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650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考前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让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记录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我国汉字教学将拼音的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其实忽略了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D.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实现以字养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当下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B.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观点,为证明当时对汉字产生怀疑的情况依然存在。

C.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D.文章第五段在论证汉字教学可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时,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那么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汉字落后”论者、“汉字难学”论者与“儿童识字有害”论者都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C.探索汉字教学的新途径,既有益于国内的汉字教育,也有益于汉字在海外的传播。

D.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都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狗这一辈子

刘亮程

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

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

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

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

活到一把子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

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经验。

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肯定会让一个走遍天下的人吃惊。

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

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敢问津它多病的身体,这时的狗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没有办法,只好撒手,交给时间和命。

一条熬出来的狗,熬到拴它的铁链朽了,不挣而断。

养它的主人也入暮年,明知这条狗再走不到哪里,就随它去吧。

狗摇摇晃晃走出院门,四下里望望,是不是以前的村庄已看不清楚。

狗在早年捡到过一根干骨头的沙沟梁转转;

在早年恋过一条母狗的乱草滩转转;

遇到早年咬过的人,远远避开,一副内疚的样子。

其实人早好了伤疤忘了疼。

有头脑的人大都不跟狗计较,有句俗话:

狗咬了你你还能去咬狗吗?

与狗相咬,除了啃一嘴狗毛你又能占到啥便宜。

被狗咬过的人,大都把仇恨记在主人身上,而主人又一古脑把责任全推到狗身上。

一条狗随时都必须准备着承受一切。

在乡下,家家门口栓一条狗,目的很明确:

把门。

人的门被狗把持,仿佛狗的家。

来人并非找狗,却先要与狗较量一阵,等到终于见了主人,来时的心境已落了大半,想好的话语也吓得忘掉大半。

狗的影子始终在眼前转悠,答问间时闻狗吠,令来人惊魂不定。

主人则可从容不迫,坐察其来意。

这叫未与人来先与狗往。

有经验的主人听到狗叫,先不忙着出来,开个门缝往外瞧瞧。

若是不想见的人,比如来借钱的,讨债的,寻仇的……便装个没听见。

狗自然咬得更起劲。

来人朝院子里喊两声,自愧不如狗的嗓门大,也就缄默。

狠狠踢一脚院门,骂声“狗养的”,走了。

 

若是非见不可的贵人,主人一趟子跑出来,打开狗,骂一句“瞎了狗眼了”,狗自会没趣地躲开。

稍慢一步又会挨棒子。

狗挨打挨骂是常有的事,一条狗若因主人错怪便赌气不咬人,睁一眼闭一眼,那它的狗命也就不长了。

一条称职的好狗,不得与其他任何一个外人混熟。

在它的狗眼里,除主人之外的任何面孔都必须是陌生的、危险的。

更不得与邻居家的狗相往来。

需要交配时,两家狗主自会商量好了,公母牵到一起,主人在一旁监督着。

事情完了就完了。

万不可藕断丝连,弄出感情,那样狗主人会嫉妒。

人养了狗,狗就必须把所有爱和忠诚奉献给人,而不应该给另一条狗。

狗这一辈子像梦一样飘忽,没人知道狗是带着什么使命来到人世。

人一睡着,村庄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嚣一天的人再无话可说,土地和人都乏了。

此时狗语大作,狗的声音在夜空飘来荡去,将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

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忽、神秘。

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们熟睡的躯体是听者,土墙和土墙的影子是听者,路是听者。

年代久远的狗吠融入空气中,已经成寂静的一部分。

在这众狗狺狺的夜晚,肯定有一条老狗,默不作声。

它是黑夜的一部分,它在一个村庄转悠到老,是村庄的一部分,它再无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

这是条终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们久不再去的僻远路途,废弃多年的荒宅旧院,这条狗来回地走动,眼中满是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

(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能活到老,是件“不容易的事”,一方面得有狗的本性,同时又得具备仰主人鼻息的异化“人性”。

B.文章从第4段开始,从狗看家护院与主人的微妙关系的角度,道出“狗这一辈子”的艰难处境与尴尬命运。

C.文章结尾意味深长,无论说“狗”还是道“人”,这都是历经沧桑变幻,阅尽世事后的一种彻悟。

D.在作者笔下,动物的命运与人的沧桑被奇妙地各自独立,从而展现了一个人类透视自身命运的独特窗口。

5.这篇文章语言上有其独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文章所写的狗与你平时所了解的狗一样么?

为什么?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年份

旅游人次

旅游收入(单位:

元)

2016年

3.02亿

3651亿

2017年

3.44亿

4233亿

2018年

3.85亿

4760亿

图表数据来源于《2016~2018年国内旅游市场统计》

材料二:

2018年2月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指南》,对春节假日旅游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和引导。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成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今年春节旅游市场持续红火。

调查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3%,其中48.9%的游客选择在春节期间出行。

从出游内容来看,研学游、海岛游、游轮游、冰雪游、乡村游等以家庭游客为服务对象的主题旅游休闲市场热度较高。

而越来越多的游客更看重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对价格的敏感度趋低。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调查还显示,春节期间具有出游意愿的居民中,有65.9%选择了国内中长线旅游,比例最高。

游客选择排名前十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为:

三亚、哈尔滨、杭州、厦门、张家界、北京、上海、昆明、成都和重庆。

可见,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广大游客春节出行的重要动机。

选择近郊旅游的居民比例达34.5%,表明春节期间探亲团聚、家庭短途游将升温,结合返乡客流高峰,二、三线城市商业街区、博物馆、主题公园、游乐场、动物园、庙会等将迎来大量游客。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注】图表中横向柱状表示在固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中该项目在单选情况下的所占比例

(节选自2018年2月《南方周末》,有删改)

材料三:

春节假期虽刚结束,但各地返程客流高峰依旧持续。

在最近几天,关于海南离岛“天价机票”的新闻与大量游客被“困”海南岛,相继刷爆朋友圈,引起网友们的广泛热议。

从相关票务网站查询可知,未来几天,三亚飞往哈尔滨的直飞航班最低票价为12114元;

三亚、海口飞往北京的直飞航班全部售罄……从票面价格的数字上来看,被称为“天价机票”无可厚非。

所以,很多网友对于动辄万元的离岛机票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航空公司因自驾游客无法离岛而坐地起价。

但“天价机票”存在的根本原因,只是因为经济舱机票售罄。

以流传最广的三亚飞哈尔滨的单程价格为例,由票务网站查询可知,动辄万元的票价均为全价头等舱、商务舱,且这一航段无论从飞行时间还是飞行距离均相近于北京飞往东南亚城市的航班,这类航班的全价头等舱价格常年处于万元左右。

从政策角度来说,此番被媒体报道的“天价机票”也符合市场价格。

从2010年6月1日起,为适应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发展,民航局、国家发改委研究决定,民航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各运输航空公司自主定价。

因此,航空公司在春节海南旺季售卖全价头等舱、商务舱机票也并无问题,这也符合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节选自2018年2月《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今年春节返程最堵的地方无疑是海南的海口。

到目前为止仍有超过万辆外地车辆滞留海口。

从大年初三开始,受十年未遇的罕见大雾天气影响,琼州海峡出现反复停航。

自2015年以来,无论是旅客还是车辆运输,每年以15%以上的增幅增长,其中春节假期更是繁忙无比。

交通部门根据今年节前进岛车流增量测算,海南需要出岛的车辆达到近10万辆。

本次万辆私家车滞留海南,由极端天气引发,确实事出有因。

海南省相关部门紧急启动一级预案,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全体公务员临时调休为游客车辆让路,尤其是在疏导游客的过程中,海南岛的众多居民和志愿者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为疏导工作献力出策,与政府部门一道投入到服务保障工作当中,让人感到温暖。

事实上,前些年春节期间,在海南的一些热门景点游客蜂拥而至,在一些通往景区的交通要道上,大堵车的现象也频频出现。

依道理而言,海南是离岛,有多少车辆进入海南,港口方面能够充分掌握,这也为限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优势。

特别是,根据气象特点,琼州海峡每年12月至3月雾较多,且多为平流雾,是否应该为极端天气的可能发生留足运力余量,根据运力的余裕程度来考虑接待游客的数量,这些课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旅游开发虽然短期内能够带来比较大的旅游消费增量,但是不是符合海南岛的长远发展?

要注意到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生态容量是有限的。

保护海南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公众的期待,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同样是公众的期待。

有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节选自2018年2月《央视新闻》,有删改)

7.下面关于旅游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选择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有不少于一半比例的民众选择了家庭自助游和国内游。

B.春节期间外出旅游的中国民众更加注重了旅游的质量,对旅游消费则毫不介意。

C.春节期间中国民众的出游内容极为丰富,旅游目的既有南下避寒,也有北上玩雪,当然还有探亲团聚的。

D.近三年的国内旅游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业发展呈升温趋势,而且旅游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8.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所谓的天价机票从票面数字来看的确是价格昂贵,这是因为许多自驾游的乘客无法正常离岛,给了航空公司借机涨价的机会。

B.飞机上较为昂贵的头等舱、公务舱价格是由旺季的供需关系决定的,与航行的距离和时长并无关系。

C.海南是春节期间国内游客比较喜欢前往的旅游目的地,这的确为当地带来了比较大的旅游消费增量,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D.极端天气致使万辆私家车滞留海南,海南省相关部门紧急启动一级预案,为滞留车辆让路,海南岛的众多居民和志愿者也给滞留的游客送去了温暖。

E.游客既希望能够尽情观赏到海南岛独特的旅游风景,也希望海南政府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来岛旅游的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9.请指出海南岛在春节期间出现交通困难的主观原因。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

“二百年无此作矣!

”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

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

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①梅圣俞: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北宋著名诗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B.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C.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D.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即书序,是作者本人自撰或他人撰写的用以评论、介绍作品内容或作者意趣的文体,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B.荫补,指在古代时候,子孙因先辈有功,可以享受恩典而取得入仕的权利,当官员有缺额时,可以被选任授职。

C.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的合称,与韩愈《师说》中所言“六艺经传”的六艺所指相同。

D.《颂》,是《诗经》六义之一,包括《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功业。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朋友梅尧臣的生平遭际阐述了“诗穷而后工”的创作观,指出诗人越是陷入贫穷的生活处境,就越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文。

B.梅尧臣孩童时就已使长辈惊异于他的诗歌才华,年长后,写的文章古朴纯正,但他不愿意随便苟合取悦于世人,世人只知道他的诗。

C.作者提到王文康公曾高度评价梅尧臣的诗歌,感叹已经二百年没有这样的杰作,这一评价从侧面印证了梅尧臣诗歌的杰出。

D.作者虽然对梅尧臣的诗歌才华做了肯定,但也对他未能得到朝廷重视、未能写出歌颂大宋功德而奉献于宗庙的作品而感到惋惜。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2)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淲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

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

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引用开头,写出了重阳佳节之时,诗人于风雨飘摇中独登吴山之巅的形象。

B.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世出世,都意气轩昂的进取。

C.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

D.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E.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

15.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的呢?

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观沧海》中以“___________”写出海水浩荡之景,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洞庭湖广阔浩渺之景。

(2)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个小官巨贪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冠冕堂皇之下隐藏着的一个肮脏灵魂,实在罪不容诛。

②李隆基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眼看着海内升平,社会富庶,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忧虑,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无所不为的精神。

③在埃尔逊实验室的两年里,他的动手能力捉襟见肘,暴露了他这方面的不足,被同事们传为笑谈。

④担任校长以来,先生朝乾夕惕,孜孜不倦,优化了校园环境,鼓起了老师们的干劲,使全校呈现出欣欣向荣之象。

⑤王导演对助理热情洋溢的推荐将信将疑,最后看她要求很强烈,就答应她给这位新手一次试镜的机会,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⑥荀卿目睹社会变化,认为“礼治”已然失效,应以刑、法巩固君权,他的弟子韩非,更加变本加厉,惟刑名法术是尚。

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

”《琅琊榜》自播出以后,由胡歌饰演的梅长苏瞬间成了年轻人的偶像。

B.班婕妤在成帝死后又去为成帝守陵,孤独终老。

她没有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亦没有合德入浴的妖娆妩媚,有的是一个女人至善至美的纯心。

C.悠久灿烂的中原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游牧文化、齐鲁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生动地概括了眼前利益与长久利益的内在联系。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在餐厅遗失了《论语》,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失物招领)

B.“日前欣闻贵校百年校庆,却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校友请假)

C.“既然你这么真诚客气,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接受朋友礼物)

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周末文化广场,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恭候您的光临。

(邀请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但,①,他们认为这些基础研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

实际上,②,因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就是基础研究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

同时,基础研究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因为基础研究特别是实验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和逻辑,靠的是独立思考,而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核。

因此,③,对于培养有科学理性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下面文段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国创造”已经渐渐代替“中国制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它更需要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因此体力劳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了。

“中国创造”这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我们有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于是也就具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有可能打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品牌,这样我国必然会成为世界创造强国。

①不是更需要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就意味着不需要体力劳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逢就业季,“985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博士生争抢月薪3000元的工作”一类的新闻就充斥于网络,而“读书无用论”便随之甚嚣尘上。

持此论者或以比尔·

盖茨、马云这样的杰出人才的经历做有力例证,或举出各领域一些已有建树但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成功人士来增强说服力,大批网民也纷纷现身说法,成为“读书无用论”的拥趸。

作为即将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你对“读书无用论”有什么样的见解?

请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