsmalleccentricity小偏心受压构件@#@compressivestrengthatananglewithslopeofgrain斜纹承压强度@#@compressivestrengthperpendiculartograin横纹承压强度@#@concentrationofplasticdeformation塑性变形集中@#@conceptualearthquake-resistantdesign建筑抗震概念设计@#@concrete混凝土@#@concretecolumn混凝土柱@#@concreteconsistence混凝土稠度@#@concretefloded-platestructure混凝土折板结构@#@concretefoundation混凝土基础@#@concretemixratio混凝土配合比@#@concretewall混凝土墙@#@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member钢管混凝土构件@#@conifer针叶树材@#@coniferouswood针叶树材@#@connectingplate连接板@#@connection连接@#@connectionsofsteelstructure钢结构连接@#@connectionsoftimberstructure木结构连接@#@consistencyofmortar砂浆稠度@#@constantcross-sectioncolumn等截面柱@#@constructionandexaminationconcentratedload施工和检修集中荷载@#@continuousweld连续焊缝@#@coreareaofsection截面核芯面积@#@coretubesupportedstructure核心筒悬挂结构@#@corrosionofsteelbar钢筋锈蚀@#@coupledwall连肢墙@#@coupler连接器@#@couplingwall-beam连梁@#@couplingwall-column...墙肢@#@coursingdegreeofmortar砂浆分层度@#@coverplate盖板@#@coveredelectrode焊条@#@crack裂缝@#@crackresistance抗裂度@#@crackwidth裂缝宽度@#@cranegirder吊车梁@#@craneload吊车荷载@#@creepofconcrete混凝土徐变@#@crook横弯@#@crossbeam井字梁@#@cup翘弯@#@curvedsupport弧形支座@#@cylindricalbrickarch砖筒拱@#@D@#@decay腐朽@#@decaypreventionoftimberstructure木结构防腐@#@defectintimber木材缺陷@#@deformationanalysis变形验算@#@degreeofgravityverticalforstructureorstructuralmember结构构件垂直度@#@degreeofgravityverticalforwallsurface墙面垂直度@#@degreeofplainnessforstructuralmemer构件平整度@#@degreeofplainnessforwallsurface墙面平整度@#@depthofcompressionzone受压区高度@#@depthofneutralaxis中和轴高度@#@depthofnotch齿深@#@designofbuildingstructures建筑结构设计@#@designvalueofearthquake-resistantstrengthofmaterials材料抗震强度设计值@#@designvalueofload-carryingcapacityofmembers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designations0fsteel钢材牌号@#@designvalueofmaterialstrength材料强度设计值@#@destructivetest破损试验@#@detailingreintorcement构造配筋@#@detailingrequirements构造要求@#@diamonding菱形变形@#@diaphragm横隔板@#@dimensionalerrors尺寸偏差@#@distributionfactorofsnowpressure屋面积雪分布系数@#@dogspike扒钉@#@yieldstrength(yieldpointofsteel钢材(钢筋屈服强度(屈服点)@#@Carryoutdrillingoperationinaccordancewiththedrillingprogram.按钻井程序进行钻井作业.@#@Preparedbellnipple.准备”喇叭口”短节.@#@Makeup2jointsofdrillpipe.接两根钻杆.@#@Breakoutthisconnection.卸开该接头.@#@Runholeopenertoseabed.下扩眼器到海底@#@Mixgelfluidfordrillingconductorhole.为钻导管井眼配制高粘度泥浆.@#@Makeupbottomholeassembly.组合下部钻具@#@Checkandresetcrown-saveroneverytour.每个班都要检查并重新调整天车防碰装置.@#@Numberstandsontripoutandtripin.起下钻时给立柱编号.@#@PickupBHAandruntoseafloor.将下部钻具下到海底.@#@Pickupstands.接立柱@#@Don’tdrillfasterthan15minutesfor1stand.钻进速度别超过15分钟1根立柱@#@DropTOTCO.投(陶特)测斜仪@#@FishTOTCOwithovershot.用打捞筒捞起测斜仪@#@ResumedrillingtoT.D.继续钻进到总深@#@Circulate15minutes.循环15分钟@#@Runinhole.下钻@#@Putoutofhole.起钻@#@Makeaninventoryofallringgaskets.开一个所有垫圈的清单@#@Usespinningtong.使用气动扳手@#@Operatetheairwinch.操作气动绞车@#@Laydown57jointsof5”drillpipe.甩57根钻杆@#@Pickupdrillstemtesttool.提起钻杆测试工具@#@Circulatemudfor2hours.循环泥浆2小时@#@Movestringduringcirculation.在循环时注意活动钻具@#@Circulateholeclean.循环清洗井眼@#@Circulatebottomsup.循环泥浆几周@#@Fillupevery5stands.每5柱灌泥浆一次@#@Checkmudweightevery15minutes.每15分钟检查泥浆比重@#@Reverseoutexcesscement.反循环替出多余的泥浆@#@Change/replaceoldmudbynewmud.用新的泥浆替换出旧的泥浆@#@Stopdrilling.停止钻进@#@Drillingahead.钻进@#@Pulloutofholebit.起出钻头@#@Changebit.换钻头@#@Runthewearbushing.下抗磨补心@#@Thebitthreadtypeisregularpin.钻头丝扣是正规公扣@#@What’sthemake-uptorque?

@#@上扣扭矩要多大?

@#@@#@Runin9”collars.下9”钻铤@#@Thecatheadcan’tgiveenoughtorque.猫头力量不够@#@Connectcrossoversub.接上配合接头@#@Thetongangleistoosmall.大钳的角度太小了@#@Stopcirculating.停止循环泥浆@#@Breakoutthestand.卸立柱@#@Setthesingleintothemousehole.把这个单根放进鼠洞@#@Canwebreakoutthepipewithrotarytable?

@#@可用转盘卸扣吗?

@#@@#@No!

@#@Breakitoutwithtong.不行!

@#@要用大钳卸扣@#@Spinitoutwiththeairspanner.用气动扳手卸扣@#@Putthepipewiperonthestring.装上钻杆刮泥器@#@Don’tsetthisstandback.这根钻杆不要放在钻杆盒上@#@Makeuptheliftsub.接好提升短节@#@Securethesafetyclamp.上紧安全卡瓦@#@Thebitisnearingtheshoe.钻头快到套管鞋了@#@Slowdowntherunningspeed.放慢下放速度@#@Thisistheundergaugedinterval.这是缩径井段@#@Thisisthedrillingprogram.这是钻井设计书@#@Howmuchweightonbitisrequired?

@#@要加多少钻压?

@#@@#@Keeptherotaryspeedat120---140RPM.转速保持120---140转/分@#@Keeptheflowrateat3000LPM.保持排量3000升/分@#@Thepumppressureistoohigh.泵压太高了@#@Don’treamtheholetoofast.划眼不要太快@#@Noticetherotarytorque.注意转盘扭矩的变化@#@Thepenetrationrateisgettingslower.钻速变慢了@#@Thebitisnearlywornout.钻头快磨光了@#@Stopdrillingat2000meters.钻至2000米停钻@#@Circulateforonehour.循环一个小时@#@Thepumppressurehasincreased.泵压升高了@#@Onenozzlemaybeplugged.可能有一个水眼(或:

@#@喷嘴)堵了@#@Whatisthehookload?

@#@悬重多少?

@#@@#@What’sthepick-upweight?

@#@上提重量是多少?

@#@@#@What’stheloweringweight?

@#@下放重量是多少?

@#@@#@RuninHWDP.下加重钻杆@#@Astabilizerisneededhere.这里需要一个扶正器@#@Thisisaflexiblesub.这是挠性接头@#@ThisistheBHAlog.这是下部钻具组合记录@#@Recordalloutsideandinsidediameters.记录好所有(入井工具的)内外径@#@Weneedashortdrillcollar.需要一根短钻铤@#@Pullthecatline.拉猫头@#@Operatethebreaklever.操作(或:

@#@扶)刹把@#@Stopthepumps.停泵@#@Makeawipertrip.通井@#@Retrievewearbushing.取出抗磨补心@#@Bleedoffpressure.(释)放压(力)@#@Keep5wrapsonthedrum.滚筒上留5圈@#@Setslips.座";i:

23;s:

27372:

"工程名称:

@#@杭州南阳坝股份经济合作社商业综合用房

(1)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表述………………………………………@#@第一章 编制依据………………………………………………………@#@第二章 工程概况、重点分析及现场施工部署……………………@#@第一节 工程概况…………………………………………@#@第二节 重点、难点分析…………………………………@#@第三节 现场施工部署……………………………………@#@第三章 加工、制作方案与技术保证措施…………………………@#@第一节 工厂幕墙加工、生产能力………………………@#@第二节 主要加工机械设备………………………………@#@第三节 幕墙加工制作组织管理体系……………………@#@第四节 主要构件及幕墙加工制作方法…………………@#@第五节幕墙的加工件、组装控制标准…………………@#@第六节 加工、制作质量保证措施………………………@#@第四章 幕墙施工安装方案…………………………………………@#@第一节施工测量方法……………………………………@#@第二节埋件与结构检查偏差处理方法…………………@#@第三节石材幕墙施工方案……………………………@#@第四节石材装饰柱幕墙施工方案………………………@#@第五节石材包柱幕墙施工方案…………………………@#@第六节玻璃幕墙施工方案………………………………@#@第七节 隔热断桥门窗施工方案…………………………@#@第八节铝板幕墙施工方案……………………………………@#@第九节 玻璃栏杆施工方案……………………………………@#@第十节 雨篷安装施工方案……………………………………@#@第十一节 铝合金百叶(格栅)制作及其施工方案……………@#@第十二节 层间防火施工方案…………………………………@#@第十三节 防火棉的安装………………………………………@#@第十四节焊接技术及方法……………………………………@#@第十五节避雷节点施工方案…………………………………@#@第十六节分项工程衔接处收口防水@#@处理施工方案………………………………………@#@第十七节防噪音施工方案…………………………………@#@第十八节防结露施工施工方案………………………………@#@第五章相关专项方案……………………………………………@#@第一节现场施工用电安全方案………………………………@#@第二节 吊篮施工专项方案(用到再补)……………………@#@第三节 幕墙四性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案…………………@#@第四节 结构胶/耐候胶相容性试验方案……………………@#@第五节 后扩式机械锚栓抗拉拔及避雷检测方案……………@#@第六节 结构胶的蝴蝶杯试验方案…………………………@#@第七节 淋水试验方案………………………………………@#@第八节幕墙节能保温检测方案………………………………@#@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表及网络计划表………………………@#@第二节工程进度保障措施………………………………@#@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措施及质量奖项………………@#@第一节 质量控制体系…………………………………@#@第二节 施工质量检测办法及检测措施………………@#@第三节 质量目标承诺及保证计划……………………@#@第四节 材料采购检测与质量保证措施………………@#@第五节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章 安全防护方案及文明施工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第二节承诺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三节 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 消防保卫措施…………………………………@#@第五节 降低污染、噪音措施……………………………@#@第九章与业主(代建)、、监理、设计、@#@其他单位………………………………………@#@第一节 协调管理配合的目的与承诺…………………@#@第二节 与业主(代建)方的配合……………………@#@第三节 与监理公司的配合……………………………@#@第四节 与设计单位的配合……………………………@#@第五节 与其他单位的配合……………………………@#@第十章 施工材料采购、把关及供应计划………………………@#@第一节 施工材料采购…………………………………@#@第二节材料的把关………………………………………@#@第三节材料的运输、搬运与堆放………………………@#@第四节材料进场计划、验收……………………………@#@第十一章 施工机械设备与劳动力计划……………………………@#@第一节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表……………………@#@第二节劳动力计划的安排………………………………@#@第十二章 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第一节项目管理体系……………………………………@#@第二节项目管理人员职责………………………………@#@第十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用水、用电、@#@资金使用计划……………………………………@#@第一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第二节施工现场用水用电计划…………………………@#@第三节工程资金使用计划………………………………@#@第十四章 冬、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第十五章 应急响应预案……………………………………………@#@第十六章 半成品与成品保护技术措施……………………………@#@第十七章 幕墙清洁保养、使用维护及保修服务…………………@#@第一节 建筑幕墙的使用及维护………………………@#@第二节 建筑幕墙的安全检查…………………………@#@第三节 建筑幕墙的保修服务…………………………@#@第四节 幕墙清洗设备(专业清洁公司拟定)………@#@第五节幕墙保养方案……………………………………@#@第六节用户回访制度……………………………………@#@第七节用户报修制度……………………………………@#@附图表1――加工厂加工设备清单一览表@#@附图表2――生产组织机构图@#@附图表3――质检组织机构图@#@附图表4――连接件、支承件尺寸允许偏差表@#@附图表5――背拴开孔允许偏差表@#@附图表6――生产加工流程@#@附图表7――埋件安装检查表@#@附图表8――埋件进场验收记录表@#@附图表9――结构/埋件检查表@#@附图表10――混凝土配孔直径(适应ASQ混凝土强度为C25~C60)@#@附图表11――AB胶反应时间表@#@附图表12--1标准石材幕墙竖剖节点@#@附图表12――2标准石材幕墙横剖节点@#@附图表13――石材装饰柱幕墙节点图@#@附图表14――石材包柱幕墙节点图@#@附图表15――石材幕墙层间防火节点图@#@附图表16――焊接技术作业步骤@#@附图表17――避雷节点@#@附图表18――施工进度协调控制表@#@附图表19――质量控制体系@#@附图表20――设计质量控制流程@#@附图表21――物资采购流程@#@附图表2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附图表23――安全检查@#@附图表24――材料进场具体时间安排@#@附图表25――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间安排表@#@附图表26――劳动力计划表@#@附图表27――劳动力动态分布图@#@附图表28――现场组织机构系统图@#@附图表29――组织机构图@#@附图表30――计划临时用地表@#@附图表31――平面布置图(参土建整体布置)@#@附图表32――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表述@#@本工程位于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

@#@建是一座比较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建成后将是立面效果造型新颖、气质尊贵典雅的高层建筑。

@#@本工程幕墙施工范围主要包括主楼大面石材幕墙、铝合金门窗、铝合金玻璃栏杆、铝单板幕墙、铝合金格栅、玻璃幕墙、雨篷等。

@#@@#@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80天(按合同进度)。

@#@工程质量要求必须达到现行国家建设工程验收标准,并配合单位达到整体工程的质量目标。

@#@确保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达到标准化样板工程。

@#@@#@针对本工程幕墙的板块分格变化多、工程种类多、施工条件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工期紧等工程特点,本施工方案从组织机构、施工准备、材料供应、质量控制、进度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资料规范等全方位进行分析,着重现场管理,技术措施方面的制订,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安排工艺流程,科学调度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提高劳动效率,在确保工程质量和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努力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以求获得较高的建设投资效益。

@#@@#@本施工组织方案是在我公司依据国家现行工程技术规范及外立面施工图,经过现场踏勘后编制的。

@#@并由我公司总工程师召集公司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分析讨论,结合本公司多年建筑幕墙施工经验和本公司的企业标准编制的。

@#@另外,施工平台利用土建原有脚手架进行外墙施工作业,如有需要使用其它施工方式,再行补充。

@#@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附后。

@#@@#@本施工组织将着重根据上述工程项目特点逐步列出对策,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把各项专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工期和质量的最优化,符合业主的要求。

@#@@#@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合同文件及答疑等补充资料@#@2.发包人提供的信息、资料及本工程全套设计图纸@#@3.工程现场实际情况@#@4.执行标准与国家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建设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设部建质[2009]4号文@#@《防火根据:

@#@公安部建设部公通字[2009]46号文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建筑幕墙规范>@#@>@#@(GB/T21086-200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33-2009)@#@<@#@<@#@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标准>@#@>@#@(GB/T18601-2009)@#@<@#@<@#@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882-2001)@#@<@#@<@#@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2005)@#@<@#@<@#@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2003)@#@<@#@<@#@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T23261-200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3880-2006)@#@<@#@<@#@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2008)@#@<@#@<@#@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化学成分>@#@>@#@(GB3190-200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8013-2007)@#@<@#@<@#@建筑用安全玻璃>@#@>@#@(GB15763-2005)@#@<@#@<@#@中空玻璃>@#@>@#@(GB/T11944-2002)@#@<@#@<@#@夹层玻璃>@#@>@#@(GB9962-99)@#@<@#@<@#@不锈钢热轧钢棒>@#@>@#@(GB4237-2007)@#@<@#@<@#@不锈钢热轧钢板>@#@>@#@(GB3280-2007)@#@<@#@<@#@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12@#@<@#@<@#@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芯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HB/T3089@#@《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心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规范》GB19711@#@《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剂》JC486-2001@#@《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JC485-92@#@<@#@<@#@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102-2003》@#@《紧固件机械性能》系列国家标准(GB/T3098.1~3098.21)@#@《高耐候结构钢》GB/T4171@#@《焊接结构钢用耐候钢》GB/T4172及《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以及其他有关建筑幕墙的现行国家规范、标准、方法及依据。

@#@@#@5.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6.产品出产地的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法律法规。

@#@@#@7.企业相关内部标准。

@#@@#@二、编制原则@#@1、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进度最快、工期最短。

@#@@#@2、全盘规划、系统连惯、责任落实。

@#@@#@3、作为总纲具体规范和指导,成为详细计划编制的依据。

@#@@#@4、业主对整体方案的确定以及工程款按合同要求支付,确保加工、施工周期。

@#@@#@第二章工程概况、重点分析及现场施工部署@#@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

@#@杭州南阳坝股份经济合作社商业综合用房

(1)幕墙工程@#@2、建设地点: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

@#@@#@4、建设单位:

@#@杭州南阳坝股份经济合作社;@#@@#@6、建筑设计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幕墙设计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监理单位:

@#@北京中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9、施工单位:

@#@浙江浙耀建设有限公司@#@11、质量安全监督:

@#@杭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12、工期要求:

@#@总工期计划180天。

@#@@#@13、质量等级要求:

@#@确保单位工程质量达到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合格标准;@#@确保所有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14、质量要求:

@#@合格@#@15、工程安全目标:

@#@@#@1)、杜绝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隐患整改率100%;@#@@#@3)、获得浙江省双标化工地;@#@@#@4)、浙江省建筑装饰文明标化科技示范工程;@#@@#@二、工程范围: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

@#@61.35米@#@建筑层数:

@#@地下三层,地上十七层;@#@@#@风荷载:

@#@基本风压为50年一遇,Wo=0.45kN/m!

@#@,基本雪压为50年一遇,Wo=0.45kN/m!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10.防雷设计:

@#@按照防雷相关规范,本工程幕墙防雷要达到二类,抗震设防烈度:

@#@6度@#@11.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幕墙耐火等级为一级,防火时长需达2小时;@#@@#@12.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有关规定,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幕墙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25年以上,埋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01.石材幕墙系统02.铝板幕墙包梁系统03.明框玻璃幕墙系统04.地簧门幕墙系统05.百叶幕墙系统06.雨篷幕墙系统@#@系统1:

@#@石材幕墙系统@#@幕墙形式:

@#@干挂石材幕墙铝合金SE系统。

@#@@#@龙骨:

@#@采用Q235B钢型材为主受力型材,石材幕墙主梁采用90x50x5mm热镀锌钢管,@#@主要面材:

@#@25mm花岗岩光面石材四边2x45°@#@倒角。

@#@@#@1、本工程由地上和地下室建筑组成,其中地上部分有19层,地下室1层;@#@地上部分主要有裙房和主楼组成,裙房1-4层;@#@主楼2-17层层高均为3.3米,屋面机房层1层层高4.15米,建筑总高度为61.35米;@#@幕墙面积约12000平方米。

@#@@#@2、本工程外立面采用石材、门窗、玻璃、铝合金格栅和铝板幕墙装饰。

@#@@#@3、本工程位于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

@#@望江公园东侧,建是一座比较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

@#@着重体现“建筑的凝重感”、“风格的现代感”,设计中既考虑本工程在市区现代化建设中的个性特证,又满足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并注重原建筑物的结构特征。

@#@所有外装材料严格按现行规范及强制性标准,力求本工程成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

@#@亮点工程,我公司的样板窗口工程。

@#@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因此对施工中噪音、粉尘等污染源必须严格控制,做到文明施工。

@#@@#@本工程文明施工方案的重点在于制订详尽可行的施工措施,在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噪音控制、施工垃圾的处理等方面,严格遵守本市标准化施工工地的相关规定及业主规定的文明施工管理要求,项目经理部需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流程。

@#@并教育员工要时刻注意企业形象,施工人员要统一着装,出入施工现场佩戴好出入证,严格执行的统一管理。

@#@在材料的搬运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和粉尘的污染,做到随时清理,保持入口、通道的洁净。

@#@@#@本工程外立面装饰规模比较大,设计品味高,质量要求高,整个工程特点鲜明。

@#@石材幕墙、铝合金门窗、金属幕墙、玻璃幕墙等分项工程的安装、选型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效果,面板安装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是整个幕墙分项工程的成败的关键。

@#@为此,我公司对整个工程特别重视,公司将委派具有多年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施工技术管理;@#@并组织起一批具有丰富制作、安装经验的施工队伍进驻现场,以确保本工程质量。

@#@@#@第二节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难点分析@#@本工程施工内容多,重点难点需掌握的是@#@1、后置埋件的埋设@#@后置埋件是整个幕墙重点关键部位,整个大楼幕墙荷载全在后置埋件上,后置埋件埋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下道工序的施工,我们利用偏差系数值,采用多轴线法进行埋没,能确保埋件的合格率。

@#@@#@2、测量放线为施工中的重点及难点:

@#@@#@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程量大且精度要求高,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测量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各分项工程施工和@#@安装质量,以及施工速度。

@#@我司具体放线步骤如下:

@#@①清理埋件,测定基准轴线及边线;@#@②按:

@#@中—边—中—边的循环测量方法,测定各支持点中心线位置;@#@③全面校准并定位各中心线间距;@#@④测定与校准底层基准水平线;@#@@#@为保证测量放线精度,首先应确立本工程的一个基准,多轴线为基准势必存在一些偏差(而幕墙各项偏差均在±@#@1mm之间),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在本工程的轴线确认无误的前提下,利用幕墙公差,在合适的位置设立参照基准轴线,反复核对无误后,确立为辅助基准轴线,以此来达到施工的高质量;@#@其次,依据土建单位的基准点、线,考虑到温差对计量的误差,以及地面不平造成的误差,采用全站仪通过棱镜复核相互之间的几何关系,搞清楚点线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几何尺寸,通过点线的精度来提高幕墙施工精度;@#@在确保门洞口以及沉降缝的宽度的前提下,要使各种累积误差在大面幕墙内消化。

@#@此外,标高定位也是一个重点,由于整个施工难度较大,因而对标高的定位要求较高,标高的定位采用全站仪测距进行。

@#@@#@3、幕墙的加工制造精度、安装精度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幕墙的加工制造、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到幕墙的质量,幕墙在加工制作、拼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加工误差;@#@龙骨与连接件的安装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安装偏差,在龙骨安装中各龙骨的间距偏差也很容易产生,在面材、板材的安装中也势必会存在一些误差,这些误差若累加到一块,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要解决这些施工难点,要求我们在加工、制作、安装的每一环节必须严格把关,层层控制,严格按质量管理程序办事,力争将各类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

@#@@#@4、石材幕墙施工@#@石材幕墙施工主要是平整度,重点是色差的控制,色差的控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同一立面石材为一批次,这样同一立面差异会很小;@#@2)、在石材厂进行排版后再在装箱;@#@3)、同一批次依顺序由下往上装。

@#@@#@5、铝板幕墙施工@#@铝板幕墙施工主要是平整度,重点是色差的控制,色差的控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同一立面铝板为一批次,这样同一立面差异会很小;@#@2)、铝单板幕墙表面一般经过铬化等前处理后,再采用氟碳喷涂处理,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氟碳涂层具有卓越的抗腐蚀性和耐候性,能抗酸雨、盐雾和各种空气污染物,耐冷热性能极好,能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能长期保持不褪色、不粉化,使用寿命长;@#@3)、骨架预先进行防腐处理。

@#@安装骨架位置准确,结合牢固。

@#@安装完检查中心线、表面标高等。

@#@为了保证板的安装精度,宜用经纬仪对横梁竖框杆件进行贯通。

@#@对变形缝、沉降缝、变截面处等进行妥善处理,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4、)同一批次依顺序由上往下装。

@#@@#@6、玻璃幕墙施工@#@玻璃幕墙施工主要是平整度,重点是色差的控制,色差的控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同一立面玻璃为一批次,这样同一立面差异会很小;@#@2)、在玻璃厂进行规格整理后再在装箱;@#@3)、同一批次依顺序由上往下装。

@#@@#@7、防漏水生产施工具体措施@#@1).幕墙、门窗型材所有可能与雨水或冷凝水接触的拼缝、螺钉孔、螺钉头均须注耐候胶密封。

@#@@#@2).幕墙、门窗密封采用的耐候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严禁使用过期的密封胶。

@#@@#@3).门窗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采用防水水泥砂浆严密填塞,不得采用其它不符合要求的材料。

@#@缝隙内外表面采用中性耐候密封胶连续封闭。

@#@@#@4).不允许在夜间、雨天打胶,打胶的温度要符合设计和产品要求,打胶前先清洁打胶面,并使其干燥,再注胶。

@#@@#@8、收边、收口是幕墙施工的重点难点@#@收边收口对每个工程来说都是幕墙施工的重点,收边收口的好坏直接影响幕墙施工的质量,幕墙施工有5%~10%的工作量在收边、收口。

@#@例如,石材幕墙与其他饰面在屋顶交接处或收边收口处容易产生漏水,施工难度较大,应重点把关。

@#@沉降缝处设计与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外观的效果及渗漏水,因此沉降缝在施工过程中是重点控制对象。

@#@@#@除此之外,幕墙需确定和解决的难点还应考虑:

@#@①如何实现有造型幕墙的防水功能及方便安装;@#@②如何使装饰带固定牢靠、拆装方便。

@#@@#@由于在运输堆放和垂直运输时容易造成成品的损坏,如何保证安全的把幕墙组件安装到位,这也是本工程考虑的重点。

@#@@#@综上分析,为确保本工程质量,我司将根据上述特点及具体情况,在施工中做到“抓重点,攻难点”,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保证本工程质量让业主满意,创优质精品工程。

@#@@#@二、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根据工程自身的特点及地理位置,以及它的特殊性因素,因此被列为我司的重点工程。

@#@我司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给予全力支持,重点管理。

@#@@#@对于本工程的安装全过程,我司在项目管理上,根据总体要求,将遵循以下原则实行:

@#@@#@a.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待设计阶段结束和施工准备完成后正式开始施工;@#@@#@b.优化管理,统筹安排,保证进度,以缩短工期;@#@@#@c.遵循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顺序;@#@@#@d.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及网络计划技术;@#@@#@e.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文明施工。

@#@@#@第三节现场施工部署@#@1、施工总流程@#@

(1)总体测量放线,结构复测幷记录施测偏差,检";i:

24;s:

9020:

"道路、停车场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细则@#@一、事前控制@#@1、熟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组织或协助业主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2、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检查进度计划及质量目标控制计划,签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3、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检查、核实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到位及劳力进场情况;@#@@#@4、检查施工机具进场情况,施工机具性能和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签返《进场设备报验单》;@#@@#@5、审查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资质及条件是否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6、检查、复核施工单位测量控制点建立情况,批复《测量放样报验单》;@#@@#@7、核查施工单位各类材料的进场数量、质量(含质保书)及检测报告,签返《建筑(安装)材料报审表》;@#@@#@8、检查施工单位施工准备情况,批复《工程开工申请》。

@#@@#@9、对道路、停车坪下的预埋管线要进行检查验收,相关各管线专业的负责人,要对其专业管线负责并签字认可。

@#@道路、停车坪的面层施工后,不允许再开挖埋设管线。

@#@@#@二、事中控制@#@1.施工单位有关现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是否在岗。

@#@@#@2.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特殊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3.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是否产生不利影响。

@#@@#@4.施工过程是否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大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旁站人员应采用拍照等手段予以记录备案。

@#@@#@5.对施工单位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及上道工序质量报验等进行检查。

@#@@#@6.具备旁站监理条件时,旁站监理人员按照旁站监理内容实施旁站监理工作,并做好旁站监理记录。

@#@@#@7.旁站监理过程中,旁站人员发现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时,按规定及时上报。

@#@@#@8.旁站结束时,旁站监理人员,施工质检人员在旁站监理记录上签字。

@#@@#@9.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天然无土砂砾级配符合要求,松填厚度,选用终凝时间长水泥、水泥计量准确,拌合深度、均匀。

@#@机械摊平人工修正。

@#@控制路面横坡、养生七天保证面层潮湿,禁止通车,弯沉值测量。

@#@@#@10.透层油:

@#@基层清扫干净,洒布沥青均匀(0.8-1.0kg/m²@#@),禁止通车。

@#@@#@11.沥青砼摊铺:

@#@沥青出厂合格证、现场抽样检测。

@#@控制温度(出厂、现场、摊铺、碾压),松铺厚度,压实后厚度,压实标准,弯沉值检测。

@#@@#@12.砼浇捣:

@#@旁站部位为砼现场浇筑振捣情况以及每盘的配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因停电等原因造成的施工缝处理、质量严重缺陷等以上问题现场处理。

@#@其它进行巡检时,间接旁站,主查坍落度、插棒密度、表面砼均匀情况,砼与砼覆盖时间,收面、试件制作等。

@#@@#@1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的水泥宜用标号较低的325#缓凝型水泥,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基层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1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cm,碾压应均匀、密实,用12吨以上压路机碾压,轮迹深度不应大于5mm。

@#@@#@1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检验频率@#@范围@#@点数@#@1@#@当量回弹模量值或计算回弹弯沉值@#@不小于设计要求@#@取样检验@#@50m@#@2@#@2@#@压实度(重型击实)@#@不小于规定要求@#@用灌砂法测定@#@1000m2@#@1@#@3@#@厚度@#@±@#@10%@#@用尺量@#@50m@#@1@#@4@#@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用尺量@#@50m@#@1@#@5@#@横坡高程@#@≤±@#@1%@#@水准仪测量@#@100m@#@3—7@#@6@#@纵坡高程@#@±@#@10mm@#@水准仪测量@#@20m@#@1@#@7@#@表面平整度@#@10mm@#@用3m直尺量取最大值@#@50m@#@1@#@16横向接缝处理:

@#@@#@当混合料摊铺结束时,人工将未端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置两条方木,方木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厚度相同。

@#@在方木的另一侧用碎石回填约3米长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压实时,压路机后轮应超过混合料。

@#@第二天接着铺时,取出方木,清除碎石,使横缝垂直对接,不允许斜接。

@#@@#@17、沥青碎石离析的施工控制@#@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另一关键因素。

@#@沥青碎石粗集料一旦形成集中,在碾压过程中,集料非常容易被压碎,骨料表面积增大,改变了原设计的路面配合比,油料偏少,造成集料碾压成型后松散,破坏路面结构,从而影响路面强度、行车安全、行车效果以及道路使用寿命;@#@粗集料集中,局部密实度差,孔隙率高,容易使路面形成积水,影响路面质量;@#@粗集料集中,影响路面平整度及路面外观美感。

@#@因此,离析会对路面质量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而产生离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摊铺机结构、供料方式、摊铺技术和沥青混合料质量等造成的。

@#@为了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规律性离析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 @#@ @#@ @#@ @#@1)、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 @#@为了避免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在摊铺中应采用以下措施:

@#@尽量采用具有大直径、低转速螺旋布料器(低速大扭矩马达)的摊铺机;@#@降低螺旋布料器的高度,并使混合料的高度超过螺旋布料器(即满埋面料器)。

@#@这样既可以提高螺旋布料器的输送率,降低转速,减少不同物料颗粒之间的惯性差异,还可以减少不同宽度位置上的横向离析和物料上下滚动产生的纵向离析,使螺旋面料器上部不暴露在空间,也不会由于上抛而产生面层离析。

@#@@#@ @#@ @#@ @#@ @#@2)、摊铺宽度@#@ @#@ @#@ @#@ @#@用摊铺宽度为10.5m的摊铺机摊铺路面后,骨料离析现象相当严重,路面左右两侧大骨料占64%,而路面中间仅占35%,均超出规定的级配范围。

@#@因此,摊铺宽度较大时,应采用多幅摊铺的方式,每幅宽度最好不超过6-7m,这样可以降低离析。

@#@在摊铺中,对表面层出现的离析现象应及时补救,如采用人工细筛的方法,筛出适量细沥青混合料洒在出现离析的表面层,并及时碾压,以缓解离析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18、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可按下表规定的范围选择。

@#@@#@为保证施工温度,应该合理配置混合料的生产、摊铺、碾压机械,保证施工作业连续,所有工序在混合料温度下降至110℃以前全部结束。

@#@@#@高性能沥青路面施工温度@#@施工工序@#@90号沥青@#@施工温度规定(℃)@#@使用改性沥青@#@SBS类@#@沥青加热温度@#@150~160@#@160-165@#@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190-20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50~165@#@165-180@#@混合料储料仓储存温度@#@储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190@#@不高于19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55@#@不低于165@#@摊铺温度不低于@#@150@#@不低于160@#@开始碾压温度不低于@#@140@#@不低于150@#@碾压终了时的表面温度不低于@#@110@#@不低于120@#@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不高于60@#@19、附属构造物@#@1)检查路缘石、侧石及地砖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地砖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2)侧石、缘石必须稳固,并应线直、弯顺、无柝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侧石勾缝应严密,缘石不得阻水。

@#@@#@3)卧底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及缘石背后的砼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缘石背后砼必须密实,侧石背后回填必须密实。

@#@@#@5)人行道路床的压实度及基层的质量,压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6)砖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

@#@@#@7)人行道面层与其它构造物应顺接,横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积水现象。

@#@@#@三、事后控制@#@1、在水泥稳定层经压实和压实度检验后,应立即并加强养护,经常保持水泥稳定层表面湿润,养护期不宜小于7天。

@#@控制车辆通行,不使基层出现车槽。

@#@基层如有损坏应在浇注砼板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2、督促施工方完善施工资料。

@#@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局部返工。

@#@@#@3、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i:

25;s: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