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509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一分能()

3、短绳、皮筋、皮球、毽子等。

活动课时: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想猜谜语吗?

(想),今天我给大学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听好,世界上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是什么?

(时间)

2、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公正的,它不可能给这个人的一分钟长,给那个人的一分钟短,在一分钟内能做什么呢?

板书课题:

二、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

活动一:

“全体总动员”

(出示短绳、皮筋、皮球、毽子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一分钟展示,可以跳绳、踢毽子、拍皮球、写字、画画、折纸、背诵等。

1、学生展示。

2、学生汇报:

我一分钟能()

3、小组交流,针对自己一分钟所做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感想。

活动二:

争当小主播,汇报课前调查的成果

1、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各行各业,各种工具一分钟能做什么。

2、老师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拓展认识。

会计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

铅笔厂一分钟可生产1600枝铅笔

喷气式客机一分钟飞行18公里。

3、交流活动体会

活动三:

“小小观察家”

观察课本第3页“看看这样的一分钟意味着什么”的3幅插图,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1、学生观察

2、指生汇报

(1)手术室门口,病人如果晚来一分钟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2)专利局门口,由于迟去一分钟,专利被别人注册了;

(3)工厂里,一分钟生产的铅笔是1600枝。

3、小结:

这样的一分钟真是作用太大,太珍贵了。

人生不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分钟组成的吗!

活动四、交流、感悟格言警句

课前大家已搜集了关于时间的格言、警句、诗歌、谚语等,现在我们来比比谁搜集得多,谁理解的多,谁背得多。

1、学生交流

2、小结:

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利用好时间。

活动五:

交流:

如果每天多一分钟,

如果每天多给你一分钟,你会用它来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学生谈感受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感受。

指生谈

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如果我们都能够好好地利用并安排好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在一生中能做多少事啊!

三、我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谈

四、活动拓展

结合自己以前利用时间方面的做法或周围的人浪费时间的事例,想一想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并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合理地设计一张“我的生活时间安排表”。

谁把时间偷走了

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争当时间小主人。

2、让学生初步做到生活有规律,学习和做事讲究效率。

教学重难点:

体验时间的流逝,懂得时间的可贵。

活动准备:

1、搜集身边珍惜时间和浪费时间的人或事例。

2、搜集古今名人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故事。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一寻找偷时贼。

1、谈话导入: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她不会偏袒任何人,可不同的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不同。

2、观察图画,学会珍惜时间

请同学们观看教科书第4页的两组图,想一想这两组图分别讲了什么事,找一找,谁的时间抓得紧,谁的时间被偷了?

(1)学生观察

(2)指生说图意

(3)交流课前搜集的身边的珍惜或浪费时间的事例。

(4)小组交流,谁把他们的时间偷走了?

板书:

(5)小组汇报

小结:

不懂得珍惜时间,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尽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反过来,只有懂得和时间交朋友,充分利用时间的人才会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充分地休息。

活动二了解鲁迅的笔名

古今许多名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古今名人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故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1、小组交流。

大凡有所为的人都会合理安排时间,甚至会“挤”时间,如何“挤”,鲁迅先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①生自由读

②谈感想

③小结:

鲁迅一生中之所以著那么多书,并成为一代文学大师,是因为他把时间看得很宝贵,充分地利用了时间,这也是他勤奋的结果。

活动三算算我如何用时间

1、算算你每天吃饭、睡觉、游戏、学习的时间。

2、小组内交流:

和同学比一比,想想自己多少时间被浪费掉了,还可以怎样利用一些时间。

3、小结;

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地利用时间,争当时间的小主人。

活动四讨论:

珍惜时间是不是只要“快”就行了。

珍惜时间是不是只要“快”就行了?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1、小组讨论

2、按小组汇报

珍惜时间并不是图快,而是要取得真正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更多的收获。

我的学习时间表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事间。

2、学会为自己设计“学习时间表”。

教学重难点:

学会控制自己,合理规划时间。

不浪费时间。

制定“我的学习时间表”

一、学习经验交流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的生活内容,在人生的旅程中,一个人不仅要学习,还想玩,怎样才能既玩得好,又学得好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

1、小组交流学习经验

2、交流感受:

推选出自己认为会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效果好的同学,作为我们的学习明星。

二、采访学习明星

现场采访自己认为会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效果好的同学,向他取经学习。

1、学生采访,并做好记录。

2、交流:

通过采访,有什么收获?

三、争当时间小主人

时间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做时间的主人?

1、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节约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讨论

2、小组汇报

四、制定我的学习时间表

结合课前制定的学习时间表,找出自己在安排时间上的不足,学习同学做得好的地方,然后经过思考、比较,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计划。

1、学生修订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2、展示、评比

我们要学会有计划地运用时间。

也许每一分钟都会给你带来快乐,带来收获。

五、课外拓展

“习惯成自然”,好的学习习惯是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财富。

我们只要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时间表去做事、去学习,就能养成习惯。

比一比,看谁执行得好。

第二单元家庭因我而美丽

本单元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关家庭教育内容的第三个单元,包含三个主题,均从学生视角出发,注重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自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让爸爸妈妈放心;

接着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家人说说贴心话,对家人有礼貌,关心和理解家人等等;

并且主动开展、参加有意义的家庭活动,在生活中进一步融洽全家人的感情。

然后,指导孩子们学着为父母、为家人分忧,和家人一起制定家庭计划,从而逐渐培养他们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最后的教学反馈,让学生通过回顾自己对家人付出的爱心,回忆家人对自己的鼓励,起到了监督和促进作用。

1、引导学生在感受被爱的同时,学会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2、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少给父母添麻烦;

3、主动与父母长辈沟通,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4、关心家庭建设,学会为家人分忧,

4、帮助学生培养家庭主人翁意识,形成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建议:

1、首先要回忆上一学期“温暖的家”的内容,然后采用表格形式调查自己在家中独立完成那些事,让学生知道潜在的危险在哪里。

2、鼓励孩子主动和家人沟通,拿出自己的创意,参与制定美好的家庭计划。

3、要组织好必要的讨论,谈自己和父母交流的体会。

4、重视教学内容的充实,要联系实际充实补充处理煤气中毒、扭伤等的自救常识。

5、重视将教育延伸到生活中,帮助学生体会家庭之乐,主动创造家庭欢乐。

6、建议授课时间8课时,每个活动内容一课时,《平按每一天》2课时。

平安每一天

1、知道常见的安全隐患。

2、学会科学处理常见的危险事故。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处救的能力;

让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调查了解安全隐患和处理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课题

师:

王强的家住在农村,冬天用煤球炉取暖。

寒假的一天早晨,王强一觉醒来感觉头昏脑涨,四肢无力,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请大家想想办法,他应该怎么办?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后汇报)

同学们都知道这是煤气中毒,又给王强出了那么多好的主意,你们可真了不起。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找出隐患,防患于未然

课前让同学们调查日常生活中在家里、学校里、社会上,有哪些安全隐患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整理出一份报告单。

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发现的多。

(分组讨论,组长记录)

每个组长将你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危险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触电、火灾、禽畜伤害、爬高、运动游戏、暴力、交通事故、拐骗、失踪、溺水、食物药物中毒等。

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补充。

哪个组调查发现的最多?

这个组被评为优胜组。

三、赶跑危险,平安每一天

1、交流自救自护方法。

学会保护自己,每天平平安安,这是全家人的幸福。

还记得父母长辈平时都是怎样叮嘱你的,说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当遇到上述情况时,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

(学生根据调查表,说自己知道的自救自护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自救自护常识)

2、强化自救自护常识

当下面这些情况来临时,你们应该怎么办?

(放课件:

①遇到电线断了

②体育课上,一同学扭伤

③雷雨天,在野外

④油锅起火)

3、指导自救自护行为

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份《儿童安全自护“小警钟”》,请同学们读一读记下来,它会对你们的安全有帮助。

(发给每人一张,内容在教师用书40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研讨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处处留心发现哪里还存在危险,要正确的保护自己。

在学校里要多和同学交流,互相提醒,平平安安、欢欢乐乐度过每一天。

我的爱是什么

1、感受家人对自己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爱;

2、对家人讲话有礼貌,关心家人的心情,学会关心、安慰家人;

3、主动和家人交流,告诉他们自己的心事;

4、采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能和父母家人平等沟通、相互理解。

爱心卡片、课件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看屏幕听歌曲《我的好妈妈》

师:

同学们还会唱这首歌吗?

会唱的可以一起唱。

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歌曲中的小朋友很懂事,知道妈妈辛苦了,给妈妈倒水喝。

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家人的爱,那么我们又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我的爱是什么》

二、回忆讨论,指导行为

1、师: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家人无尽的关爱,有很多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回答:

做饭、接送自己上学、生病后陪伴、自己遇到挫折后的安慰等)

家长无时无刻不牵挂我们,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家长的爱呢?

(几生简答)

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学生看书24、25、26页)

现在同学们知道爱是什么?

(学生回答书中的三个方面)

2、情景模拟,学会用一句贴心的话或一个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况,你打算怎么说?

怎么做?

(老师扮演家人,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1)星期天,家长忙家务,累的腰酸背疼。

(2)妈妈每天都说“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不要和同学打架。

(3)奶奶生病了。

(学生表演完后,全班同学评价。

3、爱是理解的微笑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但是,有许多情况如:

有时候教育方式可能有些偏激,有时候家人因忙于其他事物而没有及时照顾孩子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类的情况呢?

请听《滔滔的故事》。

(老师根据生活实际讲述并设计悬念。

如果你是滔滔,你会怎样做?

(学生讲述各种各样的方法。

看滔滔是怎么做的?

看书25页。

(学生看书)

滔滔处理的怎样?

他的爸爸看完留言后会有什么反应?

(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家长的理解和不理解的地方。

理解万岁!

三、制作爱心卡

爱就是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一起分享……我们的家人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用不同的方式爱家人。

请同学们把你们对家人的爱以小故事、小图画或者别的你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

(填写爱心卡)

(选择几幅特别优秀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以便于相互借鉴学习。

也让我来分点忧

1、学会为家人分忧;

2、做家庭小主人,和父母一起努力建设美好的家庭生活。

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关心家庭生活,用实际行动学会为家人分忧;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

和家人沟通,了解家庭生活存在的困难和父母有哪些力不从心的地方。

一、调查导入

同学们,谁家中有电脑?

举手。

家中没有电脑的同学能说一下原因吗?

(学生自由回答)

家庭收入有限,父母把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没有多余的钱买电脑,这是有些家庭中的困难。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件事?

二、为家庭分忧

1、亮出困难,大家出主意

课前让同学们了解,家庭中有哪些困难,父母有哪些力不从心的事,谁来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出主意)

2、为家庭分忧,从小事做起

⑴师:

我们班的许多同学,能料理自己的生活,不给父母添麻烦,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就是为家庭分忧的表现。

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遇到下列情况,你打算怎么办?

(放课件)

①春节过后,家里来了许多客人,父母忙不过来。

②奶奶生病卧床)

(学生回答)

⑵师:

你们是父母的小帮手,更是家庭关系的“润滑剂”。

你的一句话、一个小鬼脸,就能化解“家庭战争”。

放学回家后如果你看见爸爸妈妈不高兴、不说话,你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的处理方法)

你觉得这位同学的方法怎样?

师小结: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做小辈的要在一定的情况下,撒个娇,说句幽默的话,讲个笑话或单独劝解父母,也可以讲一讲自己学校遇到的开心事,千方百计的使大人开心、使大人高兴,就一定会化解家庭矛盾,使我们的家庭更加温馨、幸福。

⑶小辩论:

名牌球鞋买不买

爸爸妈妈“多云转晴”了,舟舟同学又不高兴了。

看他是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

星期天,舟舟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走到鞋柜前,指着一双“耐克”球鞋不走了。

这双鞋到底该不该买呢?

下面我们以“名牌球鞋买不买”为题展开辩论。

请同学们选一名同学担任主持人,其他同学自愿分为正方、反方,开始辩论。

(学生辩论,教师参与弱方)

通过辩论,同学们明白了做事要考虑家庭实际情况,不应该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要知道,不任性地给父母增加负担,也是为家庭分忧的表现。

三、总结升华

为了我们的家庭更美好,同学们做到了:

当家里有矛盾时,你们会用心的去解决;

当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时候,你们会想方设法让他们开你们不会向爸爸妈妈提过分要求,你们都会尽自己的能力为家庭分忧。

你们全都是好孩子!

我祝愿爱常住我们每一个人的家!

第三单元共享友爱阳光

1、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们的学校”单元中,涉及到了关注学校的老师、同学等内容,但以老师为主。

本单元则立足于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友爱。

与《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我们的快乐大本营”单元相比较,后者更侧重于“集体”的概念,更重视合作与分享,在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发展同学情谊。

而本单元更重视良好个性心理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珍惜和获得友谊。

两者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2、“大家都是好朋友”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平常而真实的情谊,对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友爱,同时学会思考,知道同学、同伴之间需要有健康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你的心情我理解”则进一步通过换位体验,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友爱是相同的”这一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要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与选择,这样才会彼此享受平等的友爱。

最后一个主题“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则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增进彼此的友谊。

1、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2、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

3、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4、宽厚待人,学会自己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单元重难点:

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珍惜获得的友谊。

1、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教材插图,引导他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去发现友谊,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友情。

2、组织好各主题的送卡片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同学之间的情谊。

要鼓励学生多写几张小卡片送给同学,同时注意保护个别没收到卡片的孩子的积极性,不要让他们觉得没人与他们做朋友而产生自卑感,要鼓励他们主动和同学交流,鼓励大家和他们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同样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3、采取引导学生心理换位的方式,创设一种可知可感的氛围,引导学生注意理解别人的感情,体谅别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从侧面引导学生认识信任、理解、互相帮助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特殊情感,容纳他人的不同看法,使孩子们避免走向自我中心的误区。

5、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日常交往中的种种不和谐,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或生活体验去感受、思考“为了友谊,我们需要怎样做”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理,懂得呵护友谊,继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增进彼此的友谊。

不一样的朋友

1、真正的朋友要真诚相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欣赏和友爱之情。

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欣赏和友爱之情;

懂得真正的朋友要真诚相待、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1、课前搜集、了解朋友的种类。

2、布置学生裁剪几张卡片,并带上彩笔或颜料。

一、“真正的朋友”辩论会

1、教师:

上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谁是自己的好朋友,共同分享了友谊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还亲手制作了小卡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同学们玩的真开心,这节课我们继续交流,好吗?

2、学生看课本34页插图,然后全班交流,引出问题:

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辩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正方的观点是:

能指明自己的缺点,互相帮助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反方的观点是:

有好吃的、好玩的、能共同分享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方,通过辩论,让学生懂得真正的朋友常常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跟你一起面对困难,帮助你进步。

4、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并分析对人对己的害处,将活动延伸、拓展。

二、交流“我不一样的朋友”

1、学生思考自己有哪些不一样的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如学习上的朋友是谁,生活上的朋友是谁……)。

2、制作卡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从不同角度欣赏自己的各类朋友,并且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制作我的“朋友词典”

1、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朋友的种类,对“朋友”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

诤友: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

挚友:

亲密的朋友;

学友:

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结成的朋友;

良师益友:

使人得到教育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2、对照自己的朋友,完成自己的“朋友词典”。

然后进行交流。

别难过,有我呢

1、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

2、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相待。

学会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