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997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思惟诸天之苦Word下载.docx

以此纯善为因,在他们存活期间,从大的比例来说,基本上全是非常圆满的身心喜乐、色声香味触的五欲受用。

具体要透过《念处经》等佛语的指示,可以看到从四大王天开始,往上的多层欲天是一层比一层好,受用的光色、音声、妙香、美味、妙触等等,都是非常高级而圆满的。

譬如饮天上的琼浆、听天上的音乐、住天上的无量宫、踩在像棉花一样柔软的地上。

身体非常地轻盈、光明,飞行自在,寿命绵长到久劫,天天都在逍遥快乐当中,到处游玩、歌舞娱乐。

如意树上直接出各种乐器、天衣等等,随心所欲。

宝林里面有各种光色,在天池中沐浴,身上得到非常美妙的触感,在天河中随意地受用饮料,天食非常妙好等等。

就像这样,诸天人的安乐和受用是非常圆满的。

安乐上,除了特别的时候,比如与阿修罗战争时,或者死亡之时,其他生存的时候的确有非常圆满的身心喜乐,连一个感冒也没有,连一点忧愁也没有,整天都是欢乐的。

那么,这样美好的生活是否值得我们向往,从而发愿生在那欲天里呢?

如果这是真实的乐,那当然允许每个人都去,但实际这是似乎现为安乐的一种假相。

它适合人心的欲,想要的各种五欲都呈现出来了,应有尽有,随心所欲,无比地丰富、漫长,逍遥快乐,因此,这世上有一派就是专门要做神仙,要升天的,他们就是指望在那里得到真实的福乐。

但是,修解脱道的行者要有极深彻的眼光,看透这一切无义唯苦。

(2)思惟天之生涯无义唯苦之状况 分三:

1)散乱重、丝毫不生修法之心;

2)心神刹那不定、悠悠空过一世;

3)最终死殁堕落。

有长远眼光的智者,不是看当时的一个简单的感觉,而是要看,这上面是否具有法的内涵?

在他的一生当中,是否摄取了坚实义?

以及最后边际的时候,是否从明入明、从乐入乐而上升?

要从它的趋势上去看。

然而,天的趋势犹如抛物线,当抛到最高处的时候,过后就要跌到低谷,而在整个上抛的过程中,实际上没有得到真实的意义。

以下我们要以如理的智慧去审视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人们假想的那样快乐无比呢?

或者具有非常大的意义,真正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呢?

对此分三点来认识:

1)散乱重、丝毫不生修法之心

然唯于散乱的状况中度时故,不生修圣法的心。

要点:

一、因相;

二、果相。

一、因相:

由于欲尘太多、太诱人,致使纯粹在散乱的状况中度时。

二、果相:

由于法所缘境、如理作意等因缘不具,致使几乎生不起修法之心。

对此分因相和果相两点来体会。

一、因相

正是由于五尘的欲境太多、太重、太吸引心了,致使诸天人的心没法把持,唯一在散乱的状况中度过分分秒秒。

“散乱”,指有那么美的天女、那么好的饮食、那么多的旅游观光,每天尽情地歌舞娱乐等等,由于五欲纷繁美妙,牵引心的力量强的缘故,心完全散在这些所缘境上,致使在散乱中度时。

二、果相

由于心不是散在五尘的非法境上,就是住在法的所缘上,而他们的心非常重地散在欲尘上面,因此在法的因缘上没法集聚。

也就是,法的所缘境、如理作意等的因缘不具的缘故,致使几乎没有修法的心。

即使偶尔有一点,譬如诸天刚出生的时候,或者天上的警报鸟在说法、天鼓在宣音、帝释天王在善法堂里宣说正法等,稍有一些因缘听听的时候,偶尔会起一点“这一切都是无常、苦的,我要修法”的心,但转眼一看到天女们,见到那些五欲境界的时候,就把法彻底忘光了,仍然乐不思蜀,沉浸在五欲的美酒当中,因此从比例上来说,应当说根本没有修法的心。

由此可见,天具无暇之苦。

而不具法的生涯,在智者看来是深重的苦难。

2)心神刹那不定、悠悠空过一世

寿命于劫之间安住,然连一个刹那的(心不散的)显现也无,而悠悠忽忽中便遇到了命尽而死。

“然”字前后是对比显示。

前指寿命特别长;

后指在这么长的寿命中,下至一刹那的心神安定也不出现。

“然”字是个大的转折,前后有鲜明的对比。

如何对比呢?

先要看到寿命长到久劫。

“劫”是泛指词,从四大王天到他化自在天之间,寿命各有其量,八倍八倍地增上等,长达百千万亿年。

然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连一个刹那心神安定的状况也不会出现,这是何等的大苦!

就像这样,他们就像被贪欲控制的游魂,始终飘荡在纷繁的欲尘中,心乱得不得了,而且悠悠晃晃,一点神安静定都没有。

就像这样,恍恍惚惚、悠悠荡荡,很快就到了命尽而死的时刻。

这样就知道,这是一个无意义的生涯。

再看最终的结局,真的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做了神仙或者升天以后就得到了永生或者长生不死吗?

当眼光只能看到局部的时候,当然看不到最后的边际,而佛眼一眼看穿,即使在天上安住八万劫,最终也像箭升到最高点那样,一下子就会堕落下去。

由此可以看到,轮回的确虚诳不实,而且正因为诸天一生当中受用了那么大的欲乐,导致在临终时苦不堪言,这种死苦在六欲天的任何一处都无法脱免。

因此常说到,诸天人虽然具有那么圆满的受用、身光、威神等等,然而最终逃不出死亡的魔掌,那真是无可奈何。

3)最终死殁堕落

从四大王天至他化自在天之间,为六种欲天处的何者,也需要受死之苦。

一、何者;

二、何苦。

一、何者:

所有六欲天处。

二、何苦:

必须受死殁和堕落两苦。

那么我们想:

这些诸天总有一天寿命会穷尽,那时是否要受死的苦呢?

从欲天来说,下至四大王天上至他化自在天之间,无论哪一处,在命尽的时候都决定要受很重的死殁和堕落的苦。

这里要把握两点:

何者,指所有六欲天的天处。

何苦,是说只要生在那里,是有为法故,终有缘散而尽的时候,在那时是不是死得很潇洒?

实际上每一个天人都需要受死的苦。

而死苦如何呢?

后面会讲到,非常重的甚至超过地狱之苦的大忧恼、大恐怖,会降临在每一个欲界天的天人身上,由此看到最后的边际非常悲惨。

小结

归咎于乐。

全程的观照要看到前后的联系。

总之,就是这个圆满的快乐和受用,导致诸天的生涯丝毫不生修法的心,一刹那的心神安定也没有,在没有法的内涵的无意义当中空过一生。

也正是由于如此圆满的快乐和受用,到了快死要舍离的时候,会爆发出心上剧烈的恐慌和忧愁等。

因此,前面看似的快乐和享受完全是坏苦,也是致使后边际爆发剧烈大苦的因素,纯粹是苦性。

2、特别思惟欲天的死堕苦 分二:

(1)别;

(2)总。

(1)别 分二:

1)死殁苦;

2)死殁苦与堕落苦交煎。

1)死殁苦 分二:

①五死相现自知将死的忧苦;

②被遗弃的忧苦。

诸天到后边际如何归入巨大的死殁忧苦呢?

这有自知将死和为他遗弃两部分。

这也是基于在生时有圆满的快乐、受用,到了临终这一切都舍离而去,将发生极大的忧恼之苦。

①五死相现自知将死的忧苦

彼也,诸天近死时,诸天本以各自的光显现由旬及俱卢舍等,于此,身的光退失;

又于天的座垫上任住几许然无不喜,于此,于垫上住,心不悦乐而不乐生故,不喜;

又天的花鬘随过几许也无陈旧,于此,花鬘萎旧;

又天衣任著几许也无有被垢尘所染的一个,于此,衣服旧后垢尘染著;

又于天身上不出汗水,于此,身上出汗水,即此五种死之前相显现故,自身也知死而苦。

一、时间;

二、状况。

一、时间:

临近死时,如日暮黄昏。

二、状况:

出现前相,即身光、花鬘等上都出了状况。

这一段关键在“故”字,“故”字前讲苦因,就是五死相现,“故”字后讲自身知道要死,要舍离天上的快乐圆满的缘故生起忧愁的苦。

苦的状况着重在心上,说的是忧苦。

这里每一句都有一个“于此”,这两字要扣到衰相上,也就是原先的色身光明等变坏了。

在这上面,前后的连接非常紧要,要看到任何一个圆满到最后就是衰,任何一个乐到最后就是苦,由此暴露出有为法后边际悲惨的相。

为什么要特别思惟死苦?

对于一件事情,要看到它最后的结局如何,如果结局非常悲惨,那这件事就是很不好的,不是真实安乐的相。

那么诸天在生的时候,当然前面揭示了他们的散乱、放逸、无实义等的苦相,但这还不够,最终要透过巨大的死的忧苦之相,看到诸天心上苦的惨烈。

在这个相上要观察到,这个死苦一出来,完全超过了他过去千百亿年里所享受的快乐,这才知道得不偿失,最后边际是非常悲惨的。

就像一个大明星,当年走红的时候是那么辉煌灿烂等等,然而最终的结局非常悲惨,一旦看到他的结局,就知道这件事是非常苦的。

下面具体来看这段文的涵义。

近死时,如日暮黄昏为进入黑夜的前相,任何事物在出现果相之前都有其先兆,诸天要趣近死的时候,会出现五种明显的衰相,即:

一、身失威光;

二、不乐本座;

三、花鬘萎悴;

四、衣染埃尘;

五、两腋汗出。

当思惟认识了这五种巨大的衰变之相,就会知道诸天在死时发生何种极其猛利的忧苦,也知道这一切都是由在生时色身等太快乐、五欲受用等太圆满所导致的。

接下来在认识五种衰相现前时,都要知道原先那种有为法的状况如何,之后到了因缘维持的力量要消散时,必然会在那上出现明显的衰减,这就显示了轮回的苦。

一、身失威光

从四大王天到他化自在天之间,由于福业力的增上,天人们的光明大大小小各不相同。

“由旬”表大,“俱卢舍”表小,由旬是印度一天行军的路程,是一个概数,有说最低四十里等,“俱卢舍”是两手平直伸开的距离。

比如,四大王天诸天人身上的一圈光有多少米,而上层的诸天人会有几十里、上百里、上千里。

就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光都是由诸天人各自的福德所现。

人类在天文探索中往往会发现飞碟,实际是天人游来此世界。

然后要知道,现在五衰相现实际是欲界诸天的总体现相。

譬如按我们地球人类来看,虽然每个人死时的情形各不相同,但总的也有非常共通的相。

不但人类如此,连老虎、狮子、猪、狗等的动物也有和人类相仿的情形。

就像这样,在所有欲天的系统里,他们临近死亡时出现的衰减之相,就用“五死相”来作归纳性的说明。

首先,在身光这个非常明显的相上要知道,诸天临死的时候,身体的那圈光逐渐地在缩小,亮度逐渐地黯淡,就像灯光逐渐黯淡、收缩,很快就彻底熄灭了一样。

譬如在人当中,过去有人看到一个大军阀在被谋杀之前出现了先兆。

那个人是一个军阀王,他的红光是非常高的,那是他福德的显现,但是到了他快要走的时候,能看到光的人发现他身上的光陡然降低而变暗,这实际正是死的先兆。

这里要知道,这个临终的天人在光明上出了状况,非常明显地失掉了威赫的光明。

二、不乐本座

原先在百千万亿年的漫长时间里,诸天人在自己的坐垫上,无论怎么安住,心情都没有不喜的。

然而这时候发现,坐在垫子上心里很不舒服,身也不安,以这个缘故不乐本座。

这也是非常明显的身心衰变的状况。

三、花鬘萎悴

诸天人的花鬘是由福德力自然现出来的,无论经过多长时间都是那样鲜洁,不会有一点点陈旧。

但在这时,曾经那么美丽、鲜艳的花鬘已经变得萎悴,这是非常吓人的现象。

就像一个大美人忽然之间变得老态龙钟,这是非常让人恐慌的。

四、衣染埃尘

诸天人的衣服是自然而现的,比如它是从如意树上直接出来的。

那种天衣不像人间的衣服会沾染上尘垢或者油腻而变得污秽,它是不管怎么穿,到东到西、唱歌跳舞,怎么都不会有一点点被垢尘所染的状况。

但这时候,衣服忽然之间变旧了,上面开始染著了尘垢。

这是无染的天衣上出现的状况。

五、两腋汗出

诸天人的身体是香洁的,不会出汗,但在这时候身体出汗了。

就像人处于健康状态不会大小便失禁,但是在临死的时候会大小便失禁。

如同此种情况,天人竟然身体出汗了,出现了这种污秽物,这表示生命即将结束。

由了知自身上已经出了五死相,就会生起极大忧恼。

这里要注意原因,也就是引起忧苦的因相以及果相。

所谓“忧苦”,就像一个美人到了五十岁看起来还是很美,那她对自己的相貌是非常耽著的,假使哪一天相貌变得不好了,那以这个耽著力马上会发生很大的忧苦,同样,诸天人福德的显现非常稳定,而且那个世界里一点脏、一点臭、一点暗都没有,由于在这种高级生活里执著惯了,当五种死的前相显现时,他自己是完全知道的,由此发生非常大的忧苦。

所谓“自身也知”,不像人间,很多人到了临走的那一天还不知道自己要死,就这样忽然之间死掉了,而诸天人不同,在他们临终前几天,已经明显地知道自己要死,因为这个相太明显了,再愚也知道要完蛋了。

如果不知道,那是糊里糊涂的,就像有的人不知道自己马上会死,所以还吃得很香、睡得很香,但是一旦医生告诉他,你已经癌症晚期,只能活三个月,由于他心里这样认定的缘故,那个时候精神一下子崩溃了,马上陷入极大的忧苦当中。

就像这样,这个天人的五种死相非常明显地出来了,想一想,本来那么光耀的身体,现在变得没有光了;

本来那么香洁的身体,竟然出了汗,就如同人已经大小便失禁那样;

或者天衣上已经有垢了;

在座位上已经不安了,就像人忽然之间眼睛不断地动那样,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要死,对此非常确定,所以无比地恐慌。

这一切都是由前面那个圆满的快乐和受用带来的,那些是必将坏灭的体性,它叫“坏苦性”。

而且,他在很长时间里心一直耽著在这上面,没有任何准备,都以为是好的,忽然之间掉落到这种状况,就会出现极大的忧苦。

他心上的那种感受,就像全世界最大的明星忽然之间被毁容,或者一个非常强壮的人忽然之间被告知已经癌症晚期,或者得了艾滋病要被隔离人群那样等等,非常大的忧苦压在心上,心一下子就陷下去了。

②被遗弃的忧苦

以诸天伴及诸天女也知彼死后,不能靠近面前,而从远处投花祝愿:

愿你从此处死后生人境中,行诸善业,复生天境。

如是作愿后星散,一己遗留故极为凄苦。

其次,要被天人世界遗弃,由此会发生非常强的忧苦,非常凄惨。

对于遗弃之苦要知道三段细节:

一、天世间传报死相而得知;

二、天眷属无法近前,从远处投花祝愿;

三、眷属舍离,极生忧苦。

一、天世间传报死相而得知

就像人类的法则,当某人快死的时候,会传报此消息,同样,当某个天人五衰相已现的时候,此消息将传于天世间的广大范围。

这样大家就都知道了,某某天子五衰相现了,他的身光暗了、花鬘枯萎了、身上出汗了等等,这个消息很快传开。

那些平时在一起玩的天子伙伴们,以及他自己的妻妾——若干天女和其他的天女等,很快就知道了他要死的消息。

二、天眷属无法近前,从远处投花祝愿

以天人的法则,天人们不会靠近这个快死的天子身边。

也许他们是爱干净的,就像不愿接近传染病那样,或者有其他原因,总之是不会靠近他的。

但毕竟是他的伙伴、他的妻妾等,还有一些情义,因此会远远地投个花,作个祝愿:

“愿你死后能生安乐趣的人间,在那里好好行善法,之后重新生到天界来。

”这样作愿以后就都走了。

三、眷属舍离,极生忧苦

眷属们走了以后,只剩下自己孤独一人,无人照看,有非常大的被遗弃的哀苦。

由于过去和那些天伙伴、天妻妾们朝夕相处,彼此之间从不吵架,感情很好,一起嬉戏玩乐,而且天女们都非常顺从,这回全部走了,只留下自己一个。

要想到,欲天诸天人有非常多的妻妾,也有很多伙伴,大家天天在一起玩,这叫“圆满的眷属”,这回全部都没有了,这时候,平生那种耽著的力量必然反弹出巨大的忧苦。

就像一个人成功时是那么风光,好多人都聚在他身边,但是当他落魄的时候没有人理睬,最后被扔到街头得传染病死掉,当他处在这种境况中时,那是倍感凄凉,会现前非常大的忧苦。

那么,诸天人死时的苦当然比这个严重得多。

2)死殁苦与堕落苦交煎

而且,以天眼观后世生何处故,若见生于苦处中者,死之苦未离之前又以堕下处苦重压,苦转增二倍、三倍而忧愁不堪故哀号,不离此苦状,需住天中七日。

彼三十三天七日,为人间七百年。

这里在缘起的关键点上有三分:

一、堕下处苦的原因;

二、二苦交煎之相;

三、持续时间。

一、堕下处苦的原因

诸天人在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以天眼去看自己来世的生处。

他们的天眼既宽阔又微细,能够见到未来的情形,这样自然会知道自己即将生在哪一趣里。

以这个缘故,假使没有少许的善,在那个天世间死殁以后,将无自在地生到地狱、饿鬼、旁生等某一个苦处之中(当然也有少部分天人,以善业力会生在善趣,这里是按大比例的状况来讲),假使是这种情况,那必然会产生非常大的恐惧。

这就好像一个人,如果能亲眼见到自己即将从高楼上直接堕到深渊里,那他一定会吓得昏掉。

这就是造成堕下处大恐惧苦的原因。

二、二苦交煎之相

当这个天人正沉浸在死的巨大忧愁苦当中,还没有醒过来的同时,又见到了要堕到那样的大苦处中,当时就被那种堕下处苦的逼迫所攫住,一下子揪住了心,心就完全被压在里面了。

这个时候两苦交逼,苦比之前没有看下界处发现自己堕落的那个状况,还要增加到两倍、三倍等,内心变得忧愁不堪了。

这个心要发出来的时候,由于那种绝望、那种无依无救、那种对于前程的忧虑,口中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一下子叫了出来。

三、持续时间

以上两苦交煎的苦状,需要持续天上的七天。

这种时间的量,在六欲天里各有一个算法,就三十三天来说,要持续相当于人间七百年左右。

也就是按天人的法则,死的时候以七天为限,“七”代表一个周期,也表示诸天人缘起的末端需要经过七天。

这不是像我们人类在临终时,经过一天或者几小时就断气了,而是经过很漫长的时间,因此就要知道,堕下处的苦非常大。

这里的“堕下处苦”,不是说已经堕落或者正在堕下去时的苦,而是说堕前心里的恐惧之苦。

这里要知道,在一种非常不愿意死、一听到死非常想活,但又不自在必须死的忧愁之上,再加上对于未来前程极其恐惧的一种苦,两个合起来交相逼心的状况,按三十三天来算,达到人间七百年左右的时间。

这种情形以下用《增一阿含经》里的一个公案来说明。

在《增一阿含经•善聚品第三十二》中讲到一则天人堕猪的公案。

那时,三十三天里有个天子出现了五种死相——花冠自萎、衣裳染尘、腋下流汗、不乐本座、玉女叛离,当时这个天子愁忧苦恼,捶胸叹息。

那时,天王帝释听到这天子的愁忧苦恼、捶胸叹息,就敕令一个天子问到:

“那是什么声音,传到了这里?

那天子报告说:

“天王!

要知道,现在有个天子快要命终,出现了五种死相——花鬘自萎、衣服染尘、腋下流汗、不乐本座、玉女叛离。

当时,天王就到了那个快命终的天子处,对那天子说:

“你现在怎么愁忧苦恼到这个地步呢?

天子回答:

“天王尊者!

哪能不愁忧苦恼呢?

我的命快要尽了,已经出现了五死相——花冠自萎、衣服染尘、腋下流汗、不乐本座、玉女叛离。

现在七宝宫殿都要消失了,五百玉女已经星散了,吃的甘露也没有香气和味道了。

这时,天王帝释对那个天子说:

“你难道没听佛说偈吗?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

’你现在为何愁忧到如此的地步?

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之法,要使它有常是做不到的。

天子回答说:

“怎么办啊天帝!

我哪能不忧愁?

我现在天身如此地清净无瑕,光明能比日月,无处不照,然而舍了天身以后,我要在罗阅城中的猪腹里受生。

一生下来就要吃粪便,死的时候还要被刀所割。

这就可以看到,诸天人堕落时有两种苦,一种是无可奈何的死苦,一种是畏惧堕落之苦。

(2)总

此之期间,念昔日的乐而无自在住的死之苦,见后面的处故畏惧堕落之苦,以此二者,忧苦穿入心中,比地狱苦还厉害。

“二者”,指二种忧苦,这都是心上的苦,而不是心态的苦。

第一种死殁苦是总结前面“自知将死”和“被他遗弃”两种忧苦,第二种堕落苦是总结后面怖畏堕下处的恐惧苦。

要注意,死殁苦不是指四大分解等苦,而是指死相已现,要舍离天界圆满而生的内心忧苦。

堕落苦不是指堕落下处之苦,而是指怖畏堕落下处的恐惧之苦。

忧苦穿心过于地狱苦,指忧苦剧烈的程度。

“无自在”,指如果能活着,就算付出再大代价也愿意,然而因缘一到,谁也无法抗拒无常铁律,不能随自己的欲心而转,只有随无常而去。

这里是总结死的忧苦胜过地狱苦。

对于欲界诸天,重点要观察死亡之际的状况,包括死殁和下堕两种苦,这两种都是指忧苦。

这里的“死苦”,不是指像人一样的四大分解的解肢节苦,诸天人没有这些,所以关键就是他们心上的忧。

那么忧是什么呢?

有两种忧,第一个是想活而不自在的心苦。

一想起从前的快乐,一心就想怎么能不死,但是,对于留世一点自在也没有,是这样地无奈。

我们可以想像,他从前和天女们一起游玩,在园林里尽情地嬉戏歌舞,乘着天宝殿在空中飞,吃甘露美食,那些天花、天池、天香、天女等等是那么美好,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曾经的快乐时光。

现在尽管非常想继续活下去,但一点自在也没有,必须舍离天界可爱的快乐、圆满的受用等。

像这样,由于在生时有非常大的贪著的力量,到了临终必须要离开的时候,会发生猛利的忧苦。

这是第一种苦,叫“死殁苦”,就是对于存留无自在的忧愁。

接着第二种苦,是能亲自见到自己往后要堕下处的忧苦。

他完全清楚那是什么样的状况,跟天界相比,比把总统关进监狱还要惨无数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当亲眼见到、完全能确定后世堕落之处的时候,必然出现非常大的恐惧之苦。

那么以这两种苦的夹逼,就像箭射入了心脏、刀捅进了心脏一样忧苦穿心,这种状况超过了地狱的苦。

有人怀疑:

诸天人的死堕苦难道比地狱苦还厉害吗?

这个临终的天人以天眼看到了自己将要生在哪里,身体是那么大,要落入熊熊烈火当中,受那样剧烈的刑罚,受苦的时间那么长等等,这时候他心上的苦比地狱苦还厉害。

就像人亲自看到自己很快要从几百层的高楼上掉下去,或者知道明天必定要受什么样的酷烈刑罚等等,这时候他心上发出来的恐惧苦的状况,比正式受苦时心上苦的状况还要严重。

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心不是身,身当时并没有被千刀万剐或者被火烧等等,但是他已经断定了即将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去,必定要受那些苦,那时心上的惊恐非常地剧烈,这种心苦的程度超过地狱苦。

再者,这里主要指心苦,而不是心态的苦。

心态是指在面对境界时,自己采取什么样的心的状态,而这里是指因缘和合时心上感受的忧苦。

“忧”是心苦的总名,比如五种受——苦、乐、忧、喜、舍中,心上的受以忧和喜来表达。

心上发生的苦都叫做“忧”,比如忧愁、焦虑、恐惧、惊吓等等,一下子像被雷击了一样,或者一下子像被沉重的石头压住了一样,发生好大的心上的苦,这个叫心的苦,不是心态的苦。

所谓的“总摄思惟”要把它推到极处。

说它“总”,因为前面讲过了,五衰相现知道自己要死的忧、被天人眷属们遗弃的忧,像这样非常想留住却没办法,由此发生非常大的忧苦,这个总结为第一句的“死之苦”。

然后,亲眼见到堕下处的恐惧的忧,就总结为第二句的“堕落之苦”。

两者直接逼迫在心上,就像刀子捅进去,心都要被扎穿了一样,这叫“忧苦穿心”,它的程度比地狱苦还厉害。

那么这样一直推进就可以看到,从前面那么圆满的快乐、享受,一路发展到后边际时,竟然出现这样一个苦的高峰,这足够让诸智者醒觉:

原来那么大的快乐、享受,竟然是制造剧烈忧悲的因。

一旦认定了后面的状况,对前面就会发一个厌患心、发一个呕吐心,这时候天人的福乐给你也不想要。

就像这样,最终要归咎到那个乐上,所谓“归咎于乐厌患乐”。

从前我们说的是“归结于生厌患生”,其实生和乐是一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