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径流量流速对照表表格文件下载.xls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306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XLS 页数:2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径流量流速对照表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管径流量流速对照表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径流量流速对照表表格文件下载.xls

《管径流量流速对照表表格文件下载.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径流量流速对照表表格文件下载.xls(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径流量流速对照表表格文件下载.xls

a:

20:

{i:

0;s:

8073:

"@#@给排水、空调、厨房排烟、消防排烟、@#@通风及补风工程@#@工程质量保修书@#@工程质量保修书@#@发包人(全称):

@#@@#@承包商(全称):

@#@@#@为保证给排水、空调、厨房排烟、消防排烟、通风及补风工程施工项目及内容在合理使用期限内正常使用,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发包人与承包商经协商一致签订工程质量保修书。

@#@承包商在缺陷保修期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管理规定及双方约定,承担缺陷保修责任。

@#@@#@一、缺陷保修范围和内容@#@缺陷保修范围包括发包人与承包商于2011年4月9日签定的《给排水、空调、厨房排烟、消防排烟、通风及补风工程合同文件》内的所有施工内容,具体如下:

@#@@#@1、给排水、空调、厨房排烟、消防排烟、通风及补风工程全部施工内容与项目。

@#@@#@2、给排水、空调、厨房排烟、消防排烟、通风及补风工程施工内容相关联的其他全部工作内容。

@#@@#@二、缺陷保修期@#@缺陷保修期从年月日算起。

@#@双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具体工程约定缺陷保修期为:

@#@@#@1、给排水、空调、厨房排烟、消防排烟、通风及补风工程施工内容和项目的缺陷保修期为24个月及根据本工程质量保修书第六条规定的隐蔽缺陷被修复并验收完成之日起的24个月。

@#@@#@2、其他约定:

@#@在合同规定的保修期内,对由于工程施工、安装或产品本身的质量等原因引起的问题,承包商负责无偿修理及更换。

@#@每个维修项目完成后,须经发包人验收签字认可,方为该维修项目本次维修完毕。

@#@@#@三、缺陷保修责任@#@1.属于缺陷保修范围和内容的项目,承包商应在接到修理通知之日后2天内派人修理。

@#@承包商不在约定期限内派人修理,发包人可委托其他人员修理,保修费用从保修金中扣除;@#@情况紧急的,承包商应在发包人通知的3个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在此后的24小时内完成修复工作。

@#@@#@2.发生须紧急抢修事故,(如自来水上水跑水、暖气漏水漏气、燃气漏气、机电系统主要设备损坏,吊顶塌陷、钢化玻璃自爆、喷淋、消火栓系统跑水等)承包商接到事故通知后应在3小时内派人修理。

@#@承包商不在约定期限内派人修理,发包人可委托其他第三方修理,保修费用从保修金中扣除。

@#@非承包商施工质量引起的事故,抢修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3.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发包人有权另行聘请第三方修理:

@#@@#@1)接到发包人返修通知(口头或书面)后拒不到现场处理问题;@#@@#@2)超过发包人返修通知时间后3小时仍未赶到现场;@#@@#@3)超过规定的时间仍未完成有关工程返修任务,且不主动向发包人报告;@#@@#@4)对同一位置经过两次返修仍未彻底解决问题;@#@@#@5)因现场返修人员服务行为造成他方强烈投诉。

@#@@#@4.以上发生的费用承包商应按照以下标准赔偿发包人直接和间接损失:

@#@直接返修加直接赔偿的费用按《给排水、空调、厨房排烟、消防排烟、通风及补风工程合同清单及报价》在1000元以下的,按照两倍倍计算,在1000元以上的,按照一点五倍计算。

@#@@#@5.承包商承诺,无论以上质量缺陷属发包人或承包商责任,在接到通知后,均遵守上述时间性要求进行维修,并在维修过程中与发包人共同取证,以判断责任原因,不属承包商责任的,由责任方向承包商支付材料及人工费用。

@#@@#@6.在工程保修期内,承包商必须委派至少一名全权代表,专职处理本工程的维修工作,如发包人或使用方认为该代表不能胜任工作,承包商在接到通知后2日内予以更换,若承包商因故需调整该代表,可于更换前二周内书面告知发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后方可撤离原代表@#@1)承包商保修负责人联系方式如下@#@2)联系人:

@#@@#@3)电话:

@#@@#@4)传真:

@#@@#@7.承包商提供系统维护和同时承诺为发包人免费培训两至三名工作人员,使其能独立从事系统管理和基本维护,达到熟练操作及一般故障排除水平。

@#@培训内容及要求如下:

@#@@#@1)承包商应对发包人或使用人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培训。

@#@所有培训应以中文进行,承包商应在合同签订后十日内提出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供发包人批准。

@#@@#@2)承包商派出的培训教员,应对所提供的系统和产品具有五年以上的操作和维修经验。

@#@培训教员的简历连同培训计划一并提交发包人,发包人认为培训教员不合格可要求更换。

@#@@#@3)在培训工作开始前承包商应向发包人免费提供所有中/英文培训资料,包括中文操作、维修手册,要求受训人员能够了解系统及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能排除一般故障。

@#@@#@4)承包商应在系统开通后试运行期间为发包人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系统的实际操作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处理等。

@#@@#@8.在国家规定的工程合理使用期限内,承包商确保本工程的质量。

@#@因承包商原因致使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承包商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9.对于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当按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的规定,立即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由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保修方案,承包商实行保修。

@#@@#@10.缺陷保修完成后,由发包人组织验收。

@#@@#@1)可集中处理之问题采用质量回访的形式给予解决,前六个月每月一次,后六个月每两个月一次,接下来的十二个月每三个月一次,所需材料和工具、人工费用由承包商负责。

@#@@#@每次回访将提前书面通知,以下为确定的联系方式:

@#@@#@承包商@#@发包人@#@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四、保修金的支付@#@本工程约定的保修金为施工结算价款的5%。

@#@@#@本工程双方约定按合同规定承包商将施工结算金额的5%作为保修金留于发包人处,保修金金额为人民币元(RMB)。

@#@@#@承包商的质量保修责任不以保修金的金额为限,如发包人在质量保修期内发生的维修费用超过保修金的,承包商应在发包人通知的期限内足额补偿,每迟延一天,应向发包人支付相当于保修金金额千分之三的违约金。

@#@@#@五、保修金的返还及补足@#@自年月日起满24个月缺陷保修期满,承包商经自检无质量问题,书面报送发包人确认,发包人确认无质量问题后,在30天内将5%保修金减去已用于工程维修支出后的余额无息返还承包商。

@#@@#@六、其他@#@双方约定的其他缺陷保修事项:

@#@若工程存在在正常测试、使用情况下难以发现的隐蔽缺陷,针对该等隐蔽缺陷的质量保修期应当为自该等隐蔽缺陷修复后并验收完成之日起的24个月。

@#@@#@本工程质量保修书,由双方在竣工验收前共同签署,作为施工合同附件,其有效期限至缺陷保修期满。

@#@@#@(以下无正文)@#@附件:

@#@给排水、空调、厨房排烟、消防排烟、通风及补风工程施工范围平面图@#@发包人(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______年___月____日@#@承包商(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______年___月____日@#@ 5@#@";i:

1;s:

26507: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题目10KV/0.4KV工厂变电站的设计@#@学院@#@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21@#@10KV/0.4KV工厂变电站的设计@#@摘要@#@国家经济发展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统计信息,电力行业作为基础产业,国家经济建设电力能源供应的保障,面对电力可以适度超前发展的机遇和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局面,政府相关部门及电力行业相关领导随时掌握电力行业统计信息,依据数字分析和判断,制定行业战略规划、发展计划,对于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做好工厂供电设计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厂供电系统首先要能满足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其次要确保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并做好节能。

@#@本设计根据厂所能取得的供电电源和该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生产的发展,按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对各车间进行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确定出了各变电所的位置及各变电所变压器台数、数量和型式;@#@计算了短路电流;@#@选择了各线路导线截面和变电所高低压设备;@#@配置了继电保护装置、防雷和接地装置;@#@绘出设计图样,完成了厂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关键词:

@#@变压器,变电所设计,负荷统计,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的配置@#@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论文背景及目的 1@#@§@#@1.2论文研究方法 1@#@§@#@1.3供电设计的主要内容 1@#@§@#@1.4本设计的原始资料 1@#@第二章负荷计算 3@#@§@#@2.1负荷计算的意义 3@#@§@#@2.2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3@#@§@#@2.3负荷计算 4@#@§@#@2.4无功补偿 4@#@第三章设计步骤 6@#@§@#@3.1各车间变电所的设计与选择 6@#@§@#@4.1变电所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6@#@§@#@4.1.1确定原则 6@#@§@#@4.1.2选择变压器台数 7@#@§@#@4.1.3变压器选择 7@#@§@#@5.1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7@#@§@#@5.2基本接线型式 8@#@§@#@5.2.1单母线接线 8@#@§@#@5.2.2单母线分段接线 9@#@§@#@5.2.3双母线接线 9@#@§@#@5.2.4双母线分段接线 10@#@§@#@5.2.5桥形接线 10@#@§@#@6.1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12@#@§@#@6.1.1断路器型式的选择 12@#@§@#@6.1.2隔离开关的选择 13@#@§@#@6.1.3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整定与校验 13@#@§@#@6.1.4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15@#@§@#@7.1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 16@#@§@#@7.1.1可靠性 16@#@§@#@7.1.2灵活性 16@#@§@#@7.1.3经济性 17@#@§@#@7.1.4继电保护的任务 17@#@§@#@7.1.5继电保护装置 17@#@§@#@7.1.6主变压器保护 17@#@§@#@7.1.710KV线路保护 18@#@§@#@7.2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18@#@§@#@7.2.1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18@#@§@#@7.2.2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 19@#@第四章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绪论@#@§@#@1.1论文背景及目的@#@电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

@#@由于电能不仅便于输送和分配,易于转换为其它的能源,而且便于控制、管理和调度,易于实现自动化。

@#@在目前各种形式的能源中,电能具有如下特点:

@#@易于去其它形式的能源相互转化;@#@输配电简单经济;@#@可以精确控制、调节和测量。

@#@因此,电能在工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和输配电能的电力工业相应得到极大发展。

@#@本论文主要对厂进行全面的降压变电、配电系统设计。

@#@@#@§@#@1.2论文研究方法@#@对10KV/0.4KV工厂变电站的设计这个题目,要结合基本理论的系统性与实用性,围绕供电技术的基本知识来确认工程设计的方法。

@#@对论文每一步都一定要遵循国家的线性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来设计。

@#@@#@§@#@1.3供电设计的主要内容@#@供电系统的设计是根据电力用户所处地理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工程设计所提的用电负荷资料进行的。

@#@供电设计一般分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主要落实供电电源及供电方式,确定供电系统的方案;@#@施工图设计阶段一句初步设计的方案具体绘制主接线图。

@#@@#@本篇设计论文的内容有:

@#@按照设计所提供的用电设备资料来计算负荷;@#@根据负荷等级和计算负荷,选定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和供电方式;@#@根据环境和计算负荷来选择变电所位置、变压器数量和容量;@#@确定变配电所的最佳主接线的方案;@#@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及配电网络载流导体截面;@#@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和参数整定计算;@#@对系统进行防雷设计和接地设计;@#@归纳设计的计算部分编成计算书;@#@绘制供电系统主接线图。

@#@@#@§@#@1.4本设计的原始资料@#@1.工厂布局与电网的关联@#@图1-1工厂布局与电网的关联图@#@2、图中1为办公楼五层Pe=58KW@#@3、图中2为热处理车间Pe=350KW@#@4、图中3,4为职工住宅五层各楼Pe=150KW@#@5、图中5-为金属加工车间Pe=800KW,@#@6、图中为保安值班室Pe=3KW@#@要求:

@#@@#@1、符合(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规定,@#@2、低压侧COSφ>@#@0.9@#@3、造价经济布线美观@#@第二章负荷计算@#@§@#@2.1负荷计算的意义@#@计算负荷是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

@#@由于载流导体一般通电半小时后即可达到稳定的温升值,因此通常取“半小时最大负荷”作为发热条件选择电器元件的计算负荷。

@#@有功负荷表示为P30,无功计算负荷表示为Q30,计算电流表示为I30。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在工程中常用的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

@#@需要系数法是世界各个普遍应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基本方法,而二项式法应用的局限性较大,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企业。

@#@关于以概率轮为理论基础而提出的用以取代二项式发达利用系数法,由于其计算比较繁复而未能得到普遍应用,所以只介绍需要系数法与二项式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甚悬殊时,宜采用需要系数法来计算。

@#@@#@当用电设备台数少而容量又相差悬殊时,则宜采用二项式法计算。

@#@@#@根据原始资料,用电设备台数较多且各台容量相差不远,所以选择需要系数法来进行负荷计算。

@#@@#@§@#@2.2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根据原始资料分析,本论文负荷是多组用电设备计算,所以,要根据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有功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9]:

@#@@#@ (2.1)@#@式中—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P30之和;@#@@#@无功计算符合(单位为kVar)的计算公式:

@#@@#@ (2.2)@#@式中—对应于用电设备组功率因数的正切值,本设计资料有提供。

@#@@#@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的计算公式:

@#@@#@ (2.3)@#@计算电流(单位为A)的计算公式:

@#@@#@@#@§@#@2.3负荷计算@#@机械负荷统计见表2.1。

@#@B@#@表2.1各车间负荷结果表@#@序号@#@车间(单位)@#@名称@#@设备容量@#@(kW)@#@Kd@#@cosφ@#@tgφ@#@计算负荷@#@P30@#@(kW)@#@Q30@#@(kVar)@#@S30@#@(kVA)@#@I30@#@(A)@#@1@#@办公楼@#@85@#@0.5@#@0.8@#@0.75@#@38.25@#@28.68@#@47.8@#@69@#@2@#@热处理车间@#@350@#@0.6@#@0.7@#@1.02@#@189@#@192.8@#@269.9@#@389.7@#@3@#@职工住宅@#@150@#@0.5@#@0.8@#@0.75@#@67.5@#@50.63@#@84.4@#@121.8@#@4@#@金属加工车间@#@80@#@0.5@#@0.5@#@1.73@#@36@#@62.28@#@71.9@#@103.8@#@5@#@保安室@#@3@#@0.5@#@0.8@#@0.75@#@1.35@#@1.01@#@1.68@#@2.43@#@小计@#@332.1@#@335.4@#@475.7@#@686.73@#@因为在一定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所有的用电设备同时工作的情况,,如果按照全部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来计算全厂计算负荷的话,势必会造成,经济不运行和浪费等,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马拉小车。

@#@@#@§@#@2.4无功补偿@#@根据本资料所给的条件:

@#@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值在0.9以上,所以必需采用并联电容器来采取无功补偿。

@#@@#@供电系统中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以后,对前面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功率进行了补偿,从而使前面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计算负荷、视在计算负荷和计算电流得以减小,功率因素得以提高。

@#@@#@补偿前功率因数:

@#@@#@ (2.5)@#@ @#@补偿后功率因数:

@#@@#@根据系统要求,变压器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应大于0.9。

@#@因此变电所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可取:

@#@@#@补偿容量:

@#@@#@ (2.6)@#@取标准值Qc=240kvar。

@#@@#@根据上面的计算可以初步选出主变压器:

@#@@#@可选变压器S9-250/10 。

@#@ @#@补偿后总降压变电所低压侧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补偿前后不变:

@#@ @#@无功功率变化为:

@#@ @#@视在功率变化为:

@#@ @#@其中Qc为无功补偿。

@#@@#@第三章设计步骤@#@§@#@3.1各车间变电所的设计与选择@#@1.接近负荷中心。

@#@@#@2.进出线方便。

@#@@#@3.接近电源侧。

@#@@#@4.设备吊装,运输方便。

@#@@#@5.不应设在有剧烈震动的场所。

@#@@#@6.不宜设在多尘,水雾(如大型冷却塔)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如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源的下风侧。

@#@@#@7.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8.配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9.高层建筑地下层配变电所的位置宜选择在通风,散热条件较好的场所。

@#@@#@10.殊防火要求的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变电所,可设置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但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方,下方,贴邻或疏散出口的两旁。

@#@@#@§@#@4.1变电所变压器台数的确定@#@§@#@4.1.1确定原则@#@1.对于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所在中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所以装设两台变压器为宜。

@#@@#@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所或大型工业专用变电所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三台变压器。

@#@@#@3.对于规划只装设两台变压器的变电所,其变压器基础宜按大于变压器容量的1—2级设计,以便负荷发展时,更换变压器的容量。

@#@@#@§@#@4.1.2选择变压器台数@#@1.应满足用电负荷对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对供有大量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宜采用两台变压器,以便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能对一、二级负荷继续供电。

@#@@#@2.对于一级负荷的场所,邻近又无备用电源联络线可接,或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时,宜采用两台变压器。

@#@@#@3.是否装设变压器,应视其负荷的大小和邻近变电所的距离而定。

@#@当负荷超过320KVA时,任何距离都应装设变压器。

@#@@#@§@#@4.1.3变压器选择@#@采用2台变压器,能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性的要求。

@#@如果装设1台变压器,投资会节省一些,但一旦出现1台主变故障,将会造成全厂失压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避免前述情况的出现,充分利用双电源的作用,所以选择安装2台主变。

@#@@#@§@#@5.1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1.分析原始资料@#@a.本工程情况变电站类型,设计规划容量(近期,远景),主变台数及容量等。

@#@@#@b.电力系统情况电力系统近期及远景发展规划(5-10年),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本期工程和远景与电力系统连接方式以及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等。

@#@@#@c.负荷情况负荷的性质及其地理位置、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及输送容量等。

@#@@#@d.环境条件当地的气温、湿度、覆冰、污秽、风向、水文、地质、海拔高度等因素。

@#@@#@e.设备制造情况为使所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可行性,必须对各主要电器的性能、制造能力和供货情况、价格等资料汇集并分析比较,保证设计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2.拟定主接线方案@#@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可拟定出若干个主接线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对拟定的主接线,为了选择合理的电器,需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4.主要电器选择@#@包括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等电器的选择。

@#@@#@5.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将最终确定的主接线,按工程要求,绘制工程图。

@#@@#@§@#@5.2基本接线型式@#@§@#@5.2.1单母线接线@#@1.优点:

@#@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2.缺点:

@#@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

@#@@#@3.适用范围:

@#@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两回。

@#@@#@§@#@5.2.2单母线分段接线@#@1.优点:

@#@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使重要用户停电。

@#@@#@2.缺点:

@#@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停电;@#@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路出现交叉跨越;@#@扩建时需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3.适用范围:

@#@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时;@#@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为3-4回时。

@#@@#@§@#@5.2.3双母线接线@#@双母线的两组母线同时工作,并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联运行,电源与负荷平均分配在两组母线上。

@#@由于母线继电保护的要求一般某一回路固定与某一组母线连接,以固定的方式运行。

@#@@#@1.优点:

@#@@#@1)供电可靠。

@#@通过两组母线隔离开关的倒换操作,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致使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只停该回路。

@#@@#@2)调度灵活。

@#@各个电源和各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能灵活地适应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调度和潮流变化的需要。

@#@@#@3)扩建方便。

@#@向左右任何一个方向扩建,均不影响两组母线的电源和负荷均匀分配,不会引起原有回路的停电。

@#@@#@4)便于试验。

@#@当个别回路需要单独进行实验时,可将该回路分开,单独接至一组母线上。

@#@@#@2.缺点:

@#@@#@增加一组母线和使每回路就需要增加一组母线隔离开关。

@#@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隔离开关作为倒换操作电器,容易误操作。

@#@为了避免隔离开关误操作,须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装设连锁装置。

@#@适用范围。

@#@当出线回路数或母线上电源较多,输送和穿越功率较大,母线故障后要求迅速恢复供电,母线和母线设备检修时不允许影响对用户的供电,系统运行调度对接线的灵活性有一定要求时采用。

@#@6-10KV配电装置,当短路电流较大,出线需要带电带电抗器时;@#@35-63KV配电装置,当出线回路数超过8回时,或连接的电源较多,负荷较大时;@#@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5回及级以上时。

@#@@#@§@#@5.2.4双母线分段接线@#@当220KV进出线回路数甚多时,双母线需要分段。

@#@@#@1.分段原则:

@#@@#@①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0-14回时,在一组母线上用断路器分段;@#@@#@②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5回及以上时,两组母线均用断路器分段;@#@@#@③在双母线分段接线中,均装设两台母联兼旁路断路器;@#@@#@④为了限制220KV母线短路电流或系统解裂运行的要求,可根据需要将母线分段;@#@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

@#@@#@2.优点:

@#@接线最简单,设备最少,不需要高压配电装置。

@#@@#@3.缺点:

@#@线路故障或检修时,变压器停运;@#@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线路停运;@#@@#@4.适用范围:

@#@只有一台变压器和一回线路时;@#@当发电厂内不设高压配电装置,直接将电能输送至枢纽变电所时。

@#@@#@§@#@5.2.5桥形接线@#@两回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相连,接成桥形接线。

@#@分为内桥和外桥两种接线,是长期开环运行的四角形接线@#@1.内桥形接线@#@①优点:

@#@高压断路器数量少,四个回路只需三台断路器;@#@@#@②缺点:

@#@变压器的切除和投入较复杂,需动作两台断路器,影响一回线路的暂时停运;@#@桥联断路器检修时,两个回路须解裂运行;@#@出线断路器检修时,线路需长时期停运,为避免此缺点,可加装正常断开运行的跨条,为了轮流停电检修任何一组隔离开关,在跨条上需加装两组隔离开关,桥联断路器检修时,也可利用此跨条;@#@@#@③适用范围:

@#@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发电厂、变电所,并且变压器不经常切换或线路较长,故障率较高的情况。

@#@@#@2.外桥形接线@#@①优点:

@#@同内桥形接线;@#@@#@②缺点:

@#@线路的切除和投入较复杂,需动作两台断路器,并有一台变压器暂时停运;@#@桥联断路器检修时,两个回路须解裂运行;@#@变压器侧断路器检修时,变压器需较长时间停运。

@#@为避免此缺点,可加装正常断开运行的跨条。

@#@桥联断路器检修时,也可利用此跨条;@#@@#@③适用范围:

@#@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发电厂或变电所,并且变压器的切换较为繁或线路较短,故障率较少的情况。

@#@此外,线路有穿越功率时,也宜采用外桥形接线;@#@@#@3.3-5角形接线@#@多角形接线的各断路器互相连接而成闭合的环形,是单环形接线。

@#@为减少因断路器检修而开环运行的时间,保证角形接线运行的可靠性,以采用3-5角形为宜。

@#@并且变压器与出线回路一对角对称布置。

@#@此外,当进出回路数较多时,我国个别水电厂采用了双连四角形接线,形成多环形,从而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但断路器数量增多,有的回路连着三个断路器,布置和继电保护复杂,没有推广使用。

@#@@#@经综合比较,工厂采用单母线用断路器分段接线,外侨的接线方式。

@#@@#@总接线图如3-1。

@#@@#@图3-1总接线图@#@§@#@6.1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6.1.1断路器型式的选择@#@除需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还应考虑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确定。

@#@@#@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条件如下:

@#@@#@1.;@#@@#@2.;@#@@#@3.热稳定校验;@#@@#@4.动稳定校验。

@#@@#@§@#@6.1.2隔离开关的选择@#@1.隔离开关的主要用途:

@#@@#@a.隔离电压,在检修电气设备时,用隔离开关将被检修的设备与电源电压隔离,以确保检修的安全。

@#@@#@b.倒闸操作,投入备用母线或旁路母线以及改变运行方式时,常用隔离开关配合断路器,协同操作来完成。

@#@@#@c.分、合小电流。

@#@@#@2.隔离开关选择和校验原则是:

@#@@#@a.;@#@@#@b.;@#@@#@C.;@#@@#@d.。

@#@@#@§@#@6.1.3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整定与校验@#@1.低压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选择过电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等于线路的计算电流,即@#@2.低压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a.瞬间过电流脱扣器支作电流的整定,瞬时过电流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躲过线路的尖峰电流,即@#@@#@式中可靠系数。

@#@对动作时间在0.02s以上的DW系列断路器可取1.35;@#@对动作时间在0.02s及以下的DZ系列断路顺宜取2~2.5。

@#@@#@b.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和时间的整定,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躲过线路的尖峰电流即@#@@#@式中——可靠系数,取1.2。

@#@@#@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动作时间分0.2s、0.4s及0.6s三级,通常要求前一级保护的动作时间比后一级保护的动作时间长一个时间级差(0.2s)。

@#@@#@c.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和时间的整定,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一般用于作过负荷保护,动作电流仅需躲过线路的计算电流,即@#@@#@式中——可靠系数,取1.1。

@#@@#@动作时间应躲过线路允许过负荷的持续时间,其动特性通常为反时限,即过负荷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

@#@@#@d.过电流脱扣器与被保护线路的配合,当线路过负荷或短路时,为保证绝缘导线或电缆不致因过热烧毁而低压断路器的过电流脱扣器拒动的事故发生,要求@#@@#@式中为绝缘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为绝缘导线或电缆的允许短时过负荷系数。

@#@对瞬时和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取4.5;@#@对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取1;@#@对保护有爆炸性气体区域内的线路,取0.8。

@#@@#@如果按式所选择的过电流脱扣器不满足上式的配合要求,可依据具体情况改选过电流脱扣器的动作电流,或适当加大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截面。

@#@@#@3.低压断路器热保护脱扣器的选择热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等于线路的计算电流,即:

@#@@#@4.低压断路器热保护脱扣器的整定期热保护脱扣器用于作过负荷保护,其动作电流需躲过线路的计算电流,即@#@@#@式中可靠系数,通常取1.1,但一般应通过实际测度进行调整。

@#@@#@5.低压断路器型号规格的选择与校验@#@a.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安装的额定电压。

@#@@#@b.数路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它所安装过电流脱扣器与热脱扣器的额定电流。

@#@@#@c.断路器应满足安装处对断流能力的要求。

@#@@#@对动作时间在0.02s以上的DW系列断路器,要求@#@@#@式中——断路器的最大分断电流;@#@@#@——断路器安装处三相短路电流稳态值。

@#@@#@对动作时间在0.02s及以下的DZ系列断路器,要求@#@或@#@6.低压断路器还应满足保护对灵敏度的要求以保证在保护区内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可靠动作,切除故障。

@#@保护灵敏度可按此式进行校验:

@#@@#@式中——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电流脱扣器的动作电流;@#@@#@K——保护最小灵敏度,一般取1.3;@#@@#@被保护线路末端在单相接地电流;@#@对IT系统取下两相短路电流@#@§@#@6.1.4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1.电流互感器应按以下条件选择。

@#@@#@a.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所接电网的额定电压。

@#@@#@b.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所接线路的额定电流。

@#@@#@c.电流互感器的类型和结构应与实际安装地点的安装条件、环境条件相适应。

@#@@#@d.电流互感器应满足准确度等级的要求。

@#@@#@为满足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的要求,其二次侧所接负荷容量S2不得大于规定准确度等级所对应的额定二次容量S2N,即:

@#@S2NS2@#@式中——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一般为5A@#@——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总阴抗;@#@@#@——二次回路中所有串联的仪表、继电器电流线圈阻抗之和,可由相关的产品样本查得;@#@@#@——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连接导线的电阻;@#@@#@——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的接触电阻,一般取0.1.@#@2.电流互感器应按以下条件校验动、热稳定度@#@多数电流器给出了相对于额定一次电流的动稳定倍数()和1秒钟热稳定倍数(),因此其动稳定度可按此式校验:

@#@@#@其热稳定度可按此式校验:

@#@@#@如电流互感器不满足式上面式子的要求,则应改选较大变流比或具有较大的S2N或|Z2.al|的互感器,或者加大二次侧导线的截面。

@#@@#@§@#@7.1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7.1.1可靠性@#@一段母线发生故障,自动装置可以保证正常母线不间断供电。

@#@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分段上引接。

@#@出线回路数较多,断路器故障或检修较多,母联断路器长期被占用,对变电站不利。

@#@@#@§@#@7.1.2灵活性@#@母线由分段断路器进行分段。

@#@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由自动装置将分段断路器跳开,不会发生误操作。

@#@@#@1.各个电源和各个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2.能灵活的适应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的调度和潮流变化的需要。

@#@@#@3.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4.隔离开关作为倒换操作电器,@#@5.容易误操作。

@#@@#@§@#@7.1.3经济性@#@当进出线回路数相同的情况下,单母线分段接线所用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少于双母线接线。

@#@总结:

@#@对比两种接线方式,从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以及可扩建性等几方面考虑,我认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较适合本设计要求,故高、中、低压三侧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7.1.4继电保护的任务@#@1.供电系统需迅速地切断故障,并保护系统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当系统出现非正常";i:

2;s:

6336:

"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国华徐州电力检修公司@#@工器具检验合格证@#@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名称:

@#@编号:

@#@@#@检验日期:

@#@年月日@#@下次检验日期:

@#@年月日@#@试验人:

@#@复核人:

@#@@#@";i:

3;s:

674:

"C2@#@工程变更单@#@工程名称:

@#@改造工程编号:

@#@@#@致:

@#@项目部(监理单位)@#@由于原因,兹提出工程变更(内容见附件),请予以审批。

@#@@#@附件:

@#@@#@提出单位:

@#@@#@代表人:

@#@@#@日期:

@#@@#@一致意见:

@#@@#@建设单位代表设计单位代表项目监理机构@#@签字:

@#@签字:

@#@签字:

@#@@#@日期:

@#@日期:

@#@日期:

@#@@#@";i:

4;s:

25338:

"设计院招聘首选网站@#@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计及评价。

@#@@#@1.2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的选址与整体布局、防尘与防毒、防暑与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非电离辐射及电离辐射、辅助用室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工业企业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92—19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8702—988电离辐射防护规定@#@GB10434—19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6—19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19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1654—1989~GB11666—1989@#@GB18053—2000~GB18083—2000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10—1997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GB50034—19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J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日本产业医学会的EL(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1997@#@ACGIH(AmericanConferenceofGovernmentalIndustrialHygienists)@#@3总则@#@3.1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体现"@#@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保证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改善劳动条件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3.2在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时,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因素对工作场所的污染,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有害因素,亦应采取综合预防、治理措施,使设计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3.3工业企业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认证的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当需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和配置卫生辅助设施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使之符合卫生要求。

@#@@#@4选址与总体布局@#@4.1选址@#@4.1.1工业企业选址需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和拟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以及为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

@#@@#@4.1.2建设单位应避免在自然疫源地选择建设地点。

@#@@#@4.1.3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4.1.4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臭、粉尘、噪声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的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内建设。

@#@@#@4.1.5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上游建厂,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必须避免选在废弃物扬散、流失的场所以及饮用水源的近旁。

@#@@#@4.1.6属于第一、二类开放型同位素放射性工业企业严禁设在市区内。

@#@@#@4.1.7工业企业和居住区之间必须设置足够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按GB11654~GB11666、GB18053~GB18083及其它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4.1.8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应避免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产生交叉污染。

@#@@#@4.1.9食品工业和精密电子仪表等工业应设在环境洁净,绿化条件好、水源清洁的区域。

@#@@#@4.2总体布局@#@4.2.1平面布置@#@4.2.1.1工业企业的生产区、生活区,住宅小区、生活饮用水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点、废渣堆放场和废水处理场,以及各类卫生防护、辅助用室等工程用地,应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布局。

@#@@#@4.2.1.2工业企业总平面的分区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处理,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盥洗室外,不得设置非生产用房。

@#@@#@4.2.1.3反映工业企业建筑群体的总平面图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的建(构)筑物现状,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内容,必须满足职业卫生评价要求。

@#@@#@4.2.1.4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分开,并在产生职业危害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设有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4.2.1.5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低和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前区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厨房、食堂、托儿所、俱乐部、宿舍及体育场所等)布置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将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

@#@@#@4.2.1.6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置的车间时,同时考虑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的配套并留有应急通道。

@#@@#@4.2.1.7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

@#@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度。

@#@@#@4.2.1.8厂房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邻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

@#@@#@4.2.1.9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

@#@@#@4.2.1.10车间内发热设备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安置在夏季最小风向频率上风侧,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

@#@@#@4.2.1.11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

@#@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季度调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m。

@#@@#@4.2.2竖向布置@#@4.2.2.1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

@#@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

@#@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

@#@@#@4.2.2.2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内。

@#@如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则应将其安装在多层厂房的底层。

@#@对振幅大、功率大的生产设备应设计隔振措施。

@#@@#@4.2.2.3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废水排放管道禁止通过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室的地面下;@#@@#@若需通过时,必须严格密闭,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汽逸散至室内。

@#@@#@5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5.1防尘、防毒@#@5.1.1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

@#@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湿式作业。

@#@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

@#@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原料时,应强化通风排毒措施。

@#@@#@5.1.2产生粉尘、毒物的工作场所,其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应隔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

@#@@#@5.1.3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取防尘防毒通风措施控制其扩散,使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要求。

@#@@#@5.1.4产生粉尘、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

@#@产生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

@#@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扫。

@#@经常有积液的地面应不透水,并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5.1.5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或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汽,或数种刺激性气体(三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或氟化氢及其盐类等)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全面通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

@#@除上述有害物质的气体及蒸汽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通风量应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

@#@@#@5.1.6设计部门应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所使用和生产的化学物质及其产生的中间产物和副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毒性作用的主要特点,以及有关的卫生防护资料。

@#@@#@5.1.7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得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5.1.8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亦应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使工作地点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规定的接触限值的要求。

@#@@#@5.1.9机械通风装置的进风口位置,应设于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

@#@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5.1.10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的接触限值的30%。

@#@@#@5.1.11空气中含有病原体、恶臭物质(例如毛类、破烂布分选、熬胶等)及有害物质浓度可能突然增高的工作场所,不得采用循环空气作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

@#@@#@5.1.12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

@#@产生粉尘而不放散有害气体或放散有害气体而又无大量余热的工作场所、有局部排气装置的工作地点,可由车间上部送入空气。

@#@@#@5.1.13经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有害物质必须通过净化设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保证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

@#@@#@5.1.14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必须设计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事故排风装置的排出口,应避免对居民和行人的影响。

@#@@#@5.1.15有可能泄漏液态剧毒物质的高风险度作业场所,应专设泄险区等应急设施。

@#@@#@5.1.16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类型排气罩必须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

@#@@#@5.1.17通风除尘、排毒和空气调节设计必须遵循GBJ19及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5.1.18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管道材质应合格。

@#@容易凝结蒸汽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危害更大物质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不得相互连通。

@#@@#@5.1.19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上的尾气和局部排气装置排出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应引入有害气体回收净化处理设备,经净化达到GB16297—1996要求后排放;@#@如直接排入大气,应引至屋顶以上3m高处放空。

@#@若邻近建筑物高于本车间时,应加高排放口。

@#@@#@5.1.20车间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设计,应按本标准第5.1.5条的规定执行。

@#@@#@5.1.21采用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的车间,其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30m3/h·@#@人的标准规定。

@#@@#@5.1.22厂房内的设备和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杜绝无组织排放。

@#@@#@5.1.23依据车间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点的位置、数量,设计相应的防尘和排毒设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尘设备。

@#@@#@5.1.24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设计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

@#@如必须设置水平管道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孔,以利清除积尘,防止管道堵塞。

@#@@#@5.1.25按照粉尘类别不同,通风除尘管道内应保证达到最低经济流速。

@#@为便于除尘系统的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器的进出口处设测试孔,测试孔的位置应选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

@#@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系统中,应同时设置连续自动检测装置。

@#@@#@5.2有害物理因素的控制@#@5.2.1防暑@#@5.2.1.1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降温措施。

@#@@#@5.2.1.2热加工厂房的平面布置应呈"@#@L"@#@型或"@#@Ⅱ"@#@,或"@#@Ⅲ"@#@型。

@#@开口部分应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而各翼的纵轴与主导风向呈0~45°@#@夹角。

@#@@#@5.2.1.3高温厂房的朝向,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对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作用确定。

@#@厂房的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宜成60°@#@~90°@#@夹角,最小也不应小于45°@#@角。

@#@@#@5.2.1.4热源的布置应尽量布置在车间的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热源布置应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措施和降温措施。

@#@@#@5.2.1.5热车间应设有避风的天窗,天窗和侧窗应便于开关和清扫。

@#@@#@5.2.1.6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

@#@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4m。

@#@如低于4m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

@#@@#@5.2.1.7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

@#@产生大量热、湿气、有害气体的单层厂房的附属建筑物,占用该厂房外墙的长度不得超过外墙全长的30%,且不宜设在厂房的迎风面。

@#@@#@5.2.1.8产生大量热或逸出有害物质的车间,在平面布置上应以其最大边作为外墙。

@#@如四周均为内墙时,应采取措施向室内送入清洁空气。

@#@@#@5.2.1.9当室外实际出现的气温等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车间内作业地带的空气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散热量小于23w/m3·@#@h的车司不得超过室外温度3℃C;@#@散热量23~116w/m3·@#@h的车间不得超过室外温度5℃;@#@散热量大于116w/m3·@#@h的车间不得超过室外温度7℃;@#@@#@5.2.1.10车间作业地点夏季空气温度,应按车间内外温差计算。

@#@其室内外温差的限度,应根据实际出现的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确定,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表1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2及以下@#@23@#@24@#@25@#@26@#@27@#@28@#@29~32@#@33及以上@#@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差(℃)@#@10@#@9@#@8@#@7@#@6@#@5@#@4@#@3@#@2@#@5.2.1.11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5.2.1.12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内气温不应高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5~27℃。

@#@@#@5.2.1.13特殊高温作业,如高温车间天车驾驶室、车间内的监控室、操作室、炼焦车间拦焦车驾驶室等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应小于700w/m2室内气温不应超过28℃。

@#@@#@5.2.1.14工艺上以湿度为主要要求的空气调节车间(如纺织厂)内,空气温湿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相对湿度(%)@#@50@#@60@#@70@#@80@#@温度(℃)@#@30@#@29@#@28@#@27@#@5.2.1.15高温作业地点采用局部送风降温措施时,带有水雾的气流达到工作地点的风速应控制在3~5m/s,雾滴直径应小于100μm;@#@不带水雾的气流到达工作地点的风速,轻作业应控制在2~3m/s重作业应控制在4~6m/s@#@5.2.1.16在炎热季节对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

@#@@#@5.2.2防寒@#@5.2.2.1凡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的月份在三个月及三个月以上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出现≤8℃的月份为两个月以下的地区应设局部采暖设施。

@#@@#@表3冬季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劳动强度(分级)@#@采暖温度(℃)@#@Ⅰ@#@18~21@#@Ⅱ@#@16~18@#@Ⅲ@#@14~16@#@Ⅳ@#@12~14@#@注:

@#@劳动强度分级方法见附录B。

@#@@#@5.2.2.2集中采暖车间,当每名工人占用的建筑面积较大时(≥50m2),仅要求工作地点及休息地点设局部采暖设施。

@#@@#@5.2.2.3凡采暖地区的生产辅助用室冬季室温不得低于表4中的规定。

@#@@#@表4冬季辅助用室的温度@#@辅助用室名称@#@气温(℃)@#@厕所、盥洗室@#@12@#@食堂@#@18@#@办公室、休息室@#@18~20@#@技术资料室@#@20~22@#@存衣室@#@18@#@淋浴室@#@25~27@#@更衣室@#@25@#@5.2.2.4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等于或小于-20℃的地区,为防止车间大门长时间或频繁开放而受冷空气的侵袭,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门斗、外室或热空气幕。

@#@@#@5.2.2.5设计热风采暖时,应防止强烈气流直接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送风风速一般应在0.1~0.3m/s,送风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

@#@@#@5.2.2.6生产时用水较多或产生大量湿气的车间,设计时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湿设施,防止顶棚滴水和地面积水。

@#@@#@5.2.2.7车间的维护结构应防止雨水渗透,冬季需要采暖的车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应防止凝结水气,围护结构不包括门窗。

@#@特殊潮湿车间工艺上允许在墙上凝结水气的除外。

@#@@#@5.2.2.8低温作业车间(冷库)应附设工作服烘干室及淋浴室。

@#@淋浴室气温应符合本标准表5.2.2.3的规定。

@#@@#@5.2.3防噪声与振动@#@5.2.3.1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应尽量远离其他非噪声作业车间、行政区和生活区。

@#@@#@5.2.3.2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工艺允许远距离控制的,可设置隔声操作(控制)室。

@#@@#@5.2.3.3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有防止振动传播的措施。

@#@@#@5.2.3.4噪声与振动强度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对振幅、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减振基础。

@#@@#@5.2.3.5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

@#@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表5)。

@#@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表5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日接触噪声时间(h)@#@卫生限值[dB(A)]@#@8@#@85@#@4@#@88@#@2@#@91@#@1@#@94@#@1/2@#@97@#@1/4@#@100@#@1/8@#@103@#@最高不得超过115[dB(A)]@#@5.2.3.6生产性噪声传播至非噪声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制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表6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地点名称@#@卫生限值dB(A)@#@工效限值dB(A)@#@噪声车间办公室@#@75@#@不得超过55@#@非噪声车间办公室@#@60@#@会议室@#@60@#@计算机室、精密加工室@#@70@#@5.2.3.7具有脉冲噪声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不应超过表7的规定@#@表7工作地点脉冲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峰值(dB)@#@100@#@140@#@1000@#@130@#@10000@#@120@#@5.2.3.8工作地点生产性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而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可采用有效个人防护措施。

@#@@#@5.2.3.9局部振动作业,其接振强度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不得超过5m/s2日接振时间少于4小时可按表8适当放宽。

@#@@#@表8局部振动强度卫生限值@#@日接振时间(h)@#@卫生限值(m/s2)@#@2~4@#@6@#@~2@#@8@#@~1@#@12@#@超过上述卫生限值应采取减振措施,若采取现有的减振技术后仍不能满足卫生限值的,应对操作者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

@#@@#@5.2.3.10全身振动作业,其接振作业垂直、水平振动强度不应超过表9中的规定。

@#@@#@表9全身振动强度卫生限值@#@工作日接触时间(h)@#@卫生限值@#@dB(A)@#@m/s2@#@8@#@116@#@0.62@#@4@#@120.8@#@1.1@#@2.5@#@123@#@1.4@#@1.0@#@127.6@#@2.4@#@0.5@#@131.1@#@3.6@#@5.2.3.11受振动(1~80Hz)影响的辅助用室(办公室、会议室、计算机房、电话室、精密仪器室等),其垂直或水平振动强度不应超过表10中规定的卫生限值。

@#@@#@表10辅助用室垂直或水平振动强度卫生限值@#@接触时间(小时/日)@#@卫生限值@#@工效限值@#@dB(A)@#@m/s2@#@dB(A)@#@m/s2@#@8@#@110@#@0.31@#@100@#@0.098@#@4@#@114.8@#@0.53@#@104.8@#@0.17@#@2.5@#@117@#@0.71@#@107@#@0.23@#@1@#@121.6@#@1.12@#@111.6@#@0.37@#@0.5@#@125.1@#@1.8@#@115.1@#@0.57@#@5.2.3.12噪声和振动的控制在发生源控制的基础上,对厂房的设计和设备的布局需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

@#@@#@5.2.3.13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修筑隔振沟。

@#@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车间墙体应加厚。

@#@为减轻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和传播,设置隔声室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隔声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

@#@@#@5.2.3.14燥声强度超过GBJ87要求的厂房,其内墙、顶棚应设计安装吸声层。

@#@@#@5.2.4防非电离辐射(射频辐射)@#@5.2.4.1生产工艺过程有可能产生微波或高频电磁场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电磁辐射能的泄漏措施。

@#@@#@5.2.4.2工作地点微波(300MHz~300GHz)电磁辐射强度不应超过表11规定的限值。

@#@@#@表11工作地点微波辐射强度卫生限值@#@波型@#@平均功率密度(μw/cm2)@#@日总计量(μw/cm2)@#@连续波@#@50@#@400@#@脉冲波@#@固定辐射@#@25@#@200@#@非固定辐射@#@500@#@4000@#@工作日接触连续波时间小于8小时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Pd=400/t@#@Pd:

@#@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μw/cm2);@#@@#@t:

@#@接触辐射时间(小时)@#@工作日接触脉冲波时间小于8小时,容许辐射平均的功率密度按下式计算:

@#@@#@Pd=20O/t@#@5.2.4.3短时间接触时卫生限值不得大于5mw/cm2,同时需要使用个体防护用具。

@#@@#@5.2.4.4高频电磁辐射(频率30MHZ—300MHZ)工作地点辐射强度卫生限值不应超过表12的规定:

@#@@#@表12高频辐射强度卫生限值@#@波型@#@日接触时间(h)@#@功率密度@#@mw/cm2@#@v/m@#@连续波@#@8@#@0.05@#@14@#@4@#@0.10@#@19@#@脉冲波@#@8@#@0.025@#@10@#@4@#@0.05@#@14@#@ @#@5.2.4.5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有良好的屏蔽措施。

@#@@#@5";i:

5;s:

9181:

"@#@G567线礼县至成县至康县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编制:

@#@@#@审核:

@#@@#@审批: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G567线礼成康公路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经理1分部@#@二O一五年三月---二O一六年十二月@#@工程质量管理及考核办法@#@工程质量是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基石和生命线,为进一步开展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年”活动,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提高企业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激发全体员工的质量管理参与意识和管理水平,特制定以下管理及考核办法。

@#@@#@一、工程质量管理@#@根据ISO9001:

@#@2000标准及公司制定的《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综合管理手册》,以“信守合同,建设精品,确保顾客满意;@#@强化管理,持续改进,赢得社会信誉”为质量方针,以“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工程优良率90%;@#@顾客满意度90%。

@#@”为质量目标,全面推行质量管理。

@#@@#@1、我项目部必须按照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综合管理手册》和质量计划、目标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并设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项目部制定各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责,制定有关管理人员和班组、操作工人质量职责。

@#@@#@3、项目部成立QC小组,对技术难题和施工方案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以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加强企业员工质量意识建设,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应进行应知应会和质量标准教育与培训,并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发上岗合格证挂牌上岗。

@#@@#@二、项目质量控制@#@总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以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2、加强对施工处质量因素的控制,即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的控制。

@#@@#@3、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

(一)、原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控制@#@1、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评估,择优选择供货厂家,并签定材料购销合同,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2、合理科学地组织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强材料的周转。

@#@@#@3、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严格按项目部管理手册加强对材料的运输、仓库、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的材质化验单。

@#@对于主要工程材料要求对不同的批号及批量均应进行检验,对每单项工程所有的主要材料均需进行检验。

@#@@#@

(二)、加强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关键,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在经济上合理,有利于减低工程成本。

@#@@#@(三)、加强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1、机械设备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使其具有工程的适用性,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2、根据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选择机械设备,要能满足需要和保证质量。

@#@@#@3、机械设备使用操作应执行“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四)、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

@#@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将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有效的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

@#@@#@3、加强每道工序的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程质量满足规范的要求。

@#@@#@4、加强施工质量的预控,事先对要进行的施工项目,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预控的措施予以预控。

@#@@#@5、加强成品、半成品的养护,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行之有效的成品、半成品养护措施,加强对养护工作的检查。

@#@@#@6、加强对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加强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

@#@工程质量成本管理是提高质量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项目部在施工中应定期组织质量成本分析工作,提出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分析的重点应放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项目上。

@#@根据质量分析报告,项目部应做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质量成本的增加。

@#@@#@三、工程质量考核办法@#@1、工程质量考核是项目部考核的核心组成部分,实行质量事故一票否决制。

@#@@#@2、考核每月进行,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自行对本项目的施工处施工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项目部《质量奖罚办法》内。

@#@@#@3、项目部依照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交通部颁《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综合管理手册》等的要求对项目部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考核。

@#@@#@4、考核内容分外业考核。

@#@将外业考核作为项目部考核的重点,项目部将根据各施工处工程特点,分别就分项工程依据检验频率进行现场检验,并对各分项工程施工处劳务队进行量化打分,得分结果由质检部进行汇总。

@#@@#@5、本项目部的考核实行复核制,每次考核中提出的问题,由项目质检负责人签字认可,各施工处限期整改,项目部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复核。

@#@@#@6、项目部每个月对各施工处劳务队质量进行一次评比、总结、表扬奖励先进,对考核不合格的劳务队进行严肃处理和经济处罚。

@#@@#@砼护肩、边沟分项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表@#@项目名称:

@#@G567线礼成康公路维修改造工程@#@检查部门:

@#@质量安全检查组@#@劳务队名称:

@#@@#@日期:

@#@年月日@#@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分值@#@得分@#@备注(存在问题)@#@1@#@断面尺寸@#@①基坑开挖尺寸;@#@回填料是否分层填筑并压实、表面是否平整;@#@@#@20@#@②宽度、平整度、高程、混凝土强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0@#@2@#@外观质量鉴定@#@①砼表面平整密实、有无明显施工缝、棱角是否平直;@#@@#@10@#@②自拌混凝土是否规范;@#@@#@③已浇筑完成的段落是否及时洒水养生;@#@@#@10@#@④外露面有无蜂窝麻面、色泽是否一致,线型是否顺畅;@#@@#@10@#@3@#@安全防护@#@①安全施工标志牌、锥筒摆放位置是否符合安全交底要求;@#@@#@②劳务人员安全生产防护用品佩戴是否齐全;@#@@#@20@#@4@#@文明施工@#@①施工现场是否干净整洁;@#@@#@②原材料、混凝土标识牌是否填写摆放整齐;@#@@#@5@#@5@#@可借鉴的施工控制措施@#@施工过程中是否有创新的施工工艺及方法@#@5@#@总得分@#@注:

@#@由项目总工牵头,质检负责人组织质量检验部及各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分考核,综合评分根据本项目《质量奖罚办法》作出相应奖惩。

@#@@#@-6-@#@@#@分项工程质量安全检查结果评定表@#@项目名称:

@#@@#@G567线礼成康公路维修改造工程@#@检查部门:

@#@@#@质量安全检查组@#@日期:

@#@@#@序号@#@劳务队名称@#@月考核得分(100)@#@平均得分(100)@#@名次@#@备注@#@编制:

@#@@#@复核:

@#@@#@-8-@#@@#@";i:

6;s:

11444:

"供电公司220kV变电运行变电站岗位姓名@#@上岗考试卷(B卷)@#@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答卷共4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值@#@10@#@10@#@10@#@70@#@100@#@得分@#@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0.5分,共10分)@#@1.110kV双侧电源线路的重合闸方式,一般情况下电厂侧(或主电源侧)投(检同期)方式,对侧投(检无压)方式。

@#@@#@2.故障录波图是判定线路(故障点位置)、(故障性质)和(分析事故)的重要依据,是保护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3.停用低周减载装置或切换交流电压时,必须先停(直流)电源,后停(交流)电源。

@#@恢复时与此相反。

@#@@#@4.避雷器泄漏电流表计上应有警戒线,绿线表示(原始泄漏电流值),黄线表示超过允许泄漏电流值(30)%,红线表示超过允许泄漏电流值(50)%。

@#@@#@5.监控站人员经常(切换)受控站监控画面,随时监视各站的运行状态。

@#@@#@6.有人值班变电站(每天)测试代表电池一次,每周对(全部电池)测试一次;@#@无人值班站巡视时对(代表电池)进行测试,每月对(全部电池)测试一次。

@#@@#@7.值班人员应每月(定期)和在每次雷电后,及时检查、核对避雷器放电记数器(动作情况)和泄漏电流值。

@#@@#@选择题: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0.5分,共10分)@#@1、有载调压变压器过载(B)以上时,禁止分接变换操作。

@#@@#@(A)1.1倍(B)1.2倍(C)1.3倍@#@2、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指示的数值是(B)。

@#@@#@(A)平均值(B)有效值(C)最大值@#@3、保护及自动装置新投入或定值改变后,运行人员必须和(C)核对该装置的定值单,正确无误后方可投入运行。

@#@@#@(A)工作负责人(B)保护人员(C)当值调度员@#@4、保护及自动装置应按(A)进行定检,变电站应留存完整的定检报告。

@#@@#@(A)周期(B)型号(C)变电站@#@5、现场考问每月每人至少(A),考问题目记入个人学习记录。

@#@@#@(A)一次(B)两次(C)三次@#@6、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瓦斯保护应接(A)。

@#@@#@(A)跳闸(B)信号@#@7、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的备用冷却器,(A)应切换一次,投入时间不应少于四小时,冷却器的备用电源(B)切换一次。

@#@@#@(A)每周(B)每月(C)每季@#@8、低电压、低周减载装置动作切除的线路断路器,值班人员(C)。

@#@@#@(A)强送一次(B)试送一次(C)不得强送@#@9、电源频率增加时,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和角度误差(A)。

@#@@#@(A)均减少(B)变比误差增大,角度误差减少(C)角度误差增大,变比误差减少@#@10、如果操作票本身有错误,原票停止执行,已执行一项或多项,则在已执行下面,未执行项上面的中间横线右边用红笔注明停止操作的原因,并盖“(A)”章。

@#@@#@(A)已执行(B)未执行(C)作废;@#@@#@11、变压器负载为纯电阻时,输入功率性质(B)。

@#@@#@(A)无功功率(B)有功功率(C)感性;@#@@#@12、发生误操作隔离开关时应采取(C)的处理。

@#@@#@(A)立即拉开;@#@(B)立即合上;@#@@#@(C)误合时不许再拉开,误拉时在弧光未断开前再合上;@#@(D)停止操作。

@#@@#@13、220kV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作业时,应拉开二次熔断器是因为(A)。

@#@@#@(A)防止反充电;@#@(B)防止熔断器熔断;@#@(C)防止二次接地;@#@(D)防止短路。

@#@@#@14、变压器短路阻抗与阻抗电压(A)。

@#@@#@(A)相同;@#@(B)不同;@#@(C)阻抗电压大于短路阻抗;@#@(D)阻抗电压小于短路阻抗。

@#@@#@15、在发生非全相运行时,应闭锁(B)保护。

@#@@#@(A)零序二段;@#@(B)距离一段;@#@(C)高频;@#@(D)失灵@#@16、当电力系统无功容量严重不足时,会使系统(B)。

@#@@#@(A)稳定;@#@(B)瓦解;@#@(C)电压质量下降;@#@(D)电压质量上升。

@#@@#@17、操作票中关键字严禁修改,如(B)等。

@#@@#@(A)拉、合、投、退、取、装;@#@(B)拉、合、投、退、装、拆;@#@@#@(C)拉、合、将、切、装、拆;@#@(D)拉、合、停、启、装、拆@#@18、选择电压互感器二次熔断器的容量时,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B)。

@#@@#@(A)1.2倍;@#@(B)1.5倍;@#@(C)1.8倍;@#@(D)2倍。

@#@@#@19、投入主变压器差动启动连接片前应(A)再投。

@#@@#@(A)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连接片两端对地无电压后;@#@(B)检查连接片在开位后;@#@(C)检查其他保护连接片是否投入后;@#@@#@20、运行中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熔断器熔断应立即(B)。

@#@@#@(A)更换新的熔断器;@#@(B)停止运行;@#@(C)继续运行;@#@(D)取下二次熔丝@#@三、判断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错误的改正,每题1分,共10分)@#@1、净油器在运行中的主要作用是过滤变压器油中的杂物。

@#@(×@#@)@#@2、在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运行时,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辅助线圈的开口三角处有100V电压。

@#@(√)@#@3、变压器零序过电流保护一般接于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互感器上。

@#@(√)@#@4、SF6断路器在梅雨和凝霜季节、在湿度大于80%及以上,以及雨后24小时内、在室外温度达10℃及以下时,应投入加热驱潮装置。

@#@(√)@#@5、线路短时(48小时)停运而两侧纵联保护无工作时,纵联保护不必退出。

@#@(√)@#@6、微机填写两票,可采用点击项目开票方式或专家系统自动生成两票的方式。

@#@(×@#@)@#@7、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但为了方便也可以随意移动伤员。

@#@(×@#@)@#@8、新设备验收内容包括图纸、资料、设备、设备原始说明书、合格证、安装报告、大修报告、设备实验报告。

@#@(√)@#@9、变压器温升指的是变压器周围的环境温度。

@#@(×@#@)@#@10、 @#@装设接地线要先装边相后装中相。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1、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所属调度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哪些内容?

@#@@#@

(1)事故发生的时间及断路器跳闸情况;@#@@#@

(2)出现哪些信号(掉牌)或光字牌;@#@@#@(3)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动作及运行情况;@#@@#@(4)故障录波器动作倩况;@#@@#@(5)频率、电压、负荷及潮流的变化情况;@#@@#@(6)站内设备检查情况;@#@@#@(7)有关事故的其它现象和情况。

@#@@#@2、运行中的变压器,能否根据其发生的声音来判断运行情况?

@#@@#@答:

@#@变压器可以根据运行的声音来判断运行情况。

@#@用木棒的一端放在变压器的油箱上,另一端放在耳边仔细听声音,如果是连续的嗡嗡声比平常加重,就要检查电压和油温,若无异状,则多是铁芯松动。

@#@当听到吱吱声时,要检查套管表面是否有闪络的现象。

@#@当听到噼啪声时,则是内部绝缘击穿现象。

@#@@#@3、变电站设备定期切换与维护包括哪些内容?

@#@(220kV及以下变电站)@#@

(1)备用变压器(包括站用变)应每月充电一次,带负荷至少四小时。

@#@@#@

(2)备用的高压断路器每季至少投切一次,投入时间不应少于一小时,如有条件带负荷时,应带负荷。

@#@@#@(3)备用母线(包括旁路母线)应每月充电一次。

@#@@#@(4)事故照明、全站照明应每月检查一次。

@#@@#@(5)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的备用冷却器,每周应切换一次,投入时间不应少于四小时,冷却器的备用电源每月切换一次。

@#@@#@(6)防误闭锁装置应每季整体检查一次,工区防误专责人每半年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各站的防误闭锁装置维护检查一次,每年春检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7)每月至少对控制、保护等所有盘柜、室内外端子箱检查一次。

@#@@#@(8)每月对防小动物措施、安全工器具、消防设施、安全保卫设施至少检查维护一次。

@#@@#@(9)备用直流充电机每季切换一次。

@#@@#@4、微机保护运行中,值班人员巡视时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

(1)电源指示灯亮;@#@@#@

(2)运行监视灯指示正确;@#@@#@(3)开关位置、电压切换、重合闸充电灯指示正确;@#@@#@(4)定值切换开关位置正确;@#@@#@(5)同一线路的两套综合重合闸方式切换开关位置必须一致;@#@@#@(6)其余的信号灯均不亮;@#@@#@(7)打印纸充足;@#@@#@(8)保护压板投退正确。

@#@@#@5、设备启动前有哪些要求?

@#@@#@

(1)启动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均符合运行的要求,设备名称标牌、安装调试报告等齐全。

@#@@#@

(2)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人员培训等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完成。

@#@@#@(3)设备启动前,启动范围内所有的一次设备均在冷备用状态,保护自动化装置在停用状态,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定值及小开关、拨轮等位置正确,压板均在退出位置。

@#@@#@(4)新设备自当值运行人员向调度汇报具备启动条件起,即属于调度管辖设备,改变设备的状态必须有调度的正式操作命令。

@#@@#@(5)所有启动操作应严格按照调度部门下达的启动方案程序执行。

@#@@#@6、强迫油循环变压器发出“冷却器全停”信号和“冷却器备用投入”信号后,运行人员应如何处理?

@#@@#@答:

@#@强迫油循环变压器发出“冷却器全停”信号后,值班人员应立即检查断电原因,尽快恢复冷却装置的运行。

@#@对没有备用冷却器的变压器,值班人员应当向当值调度员申请降低负荷,否则应申请将变压器退出运行,防止变压器运行超过规定的无冷却运行时间,造成过热损坏。

@#@在变压器发出“备用冷却器投入”信号时,应检查故障冷却器的故障原因,尽快修复。

@#@@#@7、若综自系统后台出现“执行失败”,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检查?

@#@@#@答:

@#@应检查以下方面:

@#@@#@1) 检查防误闭锁装置是否运行正常,必要时可重新启动五防计算机并重新执行五防程序(断路器操作时电脑钥匙是否打至远方)@#@2) 测控屏、操作机构远方/就地把手是否打至就地位置@#@3) 被操作设备是否控制回路断线或者控制电源未给上@#@4) 被操作设备是否压力降低闭锁断路器操作等@#@5) 被操作设备的测控装置运行是否正常@#@";i:

7;s:

25988:

"工艺流程中构筑物及设备的比选@#@1、格栅的选择@#@格栅设置在泵房集水井进口处或污水处理系统前的污水渠道中,用以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或漂浮物防止水泵、管道和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机械设备如孔口等被磨损,使后续处理流程能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格栅的种类很多,可按不同的方式将其分类:

@#@@#@按栅条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与曲面格栅;@#@@#@按栅条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格栅与回转格栅;@#@@#@按栅条间隙宽度,可分为粗格栅(一般16~40mm,特殊情况可达100mm)、细格栅(1.5~10mm)和超细格栅(0.2~1.5mm);@#@@#@按清渣方式,可分为人工清渣、机械清渣和水力清渣。

@#@@#@格栅的类型分析比较表@#@格栅类型@#@运动状态@#@平面格栅@#@曲面格栅@#@固定格栅@#@适用范围:

@#@不同水位的污水渠道@#@适用范围广。

@#@@#@缺点:

@#@机械清渣时需要安装除污机@#@适用范围:

@#@水位较浅的污水渠道或格栅井。

@#@@#@缺点:

@#@机械清渣时需要安装除污机@#@回转格栅@#@适用范围:

@#@不同水位的污水渠道@#@适用范围广。

@#@@#@适用范围:

@#@水位较浅的污水渠道或格栅井。

@#@@#@常用机械格栅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比较@#@类型@#@比较项目@#@臂式格栅机@#@链式格栅机@#@钢绳式格栅机@#@回转式格栅机@#@适用范围@#@中等深度的宽大格栅@#@深度不大的中小型格栅,主要清除长纤维、带状物@#@固定式适用于深度范围大的中小型格栅,移动式适用于宽大格@#@深度较小的中小型格栅@#@优点@#@维护方便、寿命长@#@构造简单、占地小@#@适用范围广、检修方便@#@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检修容易、重量轻。

@#@@#@缺点@#@构造较复杂、耙齿与栅条对位较难@#@杂物可能卡住链条和链轮@#@防腐要求高、检修时需停水@#@制造要求高、占地较大@#@由上面两表可知平面格栅与曲面格栅均可做成粗格栅或细格栅。

@#@格栅的选用需根据具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来确定;@#@可以选取粗、细中单独的一个或进行组合设置。

@#@@#@清渣方式中的人工清渣的格栅适用于小型的污水处理厂。

@#@为保证清渣作业过程安全、可靠,格栅的安装角度以30°@#@~60°@#@为宜。

@#@人工清渣的时间间隔较长,其格栅间隙的设计净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的有效面积的2倍。

@#@@#@机械清渣格栅主要应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当栅渣量达到0.2m3/d时,为降低劳动成本、改善劳动与卫生条件,都决定了必须采用机械清渣的格栅。

@#@机械清渣的格栅的安装角度一般为60°@#@~90°@#@,机械清渣的时间间隔较短,甚至可以进行连续的清渣作业,因此格栅间隙的设计净面积可取较小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的有效面积的1.2倍。

@#@@#@选用格栅时需要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有效深度(沟深)、有效宽度(栅宽)、栅条间隙、安装角度、进水水质、水温等。

@#@根据以上的比较和叙述和进水水质水量以及后续处理工艺的考量,宜采用回转式平面格栅,采用机械清渣。

@#@@#@沉砂池的选择@#@沉砂池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不去除相对密度较小的有机颗粒。

@#@@#@工程设计中,沉砂池的设计原则及主要参数如下:

@#@@#@

(1)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均应设沉砂池,工业污水是否设置沉砂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的只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两只。

@#@@#@

(2)当污水自流入池时,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由抽水泵送入时,应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进行计算;@#@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按降雨时设计流量计算。

@#@@#@(3)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杂质一般以相对密度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的颗粒为主。

@#@@#@(4)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照10万m3污水的沉砂量为3m3计(每立方米污水0.03L),沉砂含水率约为60%,重度1.5t/m3,贮泥斗的容积按2天的沉砂量计。

@#@采用重力排砂时,贮砂斗斗壁倾角不小于55°@#@。

@#@@#@(5)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6)除砂一般宜采用砂泵或空气提升泵等机械方法。

@#@沉砂经砂水分离后,干砂在贮砂池或晒砂厂贮存或直接装车外运。

@#@由于排砂的不连续性,重力或机械排砂方法均会发生排砂管堵塞的现象,在设计中也应考虑水力冲洗等防堵塞措施。

@#@人工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

@#@@#@沉砂池的池型@#@沉砂池的池型可分为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旋流式沉砂池。

@#@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式沉砂池。

@#@@#@常用的沉砂池比较@#@ 沉砂池类型@#@比较项目@#@平流式@#@曝气式@#@旋流式@#@构造@#@由入流渠、出流渠、闸板、水流部分及沉砂斗组成@#@曝气沉砂池为狭长矩形,横断面接近正方形。

@#@@#@由进水口、出水口、沉砂分选区、集砂区、砂提升管、电动机、传动装置和变速箱组成。

@#@@#@原理@#@污水由入流渠进入在狭长的矩形中流动过程中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自然沉降,流入泥斗。

@#@相对密度较轻的附着有有机物的细小颗粒随水流流出。

@#@@#@污水从一端进入后沿池子纵向流动,曝气产生的密度差使池内水流作旋流运动,两者叠加最终使污水呈螺旋流向前推进。

@#@@#@污水由进水口沿切线方向流入沉砂区,由转盘和斜坡式叶片带动旋转,在水流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污水中密度较大的砂粒被甩向池壁,掉入砂斗,较轻的有机物则被留在了污水中。

@#@@#@优点@#@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工作稳定、构造简单、排砂较方便。

@#@@#@可通过调节曝气量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使得除砂效率较稳定。

@#@@#@还对污水进行了预曝气。

@#@@#@去除沉砂表面附着有机物,沉砂效率高、占地小、能耗低、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

@#@@#@缺点@#@沉砂表面约附着15%的有机物,使沉砂易于腐化发臭,污染环境,增加后续处理难度,需配置洗砂机。

@#@@#@出水溶解氧较高,对于要求前级处理工序为厌氧或缺氧状态的生物处理工艺不理。

@#@@#@结构复杂、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维护管理费用较高。

@#@@#@@#@综合上述叙述及比较结果选取旋流式沉砂池作为一级处理中的沉砂池。

@#@@#@二沉池@#@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生物膜法或活性污泥法)之后,在活性污泥法中用于沉淀分离活性污泥并提供回流污泥。

@#@在生物膜法工艺中,用于沉淀去除腐殖污泥。

@#@@#@二沉池在活性污泥法工艺中不仅要进行固液分离,还要将污泥进行一定程度的浓缩以供回流,而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又比较差,因此一般选用较低的表面水力负荷;@#@二沉池在生物膜工艺中只需进行固液分离、不需要进一步浓缩,脱落生物膜又比活性污泥易于沉淀,所以一般可选用较高的表面水力负荷。

@#@@#@污水处理厂中常用的沉淀池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斜板(管)沉淀池。

@#@@#@表各种形式沉淀池性能特点和适用条件表@#@型式@#@性能特点@#@适用条件@#@平流式@#@优点:

@#@1、可就地取材,造价低;@#@@#@2、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3、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4、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缺点:

@#@1、不采用机械排泥装置,排泥较困难@#@2、机械排泥设备,维护复杂;@#@@#@3、占地面积较大@#@1、一般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2、进水含砂量大时作沉砂池。

@#@@#@竖流式@#@优点:

@#@1、排泥较方便@#@2、占地面积较小@#@缺点:

@#@1、上升流速受颗粒下沉速度所限,出水流量小,一般沉淀效果较差;@#@@#@2、施工较平流式困难@#@一般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辐流式@#@优点:

@#@1、沉淀效果好;@#@@#@2、有机械排泥装置时,排泥效果好;@#@@#@缺点:

@#@1、基建投资及费用大;@#@@#@2、刮泥机维护管理复杂,金属耗量大;@#@@#@3、施工较平流式困难@#@1、一般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2、在污水处理厂中可用作初沉池或二沉池@#@斜管(板)式@#@优点:

@#@1、沉淀效果高;@#@2、池体小,占地少@#@缺点:

@#@1、斜管(板)耗用材料多,且价格较高;@#@@#@2、排泥较困难@#@1、宜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2、宜用于旧沉淀池的扩建、改建和挖槽@#@鉴于上述叙述以及前后构筑物的连接情况,二沉池选择辐流式沉淀池。

@#@@#@混合设备的比选@#@1、混合工艺的作用及要求@#@

(1)混合的作用@#@混合的主要作用,是让药剂迅速而均匀地扩散到水中,使其水解产物与水中的胶体微粒充分作用完成胶体脱稳,以便进一步去除。

@#@按目前的观点,脱稳过程需时很短,理论上只要数秒钟。

@#@在实际设计中,一般不超过2min。

@#@@#@

(2)混合要求@#@对混合的基本要求是快速与均匀。

@#@“快速”是因混凝剂在原水中的水解及发生聚合絮凝的速度很快,需尽量造成急速的扰动,以形成大量氢氧化物胶体,而避免生成较大的绒粒。

@#@“均匀”是为了使混凝剂在尽量短的时间里与原水混合均匀,以充分发挥每一粒药剂的作用,并使水中的全部悬浮杂质微粒都能受到药剂的作用。

@#@@#@2、混合设备原理及其设计参数和适用范围@#@A、水泵混合@#@水泵混合指药剂溶液加于水泵吸水管中,通过水泵叶轮高速转动达到混合效果。

@#@不需设专门混合设施。

@#@@#@药剂一般采用泵前投加,为防止空气进入水泵吸水管内,必须没一个装有浮球阀的水封箱,对于投加腐蚀性强的药剂应注意避免腐蚀水泵叶轮及管道。

@#@@#@该方法适用于取水泵房距离处理构筑物150m以内的大、中、小型水厂。

@#@@#@B、管式混合@#@

(1)管道混合@#@管道混合指将药剂直接投入水泵压水管中,利用管道内紊动水流达到混合目的。

@#@@#@要求:

@#@①投药点至絮凝池的距离s≥50d(d为管径);@#@@#@②管内流速v=1.2~1.5m/s;@#@@#@③管内水头损失h≥0.3~0.4m(若h不足,可在管内设置文丘利管或孔板)。

@#@@#@

(2)管式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是利用在管道内设置多组固定分流板(称混合单元)使水流成对分流,同时又有交叉和旋涡反向旋转,以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

@#@@#@(3)扩散混合器@#@扩散混合器指在管式孔板混合器前设一锥形帽,利用水流的扩散、收缩在管内产生紊动而达到混合目的。

@#@@#@(4)管件混合@#@管件混合指利用异径管、弯头、三通等组成的管配件的混合作用达到混合目的。

@#@@#@C、机械混合池@#@机械混合利用搅拌装置使水和药剂在混合池内剧烈混合。

@#@@#@机械搅拌混合池的池形为圆形或方形,可以采用单格,也可以多格串联。

@#@@#@

(1)搅拌装置@#@机械混合的搅拌器可以是桨板式、螺旋桨式或透平式。

@#@桨板式采用较多,适用于容积较小的混合池(一般在2m3以下),其余可用于容积较大的混合池。

@#@@#@

(2)设计参数@#@混合时间控制在10~30s以内,最大不超过2min,桨板外缘线速度为1.5~3m/s。

@#@@#@混合池内一般设带两叶的平板搅拌器。

@#@@#@当H(有效水深):

@#@D(混合池直径)≤1.2~1.3时,搅拌器设一层;@#@@#@当H:

@#@D>@#@1.2~1.3时,搅拌器可设两层;@#@@#@当H:

@#@D的比例很大时,可多设几层,相邻两层桨板采用90°@#@交叉安装,间距为(1.0~1.5)Do(搅拌器直径);@#@@#@搅拌器离池底(0.5~0.75)Do,搅拌器直径Do=(1/3~2/3)D,@#@搅拌器宽度B=(0.1~0.25)D。

@#@@#@4、水力混合池@#@利用水流跌落或改变水流方向以及速度大小而产生湍流进行的混合称为水力混和。

@#@需要有一定的水头损失达到足够的速度梯度,方能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

(1)涡流式混合池:

@#@便于排渣,适用于混凝剂浓度低及投加石灰调整PH值的混合。

@#@设计进口流速1~2m/s,出口液面上升流速0.20~0.30m/s,停留时间1.5min左右。

@#@@#@

(2)跌水混合池:

@#@可用于小型水厂,应保持0.3m以上跌落高度,出水管流速1~2m/s。

@#@@#@(3)水越式混合池:

@#@适用于有较大跌水水头的水厂,当跌落高度>@#@0.5m时,可使跌落后水流流速>@#@3m/s,产生水越进行混合。

@#@@#@4絮凝@#@絮凝过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而形成更大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

@#@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隔板絮凝、折板絮凝、栅条(网格)絮凝、和机械搅拌絮凝。

@#@@#@表絮凝池的类型及特点表@#@类型@#@特点@#@适用条件@#@隔板式絮凝池@#@往复式@#@优点:

@#@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缺点:

@#@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转折处钒花易破碎@#@水量大于30000m3/d的水厂;@#@水量变动小者@#@回转式@#@优点:

@#@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构造简单,管理方便;@#@@#@缺点:

@#@出水流量不宜分配均匀,出口处宜积泥@#@水量大于30000m3/d的水厂;@#@水量变动小者;@#@改建和扩建旧池时更适用@#@机械搅拌絮凝池@#@优点:

@#@容积小,水头损失较小;@#@@#@缺点:

@#@池子较深,地下水位高处施工较难,絮凝效果较差@#@一般用于中小型水厂@#@折板式絮凝池@#@优点:

@#@絮凝效果好,絮凝时间短,容积较小;@#@@#@缺点:

@#@构造较隔板絮凝池复杂,造价高@#@流量变化较小的中小型水厂@#@网格絮凝池@#@优点:

@#@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缺点:

@#@末端池底易积泥@#@根据以上各种絮凝池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并进行比较,本设计选用机械搅拌@#@沉淀池的比选@#@深度处理的沉淀池功能与给水处理中沉淀池的功能相似。

@#@经混合、絮凝后,水中悬浮颗粒已形成粒径较大的絮凝提,需在沉淀或澄清构筑物里分离出来。

@#@@#@常见各种形式沉淀池的性能特点及适用条件见如下的各种形式沉淀池性能特点和适用条件@#@表各种形式沉淀池性能特点和适用条件表@#@型式@#@性能特点@#@适用条件@#@平流式@#@优点:

@#@1、可就地取材,造价低;@#@@#@2、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3、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4、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缺点:

@#@1、不采用机械排泥装置,排泥较困难@#@2、机械排泥设备,维护复杂;@#@@#@3、占地面积较大@#@1、一般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2、进水含砂量大时作沉砂池。

@#@@#@竖流式@#@优点:

@#@1、排泥较方便@#@2、占地面积较小@#@缺点:

@#@1、上升流速受颗粒下沉速度所限,出水流量小,一般沉淀效果较差;@#@@#@2、施工较平流式困难@#@一般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辐流式@#@优点:

@#@1、沉淀效果好;@#@@#@2、有机械排泥装置时,排泥效果好;@#@@#@缺点:

@#@1、基建投资及费用大;@#@@#@2、刮泥机维护管理复杂,金属耗量大;@#@@#@3、施工较平流式困难@#@2、一般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2、在污水处理厂中可用作初沉池或二沉池@#@斜管(板)式@#@优点:

@#@1、沉淀效果高;@#@2、池体小,占地少@#@缺点:

@#@1、斜管(板)耗用材料多,且价格较高;@#@@#@2、排泥较困难@#@2、宜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2、宜用于旧沉淀池的扩建、改建和挖槽@#@鉴于上述叙述以及前后构筑物的连接情况,深度处理的沉淀池选用斜管(斜板)沉淀池。

@#@@#@常用过滤池型比较@#@特点@#@滤池类型@#@适用条件@#@优点@#@缺点@#@快滤池@#@普通快滤池@#@大中型净水厂@#@1运行管理可靠,单池面积大@#@2、池深较浅@#@3、有成熟的运行经验,滤料易得@#@1、阀件太多@#@2、一般为大阻力冲洗,须专设冲洗设备@#@多层滤池@#@大中小型净水厂@#@1、滤池较其他滤池高,单池面积大@#@2、含污能力提高,工作周期较长@#@1、滤料粒径选择较严格@#@2、冲洗要求严格,否则滤料内易积泥或发生混层现象@#@无阀滤池@#@适用于小型水厂,一般在1万立方米每日以下@#@1、不需设置阀门@#@2、自动冲洗,管理方便@#@1、运行过程看不到滤层情况@#@2、清砂不变,单池面积较小@#@3、冲洗效果较差,反冲洗时要浪费部分水量@#@虹吸滤池@#@中型水厂@#@单池面积不宜过大@#@1、不需大型闸阀,简化处理流程@#@2、无需冲洗水塔或冲洗泵@#@3、实现自动化控制@#@1、小阻力冲洗,单池面积不能太大@#@2、池深较大,结构较复杂@#@移动冲洗罩滤池@#@适用于大中水厂@#@1、不需大型闸阀,造价较低@#@2、简化了进出水系统;@#@池构造简单@#@3、易实现自动化控制@#@1、移动罩桁车装置制造安装要求较高,维修较麻烦@#@2、常因罩体对位不准或密封不严影响冲洗效果@#@均质滤料滤池(V型滤池)@#@适用于大中型水厂@#@单池面积可达150m²@#@以@#@1、运行稳妥可靠@#@2、采用砂滤料。

@#@材料易得@#@3、滤床含污量大、周期长、滤速高@#@4、具有气水反洗和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1、配套设备多,如鼓风机等@#@2、土建较复杂,池深比普通快滤池深@#@为满足水质要求,防止疾病的传播,必须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主要是借助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法、超声波法、紫外线照射法等,化学方法主要采用卤素族消毒剂(液氯、二氧化氯、溴及溴化物等)。

@#@@#@常用消毒方法比较@#@特点@#@消毒类型@#@适用条件@#@优点@#@缺点@#@液氯@#@各种规模水厂@#@1、消毒效果稳定,余氯保持时间较长@#@2、设备简单,造价低,运行费低。

@#@@#@1、加氯量过大时,水味道不良@#@2、原水有机物高时会产生有机氯化物@#@氯胺@#@大中型净水厂或临时性供水原水中有机物多以及输配水管线较长时@#@1、能降低三卤甲烷和氯酚的产生@#@2、能延长管网中剩余氯的持续时间抑制细菌生成@#@1、消毒作用比液氯进行的慢,需较长接触时间@#@2、需增加加氯设备,操作管理麻烦@#@漂白粉@#@小型净水厂或临时性供水@#@1、具有余氯的持续消毒作用@#@2、投加设备简单,价格低廉@#@1、含氯量低,用量多,制备容积大@#@2.操作麻烦@#@臭氧氧化@#@大中小型水厂,原水污染程度高时@#@1、杀菌作用强,对水的臭味、水色都能有效的去除@#@2、接触时间短。

@#@不生成有机物@#@1、管网没有剩余消毒能力@#@2、设备复杂,运行费用高。

@#@@#@紫外线@#@小型净水厂@#@1、不改变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产生气味@#@2、接触时间短@#@1、没有剩余消毒能力@#@2、消耗电能多,运行费用高@#@我国普遍采用氯消毒,因为液氯消毒具有余氯持续消毒的作用,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投量准确,不需要庞大的设备等优点,故本设计亦采用液氯消毒@#@3.3主要生产构筑物工艺设计@#@3.3.1进水泵房@#@污水进水泵房由格栅间、泵房组成(泵房配电间设于离泵房不远的地方,具体布置见污水厂平面总体布置图,另外厂内另设有集中变配电间、中控室)。

@#@@#@1.格栅间@#@平面尺寸:

@#@长宽=7.15米6.60米,地下深6.53米,为钢筋砼结构,格栅间内设中格栅和细格栅,中格栅栅条间隙为26mm,两栅间隔墙宽取0.6m,栅槽总宽度为3.27m.最大过栅流速为0.9m/s。

@#@格栅的运行由格栅前、后水位差自动控制。

@#@栅渣由设于平台面以下的国产无轴螺旋输送器输出后外运处置。

@#@@#@2.泵房采用半地下室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

@#@长宽=8.00米16.60米,地下埋深4.33米,采用立式污水泵抽升污水,泵房内设四台型号为@#@500QW2600—15—160的立式污水泵(四用一备)。

@#@单泵流量为2600米3/时,扬程为15米,转速745转/分,电机功率160千瓦。

@#@@#@每台泵出水管上设微阻缓闭止回阀,起吊设备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5吨。

@#@@#@3.3.2细格栅和沉砂池@#@共设两道进口细格栅,安装在出水井与沉砂池的连接渠道上,用于去除进厂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安全运行。

@#@细格栅(一期)分两组设置,每组设2道进口机械弧形细格栅(旋转角为90。

@#@)及1道人工应急格栅(国产),渠宽为3.86m,栅隙宽为20mm,最大过栅流速为0.9m/s.格栅的运行由格栅前、后水位差自动控制。

@#@栅渣由设于平台面以下的国产无轴螺旋输送器输出后外运处置。

@#@沉砂池采用了旋流式沉砂池(分两组设2池,型号旋流式沉砂池Ⅱ50),旋流式沉砂池Ⅱ型号50的尺寸(mm)@#@型@#@号@#@流量@#@(万m3/d)@#@A@#@B@#@C@#@D@#@E@#@F@#@J@#@L@#@50@#@19.00@#@46100@#@1520@#@1370@#@2740@#@460@#@2440@#@1780@#@2130@#@采用重力排砂,这使得排出的砂含有机物较少,有利于污水的后续生物处理及泥砂的处置。

@#@由两座沉砂池排出的泥砂经2台国产的砂水分离器处理后外运处置。

@#@@#@3.3.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对于去除污水中泥沙悬浮物质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能够一定对污水中的BOD5起一定的去除作用。

@#@这样既能使污水的初步处理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又能减小后续处理的压力,因此考虑设置初次沉淀池。

@#@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以及考虑到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等,根据计算结果设置四个辐流式初次沉淀池,池子的直径取36米。

@#@有效水深为3米。

@#@@#@3.3.4A2/O池@#@A2/O生物池分两组(共4座),污泥负荷为0.12kgBODs/(kgMLSS·@#@d),单池平面尺寸为86.47m×@#@50m(不包括隔墙厚度),池深为5.7m(有效水深为5m),每池分三区即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每池设有3根进气总管,每根总管设有1个进口电动空气调节蝶阀(用于调节供氧量)。

@#@A2/O工艺需有大量的混合液回流(一般为处理水量的2~4倍),这使得其能耗较高。

@#@为此,在设计时结合了循环流式生物池的特点,采用了类似氧化沟循环流式水力特征的池型,省去了混合液@#@回流以降低能耗,同时在该池中独辟厌氧区除磷及设置前置反硝化区脱氮等有别于常规氧化沟的池体结构,充氧方式采用高效的鼓风微孔曝气、智能化的控制管理,这大大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在确保常规二级生物处理效果的同时,经济有效地去除了氮和磷。

@#@该系统较常规A2/O工艺降低能耗约0.045(kW·@#@h)/m3。

@#@@#@3.3.5鼓风机房@#@鼓风机房的土建部分按160000m3/d的总规模一次建成,近期设备按20×@#@10m/d装机。

@#@鼓风机房的土建部分按50×@#@15m3/d的总规模一次建成,近期设备按20×@#@10m/d装机。

@#@鼓风机房与全厂的变配电间合建,其平面尺寸为40×@#@20m。

@#@机房内设4台罗茨鼓风机(型号为RF-350,电机功率为220kW),该风机高效节能,转子平衡精度高,振动小,齿轮精度高,噪声低,寿命长,输送气体不受油污染。

@#@@#@3.3.6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共四座。

@#@二沉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沉淀池,每座池内径41.2米,为半地下式钢筋砼结构。

@#@表面负荷1.5,停留时间为2.5小时,有效水深1.73米,另加超高0.5米。

@#@后考虑到管道敷设,泥斗设为2.00米。

@#@出水采用双侧三角堰板出水,堰上负荷为0.47升/秒。

@#@两座池共用一座配水集泥井,中心配水,周边集泥。

@#@@#@每座二沉池上设1台ZBG周边传动刮泥机,桥长40米,桥宽0.8米,旋转速度3.2米/分。

@#@@#@3.3.7配水集泥井@#@集泥井内设有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均采用进口潜污泵。

@#@采用钢筋砼结构。

@#@集泥井内设两台回流污泥泵,最大汇流比为100%。

@#@@#@3.3.8污泥浓缩池@#@进入浓缩池污泥含水率99.4%,浓缩后含水率97%,浓缩池固体负荷30(公斤/米2日)。

@#@近期设浓缩池2座,每座池内径17米,池高4.0米,采用半地下式钢筋砼结构。

@#@@#@3.3.9脱水车间@#@每日由浓缩池来的干泥泥量为19522.5公斤,含水率97%,污泥体积648.61,污泥经离心脱水后,脱水后的污泥外运。

@#@脱水车间内设2台离心脱水机,另预留一台机组位置,两台机组每天工作12小时。

@#@@#@";i:

8;s:

24718: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统计办法和评价指标,适用于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2基本要求@#@2.1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适合现代化电力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选型、生产运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为了使供电可靠性评价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特制定本规程。

@#@@#@2.2本规程以供电系统是否对用户停电为统计评价标准,统一了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统计方法与评价指标。

@#@@#@按照本规程统计计算的数据和指标,应成为供电企业下列诸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

@#@@#@——城市电网的规划、设计和改造;@#@@#@——编制供电系统运行方式、检修计划和制定有关生产管理措施;@#@@#@——制定供电可靠性标准和准则;@#@@#@——选择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可行途径。

@#@@#@2.3供电企业应对其全部管辖范围内的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管辖范围内的供电系统是指本企业产权范围的全部以及产权属于用户而委托供电部门运行、维护、管理的电网及设施。

@#@@#@2.4与本规程配套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代码,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组织编制,统一使用。

@#@@#@2.5本规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原《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办法》终止执行。

@#@@#@2.6本规程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负责解释和统一修订。

@#@@#@3定义及分类@#@3.1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3.2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设施@#@3.2.1低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由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外引线开始至低压用户的计量收费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网络,其设施为连接至接户线为止的中间设施。

@#@@#@3.2.2中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由各变电站(发电厂)10(20、6)千伏出线母线侧刀闸开始至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为止,及10(20、6)千伏用户的电气设备与供电企业的管界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网络及其连接的中间设施。

@#@@#@3.2.3高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由各变电站(发电厂)35千伏及以上电压出线母线侧刀闸开始至35千伏及以上电压用户变电站与供电部门的管界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网络及其连接的中间设施。

@#@@#@注:

@#@这里所指供电系统的定义及其高、中、低压的划分,只适用于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

@#@@#@3.3用户、用户统计单位、用户容量及用户设施。

@#@@#@3.3.1用户@#@3.3.1.1低压用户--以380/220伏电压受电的用户。

@#@@#@3.3.1.2中压用户--以10(20、6)千伏电压受电的用户。

@#@@#@3.3.1.3高压用户--以35千伏及以上电压受电的用户。

@#@@#@3.3.2用户统计单位@#@3.3.2.1低压用户统计单位--一个接受电业部门计量收费的用电单位,作为一个低压用户统计单位。

@#@@#@3.3.2.2中压用户统计单位--一个用电单位接在同一条或分别接在两条(多条)电力线路上的几台用户配电变压器及中压用电设备,应以一个电能计量点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

@#@(在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普及之前,以10(20、6)千伏供电系统中的公用配电变压器作为用户统计单位,即一台公用配电变压器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

@#@)@#@3.3.2.3高压用户统计单位--一个用电单位的每一个受电降压变电站,作为一个高压用户统计单位。

@#@@#@3.3.3用户容量--一个用户统计单位的装见容量,作为用户容量。

@#@@#@3.3.4用户设施--固定资产属于用户,并由用户自行运行、维护、管理的受电设施。

@#@@#@3.4供电系统的状态@#@3.4.1供电状态--用户随时可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

@#@@#@3.4.2停电状态--用户不能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包括与供电系统失去电的联系和未失去电的联系。

@#@@#@3.4.3对用户的不拉闸限电,视为等效停电状态。

@#@@#@3.4.4自动重合闸重合成功,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成功,不应视为对用户停电。

@#@@#@3.5停电性质分类@#@ì@#@内部故障(IF)@#@ì@#@故障停电-½@#@@#@½@#@(FI)î@#@外部故障(EF)@#@停电-½@#@ì@#@检修停电(MI)@#@(I)½@#@ì@#@计划停电-½@#@施工停电(CI)@#@½@#@½@#@(PI)î@#@用户申请停电(ID)@#@î@#@预安排停电-½@#@ì@#@临时检修停电(UM)@#@(SI)½@#@临时停电-½@#@临时施工停电(UC)@#@½@#@(UI)î@#@用户临时申请停电(UD)@#@î@#@ì@#@系统电源不足限电(SS)@#@限电-½@#@@#@(LS)î@#@供电网限电(DL)@#@3.5.1故障停电--供电系统无论何种原因未能按规定程序向调度提出申请,并在6小时(或按供电合同要求的时间)前得到批准且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

@#@@#@3.5.1.1内部故障停电--凡属本企业(指地、市级供电企业,下同)管辖范围以内的电网或设施等故障引起的故障停电。

@#@@#@3.5.1.2外部故障停电--凡属本企业管辖范围以外的电网或设施等故障引起的故障停电。

@#@@#@3.5.2预安排停电--凡预先已作出安排,或在6小时前得到调度批准(或按供用电合同要求的时间)并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

@#@@#@3.5.2.1计划停电--有正式计划安排的停电。

@#@@#@a)检修停电--按检修计划要求安排的检修停电。

@#@@#@b)施工停电--系统扩建、改造及迁移等施工引起的有计划安排的停电。

@#@@#@检修停电及施工停电,按管辖范围的界限,分别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

@#@@#@c)用户申请停电——由于用户本身的要求得到批准,且影响其他用户的停电。

@#@@#@3.5.2.2临时停电--事先无正式计划安排,但在6小时(或按供电合同要求的时间)以前按规定程序经过批准并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

@#@@#@a)临时检修停电--系统在运行中发现危及安全运行、必须处理的缺陷而临时安排的停电。

@#@@#@b)临时施工停电--事先未安排计划而又必须尽早安排的施工停电。

@#@@#@临时检修停电及施工停电,按管辖范围的界限,分别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

@#@@#@c)用户临时申请停电——由于用户本身的特殊要求而得到批准,且影响其他用户的停电。

@#@@#@3.5.2.3限电--在电力系统计划的运行方式下,根据电力的供求关系,对于求大于供的部分进行限量供应,称为限电。

@#@@#@a)系统电源不足限电--由于电力系统电源容量不足,由调度命令对用户以拉闸或不拉闸的方式限电。

@#@@#@b)供电网限电--由于供电系统本身设备容量不足,或供电系统异常,不能完成预定的计划供电而对用户的拉闸限电,或不拉闸限电。

@#@@#@注:

@#@供电系统的不拉闸限电,应列入可靠性的统计范围,每限电一次应计停电一次,停电用户数应为限电的实际户数;@#@停电容量为减少的供电容量;@#@停电时间按等效停电时间计算。

@#@其公式如下:

@#@@#@等效停电时间=限电时间×@#@(1-)@#@限电时间--自开始对用户限电之时起至恢复正常供电时为止的时间段。

@#@@#@3.5.3停电持续时间--供电系统由停止对用户供电到恢复供电的时间段,以小时表示。

@#@@#@3.5.4停电容量--供电系统停电时,停止供电的各用户的装见容量之和。

@#@单位为千伏安。

@#@@#@3.5.5停电缺供电量--供电系统停电期间,对用户少供的电量。

@#@单位为:

@#@千瓦时。

@#@@#@停电缺供电量的计算方法,统一按下列公式计算,即:

@#@W=K×@#@S1×@#@T@#@式中:

@#@W--停电缺供电量(千瓦时)。

@#@@#@S1--停电容量,即停止供电的各用户的装见容量之和(千伏安)。

@#@@#@T--停电持续时间,或等效停电时间(小时)。

@#@@#@K--载容比系数,该值应根据上一年度的具体情况于每年年初修正一次。

@#@@#@P@#@K=——@#@S@#@P--供电系统(或某条线路)上年度的年平均负荷(千瓦)。

@#@@#@即:

@#@P=*闰年为8784。

@#@@#@S--供电系统(或某条线路)上年度的用户装见容量总和(千伏安)。

@#@@#@p及S系指同一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年平均负荷及其用户装见总容量。

@#@@#@3.6供电系统设施的状态及停运时间@#@3.6`1运行--供电设施与电网相连接,并处于带电的状态。

@#@@#@3.6.2停运--供电设施由于故障、缺陷或检修、维修、试验等原因,与电网断开,而不带电的状态,停运状态又可分为:

@#@@#@a.强迫停运(故障停运)——由于设施丧失了预定的功能而要求立即或必须在6小时以内退出运行的停运,以及由于人为的误操作和其他原因未能按规定程序提前向调度提出申请并在6小时前得到批准的停运。

@#@@#@b.预安排停运--事先有计划安排,使设施退出运行的计划停运(如计划检修、施工、试验等),或按规定程序提前向调度提出申请并在6小时前得到批准的临时性检修、施工、试验等的临时停运。

@#@@#@3.6.3停运持续时间--从供电设施停运开始到重新投入电网运行的时间段,为停运持续时间。

@#@停运持续时间分强迫停运时间和预安排停运时间。

@#@对计划检修的设备,超过预安排停电时间的部分,计作强迫停运时间。

@#@@#@注:

@#@对于设施停运而未造成供电系统对用户停止供电的情况,不予统计。

@#@@#@4.评价指标与计算公式@#@4.1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指标,按不同电压等级分别计算,并分为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两大类。

@#@@#@统计期间时间指处于统计时段内的日历小时数。

@#@@#@4.2可靠性主要指标及计算公式@#@4.2.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小时数,记作AIHC-1: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若不计外部影响时,则记为AIHC-2: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计外部影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受外部影响停电时间小时/户@#@用户平均受外部影响停电时间@#@=@#@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AIHC-3: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限电停电时间小时/户@#@用户平均限电停电时间@#@=@#@4.2.2供电可靠率--在统计期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作RS-1:

@#@@#@供电可靠率=(1-)×@#@100%@#@若不计外部影响时,则记作RS-2:

@#@@#@供电可靠率(不计外部影响)@#@=(1-)×@#@100%@#@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RS-3:

@#@@#@供电可靠率(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1-)×@#@100%@#@4.2.3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次数,记作AITC-1:

@#@@#@用户平均停电次数=@#@若不计外部影响时,则记作AITC-2:

@#@@#@=@#@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AITC-3:

@#@@#@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4.2.4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故障停电次数,记作AFTC。

@#@@#@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4.2.5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记作ASTC。

@#@@#@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ASTC-3@#@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4.2.6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在统计期间内,因系统对用户停电的影响折(等效)成全系统(全部用户)停电的等效小时数,记作SIEH。

@#@@#@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4.3可靠性参考指标及计算公式@#@4.3.1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时间--在统计期间内,每一用户的平均预安排停电小时数。

@#@@#@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时间=@#@4.3.2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在统计期间内,每一用户的平均故障停电小时数。

@#@@#@S(每次故障停电时间´@#@每次故障停电用户)@#@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时间=——————————————————小时/户@#@总用户数@#@4.3.3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在统计期间内,预安排停电的每次平均停电小时数。

@#@@#@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4.3.4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在统计期间内,故障停电的每次平均停电小时数。

@#@@#@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4.3.5平均停电用户数--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停电的用户数。

@#@@#@平均停电用户数=@#@4.3.6预安排停电平均用户数--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预安排停电的用户数。

@#@@#@预安排停电平均用户数@#@4.3.7故障停电平均用户数--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故障停电的用户数。

@#@@#@故障停电平均用户数=@#@4.3.8用户平均停电缺供电量--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一用户因停电缺供的电量。

@#@@#@用户平均停电缺供电量=@#@4.3.9预安排停电平均缺供电量--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预安排停电缺供的电量。

@#@@#@预安排停电平均缺供电量=@#@4.3.10故障停电平均缺供电量--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故障停电缺供的电量。

@#@@#@故障停电平均缺供电量=@#@4.3.11设施停运停电率--在统计期间内,某类设施平均每百台(或百公里)因停运而引起的停电次数。

@#@@#@设施停运停电率=@#@注:

@#@设施停运包括强迫停运(故障停运)和预安排停运。

@#@@#@4.3.12设施停电平均持续时间--在统计期间内,某类设施平均每次因停运而引起对用户停电的持续时间。

@#@@#@设施停电平均持续时间@#@=@#@4.3.13系统故障停电率--在统计期间内,供电系统每百公里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故障停电次数(高压系统不计算此项指标)。

@#@@#@系统故障停电率=@#@4.3.14架空线路故障停电率--在统计期间内,每100公里架空线路故障停电次数。

@#@@#@架空线路故障停电率=@#@4.3.15电缆线路故障停电率--在统计期间内,每100公里电缆线线路故障停电次数。

@#@@#@电缆总故障停电次数@#@电缆线路故障停电率=——————————次/百公里年@#@电缆线路百公里年数@#@4.3.16变压器故障停电率--在统计期间内,每100台变压器故障停电次数。

@#@@#@变压器故障停电率=@#@4.3.17断路器(受继电保护控制者)故障停电率--在统计期间内,每100台断路器故障停电次数。

@#@@#@断路器故障停电率=@#@注:

@#@统计百台(公里)年数=统计期间设施的百台(公里)数×@#@@#@4.3.18外部影响停电率--在统计期间内,每一用户因供电部门管辖范围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平均停电时间与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之比。

@#@@#@外部影响停电率=@#@外部影响停电率(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用户平均受外部影响的停电时间-用户平均限电停电时间@#@=——————————————————————————×@#@100%@#@用户平均停电时间@#@4.3.19在需要作扩大统计范围的指标计算时(如季度综合成年度以至多年度指标,一个地区扩大成多个地区指标等),应遵从“全概率公式”的原则,即:

@#@设事件A的概率以事件B1B2……Bn为条件,其中所有Bi(i=1、2……n)均为互斥,且@#@则事件A的概率P(A)为P(A)=@#@如a)计算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综合供电可靠率时以时户数加权平均;@#@@#@b)计算相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综合用户平均停电小时和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时以户数加权平均。

@#@@#@5填报的有关规定@#@5.1由于电力系统中发、输变电系统故障而造成的未能在6小时(或按供电合同要求的时间)以前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不同于因装机容量不足造成的系统电源不足限电,其停电性质为故障停电。

@#@@#@5.2用户由两回及以上供电线路同时供电,当其中一回停运而不降低用户的供电容量(包括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时,不予统计。

@#@如一回线路停运而降低用户供电容量时,应计停电一次,停电用户数为受其影响的用户数,停电容量为减少的供电容量,停电时间按等效停电时间计算,其方法按不拉闸限电的公式计算。

@#@@#@5.3用户由一回35千伏或以上高压线路供电,而用10千伏线路作为备用时,当高压线路停运,由10千伏线路供电并减少供电容量时,应进行统计,统计方法按不拉闸限电公式计算。

@#@对这种情况的用户,仍算作35千伏或以上的高压用户。

@#@@#@5.4对装有自备电厂且有能力向系统输送电力的高压用户,若该用户与供电系统连接的35千伏或以上的高压线路停运,且减少(或中断)对系统输送电力而影响对35千伏或以上的高压用户的正常供电时,应统计停电一次,停电用户数应为受其影响而限电(或停电)的高压用户数之和,停电时间按等效停电时间计算,其方法同前。

@#@@#@5.5凡在拉闸限电时间内,进行预安排检修或施工时,应按预安排检修或施工分类统计。

@#@当预安排检修或施工的时间小于拉闸限电时间,则检修或施工以外的时间作为拉闸限电统计。

@#@@#@5.6用户申请(包括计划和临时申请)停电检修等原因而影响其它用户停电,不属外部原因,在统计停电用户数时,除申请停电的用户不计外,对受其影响的其他用户必须按检修分类进行统计。

@#@@#@5.7由用户自行运行、维护、管理的供电设施故障引起其它用户停电时,属内部故障停电。

@#@在统计停电户数时,不计该故障用户。

@#@@#@5.8对单回路停电,分阶段处理逐步恢复送电时,作为一次事件,但停电持续时间按等效停电持续时间计算,其公式如下:

@#@@#@等效停电持续时间=@#@=@#@式中:

@#@“受停电影响的总用户数”中的每一用户只能统计一次。

@#@@#@5.9线路跌落保险一相跌落时,引起的停电应统计为一次停电事件。

@#@具体规定如下:

@#@@#@a.当一相熔断,全线为动力负荷时,视全线路停电。

@#@@#@b.当一相熔断,该线路动力负荷与非动力负荷大体相当时,可粗略的认为该线路有一半负荷停电。

@#@@#@c.当一相熔断,该线路以照明等非动力负荷为主时,可粗略的认为该线路有三分之一的负荷停电。

@#@@#@5.10由一种原因引起扩大性故障停电时,应按故障设施分别统计停电次数及停电时户数。

@#@例如:

@#@因线路故障,开关(包括相应保护)拒动,引起越级跳闸,则应计线路故障一次,停电时户数为由该线路供电的时户数,另计开关或保护拒动故障一次,其停电时户数为除故障线路外的其他跳闸线路供电的时户数。

@#@余可类推。

@#@@#@5.11采用各类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对用户实施不拉闸限电的统计按3.5.2.3不拉闸限电计算公式进行。

@#@@#@6统计报告@#@6.1统计报表格式及填写要求@#@6.1.1供电系统基本情况统计表@#@--高压用户供电系统基本情况统计表,见表1。

@#@@#@--中压用户供电系统基本情况统计表,见表2。

@#@@#@表1及表2须每季度修正统计一次,作为本季度可靠性计算的基础。

@#@每次统计的基本情况数据应与当时的电气结线图一致。

@#@@#@--低压用户供电系统基本情况统计表,见表3。

@#@@#@6.1.2供电系统可靠性运行情况统计表(高、中、低压通用),见表4。

@#@@#@本表是供电系统停电事件的实际记录,对用户每停电一次,均作为一次事件而加以记录(包括故障停电和预安排停电)。

@#@@#@6.1.3供电系统按停电原因、停电设备分类的统计分析表,见表5、表6。

@#@@#@6.1.4供电可靠性指标统计表,见表7、表8。

@#@@#@6.1.5供电系统基本情况汇总表,见表9、表10。

@#@@#@6.1.6供电可靠性指标汇总表,见表11-表15。

@#@@#@注:

@#@高压用户供电系统各类统计报告,按电压等级分别进行。

@#@@#@6.2关于统计报告的规定@#@6.2.1各级供电部门的可靠性专责人,负责可靠性数据的采集、核实、汇总与上报。

@#@可靠性数据报告,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全面而客观地反应真实情况,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6.2.2各级有关领导应负责认真贯彻执行本规程,不得违反或擅自修改,并积极支持可靠性管理专责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6.2.3各地(市)供电公司的供电可靠性数据(包括基本情况和运行情况的统计数据)应于本季度后的10日之内报送主管省(区、市)电力公司和集团公司;@#@主管公司进行审核、汇总,属电力集团者报送集团汇总;@#@电力集团和独立省(区、市)电力公司于本季后的15日之内报送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同时以表10和表13作为报表,经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寄送中心。

@#@@#@6.2.4若对已报可靠性管理中心的数据有修改意见,应在第二次规定报数时间之前(第四季度数据更改期限截止次年2月底),详细说明变化或更改的具体内容及原因,并以文件形式逐级上报。

@#@@#@6..3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在适当时候进行试点,届时另行通知。

@#@@#@附录A(标准的附录)供电系统线路编码原则(略)@#@附录B(标准的附录)停电性质分类中、英文对照@#@状态输入字符中文英文@#@I停电Interruption@#@FI故障停电failureInterruption@#@SI预安排停电scheduledInterruption@#@IF内部故障停电internalfailureInterruption@#@EF外部故障停电externalfailureInterruption@#@PI计划停电plannedInterruption@#@UI临时停电unplannedfailure@#@LS限电limitedservice@#@MI检修停电maintenanceInterruption@#@CI施工停电constructingInterruption@#@ID用户申请停电Interruptionbycustomerdesire@#@UM临时检修停电unplannedmaintenance@#@Interruption@#@UC临时工时施工停电unplannedconstructing@#@Interruption@#@UD临时用户申请停电unplannedInterruption@#@bycustomerdesire@#@SS系统电源不足限电systemshortage@#@DL供电网限电distributionlimi";i:

9;s:

13936:

"@#@新建10kV供电工程@#@电气部分@#@施工图设计@#@设计说明书及材料表@#@设计单位:

@#@@#@设计证号:

@#@@#@地址:

@#@@#@日期:

@#@@#@批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写:

@#@@#@目录@#@1、工程概述 1@#@2、设计依据 1@#@3、卷册划分 1@#@4、设计范围、管理模式 1@#@5、主要设计方案 2@#@6、短路电流计算 4@#@7、接地 4@#@8、照明 4@#@9、土建 4@#@10、消防 5@#@11、其他 5@#@12、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7@#@新建10kV供电工程说明书及设备材料表共10页@#@1、工程概述@#@1.1本工程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建10kV供电工程。

@#@@#@1.2本期新建变电所(1×@#@2500kVA、1×@#@2000kVA)一座,由66kV新松浦变龙革线供电,电源由龙革线龙革干58左1右6#杆新设柱上真空开关(具有相间及接地故障隔离功能)设电缆至新建变电所。

@#@@#@1.3按照《供电方案答复单》要求,变电所计量方式为高供高计,所内安装负控装置,CT变比为300/5,电价执行商业电价,重要负荷自备发电机组。

@#@@#@1.4本工程用电地址为。

@#@@#@2、设计依据@#@2.1本工程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和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2.2依据该项目《供电方案答复单》。

@#@@#@2.3根据国家颁布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

@#@@#@3、卷册划分@#@本工程图纸共三卷。

@#@第一卷10kV线路部分,图纸编号D0101;@#@第二卷电气部分,共两册,第一册电气一次部分,图纸编号D0201,第二册电气二次部分,图纸编号D0202;@#@第三卷土建部分,图纸编号T0301。

@#@@#@4、设计范围、管理模式@#@4.1本期新建变电所(1×@#@2500kVA、1×@#@2000kVA)一座,设计范围为龙革线龙革干58左1右6#杆新设柱上真空开关至本工程低压柜。

@#@@#@4.2运行管理模式按无人值守设计。

@#@@#@5、主要设计方案@#@5.1电气一次部分@#@5.1.1变电所10kV侧主接线为单母线接线。

@#@@#@5.1.2变电所10kV开关柜采用KYN28-12型10kV中置式手车开关柜,共5面,其中PT柜1面,进线柜1面,计量柜1面(计量柜必须采用全封闭式计量柜,设电能表观察窗,前后柜门加装铅封锁和一次性铁路封,计量用互感器严禁用不干胶纸铭牌),出线柜2面。

@#@@#@5.1.3电力变压器选择SCB10-2000kVA/10.5±@#@2×@#@2.5%/0.4kVUd%=6D,yn-11(带IP3X级外壳)和SCB10-2000kVA/10.5±@#@2×@#@2.5%/0.4kVUd%=6D,yn-11(带IP3X级外壳)各一台。

@#@@#@5.1.4变电所0.4kV侧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主二次受电柜2面,补偿柜4面,联络柜1面,馈线柜9面。

@#@@#@5.1.5变电所内设有1.8m深电缆沟,高压柜为下进下出线方式,低压柜为上进下出线方式。

@#@@#@5.2电气二次部分@#@5.2.1变电所高压柜采用机电式继电器保护,保护装置装设在相应的10kV开关柜内。

@#@@#@5.2.2采用交流操作方式,操作电源取自PT。

@#@@#@5.2.3受电柜采用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设电流表及功率表。

@#@@#@5.2.4出线柜采用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设电流表及功率表,变压器本体装设超温保护。

@#@@#@5.2.5采用警铃和峰鸣器做为中央信号报警装置,中央信号装置装于10kV电压互感器柜内。

@#@@#@5.30.4kV低压系统及其运行方式@#@5.3.1本期新建变电所0.4kV侧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2变之间设母联。

@#@正常运行时#1与#2变压器分列运行,主二次进线开关DL1、DL2闭合,母联开关DL3断开。

@#@@#@5.3.2当#1变压器事故或检修时,手动切除Ⅰ、Ⅱ段非消防负荷,将负荷控制在#2变压器容量范围内,合上母联开关DL3使Ⅰ段母线由#2变压器正常供电。

@#@@#@5.3.3当#2变压器事故或检修时,手动切除Ⅰ、Ⅱ段非消防负荷,将负荷控制在#1变压器容量范围内,合上母联开关DL3,使Ⅱ段母线由#1变压器正常供电。

@#@@#@5.3.4设自备发电机组,低压重要负荷由两路电源供电,在负荷末端自动切换。

@#@@#@5.410kV高压系统运行方式@#@本期新建变电所为单电源供电,10kV侧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5.5计量@#@5.5.1计量方式采用高供高计,低压侧设参考计量。

@#@@#@5.5.2采用0.5级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做该变电所的电度计量,高压柜均需引一常开接点至负控装置,从计量表计到负控装置需用8芯屏蔽线(电度表脉冲及RS485接口),电度表设在计量柜上。

@#@(由哈局电能计量所提供)。

@#@@#@5.5.3计量柜内的二次线必须采用电流回路不低于4mm2独股塑料铜线(电缆),采用四线连接接入电能表(四线颜色分开)A相电流采用粉、灰二色,C相电流采用蓝、黑二色;@#@电压回路不低于4mm2独股塑料铜线(电缆),分黄、绿、红,按相配线并经专用试验端子直接接入电能表(取消端子排),计量柜内严禁设其他设备。

@#@@#@5.6负控@#@5.6.1本工程负控装置设在新建变电所10kV高压室内,箱底距离地面1.5m,负控天线接至户外信号良好处。

@#@@#@5.6.2负控装置为壁挂式,至高压设备设有电缆通道。

@#@@#@5.6.3负荷监控天线安装:

@#@在房顶墙裙处固定支架,高度距房顶1.5m,然后接馈线至负控装置。

@#@@#@6、短路电流计算@#@松浦变10kVL=1.64km本期新建变电所@#@10kV0.4kV@#@d1d2@#@T12000kVA,Ud%=6@#@T22500kVA,Ud%=6@#@X*=0.4077XL*=0.12XB1*=3XB2*=2.4@#@短路地点@#@电源点@#@计算条件@#@阻抗标幺值Σ×@#@*@#@Id有效值(kA)@#@IC冲击值(kA)@#@备注@#@d110kV母线@#@松浦变@#@大方式@#@0.4077@#@10.42@#@26.57@#@d20.4kV侧@#@松浦变@#@小方式@#@2.9277@#@49.19@#@90.51@#@分列运行@#@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本工程电气设备相关技术参数的选择能满足正常运行及故障情况下的动、热稳定及继电保护的要求。

@#@@#@7、接地@#@本变电所位于地下一层,变电所主接地网接地电阻应满足变电所接地电阻R≤4Ω的要求,电气施工前,应对接地装置进行实测,若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应按规程、规范补设接地体,变电所的工作与保护接地均应与主接地网连接,并焊接牢固。

@#@所有卷线设备均应两点直接接地,接地装置需防腐热镀锌处理。

@#@@#@8、照明@#@变电所内均设独立照明系统,照明电源取自变电所低压配出的备用回路。

@#@照明灯具应躲开封闭母线布置,变电所内电气设备上方不能放置灯具。

@#@@#@9、土建@#@本工程变电所位于建材城负一层,建筑面积266.2㎡。

@#@变电所室内净高3.650m,梁下净高2.900m。

@#@平面布局分为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及低压配电室。

@#@变电所室内地面标高比所外地面高300mm,变电所入口处设置坡道及台阶。

@#@@#@变电所室内装修做法详见土建施工图。

@#@变电所设置1.8米深电缆沟,电缆沟上部布设8厚花纹钢板,钢板上覆盖绝缘胶皮。

@#@电缆沟以外部分回填轻质材料,地面为高标号水泥压光。

@#@电缆沟内壁涂抹20厚防水砂浆,电缆沟底设置集水井。

@#@变电所所有门均为甲级钢质防火门,高压室与低压室之间的门为双向开启活中槛。

@#@@#@本工程变电所防火等级为二级,高压配电室设手提式MF8型干粉灭火器4具,低压配电室设手提式MF8型干粉灭火器8具,变压器配置1台2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本工程变电所为无人值守变电所,不设置值班室及卫生间,所内不设置给排水设施,变电所上方严禁有上下水管道,严禁任何无关管道从室内穿过。

@#@@#@本工程变电所高压配电室设置轴流风机一台,低压配电室设置轴流风机两台,变压器室应设机械送排风系统,夏季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进风,排风温差不宜大于15℃。

@#@@#@本工程变电所如需采暖可使用电热汀采暖,设备房间采暖管线不得丝接,必须焊接。

@#@@#@本说明未尽事宜,均按照国家现行相关规程规范执行。

@#@@#@10、消防@#@11、其他@#@11.1本设计未尽事宜,请按照相关规程规定执行或与设计单位联系。

@#@@#@11.2高压、低压开关柜订货时,甲方应邀请设计院进行技术交底。

@#@@#@11.3因高压柜、低压柜及变压器等现未招标,本设计中涉及到的柜(屏)体及土建基础尺寸均为参考尺寸,待经过招标后,与开关柜、变压器中标厂家确定型号和尺寸后,方可施工;@#@如提前施工请与设备厂家进行交底。

@#@@#@11.4本次设计未包括低压电缆部分,低压电缆返出沟道位置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8@#@黑龙江富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建10kV供电工程说明书及设备材料表共10页@#@12、主要设备材料清册@#@序号@#@材料名称@#@规范及技术要求@#@单位@#@数量@#@备注@#@一@#@电气一次部分@#@1@#@电力变压器@#@SCB10-2000/10.5±@#@2×@#@2.5%/0.4kV@#@台@#@1@#@Ud%=6.0带保护罩,防护等级IP3X@#@2@#@电力变压器@#@SCB10-2500/10.5±@#@2×@#@2.5%/0.4kV@#@台@#@1@#@Ud%=6.0带保护罩,防护等级IP3X@#@3@#@电压互感器柜@#@KYN28-12@#@面@#@1@#@800×@#@1500×@#@2300mm@#@其中@#@电压互感器@#@JDZX-10(10000/√3)/(100/√3)/(100/3)@#@台@#@1@#@熔断器@#@XRNP-10-0.5A@#@组@#@1@#@氧化锌避雷器@#@HY5WZ2-17/45@#@组@#@1@#@带电显示器@#@DXN@#@组@#@1@#@4@#@受电柜@#@KYN28-12@#@面@#@1@#@800×@#@1500×@#@2300mm@#@其中@#@断路器@#@VS1-10/630-31.5kA@#@组@#@1@#@电流互感器@#@LZZBJ9-10-5P30-0.5-2×@#@2400/5A@#@组@#@1@#@每组2只@#@氧化锌避雷器@#@HY5WZ2-17/45@#@组@#@1@#@带电显示器@#@DXN@#@组@#@1@#@5@#@计量柜@#@KYN28-12@#@面@#@1@#@800×@#@1500×@#@2300mm@#@其中@#@电压互感器@#@JDZ-1010/0.1kV0.2级单台40VA@#@台@#@1@#@电流互感器@#@LZZBJ9-10-0.2S300/5A20VA@#@组@#@1@#@每组2只@#@熔断器@#@XRNP-10-0.5A@#@组@#@1@#@氧化锌避雷器@#@HY5WZ2-17/45@#@组@#@1@#@带电显示器@#@DXN@#@组@#@1@#@电度表@#@块@#@1@#@失压计时仪@#@块@#@1@#@6@#@出线柜@#@KYN28-12@#@面@#@2@#@800×@#@1500×@#@2300mm@#@其中@#@每面@#@断路器@#@VS1-10/630-31.5kA@#@组@#@1@#@电流互感器@#@LZZBJ9-10-0.5-5P30-2×@#@400/5A@#@组@#@1@#@每组2只@#@氧化锌避雷器@#@HY5WZ2-17/45@#@组@#@1@#@带电显示器@#@DXN@#@组@#@1@#@接地开关@#@JN2-12@#@组@#@1@#@7@#@高压电缆@#@ZR-YJLV22-8.7/15kV-3×@#@240mm2@#@米@#@30@#@高压出线柜至变压器,需实测@#@户内电缆头@#@8.7/15kV-3×@#@240mm2@#@套@#@8@#@高压出线柜至变压器@#@8@#@低压封闭母线@#@FCM-4000A@#@米@#@18@#@布置形式及具体数量以现场实测为准@#@母线始端箱@#@套@#@6@#@具体尺寸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垂直接头@#@4000A@#@套@#@6@#@母线吊架@#@50×@#@5@#@米@#@16@#@9@#@低压主二次受电柜@#@GCS@#@面@#@2@#@防护等级IP3X@#@10@#@低压补偿柜@#@GCS@#@面@#@4@#@防护等级IP3X@#@11@#@低压馈线柜@#@GCS@#@面@#@9@#@防护等级IP3X@#@12@#@低压母联柜@#@GCS@#@面@#@1@#@防护等级IP3X@#@13@#@多功能数显表@#@块@#@49@#@14@#@10#槽钢@#@[10@#@米@#@42@#@长度以施工现场实测为准@#@15@#@负荷监控箱@#@500×@#@370×@#@140mm@#@面@#@1@#@挂壁式@#@二@#@电气二次部分@#@1@#@控制电缆@#@ZR-KVVP22-6×@#@2.5mm2@#@米@#@55@#@长度以施工现场实测为准@#@控制电缆@#@ZR-KVVP22-8×@#@2.5mm2@#@米@#@45@#@长度以施工现场实测为准@#@控制电缆@#@ZR-KVVP22-8×@#@4mm2@#@米@#@15@#@长度以施工现场实测为准@#@控制电缆@#@ZR-KVVP22-4×@#@4mm2@#@米@#@20@#@长度以施工现场实测为准@#@控制电缆@#@ZR-KVVP22-4×@#@6mm2@#@米@#@20@#@长度以施工现场实测为准@#@2@#@铜棒@#@φ6@#@米@#@40@#@三@#@接地@#@1@#@镀锌扁钢@#@-40×@#@4@#@米@#@245@#@长度以施工现场实测为准@#@四@#@照明@#@1@#@照明配电箱@#@PZ30@#@面@#@1@#@外形尺寸:

@#@450×@#@350×@#@120mm@#@2@#@自动空气开关@#@32A@#@个@#@1@#@自动空气开关@#@16A@#@个@#@7@#@3@#@吸顶式荧光灯@#@2×@#@40W@#@只@#@17@#@4@#@壁灯@#@2×@#@60W@#@只@#@14@#@5@#@单联开关@#@只@#@2@#@6@#@三联开关@#@只@#@2@#@7@#@两极加三级联体插座@#@250V10A@#@个@#@9@#@8@#@单芯塑料铜线@#@BV-2.5mm2@#@米@#@459@#@长度以现场实测为准@#@9@#@单芯塑料铜线@#@BV-6mm2@#@米@#@110@#@长度以现场实测为准@#@10@#@阻燃管@#@EPC-25@#@米@#@140@#@长度以现场实测为准@#@五@#@其他@#@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具@#@12@#@2@#@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具@#@2@#@14@#@";i:

10;s:

5888:

"余姚市天腾塑胶金属有限公司供应商资质要求(评定标准)一、品管部要求项项目目要要求求相相关关附附件件必必备备项项分分数数质质量量体体系系1.1.需要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有相关证书(ISO9000ISO9000CCCCCC)证书是否42.2.公司应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权限,并形成文件职责权限分配表是否53.3.公司应编制满足质量体系要求的供组织架构和人事架构组织架构图是否54.4.公司要有系统识别,评估和提供必要的培训,已达到从事有关质量活动的人员满足质量要求培训记录表是否45.5.公司应制定有效可实施的培训计划,并形成记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培训计划培训评价表是否3来来料料控控制制6.6.公司应明确来料时的抽样方案和测试标准,测试标准需明确产品质量要求零件检验标准是否47.7.公司应对来料检验的抽样方案和检验标准作出明确规定抽样计划是否38.8.公司在生产及检验过程中对不合格材料/部件进行标示、隔离标示卡是否59.9.公司的来料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应能表明检验项目已按规定完成IQC检验报告是否4过过程程控控制制10.10.公司应制定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且形成文件,并对关键工序参数进行监控参数记录表是否511.11.公司应给负责过程操作人员提供文件化的过程监控和作业指导书工序作业指导书是否512.12.公司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了明确的标识,防止其混料标示卡是否513.13.公司应安排专职人员对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监控(附人员名单)过程巡检检验记录是否514.14.公司应制定已完成品的品质抽样方案和标准(比如:

@#@检验作业指导书,抽样标准和成品检验标准)成品抽样计划及检验标准是否415.15.公司明确规定了首件的检验时机,并按照规定进行且保存相关记录首件检验单是否516.16.公司应按照已制定的抽样方案和标准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记录需体现已按规定要求完成检验和检测)抽样计划是否4不不合合格格品品控控制制17.17.公司应对待检/合格/不合格品进行隔离等活动做出明确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

@#@待检/合格/不合格品等区域划分是否518.18.公司应制定对于不合格品的控制要求?

@#@(且内容应明确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处置等要求)不合格控制程序是否319.19.公司应对返修/返工等活动进行记录,并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返工维修记录表是否520.20.公司应采取相应活动对返工和返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形成记录返工后重新检验并出检验报告是否4检检测测能能力力21.21.公司应配备足实施产品检测所需的相关仪器设备、工具等(请出具相关资料)测量仪器清单是否522.22.公司应针对生产现场,检验现场的测试仪器以及检测工具进行定期校准和检定以确保产品检验的有效性,并保存相关记录仪器检定证书是否423.23.公司应对检验现场和生产现场所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了明确的标识?

@#@(标识清晰,仪器要在有效期限内)仪器合格证是否4二、工程部要求项项目目要要求求相相关关附附件件必必备备项项分分数数选选择择要要求求1.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

@#@2.优先选择售后服务周到的供应商。

@#@3.条件相同,就近选择供应商。

@#@4.优先选择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行业认证的供应商。

@#@资资质质要要求求1.注册资本:

@#@人民币50万元以上。

@#@2.具有相关材料研发、生产、加工、技术能力。

@#@同类产品生产经验5年以上,现有产能满足我公司150%的要求3.能依本公司提供技术资料打样、加工、生产。

@#@4.本公司新产品及旧产品改良打样材料在50(含50)件以下,不收取任何费用。

@#@5.对品质异常的材料接到反馈后能在4小时之内作出回应,并能及时有效改善。

@#@6.交期准时,打样材料在接到资料后能够在指定日期交货,批量材料按公司的指定日期送货进库。

@#@7.公司具备生产我司产品的设备能够满足我司产能评评审审要要求求1.对供应商评审验证方式依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执行:

@#@2.合同评审3.设计管控4.质量系统5.文件管控(主要针对我公司的材料图纸,资料保管齐全,分类明细清晰,易于查找)6.供应商质量管理(是否做到将供应商进行分等级进行管理,且保存相关管理记录)合格供应商目录供应商调查表供应商评价表7.产品识别与批次追踪8.过程控制9.检验和测试/状态10.校验11.不良品管控12.搬运、包装、储存、运送13.质量记录14.有害物质限制使用(RoHS)15.对合格供应商每年进行一次复审,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16.如采购产品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不受时间限制对出现问题的供应商随时进行评审。

@#@三、财务要求项项目目要要求求相相关关附附件件必必备备项项分分数数资资质质要要求求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即要有合法的营业执照、代码证、国地税税务登记证、一般纳税人资格),需提供以上复印件;@#@营业执照、代码证、国地税税务登记证、一般纳税人资格人人员员要要求求有准确,清晰的仓库出入帐可供查询,有专职的仓库管理人员。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有专职的财务人员。

@#@应具备的用工条件,合理的薪酬待遇及福利,按时发放工资,无拖欠工资现象。

@#@是否是否总分:

@#@100分";i:

11;s:

6662:

"6.1排水工程:

@#@@#@6.1.1常见缺陷@#@①沟槽底原状土被扰动。

@#@@#@②闭水试验超出允许的渗水量。

@#@@#@③管口产生裂缝。

@#@@#@6.1.2产生原因@#@①机械挖沟槽时高程控制不好,超挖,预留层失控,水泡槽底。

@#@@#@②管道出现错位,管口接头不紧密,出现渗漏。

@#@@#@③管道接头时预埋钢丝网,位置不合适,砂浆覆盖层过薄。

@#@或未在接头附近清洗干净,橡胶圈位置不合适。

@#@@#@④不执行技术交底,操作人员未掌握预埋位置。

@#@@#@6.2路面工程:

@#@@#@6.2.1常见缺陷@#@①级配碎石层面有松散现象。

@#@@#@②水泥稳定碎石层达不到设计要求。

@#@@#@③砼面出现细小裂缝,蜂窝麻面超过规范要求。

@#@@#@④胀缝横向接头不顺,错位明显。

@#@@#@6.2.2产生原因@#@①级配欠佳,石粉含量少,铺装时含水量偏小。

@#@@#@②水泥配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含水量过小及延长碾压时间。

@#@@#@③砼板切割时间掌握不好,砼振捣时提棒速度过快,模板边漏燧。

@#@@#@④施工缝接头处理不当,操作方法不正确。

@#@@#@6.2.3防治措施@#@①按设计要求和试验的配合比进行选择料场和石粉比例,随运随拌随摊铺、喷洒适量的水、随碾压,掌握好含水量,并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

@#@@#@②掌握好水泥的用量,控制在6%内,并过磅称量使之准确,搅拌充分并加大含水量l%~2%左右,应在水泥终凝前(4小时左右)碾压终了,加强养护,封闭交通。

@#@@#@6.3关键工序技术方案与措施@#@

(1)路基施工技术工艺与措施@#@路堤填土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

@#@用20~25T振动压路机初压,后用振动压路机振压,控制每层填土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

@#@@#@为了避免在雨天施工期间积水侵蚀路堤,需在每一层挖填土表面作2%-3%的排水横坡,以利于雨水派往边沟。

@#@另外,当天的填土应当天完成压实。

@#@@#@当回填土土质不同时,要分段分层填筑,不得混填。

@#@既要满足防洪堤的要求又要满足道路的要求,透水性差的土壤填在下层时,则其表面做成不小于3%的横坡以利于排水。

@#@@#@路床用压路机碾压成型。

@#@压实前应确保土层被碾压时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过干时应洒水,过湿的土应翻晒。

@#@碾压填土应遵循“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填土用20~25T压路机碾压致密,先静压或轻振进行稳压2遍,再强振压实4~8遍,一般碾压每次重迭l/3~1/2。

@#@@#@每层碾压至无波纹状态及无明显轮迹为止,同时土壤密实度须达到质量标准。

@#@@#@路堤填至设计路床标高时,必须按设计的纵横高程进行路床整修,边碾压边检平,遇高削低,遇低填高并再碾压。

@#@按质量标准对路床进行测试、检验与质量评定,填写检验与质量评定表,报业主监理和质监人员复检认定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路床用人工进行细致的整平,使之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的路堤横断面坡度及高程,然后进行碾压。

@#@碾压完毕后除进行密实度检查外,还要进行道路中线、标高及横坡的复测检查,并用人工整修符合设计要求。

@#@@#@路床完成后,不宜再在上面作运输通道和堆料,以免路床破坏。

@#@@#@

(2)级配碎石层及二灰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层和二灰碎石基层所用材料均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级配碎石和二灰碎石基层在施工现场机械拌制,然后用自卸车运到摊铺,并采用机械进行摊铺。

@#@@#@测放路中线及边线,沿中线及边线每隔5m设一指示桩,并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出级配碎石层及水泥稳定层的设计标高。

@#@@#@二灰碎石基层的拌和料按设计配合比所规定的用量应过秤,采用机械拌合,专人负责控制下料。

@#@@#@底层和基层可按路幅的一半一次摊铺,二次成型。

@#@@#@应控制好二层的松铺厚度,碎石罢的压实系数约为l.3~1.35,因此松铺厚度应为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

@#@@#@混合料采用机械松铺摊平后,即用12-15T压路机进行碾压。

@#@其碾压次数应不少于6次,并以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为止。

@#@碾压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测量控制完成面标高和平整度,边碾压边进行基面检修。

@#@@#@基层碾压完成后4小时应进行淋水保养,保持表面湿润。

@#@养护时间在平均气温15°@#@C以上时不小于3天,保养期间不得有履带机械通过本层。

@#@@#@(3)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与措施@#@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

@#@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

@#@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混凝土不密实,有蜂窝麻面:

@#@主要由于振捣不好、漏振、配合比不准或模板缝隙漏浆等原因造成。

@#@@#@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

@#@由于水平标志的线或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模板支撑不牢等原因造成。

@#@@#@缝隙夹渣: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杂物。

@#@主要是未认真清理而造成。

@#@@#@不规则裂缝:

@#@基础过长而收缩,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不好,养护不够,或拆模过早而造成。

@#@@#@";i:

12;s:

18521:

"2017年专业案例真题(下午卷)@#@题1-5:

@#@某无人值守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标称电压为220V,采用直流控制与动力负荷合并供电,蓄电池采用阀控式密闭铅酸蓄电池(贫液),容量为300Ah,单体为2V,直流系统接线如下图所示,其中电缆L1压降为0.5%(计算电流取1.05倍蓄电池1h发电率电流时),电缆L2压降为4%(计算电流取10A时)。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1.设控制、保护和信号回路的计算电流分别为2A、4A和1A,若该系统断路器皆不具备短延时保护功能,请问直流系统图中直流断路器S2的额定电流值宜选取下列哪项数值?

@#@(S2采用标准型C型脱扣器,S31、S32和S33采用标准型B型脱扣器)@#@A.6AB.10AC.40AD.63A@#@2.某直流电动机额定电流为10A,电源取自该直流系统Ⅰ段母线,母线至该电机电缆长度为120m,求电缆截面宜选取下列哪项数值?

@#@(假设电缆为铜芯,载流量按4A/mm2电流密度计算)@#@A.2.5mm2B.4mm2C.6mm2D.10mm2@#@3.若该直流系统负荷统计如下:

@#@控制与保护装置容量2kW,断路器跳闸容量为0.5kW,恢复供电重合闸装置容量为0.8kW,直流应急照明装置容量为2kW,交流不停电装置容量为1kW,采用简化计算法计算蓄电池10h发电率容量时,其计算容量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放电终止电压取1.85V)@#@A.70AHB.73AHC.85AHD.88AH@#@4.若该直流系统负荷统计如下:

@#@控制与保护装置容量8kW,断路器跳闸容量为0.5kW,恢复供电重合闸装置容量为0.2kW,直流应急照明装置容量为10kW,充电装置采用一组高频开关电源,每个模块电流为20A,充电时蓄电池与直流母线不断开,请计算充电装置所需的最小模块数量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A.2B.3C.4D.5@#@5.某高压断路器,固有合闸时间为200ms,保护装置动作时间为100ms,其电磁操作机构合闸电流为120A,该合闸回路配有一直流断路器,该断路器最适宜的参数应选择下列哪项数值?

@#@@#@A.额定电流为40A,1倍额定电流下过载脱扣时间大于200ms@#@B.额定电流为125A,1倍额定电流下过载脱扣时间大于200ms@#@C.额定电流为40A,3倍额定电流下过载脱扣时间大于200ms@#@D.额定电流为125A,1倍额定电流下过载脱扣时间大于300ms@#@题6-10:

@#@某新建110/10kV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110kV采用内桥接线方式,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110kV进线及10kV母线均分列运行,系统接线如下图所示,电源1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为25kA,最小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为20kA,电源2容量为无限大,电源进线L1和L2均采用110kV架空线路,变电站基本情况如下:

@#@@#@

(1)主变参数如下:

@#@@#@容量:

@#@50000kVA;@#@电压比:

@#@110±@#@8×@#@1.25/10.5kV@#@短路电抗:

@#@Uk=12%,空载电流I0=1%@#@接线组别:

@#@YN,d11;@#@变压器允许长期过载1.3倍。

@#@@#@

(2)每回110kV电源架空线路长度为40km。

@#@@#@导线采用LGJ-300/25,单位电抗取0.4Ω/km。

@#@@#@(3)10kV馈电线路均为电缆出线,单位电抗为0.1Ω/km。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6.请计算1#10kV母线发生最大三相短路时,其短路电流为下列哪项数值?

@#@@#@A.15.23kAB.17.16kAC.18.30kAD.35.59kA@#@7.假定本站10kV1#母线的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为23kA,最小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为20kA,由该母线馈出一回线路L3为下级10kV配电站配电。

@#@线路长度为8km,采用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电流互感器变比为300/1A,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请计算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及灵敏系数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可靠系数为1.3)@#@A.2.47kVA,2.34B.4.28kVA,2.34@#@C.24.7kVA,2.7D.42.78kVA,2.34@#@8.若本站10kV1#母线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20kA,主变高压侧主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安装于变压器高压侧套管处)变比为300/1A,请选择电流互感器最低准确度等级为下列哪项数值(可靠系数为2.0)@#@A.5P10B.5P15C.5P20D.10P20@#@9.若通过在主变10kV侧串联电抗器,将该变电站10kV母线最大三相短路电流由30kA降到20kA,请计算该电抗器的额定电流和电抗百分值,其结果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A.2887A,5.05%B.2887A,5.55%@#@C.3753A,6.05%D.3753A,6.57%@#@10.所内两段10kV母线上的预计总负荷为40kW,所有负荷均匀分布在两段母线上,未补偿前10kV负荷功率因数为0.86,当地电力部门要求变电站入口处功率因数达到0.96,请计算确定全站10kV侧需要补偿的容性无功容量,其结果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忽略变压器有功损耗)@#@A.12000kvarB.13541kvarC.15152kvarD.16500kvar@#@题11-15:

@#@某企业35V电源线路,选用JL/GIA-300mm2导线导线计算总截面为338.99mm2,导线直径为23.94mm,请回答以下问题:

@#@@#@11.若该线路杆塔导线水平排列,线间距离为4m,请计算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A.2.05mB.4.08mC.5.04mD.11.3m@#@12.该线路的正序阻抗为0.399Ω/km,电纳为2.85×@#@10-6(1Ω/km),请计算该线路的自然功率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A.3.06MWB.3.3MWC.32.3MWD.374.2MW@#@13.已知线路某档距为300m,高差为70m,最高气温时导线最低点应力为50N/mm2,垂直比载为27×@#@10-3N/(m·@#@mm2)@#@A.300mB.308.4mC.318.4mD.330.2m@#@14.该线路某档水平档距为250m,导线悬挂点高差为70m,导线最大覆冰时的比载为57×@#@10-3[N/(mmm2)],应力为55N/mm2,按最大覆冰气象条件校验,高塔处导线悬点处的应力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按平抛物线公式计算)?

@#@@#@A.55N/mm2B.59.6N/mm2C.65.5N/mm2D.70.6N/mm2@#@15.假设该线路悬垂绝缘子长度为0.8m,导线最大弧垂为2.4m,导线垂直排列,则该线路导线垂直线间距离最小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A.1.24mB.1.46mC.1.65mD.1.74m@#@题16-20:

@#@某培训活动中心工程,有报告厅、会议室、多功能厅、客房、健身房、娱乐室、办公室、餐厅、厨房等,请回答系列电气照明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16.多功能厅长36m,宽18m,吊顶高度为3.4m,无窗。

@#@设计室内地面照度标准为200lx,@#@拟选用嵌入式LED灯盘(功率40W,光通量4000lm,色温4000K),灯具维护系数为0.80,已知有效顶棚反射比为0.7,墙面反射比为0.5,地面发射比为0.1,灯具利用系数见下表,计算多功能厅所需灯具数量为下列哪项数值?

@#@@#@灯具的利用系数表@#@顶棚、墙面和地面放射系数(表格从上往下顺序)@#@室形指数@#@0.8@#@0.8@#@0.7@#@0.7@#@0.7@#@0.7@#@0.5@#@0.5@#@0.3@#@0.3@#@0@#@0.5@#@0.5@#@0.5@#@0.5@#@0.5@#@0.3@#@0.3@#@0.1@#@0.3@#@0.1@#@0@#@0.3@#@0.1@#@0.3@#@0.2@#@0.1@#@0.1@#@0.1@#@0.1@#@0.1@#@0.1@#@0@#@0.60@#@0.62@#@0.59@#@0.62@#@0.60@#@0.59@#@0.53@#@0.53@#@0.49@#@0.52@#@0.49@#@0.47@#@0.80@#@0.73@#@0.69@#@0.72@#@0.70@#@0.68@#@0.62@#@0.62@#@0.58@#@0.61@#@0.58@#@0.56@#@1.00@#@0.82@#@0.76@#@0.80@#@0.78@#@0.75@#@0.79@#@0.69@#@0.65@#@0.68@#@0.65@#@0.63@#@1.25@#@0.90@#@0.82@#@0.88@#@0.84@#@0.81@#@0.76@#@0.76@#@0.72@#@0.75@#@0.72@#@0.70@#@1.50@#@0.95@#@0.86@#@0.93@#@0.89@#@0.86@#@0.81@#@0.80@#@0.77@#@0.79@#@0.76@#@0.75@#@2.00@#@1.04@#@0.92@#@1.01@#@0.96@#@0.92@#@0.88@#@0.87@#@0.84@#@0.86@#@0.83@#@0.81@#@2.50@#@1.09@#@0.96@#@1.06@#@1.00@#@0.95@#@0.92@#@0.91@#@0.89@#@0.90@#@0.88@#@0.86@#@3.00@#@1.12@#@0.98@#@1.09@#@1.03@#@0.97@#@0.95@#@0.93@#@0.92@#@0.92@#@0.90@#@0.88@#@4.00@#@1.17@#@1.06@#@1.13@#@1.06@#@1.00@#@0.98@#@0.96@#@0.95@#@0.95@#@0.93@#@0.91@#@5.00@#@1.19@#@1.02@#@1.16@#@1.08@#@1.01@#@1.00@#@0.98@#@0.96@#@0.96@#@0.95@#@0.93@#@A.40盏B.48盏C.52盏D.56盏@#@17.健身房的面积为500m2,灯具数量及参数统计见下表,灯具额定电压均为AC220V,计算健身房LPD值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序号@#@灯具名称@#@数量@#@光源功率@#@输入电流@#@功率因数@#@用途@#@1@#@荧光灯@#@48套@#@2×@#@28W/套@#@0.29A/套@#@0.98@#@一般照明@#@2@#@筒灯@#@16套@#@1×@#@18W/套@#@0.09A/套@#@0.98@#@一般照明@#@3@#@线性LED@#@50m@#@5W/m@#@0.05A/m@#@0.56@#@暗槽装饰灯@#@4@#@天棚造景@#@100m2@#@100W/m2@#@0.1A/m2@#@0.56@#@装饰灯@#@5@#@艺术吊灯@#@1套@#@16×@#@2.5W/套@#@0.4A/套@#@0.56@#@装饰灯@#@6@#@机型花灯@#@10套@#@3×@#@1W/套@#@0.03A/套@#@0.56@#@装饰灯@#@7@#@壁灯@#@15套@#@3W/套@#@0.03A/套@#@0.56@#@装饰灯@#@A.7.9W/m2B.8.3W/m2C.9.5W/m2D.10W/m2@#@18.客房床头中轴线正上方安装有25W阅读灯见下图(图中标注的尺寸单位均为mm),灯具距墙0.5m,距地2.7m,灯具光通量为2000lm,光强分布见下表,维护系数为0.8,假定书面P点在中轴线上方,书面与床面水平倾角为70º@#@,P点距离为0.8m,距地垂直距离为1.2m,按点光源计算书面P点照度值为下列哪项数值?

@#@@#@灯具光强分布表@#@θ(°@#@)@#@0@#@5@#@15@#@25@#@35@#@45@#@55@#@65@#@75@#@85@#@95@#@Iθ(cd)@#@A-A@#@361@#@383@#@443@#@473@#@379@#@168@#@42@#@46@#@18@#@2@#@0@#@B-B@#@361@#@360@#@398@#@433@#@398@#@198@#@46@#@19@#@12@#@9@#@12@#@注:

@#@A-A横向光强分布,B-B纵向光强分布,属C类灯具@#@@#@A.64lxB.102lxC.111lxD.196lx@#@19.某办公室长6m,宽3m,高度为3m,布置见下图(图中标注的尺寸单位均为mm),2张办事桌长1.5m,宽0.8m,高为0.8m,距地2.8m连续拼接吊装4套LED平板盒氏灯具构成长带,每套灯具长1.2m,宽0.1m,高度为0.08m,灯具光强分布值见下表,单灯功率为40W,灯具光通量为4400lm,维护系数为0.8,按线光源方位系数计算图中P点表面照度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灯具光强分布表@#@θ(°@#@)@#@0@#@3@#@6@#@9@#@12@#@15@#@18@#@21@#@24@#@27@#@30@#@90@#@Iθ(cd)@#@396@#@384@#@360@#@324@#@276@#@231@#@186@#@150@#@117@#@90@#@72@#@0@#@@#@A.117lxB.359lxC.363lxD.595lx@#@20.室内挂墙广告灯箱宽3m×@#@高2m×@#@深0.2m,灯箱内均匀布置高光效直管荧光灯,每套荧光灯功率32W,光通量3400lm,色温6500K,效率90%,维护系数为0.8。

@#@灯箱设计表面亮度不宜超过100cd/m2,广告表面透光材料入射比为0.5,反射比为0.5,灯具利用系数为0.78,计算广告灯箱所需灯具数量为下列哪项数值?

@#@@#@A.2B.3C.4D.6@#@题21-25:

@#@某车间变电所设10/0.4kV供电变压器一台,变电所设有低压配电室,用于布置低压配电柜。

@#@变压器容量1250kVA,Ud%=5,△/Y接线,短路损耗13.8kW,变电所低压侧总负荷为836kW,功率因数为0.76。

@#@低压用电设备中电动机M1的额定功率为45kW,额定电流为94.1A,额定转速为740r/min,效率为92.0%,功率因数为0.79,最大转矩比为2,电动机M1的供电电缆型号为VV-0.6/1kV,3×@#@25+1×@#@16mm2,长度为220m,单位电阻为0.723/km。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计算中忽略变压器进线侧阻抗和变压器至低压配电柜的母线阻抗)@#@21.拟在低压配电室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将功率因数从0.76补偿至0.92,计算补偿后该变电所年节能量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变电所的年运行时间按365天×@#@24小时计算)@#@A.29731kWhB.31247kWhC.38682kWhD.40193kWh@#@22.拟采用就地补偿的方式将电动机M1的功率因数补偿至0.92,计算补偿后该电动机馈电线路的年节能量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电动机年运行时间按365天×@#@24小时计算)@#@A.6350kWhB.7132kWhC.8223kWhD.9576kWh@#@23.电动机M1运行就地补偿时,为防止产生自励磁过电压,补偿电容的最大容量为下列哪项数值?

@#@(电动机空载电流按电动机最大转矩倍数推算的方法计算)@#@A.18.26kvarB.20.45kvar@#@C.23.68kvarD.25.73kvar@#@24.车间内设有整流变压器额定容量118kVA,Ud%=5,△/Y接线,额定电压380/227V,接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求额定输出电流Ied计算值为下列哪项数值?

@#@@#@A.259AB.300AC.367AD.519A@#@25.车间设有整流系统,整流变压器额定容量118kVA,Ud%=5,△/Y接线,额定电压380/227V,接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若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Ud=220V,直流输出电流Id为额定直流输出电流Ied的1.5倍,计算换相角r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A.4.36º@#@B.5.23º@#@C.6.18º@#@D.7.23º@#@@#@题26-30:

@#@某普通多层工业办公楼,长72m,宽12m,高20m,为平屋面,砖混结构,混凝土基础,当地平均雷暴日为154.5天/年。

@#@请解答下列问题。

@#@@#@26.若该建筑物周边无钢筋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基础内辐射人工接地体的最小规格尺寸应为下列哪项?

@#@@#@A.圆钢2×@#@φ8mmB.扁钢4×@#@45mm@#@C.圆钢2×@#@φ12mmD.扁钢5×@#@45mm@#@27.改办公楼内某配电箱共有6个AC220V馈线回路,每回路带25盏T5-28W灯具,设计依据规范三相均衡配置,T5荧光灯用电子镇流器,电源电压AC220V,总输入功率32W,功率因数为0.97,三次谐波电流占总输入电流20%,计算照明配电箱电源中性线上的3次谐波电流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A.0AB.0.03AC.0.75AD.4.5A@#@28.假设本办公室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在LPZ0A区与LPZ1区交界处,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总配电箱处安装Ⅰ级实验SPD,若限压SPD的保护水平为1.5kV,两端引线的总长度为0.4m,引线电感为1.1μH/m,当不计反射波效应时,线路上出现的最大雷电流电涌电压为下列哪项数值?

@#@(假设通过SPD的雷电流陡度di/dt为9kA/μS)@#@A.1.8kVB.2.0kVC.5.1kVD.5.46kV@#@29.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由4个长×@#@高×@#@宽为11m×@#@0.8m×@#@0.6m和2个长×@#@高×@#@宽为72m×@#@0.8m×@#@0.6m的块状基础组成,基础深埋3m,土壤电阻率为72Ω/m,计算建筑物接地电阻值为下列哪项数值?

@#@@#@A.0.551ΩB.0.975ΩC.1.125ΩD.1.79Ω@#@30.假设建筑物外引一段水平接地体,长度为100m,先经过长50m电阻率为200Ω·@#@m的土壤,之后经过电阻率为1500Ω·@#@m的土壤,请计算此段水平接地体的有效长度为下列哪项数值?

@#@@#@A.77.46mB.84.12mC.89.4mD.100m@#@题31-35:

@#@某轧钢车间6kV配电系统向轧钢机电动机配电,假设其配电距离很短,可忽略配电电缆阻抗,6kV系统参数如下:

@#@@#@6kV母线短路容量(MVA);@#@Sd1=48.6kV,母线预接无功负荷(Mvar),Qfh=2.9。

@#@@#@轧钢机电动机参数如下:

@#@@#@电动机的额定容量(kW);@#@Pe=1500,电动机额定电压(kV)Ue=6,电动机效率η=0.95,电动机功率因数:

@#@cosψ=0.8,电动机全压启动时的电流倍数:

@#@Keq=6。

@#@@#@电动机全启动电压标幺值:

@#@Uqe*=1@#@电动机静阻转矩标幺值Mj*=0.15@#@电动机全启动时转矩标幺值Mq*=1@#@电动机启动时平均矩标幺值Mqp*=1.1@#@电动机额定转速(rpm):

@#@ne=500@#@电动机启动时要求母线不低于母线额定电压的85%,Ueq*=0.85@#@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31.计算该电动机启动容量及母线最大允许启动容量应为下列哪组数值?

@#@并判断是否满足直接启动条件。

@#@@#@A.11.84MVA,8.96MVA,不满足B.12.14MVA,9.76MVA,不满足@#@C.7.5MVA,9.76MVA,满足D.7.5MVA,8.96MVA,满足@#@32.计算该电动机直接启动时母线电压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A.4.56kVB.4.86VC.5.06kVD.5.56kV@#@33.计算确定该电动机电抗器启动的可能性及电抗器电抗值。

@#@@#@A.可以,1.99ΩB.可以,0.99Ω@#@C.不可以,0.55ΩD.不可以,0.49Ω@#@34.如果该电动机采用电抗器启动,请计算电动机启动时母线电压及电动机的端电压。

@#@(启动电抗器1.0Ω计算)@#@A.4.5kV,3.67kVB.4.8kV,3.87kV@#@C.5.1kV,3.67kVD.5.1kV,3.87kV@#@35.如果电动机采用电抗器启动,当电动机旋转体等效直径为1.2m,重量为10000kg,该电动机的启动时间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此时电动机端子电压为0.719)@#@A.0.7sB.13.7sC.14.7sD.15.7s@#@题36-40:

@#@有一综合建筑,总建筑面积11000m2,总高度98m,地下3层。

@#@每层建筑面积7830m2,地上25层,其中1-4层为裙房,每层建筑面积";i:

13;s:

16124:

"关于人工湿地在废水处理中的一些思考@#@2015-10-31 @#@水博网@#@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最早历史可以可追溯到1903年——仍然健在的英国约克郡Earby,这个被认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因其连续稳定运行而被广为人知。

@#@而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在世界各地受到重视并被运用,还是在上世界七十年代德国学者Kickhuh提出根区法(TheRoot-Zone-Method)理论之后开始的。

@#@第一个完整的人工湿地试验始于1974年,是在德国的Othfrensen进行的。

@#@@#@而我国是在“七五”期间开始人工湿地的研究,首例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工作始于1988~1990年在北京昌平进行的自由水面流人工湿地。

@#@我国的人工湿地经历了由引入到发展的过程。

@#@其建设的工艺和方法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出而变得丰富,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除了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外,作为工程应用建设的人工湿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一些实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为人工湿地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性的参考。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人工湿地建设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经验不足,缺乏长期运行系统的详细资料,我国人工湿地建设和应用的步伐相对缓慢,这与人工湿地的本身特性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我国目前人工湿地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有较大关系。

@#@@#@有鉴于此,进行一些总结。

@#@@#@人工湿地是一种有效的、好的方法。

@#@仅就生活污水而言人工湿地是最合理最经济的水处理方法。

@#@也是对五千年来人们处理生活污水方法的一种延续和提升。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

@#@好东西要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最关键的是要用对地方,也就是使用条件,否则也枉然或成负担。

@#@@#@人工湿地不能不管什么污水、不管多少污染物统统都投入其中——要记清楚人工湿地不是污水坑。

@#@现在的人工湿地还需要科学的指导,还要不断的财力投入——妄想建成后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

@#@政府有责任和能力在人工湿地的管理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地域上看,在我国,南北跨越比较大,人工湿地的运行状况跟地域关系非常大。

@#@北方到冬天,人工湿地过冬非常困难,人工湿地一旦过不了冬,大量植物有机物在湿地腐败,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而且二次污染的程度非常严重,基本上是不可恢复的,除非将人工湿地重新拿翻填。

@#@据初步估算,1kgBOD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下,至少可以合成30kg总碳(有机物),在将植被收割清理后,水中的有机物才算是得到有效去除,但是一旦人工湿地生产出来的植被得不了有效收割和处理,其污染能力是巨大的。

@#@人工湿地不是低成本的处理工艺,在人力成本日益增长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人工湿地已失去其优势了。

@#@之所以天然的湿地能够净化水体是在非常庞大的生态体系及生物链中完成的,天然湿地庞大完整的生态体系及生物链不是可以简简单单一个纯人工湿地就能模仿建成的,只有依附于原有保留的天然湿地,人工进行保护与扩大形成的半人工半天然湿地才真正具有污染处理优势。

@#@@#@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湿地适合于无霜期长、植物生长期长的小规模污水的处理。

@#@进入湿地前,根据不同的水质设置预处理,餐厨废水需要隔油,悬浮物高的需要沉淀,并不是生活污水直接往人工湿地里面丢。

@#@人工湿地的几种类型可以与生物塘等配合使用。

@#@@#@人工湿地的设计有环保部刚出的规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里面有进水水质要求、预处理要求。

@#@建设部2011年出台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建设标准》中鼓励日排放量小于3000方的生活污水采用生物塘和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工艺,并提出出水排放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中的二级和三级标准(3000方以下是三级标准),这是适合小城镇实际情况的,自然处理法的优点就是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并且景观效果好。

@#@若采用以机械设备为主导的处理工艺,这些小污水厂的运行成本一般都在0.8元/m3以上,是小城镇承受不起的,建成后其命运就是晒太阳。

@#@@#@和其它污水处理设施一样,人工湿地建成后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日常管理包括植物补栽、固废清理、植物收割与处置、水位控制、填料更换等。

@#@@#@在国外,日本多用表流湿地处理河水、湖水等污染水体,这样的案例有上千处,在欧美,分散型的小镇和居民区用潜流湿地来处理生活污水,这样的案例更多,效果是得到肯定的在我们国家,人工湿地研究和设计还不到20年的时间,日渐成熟,但还有很长的探索和改进空间,结合实际做人工湿地的研究、因地制宜的开展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不能一棍子打死。

@#@@#@那么,现在人工湿地都存在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一个成功的人工湿地,对其的管理应该是方便的,人工湿地种植了很多固氮固磷的植物,草本植物的清理就是管理方向的重点,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富营养化污染物作为养分,在其整个生命周期是营养的生产者,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例如芦苇,这玩意儿到秋天就诗情画意的枯萎了……如果不清理出来,那么,湿地水体营养化反而加剧,前期的污染物分解吸收工作白做;@#@但如果清理,那么相应的人工组织、收割后的植物处理堆肥等,由谁来组织?

@#@谁来管理?

@#@经费谁提供?

@#@另一方面,中国现阶段采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的地区污水进水基本上都是未经处理的原水(有的先经过一次简单的一级处理),但是湿地一般只能用于处理经二级处理后的出水。

@#@因此可以想象得到,在湿地建成初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相当好,但是几年后人工湿地污染吸收到达一个饱和点时,不仅随新进入的污水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分解,大量枯萎的植物腐烂发臭,成为内部新增污染物,这时的人工湿地基本上就沦为一个摆设品,而吸附湿地里面的污染物将很有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并招蚊惹蝇,对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威胁周围居民的生活工作安全卫生。

@#@@#@其次,人工湿地最大的问题——防渗,目前很多的人工湿地,往地下水渗漏的不在少数。

@#@地下水系的污染是非常可怕的,其后果的严重性是不可估计的,毕竟地表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

@#@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有些地区人工湿地的周边,地下水污染严重,以至于用地下水喂猪都成问题……@#@再次,撇开农村这个特定环境,人工湿地在处理功能程度上还是值得借鉴的。

@#@但基本上人工湿地都修在乡下,而大部分的处理工艺哪一个不需要专人或者兼职管理?

@#@因为在农村,乡镇一级的政府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大多缺乏有效的措施,基本上没什么真正专业的管理人员;@#@因为在农村,污水收集系统不够完善导致人工湿地的进水条件无法稳定;@#@因为在农村,对各地的实际情况研究不全,技术资料不充分,对植物的选用、参数选择上都存在跟风现象。

@#@这些最后导致了大多数人工湿地最后都逃不了衰草连天的结局……当然这些跟政府部门的分工管理也有很大关系,但可以看出的是,要使人工湿地成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成熟使用工艺还需要考虑多方面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所谓的人工湿地就是一个低浓度污水处理厂,需要有专业的人去管理,对进水要求比较高,就全国正规的污水处理厂又有几个能运行的很好的,建的是湿地,到最后都成了臭水坑。

@#@@#@人工湿地的成功,完工后的管理是重点,那么设计呢?

@#@以前,我认为,人工湿地后期的管理是工程成败的首重,现在我认为,人工湿地的概念设计亦是重中之重。

@#@接触过那么多的企业公司,在人工湿地上,真正有自己见解的,根本就没有;@#@真正有自己研究成果的,也是没有;@#@真正做了研发的,没有;@#@真正对人工湿地能做到深度理解的,完全没有;@#@真正全盘抄袭的,全部都是。

@#@一些企业,随便参观个把例子工程回来就敢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

@#@殊不知,人工湿地的设计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和唯一性,其流程设计,工艺组合,完全是根据现场环境,水质条件,达标要求等来“定制”的,其背后所深谙的机理,在没有弄明白之前,冒然上手,其结果,就是目前大多数人工湿地的种种问题——堵塞、漫流、出水黑臭、气味四溢、淤泥沉淀严重。

@#@@#@严谨的态度才是质量的保证,施工如是,设计更是如是。

@#@@#@你的面积怎么计算出来的,你的去除率如何保证?

@#@是参看的资料还是有自己的实践?

@#@你的工艺如何组合?

@#@如何重复?

@#@填料级配怎么考虑?

@#@池床比率怎样才合适?

@#@池床深度如何考虑?

@#@停留时间是传统的3-5d还是20-30h?

@#@什么条件下需要前处理,什么时候需要预处理,前处理预处理怎么设计?

@#@要不要曝气,曝气怎么做,设计在那个工艺段?

@#@植物怎么配置,植物根系深度如何考虑?

@#@什么工艺主要处理什么污染?

@#@什么措施保证持续运行?

@#@设计末页有管理建议么?

@#@有管理细则么?

@#@比起分析优点与成效,我更加看重批评的意见和建议。

@#@在人工湿地是与否之前,我选择是,因为我认为它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它的现实非常遗憾。

@#@@#@在一个浮躁的大背景下,没有学术态度,没有科研精神,一切以利益为重——我所接触的很多公司,打着农村治理的名号,一个30方水的工程,能够收40万的费用,而在其施工完毕不到3个月,这个工程就被废弃——设计严重不合理,无法运行……我们对其能期待有什么案例么?

@#@一个公司参观了某地成功的人工湿地项目,本着友好交流的态度,设计主持者给他们做了一些基本的介绍,而后这家公司所有的工程如出一辙——只是,它的出水依然如是,表流漫过,植物稀疏,甚至一个工程完工到现在都长不起植物.....能期待有什么经典案例么?

@#@在合适的、适用人工湿地的地方推广人工湿地,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再向以前那样农业学大寨就全国各地都搞梯田,那是典型的教条主义。

@#@污水处理有很多方法,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适宜的技术,从处理污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解决污染。

@#@@#@总结上述所述,无外乎以下几点:

@#@@#@1、人工湿地的建设占用耗费了大量的土地面积。

@#@这对于我国,尤其是我国的中心城市而言,是其发展和推广应用开来的一个挚肘。

@#@在我国现行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的体制中,是不可能于城市中腾出一块较大的土地出来建设人工湿地的。

@#@@#@2、人工湿地建设的开挖量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人工湿地建设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固化池体建设,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复耕具有非常重大而长远的影响。

@#@在我国目前的湿地建设和管理模式下,建设谨慎,发展缓慢。

@#@@#@3、人工湿地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用一句话来形容是,人工湿地“建一个废一个,废一个死一个”,以至于人工湿地在建成后很多都成为了当地政府的一个累赘。

@#@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现行的人工湿地管理制度所制约的。

@#@很多的人工湿地在建成后,即交付当地政府进行管理(主要是乡镇或村组),而当地政府部门却拿不出一定的经费对其进行预算和管理,包括灌溉、植物残体收割、病虫防治、人工费用支付等,这就导致了人工湿地成为了一个包袱,丢不掉也甩不脱。

@#@@#@4、人工湿地工程工艺的杂乱和不规范。

@#@人工湿地进入我国的时间虽不长,但其所形成的工艺类型却不少。

@#@由于理论研究所针对的污水类型不同,研究过程中的地理位置和影响环境不同,因而所形成的处理工艺也不尽相同,加之这门学科切入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规范和标准,这就给人工湿地工艺的甄选带来了很大的困挠。

@#@究竟选择何种工艺形式更加符合本区域的环境特征成为了建设者和决策者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实事是,很多决策者们单凭自己的第一感觉和单一印象,甚至是个人的交情就可以确定某个研究者所制定的工艺方案为工程实施方案。

@#@这样做的结果无外乎两种,一是侥幸成功,二是功亏一篑。

@#@@#@5、施工技术的落后。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其有自己的施工技术规范,包括布水方式、填料选择、填料铺设、墙体的构建、防水层的建设等等。

@#@这些除了必要的技术规范外,还需要有较深的经验积累。

@#@然而我国目前从事人工湿地建设施工的队伍参差不齐,不要说施工经验,有些甚至是连施工图纸也是第一次见到。

@#@这样素质的施工队伍所建设的人工湿地可想而知了。

@#@@#@6、人工湿地建设时的随意性较大。

@#@人工湿地建设时应秉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但实际在建设过程中,作为业主方的建设单位却具有很高的决定权。

@#@为降低建设成本,常对工程的建设进行过分的干预,包括施工工艺的变更、工程工艺的增减、植物的配置以及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等。

@#@这就导致了工程运行后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隐患。

@#@@#@7、人工湿地管理技术的不完善。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工湿地系统管理方法不尽相同,由于目前我国人工湿地大都采取托付当地有关部门管理的方式,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因此,也就无从谈起良好的工程管理了。

@#@@#@8、支持人工湿地建设的基础数据和研究资料太少。

@#@虽然国内从事人工湿地研究和建设的从业人员不乏其人,但由于其所形成的成果都是其花费了较大的投入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在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尚不完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环境下,没有多少人愿意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共享探讨。

@#@这也就导致了,我国人工湿地基础研究数据不仅量少,而且保守。

@#@@#@人工湿地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应用技术,对于我国生态型社区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有人说,人工湿地、湿地或者说环境治理的踟蹰不前,不是因为钱的问题,也不是因为技术的问题,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利益分配不均而形成的问题。

@#@或者说这个说法有偏颇,但细细思考一下,又何尝不是呢?

@#@@#@";i:

14;s:

11082:

"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电力供应与使用的监督管理,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从事供用电监督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在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供用电监督管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电力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电力技术标准为准则,遵循本办法的规定进行。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四条 县以上电力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电、用电的监督工作。

@#@但上级电力管理部门认为工作必需,可指派供用电监督人员直接进行监督检查。

@#@ @#@第五条 供用电监督管理的职责是:

@#@ @#@1.宣传、普及电力法律和行政法规知识;@#@ @#@2.监督电力法律、行政法规和电力技术标准的执行;@#@ @#@3.监督国家有关电力供就与使用政策、方针的执行;@#@ @#@4.负责月用电计划审核和批准工作;@#@ @#@5.协调处理供用电纠纷,依法保护电力投资者、供应者与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6.负责进网作业电工和承装(修、试)单位资格审查,并核发许可证;@#@ @#@7.协助司法机关查处电力供应与使用中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 @#@8.依法查处电力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罚。

@#@ @#@第六条 供用电监督人员有依法执行监督检查公务时,应出示《供用电监督证》。

@#@被检查的单位应接受检查,并根据监督人员依法提出的要求,提供有关情况、回答有关询问、协助提取证据、出示工作证件等。

@#@ @#@第七条 供用电监督人员依法执行监督公务时,应遵守被检查单位的保卫保密规定;@#@现场勘查不得直接或替代他人从事电工作业,也不得非法干预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调度工作。

@#@@#@第三章监督检查人员资格@#@第八条 各级电力管理部门应依法配备供用电监督管理人员。

@#@担任供用电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任聘资格证书的人员。

@#@ @#@第九条 供用电监督资格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同意,县以上电力管理部门推荐,接受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合格后发给《供用电监督资格证》。

@#@ @#@第十条 申请供用电监督资格才应具备下列条件:

@#@ @#@1.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 @#@2.具有电气专业中专以上或相当学历的文化程序;@#@ @#@3.有三年以上从事供用电专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和相应的管理能力。

@#@ @#@4.经过法律知识培训,熟悉电力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电力技术的标准以及供用电管理规章。

@#@ @#@第十一条 省级电力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用电监督管理人员的资格申请、审查和专门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工作。

@#@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供用电监督资格的全国统一考试,并对合格者颁发《供用电监督资格证》。

@#@《供用电监督资格证》由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统一制作。

@#@ @#@第十二条 县以上电力管理部门必须从取得《供用电监督资格证》的人员中,择优聘用供用电监督人员,报经省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取得《供用电监督证》后,方能从事电力监督管理工作。

@#@《供用电监督证》由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统一制作。

@#@@#@第四章 电力违法行为查处@#@第十三条 各级电力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电力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上级电力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直接查处下级电力管理部门管辖的电力违法行为,也可将自己查处的电力违法事件交由下级电力管理部门查处。

@#@结电力违法行为情节复杂,需由上一级电力管理部门查处更为适宜时,下级电力管理部门可报请上一级电力管理部门查处。

@#@ @#@第十四条 电力管理部门对下列方式要求处理的电力违法事件,应当受理:

@#@ @#@1.用户或群众举报的;@#@ @#@2.供电企业提请处理的;@#@ @#@3.上级电力管理部门交办的;@#@ @#@4.其他部门移送的。

@#@ @#@电力管理部门对受理的电力违法事件,可视电力违法事件性质和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紧迫程度,可依法在现场查处,也可立案处理。

@#@ @#@第十五条 电力违法行为,可用书面和口头方式举报。

@#@口头方式举报的事件,受理人应详细记录并经核对无误后,由举报签章。

@#@举报人举报的事件如不愿使用真实姓名的,电力管理部门就尊重举报人的意愿。

@#@ @#@第十六条 电力管理部门发现受理的举报事件不属于本部门查处的,应及时向举报人说明,同时将举报信函或笔录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

@#@对明显的治安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电力管理部门应主动协助公安、司法机关查处。

@#@ @#@第十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电力违法行为,电力管理部门应当立案:

@#@ @#@1.具有电力违法事实的;@#@ @#@2.依照电力法规可能追究法律责任的;@#@ @#@3.属于本部门管辖和职责范围内处理的。

@#@ @#@第十八条 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填写《电力违法行为受理、立案呈批表》,经电力管理部门领导批准后立案。

@#@经批准立案的事件,应及时指派承办人调查。

@#@现场调查时,调查承办人应填写《电力违法案件调查笔录》。

@#@调查结束后,承办人应提出《电力违法案件调查报告》。

@#@  @#@第十九条 电力管理部门对危及电网运行安全或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当供电企业在现场制止无效时,应当即指派供用电监督人员赴现场处理,制止违法行为,以确保电网和人身安全。

@#@ @#@第二十条 案件调查结束后,应视案情可依法作出下列处理:

@#@ @#@1.对举报不实或证据不足,未构成违法事实的,应报请批准立案主管领导准予撤消;@#@ @#@2.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发出《违反电力法规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 @#@3.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第二十一条 案件处理完毕后,承办人应及时填写《电力违法案件结案报告》,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结案。

@#@案情重大或上级交办的案件结束后,应向上一级电力管理部门备案。

@#@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违反电力法规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章行政处罚@#@第二十三条 违反《电力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未取得《供电营业许可证》而从事电力供应业务者,电力管理部门应以书面形式责令其停止营业,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

@#@ @#@第二十四条 违反《电力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擅自伸入或跨越其他供电企业供电营业区供电者,电力管理部门应以书面形式责令其拆除伸入或跨越的供电设施,作出书面检查,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

@#@ @#@第二十五条 违反《电力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向外转供电者,电力管理部门应以书面形式责令其拆除转供电设施,作出书面检查,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

@#@ @#@第二十六条 供电企业未按《电力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中规定的时间通知用户或进行公告,而对用户中断供电的,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有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 @#@第二十七条 供电企业违反规定,减少农业和农村用电指标的,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况严重的,对有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 @#@第二十八条 电力管理部门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扰乱正常供电、用电秩序的行为,除协助供电企业追缴电费外,应分别给予下列处罚:

@#@ @#@1.擅自改变用电类别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再次发生的,可下达中止供电命令,并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 @#@2.擅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拒绝改正的,可下达中止供电命令,并按私增容量每千瓦(或每千伏安)100元,累计总额不超过五万元的罚款。

@#@ @#@3.擅自超过计划分配的用电指标用电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按超用电力、电量分别处以每千瓦每次五元和每千瓦时十倍电度电价,累计总额不超过五万元的罚款;@#@拒绝改正的,可下达中止供电命令。

@#@擅自使用已经在供电企业办理暂停使用手续的电力设备,或者擅自启用已经被供电企业查封的电力设备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启用电力设备危及电网安全的,可下达中止供电命令,并处以每次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 @#@5.擅自迁移、更支或者擅自操作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电力负荷控制装置、供电设施以及约定由供电企业调度的用户受电设备,且不构成窃电和超指标用电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他人损害的,还应责令其赔偿;@#@危及电网安全的,可下达中止供电命令,并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 @#@6.未经供电企业许可,擅自引入、供出电力或者将自备电源擅自并网的,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拒绝改正的,可下达中止供电命令,并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第二十九条 电力管理部门以盗窃电能的行为,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六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3@#@";i:

15;s:

26541:

"@#@SH/P20-2005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 @#@@#@ @#@@#@ @#@@#@ @#@@#@ @#@@#@ @#@@#@ @#@@#@ @#@@#@ @#@@#@ @#@@#@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管道设计技术规定@#@1总则@#@1.1本规定包括:

@#@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设计@#@2.1概述@#@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

@#@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设计条件和准则@#@2.2.1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

@#@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

@#@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管道尺寸确定@#@2.3.1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

@#@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

@#@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设置不能按机器最大能力计算。

@#@@#@

(2)循环燃油系统,应按设备设计要求的125%流量考虑,以使其有25%的循环量。

@#@@#@(3)间断操作的管道(如开车和旁路管道)的尺寸,应按可利用的压力降来设计。

@#@@#@2.3.2一般不采用特殊尺寸的管道如:

@#@DN32(1¼@#@″)、DN125(5″)、DN175(7″)等。

@#@对于这种尺寸的设备接管口,应由一个适合的管件把标准管和设备接管口连起来。

@#@@#@2.4管道的布置@#@2.4.1管道的布置要有一定的绕性,以降低管道的应力和推力。

@#@@#@2.4.2一般管道均沿管架水平敷设,有坡度要求的管道,根据坡度要求单独支承。

@#@@#@2.4.3输送无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有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上面;@#@有保温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无保温的管道的上面。

@#@@#@2.4.4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管的配置应符合下述要求:

@#@@#@

(1)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阀应选择在管道的最高位置处。

@#@@#@

(2)排放有毒性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放空管的排出高度,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定。

@#@@#@2.5 @#@ @#@ @#@ @#@ @#@ @#@ @#@ @#@ @#@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2.5.1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应优先采用对焊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带法兰的管件用于需要经常检修、拆卸的地方。

@#@@#@2.5.2管道方向的改变通常采用弯头、弯管、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

(1) @#@ @#@ @#@ @#@ @#@对焊弯头的弯曲半径一般采用1.5倍公称直径。

@#@@#@

(2) @#@ @#@ @#@ @#@ @#@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通常按3.5~4倍公称直径计。

@#@@#@(3) @#@ @#@ @#@ @#@ @#@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a) @#@ @#@ @#@ @#@ @#@ @#@ @#@ @#@ @#@ @#@ @#@ @#@一节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应尽量少采用,通常用于空气压缩机吸入管道和放空管道。

@#@@#@b) @#@ @#@ @#@ @#@ @#@ @#@ @#@ @#@ @#@ @#@ @#@ @#@二节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用于大直径的低压工艺管道及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中钢制的污水管道。

@#@@#@c)四节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用于气体和液体中带有固体磨损物的内衬管道。

@#@@#@d)工艺管道上常用三节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2.5.3 @#@管道的相交通常采用标准的三通管件或焊接支管管件。

@#@@#@

(1)90°@#@的管道的连接一般应采用标准的三通管件。

@#@对于在市场上得不到的某些尺寸的三通,可采用焊接支管,并使用管箍、支管台或根据管机专业的要求进行加强。

@#@@#@

(2)除非有特殊要求,管道一般不采用非90°@#@相交。

@#@非90°@#@的相交管可采用焊接支管制成,并应根据管机专业的要求进行加强。

@#@@#@2.5.4 @#@管道的变径通常采用标准的异径管管件,对于在市场上得不到的某些尺寸的异径管管件,可用相同材料的板材通过卷板、焊接来制成锥型异径管,或采用多级标准的异径管来进行变径。

@#@@#@2.6管架@#@2.6.1 @#@需要经常拆卸(如机械清洗)的管子应装有永久性的固定的支承,以便适应拆卸的要求。

@#@@#@2.6.2 @#@不保温的管子可直接放在管架上,也可用吊架吊在比它尺寸大的管子上。

@#@@#@2.6.3保温管道不能直接放在管架上,必须有管托并应采取措施对保温层加以保护。

@#@@#@2.7阀门@#@2.7.1泵、透平和压缩机上的切断阀应装在下述位置:

@#@@#@

(1)泵的进口和出口管道上。

@#@@#@

(2)设备的填函油、冲洗油和冷却水等辅助管道上。

@#@@#@(3)在冻结气候下,室外高位供水管道的支管上。

@#@@#@(4)在系统操作期间,需要拆卸设备的所有辅助管道。

@#@@#@2.7.2在蒸汽管道上切断阀应装设在下述位置:

@#@@#@

(1)去蒸汽驱动设备的蒸汽管道上。

@#@@#@

(2)在蒸汽驱动的有压管道上。

@#@@#@(3)蒸汽驱动机在运行期间,可能有定期的停车,从靠近该机到抽真空蒸汽排放设备的管道上。

@#@@#@2.7.3 @#@在直接用火加热的炉子或加热器的燃料供给主管道,切断阀应设在远离设备,并且在事故下可以接近操作的地方。

@#@@#@2.7.4 @#@一般调节阀组应包括旁通阀和切断阀;@#@切断阀的作用是为调节阀检修时关闭管道之用,一般采用闸阀;@#@旁通阀的作用是为调节阀检修时作调节流量之用,一般采用截止阀,旁通阀的尺寸一般同调节阀。

@#@@#@2.7.5在系统操作期间可拆卸的设备,应装设单独的切断阀和导淋阀或放空导淋阀,并加设盲板。

@#@@#@2.7.6当离心式压缩机或泵出口至一个系统中,且该系统中的液体或气体可能倒流入压缩机或泵时,应在压缩机、旋转泵、直立式离心泵和多级卧式离心泵各出口管道上装设止回阀;@#@并联经常操作的泵、应有各自的止回阀。

@#@@#@2.7.7连接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的蒸汽吹扫管道应有止回阀。

@#@当装一个切断阀时,止回阀应装在靠近设备(或管道)的阀门下游一侧,当装设一对切断阀时,止回阀应装在切断阀的中间并靠近下游的切断阀位置上。

@#@@#@2.8阀门的类型和结构@#@通常应是闸阀、截止阀、球阀、旋塞阀等,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其他型式的阀门如:

@#@蝶阀、隔膜阀、针形阀等。

@#@@#@2.9盲板@#@下列情况应在管道上装盲板:

@#@@#@

(1)除仪表、阀门、蒸汽疏水器外的设备,须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要定期维修、检查或调换,当切断阀处的压力≥3.92MPa(40kgf/cm2),温度≥70℃时与管道连接处设置盲板。

@#@@#@

(2)连接炉子的管道当允许和炉子同时试压时在管道尽可能长的位置上设置盲板。

@#@@#@(3)界区外连接到界区内的工艺管道和燃料管道,当装置在停车期间该管道仍在使用时,应在管道上设置切断阀及盲板。

@#@@#@2.10放空、导淋和取样口@#@2.10.1对于所有不能自行放空和导淋的设备,应装设放空和导淋阀门,一般应装在设备管口上,但当设备和放空导淋口间没有阀门和盲板时,可以装在管道上。

@#@@#@2.10.2管径≥DN50管道的放空应设在管道上部的高点,而导淋则设在所有管道下部的低点,并如下述:

@#@@#@

(1)当操作需要时要设置阀门。

@#@@#@

(2)水压试验时装丝堵(不设阀门)。

@#@@#@2.10.3放空、导淋和取样接口除下列情况外最小应为DN15。

@#@@#@

(1)所有由设备接出的管子应是设备接口的尺寸。

@#@@#@

(2)凡含有腐蚀性介质或在常温下是高粘度的介质管道,其接管最小尺寸是DN25。

@#@@#@2.10.4连接容器的放空和导淋按下表给出最小尺寸。

@#@@#@用于容器上放空、导淋管的最小尺寸@#@容器的容积m3@#@放空和导淋管的最小尺寸@#@放空@#@导淋@#@≤1.5@#@DN25@#@DN25@#@1.5~6@#@DN25@#@DN32@#@6~17@#@DN25@#@DN50@#@17~70@#@DN32@#@DN80@#@>@#@70@#@DN50@#@DN80@#@2.10.5用单阀的放空和导淋管道,一般应在阀后装设板法兰盖或堵头,下列情况除外:

@#@@#@

(1)输送不挥发介质的泵壳的放空导淋,应以管子沿泵的底板引至明沟或下水道。

@#@@#@

(2)输送接近闪点介质的泵壳的放空,应以管道接至冷却器,并由冷却器引至地沟,或接至操作管道,或接至驰放和泄压管道等其他安全的地方。

@#@@#@2.10.6在燃气供给管道和具有在40℃时压力≥0.441MPa(4.5kgf/cm2)气压的管道,在操作期间用的放空和导淋管应接至一个密闭系统或通过密封接入下水道。

@#@@#@2.10.7用于热介质的管道或设备的取样接口,要设置冷却器,一个冷却器可供一个或一组取样口使用。

@#@@#@2.10.8对于在常温下是高粘度的介质,或一组取样口共用一个冷却器的情况下,取样口应设置蒸汽或其他介质的清洗措施,以清洗取样接口和冷却器。

@#@@#@2.11排放、置换和清洗@#@2.11.1应采取措施从容器和热交换器连接管道排放全部的操作液体,尽可能利用工艺管道和泵或其他有压蒸汽和气体介质来实现,否则应设置其他辅助的排出系统。

@#@@#@2.11.2在热交换器上放空和导淋管的尺寸最小应是DN32。

@#@@#@2.11.3当工艺设备需要置换时,以蒸汽或惰性气体为介质,除对蒸汽和惰性气体另有规定外,一般情况可按下面提供的方法进行设置:

@#@@#@

(1)当容器设计温度在0℃以上,容器容积在3~140m3应设有DN25接口和蒸汽软管相连接,当容器容积大于140m3应以DN32管道接至蒸汽源。

@#@@#@

(2)当容器设计温度≤0℃,对于所有容积的容器都设有DN25接口,可以接惰性气体的气源。

@#@@#@(3)对于液体或液体蒸汽炉管,应在炉子给料泵出口管道装设DN32蒸汽软管接口。

@#@@#@2.11.4当有清洗的使用要求时,工艺设备应有清洗和注水接口。

@#@@#@

(1)不需经常维修的容器,应在给水管出口和容器导淋接口备有软管连接。

@#@@#@

(2)需经常维修的容器,应备有永久性的、连接水源的接管。

@#@@#@2.12消防、公用、灭火和防护加热用蒸汽@#@2.12.1炉子的燃烧室、集管箱和炉顶空间宜备有消防蒸汽接管,并以远离炉子区域的阀门来控制。

@#@@#@2.12.2输送易燃液体和可燃性气体的泵和压缩机的密闭厂房内,宜设有蒸汽消防管,并应在建筑物外控制。

@#@@#@2.12.3对于排放烃类气体到大气中去的驰放阀出口管道宜设置灭火用的蒸汽管道,并由地面上控制。

@#@@#@2.12.4对于灭火、消防、吹熄、公用软管和防护性加热用蒸汽,应由一个单独的系统与工厂界区的蒸汽总管相接。

@#@如果工厂蒸汽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保持有0.343~0.883MPa(3.5~9kgf/cm2)之间压力时,可不设置单独的蒸汽系统。

@#@@#@2.13蒸汽疏水器和分离器@#@2.13.1来自蒸汽系统收集器的冷凝液的排放,应设置疏水器。

@#@@#@2.13.2直接排放蒸汽的疏水器,其上游应设切断阀,排至冷凝液收集器的疏水器,应设上、下游切断阀。

@#@@#@2.13.3来自真空蒸汽系统的冷凝液,可借助闪蒸返回蒸发系统或被喷射泵移走。

@#@@#@2.13.4每组采用饱和蒸汽操作的透平和每组用蒸汽驱动的往复式压缩机的蒸汽管道上,应设置蒸汽分离器。

@#@@#@2.14粗滤器和过滤器@#@2.14.1为保护下述设备应在管道上装设永久性的粗滤器:

@#@@#@

(1)在所有泵的吸入管道上。

@#@@#@

(2)蒸汽透平和蒸汽的入口管道上。

@#@@#@(3)泵和压缩机密封、填函、冲洗油和冷却水供给管道上。

@#@@#@(4)从工艺设备吸入的所有压缩机的入口。

@#@@#@(5)在燃咀的燃料油供给主管道上。

@#@@#@(6)在液压设备的液压油供给管道上。

@#@@#@(7)在气动设备的空气供给管道上。

@#@@#@(8)在排放气体或空气用限流孔板的气体或空气管道上。

@#@@#@2.14.2在开车前,在泵吸入管道的永久性粗滤器网上,应在现场盖以临时性的较细的滤网材料,当开车全部完成后再拆去。

@#@@#@2.14.3在空气干燥器的空气管道上游,应设置过滤器以除去空气中凝结的水雾。

@#@@#@2.14.4 @#@ @#@ @#@空气压缩机和鼓风机的入口应装设吸滤器。

@#@@#@2.15 @#@ @#@ @#@ @#@ @#@ @#@ @#@ @#@ @#@在有毒、酸碱介质的各种管道和设备附近应设有事故淋浴洗眼器。

@#@@#@2.16 @#@ @#@ @#@ @#@ @#@ @#@ @#@ @#@ @#@ @#@ @#@ @#@ @#@剧毒介质管道@#@2.16.1剧毒(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介质管道应根据实际操作情况确定管道阀门、法兰等密封面的压力等级并提高一档,且不得低于PN1.6MPa。

@#@@#@2.16.2剧毒(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介质管道应根据压力等级、操作情况确定管道阀门、法兰等密封面形式,如突面(RF)、凹凸面(MFM)、榫槽面(TG)等,并选用相应的垫片。

@#@@#@3. @#@ @#@ @#@ @#@ @#@管道材料@#@3.1管道材料应根据所输送的流体的设计温度和压力进行选择,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3.2 @#@ @#@ @#@选择材料时应考虑由于设备(如热交换器、疏水器)、阀门(调节阀、节流阀)等而出现的压力、温度的变化,上游切断阀、旁通阀应符合上游条件;@#@下游切断阀应根据下游条件和短时期的上游条件来确定。

@#@@#@3.3 @#@ @#@ @#@公称直径≤DN80的饮用水和仪表空气的管道应采用镀锌的管子和管件(或采用非金属材料)以保证管道的清洁。

@#@@#@3.4 @#@ @#@ @#@除有特殊要求,一般不允许使用铜和铜合金材料。

@#@@#@4. @#@ @#@ @#@ @#@ @#@ @#@ @#@ @#@ @#@管道焊接、检验和试验@#@4.1管道焊接、检验和试验应执行HG20225-95《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或GB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4.2石化行业项目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可执行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3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相应的管道焊接、检验和试验规定,但其规定不得低于GB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相应条文的要求。

@#@@#@ @#@@#@ @#@@#@ @#@@#@ @#@@#@ @#@@#@ @#@@#@ @#@@#@ @#@@#@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 @#@@#@ @#@@#@SH/P21-2005@#@ @#@@#@ @#@@#@ @#@@#@ @#@@#@ @#@@#@ @#@@#@ @#@@#@ @#@@#@ @#@@#@ @#@@#@ @#@@#@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1、总则@#@本规定包括工艺装置布置的一般要求、确定标高、操作平台和道路或通道的最小宽度及净空、进出通道、通向大气的排放口高度、管道、管沟和窨井、地沟和下水道、铺砌和坡度以及工艺装置内其它的有关项目等内容。

@#@@#@2、设计@#@2.1工艺装置布置的一般要求@#@2.1.1主导风向@#@工艺装置布置设计应考虑主导风向。

@#@主导风向将直接影响加热炉、压缩机室及控制室等的位置。

@#@从设备上泄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不应吹向加热炉,故加热炉应位于上风向或侧风向。

@#@加热炉烟囱排出的烟气不应吹向压缩机室或控制室。

@#@@#@2.1.2工艺要求@#@设备的物料流动顺序由工艺流程图确定,凡是真空、重力流及固体卸料等要求抬高设备时,工艺专业应在工艺流程图中明确注明,设备布置专业一律按照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的标高要求布置设备。

@#@工艺流程图除提供温度、压力、流体介质和流量外,并应提示关键管道和合金管道的配管要求,以利于集中组合布置,从而缩短管道。

@#@@#@

(1)应按照GB50160-1992(99修订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和GBJ16-1987(2001年局部修订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生产装置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

(2)对有火灾危险的厂房、框架、设备和管廊,在设备及管道漏出易着火物料的地方,可采用固定式、半固定式水蒸汽或惰性气体灭火,其操作阀门应放在事故发生时宜于操作的地方。

@#@@#@(3)通向设备的所有道路出入口,也可作为消防设备的通道。

@#@装置内消防车通道的净空不应小于5.5m。

@#@@#@(4)易燃、易爆的设备宜与其它的工艺设备分开布置或相隔一条道路。

@#@在特定的条件下,在危险设备的三边设置防爆墙,其敞开的一边,应面对工厂的空地。

@#@@#@(5)明火设备要远离泄漏可燃气体的设备,有多台明火设备时,应将其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并位于上风向。

@#@@#@(6)热的设备和管道应位于操作人员不能触及的地方,或采用切实的防烫措施。

@#@@#@(7)凡有腐蚀性质的设备,通常是集中布置并设围堰,地面作耐腐蚀铺砌及排水系统。

@#@必要时,在设备附近设事故淋浴、洗眼设施。

@#@@#@(8)装置内要有安全通道,以便发生事故时疏散人员,安全通道上不得有障碍物及6m以上的一端封闭的狭长地带。

@#@@#@(9)装置内应设安全直梯,每段的安全直梯应位于容易接近和相互之间易见的范围内。

@#@@#@2.1.4操作要求@#@装置布置要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操作条件,主要包括:

@#@操作和检修通道、合理的设备间距和净空高度、必要的平台、楼梯和安全出入口,尽可能地减少对操作人员的污染和噪音等。

@#@@#@控制室是操作的核心地带,故控制室的位置相当重要。

@#@有两种方案:

@#@@#@

(1)控制室应位于操作的中心地,而且尽可能靠近主要设备的操作地带。

@#@它不应靠近震动设备,因为对仪表有影响,也不要放在有易燃、易爆介质、粉尘和水汽散发的场所。

@#@@#@

(2)控制室应位于装置主要操作区附近,装置边界线的内侧,受污染、噪声的影响较小的地方。

@#@@#@2.1.5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应尽量采用可移动式的起吊设备。

@#@在布置阶段要考虑以下几点:

@#@@#@

(1)道路的出入口要方便吊车的出入;@#@@#@

(2)搬运及吊装所需的占地面积和空间;@#@@#@(3)设备内构件及填充物(如催化剂、填料)等的搬运和装卸;@#@@#@(4)在定期大修时,能对所有设备同时进行维修工作;@#@@#@(5)对换热器、加热炉等的管束抽芯要考虑有足够的场地,应避免拉管束时延伸到相邻的通道上。

@#@对压缩机等转动设备的部件更换及驱动机的检修、更换也要提供足够的拆卸区;@#@@#@(6)设备的端头和侧面与建、构筑物的间距应根据便于拆卸部件和维修设备的需要而定,其所需间距的最小值如下:

@#@@#@a@#@相邻两泵的间距@#@750mm@#@b@#@相邻两压缩机的间距@#@1200mm@#@c.@#@两排泵的间距@#@1800mm@#@d.@#@两排压缩机的间距@#@2400mm@#@e.@#@设备与建筑物墙壁、墙垛或柱的间距@#@750mm@#@2.1.6外观@#@在满足上述2.1.1,2.1.2,2.1.3,2.1.4,2.1.5条五项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装置的外观则依靠设计人的精心布置。

@#@装置的外观往往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观整齐还可减少操作人员的误操作。

@#@为了外观整齐,在“布置式样”上要注意如下几点:

@#@@#@

(1)成排布置的塔,人孔方位一致,最好朝向道路。

@#@人孔的标高尽可能取齐,以便设置联合平台;@#@@#@

(2)泵群要排列整齐,推荐以泵端出入口中心线取齐;@#@@#@(3)换热器群要排列整齐,推荐以管箱接管中心线取齐;@#@@#@(4)所有容器或贮罐,在基本符合物流顺序的前提下,尽量以直径大小分组排列。

@#@通常,容器上的配管应垂直上下,不应有歪斜、偏置。

@#@@#@2.1.7在化工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主要有塔、容器、换热器、加热炉、贮槽、泵、压缩机等。

@#@这些设备的布置设计以及这些设备的运输吊装、固定设计,管廊、贮罐区的布置设计的要求见HG20546-92《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技术规定》中的有关规定。

@#@@#@2.2标高@#@表1标高(包括灌浆)注①②@#@项目@#@距基准点的高度(室外)mm@#@室外(注③)m@#@室内(封闭和开敞式建筑物)m@#@室内外地坪@#@高点@#@-200@#@-0.200@#@0.000注⑤@#@低点@#@-350@#@-0.350@#@-0.150@#@柱脚的底板底面(基础顶面)@#@0@#@0.000@#@0.200@#@离心泵的底板底面注④@#@0@#@0.000@#@0.200@#@卧式容器和@#@换热器@#@底面@#@400@#@0.400@#@0.600@#@ @#@@#@立式容器和@#@底面@#@0@#@0.000@#@0.200@#@特殊设备@#@设备环形底座或@#@支腿的底面@#@0@#@0.000@#@0.200@#@炉子底板@#@的底面@#@炉墙或燃烧室@#@ @#@@#@ @#@@#@ @#@@#@燃烧室底部。

@#@炉底@#@需要操作通道的@#@2250@#@2.250@#@ @#@@#@燃烧室底部。

@#@炉底@#@1000@#@1.000@#@ @#@@#@不需要操作通道的@#@装于滑动底板上的鼓风机、往复泵、卧式和立式的压缩机等@#@按需要@#@按需要@#@按需要@#@注:

@#@@#@①所有标高均按±@#@0.000m的基准,与这个标高相适应的绝对标高由总图专业在设计中确定。

@#@@#@②所有用于设备和结构的混凝土支承标高(除斜梯和直梯外)已包括至少25mm的灰浆高度。

@#@@#@③与敞开的建筑物连接的砌面的边缘应同建筑物地面的边同一标高,并且有向外的坡度,而且这个地面的坡度应从厂房向外坡。

@#@@#@④小尺寸的泵,例如比例泵、注射泵和其他小齿轮泵,可以将基础的顶面标高适当提高。

@#@@#@⑤有腐蚀厂房的室内标高为0.100m,对降雨强度大的地区,室内标高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3操作平台和道路、铁路、通道的最小宽度及净空尺寸@#@本规定对各类设备的操作和检修通道提出了要求,见下表:

@#@@#@表2操作平台和道路、铁路、通道的最小宽度及净空尺寸@#@序号@#@项目@#@位置@#@尺寸mm@#@1@#@道路@#@主要通行道路净空高度(要通过较大的维修车辆)@#@5500注①@#@2@#@主要通行道路的宽度@#@7000~9000@#@3@#@次要道路和泵区的通道的净空高度@#@3300~4500@#@4@#@泵区的通道宽度@#@3000@#@5@#@次要道路的宽度@#@3500~7000@#@6@#@铁路@#@铁路上面的净空高度(从钢轨顶算起)@#@6000@#@7@#@从铁路中心线到露天设备轮廓侧向的净距离@#@2440@#@8@#@建、构筑物@#@的进出通道、走道和检修所需的空间@#@操作平台、人行通道、走廊和操作区净空高度@#@2500注②@#@9@#@斜梯宽度@#@700@#@10@#@斜梯平台宽度(顺斜梯的方向)@#@>@#@800@#@11@#@经常操作的通道@#@1000@#@12@#@设备检修和操作通道@#@1800@#@13@#@建、构筑物@#@的进出通@#@道、走道和@#@检修所需的@#@净空尺寸@#@设备周围仅有配管,不操作的通道宽度(在地面或楼面上)@#@750@#@14@#@一般操作平台的宽度@#@800@#@15@#@炉子和楼面供维修用操作平台@#@750@#@16@#@人孔距平台栏杆或障碍物@#@900@#@17@#@斜梯一个梯段间休息平台的垂直间距@#@5500(最大)@#@18@#@直梯一个梯段间休息平台的垂直间距@#@9000(最大)@#@19@#@成对布置的换热器或其它设备";i:

16;s:

17564:

"关于110KV线路保护知识@#@一、长距离输电线的结构,短路过渡过程的特点:

@#@@#@高压长距离输电线的任务是将远离负荷中心的大容量水电站或煤炭产地的坑、口火电厂的的巨大电功率送至负荷中心,或作为大电力系统间的联络线,担负功率交换的任务。

@#@因此;@#@偏重考虑其稳定性及传输能力,为此长距输电线常装设串联电容补偿装置以缩短电气距离。

@#@@#@为补偿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以防止过电压和发电机的自励磁,长距离输电线还常装设并联电抗补偿装置,其典型结构图如下:

@#@@#@E@#@~@#@~@#@串联电容系统电感@#@并联电抗并联电抗@#@分布电容@#@短路过程的特点:

@#@@#@1、高压输电线电感对电阻的比值大,时间常数大,短路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非同期性自由分量衰减较慢。

@#@为了保持系统稳定,长距离输电线的故障,对其快速性提出严格的要求。

@#@应尽切除,其保护动作要求在20~40ms。

@#@因此快速保护不可避免地要在短路电流存在时间内工作。

@#@@#@2、由于并联电抗所储磁能在短路时释放,在无串联电容补偿的线路上可产生非周期分量电流,在一定条件下此电流可能同时流向线路两端或从线路两端流向电抗器。

@#@因而在外部短路时,流入线路两端继电保护非周期分量电流数值可能不等。

@#@方向相同(例如:

@#@都从母线指向线路)。

@#@@#@3、串联电容和线路及系统电感及并联电抗等谐振将产生幅值较大的频率低于工频的低次谐波,由于这种谐波幅值大,频率接近工频,故使电流波形和相位将发生严重畸变。

@#@@#@4、由于分布电容大,因而分布电容和系统以及线路的电感产生的高次谐波很多,幅值也很大,对电流的相位和波形也将产生影响。

@#@@#@距离保护的定义和特点@#@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反应被保护线路始端电压和线路电流的比值而工作所构成的保护装置,其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本地测量参数(阻抗、电抗、方向)与设定的被保护区段参数的比较结果,而阻抗、电抗又与输电线的长度正比故名。

@#@@#@其特点:

@#@主要用于输电线的保护,一般是三段式或四段式,第一、二段带方向性,作本线段的主保护,其中,第一段保护线路80%~90%,第二段保护余下的10%~20%并作相邻母线的后备保护。

@#@第三段带方向或不带方向,有的还设有不带方向的第四段,作本线及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其整套保护应包括故障起动、故障距离测量、相应时逻辑回路与电压回路断线闭锁。

@#@有的还配置振荡闭锁等基本环节以及对整套保护的连续监视等装置。

@#@有的接地距离保护还配置了单独的选相元件。

@#@@#@距离保护为什么能测量距离?

@#@@#@M@#@G2@#@A@#@B@#@C@#@IB@#@IA@#@先对其单回线三相线路区段电@#@IC@#@压降进行分析,如图2,M为母线,@#@G为故障点。

@#@@#@图2@#@线路各阻抗值分别为:

@#@@#@ZphL=1/3(Zpho+2Zph1)每相相间互感阻抗@#@ZphM=1/3(Zpho—Zph1)每相自阻抗@#@∴Zph1=ZphL—ZphM正序阻抗@#@Zpho=Zph1+2ZphM零序阻抗@#@当取电流方向为由M向G,电压升的方向由地向M及G时则:

@#@@#@ù@#@GA=ù@#@MA—(Í@#@A+3kÍ@#@0)Zph1@#@ù@#@GB=ù@#@MB—(Í@#@B+3kÍ@#@0)Zph1其中K=ZphM/ZphL@#@ù@#@GC=ù@#@MC—(Í@#@C+3kÍ@#@0)Zph1@#@只要MG区间没有短路故障或其它相对或相对相间的分流存在。

@#@上式成立@#@即:

@#@@#@Ù@#@MGA=(Í@#@A+3kÍ@#@0)Zph1@#@Ù@#@MGA=(Í@#@A+3kÍ@#@0)Zph1Ù@#@ph=(Í@#@ph+3kÍ@#@0)Zph1@#@Ù@#@MGA=(Í@#@A+3kÍ@#@0)Zph1@#@ @#@阻抗继电器@#@定义:

@#@是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阻抗,并与整定阻抗值进行比,以确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

@#@@#@对于构成阻抗继电器的基本原则我们还是从网络接线着手:

@#@@#@首先将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画于复数阻抗平面上,那么从保护1看B点在图@#@Zzd@#@上位置,位于座标原点。

@#@jXc@#@2@#@正方向线路测量阻抗在第一象限;@#@@#@1@#@反方向线路测量阻抗在第三象限@#@正方向线路的测量阻抗与R轴之间夹角,@#@B@#@我们称为B—C的阻抗角fd对保护1的距离1段,RR@#@3@#@A@#@起动阻抗应为0.85ZBC那么就包括0.85ZBC@#@以内的阻抗,我们用长方形所包括的范围表示。

@#@@#@由于阻抗继电器都是接于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则,它的测量阻抗与一次侧阻抗之间存在下面关系:

@#@@#@Zj=Zdnt/ny@#@如果保护装置的整定阴抗计算以后为Z′dZ,则按前面的公式继电器应该选择为:

@#@@#@Zzd=Z'@#@dzdnt/ny@#@(这在我们3112保护中,由于CT、PT变比已给出,内部经过了转化)。

@#@@#@但为了减少过渡电阻以及互感器误差影响,尽量简化继电器的接地,并便于制造和调试,通常把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扩大为一个圆。

@#@@#@1、为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2、为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3、为偏移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另外,还有动作特性为透镜形、四边形的继电器。

@#@@#@下面我们就利用用复数平面分析一下圆特性阻抗继电器,还有直线特性阻抗继电器,以找出它们的规律。

@#@@#@首先我们来分析全阻抗继电器@#@再看到上图:

@#@圆1:

@#@它是以B点为圆心,以整定阻抗Zzd为半径所作的一个圆,从图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测量阻抗落在圆内,则继电器动作;@#@当测量阻抗落在圆外,则不动而落在圆上则刚好动作。

@#@不论加入继电器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角度fJ为多大,继电器的起动阻抗在数值上都等于整定阻抗,即∣Zdzf∣=∣Zzd∣具有这种特性的继电器,称为全阻抗继电器。

@#@从图1知它是没有方向性的,继电器以及其它特性继电器,动作特性,就是把测量值与整定电压阻抗相比较,这种比较又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幅值比较方式;@#@一种是相位比较方式。

@#@@#@幅值比较方式就是当测量阻抗ZJ幅值位圆内时继电器起动。

@#@我们可用:

@#@@#@∣ZJ∣≤∣Zzd∣来表示,但是在实际运作中ZJ无法得知,在这式中,两端乘以电流Ì@#@J,则∣ZJ∣·@#@Ì@#@J=∣Zzd∣·@#@Ì@#@J@#@∣ù@#@J∣=∣Ì@#@J·@#@Zzd∣→这样就有实际的测量电压@#@这个式中Zzd·@#@Ì@#@J表示J电流以在某个恒@#@抗Zzd上电压降落这个电压降可利用电@#@抗互感器或其它补偿装置获得。

@#@@#@对于电压幅值比较方式暂时说到这里,下@#@面介绍一下电压相位比较方式。

@#@@#@它的动作特性如右图2:

@#@@#@当测量阻抗ZJ位于圆周上时@#@图1@#@向量ZJ+Zzd,超前于ZJ—Zzd的角度Q=90º@#@@#@而当ZJ位于圆内时Q>@#@90º@#@@#@当ZJ位圆外时Q<@#@90º@#@@#@那么继电器起动条件就可表示为@#@270º@#@≥arg[(ZJ+Zzd)/(ZJ—Zzd)]≥90º@#@@#@图2@#@两个向量也乘以一个电流Ì@#@J即可得电压@#@相位的比较@#@ù@#@P=ù@#@J+Ì@#@J*Zzd@#@ù@#@'@#@=ù@#@J-Ì@#@J*Zzd@#@继电器动作条件又可写成:

@#@@#@270º@#@≥arg(ù@#@P/ù@#@'@#@)≥90º@#@或@#@图3@#@270º@#@≥arg[(ù@#@J+Ì@#@J*Zzd)/(ù@#@J-Ì@#@J*Zzd)]≥90º@#@@#@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继电器动条件只@#@与ú@#@p与ú@#@的相位差有关,而与其大小无关。

@#@@#@从前面说到的两种比较方式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两种比较方式存在着一定联系。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运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可知,如@#@果用幅值比较的两个向量组成平行器边形,那么相位比较的两个向量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设以À@#@、B为幅值比较两个电压,C、D在比较相位的两个电压@#@∣À@#@∣≥∣B∣也就是继电器起动时那么就有:

@#@@#@C=B+A@#@D=B-A@#@也可以表示为:

@#@@#@B=1/2(C+D)@#@A=1/2(C-D)@#@因为À@#@和B是幅值比较的两个向量那么又可写为:

@#@@#@B=C+D@#@A=C-D@#@由此可见,幅值比较原理具有互换性,因为不论实际继电器是哪一种方式构成,都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任一种比较方式来分析它的动作性能。

@#@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它只适用于A、B、C、D为同一频率的正弦交流量。

@#@@#@2、只适用于相位比较方式,动作范围为270º@#@≥arg(C/D)≥90º@#@@#@和幅值比较方式,且动作条件为∣À@#@∣≥∣B∣的情况。

@#@@#@3、对短路暂态过程中出现的非周期分量和谐波分量,以上转换关系显然是不成立,因此不同比较方式构成的继电器受暂态过程影响的不同。

@#@@#@ 以上是对距离保护的简单介绍对于实用的距离继电器以上所说的是无法满足要求的以下仅以我之所学的一般见识来谈谈实用的欧姆继电器的记忆特性。

@#@@#@绝大多数距离继电器是按照故障点的电压边界条件建立其动作判据的。

@#@当在保护区末端故障时动作判据处于临界状态。

@#@为了反映此状态,在继电器中要形成或计算出保护区末端的电压,一般称为补偿(后)电压ù@#@´@#@@#@ù@#@´@#@=ù@#@―ZYÍ@#@@#@实际上补偿电压与本公司110KV线路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中的工作电压同义。

@#@@#@对于相间距离继电器ù@#@=ù@#@ψψ,Í@#@=Í@#@ψψ(ψψ=AB,BC或CA)。

@#@对于接地距离继电器ù@#@=ù@#@ψ,@#@Í@#@=Í@#@ψ+KÍ@#@0,[ψ,=A,B或C,K=(Z0-Z1)/Z1]。

@#@严格的说,K应为复数,一般为了简化都按实数处理实际上是因为在机械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要按复数处理有一定困难。

@#@在集成电路保护,尤其是微机保护中按复数处理没有任何困难,ù@#@ψ可按下式计算@#@ù@#@´@#@ψ=ù@#@ψ―ZY(Í@#@―Í@#@0)―Z0YÍ@#@0@#@式中ZY和Z0Y分别为正序和零序整定阻抗。

@#@@#@Y@#@F2@#@Ỉ@#@F1@#@F3@#@F4@#@在正常情况下ù@#@´@#@等于线路上Y点的电压,即:

@#@ù@#@´@#@=ù@#@Y实际上不仅在正常情况下,而且在振荡、区外故障(包括在Y点经过渡电阻@#@Ẻ´@#@@#@短路)以及两相运行状态下上式都成立。

@#@@#@Ẻ@#@ù@#@@#@唯有在保护区内发生故障时上式不在成立@#@从电路上讲这是因为在母线和保护区末端@#@ù@#@´@#@=ù@#@Y@#@ù@#@@#@Ẻ@#@(Y点)之间出现了故障支路的缘故。

@#@@#@假设系统各元件阻抗角相等,在沿@#@线路各点发生直接短路时系统各点的电@#@ù@#@´@#@=Ù@#@y=0@#@ù@#@@#@Ẻ@#@压相位相同,但ù@#@´@#@的相位可能相反。

@#@在@#@不同地点短路时系统的电压分布如左图所@#@ù@#@´@#@≠ù@#@Y@#@ù@#@@#@Ẻ@#@示。

@#@在保护区外(F1和F4)和在保护区@#@末端(F2与Y点重合)故障时都有下式@#@ù@#@@#@ù@#@´@#@=ù@#@Y@#@Ẻ´@#@@#@ù@#@´@#@=ù@#@Y@#@唯有在区内(F3)故障时则有ù@#@´@#@≠ù@#@Y。

@#@@#@空载线直接短路时的电压分布图@#@区内故障继电器测量到的ù@#@´@#@可将电压分布延@#@长到Y点求得。

@#@从相位关系看在区外故障时ù@#@´@#@的相位不变而在区内故障时改变了180度。

@#@过去的绝大多数距离继电器都是反应ù@#@´@#@的相位变化。

@#@为了测量1个交流量的相位作为参考,在@#@继电器中称极化量。

@#@选择不同的极化量将得到不同特性的距离继电器。

@#@@#@由上面的电压分布图可见,ù@#@和ù@#@´@#@在区外故障时同相,在区内故障时反相。

@#@在保护区末端故障时ù@#@´@#@=0,比相器处于临界动作状态。

@#@这就是欧姆继电器建立动作判据的依据。

@#@@#@在出口故障时c=0,欧姆继电器将出现死区。

@#@为了消除死区,极化电压通过记忆回路供给。

@#@由于有记忆作用,继电器的极化电压是故障前电压ù@#@∣0∣,于是继电器的动作判据应改写为下式:

@#@@#@270º@#@≥arg[ù@#@∣0∣,/(ù@#@-ZYÍ@#@)]≥90º@#@@#@K@#@由此可见此时继电器已不再反应单一的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只能结合电网的参数进行分析。

@#@通常分为正方向故障和反方向故障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下图示出系统图及短路时故障相的电压相量图。

@#@图(A)为正方向短路,图(B)为反方向短路。

@#@@#@ZL@#@Í@#@@#@Í@#@@#@Í@#@F@#@ZL@#@Zs@#@F@#@Y@#@K@#@ẺR@#@Ẻ@#@ù@#@@#@ZY@#@ù@#@@#@ù@#@´@#@(当ZY<@#@ZL)@#@Í@#@@#@Í@#@F@#@ù@#@F@#@@#@ù@#@´@#@(当ZY>@#@ZL)@#@在分析正方向短路时在上式中引入C=ù@#@+ZsÍ@#@得继电器的动作条件为@#@270º@#@>@#@Arg{[(Z+Zs)/(Z-ZY)]*(ù@#@∣0∣/Ẻ)}>@#@90º@#@@#@因为Ẻ、ù@#@∣0∣不随短路后的情况而变化,可以把它们作为参变量移到不等式的两侧,即得@#@270º@#@+Arg(Ẻ/ù@#@∣0∣)>@#@Arg(Z+Zs)/(Z-ZY)>@#@90º@#@+Arg(Ẻ/ù@#@∣0∣)@#@于是继电器得动作条件仅为变量Z的函数。

@#@@#@若短路前线路是空载的,则ù@#@∣0∣=Ẻ,Arg(Ẻ/ù@#@∣0∣)=0。

@#@继电器得动作特性为以ZY相量末端Y点和-Zs相量末端S点之连线SY为直径所做之圆(图10-6)。

@#@当Z落在此圆内时继电器动作。

@#@Z=ZL+ZR,其阻抗角不可能大于фl,故Z只可能落在第I象限OY线的右边。

@#@当线路有串补电容时,@#@F@#@jX@#@Y@#@N@#@300º@#@@#@R@#@S@#@Z-Zl-jXc可能落于第Ⅳ象限,所以动作特性圆得有效部分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极化电压得记忆不仅消除了死区,而且提高了覆盖过渡电阻的能力。

@#@相间姆欧继电器即使在短线上也能覆盖电弧电阻。

@#@@#@一般情况下,短路前线路不是空载的,Arg(Ẻ/ù@#@∣0∣)≠0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圆是以SY为弦所作之圆。

@#@图10-6中给出θ=Arg(Ẻ/ù@#@∣0∣)=30º@#@,0,-30º@#@三种情况下得特性圆。

@#@可见在线路送出有功功率时Arg(Ẻ/ù@#@∣0∣)>@#@0,动作特性圆的动作区将缩小。

@#@反之,当有功功率自线路向母线传送时动作区扩大。

@#@所谓动作区时指内部短路时允许的过渡电阻R的大小。

@#@对于直接短路,只要ΦY=ΦL,保护范围不会变化。

@#@但若ΦY≠ΦL,则保护范围将伸长或缩短。

@#@@#@分析反方向短路时在式270º@#@≥arg[ù@#@∣0∣,/(ù@#@-ZYÍ@#@)]≥90º@#@中引入下式@#@Ẻ´@#@=ù@#@-Z´@#@SÍ@#@@#@因为反方向短路电流是由对侧电动势供给的,经相同的步骤整理得继电器的动作条件为@#@270º@#@+Arg(Ẻ/ù@#@∣0∣)>@#@Arg(Z-Z´@#@s)/(Z-ZY)>@#@90º@#@+Arg(Ẻ/ù@#@∣0∣)@#@按上式反方向故障时测量阻抗Z=ù@#@/Í@#@落于第III象限,故方向性更加明确。

@#@@#@记忆作用使正方向短路时能覆盖更大的过渡电阻,其物理意义可用电压向量图来解释。

@#@从图(B)可见arg(Ẻ/ù@#@´@#@)>@#@arg(ù@#@/ù@#@´@#@),继电器的比相器测量到更大的相位变化,因而动作区扩大。

@#@如果短路后系统频率不变化,则极化电压ù@#@P将近似按下式变化@#@Ù@#@p=Ù@#@+(Ẻ-ù@#@)e-t/Tp@#@经过一定时间后记忆作用消失,Ù@#@p=Ù@#@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回到以OY为直径的稳态特性圆。

@#@极化电压记忆得到得特性称为动态特性。

@#@@#@为了避免在记忆作用消失后失去方向性,可使稳态特性圆是抛球特性或具有明显的电压死区。

@#@电压死区应大于经电弧电阻短路是的残压。

@#@在正方向出口故障时依靠记忆作用完全可以消除此死区,而一旦继电器动作后就使稳压特性圆带偏移即包围原点。

@#@这样即使记忆作用也能一直动作下去,直到跳闸。

@#@@#@将阻抗图上各量乘以电流Í@#@就得到电压图,故阻抗图和电压图使相似的。

@#@在阻抗图上ZY、ZS是常量,对应电动势Ẻ的Sn=Ẻ/Í@#@则是变量。

@#@在电压图上只有Ẻ是常量,其他都是变量。

@#@@#@以上便是对记忆状态距离继电器的浅析,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提出批评。

@#@@#@";i:

17;s:

11230:

"关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探讨@#@摘要:

@#@长期发展以来,水利水电工程都受到关注,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成本的提高,建筑业的竞争力在普遍遭到挑战,那么增强水利水电方面的服务来提升物业的管理也是受到不少房产开发商的信赖,认为在水利水电等内部服务质量来提升房产效应,对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是有待提高和进步的,以下我们对水利水电技术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水利水电施工改革;@#@管理问题;@#@技术创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力,对于水利水电来说想要提高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正视技术落后、观念陈旧、技术管理人员能力有限的问题,一个行业的改革必定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而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更是迫切需要改进的。

@#@@#@一、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施工单位管理体制缺少必要的创新,许多水利水电企业,特别是大型的水利水电企业都有着高素质的施工人才、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良好的施工资质,每个企业都有很久远的发展历程,工种是相当齐全的,有良好的施工信誉和足够丰富的从业经验,但是因为缺少资金的注入,使得很多大型企业也因支撑不了高额的费用,很多企业的施工设备已经荒废,很多技术人才走向了其他的工作岗位,使得水利水电施工这一技术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以至于现在的行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只有体制得到好的创新和改革,工程技术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史,原有的水利技术是保留的,只需要我们稍加改造,就可以使得技术得到一个很好的保留,也会为建筑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力,给人们的生活有了一个更高水平的提升。

@#@@#@其次,水利水电基建项目不断增多,使得这个企业成了各行业中最炙手可热的“蛋糕。

@#@“很多人涌入这个行业中来从事相关工作,使得人员过多,竞争力相当强,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定条件下人员得到闲置,没有过多的工作,企业间为了增加工作量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利润,不惜降低成本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得到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失败,任何行业过多的人员都会造成人员的浪费和工作量的不足,会给其他行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两性的竞争体系才能维持好企业内部的协调和发展,会给发展带来更大的进步空间,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当下一时的利润@#@最后,技术的改革也是很重要的,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竞争力,那么技术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技术过硬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情况下是相当占优势的。

@#@技术带给水利水电行业的不仅是创新和改进,更是对整个水利水电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给未来的水利水电业带来的发展不可估量。

@#@技术的创新会带个整个行业一种新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带给行业的不是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是竞争力的增强,而是对我国水利水电技术的进步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体系@#@1.做好前期招标工作@#@招标工作是任何一项工程最基础的部分,只有把前期工作完成好,才能为后面的工作做一个好的铺垫,我们只有严抓基础工作,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合理的发挥,可见招标工作在项目中的重要性是何等的重要,在招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好关,不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不招存在问题的标,这对整个工作的完成是有很大影响的,同时对于那么些不公平的招标活动要进行严厉的控诉,不要因为存在不正之风而破坏了整个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性,要合理选择一些合作单位。

@#@在招标方面国家法律条例的规定是会存在漏洞的,这就需要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

@#@@#@建立联合商会,在企业行业间做出相应的行业内的规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内部体系,同时也是行业内部进行统一和谐的重要条件之一,行业间的互相监督和协调也是平衡市场混乱的一个方式,给市场经济中发展的水利水电行业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内部约束力,不至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企业间不合理的竞争而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迹象。

@#@任何企业或个人都需要好的市场,那么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也是需要有一个好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一个好的竞争力是企业加强的有力保障。

@#@@#@2.做好前期预算,控制成本超额问题@#@使用良好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尽量减少成本的投入,加强技术革新,在加强技术力量的同时减少对成本的无节制投入,成本是一项工程顺利完成的保证,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好独特的技术,克服技术难题,不能用高价买入材料,而不是在自身技术问题上找问题,以为只要投入高成本我们就会有一个好的质量工程,好的工程质量不单靠好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技术,以及合理的安排,有素质的施工队伍,这样的环境下就会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3.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对于水利水电的发展影响@#@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也是技术革新的一大要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间对工程人员素质也有了很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有好的专业素养,有好的工作经验,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新时代下工程人员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现代化的推进,水利水电设备也不断更新,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的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高知识的专业人员,在通力合作下,会把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得到更大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支持,那么技术人员好的待遇也是很必要的,能者多得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是不能推崇的发展理念,水利水电的发展不是一个追求量的工程,需要专业的技术,合理的预算控制。

@#@@#@4.注意成本的把控,实现成本最佳控制@#@在施工整个过程中要注重三个方面的成本计算,比如:

@#@人才成本,在整个过程中人才成本要控制在多少以内的预算,以及专业设备的启用,能够花费掉多少的成本这都要进行合理的计划,一旦盲目的进行开支,就会在工程后期造成预算增大等诸多问题的存在。

@#@施工单位才能在工程结束后给企业利润获得最大,同时也提高了单位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无形的资产,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5.建立统一的市场价格,形成统一体系@#@把整个水利水电企业形成统一的战线,合理的管制市场价格的变动,不要引起不必要的市场动乱,市场的改革需要企业间的统一相容,在内部要实行按工程量的多少来收取价格,使得价格依据实际事物来谈价格,价格和事物之间息息相关,不容许破坏这样合理的收费标准。

@#@其实,单位定额,按国家或政府部门规定的除税收以外的所有收入应该合理分配,例如:

@#@法律规定的施工技术操作水平、企业施工组织能力、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内部所能够形成的挖掘条件都是企业内部很好的定额标准,为以后的施工技术提供好的资金基础。

@#@最后,形成良好的采购体系也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这个系统的建立能够很方便的与外面的市场联系,并且及时的反应市场的动态,了解价格的具体走向,能够第一时间汇报和发现价格变动的现象和原因,会及时有效的总结到市场的各项变化,这样能够有效的规避企业不必要的风险。

@#@@#@6.严把质量关@#@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实现质量有保证的工程,严格从底层抓起,这其中就涉及到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建设单位是最重要的把关者,具有协调和监督各部门的权利和义务。

@#@其他各方面要积极配合施工单位的管理,共同打造出优质的水利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①、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拿出一套具体可行的符合国家规范的施工技术规程,更好的明确施工内容的详细科目,对于优质水利工程是必要的。

@#@②、对监理的工作要求要明确,要有很好的监督方式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监理所作的工作是对国家工程质量的保证,监理人员就要有其该有的魄力和权威,这样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才会得到其他施工人员的认同。

@#@③、组织相应的质检组织团队,进行对工程的监察,监察人员的队伍分别有施工单位的人员,设计者、施工方等人员组成,进行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合理的监察和分析,对不满意的工程及时进行更改,能够减少工程的再造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直到监管组织人员说工程质量合格,方可进行下面的施工。

@#@@#@7.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预算和管理@#@在一项工程完结时都会进入相应的审核阶段。

@#@审核过程中要秉承着以下准则:

@#@

(1)工程的最终收入是以签订的有效合同上的金额为最终收入,在没有得到有效凭证后不得入账。

@#@

(2)没有剩余的库存和材料,在入账之前进行合理的清算,把剩余的东西清算完成后方可进入进账阶段,一旦有任何遗漏都会对工程款的进入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是最需要注意的方面。

@#@(3)进行工程施工期间各种款项的出入帐信息的核对,理清所有施工工程中存在的钱款的支出,并且后期要把所有材料工程款结清,一旦有拖欠行为的就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掌管着项目资金流动的人员。

@#@处理好各种款项的去向,完整的过程,做一个完整的梳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其款项的支出进行掩饰。

@#@@#@结语: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工程,未来的发展中会严把质量关,创造出更多优质的水利工程设施,打造出最新的水利水电工作项目,为水利水电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水利部规划计划司2007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R].@#@[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3]张风鹏.谈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11,

(2).@#@[4]谷雅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分析与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2,

(2).@#@";i:

18;s:

8997:

"第三章管道阀门与支架安装@#@第一节阀门的检查与安装@#@一、阀门安装前的检查@#@1、按图纸要求核对型号、规格。

@#@@#@2、检查阀门是否灵活,有无卡住现象。

@#@@#@3、检查阀体有无损坏现象。

@#@@#@4、检查阀座与阀体、阀瓣与阀体、阀盖与阀体的结合是否良好,阀杆与阀瓣是否灵活。

@#@@#@5、垫料、填料是否满足介质要求。

@#@@#@6、对旧阀应进行清洗。

@#@@#@7、重点工程用阀要做强度、严密性试验。

@#@@#@二、阀门的压力试验@#@1、阀门的强度试验@#@PN≤32MPa:

@#@P=1.5PN,t≥5min,合格。

@#@@#@PN≥32MPa:

@#@按P39表3.1执行。

@#@@#@2、阀门的严密性试验@#@PN≤2.5MPa:

@#@P=1.5PN,t≥5min,合格。

@#@@#@PN≥2.5MPa:

@#@P=1.25PN,t≥5min,合格。

@#@@#@允许渗漏量:

@#@按P40表3.2执行。

@#@@#@三、阀门安装的一般规定@#@1、位置不应妨碍设备及本身操作、拆装和检修,外形美观;@#@@#@2、水平管上阀门阀杆向上或向某一方向倾斜,不许向下;@#@@#@3、同一房间内,同一设备上应排列对称,整齐美观。

@#@立管阀门离地面以1.2m为宜。

@#@@#@4、并排立管上的阀门标高一致,间距≥100mm;@#@@#@5、设备上的阀门应设独立支架;@#@@#@6、安装法兰阀门时,亮法兰应平行、同心,不得使用双垫片;@#@@#@7、安装螺纹阀门时,应配活接,便于检修。

@#@@#@四、阀门安装的注意事项@#@1、铸铁阀门性脆,不得受重物撞击;@#@@#@2、搬运阀门时,不许抛掷。

@#@吊运、吊装时,绳索宜系在阀体上;@#@@#@3、阀门应安装在操作维修最方便的地方,严禁埋于地下。

@#@地下、空中的阀门,要设检查井和检查平台;@#@@#@4、安装阀门时,要保证阀门完整无损,必要时,在管钳处加破布,防止损伤;@#@@#@5、安装法兰阀门时,螺栓要沿对角线拧紧,用力均匀,防止垫片跑遍或损坏;@#@@#@6、需拆开安装的阀门,应使阀门处于开启状态,防止宁断阀杆。

@#@@#@第二节常用阀门的安装@#@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的安装@#@闸阀(闸板阀)@#@无方向性,安装以牢固、严密、美观为原则。

@#@@#@截止阀@#@有方向性,安装时,阀体箭头必须与介质流向一致,不得装反,截止阀方向通常“低进高出”。

@#@@#@安装以牢固、严密、美观、方向正确为原则。

@#@@#@止回阀(逆止阀、单向阀、单流)@#@有强烈的方向性,安装时,阀体箭头必须与介质流向一致,决不能装反,否则将起到相反的作用。

@#@@#@安装以牢固、严密、美观、方向正确、起闭灵活为原则。

@#@@#@减压阀的安装@#@垂直安装,应沿墙设置,高度适宜;@#@水平安装应在永久性操作平台上;@#@@#@要按具体情况设置支架,减压阀中心距墙面L≥200mm;@#@@#@减压阀应直立的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不得倾斜,箭头指向介质流动方向,不得装反;@#@@#@减压阀两侧应设截止阀和高、低压力表,排管应比进管大@#@2#-3#,旁通管比减压阀直径小1#-2#;@#@@#@安装好以后,要按设计要求进行试压、冲洗和调整,并标记;@#@@#@系统送汽前要打开旁通阀,待系统暖管并冲走污物,再关旁通阀。

@#@@#@疏水阀的安装@#@安装时,按设计图纸进行。

@#@若无图纸,按P433.3施工@#@安全阀的安装@#@定压:

@#@按安全压力定压;@#@@#@泄压:

@#@一定要排向安全地方;@#@@#@安全注意事项:

@#@@#@安装前必须仔细检查合格证、说明书、出厂日期、铅封;@#@@#@尽可能装再平台附近,以便检修;@#@@#@应垂直安装,介质从下向上流出,检查阀杆垂直度;@#@@#@安全阀的前后不设其它阀门;@#@@#@排泄不同介质,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排放位置。

@#@@#@汽油介质一般可排入大气,高出周围最高构筑物3m;@#@@#@安全阀入口管道直径≤安全阀直径,出口直径≥安全阀直径,排放管路不宜太长,以防振动。

@#@@#@第四节支架的类型及构造@#@作用:

@#@支撑管道,限制管道变形和位移。

@#@@#@支架的制作和安装――是管道安装的首要工序。

@#@@#@一、固定支架@#@支撑管道,承担管道、介质及绝热材料重量,限制管道变形和位移,@#@承受的轴向推力:

@#@管道热伸长时推动补偿器的力。

@#@@#@1、卡环式固定支架@#@用途:

@#@主要用在非绝热管道上。

@#@@#@

(1)普通卡环式固定支架@#@用圆钢煨制成U形管卡,夹住管子,将U形管卡用螺母固定在钢制支架上。

@#@适用于DN=15-150mm。

@#@@#@

(2)焊接挡板卡环式固定支架@#@U形管卡紧固不与管壁焊接,靠横梁两侧焊在管道上的弧形板或角钢板固定管道,适用于DN=25-400mm。

@#@@#@(3)U形管卡规格:

@#@P52表3.16@#@2、挡板式固定支架@#@组成:

@#@挡板、肋板、立柱(或横梁)及支座组成。

@#@@#@用途:

@#@室外绝热管道,DN=150-700mm。

@#@@#@有:

@#@双面挡板,四面挡板。

@#@P53图3.13,3.14@#@结果尺寸:

@#@P54表3.17,3.18,3.19。

@#@@#@二、活动支架@#@支撑管道,承担管道、介质及绝热材料重量。

@#@允许管道有轴向位移,不允许有垂直于轴向的位移。

@#@@#@1、滑动支架@#@主要承重构件――横梁@#@绝热管道――低支架@#@非绝热管道――高支架@#@

(1)低支架@#@分卡环式和弧形滑板式。

@#@P55图3.15@#@

(2)高支架@#@一般带有托架。

@#@P55图3.16@#@2、导向支架@#@限制管道在支架上滑动时不偏移轴线。

@#@P56图3.18@#@3、吊架@#@组成:

@#@吊杆,吊环,升降螺栓。

@#@@#@图示工程中常用吊架,说明应用情况。

@#@@#@4、滚动支架@#@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P56图3.21。

@#@@#@5、托钩与立管卡图示-讲解。

@#@@#@三、支架制作要求@#@1、支架的型式、材质、规格、加工尺寸、精度及焊接要符合设计要求;@#@@#@2、制作支架的材料下料时,应采用无齿锯,不应气割;@#@@#@3、支架上的孔眼应电钻加工,不用气割;@#@@#@4、焊接支架不得有漏焊、欠焊、裂纹、咬肉等缺陷;@#@@#@5、加工合格的支架,应作防腐处理,合金架应有材质标记。

@#@@#@第五节支架安装@#@一、支架安装位置的确定@#@先按设计确定:

@#@固定支架和补偿器位置;@#@@#@再确定:

@#@活动支架的位置。

@#@@#@1、固定支架位置的确定@#@位置:

@#@由设计人员在施工图上给定。

@#@@#@作用:

@#@除了承担管子、介质等的重量外,还要分段控制管道的热伸长量。

@#@@#@为了节省投资应减少固定支架数量,但其间距必须满足P58表3.22的规定。

@#@@#@2、活动支架位置的确定@#@在施工图上活动支架的位置不予给定@#@施工时按P59表3.23执行@#@活动支架的高度:

@#@按管道的标高、坡度、坡向、变径等情况具体确定。

@#@@#@活动支架位置的确定原则:

@#@墙不作架,托稳转角,中间等分,不超最大。

@#@@#@二、支架安装方法@#@是指:

@#@支架横梁在墙体或构体上的固定方法――支架生根。

@#@@#@常用方法:

@#@栽埋法,预埋件焊接法,膨胀螺栓及射钉法、抱柱法。

@#@@#@1、栽埋法@#@适应:

@#@直型横梁栽墙体上的栽埋固定。

@#@@#@P60图3.24所示,举例说明,栽埋过程。

@#@@#@单管托架尺寸表-P60表3.24@#@2、预埋件焊接法@#@在混凝土内先预埋钢板,再将支架横梁焊接在钢板上。

@#@@#@δ=4-6mm;@#@钢板埋入面焊2-4根圆钢弯钩,或与混凝土主筋焊在一起。

@#@@#@DN=15-80单管:

@#@钢板规格:

@#@150×@#@90×@#@4mm@#@DN=100-150单管:

@#@230×@#@140×@#@6mm@#@3、膨胀螺栓及射钉法@#@适应:

@#@无预留孔,又不能打孔,也没预埋钢板。

@#@@#@实物讲解膨胀螺栓及射钉法@#@4、抱柱法@#@图示讲解P61图3.26@#@三、支架安装的要求@#@1、安装前对支架进行质量、规格检查,防止装错,或将不合格支架装上;@#@@#@2、检查预埋钢板、预留空洞的位置及牢固性是否满足安装要求;@#@@#@3、固定支架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一根管段上不得一个以上固定支架;@#@@#@4、无热膨胀管的吊架垂直安装,有热膨胀管的吊架偏向膨胀相反方向1/2伸长量;@#@@#@5、质量重的阀门应单独设支架,不可将其重量施加在管道上;@#@@#@6、支架应有足够的尺寸,安装好后管最外表面距墙≥60mm;@#@@#@7、补偿器两侧应安装1-2割导向支座;@#@@#@未经允许不得在金属屋架、设备上焊接支架。

@#@@#@9@#@";i:

19;s:

1730:

"管管径径/流流速速/流流量量对对照照表表管管径径(DN)流流量量mm33/h/h0.4m/s0.6m/s0.8m/s1.0m/s1.2m/s1.4m/s1.6m/s1.8m/s2.0m/s2.2m/s2.4m/s2.6m/s2.8m/s3.0m/s200.50.70.91.11.41.61.82.02.32.52.72.93.23.4250.71.11.41.82.12.52.83.23.53.94.24.64.95.3321.21.72.32.93.54.14.65.25.86.46.97.58.18.7401.82.73.64.55.46.37.28.19.010.010.911.812.713.6502.84.25.77.18.59.911.312.714.115.617.018.419.821.2654.87.29.611.914.316.719.121.523.926.328.731.133.435.8807.210.914.518.121.725.329.032.636.239.843.447.050.754.310011.317.022.628.333.939.645.250.956.562.267.973.579.284.812517.726.535.344.253.061.970.779.588.497.2106.0114.9123.7132.515025.438.250.963.676.389.1101.8114.5127.2140.0152.7165.4178.1190.920045.267.990.5113.1135.7158.3181.0203.6226.2248.8271.4294.1316.7339.325070.7106.0141.4176.7212.1247.4282.7318.1353.4388.8424.1459.5494.8530.1300101.8152.7203.6254.5305.4356.3407.1458.0508.9559.8610.7661.6712.5763.4350138.5207.8277.1346.4415.6484.9554.2623.4692.7762.0831.3900.5969.81039.1400181.0271.4361.9452.4542.9633.3723.8814.3904.8995.31085.71176.21266.71357.2450229.0343.5458.0572.6687.1801.6916.11030.61145.11259.61374.11488.61603.21717.7500282.7424.1565.5706.9848.2989.61131.01272.31413.71555.11696.51837.81979.22120.6600407.1610.7814.31017.91221.41425.01628.61832.22035.72239.32442.92646.52850.03053.6管径(DN)流流速速推推荐荐值值m/s:

@#@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250300350400闭式系统0.5-0.60.6-0.70.7-0.90.8-10.9-1.21.1-1.41.2-1.61.3-1.81.5-2.01.6-2.21.8-2.51.8-2.61.9-2.91.6-2.51.8-2.6开式系统0.4-0.50.5-0.60.6-0.80.7-0.90.8-1.00.9-1.21.1-1.41.2-1.61.4-1.81.5-2.01.6-2.31.7-2.41.7-2.41.6-2.11.8-2.31.0mpa1.0mpa蒸蒸汽汽流流速速40-50m/s40-50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