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346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一次形考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

A.幅值不变,宽度可变B.幅值可变,宽度不变

C.幅值不变,宽度不变D.幅值可变,宽度可变

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如原处于低同步电动运行,在转子侧加入与转子反电动势相位相同的反电动势,而负载为恒转矩负载,则(B)。

A.,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B.,输出功率高于输入功率

C.,输出功率高于输入功率D.,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

3.当理想空载转速n0相同时,闭环系统的静差率与开环下的之比为(D)。

A.1 B.0

C.1+K(K为开环放大倍数)D.1/(1+K)(K为开环放大倍数)

4.速度单闭环系统中,不能抑制(D)的扰动。

A.调节器放大倍数B.电网电压波动

C.负载D.测速机励磁电流

5.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系统正常稳定运转后,发现原定正向与机械要求的正方向相反,需改变电机运行方向。

此时不应(C)。

A.调换磁场接线B.调换电枢接线

C.同时调换磁场和电枢接线D.同时调换磁场和测速发电机接线

6.一个设计较好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时(C)。

A.两个调节器都饱和B.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

C.ST饱和,LT不饱和D.ST不饱和,LT饱和

7.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在恒流升速阶段时,两个调节器的状态是(A)。

A.ASR饱和、ACR不饱和B.ACR饱和、ASR不饱和

C.ASR和ACR都饱和D.ACR和ASR都不饱和

8.在速度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中,当下列(C)参数变化时系统无调节能力。

A.放大器的放大倍数Kp B.负载变化

C.转速反馈系数D.供电电网电压

9.转速PID调节器的双闭环系统与转速PI调节器的双闭环系统相比,(C)。

A.抗负载干扰能力弱B.动态速降增大

C.恢复时间延长D.抗电网电压扰动能力增强

10.为了增加系统响应的快速性,我们应该在系统中引入(A)环节进行调节。

A.P调节器 B.I调节器 C.PI调节器 D.PID调节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脉宽调速系统中,开关频率越高,电流脉动越_小___,转速波动越__小____,动态开关损耗越___大____。

2.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能使电动机按允许的__最大__加速度起动,__缩短__起动时间。

双闭环的调速系统的特点是:

利用_ASR的饱和非线性__实现了_准时最优_______控制,同时带来了_转速超调_______。

3.交流伺服系统通常由_交流伺服电机__,功率变换器,_速度及位置传感器__及位置、速度、电流控制器等组成。

交流伺服系统具有_电流反馈__________、_速度反馈___________和_位置反馈____________的三闭环结构形式。

4.脉中宽度调制简称(PWM),它是通过功率管开关作用,将_恒定电流电压______转换成频率一定,宽度可调的__方波脉冲电压_____,通过调节_脉冲电压的宽度______,改变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的一种变换技术。

5.调速控制系统是通过对_电动机______的控制,将电能_______转换成_机械能______,并且控制工作机械按_给定______的运动规律运行的装置。

6.用_直流电动机______作为原动机的传动方式称为直流调速,用_交流电动机______作为原动机的传动方式称为交流调速。

7.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即为改变电枢电压调速_______、_弱磁调速______和_电枢回路串电阻______调速。

8.电气控制系统的调速性能指标可概括为_静态______和_动态______调速指标。

9.交流电机的常用的调速方法有_变极调速___、_变转差调速___和_变频调速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弱磁控制时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属于恒功率性质只能拖动恒功率负载而不能拖动恒转矩负载。

(×

2.只有一组桥式晶闸管变流器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位能式负载下能实现制动。

(√ )

3.直流电动机变压调速和弱磁调速都可做到无级调速。

4.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属于转差功率回馈型交流调速系统。

(√)

5.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闭环系统不是单闭环系统。

( ×

6.电流—转速双闭环无静差可逆调速系统稳态时控制电压Uk的大小并非仅取决于速度给定Ug*的大小。

(√)

7.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属于转差功率不变型交流调速系统。

(×

8.可逆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正或反)由驱动脉冲的宽窄决定。

( √)

9.双闭环可逆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作用之一是对负载扰动起抗扰作用。

( ×

10.转速电流双闭环速度控制系统中转速调节为PID调节器时转速总有超调。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机电伺服系统?

其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

机电伺服系统就是用来控制被控对象的某种状态,使其能够自动地、连续地、精确地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亦称随动系统。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液压到电气的过程,电气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

以步进电动机驱动的液压伺服马达或以功率步进电动机驱动为中心的时代;

第二个发展阶段:

直流伺服电机的诞生和全盛发展的时代;

第三个发展阶段:

以机电一体化时代作为背景,由于伺服电机结构及永磁材料、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控制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出现了无刷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矢量控制的感应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新型电。

2.电气伺服系统根据电气信号可分为哪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电气伺服系统根据电气信号可分为直流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两大类。

直流伺服系统常用的伺服电动机有小惯量直流伺服电动机和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

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缺点是有电刷,限制了转速的提高,而且结构复杂、价格较贵。

交流伺服系统使用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一般用于主轴伺服电动机)和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一般用于进给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没有直流伺服电动机存在着有电刷等一些固有缺点,且转子惯量较直流电动机小,使其动态响应。

3.伺服系统按照控制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伺服系统根据控制原理,即有无检测反馈传感器及其检测部位,可分为开环、半闭环和闭环三种基本的控制方案。

开环控制伺服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维护,但由于没有检测环节,系统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

半闭环控制伺服系统的检测反馈环节位于执行机构的中间输出上,因此其控制精度比开环伺服系统高。

闭环控制伺服系统能及时对输出进行检测,并根据输出与输入的偏差,实时调整执行过程,因此系统精度高,但成本也大幅提高。

3.机电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及智能控制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加之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伺服系统向交流化、全数字化、多功能化、高性能化、模块化和网络化和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4.什么是SPWM波形?

产生SPWM波形的方法有哪些?

把每一等份的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一个与此面积相等的等高矩形脉冲来代替,矩形脉冲的中点与正弦脉冲的中点重合,且使各矩形脉冲面积与相应各正弦部分面积相等,形成脉冲序列。

各矩形脉冲在幅值不变的条件下,其宽度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并和正弦波等效的矩形脉冲序列称为SPWM(SinusoidalPWM)波形。

通常产生SPWM波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微处理器计算查表得到,它常需复杂的算法;

另一种是利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产生PWM脉冲,不需或只需少许编程,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6.交流伺服系统主要包括啊几个闭环结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

交流伺服系统具有电流反馈、速度反馈和位置反馈的三闭环结构形式,其中电流环和速度环为内环(局部环),位置环为外环(主环)。

电流环的作用是使电机绕组电流实时、准确地跟踪电流指令信号,限制电枢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交流伺服电机及其控制过最大值,使系统具有足够大的加速转矩,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速度环的作用是增强系统抗负载扰动的能力,抑制速度波动,实现稳态无静差。

位置环的作用是保证系统静态精度和动态跟踪的性能,这直接关系到交流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和能否高性能运行,是设计的关键所在。

完成日期:

2016.9.12

得分:

评阅时间:

课程名称:

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用第1次任务评阅教师: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