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371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操作票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

――增加了“职责”一章内容;

——对“操作和操作票管理”和“操作执行程序”二章的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

――删除了原制度中附录B《运行部操作票分级操作项目表》。

本标准代替QG/JSLD03.01-2009《运行电气操作管理制度》。

本标准由集团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生产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发电运行部。

III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所有电气系统的运行操作管理职责、操作条件、操作管理、操作票管理、操作执行程序,以及操作和操作票后续管理等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电气设备的所有操作及与此相关的运行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家电网生技[2012]35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江苏省电力公司·

苏电调[2011]370号《江苏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苏电生[1998]856《发电厂运行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

3术语与定义

3.1单元负责人

本控制单元内最高岗位、直接接受值长命令的运行负责人,如集控单元长、网控值班长、化运值班长、除灰脱硫值班长、煤控值班长等。

3.2操作者

对参与实际操作人员的总称,一般泛指操作监护人、操作人(不含审核人、发令人等)。

3.3操作票

在对某一设备或某一系统进行实际操作前,按照运行规程、安全工作规程、试验规程及现场技术措施的要求,由操作人填写以操作时间先后为顺序的操作任务、项目次序表,逐级审核后供操作者逐项进行操作,项目内容必须符合系统结构与实际运行方式、技术上确保安全实现操作任务。

3.4典型操作票(卡)

针对某些设备或某些系统的典型操作,按照运行规程、安全工作规程、试验规程及已颁布的技术措施等要求,由运行专职工程师规划,以操作时间为顺序的操作任务、项目次序表,项目内容必须符合系统结构、技术上确保安全实现操作任务。

其具有相关操作的技术导向性,供操作者结合现场实际设备状况生成操作票时作参考,但不具有操作规定的约束性。

4职责

4.1典型操作票由运行专业工程师组织制定,其安全责任:

4.1.1相应典型操作的完整性、与现场设备特点和系统结构的一致性负责;

4.1.2票面内容对相关技术规定、管理章程的遵守与合理引用负责。

4.2发令人应在兼顾安全运行、检修工作安全开展的基础上,对所发布操作任务及其各操作项目在当时运行方式(条件)下的安全可行负责。

4.3单元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4.3.1为操作任务实施的安全可行创造条件,配合发令人进行分析决策或作必要的方式调整;

4.3.2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布置的组织者,对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的策划与布置落实负责。

4.4操作票“审核人”的安全责任(含“初审人”、“复审人”):

4.4.1对操作任务的合理组织与实施负责,对操作票符合相关技术规定、管理章程负责;

4.4.2对操作票规划的操作范围完整、操作顺序正确、操作状态符合要求等负责。

4.5“监护人”的安全责任:

4.5.1熟悉整个操作开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操作票项目在现场实施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4.5.2对操作人本人、被操作设备的现场安全负监护责任;

4.5.3配合进行危险点预控措施的分析、布控,对已定预控措施的现场实施负责;

4.5.4对操作过程中系统参数监视、操作效果的评估负责,是操作现场异常处理的指挥者。

4.6“操作人”的安全责任:

4.6.1操作人熟悉整个操作过程,对操作票项目现场实施的准确、到位情况负责;

4.6.2操作过程中接受监护人的指导,并对相关要求或提示的正确实施负责;

4.6.3对现场危险源的判断、危险点的合理回避负责,对保证自身及操作设备安全负责。

4.7任何值班人员都有权并应拒绝接受违反相关规程的错误命令,申述理由,并向上一级负责人报告。

5操作和操作票管理

5.1操作条件

所有操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5.1.1系统图(包括二次回路图)必须与现场设备相符合。

5.1.2操作票或操作检查卡必须经审核、批准、发令后方可执行。

5.1.3监护人和操作人必须具备“分级操作项目表”中相应等级的岗位资格。

5.1.4就地设备的标志应完整、正确、清晰,包括名称、编号和切换位置的指示以及区别电气相序、水、气(汽)、油等管道的色标,转机设备应有转动方向标志。

5.1.5操作工具、安全用具和设施(含接地装置)应经检验合格。

5.2操作管理

5.2.1除紧急或事故情况外,所有操作应尽量避免在交接班时进行。

一般情况下,交班前30分钟,接班后15分钟内不进行操作。

5.2.2各类设备操作,应根据管辖范围划分、实行分级管理。

涉及电网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操作,应遵守省(网)调度规程的规定,在得到当班调度员的操作指令(或许可令)后才能进行操作;

对于公司内部的设备操作,应遵守设备管辖分工及调度分级等规定,由相应发令人发令后方可进行操作。

5.2.3发布操作指令分为书面和口头命令两种。

在发布操作指令及整个操作过程中,各级人员应使用统一的设备名称和操作术语,并严格执行发令、复诵、监护、汇报、记录等程序。

5.2.4操作过程中,应遵守防误装置的使用规定,不得随意退出防误闭锁装置。

5.2.5对400V及以下单一负荷开关(除直流、UPS)的停送电操作可由一人执行,其它电气操作必须执行操作监护制,由操作人、监护人共同完成。

本制度允许的可不实行操作监护制的各操作,操作人有义务自行做好相关防护,保障操作及自身的安全。

5.2.6所有操作应按“分级操作项目表”(附录)的规定配置各级操作者,未列入“分级操作项目表”的操作,由发令人参考本制度执行。

“分级操作项目表”所列是指最低岗位要求,高于所列岗位的人员也可胜任,但在操作票逐级审核流程中,应做到岗位逐级提高,只有完成三级审核、发令后的操作票方可实施。

5.3操作票管理

5.3.1电气运行的各项操作,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用工作票代替操作票,原则上都必须使用操作票进行,操作结束后应做好记录:

5.3.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不使用操作票:

a)在处理设备事故和解救人身危险时,可不填写操作票,但应根据事故处理规定执行,并尽可能在监护下执行操作,事后应该向值长或单元负责人报告。

b)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

c)网控拉、合线路开关的限电操作。

d)拆除全厂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e)不涉及系统、设备状态变更的参数调整操作。

f)计算机系统按预定编程自动进行的程序操作。

5.3.3操作票的产生

5.3.3.1典型操作票由运行专业工程师组织制定,是对单一系统整体停复役的作业策划表,统一受控发布(如ERP平台),是现场操作票生成的依据之一。

5.3.3.2操作票由操作人负责填写,填写时,可在典型操作票的基础上修改,也可结合设备实际工况按相关技术要求自行写票,不操作、不检查的项目不得写入操作票中。

5.3.3.3操作票的操作任务必须简单明确,一张电气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电气操作不得直接使用典型操作票进行,必须结合系统实际状态对典型操作票进行修订,至少经三级审核后发令实施。

5.3.3.4审核发令后的操作票管理由监护人负责(PDA作业方式的由监护人负责下载及操作完成后的上传)。

6操作执行程序

6.1接受任务、弄清目的

6.1.1操作任务由发令人向监护人、操作人发布,发令人的确定应符合公司《生产调度管理制度》的要求。

6.1.2发布操作任务时,发令人应讲清操作目的和意图,明确被操作系统或设备的最终状态,并交待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6.1.3发布操作任务只是要求监护人和操作人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如操作票、操作工具的准备),不代表操作任务的正式实施。

6.1.4操作任务发布完毕,操作人、监护人必须对接受的操作任务进行复诵,并经发令人确认无误。

6.2核查设备、正确写票

6.2.1单元负责人应组织有关参与操作的人员对操作任务进行充分讨论,明确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和操作细则,合理安排系统方式和所要操作的设备范围。

6.2.2填写操作票时,应认真查对系统图、有关停复役申请单、工作票登记、工作票及检修记事、接地线登记、设备异动报告、检修交待、运行值班日志等,并就地检查设备,明了操作范围内设备所处状态。

6.2.3下列项目应填入操作票内:

指明应拉合的开关和闸刀、检查开关及闸刀的位置、检查受电范围内所有接地线是否全部拆除、检查负荷分配、验证是否带电、安装或拆除接地线、投入或分断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保险器、切换保护回路和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等。

6.2.4填写操作票时,操作票中的设备名称、编号、状态、操作术语应清晰无误,纸质操作票写错时应“作废”后重新填写、不得涂改。

6.2.5一般情况下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特殊情况(重大操作)需要预先筹票时,不限于操作人填写,但是正式执行前必须由操作人、监护人与现场核对,并按本制度要求逐级审核、发令后方可执行。

6.3逐级审核、签名批准

6.3.1操作票填写完毕,操作人应自行校对审核,在操作人栏内署名后交监护人审核;

监护人审核署名后,递交给审核人、批准人(或初审人、复审人、发令人)分别审核并亲自署名。

6.3.2操作票各级审核人应对照系统图和设备的实际工况对操作步骤进行逐项审核,审核操作票是否符合操作目的、二次回路设备的相应切换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相应的工作规程及运行技术要求等。

6.3.3操作票各级审核人在审核时发现有误,应由填票人立即重新填写,并将原票标注“作废”。

6.3.4审核结束,确认票面正确无误,在操作票相应栏内署名并提交上一级审核;

发令人审核后,在操作票(卡)上署名批准并填入发令时间后,交监护人作为正式下达操作指令。

6.3.5对重要复杂的操作,值长或单元负责人在执行操作前可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考问或布置事故预想。

6.4唱票复诵、逐项执行

6.4.1监护人和操作人在接到发令人正式发布操作指令后,一起到被操作设备前校对命名、编号及实际运行状态,核查有关辅助设施状况如信号灯、表计指示、继电器及联锁装置等状况,评价设备可停复役的(本体)条件判断,检查无影响操作的因素,否则应停止操作并立即报告发令人。

6.4.2电气操作过程中,必须遵照操作票顺序依次执行,严禁变更操作顺序,也不可穿插口头命令。

6.4.3在操作过程中,监护人应切实执行监护任务,不得涉及与操作无关的内容,不得讲解、培训;

在操作过程中,其他人员不得有干扰操作的语言、行为,否则监护人有权制止。

6.4.4操作过程中,监护人按操作票顺序高声唱票,操作人复诵并用手指点应操作的部件做假动作预演手势。

监护人认为无误,发布允许操作的口令“对,执行!

”后操作人执行实际操作。

每一项目执行后,应核对设备情况。

监护人应在操作票该项目上做“已执行”的记号、毕后方可唱读下一步操作项目。

6.4.5重要的分合闸操作执行后,应注意对应仪表读数及信号,进行仪表分析,并评估操作效果正确。

6.4.6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疑问时或发现电气闭锁装置动作,应暂停操作,并立即向发令人汇报,弄清情况后再进行操作。

若因设备异常暂时无法消除时,由发令人根据当时运行情况决定停止操作或恢复原方式,并将情况详细记录,操作者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

6.4.7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生事故或威胁安全运行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向单元负责人或值长汇报。

6.4.8操作过程因故间断,在恢复操作时必须进行“四核对”(即核对系统图、核对设备名称、核对设备编号、核对设备的实际位置及状态),确认操作设备、操作步骤正确无误。

6.4.9一个操作任务,一般应由该项操作人、监护人负责到底,中途不宜更换,但有时间较长的操作任务时,可在操作有一明确阶段性且处于稳定期时进行交接班,但必须与交接班者讲清操作情况,同时在交接班记录中详细说明。

接班者应对操作票重新履行审核、批准手续,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进行操作,并在操作票的备注栏中注明起止分界。

6.4.10操作票开始执行后,操作过程因故中断且无法进行时,相应的操作票(卡)清晰记录已操作项的同时,应将未执行项标注“未执行”,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操作票纳入“已执行”操作票管理。

PDA作业方式的应将执行后的操作票上传,并复查后标注“已完成”。

6.5检查调整、汇报记录

6.5.1操作完毕后,应确认表计指示、信号指示、报警信号及联锁装置正常,监护人负责在操作票记录操作完成时间,向其上级发令人汇报操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时间,发令人复诵认可后,由监护人在操作票上做“已执行”标记。

6.5.2操作完成后监护人向其上级发令人汇报后,发令人与监护人都有义务应在远程操作站、监控盘上检查设备状态及报警情况等,必要时,还应到现场检查执行情况。

6.5.3确认操作全面完成后,值长、值班长(或机长)应结合岗位特点将操作内容分别记入值班记录中。

7 操作和操作票后续管理

7.1操作票使用后,当值单元负责人或机长应对操作执行是否顺利、是否有遗留问题等进行总结。

对因故遗留项目的原因、后续处理的汇报、记录及跟踪处理由单元负责人或机组长负责。

7.2各运行单元(班组)应每月对所进行的操作、操作票进行技术与管理上的总结、分析,并对操作票进行月度统计。

7.3各运行部门的专职工程师对专业范围内的操作进行定期分析与评估,总结操作经验和不足,电气运行专职工程师还应每月进行操作票的审查、分析、统计、上报工作。

7.4各运行专职工程师应根据现场操作情况,特别是设备异动后状态,在修订系统图、标牌时应同步修改相关典型操作票卡。

7.5操作票应统一编号并按编号顺序使用。

作废操作票,应注“作废”标记、已操作的注“已执行”标记,因故仅部分执行的操作票,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注“已执行”标记。

7.6各“作废”、“已执行”的操作票(卡)应保存12个月以备查。

7.7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部、生产管理部应对本制度的执行实行监督、检查。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分级操作项目表

操作票分级操作

操作票任务

操作人

监护人

审核人

发令人

备注

初审人

复审人

1

220KV、500KV站内系统停复役

值班员

值班长

值长

网控岗位

2

升压站开关的解环、合环操作

3

发电机并网、解列操作

副值

主值

机长

集控岗位

4

发变组停复役操作

操作员

单元长

5

机组及公用6KV段母线

6

直流、UPS系统方式切换

7

380V段及以下母线

命令票分级操作

命令票任务

升压站内380V及以下单一负荷停送电

/

升压站内直流、UPS单一负荷停送电

6KV单一负荷停送电

直流、UPS单一负荷停送电

380V及以下单一负荷停送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