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738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二、试验检测

按规定频率检查原材料(砂石级配、含水量、含泥量、石灰、水泥)、水泥用量、石灰剂量、混合料强度、弯沉、压实度、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等。

三、施工过程控制

(一)、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

A、试铺试验路段

1.下承层的检查

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铺筑前,应对土路基(或片石垫层)的表面进行检查。

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

1)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2)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例:

碾压机械组合:

顺序、速度、遍数。

养生的方法、时机及洒水间隔时间。

3)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B、施工过程检查

1.施工现场的检查

1)在砂砾石摊铺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挂线宽度、高度、线型。

2)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

3)砂砾石摊铺应保证厚度、路拱坡度合格,摊铺平整度一致。

4)检查摊铺后粗、细集料分布情况,如出现细集料离析现象或局部粗集料“窝”,应要求专人适当处理。

5)砂砾石的碾压应遵循生产试验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

严禁车辆在已完成(但还未板结)的路段上行驶。

6)碾压应达到要求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2.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是控制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底基层符合质量要求,应经常检查进场砂砾石,控制砂砾石含泥量、级配,不合格砂砾石坚决不允许使用。

3.养生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2)养生方法:

洒水养护,洒砂碾压。

在板结、交验前应始终保持底基层处于润湿状态。

3)底基层板结前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C、检验

施工结束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已成型的段落的弯沉、厚度、压实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

(二)、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稳定碎石基层

1)砂灰碎石基层铺筑前,现场监理应对砂砾石底基层的表面进行检查。

2)水泥稳定粒料、砂灰碎石基层施工前,应保证作业面表面的湿润。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比例及拌和时间。

2)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格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1)应在水泥稳定粒料或水稳碎石摊铺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挂线宽度、高度、线型。

2)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表面要洒水湿润。

3)基层混合料摊铺应保证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合格,摊铺平整度一致,接缝平整。

5)混合料车进场后,要有专人指挥停放、卸料。

6)混合料的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

遵循生产试验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7)碾压宜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下完成,并达到要求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2.后场质量控制

混合料拌和场(后场)是控制水泥稳定粒料、砂灰碎石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混合料都符合质量要求,应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开料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能满足1-2天的摊铺用料。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外加水及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

实际的水泥或石灰剂量可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或石灰剂量约0.5%。

3)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主要检查配合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4)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开始覆盖养生。

应采用草袋或麻布湿润后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表面。

2小时后再洒水。

在7天内应始终保持基层处于润湿状态,至少在15天内正常养护。

3)养生期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对已成型的段落的弯沉、厚度、压实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

(三)、水泥混凝土面层

1)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泥稳定粒料或砂灰碎石基层的表面进行检查。

2)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作业面表面的湿润。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比例、水灰比及拌和时间。

2)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3)做好钢筋翻样,钢筋制作根据翻样图进行制作,要求尺寸、数量、钢筋型号准确。

4)确定钢模脱模剂及用量,确定模板固定方式及弯曲度(弯道)、垂直度等,确定拆模、抹光、压纹、切缝时间。

5)严格组织拌和、运输、振捣、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1)应在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模板间宽度、模板高度及路拱度、线型。

3)混合料车进场后,要有专人指挥停放、卸料。

4)振捣棒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

振动时应把握尺度,防止漏振和过振,以彻底捣实混凝土,但时间不能太久,以至造成离析。

振动梁运行过程中不得有空洞、凸起,保证平整度。

浇捣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变形及漏浆,有发生现象应立即纠正。

混凝土捣实后24小时之间,不得受到振动。

5)吸水完成后立即抹光,将凸出石子或不光之处抹平。

最后用靠尺板检查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铁抹子人工抹光。

6)抹面完成后进行表面横向纹理处理。

压纹时应掌握好砼表面的干湿度,现场检查可用手试摁砼,确定适当后,在两侧模板上搁置一根槽钢,提供压纹器过往轨道。

7)拆模时应小心,不得损边掉角。

8)压槽完成后设置围档,以防人踩、车碾破坏路面。

9)横向缩缝切割:

横向施工缝采用锯缝,缝深7cm,宽5mm。

切割时必须保持有充足的注水,在进行中要观察刀片注水情况。

切缝机开始切缝时间(昼夜平均温度-5°

,开始切缝时间4天;

昼夜平均温度0°

,开始切缝时间3天;

昼夜平均温度15°

,开始切缝时间2天;

昼夜平均温度20°

,开始切缝时间1.5天;

昼夜平均温度≥25°

,开始切缝时间1天)。

这里的开始切缝时间指混凝土抹平成型后所经历的时间。

10)在锯缝处浇灌沥青胶泥。

灌缝前应清除缝内的临时密堵材料,缝顶面高度与路面平齐。

混合料拌和场(后场)是控制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混合料都符合质量要求,应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外加水及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要严格控制好水灰比。

3)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检查配合比、水灰比是否变化。

1)砼浇注完成12小时后,可拆模进行养生。

应湿润混凝土,然后人工覆盖薄膜。

在7天内加强保湿养生,21天内常规养生。

对已成型的段落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厚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进行抽检。

 

1、安装模板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

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

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

1mm,木模板±

2mm。

2、安设传为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为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

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园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距,在接缝模板下部做成倒U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插入基层内。

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为杆。

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

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

继续浇筑邻板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

3、摊铺和振捣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为22~24cm;

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为26cm。

超过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时,应分两次摊铺和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Omin,下层厚度约大于上层,且下层厚度为3/5。

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

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

施工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

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大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改善混凝土的抗干缩性、抗渗性和抗冻性。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真空吸水深度不可超过30cm。

2)真空吸水时间宜为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的1.5倍(吸水时间以min计,板厚以cm计)。

3)吸垫铺设,特别是周边应紧贴密致。

开泵吸水一般控制真空表lmin内逐步升高到400~500mmHg,最高值不宜大于650~700mgHg,计量出水量达到要求。

关泵时,亦逐渐减少真空度,并略提起吸垫四角,继续抽吸10~15s,以脱尽作业表面及管路中残余水。

4)真空吸水后,可用滚杠或振动梁以及抹石机进行复平,以保证表面平整和进一步增强板面强度的均匀性。

4、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

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

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

锯缝时,混凝土应达到5~10Mpa强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试锯确定。

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

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工时,宜每隔3~4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

也允许每隔3~4块板先压一条缩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

横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90°

,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

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泡沫板等。

预制胀缝板嵌大前,应使缝壁洁净干燥,胀缝板与经壁紧密结合。

5、表面修整和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人工或机械将其表面抹平。

当采用人工抹光时,其劳动强度大,还会把水分、水泥和细砂带到混凝土表面,以致表面比下部混凝土或砂浆有较高的干缩性和较低的强度。

当采用机械抹光时,其机械上安装圆盘,即可进行粗光;

安装细抹叶片,即可进行精光。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混凝土表面应具有粗糙抗滑的表面。

而抗滑标准,据国际道路会议路面防滑委员会建议,新铺混凝土路面当车速为45km/h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0.45;

车速为50km/h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0.40。

其施工时,可用棕刷顺横向在抹平后的表面轻轻刷毛,也可用金属丝梳子梳成深1~2mm的横槽;

目前,常用在已硬结的路面上,用锯槽机将路面锯成深5~6mm、宽2~3mm、间距2Omm的小横槽。

6、养护和填缝

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养护时间一般约为14~2ld。

混凝土宜达到设计要求,且在养护期间和封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说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

其养护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法:

湿治养生法,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养护方法。

即是在混凝土抹面2h后,表面有一定强度,用湿麻袋或草垫,或者20~3Omm厚的湿砂覆盖于混凝土表面以及混凝土板边侧。

覆盖物还兼有隔温作用,保证混凝土少受剧烈的天气变化影响。

在规定的养生期间,每天应均匀洒水数次,使其保持潮湿状态。

塑料薄膜养生法,即在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后,均匀喷洒过氯乙烯等成胰液(由过氯乙烯树脂、溶剂油和苯二甲酸二丁脂,按10%、88%和3%的重量比配制而成),使形成不透气的薄膜保持膜内混凝土的水分,保湿养生。

但注意过氯乙烯树脂是有毒、易燃品,应妥善防护。

封(填)缝工作宜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封缝时,应先清除干净缝隙内泥砂等杂物。

如封缝为胀缝时,应在缝壁内涂一薄层冷底子油,封填料要填充实,夏天应与混凝土板表面齐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常用的封缝料有两大类,即:

加热施工式封缝料常用的是沥青橡胶封缝料,也可采用聚氯乙烯胶泥和沥青玛蹄脂等。

常温施工式封缝料主要有聚氨脂封缝胶、聚硫脂封缝胶以及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常温施工式封缝料。

目前已广泛使用滑动模板摊辅机建筑混凝土路面。

这种机械尾部两侧装有模板随机前进,能兼做摊铺、振捣、压人杆件、切缝、整面和刻划防滑小槽等作业,可铺筑不同厚度和宽度的混凝土路面,对无筋或配筋的混凝土路面均可使用。

这种机械工序紧凑、施工质量高,行驶速度一般为1.2~3.0m/min,每天能铺筑1600m双车道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