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097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套单元知识梳理unit 2单元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Whydoyoulikesummer?

(你为什么喜欢夏天?

BecauseIcangoswimmingeveryday.(因为我每天都能去游泳。

Whydoyoulikeautumn?

(你为什么喜欢秋天?

Becausetheweatheriscool.(因为天气凉爽。

Whydoyoulikewinter?

(你为什么喜欢冬天?

BecauseIcanmakeasnowman.(因为我能堆雪人。

类文阅读-6陶罐与铁罐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跳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

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都已经逝去了。

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

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

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心人儿!

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

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很是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天接着一天,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

多美呀!

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2.第二自然段中的“好日子”指的是的日子。

3.蚂蚁说:

“那么你”蚂蚁后面想说的是()

A.就这样一直玩下去吗?

B.一点儿不考虑冬天该怎么办吗?

C.在干些什么呢?

D.一定玩得很痛快吧?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下面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不能不劳而获B.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C.不能光看眼前D.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为代价的,不能只贪图享乐

1.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2.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

3.B

4.D

河蚌与珍珠

清亮的河水里,一群小河蚌正在老河蚌的带领下欢快地“散步”。

忽然,老河蚌停了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小河蚌们说:

“孩子们,你们不能光顾着玩,应该去捡一粒沙子。

”小河蚌们按照老河蚌的要求,(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去捡了沙子,埋进了身体里,就像种下了一粒种子,耐心地等待发芽、开花、结果。

可是,有一只贪玩的河蚌,没有把老河蚌的话当成一回事,在大家捡沙子的时候,它偷懒没有去捡,蒙混过了关。

岁月像河水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

小河蚌们长大了,它们纷纷打开自己的蚌壳,惊喜的是,在蚌壳里面,竟然藏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灿烂辉煌)的珍珠。

原来,那一粒粒小小的沙子,经过时光的洗涤,长年累月的心血和汗水的浇灌,竟然变成了现在的珍珠!

河蚌们互相拥抱着,庆贺自己的成果。

就在大家(流连忘返、欢呼雀跃)之际,那只曾因为贪玩而没有去捡沙子的河蚌悄悄地溜走了,没有沙子,它的壳中就没有珍珠,它用什么庆贺呢?

它流泪了,很后悔,可此时衰老已经爬上了它的额头,想回头重新来过但为时已晚。

1.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用横线标出。

2.那只贪玩的小河蚌最终后悔了,它后悔的是()。

A.它没有东西来庆贺B.它的壳中没有珍珠

C.它因贪玩没有捡沙粒D.它已经老了

3.在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和没有珍珠的河蚌一样的事情?

是什么事?

你现在明白应该怎样做呢?

1.争先恐后晶莹剔透欢呼雀跃

2.C

3.例:

遇到过,曾经因为贪玩而忘记了写作业,想起来时,时间已经晚了。

我明白了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多学习,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应该贪玩。

第三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2.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教学准备:

师备:

漏斗、胶管每组一套,碰铃(石头)、水槽、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

生备:

线、纸杯、勺子、筷子等。

学生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我们耳朵的呢?

二、探究内容:

1.听听不同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

师:

“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

(1)听听写字的声音。

听听同学在桌面上写字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什么途径传播过来的。

比较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听听纸杯传过来的声音。

·

像图上那样做个土“电话”。

听听纸杯中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比较不用纸杯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3)听听听诊器里的声音。

把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的“听诊器”。

用“听诊器”听听自己心脏的声音。

说说自己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说说为什么医生可以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

2.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1)想一想,怎样设计实验——让物体在水中发出声音,试试能不能听到。

(2)听一听,在水槽中碰响碰铃或石头,能不能听到声音。

(3)说一说,有没有听到声音,这说明什么?

(4)交流,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

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

3.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

(1)看一看,P61上的资料。

(2)说一说,从资料中自己了解一些什么内容?

(3)思考与交流:

为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去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

为什么狗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搜集生活中各种利用声音、避免噪声的资料。

 

教学后记:

HowtobeaModelStudent

Iwanttobeamodelstudent.WhatshallIdo?

Ishouldbepolite.Ishouldstudyhard.Ishouldcapfulandhelpful.Ishouldwalkinthecorridors.Ishouldthrowrubbishinthebin.Ishouldbequietinthelibrary.Ishouldn’twalkandrunonthegrass.Ishouldn’tthrowrubbishonthefloor.Ishouldn’truninthecorridors.Ishouldn’tfight.Ishouldn’tbenoisyinthelibrary.

Happyday

TodayI'

mveryhappy,afterIhavebreakfast,Igotopark.

It'

sasunnyday,thebirdissinging,I'

msingingtoo.WhenIgettopark,Iseesomegirlsareplayinggames,soIjointhem.Weplayveryhappy.ThenIhavelunchwithmyfriends.Webothhaveagoodtime.whatahappyday!

Birthday

MybirthdayisonSunday.Myparentsaregoingtohaveabirthdaypartyathome.Iinvitemyfriendstocometotheparty.

Attheparty.Theygivememanysmallpresents.Suchascards,picturebooks,pens.

TheysingHappyBirthdaytome.Mymothermakesabigcakeforme.Icutthecakeintosmallpiecesandgivethemout.wesinganddance.

Wehaveagoodtimeattheparty.

类文阅读-11赵州桥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据说公元336年,有位(   )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

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

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

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

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

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   )。

特别(   )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   )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1.把下列四字词语填入句子中合适的括号里。

引人注目成千上万芸芸众生德高望重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介绍了、、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是,讲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故事的是,“东方的维纳斯”指的是。

3.请你在短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

并写一写这样写的作用。

4.读了短文,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

(1)这三座石窟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

()

(2)这三座石窟都是佛教胜地。

()

(3)只有中国人喜欢去这三座石窟游览。

(4)从这三座石窟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伟大。

1.德高望重芸芸众生引人注目成千上万

2.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内的主佛(卢舍那大佛)

画:

作用:

使读者更加清楚、明了地知道莫高窟规模的宏大。

4.

(1)×

(2)√(3)×

(4)√

苏州园林(节选)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短文中加粗的词语“往往”能否去掉?

请你写出这个词语的作用。

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做比较C.打比方D.下定义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是。

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觉得下面图()最符合该段所描绘的景象。

池沼上两座不一样的桥,河岸边有高低曲折的石岸。

池沼上一座桥,河边有堆砌整齐的石岸

池沼上一模一样两座桥。

      一 二 三

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

2.B

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

4.三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题

一、积累·

运用

  1.请为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错别字。

  运河在我心中流淌,济宁我可爱的家乡。

孔孟颜曾zhāng显民族之魂,李白杜甫写就旷世绝唱。

梁山聚忠义,四湖意蕴长。

泗水泉林美,峄山奇石壮。

啊,运河之都,孔孟之乡。

东方圣城,礼义之邦。

  ①zhāng()显②峄()山③改为。

  2.请按要求填空。

  ①,。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

  ②鬓微霜,又何妨!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③《醉翁亭记》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学思结合,正如孔子所说:

(《论语》)

  ⑤中国古诗词中有“雁”与“燕”的形象。

“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而“燕”一般则与报春有关,如。

  3.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事晚年的保障;

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

  ①。

  ②。

  4.他把手枪放到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

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把枪藏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以上文字出自名著《》,文中的“他”指的是(人名)。

  5.2010年5月9号是中国母亲节,请根据下列语境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一位母亲屈身跪在废墟下,用身体护住襁褓中的婴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手机留下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面对这位母亲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诵读·

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0题。

  

(一)越调·

天净沙

  元·

无名氏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

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6.这首曲子色彩鲜明地描写绿草、黄云、红叶和青山,构成了一幅特有的景色。

诗人在曲子中写“新雁”不用“一行”而用“一声”有何作用?

  

(二)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洛中花甚多,而独名牡丹曰“花”;

凡园皆植牡丹,而独名此曰“花园子”。

盖无他池亭,独有牡丹数十万本。

凡城中赖花以生者,毕家于此。

至花时,张幕幄,列市肆,管弦其中。

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

过花时则复为丘墟(荒地),破垣(古代的一种粮仓)遗灶相望矣。

  (节选自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

  ③独有牡丹数十万本独:

  ④绝烟火游之绝: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过花时则复为丘墟,破垣遗灶相望矣。

  9.[甲]文中作者赞美“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是。

[乙]文中所写牡丹园中的牡丹具有的特点。

  10.以上两段文字写到了牡丹、菊花和莲花,请写出这三种花的象征义。

  ①牡丹:

  ②菊花:

  ③莲花:

  三、理解·

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说真诚

  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幻想与憧憬。

然而,当岁月为我们的人生之树又增添一圈崭新的年轮时,我们却愈来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诚。

因为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横着樊篱时,它会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

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间串流一条理解的小溪。

  ②真诚的人坚强自信,乐观向上,在他们眼里,困难是胜利的前奏,失败是成功的信号;

真诚的人从善如流,热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实践中乐于助人,行为高尚;

真诚的人嫉恶如仇,崇尚真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清洁工,又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交通警;

真诚的人潇洒自在,人格高尚。

真诚像春天的明媚阳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会把温暖辐射到那里。

  ③缺乏真诚,心灵里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

没有真诚,生活会失去美好,变得虚伪与沉重,社会也将失去纯真与同情。

向往真诚而不知其内涵的人,将永远无法做到真诚。

只知真诚却在行动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关键时期用它来伪饰自己的言行。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诚,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也不是真诚。

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毫无顾虑、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

这犹如青春对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线”不断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哪怕古稀高龄还能年轻,因为他思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④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

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

而今有多少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

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

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⑤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真诚是奋斗中的一叶风帆。

  ⑥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2.本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3.阅读第④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其作用是什么?

  14.本文最后说:

“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请你从生活中举一个实例具体谈谈。

村路怎能不弯呢

余世磊

  ①村路怎能不弯呢?

  ②好的地方,都让人家、河流、田地占住了,留给路的,实在太少了。

  ③路从不计较这些,很知足,知足常乐。

天天,捡着这些人脚迹、牛脚迹、狗脚迹吃着,小日子过得滋润着。

尤其是在冬天,有人穿着布鞋,刚刚从家里烤火出来,留下一行人脚迹,还是暖乎乎的。

夏天的牛脚迹又肥又大,闻一闻,还带着青草的味儿,还带着蘑菇的味儿。

狗脚迹一长串,小小的,就像我家屋檐下,挂着的一长串板栗,不着急吃,待其风干,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了。

偶尔,还会有一两只野猪、狗獾之类的,偷偷地下山来,留下一朵朵野梅花样的脚迹,更是难得一尝的野味了。

这村路,还真不羡慕那些大马路呢,窄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弯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④其实,路何尝又不想宽一点、直一点?

  ⑤路从我家里延伸出来,走不到十几米,迎面就是二哥家的一堵墙壁。

你总不能叫路穿过那堵墙而去,于是,路只得拐一个弯了。

路又走了五六十米,翠花曾婆家的房子,正横在路当中。

路有什么办法?

只好又拐了一个弯,从翠花曾婆家门前过去,翠花曾婆人真好,碰上一棵树,也能说上半天话。

不管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从她家门前经过,只要她在家,看见了,都要邀请人家进屋坐坐,喝一碗茶。

那些远道而来的卖窑货的、贩树的,经常在她家歇脚。

你们这些人啊,都是沾了路的光了!

路这个弯也拐得值了!

路再往前走,又碰上了春伢家的猪圈。

照理说,这又脏又臭的猪圈,应该让一让路吧。

路不想说这些,更不想去和猪圈争,弯就弯点吧。

  ⑥路七拐八弯,总算出了村子。

村外就是田畈,一块块田,未免也太霸道了一点,总想多占些地盘,你用手推我一下,我用屁股挤你一下。

本来应该是一条直路,硬是让它们挤弯了,挤窄了。

我想,路一定也被挤痛了,不过它不会说而已。

我说你们这些田呀,不要再挤了,让路从这里经过吧。

没有这条路,牛怎么来耕田?

稻子成熟了,人怎么来收割?

路弯过了田地,遇到了河流,没有桥,在河里放几个跳石,人踩着跳石过去,这是秋冬。

倘若到了梅雨天,过不了几天,发一场洪水,淹没了那几个跳石,路还得去弯,从上游的一座石桥上穿过去。

又遇到了人家的莱园,你也总不能叫路穿过人家的菜园而去,把人家好端端的莱园,弄成路这边一半,路那边一半,再弯一弯吧。

前面,路又遇到了谁家的祖坟?

更不能去打搅祖老人家的睡眠呀。

路悄悄地,弯了个大弯,多少个弯都弯了,不在乎这一个弯。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路到山前,似乎没有地方可去了,真有些让人怀疑,是不是走错了。

路和你开玩笑呢,走过去,拐一个弯,嗬,在山冲里,又是一个大村子,屋檐连着屋檐,炊烟缠着炊烟,一条小河绕屋流过,河畔有三两垂柳,五六月季,十七八鹅。

  15.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6.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17.读第⑤⑥段,我家门前的路弯过了哪些地方?

请按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