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组价计算公式表格文件下载.xls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382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XLS 页数: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箱组价计算公式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配电箱组价计算公式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电箱组价计算公式表格文件下载.xls

《配电箱组价计算公式表格文件下载.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箱组价计算公式表格文件下载.xls(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电箱组价计算公式表格文件下载.xls

a:

28:

{i:

0;s:

4713:

"内内部部控控制制流流程程体体系系框框架架一一级级流流程程二二级级流流程程三三级级流流程程公司治理治理结构党政联席会议事流程决议事项跟踪督办流程总经理公会议事流程专门委员会议事流程工会办公会议事流程组织机构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变更管理流程岗位设计与变更管理流程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制定流程制度体系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流程规章制度检查与修订流程三标体系内部审核流程三标体系管理评审流程企业资质申报与维护管理流程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制定流程企业文化宣传流程内部信息传递流程战略管理战略规划管理发展战略和规划制订流程企业发展战略调整流程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流程经营计划管理年度经营计划编制与审查流程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流程全面预算管理年度费用预算编制流程资本运营管理投资管理投资管理流程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流程科技研发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立项审批流程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流程新技术应用流程科研成果申报与奖励流程1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流程国内业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经济活动分析流程国外业务管理境外项目管理境外业务税收管理流程境外业务外汇风险管理流程物资设备管理采购管理物资设备采购年度计划编制流程物资设备集中招标采购流程资产验收流程实物资产管理资产物资报表编制流程资产保管与盘点流程安全质量环保安质环管理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流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安全质量环保综合检查流程重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流程节能减排管理节能减排计划编制流程节能减排考核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流程用人计划确定流程人事管理领导人员选拔与任用流程员工组织选拔流程员工竞争上岗流程员工公开招聘流程员工入职管理流程关键岗位内部轮换流程员工离职管理流程员工退休管理流程发展与培训培训流程执业资格管理流程职称评审流程绩效考核与评价考核指标制定流程内内部部控控制制流流程程体体系系框框架架一一级级流流程程二二级级流流程程三三级级流流程程2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流程员工绩效考核流程薪资与福利管理薪资计算与发放流程社会保险与住房公基金管理流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科目变更申请与审批流程会计记账结账流程资金管理年度资金计划编制与审批流程银行账户开立及变更管理流程资金调拨管理流程现金盘点流程银行存款对账管理流程费用报销流程绩效考核与评价内内部部控控制制流流程程体体系系框框架架一一级级流流程程二二级级流流程程三三级级流流程程3融资及信用管理融资管理流程银行授信管理流程产权管理产权登记管理流程产权转让管理流程税务管理纳税申报流程税务筹划管理流程财务报告管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审批流程财务快报编制与审批流程资产损失核销管理流程内部监督管理内部审计年度审计计划编制与审批流程审计方案编制与实施流程审计报告编制与问题跟踪流程内部监察信访事项受理流程信访举报工作受理流程信访举报初步核查流程违法违纪案件立案审理流程效能监察工作流程内控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日常维护流程风险评估与管控解决方案制定流程内部控制测试与缺陷评估流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环境信息化规划流程信息技术标准制度管理流程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培训流程信息系统安全检查与考核流程系统运维管理年度运行维护计划编制流程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流程信息系统故障处理流程信息系统升级流程安全监控流程财务管理内内部部控控制制流流程程体体系系框框架架一一级级流流程程二二级级流流程程三三级级流流程程4技术支持流程备份与恢复流程法律管理诉讼纠纷管理诉讼纠纷管理流程法律事务管理重要经营决策法律审核流程外部法律机构选聘流程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流程综合行政管理文印管理文件管理流程公司印章使用流程档案管理档案移交与建档流程档案借阅管理流程内内部部控控制制流流程程体体系系框框架架一一级级流流程程二二级级流流程程三三级级流流程程5";i:

1;s:

1938:

"履带式起重机械检查表@#@受检单位:

@#@编号:

@#@@#@工程名称@#@检查位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1@#@施工方案及技术资料@#@是否制定相应的安装、作业方案@#@必须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和有效期内的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运转和交接班等记录@#@作业方案未经上级审批或方案针对性不强@#@2@#@金属@#@结构@#@金属结构状况@#@金属结构联接@#@桁架起重臂@#@3@#@电气@#@系统@#@控制、操纵装置动作应灵敏可靠@#@仪表、报警装置应齐全完好@#@电气各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与架空线路应保持安全距离。

@#@达不到的,应采取防护措施@#@4@#@安全@#@装置@#@力矩限制器应灵敏可靠,并有试验报告@#@防后倾装置、超高限位装置应灵敏可靠@#@幅度指示器、起重机照明、起重机喇叭@#@吊钩应有保险装置并完好@#@5@#@操作@#@系统@#@操作手柄及踏板的自动复位功能@#@操作手柄、踏板的标志@#@6@#@主要@#@零部@#@件与@#@机构@#@吊钩缺陷及危险断面磨损@#@吊钩开口度增加量@#@钢丝绳选用、安装状况及绳端固定@#@钢丝绳安全圈数@#@钢丝绳直径磨损@#@钢丝绳断丝数@#@滑轮缺陷@#@滑轮防脱槽装置@#@自动装置@#@制动器零部件缺陷@#@减速器联接与固定@#@卷筒选用@#@卷筒缺陷@#@7@#@设备试验@#@空载试验、额载试验、动载试验@#@8@#@操作人员@#@司机、指挥持证上岗,指挥信号符合要求@#@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意见:

@#@@#@检查人:

@#@日期:

@#@@#@";i:

2;s:

10593:

"@#@泥@#@结@#@碎@#@石@#@路@#@面@#@监@#@理@#@实@#@施@#@细@#@则@#@目录@#@1总则·@#@·@#@·@#@·@#@·@#@·@#@·@#@·@#@·@#@·@#@·@#@·@#@·@#@·@#@·@#@·@#@·@#@·@#@·@#@·@#@·@#@·@#@·@#@·@#@·@#@·@#@·@#@·@#@·@#@·@#@·@#@·@#@·@#@·@#@·@#@·@#@·@#@·@#@·@#@·@#@·@#@·@#@·@#@·@#@@#@2开工审批程序·@#@·@#@·@#@·@#@·@#@·@#@·@#@·@#@·@#@·@#@·@#@·@#@·@#@·@#@·@#@·@#@·@#@·@#@·@#@·@#@·@#@·@#@·@#@·@#@·@#@·@#@·@#@·@#@·@#@·@#@·@#@·@#@·@#@·@#@·@#@@#@3施工过程的监理·@#@·@#@·@#@·@#@·@#@·@#@·@#@·@#@·@#@·@#@·@#@·@#@·@#@·@#@·@#@·@#@·@#@·@#@·@#@·@#@·@#@·@#@·@#@·@#@·@#@·@#@·@#@·@#@·@#@·@#@·@#@·@#@·@#@@#@4施工质量控制·@#@·@#@·@#@·@#@·@#@·@#@·@#@·@#@·@#@·@#@·@#@·@#@·@#@·@#@·@#@·@#@·@#@·@#@·@#@·@#@·@#@·@#@·@#@·@#@·@#@·@#@·@#@·@#@·@#@·@#@·@#@·@#@·@#@·@#@·@#@·@#@·@#@@#@5验收·@#@·@#@·@#@·@#@·@#@·@#@·@#@·@#@·@#@·@#@·@#@·@#@·@#@·@#@·@#@·@#@·@#@·@#@·@#@·@#@·@#@·@#@·@#@·@#@·@#@·@#@·@#@·@#@·@#@·@#@·@#@·@#@·@#@·@#@·@#@·@#@·@#@·@#@·@#@·@#@·@#@·@#@·@#@·@#@·@#@·@#@@#@泥结石路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总则@#@1.1本细则依据监理规划、施工承包合同、设计文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DJ59—85)、《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试行)等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编制。

@#@@#@1.2本细则适用于本工程的泥结石路面工程@#@。

@#@@#@2开工审批程序@#@2.1泥结石路面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将放样施测报告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2.2泥结石路面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修改通知等)、技术要求及施工技术规定、规程、规范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结合施工水平,于开工前7天将砌体工程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部审批。

@#@施工措施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

(1)工程概况(应包括申请开工部位、设计工程量、施工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及工艺流程);@#@@#@

(2)施工程序(应包括砌筑作业工序、分缝、分段、分层、分块等详图);@#@@#@(3)施工进度(包括工期安排、循环进度及砌筑强度);@#@@#@(4)原材料品质(应包括砂、砾石、石料、粘土);@#@@#@(5)施工方法(材料运输、铺设方法、振捣整平手段、养护等);@#@@#@(6)设备配置及劳动力组织;@#@@#@(7)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8)场地排水措施。

@#@@#@2.3特殊部位的施工或特别不利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均应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4上述报告及文件均一式四份报送监理部,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将以书面形式提出审核意见,施工单位应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审核意见。

@#@@#@2.5以上报告及文件获得批准或同意后,施工单位可及时向监理部申请开工许可证,监理部将于接受施工单位申请后的合同规定时间内开出砌体工程开工许可证,或开工批复文件。

@#@@#@2.6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所进行的任何对照检查、检验和审核,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轻施工单位对保证放样准确性和施工质量所应负的合同责任。

@#@@#@2.7如果施工单位未能按期向监理部报送申请所必须的材料、样品、文件和资料,未能提前完成基础、边坡的开挖、清理和处理,由此而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3施工过程的监理@#@3.1原材料控制石料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土的含水量不应大于15%,塑性指数宜为18~27,土料压碎值小于35。

@#@@#@泥结碎石材料规格@#@编号@#@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层位@#@75~50@#@40~20@#@10~5@#@1@#@100@#@0~15@#@0~5@#@下层@#@2@#@100@#@0~15@#@0~5@#@面层@#@3@#@85~100@#@0~15@#@0~5@#@嵌缝@#@泥结石路面施工阶段应从①准备工作;@#@②摊铺碎石;@#@③预碾碎石;@#@④灌浆;@#@⑤带浆碾压;@#@⑥最终碾压等环节环节控制。

@#@监理工程师应从摊铺到碾压成型全过程监理控制。

@#@@#@3.2准备工作,包括准备下承层及排水设施、施工放样、布置堆料、拌制泥浆。

@#@泥浆一般按水与土为0.8:

@#@1~1:

@#@1的体积比配制。

@#@过稠、过稀或不均匀,均影响施工质量。

@#@@#@3.3碎石摊铺和初碾压,使碎石初步嵌挤稳定为止。

@#@过多碾压将堵塞碎石缝隙,妨碍泥浆灌入。

@#@@#@摊铺碎石时采用松铺系数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厚之比为0.5左右时用1:

@#@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1.2)。

@#@摊铺力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初压,用压路机反复碾压,是粗碎石稳定就位。

@#@在直路段,有两侧路肩向路中线碾压;@#@在超高路段,由内侧向外侧,逐渐错轮进行碾压。

@#@每次重叠1/3轮宽。

@#@碾压弯一遍就应再次找平。

@#@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和纵坡。

@#@@#@3.4灌浆及带浆碾压。

@#@若碎石过干,可先洒水润湿,以利泥浆一次灌透。

@#@泥浆浇灌到相当面积后,即可撒5~15mm嵌缝料(约1~1.5立方米/100平方米)。

@#@用中型压路机进行带浆碾压,使泥浆能充分灌满碎石缝隙。

@#@次日即进行必要的填补和修整工作。

@#@@#@3.5最终碾压,待表面已干内部泥浆尚属半湿状态时,可进行最终碾压,一般碾压1~2遍后撒铺一薄层3~5毫米石屑并扫匀,然后进行碾压,使碎石缝隙内泥浆能翻到表面上与撒石屑粘结成整体。

@#@接缝处及路段衔接处,均应妥善处理,保证平整密合。

@#@@#@3.6泥结碎石面层:

@#@施工方法采用拌合法。

@#@施工程序为:

@#@摊铺碎石→铺土→拌合整型→碾压。

@#@摊铺碎石:

@#@按松铺厚度用平地机获人工摊铺碎石,并洒水,使碎石全部湿润。

@#@铺土:

@#@将规定用量的土均匀的摊铺在碎石表层上。

@#@拌合:

@#@采用机械或人工拌合,拌合一遍后边拌边洒水,翻拌3~4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度。

@#@整型:

@#@用平地机将路面整平,符合路拱要求。

@#@碾压:

@#@整形后用6~8t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至表层时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待表面已干内部泥浆尚属半湿状态时再用10~12t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2遍,随即撒嵌缝料3~5毫米石屑并扫匀,再碾压2~3遍,使碎石缝隙内泥浆能翻到表面上与所撒石屑粘结成整体,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接缝处及路段衔接处,均应妥善处理,保证平整密合。

@#@@#@4施工质量控制@#@4.1原材料检查@#@

(1)石料规格符合规定要求;@#@@#@

(2)土的含量不应大于15%,塑性指数宜为18~27;@#@@#@(3)石料压碎值小于35@#@4.2基层表面清理检查@#@要求表面干燥,清洁无任何松散石料、灰尘、积水、杂质、油污。

@#@@#@4.3施工机械检查@#@

(1)摊铺机要满足平整度的要求,机械性能保持正常;@#@@#@

(2)拌合机要求计量准确(尤其是连续的)料门控制要可靠,附属设施要正常;@#@@#@(3)集料洒车应检查传动和液压调整系统,并进行试洒,以确定洒布每立方规格矿料应控制的开度与行驶速度;@#@@#@(4)压路机应检查其规格和机械性能及碾压轮表面的磨损情况。

@#@@#@4.3审批混合料组成设计@#@4.4试验路段检查与审批。

@#@@#@承包人在混合料组成设计批准及所用施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就序后,可提交《试验路段开工报告》报告中应包括:

@#@@#@

(1)试验地点、桩号、长度、面积;@#@@#@

(2)场地准备情况;@#@@#@(3)混合料设备调试运转情况;@#@@#@(4)施工机械配备的数量、技术性能及状况;@#@@#@(5)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手段;@#@@#@(6)施工组织、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备及组织;@#@@#@(7)已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方案。

@#@监理工程师逐项审查全部合格后、批准试验路段开工,并进行旁站监理。

@#@对照开工报告逐一监理,即:

@#@@#@

(1)验证沥青混和料配合比;@#@@#@

(2)验证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的指导性数据的正确性;@#@@#@(3)观察施工机械有无明显缺陷;@#@@#@(4)观察摊铺机是否适用;@#@@#@(5)记录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速度、遍数;@#@@#@(6)确定松铺系数及压实密度;@#@试验段完成后,承包人对试验路段的厚度(取6处)密实度(取6处)沥青含量、集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及容重进行检测。

@#@试验全部合格后,做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做为正式施工的依据。

@#@@#@5验收@#@5.1泥结石面层完工验收监理内容泥结石路面面层交工验收监理包括对承包人自检资料和规定频率抽检,自检与抽检项目,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规定要求。

@#@@#@5.2审查泥结石路面面层的质量检验单,在自检与抽检合格的基础上,签发《中间交工证书》此时即进入缺陷责任期。

@#@在缺陷责任期除了对缺陷工程的修复、修补进行监理外,并应对未完工程视同施工阶段一样进行监理。

@#@@#@";i:

3;s:

22368:

"@#@3蒙特卡洛法在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3.1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内容与意义@#@可靠性指的是处于某种运行条件下的元件、设备或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电网在各种运行条件下,向用户持续提供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电能的能力。

@#@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充裕度(Adequacy)和安全性(seeurity)两个方面。

@#@充裕度是指在考虑电力元件计划与非计划停运以及负荷波动的静态条件下,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应电能的能力,因此又被称为静态可靠性。

@#@安全性指的是电力系统能够承受如突然短路或未预料的失去元件等事件引起的扰动并不间断供应电能的能力,安全性又被称为动态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充裕度评估的算法和应用关注较多,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很多函待解决的新课题。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以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概率分析为基础,在原理、建模、算法和应用等方面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由于电力系统的规模很大,通常根据功能特点将其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如发电、输电、发输电组合、配电等子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通常也是对上述子系统单独进行。

@#@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的任务、模型、算法都有较大区别。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系统能够正常供电,不会出现切负荷的事件。

@#@如果系统受到某些偶发事件的扰动,如元件停运(包括机组、线路、变压器等电力元件的计划停运与故障停运)、负荷水平变化等,可能会引起系统功率失衡、线路潮流越限和节点电压越限等故障状态,进而导致切负荷。

@#@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系统偶发故障的概率分布及其后果分析,对系统持续供电能力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评价,并找出影响系统可靠性水平的薄弱环节以寻求改善可靠性水平的措施,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3.2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可分为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两类。

@#@确定性方法主要是对几种确定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进行分析,校验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在电源规划中,典型的确定性的可靠性判据有百分备用指标和最大机组备用指标;@#@电网规划中,确定性的可靠性判据主要是校验负荷的最小供电回路数。

@#@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随机特性的系统,负荷水平的波动、元件故障等都具有随机性,确定性方法难以考虑各种状态的概率分布特性,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概率性方法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领域得到更加广泛应用,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

@#@概率性可靠性评估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和模拟法两大类,后者一般又被称作蒙特卡洛法。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以系统随机状态发生的概率对随机状态的后果(切负荷功率)进行加权,即不仅考虑故障的严重性,同时考虑其概率性,且对随机状态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获取系统随机状态及其概率值的方法不同,解析法通过故障枚举来获得系统随机状态,通过解析计算获得系统随机状态发生的概率;@#@蒙特卡洛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系统随机状态,采用统计的方法以随机状态的频率来估算概率。

@#@@#@解析法的数学模型精确,得到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精度高,但该方法的缺点也非常突出。

@#@首先,采用解析法要分析的系统状态数目随着系统元件数目的增长呈指数规律增长,因此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场合。

@#@采用忽略多重故障状态的“故障筛选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解析法在计算精度方面的优势。

@#@其次,采用解析法难以获得频率和持续时间指标,而这些又是非常重要的可靠性信息。

@#@最后,解析法难以处理系统中随机因素的影响,如负荷的波动、水库水位的变化等,也不易模拟运行人员对系统的控制措施及其后果,因此影响到了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由于解析法存在上述难以克服的缺点,在大型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场合应用较少,而蒙特卡洛法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蒙特卡洛方法(又被称作统计试验方法)或随机抽样技术,其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该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蒙特卡洛方法的应用范围日趋广阔。

@#@目前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包括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在内的各类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领域中,成为计算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估电力系统可靠性,存在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蒙特卡洛方法的抽样次数与系统的规模无关,因此特别适用于大型电力系统的评估计算。

@#@第二,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估可靠性,不但能够获得概率性指标,而且能够得到频率和持续时间指标,得到的可靠性信息更加丰富、实用。

@#@第三,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程序数学模型相对简单,且容易模拟负荷变化等随机因素和系统的校正控制措施,因此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电力系统规模日趋扩大、元件众多、控制策略复杂,因此蒙特卡洛法在其可靠性评估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3.3蒙塔卡洛法的基本内容@#@3.3.1基本参数介绍@#@电力系统元件众多,在可靠性评估中可根据计算需要对发电机组、输电线路、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保护元件、自动重合闸装置、母线等可修复元件进行状态模拟。

@#@假定某可修复元件的故障率和修复率分别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平均维修时间分别为、,则存在以下重要关系式@#@可修复强迫失效可以通过“运行-停运-运行”的循环过程来模拟,如图一所示:

@#@@#@图3.1可修复元件运行和停运循环过程@#@平均不可用率,其数学形式可由下列三个定义之一来表达:

@#@@#@为失效率(失效次数/年);@#@为修复率(修复次数/年);@#@MTTR为平均修复时间(小时);@#@MTTF为失效前平均时间(小时);@#@f为平均失效频率(失效次数/年)。

@#@d=MTTF/8760及r=MTTR/8760,则d和r是以年为单位计的MTTF和MTTR。

@#@@#@、是蒙特卡洛算法中模拟元件持续时间与状态转移特性的基本参数。

@#@其反映的元件状态转移特性如图3一2所示,其数值可通过对元件长期运行的寿命过程和随机状态信息统计得到。

@#@@#@图3.2可修复元件状态空间图@#@3.3.2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常常被称为状态抽样法,它被广泛用在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中。

@#@这个方法的依据是:

@#@一个系统状态是所有元件状态的组合,且每一元件状态可由对元件出现在该状态的概率进行抽样来确定。

@#@@#@每一元件可用一个在[0,1]区间的均匀分布来模拟。

@#@假设每一元件有失效和工作两个状态,且元件失效是相互独立的。

@#@令si代表元件i的状态,Qi代表其失效概率,则对元件i产生一个在[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Ri,使@#@具有N个元件的系统状态由矢量s表示:

@#@@#@S=(s1,…,si,…sN)(3.5)@#@一个系统状态在抽样中被选定后,即进行系统分析以判断其是否是失效状态,如果是,则对该状态的风险指标函数进行估计。

@#@@#@当抽样的数量足够大时,系统状态s的抽样频率可作为其概率的无偏估计,即@#@式中:

@#@M是抽样数;@#@m(s)是在抽样中系统状态s出现的次数。

@#@@#@当每一个系统状态的概率通过抽样估计以后,就可计算系统失效概率、系统失效频率、系统失效平均持续时间、以及系统其它风险指标。

@#@@#@非序贯蒙特卡洛法和状态枚举法之间明显的区别在于:

@#@如何选择系统状态和如何计算单个系统状态的概率。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必要的一步是产生每一个元件的随机数序列,这些随机数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均匀性、独立性和足够长的重复周期。

@#@@#@

(2)蒙特卡洛法是一个波动收敛过程,因此估计出的风险指标总是有一个相应的置信范围。

@#@不能保证增加少量的样本就一定会减少误差,但置信范围确实会随样本数的增加而变窄。

@#@@#@(3)适当的收敛判据是确保蒙特卡洛模拟法精度的关键之一。

@#@方差系数常被用作为终止抽样的判据。

@#@在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中,不同的风险指标有不同的收敛速度。

@#@已经发现,期望缺供电量(EENS)指标的方差系数收敛速率最低,因此应作为多个指标研究时的收敛判据。

@#@另一种方法是用预定的最大抽样数作为终止抽样的判据。

@#@当模拟过程结束时,校验方差系数是否足够小,如果否,则需要增加样本数再进行新的抽样。

@#@当用户并不知道需要用多少计算时间才能达到足够小的方差系数时,可用这种替代方法。

@#@@#@(4)非序贯模拟过程仅需要元件的失效概率作为抽样过程的输入数据。

@#@这个特点使我们能够容易地同时模拟可修复和老化失效引起的不可用率。

@#@为元件建立两个独立的随机数,一个是模拟可修复失效引起的不可用率,另一个是模拟老化失效引起的不可用率。

@#@@#@(5)状态抽样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元件失效事件,而且也可推广应用到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中其它参数的状态抽样,例如:

@#@负荷水平、水文和气候状态等。

@#@而且,这个方法并不局限于年度为基础的模拟,还可很方便地用于进行任意时间段(周、月、季或年度)的模拟。

@#@@#@(6)较之状态枚举法,状态抽样法更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系统或具有较高元件失效概率的系统评估。

@#@在这些情况下,为获得相同的精度,状态枚举法需要大得多的CPU时间。

@#@@#@(7)与状态枚举法相似,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不能计及时间相关事件的时序信息,因而得出的系统失效频率和平均失效持续时间乃是近似估计。

@#@@#@3.3.3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序贯蒙特卡洛法是按照时序,在一个时间跨度上进行的模拟。

@#@其中对建立虚拟系统状态转移循环过程有不同的方法。

@#@最通用的是在这里讨论的所谓状态持续时间抽样法。

@#@@#@状态持续时间抽样法是基于对元件状态持续时间的概率分布进行抽样,它分为以下几步:

@#@@#@第1步:

@#@指定所有元件的初始状态,通常是假设所有元件开始处于运行状态。

@#@@#@第2步:

@#@对每一元件停留在当前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抽样。

@#@应当设定状态持续时间的概率分布。

@#@对不同的状态,如运行或修复过程,可以假设有不同的状态持续时间概率分布。

@#@例如,下式给出指数分布的状态持续时间的抽样值:

@#@@#@式中,Ri是对应于第i个元件在[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如果当前的状态是运行状态,则i是第i个元件的失效率;@#@而如果当前的状态是停运状态,则i是第i个元件的修复率。

@#@服从不同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的产生方法是不同的。

@#@相关书籍有详细论述。

@#@@#@第3步:

@#@在所研究的时间跨度(大量的抽样年)内重复第2步,并记录所有元件的每一状态持续时间的抽样值,即可获得给定时间跨度内每一元件的时序状态转移过程,如图3.3所示。

@#@@#@图3.3元件时序状态转移过程@#@第4步:

@#@组合所有元件的状态转移过程,以建立系统时序状态转移循环过程,如图3.4所示。

@#@@#@图3.4系统时序状态转移过程@#@第5步:

@#@通过对每一个不同系统状态的系统分析,计算风险指标函数。

@#@由于系统失效状态的发生、它们的持续时间、以及后果都能被清楚地确定并记录在系统状态转移循环过程中,因此系统风险指标的计算简单直观。

@#@式3.8至3.10是三个风险指标的通用公式。

@#@@#@式中:

@#@Pf,Ff和Df分别为系统失效概率、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Ddk是第k个停运状态的持续时间;@#@Duj是第j个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间;@#@Mdn和Mup分别为在模拟时间跨度内系统失效和运行状态出现的次数。

@#@除非失效或运行状态在抽样跨度末被截尾,否则这两个被抽取的状态数一般是相同的。

@#@@#@可见,序贯蒙特卡洛法的关键在于系统状态转移过程的生成,一旦这一步骤完成,指标计算则较简单。

@#@该方法的本质是建立一个虚拟的系统运行和失效的转移循环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重要的是认识以下几点:

@#@@#@

(1)序贯蒙特卡洛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计算服从某个概率分布的状态持续时间随机变量的抽样值,其基础是在[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的生成。

@#@@#@

(2)如同非序贯蒙特卡洛法一样,序贯模拟也是一个波动收敛过程,因此需要一个适当的收敛判据。

@#@方差系数仍可用作为终止抽样的判据。

@#@可是应当注意,在序贯方法中的样本数不是抽取的系统状态数,而是抽样过程跨越的的年数。

@#@@#@(3)序贯蒙特卡洛法的主要优点是能精确地评估频率和持续时间指标,能灵活地模拟状态持续时间的任何分布,以及具有计算系统风险指标的统计概率分布的能力。

@#@这些却是状态枚举法或非序贯模拟法的弱点。

@#@@#@(4)较之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序贯蒙特卡洛法需要更多的CPU时间和存储空间。

@#@此外,它还需要与所有元件状态持续时间分布有关的参数。

@#@即使在指数分布假设下,也需要每一元件所有可能状态之间的转移率。

@#@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多状态元件模型,可能难以获得所需要的全部输入数据。

@#@@#@(5)序贯模拟法是基于时序的概念,因而不能用于不具有时序特征情况的模拟。

@#@例如,如果研究的时段是一个月,譬如九月,则模拟多个九月组成的序列是不正确的,因为按时序,一个九月跟随的并不是另一个九月。

@#@@#@(6)不可能用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来模拟由老化失效引起的不可用率模型,这是因为已经假定老化失效是寿命的终止,因而没有失效频率和修复时间的概念;@#@而序贯模拟法是基于包含许多次的失效和修复的转移过程。

@#@可是,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可用于模拟老化失效和元件更换交替转移的情形。

@#@必须强调的是,后一种情况完全不同于老化失效的不可用率模型,这种模型仅考虑老化失效,而不考虑更换元件。

@#@从概念上,更换不同于修复。

@#@@#@3.3.4蒙特卡洛模拟法误差分析及收敛判据@#@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和中心极限定理是蒙特卡罗方法的理论基础。

@#@大数法则保证在抽取足够多的样本之后,蒙特卡罗方法取得的估计值收敛于待求量的真值;@#@中心极限定理则描述了样本容量为N的蒙特卡罗估计值的分布规律,为分析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设某可靠性指标R的试验函数为F(),则R的估计值为:

@#@@#@其中,是系统状态向量无的第i个样本值。

@#@估计值的误差由其方差决定,即@#@而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中,一般以方差系数作为计算收敛的判据,@#@显然,在抽样次数大于一定数值之后,可近似视为常数。

@#@由式(3.13)可知,计算精度最终取决于抽样次数N和试验函数的方差。

@#@在对计算速度和精度均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减小}成为提高抽样效率和计算速度的有效措施,以此相同可靠性指标所对应的试验函数的方差即可作为衡量抽样算法优劣的重要标准。

@#@@#@3.4蒙特卡洛法在电力系统中的简单应用举例@#@本节我们以发电—负荷需求系统的评估为例。

@#@@#@发电-负荷需求系统(generation-demandsystem)常常被称为发电系统。

@#@由于忽略发电和负荷之间的电网部分,发电系统风险评估提供的是充裕性总体测度指标,而不是单个变电站或负荷点的指标。

@#@发电-负荷需求系统模型示于图3.5中。

@#@图中发电机为@#@图3.5发电—负荷需求系统模型@#@一侧,总负荷为另一侧。

@#@换句话说,这个模型处理发电和负荷两个随机变量,二者均包括对应各自发生概率的多级功率水平。

@#@系统分析的逻辑关系简单。

@#@对应于一个有发电机失效的系统状态,如果这时总负荷大于总发电容量,则需要削减负荷以保持功率平衡。

@#@发电系统评估的目的,就是量化分析发电机随机失效引起的风险。

@#@将系统所有可能状态对应的负荷削减及其发生的概率进行组合,建立起发电系统风险指标。

@#@@#@3.4.1运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发电—负荷需求系统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状态抽样技术选择发电机的状态,而负荷曲线仍然利用多级水平模型。

@#@解析的负荷水平概率的使用起到非序贯蒙特卡洛抽样法中方差减小的相同作用,因而产生更好的收敛性。

@#@如果要计入每级负荷水平的不确定性,则可以使用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对每台发电机和示于图3.6多级负荷模型中相应的每一级负荷水平,在[0,1]区间抽取均匀分布随机数Rj。

@#@第j台发电机的状态即由下式确定:

@#@@#@图3.6负荷持续曲线及其多水平分级模型@#@式中:

@#@PFj是停运状态的概率(即不可用率);@#@PPj是降额状态的概率。

@#@显然,这个抽样概念可方便地推广到模拟发电机多个降额状态的情况,而并不增加计算量。

@#@这就是抽样法超过卷积法的主要优势。

@#@@#@按照发电机的状态确定每台机组的可用容量,从而可获得系统总的发电容量。

@#@对某一给定的负荷水平,在第k次抽样中的电力不足DNS(DemandNotSupplied)由下式计算:

@#@@#@式中:

@#@Li是第i级水平的负荷;@#@Gjk是第j台发电机在第k次抽样中的可用容量;@#@m是系统中的发电机台数。

@#@@#@用式(3.16)和(3.17)估计风险指标:

@#@@#@式中的指示变量Ik,表示如下意义:

@#@@#@式中:

@#@NL是图3.6所示多级负荷模型中的负荷水平分级数;@#@Ti是第i级负荷水平的时间长度;@#@Ni是第i级负荷水平的抽样数。

@#@缺电时间期望(LOLE)和电量不足期望(LOEE)的单位分别是“小时/期间”和“兆瓦时/期间”,这里的期间可以是一年、一季、或一月。

@#@@#@实用中,每一负荷水平的抽样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一般说来,为达到同样精度,较低负荷水平需要更多的抽样。

@#@但是较低负荷水平对指标的影响总是较小,因而对于很低的负荷水平,可以接受较低的精度。

@#@与卷积方法类似,状态抽样法不可能提供频率和持续时间指标。

@#@@#@3.4.2运用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在状态持续时间抽样法中,建立一个虚拟的系统发电容量曲线,并在时序负荷曲线上叠加得到模拟的运行过程。

@#@@#@图3.7发电机和系统的发电容量循环曲线@#@第一步是获取发电机组失效前时间和修复前时间的抽样值,从而生成每台发电机的运行循环。

@#@组合全部发电机的运行循环即可得到系统发电容量曲线。

@#@这一过程如图3.7所示。

@#@@#@第二步是在时序的小时负荷曲线上叠加系统发电容量曲线,从而得到一个系统可用裕度模型。

@#@负裕度表明必须削减系统负荷。

@#@这个模型给出长时间跨度模拟中每次负荷削减的量值和持续时间。

@#@图3.8示出这个叠加过程。

@#@@#@图3.8系统发电容量曲线在小时负荷曲线上的叠加@#@第三步是计算风险指标。

@#@通过对叠加裕度模型的观察,可直接得到每一抽样年i中发生的缺电次数LLOi(LossofLoadOccurrence)、以小时计的缺电持续时间LLDi(LossofLoadDuration)、以及以兆瓦时计的电量不足ENSi(EnergyNotSupplied)。

@#@于是对应于N个抽样年的风险指标可用式(3.19)至(3.20)估计:

@#@@#@

(1)缺电时间期望LOLE(LossOfLoadExpectation,小时/年)@#@

(2)电量不足期望LOEE(LossOfEnergyExpectation,兆瓦时/年)@#@(3)缺电频率LOLF(LossOfLoadFrequency,次/年)@#@(4)缺电持续时间LOLD(LossOfLoadDuration,小时/次)@#@状态持续时间法的主要优点是,它不仅提供缺电时间期望(LOLE)和电量不足期望(LOEE)指标,而且提供频率和持续时间指标。

@#@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模拟中大量的CPU时间。

@#@除非频率和持续时间指标十分重要,或者时序相关因素需要考虑,否则,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希望使用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不可能用来研究年负荷曲线不完整的情形。

@#@@#@值得强调,用于状态抽样法的抽样数和用于状态持续时间抽样法中的抽样年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认清这一差别十分重要。

@#@@#@";i:

4;s:

11233: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展示区景观绿化及道排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管道@#@日期@#@2013.2.25@#@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1、材料PE双壁波纹管承插口连接。

@#@管道的走向、标高及坐标等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橡胶圈应是管材厂家配套产品。

@#@且符合国家标准。

@#@@#@2、机具电动工具平板振捣器手动工具手锯吊链棉纱绳锉刀。

@#@@#@二、施工工艺@#@管道铺设方式为在砂基础上铺设PE双壁波纹管承插口橡胶接口管道管道铺设施工工序流程如下图@#@检查基础→挖工作坑→下管、排管→安装管道→管道修补→管道与检查井→灌水试验→土方回填。

@#@@#@1、检查基础@#@明开法施工的PE双壁波纹管采用砂基础沟槽经验收合格后即进行砂垫层部分基础施工。

@#@砂基础采用中粗砂由人工铺筑平板振捣器振密。

@#@中粗砂选用优质天然砂料含泥量不大于砂重的10%。

@#@砂石基础铺筑作到表面平整其横断面最大水平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压实系数不低于0.95以满足管道的安装要求。

@#@@#@2、挖工作坑@#@由于PE双壁波纹管大头承口处呈喇叭状每节管承口处需要挖一稍深的工作坑以便使管子稳平及检查、修找胶圈就位情况。

@#@随安管随挖工作坑保证工作坑有足够尺寸使管子大口悬空见下图。

@#@承插安装后用砂填实工作坑。

@#@@#@3、下管、排管布管@#@砂基础垫层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管施工,下管前将管道内外壁清扫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品用于吊放。

@#@@#@槽深不大时由人工抬管入槽,槽深大于3m或管径大于公称直径DN400mm时,用非金属绳索溜管入槽,依次平稳地放在砂砾基础管位上。

@#@严禁用金属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自槽边翻滚抛入槽中。

@#@混合槽或支撑槽,采用从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槽底将管材运送到位。

@#@@#@按设计要求进行排管(布管),排管从下游开始排放,管道承口为进水方向,两管节间搭接300~400mm。

@#@调整管材长短时用手锯切割,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应有损坏。

@#@@#@4、管道安装@#@1)安装前管床处理@#@管床必须处理得连续平整,不得有大颗粒圆石(直径大于38mm)或尖角形石块(大于25mm),防止应力集中损伤管道。

@#@@#@2)稳管@#@由于管道承口为进水方向,管道安装从下游开始安装,朝上游连续铺设。

@#@@#@先将设计井段第一节管按检查井井位稳好(符合设计中心、高度要求)回填管道两侧砂基础,以提高此节管道的稳定性,同时增大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摩阻力。

@#@事先在该节管管体上套好两根棉纱绳,留做以后管节撞口时用。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展示区景观绿化及道排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管道@#@日期@#@2013.2.25@#@技术交底:

@#@@#@采用水准仪、经纬仪现场全过程对管道中心线和高程控制校核。

@#@管道安装前挖工作坑,工作坑尺寸满足管道安装要求,且使双壁波纹管管身与砂垫层基础均匀接触。

@#@管体的插口端在安装时需用吊力将其轻离垫层面,以减少管子与砂层的摩擦,同时减少安装力。

@#@调整管材长短时用手锯切割,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应有损坏。

@#@@#@3)上橡胶圈管道撞口前再检查一边承口和插口,承口的内表面均匀涂抹液体润滑剂(黄油或凡士林)然后把“O”型胶圈套装在插口上并涂抹液体润滑剂胶圈作到均匀、平直、无扭曲。

@#@@#@4)撞口连接@#@管道撞口采用吊链拉入法进行@#@a、接口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

@#@@#@b、接口时,先将承口的内壁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内壁及插口橡胶圈上涂润滑剂(首选硅油)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

@#@@#@c、接口方法按下述程序进行:

@#@De400mm以下管道,先由一人用棉纱绳吊住被安装管道的插口另一人用长撬棒斜插入基础,并抵住该管端部中心位置的横挡板,然后用力将该管缓缓插入原管的承口至预定位置:

@#@De500mm以上管道可由2台0.5吨手板葫芦将管材拉动就位。

@#@接口合拢时,管材两侧的手板葫芦应同步拉动,使橡胶密封圈正确就位,不扭曲、不脱落。

@#@@#@d、为防接口合拢时已排设管道轴线位置移动,需采用稳管措施。

@#@具体方法可在编织袋内灌满黄砂,封口后压在已排设管道的顶部,其数量视管径大小而异。

@#@管道接口后应复核管道的高程和轴线使其符合要求。

@#@@#@5、管道修补@#@1)管道敷设后,因意外因素造成管壁出现局部损坏,当损坏部位的面积或裂缝长度和宽度不超过规定时,可采取粘贴修补措施。

@#@@#@2)管壁局部损坏的孔洞直径或边长不大于20mm时,可用聚氯乙烯塑料粘接溶剂在其外部粘贴直径不小于l00mm与管材同样材质的圆形板。

@#@@#@3)管壁局部损坏孔洞为20~100mm时,可用聚氯乙烯塑料粘接溶剂在其外部粘贴不小于孔洞最大尺寸加l00mm与管材同样材质的圆形板。

@#@@#@4)管壁局部出现裂缝当裂缝长度不大于管周长的1/12时,可在其裂缝处粘贴长度大于裂缝长度加100mm、宽度不小于60mm与管材同样材质的板,板两端宜切割成圆弧形。

@#@@#@5)修补前应先将管道内水排除,用刮刀将管壁面破损部分剔平修整,并用水清洗干净。

@#@对异形壁管,必须将贴补范围内的肋剔除,再用砂纸或锉刀磨平。

@#@@#@6)粘接前应先用环已酮刷粘接部位基面,待干后尽快涂刷粘接溶剂进行粘贴。

@#@外贴用的板材宜采用,从相同管径管材的相应部位切割的弧形板。

@#@外贴板材的内侧同样必须先清洗干净采用环已酮涂刷基面后再涂刷粘接溶剂。

@#@@#@7)对不大于20mm的孔洞,在粘贴完成后,可用土工布包缠固定,固化24小时后即可还土对大于20mm的孔洞和裂缝,在粘贴完成后,可用铅丝包扎固定。

@#@@#@8)在管道修补完成后,必须对管底的挖空部位按支承角的要求用粗砂回填密实。

@#@@#@9)对损坏管道采取修补措施,施工单位应事前取得管理单位和现场监理人员的同意,对出现在管底部的损坏,还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10)如采用焊条焊补或化学止水剂等堵漏修补措施,必须取得管理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

@#@@#@11)当管道损坏部位的大小超过上列条文的规定时,应将损坏的管段更换。

@#@当更换的管材与已铺管道之间无专用连接管件时可砌筑检查井或连接井连接。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展示区景观绿化及道排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

@#@@#@排水管道@#@日期@#@2013.2.25@#@技术交底:

@#@@#@6、管道与检查井@#@1)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宜采用柔性接口管件连接,视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本次工程采用的是中介法短管连接。

@#@@#@2)当管道与检查井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直接浇制衔接时,采用中介层作法。

@#@即在管道与检查井井壁相接部位的外表面预先用聚氯乙烯粘接剂、粗砂做成中介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检查井的井壁内@#@中介层的做法,先用毛刷或棉纱将管壁的外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均匀地涂一层塑料粘接剂紧接着在上面撒一层干燥的粗砂固化10—20分钟即成表面粗糙的中介层。

@#@中介层的长度与检查井井壁厚度相同(240mm)。

@#@@#@3)检查井底板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垫层平缓顺接。

@#@@#@7、灌水试验@#@1)首先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沟槽内无积水,进行管道闭水试验。

@#@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

@#@管道在闭水试验前应提前灌水并浸泡24小时,使接口及管身充分吃水后再进行闭水试验。

@#@允许渗漏量应符合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中的要求。

@#@@#@2)当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记录,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察结束时,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8、土方回填@#@排水管道进行灌水试验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沟槽回填。

@#@回填土根据实验室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分层夯实,直至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指标。

@#@填土上方计划修路者其压实度为95%填土上方不计划修路者其压实度为90%。

@#@@#@沟槽回填从管顶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

@#@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4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采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中砂粗砂或开挖出的良质土。

@#@沟槽底必须回填质地良好、含水量适宜的原土,严禁回填垃圾、烂泥、砂砾石沟槽内不得回填就地取砂石的筛余料,所有回填土根据不同的土质分别采用分层摊平、夯实、压实等方法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漏夯,回填压实后与井壁紧贴。

@#@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呈阶梯形。

@#@@#@三、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管道的走向、标高及坐标等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管道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2、一般项目@#@管道应有1%~2%的坡度,坡向下游管道或管井。

@#@橡胶密封圈正确就位,不扭曲、不脱落。

@#@@#@管道安装前挖的工作坑尺寸满足管道安装要求,且使双壁波纹管管身与砂垫层基础均匀接触。

@#@四、成品保护@#@1、管道的运输、安装要谨慎操作,避免与硬物刮碰损伤。

@#@安装完毕要及时对外表进行保护防止交又作业污染管道2、埋墙管要避免受外荷载破坏而产生变形,试水完毕后要及时泄水防止受损。

@#@3、在管道安装过程中,管道未堵口前应对接口处做临时封堵,以免污物进入管道。

@#@4、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覆土,应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

@#@5、当管道在车行道下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7m。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i:

5;s:

17180:

"某标准件厂冷镦车间变电所设计@#@摘要@#@电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能源,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源,经过合理的传输、变换、分配到工厂车间中每一个用电设备上,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用电量快速增长,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供电设计是否完善,不仅影响工厂的基本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消耗量,而且也反映到工厂的可靠性和工厂的安全生产上,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和人身安全等是密切相关的。

@#@@#@本次设计是关于标准件厂冷镦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的设计。

@#@最先从车间的布局考虑,参考了现在很多工厂的平面设计图,从各部分布局的可用性和经济性入手,对工厂厂区的供电进行了设计。

@#@首先是选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由于其功率因数较低,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需要进行无功补偿,经过比较采用自动补偿的方法。

@#@根据负荷计算的视在功率和负荷等级来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型号、容量和主接线方案。

@#@其次是用标幺值法计算短路电流,用于计算变压器继电保护的动作电流,这里变压器使用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短路电流还用于合理的选择断路器、熔断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是:

@#@按工作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型号、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开关电器断流能力校验。

@#@最后是防雷和接地保护,防雷主要是对雷电侵入波的防护,接地设计主要采用环形接地网,来对变电所进行保护。

@#@@#@本次设计针对冷镦车间低压侧设备对电能的要求,根据变电所设计的一般原则完成了冷镦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的设计。

@#@@#@关键词:

@#@负荷计算;@#@功率因数;@#@短路电流;@#@设备的选择;@#@继电保护;@#@防雷保护@#@目录@#@第1章绪论 1@#@1.1车间平面布置 1@#@1.2设计依据 1@#@1.2.1车间变电所的供电范围 2@#@1.2.2车间负荷性质 3@#@1.2.3供电电源条件 3@#@第2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5@#@2.1车间的负荷计算 5@#@2.1.1负荷计算的目的 5@#@2.1.2负荷计算的方法 5@#@2.2无功功率补偿 9@#@第3章变电所形式和变压器的选择 12@#@3.1变电所的位置选择原则:

@#@ 12@#@3.2车间变电所主要有一下两种类型的变电所 12@#@3.3确定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式 13@#@3.4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13@#@3.5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4@#@第4章短路电流计算 16@#@4.1短路电流的危害 16@#@4.2短路计算 16@#@第5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0@#@5.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20@#@5.1.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20@#@5.1.2按装置地点、使用条件、检修和运行等要求选择电气设备 20@#@5.1.3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20@#@5.1.4开关电器断流能力校验 21@#@5.2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 21@#@5.310kV侧一次设备的校验 22@#@5.4380V侧一次设备的校验 23@#@5.5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24@#@5.5.1母线的短路稳定度校验 25@#@5.5.210kV侧母线的校验 26@#@5.5.3支柱绝缘子动稳定校验 26@#@第6章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27@#@6.1高低压进出线 27@#@6.2变配电所进出线方式的选择 27@#@6.3变配电所进出线导线和电缆型式的选择 27@#@第7章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和继电保护的整定 35@#@7.1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 35@#@7.2变电所的继电保护装置 36@#@7.3线路的过电流保护 37@#@7.4 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 39@#@7.4.1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39@#@7.4.2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40@#@7.4.3变电所低压侧的保护装置 41@#@第8章变电所的防雷与接地保护 43@#@8.1过电压的形式及防雷保护 43@#@8.1.1过电压的形式 43@#@8.1.2防雷保护 43@#@8.2接地装置 44@#@第9章总结 46@#@参考文献 47@#@谢辞 48@#@47@#@第1章绪论@#@1.1车间平面布置@#@本设计的车间平面布置如图1.1所示。

@#@@#@@#@1.2设计依据@#@1.车间设备明细表如表1.1所示。

@#@@#@表1.1冷镦车间设备明细表@#@设备代号@#@设备名称型号@#@台数@#@单台容量/kV@#@总@#@容量/kV@#@设备代号@#@设备名称型号@#@台数@#@单台容量/kV@#@总@#@容量/kV@#@1@#@冷镦机Z47-12@#@15@#@31@#@496@#@26@#@铣口机(自制)@#@1@#@7@#@7@#@2@#@冷镦机GB-3@#@1@#@55@#@55@#@27@#@铣口机(自制)@#@1@#@5.5@#@5.5@#@3@#@冷镦机A164@#@1@#@28@#@28@#@28@#@车床C336@#@1@#@3@#@3@#@4@#@冷镦机A124@#@1@#@28@#@28@#@29@#@车床1336M@#@1@#@4.5@#@4.5@#@5@#@冷镦机A123@#@2@#@20@#@40@#@30@#@台钻@#@7@#@0.6@#@4.2@#@6@#@冷镦机A163@#@1@#@20@#@20@#@31@#@清洗机(自制)@#@4@#@10@#@40@#@7@#@冷镦机A169@#@1@#@10@#@10@#@32@#@包装机@#@3@#@4.5@#@13.5@#@8@#@冷镦机Z47-6@#@7@#@15@#@105@#@33@#@涂油槽(自制)@#@1@#@__@#@__@#@9@#@冷镦机82BA@#@1@#@11@#@11@#@34@#@车床C620-1@#@1@#@7@#@7@#@10@#@冷镦机A121@#@2@#@4.7@#@9.4@#@35@#@车床C620-1M@#@1@#@7@#@7@#@11@#@冷镦机A120@#@2@#@3@#@6@#@36@#@车床C620@#@1@#@7@#@7@#@12@#@切边机A233@#@2@#@20@#@40@#@37@#@车床C618K@#@1@#@7@#@7@#@13@#@切边机A232@#@1@#@14@#@14@#@38@#@铣床X62W@#@1@#@7.5@#@7.5@#@14@#@压力机60t@#@1@#@10@#@10@#@39@#@平面磨床M7230@#@1@#@7.62@#@7.62@#@15@#@压力机40t@#@1@#@7@#@7@#@40@#@牛头刨床@#@1@#@3@#@3@#@16@#@切边机A231@#@4@#@7@#@28@#@41@#@立钻@#@1@#@1.5@#@1.5@#@17@#@切边机A230@#@1@#@4.5@#@4.5@#@42@#@砂轮机@#@6@#@0.6@#@3.6@#@18@#@切边机(自制)@#@1@#@3@#@3@#@43@#@钳工台@#@4@#@__@#@__@#@19@#@搓丝机GWB16@#@2@#@10@#@20@#@44@#@划线台@#@1@#@__@#@__@#@20@#@搓丝机@#@1@#@14@#@14@#@45@#@桥式吊车5t@#@2@#@18.7@#@37.4@#@21@#@搓丝机A253@#@1@#@7@#@7@#@46@#@梁式吊车3t@#@1@#@8.2@#@8.2@#@22@#@搓丝机A253@#@4@#@7@#@28@#@47@#@电葫芦1.5t@#@1@#@2.8@#@2.8@#@23@#@双搓机@#@1@#@11@#@11@#@48@#@电葫芦1.5t@#@1@#@1.1@#@1.1@#@24@#@搓丝机GWB65@#@2@#@5.5@#@11@#@49@#@叉车0.5t@#@2@#@__@#@__@#@25@#@搓丝机Z25-4@#@1@#@3@#@3@#@50@#@叉车0.5t@#@1@#@__@#@__@#@1.2.1车间变电所的供电范围@#@

(1)本车间变电所设在冷镦车间东北角,除给冷镦车间供电外,尚需给工具、机修车间供电。

@#@@#@

(2)工具车间要求车间变电所低压侧提供四路电源。

@#@@#@(3)机修车间要求车间变电所低压侧提供一路电源。

@#@@#@(4)工具、机修车间负荷计算表,如表1.2所示。

@#@@#@表1.2工具、机修车间负荷计算表@#@序号@#@车间名称@#@供电回路代号@#@设备容量/kW@#@计算负荷@#@Pc/kW@#@Qc/kvar@#@Sc/kVA@#@Ic/A@#@1@#@工具车间@#@No.1供电回路@#@47@#@14.1@#@16.5@#@No.2供电回路@#@56@#@16.8@#@19.7@#@No.3供电回路@#@42@#@12.6@#@14.7@#@No.4供电回路@#@35@#@10.5@#@12.3@#@2@#@机修车间@#@No5.供电回路@#@150@#@37.5@#@43.9@#@1.2.2车间负荷性质@#@车间为三班工作制,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h,属于三级负荷。

@#@@#@1.2.3供电电源条件@#@

(1)本车间变电所从本厂35/10kV总降压变电所用电缆线路引进10kV电源,如图1.2所示。

@#@电缆线路长200m。

@#@@#@图1.2引入车间变电所的线路@#@

(2)工厂总降压变电所10kV母线上的短路容量按300MVA计算。

@#@@#@(3)工厂总降压变电所10kV配电出线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时间top=1.5s。

@#@@#@(4)要求车间变电所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5)要求在车间变电所10kV侧进行电能计量。

@#@@#@1.2.4车间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包括:

@#@①车间内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30℃;@#@②地中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25℃;@#@③土壤冻结深度为1.10m;@#@④车间环境,属正常干燥环境。

@#@@#@

(2)地质水文资料车间原址为耕地,地势平坦。

@#@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8-5.3m。

@#@@#@第2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2.1车间的负荷计算@#@2.1.1负荷计算的目的@#@负荷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用电情况,合理选择配电系统的设备和元件,如导线、电缆、变压器、开关等。

@#@如果计算负荷确定的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处于过负荷下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过早老化甚至燃烧引起火灾,同样会造成更大损失。

@#@负荷计算偏大,则造成设备的浪费和投资的增大,将使电器和导线选择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

@#@为此,正确进行负荷计算是供电设计的前提,也是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1]。

@#@@#@2.1.2负荷计算的方法@#@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

@#@@#@本次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用电设备组的负荷,首先应将性质相同的用电设备作为一组,并根据该组用电设备的类别查出相应的需要系数,然后按照下列公式求出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主要计算公式有:

@#@@#@a.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

@#@(2.1)@#@b.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

@#@(2.2)@#@c.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

@#@(2.3)@#@d.计算电流(单位为):

@#@(2.4)@#@1.车间设备组1负荷计算见表2.1:

@#@@#@表2.1冷镦车间设备组1的负荷计算表@#@设备代号@#@设备名称型号@#@台@#@数@#@单台容量@#@kw@#@总@#@容@#@量@#@kw@#@需要系数Kd@#@计算负荷@#@/kw@#@/kvar@#@/@#@/A@#@1@#@冷镦机Z47-12@#@16@#@31@#@496@#@0.2@#@0.5@#@1.73@#@99.20@#@171.62@#@198.22@#@301.16@#@2@#@冷镦机GB-3@#@1@#@55@#@55@#@0.2@#@0.5@#@1.73@#@11@#@19.03@#@21.98@#@33.40@#@3@#@冷镦机A164@#@1@#@28@#@28@#@0.2@#@0.5@#@1.73@#@5.60@#@9.69@#@11.19@#@17@#@4@#@冷镦机A124@#@1@#@28@#@28@#@0.2@#@0.5@#@1.73@#@5.60@#@9.69@#@11.19@#@17@#@5@#@冷镦机A123@#@2@#@20@#@40@#@0.2@#@0.5@#@1.73@#@8@#@13.84@#@16@#@24.29@#@6@#@冷镦机A163@#@1@#@20@#@20@#@0.2@#@0.5@#@1.73@#@4@#@6.92@#@7.99@#@12.14@#@7@#@冷镦机A169@#@1@#@10@#@10@#@0.2@#@0.5@#@1.73@#@2@#@3.46@#@4@#@6.07@#@8@#@冷镦机Z47-6@#@7@#@15@#@105@#@0.2@#@0.5@#@1.73@#@21@#@36.33@#@41.96@#@63.76@#@9@#@冷镦机82BA@#@1@#@11@#@11@#@0.2@#@0.5@#@1.73@#@2.2@#@3.81@#@4.40@#@6.69@#@10@#@冷镦机A121@#@2@#@4.7@#@9.4@#@0.2@#@0.5@#@1.73@#@1.88@#@3.25@#@3.76@#@5.71@#@11@#@冷镦机A120@#@2@#@3@#@6@#@0.2@#@0.5@#@1.73@#@1.2@#@2.08@#@2.4@#@3.64@#@12@#@切边机A233@#@2@#@20@#@40@#@0.2@#@0.5@#@1.73@#@8@#@13.84@#@16@#@24.29@#@13@#@切边机A232@#@1@#@14@#@14@#@0.2@#@0.5@#@1.73@#@2.8@#@4.84@#@5.6@#@8.5@#@14@#@压力机60t@#@1@#@10@#@10@#@0.2@#@0.5@#@1.73@#@2@#@3.46@#@4@#@6.07@#@15@#@压力机40t@#@1@#@7@#@7@#@0.2@#@0.5@#@1.73@#@1.4@#@2.4@#@2.8@#@4.3@#@16@#@切边机A231@#@4@#@7@#@28@#@0.2@#@0.5@#@1.73@#@5.6@#@9.69@#@11.19@#@17@#@17@#@切边机A230@#@1@#@4.5@#@4.5@#@0.2@#@0.5@#@1.73@#@0.9@#@1.56@#@1.8@#@2.73@#@18@#@切边机(自制)@#@1@#@3@#@3@#@0.2@#@0.5@#@1.73@#@0.6@#@1.03@#@1.20@#@1.82@#@19@#@搓丝机GWB16@#@2@#@10@#@20@#@0.2@#@0.5@#@1.73@#@4@#@6.92@#@7.99@#@12.14@#@20@#@搓丝机@#@1@#@14@#@14@#@0.2@#@0.5@#@1.73@#@2.8@#@4.84@#@5.6@#@8.5@#@21@#@搓丝机A253@#@1@#@7@#@7@#@0.2@#@0.5@#@1.73@#@1.4@#@2.4@#@2.8@#@4.3@#@22@#@搓丝机A253@#@4@#@7@#@28@#@0.2@#@0.5@#@1.73@#@5.6@#@9.69@#@11.19@#@17@#@23@#@双搓机@#@1@#@11@#@11@#@0.2@#@0.5@#@1.73@#@2.2@#@3.81@#@4.40@#@6.69@#@24@#@搓丝机GWB65@#@2@#@5.5@#@11@#@0.2@#@0.5@#@1.73@#@2.2@#@3.81@#@4.4@#@6.69@#@25@#@搓丝机Z25-4@#@1@#@3@#@3@#@0.2@#@0.5@#@1.73@#@0.6@#@1.04@#@1.2@#@1.8@#@26@#@铣口机(自制)@#@1@#@7@#@7@#@0.2@#@0.5@#@1.73@#@1.4@#@2.4@#@2.8@#@4.3@#@27@#@铣口机(自制)@#@1@#@5.5@#@5.5@#@0.2@#@0.5@#@1.73@#@1.1@#@1.9@#@2.2@#@3.34@#@28@#@车床C336@#@1@#@3@#@3@#@0.2@#@0.5@#@1.73@#@0.6@#@1.04@#@1.20@#@1.82@#@29@#@车床1336M@#@1@#@4.5@#@4.5@#@0.2@#@0.5@#@1.73@#@0.9@#@1.56@#@1.8@#@2.73@#@30@#@台钻@#@7@#@0.6@#@4.2@#@0.2@#@0.5@#@1.73@#@0.84@#@1.45@#@1.68@#@2.55@#@31@#@清洗机(自制)@#@4@#@10@#@40@#@0.2@#@0.5@#@1.73@#@8@#@13.84@#@16@#@24.29@#@32@#@包装机(自制)@#@3@#@4.5@#@13.5@#@0.2@#@0.5@#@1.73@#@2.7@#@4.67@#@5.40@#@8.20@#@33@#@涂油槽@#@1@#@-@#@-@#@-@#@-@#@-@#@34@#@车床C620-1@#@1@#@7@#@7@#@0.2@#@0.5@#@1.73@#@1.4@#@2.42@#@2.80@#@4.25@#@35@#@车床C620-1M@#@1@#@7@#@7@#@0.2@#@0.5@#@1.73@#@1.4@#@2.42@#@2.80@#@4.25@#@36@#@车床C620@#@1@#@7@#@7@#@0.2@#@0.5@#@1.73@#@1.4@#@2.42@#@2.80@#@4.25@#@37@#@车床C618K@#@1@#@7@#@7@#@0.2@#@0.5@#@1.73@#@1.4@#@2.42@#@2.80@#@4.25@#@38@#@铣床X62W@#@1@#@7.5@#@7.5@#@0.2@#@0.5@#@1.73@#@1.5@#@2.60@#@3.00@#@4.55@#@39@#@平面磨床M7230@#@1@#@7.62@#@7.62@#@0.2@#@0.5@#@1.73@#@1..52@#@2.64@#@3.04@#@4.62@#@40@#@牛头刨床@#@1@#@3@#@3@#@0.2@#@0.5@#@1.73@#@0.6@#@1.04@#@1.20@#@1.82@#@41@#@立钻@#@1@#@1.5@#@1.5@#@0.2@#@0.5@#@1.73@#@0.3@#@0.52@#@0.60@#@0.91@#@42@#@砂轮机@#@6@#@0.6@#@3.6@#@0.2@#@0.5@#@1.73@#@0.72@#@1.25@#@1.44@#@2.19@#@43@#@钳工台@#@4@#@-@#@-@#@-@#@-@#@-@#@44@#@划线台@#@1@#@-@#@-@#@-@#@-@#@-@#@47@#@电葫芦1.5t@#@1@#@2.8@#@2.8@#@0.2@#@0.5@#@1.73@#@0.56@#@0.97@#@1.12@#@1.70@#@48@#@电葫芦1.5t@#@1@#@1.1@#@1.1@#@0.2@#@0.5@#@1.73@#@0.22@#@0.38@#@0.44@#@0.67@#@49@#@叉车0.5t@#@2@#@-@#@-@#@-@#@-@#@-@#@50@#@叉车0.5t@#@1@#@-@#@-@#@-@#@-@#@-@#@合计@#@1141.72@#@0.2@#@0.5@#@1.73@#@228.34@#@395.03@#@456.27@#@693.24@#@2.车间设备组2负荷计算见表2.2:

@#@@#@表2.2冷镦车间设备组2的负荷计算表@#@设备代号@#@台@#@数@#@单台容量@#@kw@#@总@#@容@#@量@#@kw@#@需@#@要@#@系@#@数@#@Kd@#@计算负荷@#@(kw)@#@(kvar)@#@(kVA)@#@(A)@#@45@#@桥式吊车@#@2@#@18.7@#@37.4@#@0.15@#@0.5@#@1.73@#@5.61@#@9.71@#@11.21@#@17.03@#@46@#@梁式吊车@#@1@#@8.2@#@8.2@#@0.15@#@0.5@#@1.73@#@1.23@#@2.13@#@2.46@#@3.73@#@小计@#@45.6@#@0.15@#@0.5@#@1.73@#@6.84@#@11.84@#@13.67@#@20.76@#@3.工具、机修车间负荷计算见表2.3:

@#@@#@表2.3工具、机修车间的负荷统计表@#@序号@#@车间名称@#@供电回路代号@#@设备容量@#@kW@#@计算负荷@#@(kW)@#@(kvar)@#@(kVA)@#@(A)@#@1@#@工具车间@#@No.1供电回路@#@47@#@14.1@#@16.5@#@21.7@#@32.98@#@No.2供电回路@#@56@#@16.8@#@19.7@#@25.89@#@39.34@#@No.3供电回路@#@42@#@12.6@#@14.7@#@19.36@#@29.42@#@No.4供电回路@#@35@#@10.5@#@12.3@#@16.17@#@24.57@#@小计@#@180@#@54@#@63.2@#@83.12@#@126.29@#@2@#@机修车间@#@No.5供电回路@#@150@#@37.5@#@43.9@#@57.74@#@87.72@#@4.车间设备总负荷统计见表2.4:

@#@@#@表2.4冷镦车间总的负荷统计表@#@用电单位名称@#@设@#@备@#@容@#@量@#@需要系数@#@计算负荷@#@(kW)@#@(kvar)@#@(kVA)@#@(A)@#@设备组Ⅰ@#@1141.72@#@0.2@#@0.5@#@1.73@#@228.34@#@395.03@#@456.27@#@693.24@#@设备组Ⅱ@#@45.6@#@0.15@#@0.5@#@1.73@#@6.84@#@11.83@#@13.68@#@20.8@#@工具车间@#@180@#@54@#@63.2@#@83.12@#@126.29@#@机修车间@#@150@#@37.5@#@43.9@#@57.74@#@87.72@#@总计@#@1517.32@#@326.68@#@513.96@#@610.81@#@928.03@#@取=0.90=0.95@#@294.01@#@488.26@#@569.95@#@865.95@#@2.2无功功率补偿@#@

(1)由表2.4可知,补偿前变压器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3]:

@#@@#@(2.5)@#@则,变电所低压侧的功率因数为:

@#@@#@(2.6)@#@由于变压器本身也有损耗,所以计算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

@#@@#@(2.7)@#@(2.8)@#@可得,变电所高压侧的计算负荷为:

@#@@#@(2.9)@#@(2.10)@#@(2.11)@#@变电所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为:

@#@@#@

(2)确定补偿容量@#@现要求在高压侧不低于0.9,而补偿在低压侧进行,所以我们考虑到变压器的损耗,可设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2来计算需要补偿的容量。

@#@@#@(2.12)@#@(2.13)@#@实际补偿的容量为:

@#@@#@(2.14)@#@(3)补偿后的计算负荷和功率因数@#@低压侧的计算负荷为:

@#@@#@(2.15)@#@此时变压器的损耗为:

@#@@#@(2.16)@#@(2.17)@#@变电所高压侧的计算负荷为:

@#@@#@(2.18)@#@(2.19)@#@(2.20)@#@变电所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为:

@#@@#@(2.21)@#@(4)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见表2.5:

@#@@#@表2.5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表@#@序号@#@车间名称@#@需要系数@#@设备容量@#@kW@#@计算负荷@#@(kW)@#@(kvar)@#@(kVA)@#@(A)@#@1@#@设备组1@#@0.2@#@1141.72@#@228.34@#@395.03@#@456.27@#@693.24@#@2@#@设备组2@#@0.15@#@45.6@#@6.84@#@11.83@#@13.68@#@20.8@#@3@#@工具车间@#@180@#@54@#@63.2@#@83.12@#@126.29@#@4@#@机修车间@#@150@#@37.5@#@43.9@#@57.74@#@87.72@#@总计@#@1517.32@#@326.68@#@513.96@#@610.81@#@928.03@#@380V侧补偿前负荷@#@326.68@#@513.96@#@610.81@#@928.03";i:

6;s:

22866:

"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1@#@日期及气候:

@#@11月28日晴-11°@#@-17°@#@@#@工程地点:

@#@10KV三陵线@#@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组立电杆7基础,制作拉线5条,导线架设1.81公里。

@#@@#@作业人员9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基础杆坑层层回填,防尘层高度为300mm,电杆组立,直线杆的倾斜小于梢径的1/2,横向、纵向位移小于50mm,导线固定牢固,驰度适当,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2@#@日期及气候:

@#@11月27日晴-11°@#@-19°@#@@#@工程地点:

@#@10KV三陵线@#@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基坑挖掘@#@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电杆基坑7基,挖设深度1.7米左右,拉线坑5个,挖设深度1.6米左右;@#@作业人员6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电杆坑深度为1.7米,拉线坑深度为1.6米左右,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 一基拉线坑方向错误,需要修正@#@处理意见:

@#@@#@ 现场监理张惠峰监督施工人员修正完毕,检查合格@#@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3@#@日期及气候:

@#@11月24日晴-11°@#@-20°@#@@#@工程地点:

@#@10KV红岩支@#@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基坑挖掘,电杆组立@#@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电杆基坑挖掘30基,拉线坑挖掘4基。

@#@组立电杆30基,拉线制作4条@#@作业人员8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杆坑深度为1.7米,拉线坑深度为1.6米,电杆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漏浆现象.电杆的端部已用混凝土密封,电杆横向纵向位移小于50mm。

@#@直线杆的倾斜小于梢径的1/2。

@#@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4@#@日期及气候:

@#@12月02日晴-17°@#@-24°@#@@#@工程地点:

@#@10kV三良支@#@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电杆基坑挖掘,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拉线坑2个,电杆坑36个,导线架设2.67公里@#@作业人员6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拉线坑(1.6m)及电杆坑(1.7m)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杆坑层层夯实,防尘层高度为500mm,电杆组立,直线杆的倾斜小于梢径的1/2,横向、纵向位移小于50mm,导线固定牢固,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不超过一个连接头,档距内接头距导线的固定点距离,大于0.5m驰度适当,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2号至3号同档距内水平排列导线驰度不一致,超过50mm@#@处理意见:

@#@重新调整驰度,@#@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5@#@日期及气候:

@#@12月10日晴-14°@#@-19°@#@@#@工程地点:

@#@10kV大兴干@#@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电杆基坑挖掘,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3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电杆基坑7个、拉线基坑4个,组立电杆7基;@#@电杆基础回填层层夯实,无大冻土块。

@#@防尘层在0.5米左右。

@#@导线架设1.28公里@#@作业人员8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杆坑深度为1.7米,拉线坑深度为1.6米,符合设计要求。

@#@电杆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漏浆现象.电杆的端部已用混凝土密封,电杆横向纵向位移小于50mm。

@#@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发现问题:

@#@二基电杆横担端部上下、左右偏差大于20mm@#@处理意见:

@#@重新修正@#@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6@#@日期及气候:

@#@12月26日晴-14°@#@-20°@#@@#@工程地点:

@#@10KV共和抽水二@#@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电杆基坑挖掘,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3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电杆基坑19个、拉线基坑2个;@#@组立电杆18基;@#@导线架设1.17公里,电杆基础回填层层夯实,无大冻土块。

@#@防尘层在0.5米左右。

@#@@#@作业人员9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杆坑深度为1.9米,拉线坑深度为1.7米-1.9米,符合设计要求。

@#@电杆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漏浆现象.电杆的端部已用混凝土密封,电杆组立,直线杆的倾斜小于梢径的1/2,横向、纵向位移小于50mm,导线固定牢固,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不超过一个连接头,档距内接头距导线的固定点距离,大于0.5m驰度适当,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7@#@日期及气候:

@#@12月22日晴-14°@#@-20°@#@@#@工程地点:

@#@10KV共和抽水一@#@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电杆基坑挖掘,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3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电杆基坑48个、拉线基坑3个;@#@电杆基础回填层层夯实,无大冻土块。

@#@防尘层在0.5米左右。

@#@@#@作业人员9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杆坑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坑深度为1.7米-1.9米,符合要求。

@#@电杆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漏浆现象.电杆的端部已用混凝土密封,电杆组立,直线杆的倾斜小于梢径的1/2,横向、纵向位移小于50mm,导线固定牢固,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不超过一个连接头,档距内接头距导线的固定点距离,大于0.5m驰度适当,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拉线尾线在线夹的凸肚侧,上把凸肚朝下,下把凸肚也朝下,线夹尾线出口长度一般为400mm。

@#@@#@处理意见:

@#@@#@下把凸肚改为朝上@#@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8@#@日期及气候:

@#@12月30日晴-14°@#@-20°@#@@#@工程地点:

@#@共和抽水五台@#@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台架制作,变压器安装@#@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3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100KVA)变压器台架制作,变压器安装,JP柜安装@#@作业人员9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结构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

@#@迈步不大于30mm。

@#@根开误差不超过±@#@30mm。

@#@两杆坑深度一致。

@#@杆坑深度为1.9米,拉线坑深度为1.7米-1.9米,符合设计要求。

@#@电杆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漏浆现象.电杆的端部已用混凝土密封。

@#@台架平面平直,设备安装符合规定。

@#@总体工艺质量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施工工艺规范》要求。

@#@@#@发现问题:

@#@@#@跌落熔断器上、下口使用铜铝接线端子与引线进行连接。

@#@连接引线不顺直有碎弯,工艺水平差,@#@处理意见:

@#@重新梳理,整改@#@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9@#@日期及气候:

@#@3月7日晴6°@#@-10°@#@@#@工程地点:

@#@敖东南台@#@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变台制作,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接地装置敷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15米电杆坑15基;@#@12米电杆坑20基,拉线坑10基,0.4KV导线架设2.05公里,200KVA变台一座;@#@@#@作业人员12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电杆坑基础坑深及拉线坑深度符合规定,台架两杆坑深度一致,台架制作符合《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接地体埋设深度0.7米,接地电阻3.6欧姆,变压器绝缘电阻合格,试验报告合格,低压导线、金具安装、电杆组立、导线驰度等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09@#@日期及气候:

@#@3月10日晴6°@#@-10°@#@@#@工程地点:

@#@敖东北台@#@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变台制作,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接地装置敷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12米电杆坑5基;@#@10米电杆坑39基,拉线坑13基,0.4KV导线架设2.44公里,200KVA变台一座;@#@@#@作业人员12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电杆坑基础坑深及拉线坑深度符合规定,台架两杆坑深度一致,台架制作符合《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接地体埋设深度0.7米,接地电阻3.2欧姆,变压器绝缘电阻合格,试验报告合格,低压导线、金具安装、电杆组立、导线驰度等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三基电杆上层横担距离杆头大于250mm-300mm@#@处理意见:

@#@调整或更换横担抱箍,保证其距离为200mm@#@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10@#@日期及气候:

@#@3月15日晴7°@#@-12°@#@@#@工程地点:

@#@三良子@#@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12米电杆坑5基;@#@10米电杆坑54基,拉线坑34基,0.4KV导线架设2.91公里@#@作业人员12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电杆坑基础坑深及拉线坑深度符合规定,低压导线、金具安装、电杆组立、导线驰度等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发现问题:

@#@二基电杆杆头倾斜一个杆头@#@处理意见:

@#@扶正,基础加固培土@#@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11@#@日期及气候:

@#@3月26日晴6°@#@-10°@#@@#@工程地点:

@#@二洼村@#@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变台制作,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接地装置敷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12米电杆坑12基;@#@10米电杆坑86基,拉线坑35基,(2014.1.23)@#@0.4KV导线架设二线0.66公里,四线3.81公里;@#@200KVA变台一座;@#@@#@作业人员12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电杆坑基础坑深及拉线坑深度符合规定,台架两杆坑深度一致,台架制作符合《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接地体埋设深度0.7米,接地电阻3.6欧姆,变压器绝缘电阻合格,试验报告合格,低压导线、金具安装、电杆组立、导线驰度等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变台拉线弯曲部分有明显松股,尾线回头与本线采用直径不大于3.2mm的镀锌铁线绑扎固定,绑扎长度50mm。

@#@@#@处理意见:

@#@重新制作安装@#@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12@#@日期及气候:

@#@4月2日晴6°@#@-10°@#@@#@工程地点:

@#@幸福南台@#@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变台制作,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接地装置敷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12米电杆坑6基;@#@10米电杆坑53基,拉线坑21基(2014.2.26)@#@0.4KV导线架设2.51公里,315KVA变台一座;@#@@#@作业人员16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电杆坑基础坑深及拉线坑深度符合规定,台架两杆坑深度一致,台架制作符合《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接地体埋设深度0.7米,接地电阻3.2欧姆,变压器绝缘电阻合格,试验报告合格,低压导线、金具安装、电杆组立、导线驰度等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1、变台接地体埋设深度不足0.6米;@#@2、五基电杆横担不同程度歪斜;@#@3、二处电杆横担立瓶倾斜@#@处理意见:

@#@接地沟深度继续挖掘,重新调整横担及立瓶@#@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12@#@日期及气候:

@#@4月7日晴6°@#@-10°@#@@#@工程地点:

@#@幸福北台@#@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变台制作,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接地装置敷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12米电杆坑3基;@#@10米电杆坑38基,拉线坑18基,(2014.2.25)@#@0.4KV导线架设1.76公里,315KVA变台一座;@#@@#@作业人员16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电杆坑基础坑深及拉线坑深度符合规定,台架两杆坑深度一致,台架制作符合《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接地体埋设深度0.7米,接地电阻3.2欧姆,变压器绝缘电阻合格,试验报告合格,低压导线、金具安装、电杆组立、导线驰度等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同档距内导线驰度不一致@#@处理意见:

@#@重新调整,保证小于50mm@#@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年月日@#@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名称:

@#@2013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编号:

@#@13@#@日期及气候:

@#@4月22日晴6°@#@-10°@#@@#@工程地点:

@#@红岩村@#@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变台制作,电杆组立,导线架设,接地装置敷设@#@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08:

@#@00@#@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16:

@#@30@#@施工情况:

@#@@#@12米电杆坑6基;@#@10米电杆坑37基,拉线坑15基,(2014.2.22-24)@#@0.4KV导线架设2.80公里,315KVA变台一座;@#@@#@作业人员16人;@#@指挥:

@#@刘金国;@#@安全员:

@#@李仲民;@#@现场监理:

@#@张惠峰@#@监理情况:

@#@@#@电杆坑基础坑深及拉线坑深度符合规定,台架两杆坑深度一致,台架制作符合《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接地体埋设深度0.7米,接地电阻3.6欧姆,变压器绝缘电阻合格,试验报告合格,低压导线、金具安装、电杆组立、导线驰度等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及《黑龙江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项目部:

@#@@#@质检员:

@#@@#@年月日@#@项目监理部:

@#@@#@旁站监理人员:

@#@";i:

7;s:

19414:

"@#@疏浚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1.总则@#@1.1.工程名称、地点、范围@#@工程名称:

@#@疏浚工程(CH2)@#@工程地点:

@#@********镇******@#@工程范围:

@#@******22公里及*******4公里合计26公里。

@#@@#@1.2.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工程施工合同文件、以及交通部颁发的工程建设管理文件《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216-2000、《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疏浚工程测量技术规范》(JTJ283-88)、《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321-96)、《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24-96)等文件编制。

@#@@#@1.3.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合同工期:

@#@8个月@#@质量目标:

@#@达优良工程标准@#@1.4.本细则适用于内河航道水下基建性疏浚工程。

@#@@#@1.5.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一般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二级划分和进行。

@#@@#@

(1).单位工程系指合同中挖槽全部,能形成设计通航能力的工程。

@#@@#@

(2).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中的各开挖部分,每部分完建后也能形成一定的通航能力。

@#@@#@2.施工准备期监理@#@2.1.业主通过监理向承包单位提供施工区范围内有关测量控制点成果和@#@施工设计图纸。

@#@承包商收到上述控制点成果资料后应进行检查复核,并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加密。

@#@将施工区域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网检测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内容包括

(1)检测成果图表;@#@

(2)检测成果与业主单位提供的控制网成果误差分析资料与结论。

@#@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报送的成果进行审核和认证。

@#@如果检测成果误差较大,可能影响工程质量时,测量监理工程师会同承包商重测。

@#@如承包商对提供的控制点有异议,应在收到资料后的28天内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办,共同进行查核,并将查核误差转报业主处理。

@#@@#@2.2.根据工程规模,必要时承包商应于施工前21天将施工放样措施计划报送监理工程师办审查。

@#@内容包括:

@#@@#@

(1)施测范围与项目概述。

@#@@#@

(2)施工放样实施方案(施测方法、操作规程等)。

@#@@#@(3)测量仪器设备配置,检验及校正资料。

@#@@#@(4)测量人员配备。

@#@@#@(5)施测进度计划。

@#@@#@(6)测点保护措施。

@#@@#@(7)监理办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2.3.施工放样工作结束后,承包商应将放样相关成果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办备查。

@#@@#@2.4.承包商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28天内,应向监理办报送施工组织设计。

@#@其内容包括:

@#@@#@

(1)工程概况(包括建设目的,工程规模,工程位置和范围);@#@@#@

(2)施工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施工组织条件);@#@@#@(3)施工管理体制及主要负责人;@#@@#@(4)挖泥船及其附属设施的配备以及配备的依据;@#@@#@(5)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顺序和施工工艺以及弃土方式和抛泥区位置);@#@@#@(6)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7)工程进度及其依据;@#@@#@(8)安全环保措施。

@#@@#@(9)附图:

@#@a、施工总平面图,图上标出挖槽位置,挖泥标志、水位站、吹填区位置及吹填标高,排泥管和泄水口;@#@b、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的工程进度表。

@#@@#@驻地监理办经审核后限期批复承包商。

@#@如有异议,指令承包商限期修改后重新报审。

@#@@#@2.5.工程量复核@#@2.5.1.工程开工前,业主和承包人认为有必要对计算工程量所依据的资料进行复测,则由监理工程师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复测,测量费由提出方承担,并按新测图计量。

@#@复测工程量与计算工程量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工程量的5%时不调整工程量,超过计算工程量5%时,工程量确定为复测工程量。

@#@@#@2.6.当施工人员、挖泥船队全部抵达现场并报告监理办后,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了解主要技术领导和技术骨干的配备情况,挖泥船队是否与投标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指定的一致,并据之估价能否按期完成合同目标。

@#@如确认不能胜任,应上报总监办在并取得业主同意后,通知承包商增添或更换挖泥船队。

@#@由此引起的费用和工期延误,由承包商负责。

@#@@#@2.7.开工前,承包商应向当地港航监督部门申请发布航行通告。

@#@@#@2.8.施工前,承包商应设好施工标志、抛泥区标志和临时水尺。

@#@如施工中需增设或移动航标,应事先与当地航道管理部门联系,并申请发布航道通告。

@#@@#@2.9.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承包商向监理办报送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开工申请单,经总监办审核后在24小时内签发。

@#@@#@3.施工过程监理@#@3.1.为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挖泥船的设备潜力,每艘挖泥船在开工初期应安排试挖。

@#@通过试挖,确定在该种施工条件下的施工工艺,找出挖泥厚度,前移距和横移速度在该种工况下的最佳组合,做为实际操作和编制进度计划的依据。

@#@@#@3.2.施工期间,承包商应做好施工测量和设标工作。

@#@主要包括:

@#@@#@

(1)每一分部工程开工前,应就近设立临时水尺并进行必要的测量放样,设立施工标志和抛泥标志。

@#@施工期间应定期对挖泥船定位用的标志进行校核。

@#@@#@

(2)分部工程完工后,应及时测绘水下地形图,其比尺应与施工详图相同,测深断面与测点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图上必须标明施测水位,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与分部工程完工边界线。

@#@@#@上述测量成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并进行检测。

@#@@#@3.3.承包商应按时编制年、季、月度进度计划报送监理办。

@#@在实施过程中,承包商应将实际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进行的原因,并采用相应对策,对工程进度实行有效的控制。

@#@@#@3.4.施工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检查监督和协调,承包商应积极配合。

@#@其主要内容:

@#@@#@

(1)完成工程量及工程形象进度。

@#@@#@

(2)机具完好率和燃润料供应情况。

@#@@#@(3)施工组织与协调。

@#@@#@(4)停工现象及其原因。

@#@@#@(5)其它施工干扰因素。

@#@@#@3.5.由于承包商的责任或原因,施工进度发生严重滞后,致使工程进展危及合同目标的按期实现。

@#@监理工程师有权根据合同规定发出加速赶工(如增添设备等)的指令,承包商应予以执行并作出调整安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6.施工过程中发现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或回淤严重或其他施工条件与设计不符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时,承包商应及时向监理办报送有关资料。

@#@监理办经查实后转报业主和设计单位,供变更或修正设计的参考。

@#@@#@3.7.挖泥船从挖槽中挖取的泥土,必须弃入指定的抛泥区。

@#@如设计文件指定的抛泥区容纳量不足,承包商应提前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工程师反映,转报业主处理。

@#@敷设的排泥管浮管不能影响船舶航行,岸管不能影响陆上交通线和其他建筑物。

@#@@#@3.8.挖泥船作业时,应根据国家规定,悬挂灯号和信号。

@#@挖泥船水上排泥管线在通航水域内应设置指示灯。

@#@@#@3.9.施工时,如挖泥船及其附属设施占据一定的航道水域而影响航行船舶正常航行,除航行通告规定在施工区单向控制减速航行外,必要时挖泥船应主动避让。

@#@在施工季节,如挖泥船队占据的航道外有足够的水域可供航行船舶通过,承包商应与当地航道部门联系,及时布设航标。

@#@@#@3.10.台风季节,应做好防台准备工作,加强值班,收听台风警报,及时采@#@取措施,以防不策。

@#@@#@3.11.在多雾季节应特别注意施工安全。

@#@严格执行交通部《航务航道工程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有关雾中施工的规定,在能见度距离小于500m时不宜施工。

@#@雾天施工应加强值班瞭望,确保安全。

@#@@#@3.12.高边坡开挖@#@3.12.1.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高边坡地段(如裁弯工程)施工时,承包商应编制施工组织措施报监理办审核。

@#@措施中应根据土质条件规定分层开挖厚度,操作方法,监测方法,标志设置,塌方滑坡的时应变对策。

@#@@#@3.12.2.高边坡开挖时,挖泥船应慎重操作,不能定点挖得过深,每次宜少量前进;@#@在潮差大的河段上开挖时,若水上方(岸方)过厚,最好乘潮多挖水上方,尽量减少塌方的可能机率。

@#@施工时务必加强船头观察,一旦发现塌方或出现塌方迹象,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1)挖泥船立即提起放在水下的挖泥机具,随后撤至安全地带,以免设备受损;@#@@#@

(2)承包商及时向监理办报告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或事态的扩大和延伸;@#@@#@(3)承包商记录事故或事态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处理经过,并及时报送监理办;@#@@#@(4)监理办接到报告后,应邀请业主和设计单位并会同承包商及时提出处理措施;@#@@#@(5)如产生坍塌的原因是由承包商措施不力、操作不当或疏忽造成的,则一切修复的损失和费用由承包商负责;@#@如非承包商引起的,修复的损失和费用按合同条款有关规定办理。

@#@@#@3.12.3.高边坡开挖结束后,承包商应对其稳定性组织监测,以便及时判断边坡的稳定状况。

@#@@#@3.13.施工过程中,承包商若出现下列一种或几种情况:

@#@@#@

(1)不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实施;@#@@#@

(2)违反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施工;@#@@#@(3)不按规定的抛泥区弃土;@#@@#@(4)因抛泥不当或泥驳漏泥造成航道淤浅而影响航运;@#@@#@(5)出现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等情况;@#@@#@(6)不按时报送施工资料;@#@@#@(7)其它违反合同文件的情况。

@#@@#@监理办有权采取口头违规警告,书面违规警告,甚至停工整改等方式予以制止。

@#@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合同责任均由承包商承担。

@#@@#@3.14.在整个施工期间,承包商应做好监测和建立挖泥船原始记录制度,每天认真填写施工日志,逐日如实记录该工程全部实施情况。

@#@承包商按时向监理办报送工程进度旬报(或周报)。

@#@@#@3.15.工程进度与计量支付@#@承包商每月21日除向监理办报送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的实际施工进度报表外,还应报送下列资料:

@#@@#@

(1)施工概况(包括施工进度报表,安全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2)月度支付工程量计算;@#@@#@(3)支付工程量结算签证单。

@#@@#@监理办经审查后签字,若有异议,与承包商协商解决或退回承包商重新报送。

@#@如由此影响付款日期,由承包商负责。

@#@@#@4.质量控制@#@4.1.承包商应严格遵循合同、招标文件、交通部《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疏浚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疏浚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定期率定和校正测量仪器,经常校测挖槽标志,定期校测水尺和挖泥船挖深指示标尺或指示器。

@#@挖泥船在施工中应经常校正船位,确保挖泥船按挖槽尺度施工;@#@并应根据水位变化,适时地调整挖泥深度,保证设计河底开挖的平整度,避免出现欠挖部分。

@#@在开挖岸坡时,尤其在护岸建筑物前沿挖泥时,应严格控制超挖,防止出现滑坡。

@#@使用浮标做为挖泥标志时,应考虑潮位和水流的影响。

@#@@#@4.2.为保证挖泥质量,避免返工或补挖,承包商应制定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措施。

@#@各挖泥船应建立对挖后水深班组自检,交接班互检和专业质检员复检的三检制度,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将检测结果填入施工日记中。

@#@@#@4.3.当泥层厚度大于一次挖泥厚度或土质较硬不得不分层施挖时,表层应多挖些,下层少挖些,而且逐级放坡,即挖成阶梯形,然后让其坍成自然边坡。

@#@如遇不同土质,分层开挖时应考虑土质因素。

@#@挖泥船挖泥机具在边坡换向时,也应根据土质软硬、挖泥难易,正确掌握横移速度和换边时间,从而保证边坡质量。

@#@@#@4.4.采用分条,分段施工时,应注意条与条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重叠,以避免遗留浅埂。

@#@@#@4.5.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在授权范围内有权按合同文件规定,作出指示:

@#@@#@

(1)指示挖泥船停止可能对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损害的各种违章作业行为。

@#@@#@

(2)指示挖泥船对不合格工程予以补挖或返工。

@#@@#@(3)拒绝施工资质不合格的和违反招标文件的分包。

@#@@#@(4)建议,要求直至指令承包商对施工质量管理中失察、失职以及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人予以警告,直至撤换。

@#@@#@(5)指示承包商对完建工程予以维护。

@#@@#@4.6.施工期间质量检查记录是工程质量重要原始资料,承包商应做好工程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工作。

@#@@#@4.7.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所进行的任何批准、审核、检查与认证,并不表示可以减轻承包商对工程质量与施工工期所应承担的合同责任。

@#@@#@5.质量标准及检验@#@本工程设计不考虑备淤深度,通航水域疏浚工程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5.1设计通航水域内的中部水域(双向航道中心线两侧各5/12的底宽范围),无论属何种底质,均严禁出现浅点。

@#@@#@5.2设计通航水域内的边缘水域对硬底质,严禁出现浅点;@#@对中等底质、软底质,竣工后遗留浅点值应符合表2-1的规定;@#@浅点不得在同一断面或相邻断面的相同部位出现。

@#@@#@表2-1容许浅值表@#@底质类别@#@容许浅值(m)@#@中等底质@#@0.1@#@软底质@#@0.2@#@5.3设计通航水域,硬底质,必须无浅点;@#@中等底质,容许浅点数不超过该水域内总测点数的1%;@#@软底质,容许浅点数不超过该水域内总测点数@#@的2%。

@#@@#@5.4疏浚工程在符合合格工程条件的基础上,实控平均超深不大于现行行业标准《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规定的计算超深值。

@#@@#@6.阶段验收和交工验收@#@6.1疏浚工程验收方式是合同工程全部完成后一次性交工验收。

@#@根据实际情况,如承包商提出要求,而业主和监理办又认为有必要,可组织分部工程阶段验收。

@#@阶段验收工作由监理办主持,业主和承包商参加。

@#@@#@6.2验收工作根据交基发[1996]911号文《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有关规范、规定以及设计文件、合同等进行。

@#@@#@已按设计完建分部工程,承包商在验收前14天向监理办提交阶段验收申请报告及分部工程质量自检资料(包括竣工图)。

@#@监理办会同业主和承包商对已完分部工程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与自检资料相符,确认已具备验收条件,应对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

@#@@#@6.3承包商安排测量竣工工程水下地形图时,监理办可派人跟踪监测。

@#@测图图比,测深断面和测点间距应与施工详图一致。

@#@测量监理工程师审完测图后,应到现场抽检挖后水深。

@#@若发现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监理办应指令承包商补挖,并于补挖后重新测图。

@#@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由承包商负责。

@#@@#@6.4验收质量标准应按《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6.5单位工程交工验收,应满足下列条件,由承包商在验收前28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验收申请报告:

@#@@#@

(1)单位工程已按合同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完工;@#@@#@

(2)各分部工程阶段验收合格,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已处理完毕;@#@@#@(3)交工验收的施工报告和各种资料已编写整理就绪。

@#@@#@6.6监理办对报送的验收资料进行预审,如发现资料不全,施工报告内容有问题时,应通知承包商补充修订后再报(资料装订应经业主档案室检查认可)。

@#@监理办对工程质量提出初步意见,同时由质量监督站检验评定、签认。

@#@@#@6.7单位工程交工验收前,监理办应编写该工程项目监理报告,报送监理单位审校付印。

@#@@#@6.8交工验收证书是承包商完成施工合同,向业主移交工程的依据。

@#@单位工程交工验收时,业主组织有关单位填写签署交工验收证书。

@#@在验收会上承包商预先按业主要求提供全套验收资料和施工报告,由业主安排验收事宜。

@#@@#@水下炸礁工程扫床记录表@#@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或编号:

@#@扫测日期:

@#@年月日@#@轨迹编号@#@起始时间@#@起始水位(m)@#@下杆深度(m)@#@扫床情况@#@计算值@#@超深值@#@采用值@#@扫床范围(m)@#@(长×@#@宽)@#@扫床架@#@宽度(m)@#@设计最低通@#@航水位(m)@#@设计水深(m)@#@设计底高(m)@#@承包单位:

@#@测量:

@#@质量负责人:

@#@@#@疏浚工程验收测量成果表@#@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或编码:

@#@@#@设计通航水深(m):

@#@@#@设计工程量(m3):

@#@@#@验收测量日期:

@#@年月日@#@底质:

@#@@#@挖槽长度×@#@宽度:

@#@设计:

@#@实挖:

@#@@#@质量检验项目@#@设计通航水域@#@中部@#@边缘@#@最大上偏差值或浅值(m)@#@上偏差点或浅点数@#@出现浅点的断面@#@号及出浅部位@#@总测点数@#@浅点与总测点数百分比(%)@#@边坡@#@附件目录@#@¨@#@平面图@#@¨@#@工程量计算表@#@¨@#@@#@简要说明@#@承包单位:

@#@疏浚工程师:

@#@质检负责人:

@#@日期:

@#@年月日@#@说明:

@#@一式二份报送驻地监理办。

@#@@#@基槽开挖测量成果表@#@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或编号:

@#@第页,共页@#@断@#@面@#@编@#@号@#@起@#@点@#@距@#@基槽标高@#@(m)@#@基槽宽度@#@(m)@#@边坡坡度@#@内侧@#@外侧@#@设计@#@实测@#@偏差@#@设计@#@实测@#@偏差@#@设计@#@实测@#@偏差@#@设计@#@实测@#@偏差@#@测量日期:

@#@年月日@#@测点间距(m):

@#@@#@承包单位:

@#@测量:

@#@质检负责人:

@#@日期:

@#@年月日@#@";i:

8;s:

7555:

"低压配电室设计规范要求@#@一、民用建筑物内配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2)应方便进出线;@#@@#@3)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2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外墙开口部位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3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5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0m的自然采光窗,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窗;@#@@#@6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在配电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7变压器室、配电室的进出口门应向外开启;@#@@#@8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9变配电室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10变配电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11变配电室、控制室、楼层配电室宜做等电位联结;@#@@#@12变配电室重地应设与外界联络的通信接口、宜设出入口控制。

@#@@#@二、配变电所防火门的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2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3配变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级的防火门;@#@@#@4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三、柴油发电机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柴油发电机房的位置选择及其他要求应符合本通则第8.3.1条的要求;@#@@#@2柴油发电机房宜设有发电机间、控制及配电室、储油间、备件贮藏间等;@#@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房间进行合并或增减;@#@@#@3发电机间应有两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口的大小应满足运输机组的需要,否则应预留吊装孔;@#@@#@4发电机间与控制室或配电室之间的门和观察窗应采取防火措施,门开向发电机间;@#@@#@5柴油发电机组宜靠近一级负荷或变配电至设置;@#@@#@6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高层建筑裙房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或3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2)柴油发电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8h的需要量,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3)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4)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在地下一层时,至少应有一侧靠外墙,热风和排烟管道应伸出室外。

@#@排烟管道的设置应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7柴油发电机房进风口宜设在正对发电机端或发电机端两侧;@#@@#@8柴油发电机房应采取机组消声及机房隔声综合治理措施。

@#@@#@贮油间应设置向外开启的防火门,其地面应低于与其相连接的房间(或走道)地面150~200mm或设门槛;@#@@#@四、智能化系统机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智能化系统的机房主要有:

@#@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电信机房、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机房、计算机机房、建筑设备监控机房、有线广播及(厅堂)扩声机房等;@#@@#@2智能化系统的机房可单独设置,也可合用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的设置应符合有关消防、安防规范;@#@@#@2)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宜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或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或2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消防控制室与其他控制室合用时,消防设备在室内应占有独立的工作区域,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4)安防监控中心与其他控制室合用时,风险等级应得到主管安防部门的确认;@#@@#@5)智能化系统的机房宜铺设架空地板、网络地板或地面线槽;@#@宜采用防静电、防尘材料;@#@机房净高不宜小于2.50m;@#@@#@6)机房室内温度冬天不宜低于18℃,夏天不宜高于27℃;@#@室内湿度冬天宜大于30%,夏天宜小于65%;@#@@#@7)智能化系统的机房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3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机房应远离强磁场所;@#@@#@4智能化系统的设备用房应在初步设计中预留位置及线路敷设通道;@#@@#@5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机房应做好自身的物防、技防;@#@@#@6智能化系统应根据系统的风险评估采取防雷措施,应做等电位联结。

@#@@#@五、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2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60m;@#@多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35m;@#@@#@3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内宜预留电源插座,应设应急照明灯,控制开关宜安装在竖井外;@#@@#@4智能化系统竖井宜与电气竖井分别设置,其地坪或门槛宜高出本层地坪0.15~0.30m;@#@@#@5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检修门应采用不低于丙级的防火门;@#@@#@6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内的环境指标应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六,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路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定;@#@@#@2智能化系统的缆线宜穿金属管或在金属线槽内敷设;@#@@#@3暗敷在楼板、墙体、柱内的缆线(有防火要求的缆线除外),其保护管的覆盖层不应小于15mm;@#@@#@4楼板的厚度、建筑物的层高应满足强电缆线及智能化系统缆线水平敷设所需的空间,并应与其他专业管线综合。

@#@@#@ @#@@#@";i:

9;s:

15800:

"@#@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属二类高层民用建筑,总层数为十一层,总建筑面积近5400平米,二至十一层为单元式住宅,一层部分为单元式住宅,部分为商铺。

@#@@#@设计技术要求如下:

@#@@#@1、给水工程:

@#@已知室外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工作水压为300KPa,故应采用上下分区供水方式。

@#@@#@2、排水工程: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合流的排水方式。

@#@@#@3、消防工程:

@#@本建筑属于二类高层建筑,设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商铺设自动喷水系统。

@#@@#@设计内容:

@#@@#@1、室内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2、消火栓灭火系统的水力计算;@#@@#@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力计算;@#@@#@4、室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主要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本)@#@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5)@#@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5、《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二、生活给水系统设计@#@1、给水方式@#@由于市政管网可提供的水头为300kpa,初步估算能够提供1—5层所需水压。

@#@故本工程给水方式采用分区供水,设贮水池和水泵的给水方式。

@#@即1—5层所需水压由市政管网直接提供;@#@6—11层所需水压由变频恒压水泵提供。

@#@@#@2、初步布置设备和管道@#@1)水泵房设置在建筑外。

@#@其中,暂定水池最低水位为-5.00m,压水管线距离定为18m。

@#@@#@2)消防水箱补给水由生活水泵提供,设置在楼梯间屋面,水箱底设置标高为38m。

@#@@#@3)引入管:

@#@低区引入管有两根,高区由一根引入管通入贮水池中。

@#@@#@4)入户水表采用普通旋翼式水表,一户一表,分层集中设在楼梯间管道井中。

@#@@#@5)两单元一根立管,一分区设两根立管,设置在管道井中。

@#@@#@3、生活贮水池计算@#@本设计上区为设水泵的给水方式,考虑到必须设贮水池,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7.3如果没有详细的设计资料或为了方便设计,贮水池的调节容积亦可最高日用水量的20%至25%确定。

@#@如按20%计,则V=Q6-11*25%=25.2*25%=6.3m3.故取之为贮水池容积,贮水池玻璃钢制。

@#@@#@进入水池的进水管管径取DN50,按管中流速为1.1m/s估计进水量,则由给水铸铁管水力计算表知Qj=2.1L/s=7.56m3/h,此值远大于水泵出水量。

@#@@#@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1)本建筑对于住宅部分假定平均每户人数为3.5人,按建筑物的性质和室内卫生设备之完善程度,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表3.1.9选用生活用水定额q0=300L/人·@#@d,使为24小时,时变化系数K=2.5。

@#@@#@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二章第二节公式(2-2)计算得:

@#@@#@=m·@#@qd=3.5×@#@43×@#@300/1000=41.15m3/d@#@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二章第二节公式(2-3)计算得:

@#@@#@Q=(Q/T)·@#@K=(41.15/24)·@#@2.5=4.7m3/h@#@Q—最高日用水量,m3/d@#@m—用水人数@#@qd—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2)对于一层商铺,面积为366.44m2,,每m2营业面积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8L,时变化系数K=1.5,使用小时数为12h。

@#@@#@=366.44×@#@8/1000=2.93m3/d@#@Q=(Q/T)·@#@K=(2.93/24)·@#@2.5=0.37m3/h@#@3)对于下区1至5层进行水力计算:

@#@@#@由值和各管段的当量总数分别计算出住宅部分各管段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U值和设计秒流量。

@#@有蹲式大便器的给水管段,因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当量均以0.5计,计算得到qg附加1.20l/s的流量后,为该管段的设计秒流量。

@#@由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qg,控制流速在允许范围内,查附录3—1可得管径DN和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i。

@#@将其列入表下中。

@#@@#@由计算结果可知最不利立管是JL-1,因此管段的总沿程水头损失=14.8KPa;@#@@#@三、消防给水系统设计@#@1、室外消火栓系统@#@由于任务书给定的建筑周边市政消火栓情况不详,故本工程设室外消火栓。

@#@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表7.2.2,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5L/s,所以,本商住楼室外需设置2个室外消火栓。

@#@室外环管DN150。

@#@@#@2、室内消防系统@#@1)本建筑为二类高层建筑,高度不超过50m,消防系统设计不采用分区,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可知,室内及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均取5L/s,每根竖管流量为5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2.5L/s,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火灾初期10min用水量由屋顶水箱供应,火灾10min后消防用水量由消防贮水池消防水泵联合供应。

@#@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

@#@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器的检查用消火栓,供本建筑和消防人员定时检验室内的消火栓系统供水能力时使用,其次对保护本建筑免受邻近火灾的影响有良好效果。

@#@@#@本系统采用贮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的联合供水方式。

@#@@#@2)室内消火栓的布置@#@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第7.4.6.1条要求,消火栓间距应保证同层任意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水带长度取20m,展开时的弯曲折减系数C取0.8,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应为:

@#@@#@R=C*Ld+Ls=0.8*20+3=19m。

@#@(应布置4个消火栓)@#@查表知,水枪喷口直径选19mm,水枪系数φ=0.097;@#@充实水柱Hm要求不小于10m,选Hm=10m,水枪实验系数ɑf值为1.2。

@#@@#@水枪喷嘴处所需水压:

@#@Hq=ɑf*Hm*(1-φ*ɑf*Hm)=136kPa@#@喷口直径19mm的水枪水流特性系数B为1.577。

@#@@#@水枪喷嘴的出流量:

@#@qxh=(B*Hq)0.5=4.6L/s>@#@2.5L/s。

@#@@#@消火栓口所需的水压:

@#@Hxh=Hq+hd+Hk=203.9kPa@#@设置的消防高位水箱最低水位高程为38m,最不利点消火栓口高程31m,则最不利点消火栓口的静水压为38-31=7mH2O>@#@=7mH2O,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表7.4.7.2条规定不需设增压设施。

@#@@#@3)消防水力计算@#@将消火栓管网简化为支状管网计算。

@#@如消防计算图所示:

@#@最不利消防竖管为x1,出水枪数为1支,相邻消防竖管即x2,出水枪数为1支。

@#@@#@qxh1=((Hxh1-2)/(1/B+A*Ld))^0.5=4.60L/s@#@取每根立管流量为5L/s.横干管流量为10L/s.消防立管管径为DN100,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第8.4.2第三条所示的室内消防竖管直径不应小于DN100的要求。

@#@@#@管路总水头损失为:

@#@@#@Hw=∑1.1iL=1.2*(0.014*100+0.027*31)=2.69mH2O=26.9kPa,@#@消火栓给水系统所需总水压为Hx,则:

@#@@#@Hx=H1+Hxh+Hw=50+26.9+203.9+310=590.8kPa@#@按消火栓灭火总用水量Qx=5L/s,选用消防泵80DL—3型2台,一备一用。

@#@Qb=5至10L/s,Hb=65.1至51.0mH2O.@#@根据室内消防用水量,还应设置1套水泵接合器。

@#@@#@3、商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本建筑自喷系统按中危I级标准进行设计,作用面积为160m2,喷头工作压力为0.1MPa,喷水强度为6L/(min*m2),火灾延续时间按h计算,采用长方形布置。

@#@自动喷水喷头均采用吊顶型喷头,喷头动作温度为68℃,采用湿式报警阀,在立管和每根横支管相接处设置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应距地面0.8至1.5m范围内。

@#@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喷头动作,湿式报警阀系统由水力警铃报警,同时水流指示器动作,报警信号传到消防指挥中心,启动喷淋消防泵。

@#@@#@2)选用标准喷头,其流量特性系数为80,喷头处压力为0.1MPa,按中危I级标准设计,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形状为长方形,长边L=1.2F^0.5=15.18m取15.2m,短边10.6m,作用面积内喷头数为15个。

@#@@#@每个喷头流量为q=K(10P)^0.5=80*1=80L/min=1.33L/s@#@作用面积内的设计秒流量为Qs=nq=15*1.33=19.95L/s@#@理论秒流量Q1=F*q/60=1.52*10.6*6/60=16L/s@#@设计秒流量为理论秒流量的1.25倍,符合要在1.15至1.30倍内的要求。

@#@@#@作用面积内的计算平均喷水强度为qp=19.95*60/160=7.5L/(min*m2)>@#@6L/(min*m2)@#@喷头保护半径R>@#@=0.5*(A^2+B^2)^2=2.33m,取R=2.33m.@#@作用面积内最不利点处4个喷头所组成的保护面积为:

@#@@#@F4=(1.52+3.04+1.52)*(1.76+3.53+1.76)=42.74m2@#@每个喷头保护面积F1=F4/4=10.69m2@#@其平均喷水强度为q=4*80/(7.75*5.3)=8>@#@6.0L/(min*m2)@#@管段的总损失为:

@#@@#@∑h=1.2*139+20=186.9Kpa。

@#@@#@系统所需水压H=186.9+50+25=262Kpa@#@湿式报警阀和水流指示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取20Kpa.@#@一层商铺自喷灭火水力计算表@#@节点@#@管段@#@节点水压KPa@#@流量@#@管径和特性@#@管长@#@管段水损@#@节点q(L/S)@#@管段Q(L/S)@#@Q2@#@管径DN(mm)@#@比组A@#@h=A*Q2*L(mH2o)@#@0@#@ @#@10@#@1.33@#@ @#@ @#@ @#@ @#@ @#@ @#@0--1@#@ @#@ @#@1.33@#@25@#@0.4367@#@3.9@#@3.0@#@1@#@ @#@13.0@#@1.33@#@ @#@ @#@ @#@ @#@ @#@ @#@1--2@#@ @#@ @#@2.66@#@32@#@0.09386@#@1.95@#@1.3@#@2@#@ @#@14.3@#@2.66@#@ @#@ @#@ @#@ @#@ @#@ @#@ @#@2--3@#@ @#@ @#@5.32@#@50@#@0.01108@#@2.8@#@0.9@#@3@#@ @#@15.2@#@5.23@#@ @#@ @#@ @#@ @#@ @#@ @#@ @#@3--4@#@ @#@ @#@10.64@#@50@#@0.01108@#@2.8@#@3.5@#@4@#@ @#@18.7@#@5.23@#@ @#@ @#@ @#@ @#@ @#@ @#@4--5 @#@15.96  @#@75 @#@0.001709  @#@3.5 @#@1.5 @#@5 @#@20.2 @#@5.23 @#@5--6 @#@ @#@19.95 @#@100 @#@0.0003653 @#@16.2 @#@2.4 @#@ @#@6—水泵@#@ @#@ @#@19.95@#@150@#@0.00004185@#@80@#@1.3@#@@#@总沿程水头损失=139KPa@#@4、消防水箱@#@消防贮水量按存贮10min的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

@#@@#@Vf=qxf*Tx*60/1000=5.4m3@#@选用标准图S3:

@#@S151

(一)15m3,方形给水箱,尺寸为3.6m*2.4m*2.0m,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第7.4.7.1条要求。

@#@消防水箱内的贮水由生活用水提升泵从生活用水贮水池提升充满备用。

@#@@#@5、消防贮水池@#@消防贮水按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的室内消防用水量来计算,用水量应为消火栓系统与自喷系统的加和,由第三节知自喷系统流量为19.95L/s,则总流量为24.95L/s,从而Vf=24.95*2*3600/1000=179.64m3.@#@四、排水系统设计@#@1、排水体制的选择@#@根据任务书要求,室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合流的排水方式。

@#@污废合流排放至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室外排水管网。

@#@@#@2、初定通气方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6.2条第二款所示,本工程排水立管设置专用通气立管。

@#@@#@3、管材的选用及布置@#@1)污水管为单立管系统。

@#@@#@2)每户卫生间、厨房各设一根排水立管排水横管。

@#@@#@3)根据立管工作高度的要求,确定底部一层横支管单独排出。

@#@@#@4)室外排水管道的连接在管道拐弯和连接支管处及管道的管径、坡度改变处设置检查井。

@#@@#@5)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管。

@#@@#@4、管道设计计算@#@1)根据建筑物性质知排水设计秒流量为:

@#@@#@qp=0.12*Np^0.5+qmax@#@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表4.4.5,取1.5,则qp=0.18*Np^0.5+qmax@#@2)确定管径及坡度@#@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并保证排水系统在良好的水利条件下工作,排水横管应满足管道:

@#@充满度h/D、流速v、坡度i和最小管径四项水力要素的规定。

@#@@#@设计充满度h/D、设计坡度i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表4.4.10。

@#@@#@卫生间及厨房内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和当量@#@序号@#@卫生器具名称@#@当量@#@排水流量/(L/s)@#@排水管@#@管径/mm@#@最小坡度@#@1@#@洗涤盆@#@1.0@#@0.33@#@50@#@0.025@#@2@#@洗脸盆@#@0.75@#@0.25@#@50@#@0.025@#@3@#@浴盆@#@3.0@#@1.0@#@50@#@0.025@#@4@#@坐便器@#@4.5@#@1.5@#@100@#@0.012@#@5@#@蹲式大便器@#@3.6@#@1.2@#@100@#@0.012@#@6@#@洗衣机@#@1.5@#@0.5@#@50@#@0.025@#@3)、确定立管和排出管管径@#@WL—1排水立管水力计算@#@管段编号@#@洗脸盆@#@浴盆@#@坐便器@#@蹲式大便器@#@洗衣机@#@洗涤盆@#@当量数Ng@#@设计秒流量QL/s@#@管径Demm@#@0—1@#@1@#@-@#@-@#@-@#@-@#@-@#@0.75@#@0.25@#@50@#@110@#@110@#@110@#@1—2@#@1@#@1@#@-@#@-@#@-@#@-@#@3.75@#@1.35@#@2—3@#@1@#@1@#@-@#@1@#@-@#@-@#@7.35@#@1.69@#@3—4@#@10@#@10@#@-@#@10@#@-@#@-@#@73.5@#@2.74@#@WL—2排水立管水力计算@#@管段编号@#@洗脸盆@#@浴盆@#@坐便器@#@蹲式大便器@#@洗衣机@#@洗涤盆@#@当量数Ng@#@设计秒流量QL/s@#@管径Demm@#@0—1@#@1@#@-@#@-@#@-@#@-@#@-@#@0.75@#@0.25@#@50@#@110@#@110@#@-@#@1—2@#@1@#@-@#@-@#@1@#@-@#@-@#@4.35@#@1.58@#@2—3@#@10@#@-@#@-@#@10@#@-@#@-@#@43.5@#@2.39@#@WL—3排水立管水力计算@#@管@#@段@#@编@#@号@#@洗@#@脸@#@盆@#@浴盆@#@蹲式大便器@#@洗衣机@#@洗涤盆@#@当@#@量@#@数@#@设计秒流量QL/s@#@管@#@径DNmm@#@0—1@#@-@#@-@#@-@#@-@#@1@#@1.0@#@0.33@#@50@#@1—2@#@-@#@-@#@-@#@1@#@1@#@2.5@#@0.78@#@110@#@2—3@#@-@#@-@#@-@#@9@#@10@#@23.5@#@1.37@#@110@#@一层底管排水(商铺)@#@0—1@#@1@#@-@#@-@#@-@#@-@#@0.3@#@0.1@#@50@#@1—2@#@1@#@-@#@1@#@-@#@-@#@4.8@#@1.9@#@110@#@2—3@#@2@#@-@#@1@#@-@#@-@#@5.1@#@1.91@#@110@#@3—4@#@2@#@-@#@2@#@-@#@-@#@9.6@#@2.06@#@110@#@WL—4WL—7WL—8排水立管水力计算@#@管@#@段@#@编@#@号@#@洗@#@脸@#@盆@#@浴盆@#@蹲式大便器@#@洗衣机@#@洗涤盆@#@当@#@量@#@数@#@设计秒流量QL/s@#@管@#@径DNmm@#@0—1@#@-@#@-@#@-@#@-@#@1@#@1.0@#@0.33@#@50@#@1—2@#@-@#@-@#@-@#@1@#@1@#@2.5@#@0.78@#@110@#@2—3@#@-@#@-@#@-@#@10@#@10@#@25@#@1.4@#@110@#@一层底管排水@#@0—1@#@-@#@-@#@-@#@-@#@1@#@1.0@#@0.33@#@50@#@1—2@#@-@#@-@#@-@#@1@#@1@#@2.5@#@0.78@#@110@#@WL—5WL—6WL—10排水立管水力计算@#@管@#@段@#@编@#@号@#@洗@#@脸@#@盆@#@浴盆@#@蹲式大便器@#@洗衣机@#@洗涤盆@#@当@#@量@#@数@#@设计秒流量QL/s@#@管@#@径DNmm@#@0—1@#@1@#@-@#@-@#@-@#@-@#@0.75@#@0.25@#@50@#@1—2@#@1@#@-@#@1@#@-@#@-@#@4.35@#@1.58@#@110@#@2—3@#@1@#@1@#@1@#@-@#@-@#@7.35@#@1.69@#@110@#@3--4@#@10@#@10@#@10@#@73.5@#@2.74@#@110@#@一层底管排水@#@0—1@#@1@#@-@#@-@#@-@#@-@#@0.75@#@0.25@#@50@#@1—2@#@1@#@-@#@1@#@-@#@-@#@4.35@#@1.58@#@110@#@2—3@#@1@#@1@#@1@#@-@#@-@#@5.1@#@1.91@#@110@#@WL—9排水立管水力计算@#@管@#@段@#@编@#@号@#@洗@#@脸@#@盆@#@浴盆@#@蹲式大便器@#@洗衣机@#@洗涤盆@#@当@#@量@#@数@#@设计秒流量QL/s@#@管@#@径DNmm@#@0—1@#@1@#@-@#@-@#@-@#@0.75@#@0.25@#@50@#@1—2@#@1@#@-@#@1@#@-@#@-@#@4.35@#@1.58@#@110@#@2—3@#@10@#@-@#@10@#@-@#@-@#@43.5@#@2.39@#@110@#@一层底管排水@#@0—1@#@1@#@-@#@-@#@-@#@-@#@0.75@#@0.25@#@50@#@1—2@#@1@#@-@#@1@#@-@#@-@#@4.35@#@1.58@#@110@#@4)通气立管:

@#@@#@各立管管径@#@立管编号@#@污废立管管径@#@专用通气立管管径@#@PL-1@#@110@#@75@#@PL-2@#@110@#@75@#@PL-3@#@110@#@75@#@5、化粪池的选型@#@根据最大允许使用人数:

@#@每户以3.5人计,总户数43户,共150.5人。

@#@选用化粪池型号:

@#@矩形9号化粪池,有效容积为30m3.@#@";i:

10;s:

18681:

"@#@目录@#@※工程摘要…………………………………………………… 1@#@第一章项目概况…………………………………………… 2@#@第二章设计依据、范围及原则……………………………… 3@#@0、设计依据 @#@1、设计范围 @#@2、设计原则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5@#@0、设计水质及水量@#@1、工艺选择@#@2、处理工艺流程@#@3、流程说明@#@第四章主要构筑物设计…………………………………… 8@#@第五章总图设计…………………………………………… 11@#@第六章土建结构设计 ……………………………………… 12@#@第七章运行费用核算 ……………………………………… 13@#@第八章应急处理措施 ……………………………………… 14@#@第九章工程工期计划 ……………………………………… 14@#@※工程投资概算(共两页)@#@附:

@#@工程平面布置图@#@处理工艺流程图@#@工程摘要@#@1、本工程设计处理量:

@#@3000m3/d;@#@@#@执行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之一级标准。

@#@@#@2、本工程处理工艺采用为:

@#@@#@气浮—厌氧—好氧—沉淀@#@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灵活方便、合理利用资源的特点。

@#@@#@3、工程总占地面积:

@#@1500m2。

@#@@#@污水处理站以围墙与生产区分隔,另设出入通道,将因污水处理而对厂区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

@#@@#@4、工程总投资费用:

@#@@#@人民币:

@#@叁佰柒拾陆万壹仟肆佰玖拾元整(¥3761490.00)@#@费用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安装,站区道路建造、地面平整恢复,站区围墙、大门等;@#@本报价不含税,税收另加工程总价5%。

@#@@#@5、运行费用核算:

@#@@#@电耗:

@#@1455.36元/日;@#@@#@药耗:

@#@489元/日;@#@@#@人工费(定员8人):

@#@333.33元/日;@#@@#@设备大修、折旧费:

@#@340.77元/日;@#@@#@日运行费用:

@#@2618.43元/日,即0.87元/m3·@#@污水。

@#@@#@漂染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章项目概况@#@富达染厂位于东莞市洪梅镇,主要经营项目为漂洗及染色业务,本厂经营状况良好,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在其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日常营运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生产废水,其所含主要污染成分为LAS、色度、COD及悬浮物等,直接外排将对附近水体造成危害,加重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负荷。

@#@据建设单位提供,其生产废水日均排放量约为3000m3/d。

@#@@#@鉴于目前东江流域水体污染严重,东深供水水系水质严重恶化的现状,为减轻环境污染、确保东深供水水体水质、保障东江流域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建设单位依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积极主动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工作,拟对本单位所排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以达到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我公司受其委托,进行该项目生产废水治理工程设计。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1、设计依据@#@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4《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1.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8建设单位提供地质、水质及水量等相关原始资料@#@1.9相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及技术资料@#@2、设计范围@#@2.1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污泥处理工艺设计@#@2.2站区土建工程设计、建筑设计;@#@站区平面规划自废水进调节池入口起,至标准排污口止@#@2.3设备选型、电气及设备自动控制设计@#@2.4工程投资概算、运行费用核算@#@3、设计原则@#@3.1处理出水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一级标准,达到排除污染,保护水体的目的;@#@@#@3.2采用简单、成熟、稳定、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并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3.3系统运行灵活、管理方便、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维护工作量少;@#@@#@3.4设备选型兼顾通用性和先进性,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作量少、价格适中;@#@@#@3.5尽量采取措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3.6总体规划设计,合理进行用地规划,设围墙将污水处理站与本厂生产区及生活区分隔,并对站区进行美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消除因污水处理对周围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设计水量及水质@#@1.1设计水量@#@据建设单位提供数据,本项目日均排水量为3000m3/d;@#@@#@本工程设计废水处理量3000m3/d,以日运行24小时计,平均小时处理量125m3/h;@#@@#@取排水不均匀系数1.2,设计最大处理负荷150m3/h。

@#@@#@1.2设计水质@#@本项目工业废水包括染色废水及漂洗废水等,其中主要污染物质为LAS、色度、COD及悬浮物等。

@#@原水水质据同类型废水水质情况及实测数据确定如下表:

@#@@#@污染物指标@#@pH@#@BOD5@#@CODCr@#@SS@#@LAS@#@色度@#@原水水质@#@6~9@#@120~300@#@400~1300@#@300@#@25@#@80@#@预期出水水质@#@6~9@#@<20@#@<90@#@<60@#@<5@#@<40@#@排放标准@#@6~9@#@20@#@100@#@60@#@5@#@40@#@注:

@#@表中数据单位除pH外均为mg/L,排放标准依据《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之一级标准确定。

@#@@#@2、工艺选择@#@本项目废水包括染色废水及漂洗废水,属典型工业废水,目前常规处理方法有物化法及生化法两大类。

@#@@#@物化法处理工艺有气浮、混凝沉淀等,可去除大部分可生化性差有机物、悬浮物及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调节药剂用量及投加脱色剂,出水可达到国家工业二级排放标准,但不能满足广东省地方环保标准。

@#@@#@生化法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SBR法、氧化沟及接触氧化法等,但由于漂洗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及色素、有毒物质等,采用纯生化处理不仅运行负荷高,基建投资成本大,而且无法有效去除其中的难降解物质,其去除率将受到废水中所含有害物质浓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方案设计采用物化—生化联合处理,以确保排除污染,净化水质,减轻地方水体污染负荷,满足地方环保要求。

@#@该工艺基建投资低、运行成本小,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承受较强的水质水量冲击,处理效果好。

@#@@#@3、处理工艺流程@#@综合废水→格栅→调节池→气浮池→中间水池@#@浮渣@#@污泥@#@污泥浓缩池厌氧池 @#@剩余污泥@#@回流污泥@#@带式压滤机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污泥@#@泥饼外运处置污泥池沉淀池@#@达标排放@#@4、流程说明@#@本工艺设计处理阶段分为四部分:

@#@一、预处理:

@#@除渣、降温、均质、均量;@#@二、二级处理: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二次沉淀处理。

@#@三、污泥处理:

@#@污泥浓缩、带式压滤机脱水处理。

@#@@#@本项目废水先经格栅池去除大块杂质,进入调节池贮存待处理;@#@调节池设置冲洗系统,以防止调节池的积泥问题;@#@污水经由提升泵送入气浮池,通过管道与混凝剂及脱色剂混合后,经反应池进入气浮分离池,在回流溶气条件下,高效去除废水中LAS、悬浮物及色度等污染物质,经气浮处理后预计废水中CODCr去除率50%,BOD5去除率20%,色度去除70%,气浮出水CODCr650mg/L,BOD5240mg/L,色度24,BOD/COD从0.23提高到0.37,可生化性增强,适于采用生化处理。

@#@@#@气浮出水进入中间池暂存,中间池可有效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内设二次提升泵,将废水送生物处理系统进行二级处理。

@#@废水首先进入水解酸化池,厌氧条件下,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经水解酸化处理后CODCr去除率60~85%,预计出水CODCr260mg/L,处理后污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目前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好氧条件下,异养菌及丝状菌附着在填料上共同生长形成生物膜,无污泥膨胀之忧,通过曝气系统提供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污水中有机物在生化作用下转化为H2O、N2及CO2等小分子无机物质,从而得以去除污染,使水质得到净化,预计出水水质CODCr65mg/L,BOD515mg/L,生物膜在自身新陈代谢及水力冲刷作用下不断脱落,随出水流入二沉池;@#@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设计,经过沉淀,水中悬浮杂质得以高效去除,出水澄清透明,可达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之一级排放标准。

@#@@#@沉淀污泥以重力排泥方式进入污泥池,部分回流接触氧化池,剩余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以带式压滤机脱水处理后,泥饼外运处置,渗滤液回流调节池处理。

@#@@#@第四章主要构筑物设计@#@1.格栅井(一座,砖混结构)@#@设粗细两道格栅,以除去污水中粗大悬浮污染物,以保证后续处理设备安全运行。

@#@粗栅栅条间距10-20mm,细栅栅条间距2.5mm,安装角度75°@#@,安装高度1.2m。

@#@@#@格栅井规格:

@#@3.5×@#@1.5×@#@1.8m。

@#@@#@2.调节池(一座、钢砼结构)@#@调节水质、水量,降低水温。

@#@@#@设计排水量125m3/h,设计停留时间5小时,则其有效容积为625m3,取有效水深3.5m,超高1.5m。

@#@池底设吸水坑及冲洗装置以防止积泥。

@#@@#@池体规格:

@#@15×@#@12×@#@5.0m@#@池内设潜污泵两台(一用一备),型号:

@#@WQ150-10-11,Q=150m3/h,H=10m,N=11kW。

@#@配套自动耦合装置,易于检修。

@#@@#@3.气浮组合池@#@包括反应池、接触段、气浮分离池三部分。

@#@@#@设计反应段停留时间15min,接触时间50s,气浮分离停留时间40min,采用加压回流溶气方式,回流比30%。

@#@则池总有效容积为120m3。

@#@@#@池体规格:

@#@10.5×@#@5.0×@#@2.7m@#@配套溶气泵一台,型号:

@#@80DL-2,N=11kW,产地:

@#@上海;@#@@#@配空压机一台,型号:

@#@Z-0.036/7,N=0.37kW,产地:

@#@佛山;@#@@#@配套刮渣机一台,型号:

@#@TQ-4型,N=1.1kW,产地:

@#@广州。

@#@@#@4.中间水池@#@有效容积140m3,池体规格:

@#@8.0×@#@5.0×@#@4.0m@#@5.厌氧池(一座、钢砼结构)@#@采用UASB厌氧反应器设计。

@#@@#@设计水力负荷1.0m3/(m2·@#@h),有效停留时间4.6h,有效水深4.8m,有效池总表面积120m2,采用中上部排泥。

@#@@#@池体规格:

@#@分六格,每格尺寸6×@#@5×@#@5.0m(共四格)@#@采用弹性填料180m3,填料支架240m2;@#@脉冲发生器四套。

@#@@#@6.接触氧化池(一座、钢砼结构)@#@设计有机负荷0.80kgBOD/m3·@#@d,设计进水有机物浓度160mg/L,出水有机物浓度15mg/L(以BOD5值计),填料容积540m3,取填料高度3m,则有效池表面积180m2,有效停留时间5.3小时。

@#@@#@池体规格:

@#@分六格,每格尺寸6×@#@5×@#@4.8m。

@#@@#@氧化池曝气系统采用鼓风微孔曝气方式,设计气水比15:

@#@1,共需气量31m3/min,采用山东章丘HSR-150型罗茨风机三台(二用一备)供气,风量16.31m3/min,风压49kPa,转速1110,功率18.5kW。

@#@@#@共设曝气器360套,分装于各格内;@#@@#@共需半软性填料540m3,填料支架360m2。

@#@@#@7.配水池@#@用于收集氧化池排水,使进入沉淀池水流平稳,水量均匀。

@#@有效容积40m3,有效水深4.0m。

@#@@#@池体规格:

@#@5.0×@#@2.0×@#@4.3m。

@#@@#@8.二沉池(一座、钢砼结构)@#@采用圆形幅流沉淀池设计。

@#@@#@设计表面负荷q=0.9m3/m2·@#@h,总有效池表面积140m2,池直径13m,有效水力停留时间3.3小时,取池超高0.3m,则池总高度4.6m。

@#@@#@池体规格:

@#@Φ13.0×@#@4.6m(四座)。

@#@@#@配周边传动半桥式刮泥机一台,型号:

@#@ZBGN-13,功率:

@#@0.25kW。

@#@@#@9.污泥池(一座、钢砼结构)@#@全地下式设置,沉淀池污泥以重力方式进入暂存,以污泥泵送回流污泥至氧化池,送剩余污泥至污泥浓缩池。

@#@@#@有效池容20m3,有效高度2.0m。

@#@@#@池体规格:

@#@5.0×@#@2.0×@#@2.2m@#@池内设污泥回流泵两台(一用一备),型号100WQ70-7-3,Q=70m3/h,H=7m,N=3kW。

@#@@#@10.污泥浓缩池(一座、钢砼结构)@#@总有效池容140m3,取池有效高度4.0m,超高0.3m。

@#@@#@池体规格为:

@#@7.0×@#@5.0×@#@4.3m。

@#@@#@配用吸泥泵一台,型号:

@#@ZW50-20-12,功率:

@#@2.2kW。

@#@@#@带式压滤机一台,型号:

@#@DLJ-800,功率:

@#@3kW。

@#@@#@11.综合房(框架结构)@#@用于安置所有动力设备,内设值班室、配电间、风机及压滤机房。

@#@@#@机房规格为:

@#@13.0×@#@6.0×@#@4.0。

@#@@#@第五章总图设计@#@1、布置原则@#@1)平面布置原则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公用及交通设施。

@#@@#@2)节约用地,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

@#@@#@3)总体布置合理,空间处理协调。

@#@@#@4)满足生产要求,协作,功能分区,工艺通畅。

@#@@#@5)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

@#@@#@2、平面布置@#@要求合理,充分,紧凑,符合防火及安全卫生要求,布置总平面图,污水站主要以各种功能的钢筋砼水池及辅助用房组成,污水站干道宽4.0m,支道宽2m。

@#@布置详见工艺图。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1500m2。

@#@@#@3、高程布置@#@本项目高程设计只考虑二次平整,利用基槽余土找出3%排水坡度。

@#@构筑物高程布置详见工艺图。

@#@@#@4、站区美化@#@场地绿化系数20%左右,站区围墙外周围做2m宽绿化带,可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大植物,所有道路两侧种植小灌木;@#@所有地面外露构筑物表面均刷涂彩色水泥漆,即有防晒防腐功能,又具美化效果。

@#@@#@站区道路两旁间种常绿灌木。

@#@@#@通过对污水处理站区的绿化及美化,力争消除污水处理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污水处理站建成一园林式的景点。

@#@@#@第六章土建结构设计@#@1、本工程由综合机房、调节池、气浮池、中间池、厌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浓缩池等构筑物组成。

@#@@#@2、目前工程可用地地质情况未明,本设计未考虑地基加强处理。

@#@@#@3、所有钢砼结构单元构筑物均以C25防水混凝土现浇,垫层砼C10,填料砼C15。

@#@@#@4、所有砌体均采用MU7.5机制红砖,砌筑砂浆标号不低于M5。

@#@@#@5、本工程所有盛水构筑物设计抗渗标号为S6,抗震裂度7度。

@#@@#@6、本工程厂区道路宽为4.0m,具体制作如下:

@#@@#@120厚250#混凝土面层分块捣制,震捣密实随打随抹平。

@#@@#@‚中基碾密实度大于98%。

@#@@#@第七章电气设计@#@1、电源:

@#@本工程为二级负荷,交流380V,计算电流150A,在综合机房设一台总配电箱,其电源由厂区配电室引来。

@#@@#@2、设备操作方式:

@#@在综合机房设一台控制箱,集中控制所有设备的启停。

@#@@#@3、照明:

@#@在水池旁边设置庭园灯,在综合机房内设置工厂灯或荧光灯。

@#@@#@4、电缆敷设方式:

@#@所有电缆选用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或控制电缆,均穿钢管埋地敷设。

@#@@#@5、接地:

@#@采用TN-C-S接地系统,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金属外壳均要可靠接地。

@#@@#@第八章运行费用核算@#@本工程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可配备一名管理人员,四名操作人员,一名电工(可兼作维修),二名后勤人员,轮班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以劳动定员8人计;@#@运行费用核算如下:

@#@@#@1、电耗:

@#@本工程总装机容量116kW,其中常运行负荷75.8kW,备用40.2kW,以日运行24小时,电费0.8元/度计:

@#@@#@电耗=75.8×@#@24×@#@0.8=1455.36元/日@#@2、药耗:

@#@以PAC1600元/吨,投加量40mg/L;@#@PAM25000元/吨,投加量1.6mg/L,脱色剂23000元/吨,投加量3mg/L计:

@#@@#@药耗=(40×@#@3×@#@1.6+1.2×@#@3×@#@25+3×@#@3×@#@23)=489@#@3、人工费:

@#@以管理人员月薪1800元计,操作人员月薪1200元计,后勤人员月薪800元计:

@#@@#@人工费=1800×@#@2+1200×@#@4+800×@#@2=10000元/月,即333.3元/日。

@#@@#@4、设备大修、折旧费:

@#@年大修费率按1%,折旧费率按4.8%计:

@#@@#@年大修费=176.26×@#@0.01=1.763万元/年=1.763/300=58.77元/日@#@年折旧费=176.26×@#@0.048=8.46万元/年=8.46/300=282元/日@#@5、日运行费用=1455.36+489+333.3+58.77+282=2618.43元/日@#@吨水处理费用=2618.43/3000=0.87元/m3(此费用不含管理费)@#@第九章事故应急措施@#@1、本工程所有机械设备均为一用一备或两用一备,以保证污处理系统安全运行;@#@@#@2、调节池设高位溢流口,如处理系统发生重大意外事故,调节池可贮存一定量的废水,如来不及维修,废水可经一级处理后以二级标准外排;@#@发生事故时厂内必须抓紧抢修,尽快恢复处理站的正常运行;@#@@#@3、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确保工人培训上岗。

@#@@#@第十章工程计划工期@#@1、合同签定25天内完成施工图设计;@#@@#@2、施工图完成15天内进场施工;@#@@#@3、进场施工3.5个月内完成土建施工;@#@@#@4、土建竣工验收后30天内完成设备安装;@#@@#@5、主体工程验收后3天内进水试运行,试运行7天后进入工程调试期。

@#@@#@预期总工期:

@#@约6个月(不包括工程调试期)。

@#@@#@17@#@@#@";i:

11;s:

2449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5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技术规范@#@2011–10–14实施@#@2011–10–14发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Q/CSG123003.2-2011@#@1 @#@I@#@Q/CSG123003.2-2011@#@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使用条件 2@#@4.1正常使用条件 2@#@4.2特殊使用条件 4@#@5技术要求 5@#@5.1技术参数要求 5@#@5.2设计和结构要求 11@#@6试验 29@#@6.1型式试验 29@#@6.2出厂试验 30@#@6.3现场交接试验 32@#@7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34@#@8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34@#@8.1备品备件 34@#@8.2专用工具 35@#@9技术文件 36@#@10监造、包装、运输、储存 38@#@11附则 39@#@附录A500kVGIS技术参数表(规范性附录) 40@#@附录BLCC相关资料要求 49@#@附录C500kV变电站500kVGIS设备CT、PT配置示意图 54@#@@#@I@#@前言@#@为规范500kV全部采用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GIS)技术标准和要求,指导南方电网公司所属变电站(发电厂)GIS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卢启付、吴琼、李端姣、吕鸿、王红斌、陈锦清。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

@#@皇甫学真、陈建福、黄志伟、刘辉、谢植飚、黄星、赵现平、赵小渔、刘岩。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Q/CSG123003.2-2011@#@5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所属变电站(发电厂)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安装在户内或户外并运行在频率为50Hz、500kV电压等级的GIS及其操动机构和辅助设备。

@#@@#@本规范规定了500kV电压等级的GIS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凡本技术规范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应按上述标准条文中的最高技术要求执行。

@#@@#@接入南方电网的用户设备其配置、选型可参照本规范要求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56-2007额定电压@#@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1207-2006电磁式电压互感器@#@GB1208-2006电流互感器@#@GB1984-2003高压交流断路器@#@GB1985-200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GB7354局部放电测量@#@GB7674-2008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11032-2006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311.2-2002绝缘配合第2部分: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T2900.20电工术语高压开关设备@#@GB/T5582-19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T890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查导则@#@GB/T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

@#@原理、要求和试验@#@GB/T22381-2008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充流体及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的连接充流体及干式电缆终端@#@GB/T22382-2008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电力变压器之间的直接连接@#@DL/T402-2007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T486-2000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DL/T555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DL/T593-2006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DL/T617-2010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DL/T618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DL/T728-2000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订货技术导则@#@DL/T978-2005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技术条件@#@Q/CSG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11401-2010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规范@#@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和带电测试配置原则@#@本技术规范执行期间,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含上述引用文件中未注明日期的标准的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GB7674-2008第三章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4使用条件@#@除非另有规定,GIS及其操动机构和辅助设备,要在本条列出的使用条件下使用。

@#@@#@如果实际使用条件不同于本条使用条件,制造厂应尽可能按用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设计产品,或者应与用户达成适当的协议。

@#@@#@4.1正常使用条件@#@4.1.1周围空气温度@#@年最高温度不超过40℃,最热月的日平均温度不超过35℃。

@#@@#@年最低温度不低于-10℃。

@#@@#@4.1.2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相对湿度平均值不大于95%;@#@@#@月相对湿度平均值不大于90%。

@#@@#@应考虑凝露对设备的影响。

@#@@#@4.1.3太阳辐射强度@#@户内GIS的阳光辐射强度可以忽略;@#@户外GIS应考虑阳光辐射强度的影响,晴天中午的辐射强度为1000W/m2。

@#@@#@4.1.4海拔高度@#@适用于设备的外绝缘,绝缘水平的设计规定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4.1.5污秽@#@对于III级以下污秽等级的地区统一按III级防污选取设备的爬电比距。

@#@III级及以上污秽等级的地区统一按IV级防污选取设备的爬电比距。

@#@@#@III级外绝缘爬电比距规定为:

@#@@#@相对地:

@#@不小于25mm/kV。

@#@@#@4.1.6覆冰厚度@#@不超过10mm。

@#@@#@4.1.7降雨量@#@年最大:

@#@2600mm@#@日最大:

@#@300mm@#@4.1.8风速@#@正常使用条件:

@#@不超过34m/s(相应于圆柱表面上的700Pa)@#@4.1.9振动@#@耐受地震烈度规定为8度:

@#@@#@水平分量 0.25g@#@垂直分量 0.125g@#@本设备应能承受用三周正弦波的0.25g水平加速度和0.125g垂直加速度同时施加于支持结构最低部分时,在共振条件下所发生的动态地震应力,并且安全系数应大于1.67。

@#@@#@4.1.10共模电压@#@由于主回路的开合操作,在辅助和控制回路上所感应的共模电压幅值不超过1.6kV。

@#@@#@4.2特殊使用条件@#@凡不满足4.1条正常使用条件之外的特殊条件,如环境温度、海拔、污秽等级等应在订货时说明。

@#@@#@4.2.1周围空气温度和湿度@#@对于酷热气候,应优先选用的年最低和年最高温度的范围规定为:

@#@-25℃~+55℃。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能达到98%。

@#@@#@4.2.2海拔高度@#@对于使用在海拔高于1000m处的GIS,其外绝缘在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的绝缘水平是将适用场所要求的绝缘耐受电压乘以海拔修正系数Ka。

@#@@#@系数Ka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H为GIS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以m为单位。

@#@@#@注1:

@#@在任一海拔处,内绝缘的绝缘特性是相同的,不需采取特别的措施。

@#@关于外绝缘和内绝缘的定义见GB/T311.2。

@#@@#@注2:

@#@对于低压辅助设备和控制设备,海拔低于2000m时,不需采取特别措施。

@#@如用于2000m以上海拔,需采取的措施见GB/T16935.1。

@#@@#@注3:

@#@海拔高度可参照下列要求确定:

@#@@#@a.海拔在1000~2000m范围,设备外绝缘水平按2000m海拔修正;@#@@#@b.海拔在2000~2500m范围,设备外绝缘水平按2500m海拔修正;@#@@#@c.海拔在2500~3000m范围,设备外绝缘水平按3000m海拔修正;@#@@#@d.海拔高于3000m,应考虑实际运行地点的环境,经专题研究后确定。

@#@@#@4.2.3污秽@#@对于III级污秽地区,考虑到未来调整爬距困难,可按IV级选取设备爬电比距,IV级外绝缘爬电比距规定为:

@#@@#@相对地:

@#@不小于31mm/kV。

@#@@#@4.2.4覆冰厚度@#@覆冰对20级不超过20mm,对30级不超过30mm。

@#@@#@4.2.5其它参数@#@设备在其它特殊使用条件下使用时,用户应参照GB/T4796、GB/T4797、GB/T4798的规定提出其环境参数。

@#@@#@5技术要求@#@5.1技术参数要求@#@5.1.1额定电压(Ur):

@#@550kV。

@#@@#@★5.1.2额定绝缘水平@#@GIS的额定绝缘水平见表1。

@#@@#@表1中的耐受电压适用于GB311.1中规定的标准参考大气条件(温度、压力、湿度)。

@#@@#@额定绝缘水平用相对地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来表示。

@#@@#@表1500kVGIS的额定绝缘水平@#@额定电压UrkV(有效值)@#@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Ud@#@kV(有效值)@#@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Us@#@kV(峰值)@#@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UpkV(峰值)@#@相对地@#@及相间@#@开关断口及@#@隔离断口@#@相对地@#@相间@#@开关断口及隔离断口@#@相对地及相间@#@开关断口及隔离断口@#@

(1)@#@

(2)@#@(3)@#@(4)@#@(5)@#@(6)@#@(7)@#@(8)@#@550@#@740@#@740(+315)@#@1300@#@1950@#@1175(+450)@#@1675@#@1675(+315)@#@注1:

@#@本表项(3)括号内的数值为1.0Ur/,是加在对侧端子上的工频电压有效值;@#@@#@注2:

@#@项(6)中括号内的数值为1.0Ur,是加在对侧端子上的工频电压峰值,项(8)中括号内的数值为0.7Ur,是加在对侧端子上的工频电压峰值。

@#@@#@注3:

@#@项

(2)中的值适用于:

@#@@#@——对于型式试验,相对地和相间@#@——对于出厂试验,相对地、相间和开关装置断口间。

@#@@#@5.1.3额定频率(fr):

@#@50Hz。

@#@@#@5.1.4额定电流与温升@#@5.1.4.1额定电流(Ir)@#@GIS的额定电流是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能持续通过的电流的有效值。

@#@本技术规范优先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3150A、4000A、5000A、6300A。

@#@@#@注:

@#@GIS的主回路(例如母线、馈电回路等)可具有不同的额定电流值。

@#@@#@5.1.4.2温升@#@在温升试验规定的条件下,当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时,GIS设备任何部分的温升不应该超过DL/T593中表3规定的温升极限。

@#@@#@对运行人员易接触的外壳,其温升不应超过30K;@#@对运行人员易接近,但正常操作时不需接触的外壳,其温升不超过40K;@#@对运行人员不接触的部位,允许温升可提高到65K,但应保证周围绝缘材料不致损坏并需做出明显高温标记。

@#@@#@★5.1.5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k)@#@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在规定的短时间内,GIS在合闸状态下能够承载的电流的有效值。

@#@GIS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等于其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优先从下列数值中选取50kA、63kA。

@#@@#@★5.1.6额定短路持续时间(tk) @#@GIS在合闸状态下能够承载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时间间隔。

@#@@#@500kVGIS的额定短路持续时间规定为2s。

@#@@#@5.1.7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p)@#@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GIS在合闸状态下能够承载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第一个大半波的电流峰值。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等于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优先从下列数值中选取125kA、160kA。

@#@@#@注:

@#@在某些使用条件下,系统特性决定的直流时间系数可能比45ms大,对于特殊系统其值一般为60ms、75ms和120ms,这取决于系统的额定电压。

@#@在这些情况下,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建议选用2.7倍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5.1.8合闸和分闸装置及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额定电源电压(Ua)@#@合闸和分闸装置及其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额定电源电压应该理解为:

@#@当设备操作时在其回路的端子上测得的电压。

@#@如果需要,还包括制造厂提供或要求的与回路串联的辅助电阻或元件,但不包括连接到电源的导线。

@#@@#@额定电源电压值应从表2和表3给出的标准值中选取。

@#@@#@表2直流电压@#@直流电压V@#@110@#@220@#@表3交流电压@#@三相三线或四线制系统V@#@单相三线制系统V@#@单相二线制系统V@#@――@#@220/380@#@230/400@#@220@#@――@#@――@#@――@#@220@#@230@#@1第一栏中的较低值是对中性点的电压,较高值是相间电压。

@#@第二栏较低值是对中性点的电压,较高值是线间电压;@#@@#@2230/400V将是唯一的标准值,并推荐在新的系统中采用。

@#@@#@3保护和测量用互感器的二次电压不受本标准的约束。

@#@@#@5.1.9合闸和分闸装置及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额定电源频率@#@额定电源频率的标准值为交流50Hz或直流。

@#@@#@5.1.10最大允许局部放电量(1.2倍额定相电压下)@#@每个间隔局部放电量不应超过5pC。

@#@@#@上述规定值适用于独立的元件以及包含这些元件的分装。

@#@但是,某些设备,例如液体、浸入或固体绝缘的电压互感器,按照它们相关的标准具有可接受的局部放电量高于5pC。

@#@如果局部放电量不超过10pC,所有包含允许局部放电量高于5pC的元件的分装应认为是可接受的。

@#@这样的元件应单独试验且不应放在进行试验的分装内。

@#@@#@盆式绝缘子、绝缘拉杆等绝缘件最大允许局部放电量应小于3pC。

@#@@#@5.1.11GIS各组成元件额定值@#@5.1.11.1断路器@#@a)★断路器时间参量与额定操作顺序@#@额定操作顺序为O-0.3s-CO-180s-CO@#@开断时间、合-分时间和分、合闸时间上下限依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分闸不同期性:

@#@同相断口间小于2ms;@#@相间小于3ms。

@#@@#@合闸不同期性:

@#@同相断口间小于3ms;@#@相间小于5ms。

@#@@#@b)★开断能力参数:

@#@按DL/T402要求执行。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优先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50kA、63kA;@#@@#@近区故障开断额定参数(包括90%、75%和60%);@#@@#@额定线路充电开断电流(应无重燃):

@#@500A;@#@@#@额定失步关合和开断电流:

@#@额定失步开断电流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25%。

@#@额定失步关合电流应为额定失步开断电流的峰值。

@#@此时的工频恢复电压,应为2.0×@#@550/kV;@#@@#@额定电缆充电开断电流:

@#@50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应不小于20次。

@#@@#@c)★机械稳定性次数5000次。

@#@@#@d)并联电容器:

@#@电容值允许偏差为±@#@5%。

@#@工频耐压应大于2倍相电压。

@#@最高运行温度下的tanδ(介质损耗)由依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e)合闸电阻:

@#@合闸电阻值由制造厂给定,偏差为±@#@5%,预插入时间依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在最高温度时阻值变化应在-5%~+5%范围内。

@#@工作方式为1.3倍额定相电压下CO4次(时间间隔CO-30min-CO-30min-CO-30min-CO),或1.3倍额定相电压下CO-30min-2倍额定相电压下CO。

@#@@#@f)主回路电阻值:

@#@依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g)无线电干扰电压:

@#@在1.1×@#@550/kV电压下,小于500μV。

@#@@#@h)操动机构:

@#@型式分液压(液压弹簧)、弹簧等。

@#@制造厂应提供正常、最高、最低工作压力及24h压缩机或油泵最大启动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和不启动压缩机或油泵情况下的允许操作次数。

@#@要求在压力降到自动重合闸闭锁压力前,还能连续进行2次CO或O-0.3s-CO操作顺序。

@#@分、合闸线圈应包括工作电压、频率、直流电阻值和稳态电流。

@#@分闸线圈应为2只。

@#@@#@i)操动机构的防护等级:

@#@一般应达IP5X(见GB4208)。

@#@@#@5.1.11.2隔离开关@#@a)时间参数:

@#@分、合闸时间和分、合闸速度由依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b)开断性能。

@#@@#@开断母线转移电流能力:

@#@为其额定电流的80%,但不超过1600A。

@#@@#@开断容性感性电流能力:

@#@550kV超过0.5A,由使用部门提出要求。

@#@当断路器分闸状态时,隔离开关操作,不应因断路器断口间电容而产生危及变压器端部绝缘的特高频过电压。

@#@@#@c)机械稳定性次数:

@#@5000次。

@#@@#@d)操动机构:

@#@型式为电动,分相操作。

@#@@#@5.1.11.3快速接地开关@#@a)时间参数:

@#@分、合闸时间上、下限依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合闸时间应不超过0.1s;@#@分、合闸速度能保证其开断及关合性能。

@#@@#@b)开断和关合能力。

@#@@#@额定关合短路电流应与断路器一致,关合次数为2次。

@#@@#@开、合感应电流按设计具体要求从下表中选取:

@#@@#@表4快速接地开关的额定感应电流和额定感应电压@#@额定电压@#@Ur/kV@#@电磁耦合@#@静电耦合@#@额定感应电流/A@#@(有效值)@#@额定感应电压/kV@#@(有效值)@#@额定感应电流/A@#@(有效值)@#@额定感应电压/kV@#@(有效值)@#@类别@#@类别@#@类别@#@类别@#@A@#@B@#@超B@#@A@#@B@#@超B@#@A@#@B@#@A@#@B@#@550@#@80@#@200@#@300~400@#@2@#@25@#@25@#@1.6@#@25@#@8@#@25@#@300~600@#@50@#@50@#@50@#@注1:

@#@A类接地开关:

@#@用于耦合弱或比较短的平行线路;@#@B类接地开关:

@#@用于耦合强或比较长的平行线路;@#@超B类接地开关:

@#@用于耦合特别强或特别长的平行线路。

@#@感性感应电流和容性感应电流应在同一水平标志性的行中选取。

@#@@#@注2:

@#@额定开合感应电流按设计具体要求选用。

@#@@#@c)机械稳定性次数:

@#@3000次。

@#@@#@d)操动机构:

@#@型式为电动弹簧。

@#@@#@5.1.11.4检修接地开关@#@检修接地开关应与隔离开关的动热稳定电流应相等,机械稳定性次数为5000次。

@#@@#@操动机构:

@#@型式为电动。

@#@@#@5.1.11.5电流互感器@#@按GB1208要求。

@#@@#@a)额定二次电流:

@#@从1A和5A中选取。

@#@@#@b)额定输出容量:

@#@分测量级(含计量级)、保护级。

@#@@#@c)标准准确级:

@#@计量准确级为0.2S级,测量准确级为0.5S级,仪表保安系数小于5。

@#@@#@d)保护用绕组和TPY型短路电流倍数Kssc和暂态磁通倍数Kf,由用户提出要求。

@#@一般在一次通过故障电流0.04s内,二次暂态误差不应超过7.5%,短路电流倍数应尽量满足系数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值。

@#@@#@e)CT配置:

@#@见附录C。

@#@@#@5.1.11.6电压互感器@#@按GB1207要求。

@#@@#@a)额定电压:

@#@500/kV。

@#@@#@b)额定二次电压:

@#@一般为100/V(测量,保护级);@#@当辅助绕组△接法时为100V。

@#@@#@c)额定输出容量:

@#@应分别给出测量用绕组、保护用绕组和辅助绕组的额定输出容量。

@#@@#@d)准确级:

@#@测量级一般为0.2级和0.5级,保护级为3P级。

@#@@#@e)当三相一次绕组施加三相平衡电压时,辅助绕组开口三角的剩余电压不得大于1.0V。

@#@@#@f)额定过电压倍数:

@#@1.2最高运行电压下连续,1.5最高运行电压下允许30s。

@#@@#@g)应防止一次回路放电对二次绕组和二次回路产生影响。

@#@@#@h)局部放电:

@#@在1.2倍最高运行电压下不大于10pC。

@#@@#@i)PT配置:

@#@见附录C。

@#@@#@5.1.11.7避雷器@#@a)额定电压、持续运行电压:

@#@从GB11032表6中选取。

@#@@#@b)冲击残压:

@#@在标称放电电流10kA、20kA下给出陡波冲击电流残压(1/5μs)、雷电冲击电流残压(8/20μs)和操作冲击电流残压(30/60μs),其峰值不大于GB11032表6的规定。

@#@@#@c)冲击通流容量:

@#@100kA,4/10μs应能冲击2次。

@#@@#@d)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耐受能力:

@#@应规定线路冲击阻抗,峰值持续时间,充电电压及次数,符合GB11032中8.4的规定。

@#@@#@e)直流1mA参考电压:

@#@其值不应小于GB11032表6的规定。

@#@@#@f)金属氧化物元件最小总能量吸收能力(kJ/kV)由制造厂提供。

@#@@#@g)压力释放额定电流(有效值):

@#@大电流63kA,小电流800A。

@#@@#@h)长线释放等级由制造厂提供。

@#@@#@5.1.11.8母线@#@a)导体的电感、电容、电阻及波阻抗由制造厂提供。

@#@@#@b)外壳电阻由制造厂提供。

@#@@#@c)母线的导体和外壳的电能损耗(W/m)由制造厂提供。

@#@@#@5.1.11.9绝缘子@#@a)1.2倍额定相电压下局部放电量应不大于3pC。

@#@@#@b)盆式绝缘子破坏压力与其运行压力之比,即安全系数大于4.5。

@#@@#@c)1.1倍额定相电压下,最大电场强度不大于1.5kV/mm。

@#@@#@5.1.11.10SF6/空气套管@#@a)最大工作荷载时的安全系数应大于2.5;@#@@#@b)在1.2倍额定相电压下不大于5pC。

@#@@#@5.1.11.11以上各组成元件未作规定部分参照各自的技术规范。

@#@@#@5.1.12使用寿命@#@ 设备应保证使用寿命不小于30年(电子元器件、密封胶圈除外,一般要求不小于20年)。

@#@@#@5.2设计和结构要求@#@5.2.1GIS的组成@#@500kVGIS组成包括:

@#@@#@1)GIS本体(包括各组成元件、伸缩节等);@#@@#@2)GIS底架、支架、爬梯、平台等及安装所需紧固件和接地铜排等;@#@@#@3)操动机构及其辅助设备;@#@@#@4)所有SF6气体管路及SF6气体(按全部间隔用气量另加适量安装损耗气量);@#@@#@5)汇控柜到各机构箱、分控柜之间的连接电缆、管线及管道;@#@@#@6)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器具等。

@#@@#@5.2.2机械结构要求@#@5.2.2.1GIS的型式@#@500kVGIS应为单相式结构(单相一壳),共三相。

@#@GIS断路器应设计为单/双断口。

@#@主母线采用盆式绝缘子划分恰当的隔室并有伸缩式连接装置,以满足GIS现场安装﹑定期维护﹑后续扩建和故障处理等要求。

@#@@#@5.2.2.2支持结构@#@500kVGIS设备的钢支架之间以及钢支架与设备之间联接采用螺栓固定。

@#@@#@支架高度应满足规定要求,以使出线套管的均压环至混凝土基础不低于7.5m,但其接线端子最高点至混凝土基础不高于8.8m。

@#@地脚螺栓应能使架构可靠地固定在基础上。

@#@@#@GIS按运输拼装单元设置独立的支撑底架,并设置和标明起吊部位。

@#@在运输中需要拆除的部位,必要时应增设运输临时支撑。

@#@@#@GIS的支撑底架结构为固定不可调整式,制造厂在出厂前应予调整使符合现场安装要求,在现场安装时不得再用垫块调整。

@#@@#@电缆终端支撑底架应满足电缆现场施工的方便及电缆的固定。

@#@@#@GIS的所有支撑不得妨碍正常维修巡视通道的畅通。

@#@@#@沿母线方向每隔约20m应设置永久性的高层平台及扶梯,便于操作、巡视及维修。

@#@@#@5.2.2.3设备的接线板@#@GIS应配备铝合金平板式的接线板,以满足每一设备或自身回路额定电流,并提供不锈钢螺栓、螺帽及防松垫圈。

@#@推荐的接线板尺寸及钻孔位置如图1所示,但不限于此。

@#@@#@图1推荐的接线板外观@#@接线板应设计为防电晕式,并应能承受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机械强度要求。

@#@接线板的接触电流密度按DL/T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计算:

@#@铝≤0.0936A/mm2。

@#@@#@5.2.2.4荷载承受能力@#@a)接线板@#@GIS接线板上的允许荷载不应小于下列数值,且静态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5。

@#@@#@水平纵向2000N@#@水平横向1500N@#@垂直方向1500N@#@接线";i:

12;s:

948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考评不符合项汇总表@#@企业名称:

@#@山东省高密市吉涛木业有限公司@#@序号@#@检查或跟踪记录@#@针对性建议@#@扣分@#@评审员@#@一、安全生产目标@#@1@#@企业提供的安全目标责任书不全。

@#@@#@及时与员工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并保存齐全。

@#@@#@2@#@张建红@#@二、组织机构和职责@#@2@#@企业提供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不完善。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文件,完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3@#@张建红@#@3@#@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不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记录填写不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考核记录不全。

@#@@#@完善各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填写培训记录,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考核记录,记录留存。

@#@@#@8@#@张建红@#@三、安全投入@#@4@#@建立了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未超范围使用,但计划内容与公司实际不符,安全生产费用台账内容填写不规范。

@#@@#@完善安全生产费用和使用计划,规范填写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4@#@张建红@#@5@#@企业未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为所有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

@#@@#@8@#@张建红@#@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6@#@法律法规辨识不全,部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更新不全,未提供培训考核记录。

@#@@#@及时辨识、更新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按要求定期进行培训考核,记录留存。

@#@@#@10@#@张建红@#@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记录人员签字不全,未提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训考核记录。

@#@@#@按照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做好培训、考核记录,记录档案。

@#@@#@20@#@张建红@#@8@#@企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中缺少部分相关内容的风险分析。

@#@@#@完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补充安全操作规程中风险分析内容,根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操作规范及预防措施,规范填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评审报告。

@#@@#@4@#@张建红@#@9@#@企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发放记录填写不全,未提供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考核记录。

@#@@#@按要求发放到各部门,规范填写发放记录;@#@并定期进行培训考核,记录留存。

@#@@#@10@#@张建红@#@10@#@企业未及时对操作规程进行修订,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更新不全。

@#@@#@及时对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定期更新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记录留存。

@#@@#@6@#@张建红@#@11@#@企业未提供劳动防护用品采购记录、危险作业许可文件、安全生产奖惩记录、防雷防静电检测等文件。

@#@@#@加强档案管理,及时做好并保存相关记录文件。

@#@@#@8@#@张建红@#@五、教育培训@#@12@#@企业未按照计划实施培训,培训记录、员工培训档案等记录资料不全。

@#@@#@定期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完善培训记录、员工培训档案等记录资料。

@#@@#@10@#@张建红@#@13@#@企业提供的培训记录不全,未提供从业人员的上岗证。

@#@@#@定期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培训、考试,并做好培训记录,试卷和培训记录留存,为从业人员制作上岗证。

@#@@#@12@#@张建红@#@14@#@提供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不全,从业人员的三级教育试题不全。

@#@@#@对从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培训、考试,并做好培训记录,试卷和培训记录留存。

@#@@#@12@#@张建红@#@15@#@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账。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账。

@#@@#@2@#@张建红@#@16@#@未建立外来施工作业人员档案,未制定培训内容、试题及记录文件。

@#@@#@建立外来施工作业人员档案,制定相关培训记录等。

@#@@#@8@#@张建红@#@六、安全设备设施@#@17@#@未进行三同时备案手续。

@#@@#@后续建设项目必须完善“三同时”资料,严格按规范进行建设管理。

@#@@#@22@#@侯成伟@#@18@#@未定期进行防雷检测。

@#@@#@定期进行防雷检测。

@#@@#@4@#@侯成伟@#@19@#@生产车间内安全出口警示标志设置不足。

@#@@#@生产车间内增设安全出口警示标志。

@#@@#@2@#@侯成伟@#@20@#@空压机在用压力表、安全阀未定期进行检测。

@#@@#@对空压机在用压力表、安全阀作定期校验。

@#@@#@6@#@侯成伟@#@21@#@在用转动机械设备缺少防护罩。

@#@@#@转动机械设备设防护罩。

@#@@#@5@#@侯成伟@#@22@#@有检维修计划,但无设备设施运行台账。

@#@@#@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帐,完善运行、检维修、故障等记录内容。

@#@@#@4@#@侯成伟@#@23@#@无检测检验检定记录。

@#@@#@制定设备设施的测检验检定记录。

@#@@#@4@#@侯成伟@#@24@#@未进行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

@#@@#@由公司电工每年进行预防性试验,并形成记录文件留存。

@#@@#@4@#@侯成伟@#@25@#@移动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无测量记录。

@#@@#@定期对移动电气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形成记录,并及时对不合格的移动电气设备进行修复。

@#@@#@6@#@侯成伟@#@26@#@生产车间在用转动机械设备缺少防护罩。

@#@@#@转动机械设备设防护罩。

@#@@#@2@#@侯成伟@#@27@#@部分机械设备检修未制定检修前的方案。

@#@@#@根据检修计划,制定检修前的检维修方案。

@#@@#@2@#@侯成伟@#@七、作业安全@#@28@#@部分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

@#@@#@完善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内容。

@#@@#@4@#@侯成伟@#@29@#@危险作业未实施作业许可。

@#@@#@完善危险作业许可管理,明确责任划分,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

@#@@#@10@#@侯成伟@#@30@#@安全行为辨识及控制措施针对性不强。

@#@@#@安全行为辨识和控制措施的针对性要符合实际。

@#@@#@4@#@侯成伟@#@31@#@喷漆岗位属于要害部位,未执行操作牌制度。

@#@@#@完善要害岗位的操作牌制度,挂牌作业。

@#@@#@20@#@侯成伟@#@32@#@有个人劳保用品发放台账,但现场有员工佩戴不齐全。

@#@@#@加强员工培训。

@#@@#@8@#@侯成伟@#@33@#@厂房缺少限速安全警示标志,无风向标。

@#@@#@增设安全警示标志、风向标。

@#@@#@2@#@侯成伟@#@34@#@油漆供应商资料不全。

@#@@#@索取油漆供应商资质文件、一书一签,完善选用续用等资料文件。

@#@@#@4@#@侯成伟@#@八、隐患排查和治理@#@35@#@隐患排查表内容不全。

@#@ @#@完善隐患排查表的内容。

@#@@#@2@#@侯成伟@#@36@#@未按照“五落实”进行整改。

@#@@#@按照“五落实”进行整改。

@#@@#@10@#@侯成伟@#@37@#@无评估记录。

@#@@#@制定评估记录。

@#@@#@10@#@侯成伟@#@九、危险源监控@#@38@#@危险源管理制度职责、方法等环节不清晰。

@#@@#@完善危险源管理制度中职责、方法等内容。

@#@@#@2@#@王森基@#@39@#@危险源辨识和评估不充分。

@#@@#@完善辨识、评估内容。

@#@@#@2@#@王森基@#@十、职业健康@#@40@#@已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但现场未设立事故柜。

@#@@#@现场设置事故柜。

@#@@#@2@#@王森基@#@41@#@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填写不全。

@#@@#@完善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相关内容。

@#@@#@4@#@王森基@#@42@#@提供的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不全,内容不完善。

@#@@#@与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告知其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2@#@王森基@#@43@#@有申报材料,但未索取回执。

@#@@#@及时联系安监部门,索取备案回执留存。

@#@@#@2@#@王森基@#@十一、应急救援@#@44@#@已制定应急预案,但现场询问有员工不熟悉应急措施。

@#@@#@对全体员工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并做好记录。

@#@@#@2@#@王森基@#@45@#@未进行备案,未通报协作单位。

@#@@#@及时完善公司相关应急预案,及时组织评审,并到高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2@#@王森基@#@46@#@未定期评审和修订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和修订,及时到高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2@#@王森基@#@47@#@应急救援设施不全。

@#@@#@及时补充完善应急救援设施。

@#@@#@1@#@王森基@#@48@#@现场部分灭火器落地防置,未成组布置。

@#@@#@现场按照规范配置灭火器。

@#@@#@2@#@王森基@#@49@#@应急救援物资无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每月实施一次。

@#@@#@4@#@王森基@#@50@#@应急演练记录内容不完善。

@#@@#@完善应急演练资料,并归类整理。

@#@@#@2@#@王森基@#@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处理@#@51@#@建立了事故管理制度,但内容缺乏统计分析、回顾的内容。

@#@@#@事故管理制度中完善统计分析、回顾的内容。

@#@@#@3@#@王森基@#@十三、自评和持续改进@#@52@#@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责任制考核不全。

@#@@#@完善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责任制考核内容。

@#@@#@2@#@王森基@#@53@#@会议纪要记录问题不全面,无纠正、预防管理方案。

@#@@#@建立会议纪要和记录完整,补充纠正、预防管理方案。

@#@@#@2@#@王森基@#@54@#@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未纳入员工年度安全绩效考评。

@#@@#@将评定结果纳入年度员工绩效考核。

@#@@#@1@#@王森基@#@@#@@#@5@#@";i:

13;s:

2514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标准技术标书@#@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标准技术标书@#@编号:

@#@201106052011310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06月@#@目录@#@1总则 1@#@2工作范围 1@#@2.1工程概况 1@#@2.2范围和界限 2@#@2.3服务范围 2@#@3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3@#@4使用条件 4@#@4.1正常使用条件 4@#@4.2特殊使用条件 4@#@5技术要求 4@#@5.1基本参数 4@#@5.2设计与结构要求 8@#@5.3专业接口要求 8@#@6试验 8@#@6.1型式试验 8@#@6.2预鉴定试验 8@#@6.3例行试验 8@#@6.4抽样试验 8@#@6.5竣工试验 8@#@7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9@#@8技术文件要求 9@#@9监造、包装、运输、安装及质量保证 10@#@9.1监造 10@#@9.2包装 10@#@9.3运输 11@#@9.4安装指导 11@#@9.5质量保证 11@#@10设备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 12@#@11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6@#@11.1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6@#@11.2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7@#@12主要元器件来源 17@#@13技术差异表 17@#@14投标方需说明的其他问题 1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标准技术标书@#@1总则@#@1.1本标书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单位填写)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的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下简称XLPE电缆)。

@#@本标书规定了XLPE电缆的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书适用于通常安装和运行条件下的单芯电缆,但不适用于如海底电缆等特殊用途电缆。

@#@@#@1.2本标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凡本标书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标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标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本标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标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本标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7投标方在应标招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标书的技术差异。

@#@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以后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8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标书的要求如实详细地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9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标书并按本标书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标书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2工作范围@#@2.1工程概况@#@本标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见表2.1:

@#@工程概况一览表。

@#@@#@表2.1工程概况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序号@#@名称@#@内容@#@1@#@工程名称@#@2@#@工程建设单位@#@3@#@工程地址@#@2.2范围和界限@#@

(1)本标书适应于所供XLPE电缆的设计、制造、装配、工厂试验、交付、现场安装和试验的指导、监督以及试运行工作。

@#@@#@

(2)运输@#@运输条件:

@#@(项目单位填写)@#@投标方负责从生产厂家至工地现场的运输、装卸及就位。

@#@@#@(3)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

@#@@#@(4)本标书未说明,但又与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运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

@#@@#@2.3服务范围@#@

(1)投标方应按本标书的要求提供(项目单位填写)全新的、合格的XLPE电缆及其附属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

@#@@#@投标方所提供的组件或附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XLPE电缆生产厂应对质量向招标方负责,并提供相应出厂和验收证明。

@#@@#@

(2)供货范围一览表@#@投标方提供的XLPE电缆的具体规格、数量见表2.2:

@#@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

@#@投标方应如实填写“投标方保证”栏。

@#@@#@表2.2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项目要求@#@投标方保证@#@型式、规格@#@数量@#@型式、规格@#@数量@#@(3)工厂试验由投标方在生产厂家内完成,但应有招标方代表参加,参加工厂验收的人数及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

@#@@#@(4)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下由招标方完成,投标方协助招标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备品、备件,做好销售服务工作。

@#@投标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

@#@安装督导的工作范围及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

@#@@#@(5)投标方应协助招标方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6)设计联络会议的地点及招标方参加人员的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

@#@@#@(7)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运。

@#@线路投运并稳定运行后,投标方和招标方(业主)双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制度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

@#@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8)如果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术部分要求,买卖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制造方面的原因,或涉及索赔部分,按商务部分有关条款执行。

@#@@#@3应遵循的主要标准@#@除本标书特殊规定外,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如果投标方选用本标书规定以外的标准时,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供审查和分析。

@#@仅在投标方已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标书规定的标准,并从招标方处获得书面的认可才能使用。

@#@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或英文版本。

@#@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IEC60287电缆载流量计算@#@IEC60332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IEC62067额定电压150kV(Um=170kV)以上至500kV(Um=550kV)挤包绝缘的电力电缆及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GB/T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311.2绝缘配合第2部分: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2952.1~2952.2电缆外护层@#@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3048.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

@#@交流电压试验@#@GB/T3048.11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1部分:

@#@介质损失角正切试验@#@GB/T3048.1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

@#@局部放电试验@#@GB/T3048.13电线电缆第13部分:

@#@冲击电压试验方法@#@GB/T3048.14电线电缆第14部分:

@#@直流电压试验方法@#@GB/T3953电工圆铜线@#@GB/T3956电缆的导体@#@GB/T6995.1~6995.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GB/T18380.11~13、21~22、31~36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GB/T22078.1~22078.3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DL/T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JB5268.2电缆金属套铅套@#@DL/T586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JB/T8137.4电线电缆交货盘型钢复合结构交货盘@#@JB/T10181.1~10181.6电缆载流量计算@#@SH0001电缆沥青@#@@#@4使用条件@#@本设备采购标准要采购的XLPE电缆,其安装地点的实际外部条件见表4.1:

@#@设备外部条件一览表。

@#@投标方应对所提供的相关性能参数在工程实际外部条件下进行校验、核对,使所供设备满足实际外部条件要求及全工况运行要求。

@#@@#@表4.1设备外部条件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序号@#@名称@#@单位@#@数值@#@1@#@环境温度@#@最高日温度@#@℃@#@最低日温度@#@最大日温差@#@2@#@海拔@#@m@#@3@#@太阳辐射强度@#@W/cm2@#@4@#@污秽等级@#@5@#@电缆埋深处最高地温@#@℃@#@6@#@相对湿度@#@最大日相对湿度@#@%@#@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7@#@耐受地震能力(指水平加速度,安全系数不小于1.67,水平加速度应计及设备支架的动力放大系数1.2)@#@g@#@8@#@敷设方式(电缆沟、桥架、排管、隧道)@#@9@#@系统条件@#@系统标称电压:

@#@@#@最高电压:

@#@@#@额定频率:

@#@@#@中性点接地方式:

@#@@#@10@#@设备运输条件@#@4.1正常使用条件@#@4.1.1环境条件@#@1)海拔高度:

@#@<@#@1000m;@#@@#@2)最高环境温度:

@#@+45º@#@C;@#@@#@3)最低环境温度:

@#@-10º@#@C;@#@@#@4)日照强度:

@#@0.1W/cm2(风速0.5m/s);@#@@#@5)土壤温度:

@#@电缆埋深处最高地温:

@#@+30℃;@#@最低地温:

@#@0℃;@#@@#@6)污秽等级:

@#@Ⅰ~Ⅳ级;@#@@#@4.1.2工程条件@#@4.1.2.1系统概况@#@1)系统额定电压:

@#@500kV;@#@@#@2)系统最高电压:

@#@550kV;@#@@#@3)系统额定频率:

@#@50Hz;@#@@#@4)系统接地方式:

@#@中性点有效接地;@#@@#@5)基准雷电冲击耐压水平(BIL):

@#@1550kV;@#@@#@6)电缆线路设计使用年限:

@#@大于30年。

@#@@#@4.1.2.2设计寿命@#@工程使用电力电缆必须是全新的、耐用的,满足作为一个完整产品一般所能满足的全部要求,应保证电力电缆设计寿命大于30年。

@#@@#@4.2特殊使用条件@#@凡不满足4.1条正常使用条件之外的特殊条件,如环境温度、海拔、污秽等级等条件项目单位应在表4.1中明确,且应在招标书的相应技术条款及表10中对有关技术参数及要求加以修正、说明,并在提交需求计划及招标书时向物资部门特别明确。

@#@@#@5技术要求@#@5.1基本参数@#@5.1.1基本要求@#@XLPE电缆应采用VCV立式交联工艺生产,内、外半导电层与绝缘层必须三层共挤;@#@三层共挤工艺完成后应进行去气。

@#@@#@5.1.2导体@#@1)标称截面分别为:

@#@800mm2、1000mm2、1200mm2、(1400mm2)、1600mm2、(1800mm2)2000mm2、(2200mm2)及2500mm2,其中括号内为非优选导体截面。

@#@导体材料应选用铜材,并采用符合GB/T3953规定的TR型软铜线。

@#@@#@2)导体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其结构和直流电阻应符合GB/T22078的规定。

@#@@#@3)标称截面800mm2、1000mm2、1200mm2、1400mm2、1600mm2电缆铜导体中的单线应不少于170根,标称截面1800mm2、2000mm2、2200mm2、2500mm2电缆铜导体中的单线应不少于265根。

@#@@#@4)各种绞合导体不允许整芯或整股焊接。

@#@绞合导体中的单线允许焊接,但在同一层内,相邻两个接头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

@#@@#@5)导体的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6)20º@#@C时导体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GB/T3956和GB/T22078.2中表2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5.1.3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1)屏蔽用半导电料应采用超光滑可交联型半导电材料,并符合GB/T22078的规定。

@#@@#@2)导体屏蔽应由半导电包带和挤包的半导电层组成,其厚度近似值为2.5mm,其中挤包半导电层厚度近似值为2.0mm。

@#@挤包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半导电包带外,并牢固地粘在绝缘层上。

@#@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的交界面应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痕迹。

@#@@#@3)绝缘屏蔽为挤包半导电层,其厚度近似值为1.0mm,绝缘屏蔽应与导体挤包屏蔽层和绝缘层一起三层共挤。

@#@绝缘屏蔽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并牢固地粘附在绝缘层上。

@#@绝缘屏蔽的表面以及其与绝缘层的交界面应光滑,无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5.1.4绝缘@#@1)绝缘材料应为超净化可交联聚乙烯料,其性能应符合GB/T22078的规定。

@#@@#@2)最小工频平均击穿场强应不小于35kV/mm,最小冲击平均击穿场强应不小于70kV/mm。

@#@@#@3)绝缘层的标称厚度应符合GB/T22078的规定,绝缘平均厚度与标称值应为正公差,其公差不大于其标称值的10%+0.1mm。

@#@@#@4)绝缘偏心度不大于5%,即:

@#@@#@@#@其中:

@#@最大绝缘厚度和最小绝缘厚度为同一截面上的测量值。

@#@@#@5)电缆绝缘层允许的杂质、微孔尺寸及数目、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界面突起与微孔的限制应符合GB/T22078的规定。

@#@@#@5.1.5防水层@#@1)径向防水层应采用铅套或皱纹铝套等金属套。

@#@@#@2)对于纵向阻水电缆,绝缘屏蔽与金属套间应有纵向阻水结构,纵向阻水结构应由半导电阻水膨胀带绕包而成,半导电阻水带应绕包紧密、平整、无擦伤。

@#@@#@3)如对电缆导体也有纵向阻水要求时,导体绞合时应绞入阻水绳等材料。

@#@@#@4)阻水材料应与其相邻的其他材料相容。

@#@@#@5.1.6金属屏蔽、金属套@#@1)可用铜丝编织带或金属套等作金属屏蔽。

@#@@#@金属屏蔽、金属套截面应满足系统短路容量的要求。

@#@当金属套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通过增加金属套厚度或增加铜线屏蔽等方式来满足。

@#@@#@2)金属套可为铅套或皱纹铝套,皱纹铝套与铅套均应符合GB/T22078的规定。

@#@铅套应采用符合JB/T5268.2规定的铅合金;@#@皱纹铝套应采用纯度不小于99.6%的铝材制造,铝带的伸长率应不小于16%。

@#@焊接皱纹铝套不得有圆周方向的焊缝,焊缝内壁应平整,焊缝强度须不小于铝套强度,不得有明显突起。

@#@@#@3)皱纹铅套和铝套的厚度应符合GB/T22078的规定。

@#@铅套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其标称厚度的95%-0.1mm,皱纹铝套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其标称厚度的85%-0.1mm。

@#@@#@4)金属套表面应有电缆沥青或热熔胶防腐层,涂覆在金属套上的防腐层应粘着良好,均匀完整,采用的电缆沥青应符合SH0001的规定。

@#@@#@5.1.7非金属外护套@#@采用单层护套结构时,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材料。

@#@此时要求:

@#@@#@1)非金属外护套的性能、厚度及绝缘水平应符合GB/T22078的规定。

@#@@#@2)非金属外护套的表面应有不易脱落的连续性完好的导电层;@#@@#@3)非金属外护套应有良好的防腐蚀、防蚁、防潮和阻燃性能;@#@@#@4)隧道内电缆非金属外护套应采用低烟低卤阻燃料,燃烧试验应取得国家消防部门认可的试验报告。

@#@@#@外护套需增加“退灭虫”(“Termigon”)或“退敌虫”防蚁护层时,采用双层护套结构,其中内层护套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护套料,外层护套应采用“退灭虫”(“Termigon”)或“退敌虫””防蚁护套料。

@#@此时要求:

@#@@#@1)内层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厚度应为4.0~4.5mm,外层防蚁护套厚度应为2.0±@#@0.1mm。

@#@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宜选用红色添加剂,以示和外层防蚁护套区别。

@#@@#@2)电缆的防蚁性能应满足GB/T2951.38根据蚁巢法达到1级蛀蚀等级,并提供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抗白蚁试验报告。

@#@@#@3)防蚁护套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尤其是蚂蚁分泌的甲酸)、耐磨性和弹性。

@#@表面应具有较高的光洁度。

@#@@#@4)防蚁护套的绝缘水平应符合DL401的规定。

@#@@#@5)非金属外护套的表面应有不易脱落的连续性完好的导电层。

@#@@#@5.2设计与结构要求@#@1)电缆牵引头应压接在导体上,与金属套的密封优先采用焊接密封,密封性能良好,并能承受与电缆相同的敷设牵引力和侧压力。

@#@@#@2)电缆内端头采用钢制或铝制封帽,与金属套的密封采用铅封或焊接密封,密封性能良好。

@#@@#@3)对皱纹铝套电缆,每盘电缆应向金属套内充入氮气,以便监测电缆金属套、牵引头或内端头在敷设前是否完好。

@#@@#@5.3专业接口要求@#@5.3.1电缆附件接口@#@投标方应确保供货产品参数必须与投标文件一致,以便与电缆附件配合。

@#@@#@6试验@#@XLPE电缆应由技术检查部门进行检验,应保证全部交货的XLPE电缆符合本规范的要求,用户有权按本规范的规定对XLPE电缆进行检验。

@#@@#@XLPE电缆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预鉴定试验、例行试验、抽样试验和竣工试验。

@#@具体的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与引用的标准IEC62067、GB/T22078及本规范的要求一致。

@#@@#@6.1型式试验@#@试验项目、方法和要求应符合GB/T22078.1第12条的规定。

@#@@#@6.2预鉴定试验@#@试验项目、方法和要求应符合IEC62067和GB/T22078.1第13条的规定。

@#@@#@6.3例行试验@#@试验范围:

@#@在所有制造电缆长度上进行。

@#@@#@试验项目、方法和要求应符合GB/T22078.1第9条的规定。

@#@对有空隙的皱纹铝套,应增加对金属套充氮气0.4Mpa、30分钟无泄漏的气密性试验。

@#@@#@6.4抽样试验@#@试验范围和频度:

@#@按GB/T22078.1第10条的规定。

@#@@#@试验项目、方法和要求应符合GB/T22078.1第10条的规定;@#@微孔、杂质及界面突起的试验测定方法应参照GB/T22078.1中附录E的规定。

@#@对焊接波纹铝套结构应检查尺寸,且铝套内壁在焊缝处应无凸起。

@#@@#@6.5竣工试验@#@6.5.1主绝缘电阻测量@#@测量每相导体与金属屏蔽(金属套)间的绝缘电阻。

@#@@#@6.5.2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测量每相金属屏蔽(金属套)与大地之间的绝缘电阻。

@#@@#@6.5.3导体电阻测量@#@测量每相导体直流电阻。

@#@@#@6.5.4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在导体与金属屏蔽(金属套)间施加交流试验电压320kV、持续时间60分钟。

@#@交流试验电压波形应基本为正弦波,试验电压频率应为20~300Hz。

@#@@#@6.5.5电缆线路工频参数测量@#@测量电缆线路正序、零序阻抗;@#@测量导体与金属屏蔽间的电容,其值与设计值的正偏差应不大于8%。

@#@@#@6.5.6外护层耐压试验@#@在每相金属屏蔽、金属套与大地间施加直流试验电压10kV、1分钟。

@#@@#@7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制造厂应该提供有关设备对环境影响所需要的材料。

@#@任何已知的化学危险和环境危害应在手册或使用说明中明确。

@#@@#@制造厂应该对有关设备的不同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拆除的程序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再循环使用的可能性给予简要说明。

@#@@#@8技术文件要求@#@投标方应承诺在签订合同内(项目单位填写)提供以下所列(但不限于下列资料、图纸、文件,投标方应承诺提供招标方提出的所有所需资料、图纸、文件供工程设计、安装、运维使用)的图纸、资料、文件纸质版6套,电子版光盘2套(含AutoCAD图)。

@#@@#@8.1技术资料和图纸@#@8.1.1鉴定证书、型式试验报告及最新的国家技术监督局抽检报告。

@#@@#@8.1.2电缆断面图及结构尺寸(注明每部分厚度、外径及其公差)。

@#@@#@8.1.3电缆的规格说明(如:

@#@电性能参数、弯曲半径等)。

@#@@#@8.1.4牵引头和封帽的结构图。

@#@@#@8.1.5各类计算书(含依据的计算公式、有关参数选择和计算结果):

@#@@#@1)持续(100%负荷率)运行载流量(计算应循依IEC60287等公认标准方法);@#@@#@2)短时过负荷曲线;@#@@#@3)电缆导体以及金属屏蔽(金属套)的短路热稳定校验;@#@@#@4)绝缘厚度的确定。

@#@@#@8.1.6绝缘的最小工频平均击穿场强和最小冲击平均击穿场强的试验报告。

@#@@#@8.1.7外护套防白蚁、阻燃的试验报告。

@#@@#@8.1.8原材料来源(含绝缘料、半导电料的供货商及其牌号)、性能指标和参数。

@#@@#@8.1.9供货记录。

@#@@#@8.2设计联络@#@1)投标方应在技术协议签订后的天内(项目单位填写)向招标方提供正式版的用于设计、设备监造和检验、现场安装和调试以及运行维护方面的图纸、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同时向招标方设计代表提供拷贝磁盘2份(图纸为AutoCAD2000版、文字资料为Word97版)。

@#@@#@2)投标方应按设计需要随时开展设计联络工作,提供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以保证招标方工期要求。

@#@@#@3)投标方提供的图纸必须经招标方代表确认。

@#@@#@9监造、包装、运输、安装及质量保证@#@9.1监造@#@1)投标方必须在签订合同后10天之内以书面形式提供所供设备的制造进度表。

@#@按照DL/T586的要求,招标方可随时进厂监造。

@#@监造和检验人员有权了解生产过程、查询质量记录和参加各种试验。

@#@@#@2)监造范围包括设备的设计、加工、制造、储运、材料采购、组装和试验等重要过程,关键部件的质量控制,进行见证、检验和审核。

@#@@#@3)运行单位的工厂监造和检验工作,不减少投标方对产品的质量责任,监造和检验人员不签署任何质量证明。

@#@@#@4)投标方应在出厂前提前至少5个工作日书面通知招标方进行出厂试验监督。

@#@@#@9.2包装@#@1)XLPE电缆外护套表面应标明电缆制造厂、型号、电压、规格、生产年份、盘号和计米等不易脱落的标志,其标志应符合GB/T6995的规定。

@#@@#@2)XLPE电缆应卷在符合标准的缆盘上,电缆两端头应加防护套,外端头应装有牵引头。

@#@电缆盘为型钢焊接结构,外护板用薄钢板制作并易于拆除。

@#@电缆盘应平稳放置及固定在托盘上,外护板与电缆盘的固定不得采用焊接。

@#@对电缆盘的其他要求应符合JB/T8137的规定。

@#@@#@3)电缆应能够在电缆盘上做外护层耐压试验,即在外护套上施加直流电压25kV、1min。

@#@@#@4)每盘皱纹铝护套电缆,电缆金属套内应充入压强为0.4Mpa的氮气,以便于监视电缆在运输过程的损伤。

@#@@#@5)电缆盘上有下列文字和符号标志:

@#@@#@a)招标方名称@#@b)制造厂名和制造日期@#@c)电缆型式(电压、规格和截面)@#@d)电缆长度@#@e)电缆盘总重@#@f)表示电缆盘滚动方向和起吊点的符号@#@g)电缆盘规格:

@#@直径、中心孔径、外宽尺寸@#@h)电缆盘编号@#@i)合同号@#@j)必要的警告文字和符号@#@6)每盘电缆应有制造厂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7)随电缆一起提供的技术文件(产品包装清单、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主要外购件的产品合格证、例行试验与抽样试验报告、每盘电缆的绝缘电阻试验结果(归算至20°@#@C)、安装、使用及维护说明书等)应完整无缺,并装在不透水的袋内。

@#@@#@9.3运输@#@1)电缆应尽量避免露天存放。

@#@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搬运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

@#@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的方法固定,防止在运输中相互碰撞、滚动或翻倒。

@#@@#@2)随同运输的产品应附有装箱清单,产品所需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

@#@@#@9.4安装指导@#@制造厂在安装和启动时应安排技术人员提供现场安装指导服务,提出技术建议。

@#@@#@9.5质量保证@#@1)";i:

14;s:

15291:

"2008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优化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李劲柏 刘复平@#@(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 湖南长沙市 410007)@#@摘要:

@#@针对某国产300MW亚临界机组存在的单阀方式下负荷自发扰动,顺序阀方式下负荷突变等问题进行了阀门流量特性曲线优化试验,提高了机组负荷控制的稳定性,同时也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解决了机组原设计中阀门流量存在的问题,优化的结果在同类型机组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阀门流量特性 优化 安全 经济@#@1前言@#@目前火力发电机组汽轮机大部分采用DEH控制,DEH系统提供阀门管理和单阀/顺序阀切换功能。

@#@在单阀方式下,高调门保持相同开度,汽轮机全周进汽,有利于汽轮机本体均匀受力受热,但低负荷时节流严重,经济性差。

@#@在顺序阀的方式下,高调门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启,通过减少调门开度过低造成的节流损失,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益。

@#@@#@阀门流量特性曲线就是阀门开度与通过阀门的蒸汽流量的对应关系,DEH系统阀门流量特性曲线是如果与实际阀门流量相差较大,在机组变负荷和一次调频时,可能出现负荷突变和调节缓慢的问题,造成机组控制困难,影响了机组的安全性和变负荷能力。

@#@在顺序阀方式下,如果调节阀门重叠度设置不合理,也会影响机组投入顺序阀的经济性。

@#@@#@通过对DEH系统阀门流量特性进行优化,计算出切合机组实际情况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使机组在单阀/顺序阀切换过程更平稳,负荷扰动更小,主汽温度、主汽压力等参数更为稳定,瓦温、振动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增强机组变负荷和一次调频的能力,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控制的稳定性。

@#@@#@2某300MW机组的阀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2007年10月,我们对某电厂300MW机组进行了DEH系统阀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

@#@该机组是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提供的300MW亚临界机组,DEH采用ABB北京贝利公司与INFI-90分散控制系统软硬件一体化的ETSI。

@#@该机组在投入运行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顺序阀方式下变负荷和一次调频时有比较大的负荷突变,突变值可达到30MW或更多,同时引起汽机轴系振动变化,负荷突变区在200MW左右,正是机组低负荷运行的主要工作区域,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单阀方式下,当阀位开度指令在90%时,机组负荷有自发的波动,功率回路和协调不能投入,机组控制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决定进行阀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使机组根据优化整定后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进行单阀/顺序阀管理,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控制的稳定性。

@#@@#@2.1试验过程@#@阀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分顺序阀和单阀两种方式下进行。

@#@在顺序阀方式下,DEH开环控制,机组开始负荷在190MW左右,控制主汽压力在15.4MPa左右,CV3、CV4阀全关,此时阀门流量总指令值约68%。

@#@以0.3%~2%一级的速度增加阀门流量总指令(每增加一级后,稳定1~2分钟,以保持主汽压的稳定)直到CV3、CV4阀全开,流量指令为100%的工况。

@#@然后进行单阀/顺序阀切换。

@#@切换后,在单阀方式下,以0.3%~2%一级的速度减少阀门流量总指令(每减少一级后,稳定1~2分钟,以保持主汽压的稳定)直到机组负荷为180MW左右时结束试验,试验过程中保持主汽压、主汽温度、真空的相对稳定。

@#@记录机组第一级压力、主汽压力、CV1~4阀后压力、发电机功率、CV1~4阀位、阀位指令、负荷指令等参数。

@#@@#@2.2顺序阀方式下阀门流量特性的优化计算@#@将顺序阀方式下阀门流量特性试验数据经整理后如下表,其中流量差值指流量指令与计算流量的差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目前的流量指令在68%左右、70%~75%、81%~87%这三个区段时,与计算得出的阀门计算流量之间差值较大,特别是流量指令从68%变化到72.1%时,计算流量的差值从9.3%变化到-4.2%。

@#@试验时各流量指令下机组负荷占额定功率的比值,与计算得出的阀门计算流量比较接近,与目前的流量指令相差较大。

@#@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顺序阀控制方式下阀门流量特性曲线与实际情况严重不吻合,存在优化空间。

@#@@#@流量指令(%)@#@机组功率(MW)@#@主汽压力(MPa)@#@调节级@#@压力(MPa)@#@CV1、2@#@指令(%)@#@CV3@#@指令(%)@#@CV4@#@指令(%)@#@计算流量(%)@#@流量差值(%)@#@68.0@#@184.4@#@15.411@#@7.450@#@39.2@#@0.1@#@-0.2@#@58.7@#@9.3@#@68.2@#@188.7@#@15.354@#@7.674@#@40.3@#@0.6@#@-0.2@#@60.7@#@7.5@#@68.6@#@199.6@#@15.504@#@8.252@#@42.8@#@1.8@#@-0.2@#@64.6@#@4@#@69.2@#@214.8@#@15.617@#@8.851@#@45.8@#@3.3@#@-0.2@#@68.8@#@0.4@#@70.1@#@225.3@#@15.630@#@9.311@#@51.0@#@6.0@#@-0.2@#@72.3@#@-2.2@#@71.1@#@232.0@#@15.379@#@9.478@#@56.5@#@8.5@#@-0.2@#@74.8@#@-3.7@#@72.1@#@237.0@#@15.421@#@9.686@#@62.1@#@11.0@#@-0.2@#@76.3@#@-4.2@#@73.1@#@237.8@#@15.379@#@9.762@#@67.2@#@11.4@#@0.0@#@77.1@#@-4@#@75.1@#@241.9@#@15.298@#@9.846@#@78.7@#@12.1@#@0.0@#@78.1@#@-3@#@77.1@#@244.9@#@15.454@#@9.990@#@88.7@#@12.8@#@0.0@#@78.5@#@-1.4@#@79.1@#@247.3@#@15.548@#@10.080@#@98.0@#@13.7@#@0.0@#@78.7@#@0.4@#@81.1@#@246.4@#@15.561@#@10.084@#@98.0@#@15.6@#@0.0@#@78.7@#@2.4@#@83.1@#@247.3@#@15.454@#@10.152@#@98.0@#@18.2@#@0.0@#@79.8@#@3.3@#@85.1@#@250.8@#@15.292@#@10.292@#@98.0@#@20.5@#@0.0@#@81.7@#@3.4@#@87.1@#@257.7@#@15.304@#@10.631@#@98.0@#@24.3@#@0.0@#@84.3@#@2.8@#@88.1@#@275.3@#@15.461@#@11.319@#@98.0@#@32.6@#@9.9@#@88.9@#@-0.8@#@88.5@#@280.4@#@15.461@#@11.557@#@98.0@#@36.0@#@10.0@#@90.8@#@-2.3@#@90.5@#@283.0@#@15.398@#@11.720@#@98.0@#@56.3@#@11.0@#@92.4@#@-1.9@#@92.5@#@284.6@#@15.392@#@11.765@#@98.0@#@84.2@#@12.3@#@92.8@#@-0.3@#@95.0@#@285.8@#@15.411@#@11.844@#@98.0@#@98.0@#@16.1@#@93.3@#@1.7@#@97.0@#@287.2@#@15.173@#@11.924@#@98.0@#@98.0@#@21.4@#@95.4@#@1.6@#@98.0@#@288.7@#@15.066@#@12.016@#@98.0@#@98.0@#@25.9@#@96.8@#@1.2@#@99.0@#@290.0@#@14.960@#@12.137@#@98.0@#@98.0@#@34.0@#@98.5@#@0.5@#@100.0@#@294.2@#@14.972@#@12.332@#@98.0@#@98.0@#@98.0@#@100.0@#@0@#@根据试验数据,经过合理简化、投影计算及选取合适的重叠度,我们拟合出与实际情况较吻合的顺序阀方式下优化后阀门流量特性函数如下表,优化前后阀门特性曲线图对比如图1所示。

@#@@#@流量指令(%)@#@CV1、CV2指令(%)@#@流量指令(%)@#@CV3指令(%)@#@流量指令(%)@#@CV4指令(%)@#@0.0@#@0.0@#@76.3@#@0.0@#@91.6@#@0.0@#@0.1@#@9.5@#@78.1@#@11.0@#@92.4@#@9.5@#@11.4@#@13.4@#@78.7@#@13.4@#@93.3@#@16.1@#@23.3@#@17.3@#@84.3@#@24.3@#@96.8@#@25.9@#@58.7@#@39.2@#@88.9@#@32.6@#@98.5@#@34.0@#@68.8@#@45.8@#@90.8@#@36.0@#@99.2@#@37.0@#@72.3@#@51.0@#@92.4@#@56.3@#@99.7@#@47.3@#@74.8@#@56.5@#@92.8@#@84.2@#@100.0@#@100.0@#@76.3@#@62.1@#@93.3@#@100.0@#@78.1@#@78.7@#@100.0@#@100.0@#@78.7@#@100.0@#@100.0@#@100.0@#@图1顺序阀方式下阀门流量原特性曲线与新特性曲线对比图@#@2.3单阀方式下阀门流量特性的优化计算@#@将单阀方式下阀门流量特性试验数据经整理后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当目前的流量指令在60%~90%之间时与计算得出的阀门计算流量之间差值较大,在60%左右时甚至差值达到了26.8%;@#@特别是目前的流量指令从94%变化到91%时,其与计算流量的差值从7.7%变化到20.5%,严重影响了控制的稳定性。

@#@而试验时各流量指令下机组负荷占额定功率的比值,与计算得出的阀门计算流量也比较接近,与目前的流量指令相差较大。

@#@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单阀控制方式下阀门流量特性曲线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

@#@@#@流量指@#@令(%)@#@功率@#@(MW)@#@主汽@#@压力(MPa)@#@调节级@#@压力(MPa)@#@CV1~3指令(%)@#@CV4指令(%)@#@计算流量(%)@#@流量差值(%)@#@100.0@#@296.1@#@15.066@#@12.404@#@100.5@#@99.5@#@100.0@#@0.0@#@98.0@#@286.8@#@15.129@#@11.984@#@47.0@#@44.0@#@96.2@#@1.8@#@97.0@#@283.6@#@15.248@#@11.828@#@42.9@#@39.8@#@94.2@#@2.8@#@96.0@#@273.8@#@15.091@#@11.405@#@40.2@#@35.6@#@91.8@#@4.2@#@95.0@#@265.1@#@15.016@#@11.011@#@37.6@#@33.6@#@89.1@#@5.9@#@94.0@#@260.1@#@15.335@#@10.891@#@35.8@#@32.2@#@86.3@#@7.7@#@93.0@#@248.9@#@15.292@#@10.302@#@34.1@#@30.8@#@81.8@#@11.2@#@92.5@#@242.0@#@15.423@#@10.030@#@33.2@#@30.1@#@79.0@#@13.5@#@92.0@#@228.4@#@15.261@#@9.483@#@32.3@#@29.5@#@75.5@#@16.5@#@91.5@#@220.2@#@15.148@#@9.025@#@31.4@#@28.8@#@72.4@#@19.1@#@91.0@#@209.0@#@15.085@#@8.757@#@31.0@#@28.5@#@70.5@#@20.5@#@90.5@#@205.5@#@14.960@#@8.541@#@30.7@#@28.2@#@69.3@#@21.2@#@90.0@#@202.8@#@14.966@#@8.402@#@30.5@#@28.0@#@68.2@#@21.8@#@89.0@#@198.5@#@15.035@#@8.168@#@30.0@#@27.6@#@66.0@#@23.0@#@88.0@#@192.0@#@15.167@#@7.948@#@29.5@#@27.1@#@63.6@#@24.4@#@87.0@#@186.0@#@15.295@#@7.714@#@29.0@#@26.7@#@61.3@#@25.7@#@86.0@#@182.5@#@15.523@#@7.562@#@28.5@#@26.3@#@59.2@#@26.8@#@以试验中的计算流量作为流量指令,经过简化及计算,保留原有的预启开度,我们可以拟合出与实际情况较吻合的单阀方式下新阀门流量特性函数如下表所示,新阀门特性曲线图与原阀门特性曲线图的对比如图2所示:

@#@@#@流量指令(%)@#@CV1~CV3指令(%)@#@流量指令(%)@#@CV4指令(%)@#@0.0@#@-3.0@#@0.0@#@-3.0@#@0.1@#@9.53@#@0.1@#@9.5@#@7.424@#@10.89@#@7.424@#@10.735@#@59.2@#@28.5@#@68.2@#@28.0@#@70.5@#@31.0@#@70.5@#@28.5@#@81.8@#@34.1@#@81.8@#@30.8@#@86.3@#@35.8@#@86.3@#@32.2@#@89.1@#@37.6@#@89.1@#@33.6@#@94.2@#@42.9@#@91.8@#@35.6@#@96.2@#@47.0@#@94.2@#@39.8@#@100.0@#@100.5@#@96.2@#@44.0@#@100.0@#@100.5@#@图2 单阀方式下阀门流量原特性曲线与新特性曲线对比图@#@3阀门流量特性优化后安全性和经济性质比较分析@#@如果机组在210MW左右负荷,处于单阀控制方式下,在15.2MPa的主汽压力下,此时机组的流量指令在91%左右,在原特性曲线的情况下,如果要求增加9MW负荷,也就是3%的流量指令,在DEH开环控制下,流量指令将增加到94%左右,此时机组负荷可能增加到260MW,增加值达到50MW,相差过大。

@#@由于在机组投入协调控制时,DEH类似开环控制,虽然汽机主控回路可以保持机组负荷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可避免出现大的超调。

@#@如果机组在投入一次调频后,更可能出现大的超调,影响机组控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顺序阀控制方式下,如果机组在180MW左右负荷,在15.2MPa的主汽压力下,此时机组的流量指令在68%左右,在原特性曲线的情况下,如果要求增加9MW负荷,也就是3%的流量指令,在DEH开环控制下,流量指令将增加到71%左右,此时机组负荷可能增加到232MW,增加值达到52MW,一样不可避免出现大的超调。

@#@负荷的超调,同时将引起汽机轴系振动变化,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对于一台机组来说,如果部分区段可能发生负荷超调,那么在另一部分区段比实际曲线要平缓,该机组也有相当一部分区段在增加流量指令时基本上没有负荷增加,这一样会影响机组在投入AGC和一次调频时的性能。

@#@@#@该机组采用优化后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后,控制的稳定性明显改善,负荷的稳定也使锅炉的燃烧更加稳定,以前一直不能投入的一次调频也能够正常投入了,AGC负荷控制的跟随性大幅度改善。

@#@@#@由于机组只有在顺序阀方式下才存在通过阀门流量特性曲线改变节能的情况,下面是顺序阀控制方式下,机组在60-80%负荷下的阀门开度情况:

@#@@#@流量指令(%)@#@机组功率(MW)@#@主汽压力(MPa)@#@CV1、2@#@指令(%)@#@CV3@#@指令(%)@#@实际流量(%)@#@修正的CV1-2@#@指令(%)@#@修正的CV3@#@指令(%)@#@68.0@#@184.4@#@15.411@#@39.2@#@0.1@#@58.7@#@39.2@#@0@#@68.2@#@188.7@#@15.354@#@40.3@#@0.6@#@60.7@#@68.6@#@199.6@#@15.504@#@42.8@#@1.8@#@64.6@#@69.2@#@214.8@#@15.617@#@45.8@#@3.3@#@68.8@#@45.8@#@0@#@70.1@#@225.3@#@15.630@#@51.0@#@6.0@#@72.3@#@51.0@#@0@#@71.1@#@232.0@#@15.379@#@56.5@#@8.5@#@74.8@#@56.5@#@0@#@72.1@#@237.0@#@15.421@#@62.1@#@11.0@#@76.3@#@62.1@#@0@#@73.1@#@237.8@#@15.379@#@67.2@#@11.4@#@77.1@#@67.2@#@5@#@75.1@#@241.9@#@15.298@#@78.7@#@12.1@#@78.1@#@78.7@#@11@#@77.1@#@244.9@#@15.454@#@88.7@#@12.8@#@78.5@#@98@#@13@#@在原特性曲线的情况下,从180MW~240MW区段都存在三个调门节流的情况,机组实际运行中,为了避开流量突变区,一般选择在CV1、CV2开度62%,CV3开度11%的工况下变压运行(在其它工况下,由于调门节流存在轴系振动不稳定的情况)。

@#@在新的特性曲线的情况下,通过减少CV1、CV2和CV3的重叠度,一般只选择在CV1、CV2开度比较大,CV3全关的工况运行,减少了一个调门节流,加上在新的特性曲线下可以进一步优化主汽压滑压曲线,在低负荷下可以减少2g/KWh的煤耗(包括通过优化主汽压滑压等措施),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4结论@#@由于汽机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有相当多的机组存在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有的还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同时机组的调门进行检修或更换后,都有可能改变原来的特性曲线,需要进行一定的再调整。

@#@为提高机组AGC和一次调频的性能和节能降耗,需要对这些机组进行优化试验。

@#@从我们试验和优化后的某厂300MW机组和某厂200MW机组的应用情况看,都提高了控制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培全,《DEH阀门流量特性试验》,《山东省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2004年@#@[2]《DEH系统阀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总结报告》(刘复平等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3]《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DEH系统阀门流量特性优化试验报告》(刘复平朱晓星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作者简介:

@#@@#@刘复平(1973—),男,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发电厂控制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汽机调速系统特性的研究。

@#@@#@李劲柏(1964—),男,热工自动化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发电厂控制系统先进控制策略,汽机调速系统特性的研究。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东塘水电大院62号:

@#@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热控技术研究所@#@邮编:

@#@410007@#@电话:

@#@0731-5542744 13387319881@#@E-mail:

@#@liufpmmc@@#@1234@#@";i:

15;s:

3764:

"@#@培训心得@#@8月28日这一天我们揣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参加培训,刚到这边感觉很不适应这边的气候。

@#@傍晚,我们领了培训资料和军训服准备开始即将到来的培训,第二天我们便开始军训,听着教官的一声声口令,仿佛我们还停留在大一的时刻,但时光蹉跎,我已经长大,不再是懵懵懂懂的那个少年,而今我已光荣的成为南网人,当我们喊着“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口号时,心中多了一份骄傲和责任。

@#@军训期间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做到最好,虽然有些热,但想着一个合格的南网人应该不惧困苦,迎难而上。

@#@教官教我们打军体拳,更是增强了我们的霸气。

@#@白驹过隙般,不知不觉一天半的军训已结束,紧接着我们开始上课培训。

@#@@#@首先刘朝红讲师为我们讲述了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提升,让我对团队建设及执行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明白执行力的重要性。

@#@后来来自各个供电局的讲师为我们讲述了许多东西,使我受益匪浅。

@#@加深了我对南网的认知,对自己某一些方面的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我们讲解了南网战略,南网文化以及如何工作如何做人做事等。

@#@其中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深深的撞击我的内心,它非常有利于我们明确目标,使本人和组织了解个人实力,自己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了解自己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追求,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

@#@@#@培训期间安全教育让我对生命产生无比的敬畏。

@#@安全是电力行业最重要的保障。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来说,安全永远是最主要的,当那惨不忍睹的画面在一次出线在我的眼前时,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瞬间化为乌有,就这样带走多少家庭的幸福,带走了多少亲人的眼泪,带走了多少员工的梦想,带走了多少企业的期望,同时也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反思,如果我们每个员工都能时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牢记于心,时刻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敌人作斗争,那么“一切事故都可预防”的安全理念就会得以实现。

@#@@#@南方电网长期发展战略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让我真正领会了南方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了解云南电网公司的历史,现状和愿景,树立企业的自豪感,激发积极工作,努力工作的动力与激情。

@#@整个培训都是以互动形式进行的,在互动的过程中让我更加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是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一个机会。

@#@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沟通,有一个好的表达能力,在这里我体会到了锻炼的美好。

@#@@#@几天的培训忙碌而充实,在这几天的日子里我明白了团结,学会了坚强,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复杂的事情耐心做,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的道理。

@#@“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的前程指明了方向,我相信,在南方电网公司这个大家庭里,我的人生将会变得灿烂辉煌。

@#@@#@最后,衷心的感谢公司给我们新员工这次培训的机会,从来到公司报道,公司一直对我们新来的员工满怀关怀,让我一个外地人感到家的温暖,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迎接以后的工作,努力学习,将这次培训所学内容很好的运用到工作当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做出应有的贡献!

@#@@#@@#@";i:

16;s:

23026:

"@#@目录@#@1概述 1@#@2废水来源及水质水量 1@#@3设计依据 3@#@4设计原则 4@#@5设计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要求 4@#@6工艺选择 5@#@7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 8@#@8主要建、构筑物工艺参数 11@#@9主要设备工艺参数 12@#@10投资估算 18@#@11经济技术指标 21@#@12处理效果及承诺 22@#@附图:

@#@@#@1.平面布置图@#@2.工艺流程图@#@1概述@#@**公司是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家汽车配件高科技重点民营企业,主要为北汽福田、三一重工等汽车、工程机械龙头企业配套生产汽车钢板弹簧。

@#@@#@该公司拟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50亩,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轮辋滚型成型工艺,变截面等强度轮辐旋压工艺和阴极电泳涂装技术,购入轮辋焊缝处理滚压线、滚型机、旋压机、1250吨重型机械压力机、1000吨大型液压机、自动化焊接生产流水线、酸洗磷化流水线、阴极电泳涂装线、车轮冲击式试验机、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机等先进生产与试验设备,配套建设一栋建筑面积为18000m2的大型现代标准联合工业厂房及相关公用辅助设施,形成年产120万套各型轿车、卡车汽车钢圈的生产能力,建设我省汽车钢圈生产基地,为将企业下一步建设成面向国内、国外市场先进的大型汽车钢圈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根据环保法规要求:

@#@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需配套建设一座工业污水处理站,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污水。

@#@为此**公司特委托我公司对此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方案设计,我公司技术人员经过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后,我公司遵循运行可靠、管理方便、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的原则,提交本方案设计。

@#@@#@2废水来源及水质水量@#@**公司正常生产时产生的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

(1)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涂装车间的涂装废水。

@#@涂装车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有:

@#@脱脂废液、表调废液、磷化废液、电泳废液;@#@脱脂清洗废水、磷化清洗废水、电泳清洗废水、喷漆渣池换液废水。

@#@@#@①脱脂清洗废水@#@脱脂清洗废水主要为涂装车间预脱脂、脱脂工序产生,此工序的脱脂废水、喷式水洗废水产自溢流工艺,废水由前处理线的脱脂清洗工序连续排放68.5m3/d,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悬浮物和pH(强碱弱酸盐,pH为8~9)等。

@#@@#@脱脂液则通过备用的置换槽置换循环回用。

@#@@#@②磷化清洗废水@#@磷化清洗废水主要为涂装车间前处理的磷化工序,废水连续排放101.5m3/d,主要污染物为COD、PO43-、SS、Zn2+、Ni2+等。

@#@@#@磷化液通过备用的置换槽置换循环回用。

@#@@#@③电泳清洗废水@#@电泳清洗废水主要为涂装车间车身电泳后水洗工序清洗废水,电泳工艺使用无铅、无苯的水溶性电泳涂料,废水连续排放101.5m3/d,主要污染物为COD、SS等。

@#@@#@电泳液通过超滤处理循环回用一段时间后,定期排放。

@#@@#@④喷漆废水@#@喷漆废水主要为喷漆室水幕除漆工段产生,废水循环利用,定期排放(每月一次,每次8m3),主要污染物为COD、SS等。

@#@@#@⑤冲洗地面含油废水@#@主要是生产车间冲洗地面排放的含油废水,排放量36m3/d;@#@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SS等。

@#@@#@以上为通胜公司正常生产时产生的生产废水,合计约315.5m3/d。

@#@@#@

(2)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来自员工办公生活污水(含食堂含油污水),生活污水量约为16m3/d,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SS、NH3-N、动植物油类等。

@#@@#@各部分废水与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2-1。

@#@@#@表2-1污水产生工序和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单位:

@#@mg/L@#@产生环节@#@排水周期@#@排水量@#@pH@#@SS@#@BOD5@#@CODCr@#@石油类@#@氨氮@#@Zn2+@#@Ni2+@#@PO43-@#@脱脂废水@#@连续@#@68.5m3/d@#@8~10@#@300@#@200@#@1500@#@250@#@10@#@脱脂废液@#@间断@#@17.5m3/a@#@11~12@#@250@#@250@#@2200@#@500@#@270@#@脱脂废液@#@间断@#@26m3/a@#@11~13@#@250@#@250@#@2200@#@500@#@100@#@表调废液@#@间断@#@29m3/a@#@8~10@#@250@#@35@#@65@#@500@#@0.2@#@30@#@磷化废液@#@间断@#@26m3/a@#@3~4@#@750@#@75@#@145@#@500@#@245@#@54@#@430@#@磷化废水@#@连续@#@101.5m3/d@#@4~6@#@80@#@50@#@80@#@20@#@15@#@3@#@50@#@电泳废液@#@间断@#@32.5m3/a@#@2~4@#@300@#@1000@#@10000@#@150@#@电泳废水@#@连续@#@101.5m3/d@#@5~6.5@#@50@#@500@#@3000@#@5@#@喷漆废水@#@间断@#@8m3/月@#@8~9@#@500@#@1000@#@5000@#@5@#@含油废水@#@间断@#@36m3/d@#@8@#@80@#@100@#@300@#@60@#@10@#@生活污水及其他@#@连续@#@16m3/d@#@7@#@1500@#@160@#@250@#@5@#@35@#@3@#@3设计依据@#@3.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3.2《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3.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3.5《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T2932-99)@#@3.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3.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3.10《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3.11《**公司年产120万套汽车钢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12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技术资料。

@#@@#@4设计原则@#@4.1严格遵守国家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令、法规和标准;@#@@#@4.2采用实用、可靠、先进的工艺技术,并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投产后运行稳定,易于操作、管理和维护;@#@@#@4.3根据不同污水的水质情况,为确保处理效果,考虑采用不同的工艺对不同水质的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再混合处理;@#@@#@4.4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建、构筑物尺寸和布置形式,尽量减少占地面积;@#@@#@4.5在确保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前提下,合理确定设计参数,使工程投资省、运行管理费用低,经济合理。

@#@@#@5设计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要求@#@5.1设计处理能力@#@根据该废水中的各工序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本方案设计拟将脱脂废水(68.5m3/d)、脱脂废液(43.5m3/a)、表调废液(29m3/a)、电泳废液(32.5m3/a)、电泳废水(101.5m3/d)、喷漆废水(8m3/月)、地面冲洗废水(36m3/d)等含油废水混合均质后进入预处理设施。

@#@考虑生产发展,该预处理部分设计处理能力为240m3/d,即含油废水预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0m3/h。

@#@@#@将磷化废水(101.5m3/d)和磷化废液(26m3/a)含重金属离子及磷酸根废水混合均质后与含油废水预处理出水一起进入物化处理系统。

@#@该物化处理部分水设计处理能力为360m3/d,即每小时处理能力为15m3/h。

@#@@#@故本方案设计废水处理能力为360m3/d。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经城市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5.2出水水质要求根据《**公司年产120万套汽车钢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要求:

@#@磷化废水出水执行《污水中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厂区污水处理站与污水总排口执行《污水中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各项污染物指标见表5-1。

@#@@#@表5-1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mg/L(pH除外)@#@pH@#@SS@#@BOD5@#@CODCr@#@总铅@#@总镍@#@磷酸盐@#@(以P计)@#@总锌@#@石油类@#@6~9@#@400@#@300@#@500@#@1.0@#@1.0@#@/@#@5.0@#@30@#@6工艺选择@#@该废水既含有较高浓度的锌、镍等重金属离子和磷酸盐,又含有高浓度的CODCr、石油类等有机污染物,污染成分复杂。

@#@我公司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针对该废水水质特点,考虑运行成本和处理效果,对于该废水的处理拟采用先分质预处理,再混合处理工艺。

@#@@#@6.1前处理@#@6.1.1脱脂废水、脱脂废水(液)、表调废液、电泳废液、电泳废水、喷漆废水和冲洗地面含油废水的预处理@#@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脱脂废水(68.5m3/d,连续排放)、电泳废水(101.5m3/d,连续排放)、脱脂废液(43.5m3/a)、表调废液(29m3/a)、电泳废液(32.5m3/a)、喷漆废水(8m3/月)、冲洗地面含油废水(36m3/d)等均为间歇排放,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表面活性剂、碱性物质,pH值较高。

@#@@#@废水中的石油类污染物可分为五种物理形态:

@#@@#@

(1)游离态油,静止时能迅速上升到液面;@#@@#@

(2)机械分散态油,直径从数微米到数毫米的细微油滴,可为电荷力或其它力稳定,但未受表面活性剂的影响;@#@@#@(3)化学稳定的乳化油,油滴类似于机械分散态,但由于油—水界面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而具有高度的稳定性;@#@@#@(4)“溶解态油”,化学概念上真实溶解的油和极细微分散的油珠(直径一般小于5µ@#@m),这种形态的油通常无法用常规物理方法除去;@#@@#@(5)固体附着油,吸附于废水中固体颗粒表面的油。

@#@@#@针对石油类污染物的这几种物理形态和该废水的水质特点,本方案设计拟对这部分废水和废液采用分开收集的方式,设置一个废水调节池和废液调节池,有效容积按各废水废液同时排放的最大排放量设计。

@#@废液部分统一收集后通过采用计量泵根据排放周期定量加入系统中进行处理,保证后续处理的稳定性。

@#@该部分废水、废液先用破乳剂破坏油—水乳液,然后采用气浮工艺去除废水中的石油类物质及悬浮物,因该部分废水中的石油类物质为乳化态,在气浮前先加破乳剂破乳。

@#@@#@6.1.2磷化废水、废液的处理@#@磷化废水、废液含重金属离子、磷酸根及生产中引入的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污染物,分间歇排放的废液和连续排放的废水两部分。

@#@@#@间歇排放的废液因浓度高,单独设调节池收集,采用计量泵根据排放周期定量加入系统中进行处理,保证后续处理的稳定性。

@#@@#@连续排放的废水浓度稍低,直接汇入调节池进行混合均质。

@#@@#@6.1.2.1磷酸盐的去除@#@目前,国内外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两大类。

@#@生物法如A/O,A2/O,UCT工艺,主要适合处理低浓度及有机态含磷废水;@#@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结晶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反渗透等工艺,主要适合处理无机态含磷废水,其中混凝沉淀与结晶综合处理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且达到较高的除磷率,是一种可靠的高浓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混凝沉淀法及结晶法除磷原理如下:

@#@@#@  混凝沉淀法除磷即向含磷废水中投加混凝药剂,使水中的PO43-生成难溶盐,从水中沉降分离,达到除磷目的。

@#@@#@ 10Ca2++2OH-+6PO43-→[Ca10(OH)2(PO4)6]↓ksp=2.35×@#@10-59@#@Al3++PO43-→AlPO4↓ ksp=6.3×@#@10-19@#@Fe3++PO43-→FePO4↓ksp=9.91×@#@10-16 @#@  由上式看出,石灰沉淀法的脱磷率远高于铝、铁盐混凝法。

@#@但该法需控制pH至少大于9,当pH在11左右时重碳酸盐接近完全去除,除磷率可达90%。

@#@@#@结晶脱磷,即当废水呈碱性且Ca2+、OH-、PO43-在水中浓度相对较低时呈亚稳定状态,已投加Ca(OH)2的含磷废水流经含磷晶种的固定床反应器,在晶体表面生成羟基磷酸钙结晶并析出,从而将磷去除。

@#@@#@6.1.2.2锌、镍等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对于废水中锌离子的处理一般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吸附法等工艺,针对该废水特性及建设方实际情况,锌、镍等重金属离子无回收利用价值,本方案设计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用石灰将废水调至碱性,废水中的锌离子在碱性环境下形成氢氧化锌沉淀,得到有效去除。

@#@@#@锌是一种两性元素,氢氧化锌不溶于水,可溶于强酸或强碱。

@#@因此,沉淀时的pH必须严格控制在8.5~9,保证出水锌离子达标。

@#@@#@对于废水中镍离子的处理一般采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回收法及反渗透法等工艺,针对该废水特性及建设方实际情况,本方案设计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用石灰将调节废水pH值至11左右,此时镍离子在废水中形成氢氧化镍沉淀的效率最高,可以保证出水镍离子达标。

@#@@#@综上所述,对于该磷化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本方案设计采用石灰化学沉淀工艺,先调节废水pH值至11,反应30min后,沉淀1h,去除废水中的磷酸根和镍离子;@#@再回调废水pH值至8.5~9,反应30min,沉淀1h,去除废水中的锌离子。

@#@@#@6.2二级处理工艺@#@废水经前面两级混凝后出水往往还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随出水流出来的悬浮物等污染物质,本方案设计拟通过气浮,去除该废水中的SS、色度,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稳定达标。

@#@@#@6.3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对于该废水的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镍、锌等重金属离子及磷酸根和石油类等各种形态的有机污染物,该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高,含有部分无法生物降解的复杂有机物,因此,必须选择负荷大、耐冲击、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的工艺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7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7.1工艺流程@#@本方案设计该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示意图见下页。

@#@@#@脱脂废液@#@表调废液@#@电泳废液@#@喷漆废水@#@脱脂废水、电泳废水@#@废液收集池@#@前处理调节池@#@综合废水调节池@#@磷化@#@废液@#@收集@#@池@#@磷化废液@#@计量泵@#@计量泵@#@反应器Ⅰ@#@沉淀器Ⅰ@#@反应器Ⅱ@#@沉淀器Ⅱ@#@气浮反应器@#@高效气浮反应器@#@盐酸pH计@#@PAC@#@泵@#@石灰乳@#@PAM@#@盐酸@#@PAM@#@pH计@#@污泥浓缩池@#@箱式压滤机@#@干泥外运无@#@害化处置@#@污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泵@#@磷化废水@#@PAM、PAC@#@pH计@#@7.2工艺说明@#@7.2.1脱脂废液、表调废液、电泳废液、喷漆废液和脱脂废水、电泳废水分别沿专用管道排入废液收集池和前处理调节池。

@#@废液收集池的废液通过计量泵周期性加入前处理调节池中。

@#@废水在前处理调节池中通过投加盐酸调节pH值至6~9,投加破乳药剂聚合氯化铝,并混合均质后,由提升泵送入气浮反应器处理,去除水中的乳化态油和部分不溶性的CODCr,气浮反应器出水排入综合废水调节池进入下一步物化处理。

@#@@#@气浮反应器浮渣由刮渣机撇入污泥浓缩池处理,反应器溶气水由气液混合泵提供。

@#@@#@7.2.2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分别沿专用管道排入磷化废液收集池和综合废水调节池。

@#@磷化废液收集池的废液通过计量泵周期性加入综合废水调节池中。

@#@磷化废水和经过前处理处理的含油废水经泵打入反应器Ⅰ中,投加石灰乳,混合均质,采用pH自控装置,控制pH值在11,反应30min,废水中的磷酸根和镍离子形成羟基磷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镍沉淀进入沉淀器Ⅰ,并投加助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铵(PAM),使之充分沉淀;@#@@#@沉淀器Ⅰ出水自流入反应器Ⅱ,投加稀盐酸溶液,回调废水pH值至8.5~9,采用pH自控装置准确控制酸液投加量,反应时间30min,氢氧化锌迅速生成,进入沉淀器Ⅱ,并投加助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铵,使之充分沉淀。

@#@沉淀器Ⅱ出水自流入高效气浮反应器。

@#@@#@7.2.3在高效气浮反应器里通过溶药投药器向废水中分别投加混凝剂与助凝剂,废水在气浮装置内反应生成絮体沉淀物后进行固液分离。

@#@溶气方式采用采用一体式自吸高效溶气机,溶气机叶轮高速旋转,负压吸气,涡流粉碎,气水乳化形成压力溶气水,通过释放器减压释放,进行气浮。

@#@采用出水回流溶气流程,废水在系统内的流态为平流式。

@#@释放器采用无堵塞结构设计。

@#@气泡细密、均匀,附着性能良好,气泡上浮过程带走废水中反应生成的絮体。

@#@@#@7.2.4废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浮渣、泥渣及污泥均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污泥浓缩池上清液排入综合调节池,设置污泥泵将浓缩池底部污泥送入带厢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投加污泥调理药剂,保证污泥脱水效果,脱水后干污泥含水率小于80%,外运无害化处置。

@#@厢式压滤机滤出水和反冲洗水排入综合废水调节池。

@#@@#@8主要建、构筑物工艺参数@#@8.1格栅池Ⅰ@#@数量:

@#@1座@#@尺寸:

@#@1.5×@#@0.75×@#@1.0m(H)@#@结构:

@#@地下钢砼,玻璃钢3布4胶防腐@#@8.2前处理调节池(可兼做前处理废水事故池)@#@数量:

@#@1@#@尺寸:

@#@13.0×@#@8.0×@#@4.5m(H)@#@有效容积:

@#@400m3@#@结构:

@#@地下钢砼,玻璃钢3布4胶防腐@#@8.3废液收集池(可兼做废液事故池)@#@数量:

@#@1@#@尺寸:

@#@8.0×@#@4.0×@#@4.5m(H)@#@有效容积:

@#@120m3@#@结构:

@#@地下钢砼,玻璃钢3布4胶防腐@#@8.4综合废水调节池(可兼做磷化废水事故池)@#@数量:

@#@1座@#@净尺寸:

@#@12.0×@#@8.0×@#@4.5(H)m@#@结构:

@#@地下,钢砼,水池液接部分采用三布四胶环氧树脂玻@#@璃钢防腐@#@有效容积:

@#@360m3@#@8.5磷化废液收集池(可兼做磷化废液事故池)@#@数量:

@#@1@#@尺寸:

@#@4.0×@#@3.0×@#@4.5m(H)@#@有效容积:

@#@30m3@#@结构:

@#@地下钢砼,玻璃钢3布4胶防腐@#@8.6污泥浓缩池@#@数量:

@#@1座@#@净尺寸:

@#@4.0×@#@3.0×@#@4.5(H)m@#@结构:

@#@地下,钢砼@#@8.7储药间@#@数量:

@#@1座@#@净尺寸:

@#@4.0×@#@4.0,层高3.5m@#@结构:

@#@地上,砖混@#@8.8设备操作间@#@数量:

@#@1座@#@净尺寸:

@#@8.0×@#@4.0,层高3.5m@#@结构:

@#@地上,砖混@#@8.9设备雨棚@#@数量:

@#@1座@#@净尺寸:

@#@16.0×@#@9.2,层高4.0m@#@结构:

@#@地上@#@9主要设备工艺参数@#@9.1废液收集池计量泵@#@数量:

@#@1台@#@型号:

@#@GM-240-0.4@#@流量范围:

@#@0~240L/H@#@出口压力:

@#@0.5MPa@#@9.2前处理调节池废水提升泵@#@数量:

@#@2台,一用一备@#@型号:

@#@KB-40012L,同轴自吸式耐酸碱泵@#@流量:

@#@170L/min@#@扬程:

@#@8m@#@功率:

@#@1.5kW@#@9.3磷化废液收集池计量泵@#@数量:

@#@1台@#@型号:

@#@CT-20-01@#@流量范围:

@#@0~20L/H@#@出口压力:

@#@1bar@#@功率:

@#@16W@#@9.4综合废水调节池提升泵@#@数量:

@#@2台,一用一备@#@型号:

@#@32FSZ-K-15-15,自吸式耐酸碱泵@#@流量:

@#@15m3/m@#@扬程:

@#@15m@#@功率:

@#@2.2kW@#@9.5前处理气浮反应器@#@数量:

@#@1套@#@型号:

@#@ABZQF-I@#@处理能力:

@#@10m3/h@#@外形尺寸:

@#@Φ2.2×@#@6.0m@#@9.6溶气泵(与气浮反应器配套使用)@#@数量:

@#@2台@#@型号:

@#@40BXG22Z@#@过流水量:

@#@5.7m3/h@#@功率:

@#@2.2kW@#@9.7混凝反应器Ⅰ@#@数量:

@#@1台@#@型号:

@#@非标@#@9.8沉淀器Ⅰ@#@数量:

@#@1台@#@型号:

@#@非标@#@9.9混凝反应器Ⅱ@#@数量:

@#@1台@#@型号:

@#@非标@#@9.10沉淀器Ⅱ@#@数量:

@#@1台@#@型号:

@#@非标@#@9.11高效气浮装置(含絮凝搅拌机、溶气器、释放器、行车式刮渣机、加药装置)@#@数量:

@#@1套@#@型号:

@#@HYQF-30@#@处理能力:

@#@10~30m3/h@#@9.12石灰乳溶药投药器(配搅拌机、计量泵)@#@数量:

@#@1台@#@型号:

@#@ABJ-I@#@有效容积:

@#@1.44m3@#@外形尺寸:

@#@Φ1.2×@#@1.2m@#@材质:

@#@碳钢@#@生产商:

@#@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使用寿命:

@#@正常使用维护情况下,不少于15年@#@产品特点:

@#@本设备采用水力配制方式,溶药、投药系统组合在同一设备中,即可配制溶液,又能定量、定时按比例投加药剂。

@#@@#@9.12.1搅拌机@#@数量:

@#@1台@#@减速电机:

@#@RF47DT71D4@#@功率0.37kW@#@9.12.2电磁驱动隔膜计量泵(配入口阀、出口阀(316SS))@#@数量:

@#@1台@#@型号:

@#@P766-277@#@流量范围:

@#@7.6L/H@#@出口压力:

@#@3.5Bar@#@功率:

@#@29W@#@9.13盐酸溶药投药器(配计量泵)@#@数量:

@#@1台@#@型号:

@#@ABJ-II@#@有效容积:

@#@1.2m3@#@外形尺寸:

@#@1.2×@#@1.2×@#@1.2m@#@9.13.1电磁驱动隔膜计量泵(配三功能阀全套附件)@#@数量:

@#@2台@#@型号:

@#@P756-398TI @#@流量范围:

@#@3.8L/H@#@功率:

@#@22W@#@9.14PAM溶药投药器(配搅拌机、计量泵)@#@数量:

@#@1台@#@型号:

@#@ABJ-I@#@有效容积:

@#@1.44m3@#@外形尺寸:

@#@1.2×@#@1.2×@#@1.2m@#@材质:

@#@PP板@#@9.14.1搅拌机@#@数量:

@#@1台@#@减速电机:

@#@RF47DT71D4@#@功率0.37kW@#@9.14.2电磁驱动隔膜计量泵(沉淀器Ⅰ、沉淀器Ⅱ、高效气浮投加药剂)@#@数量:

@#@2台@#@型号:

@#@P";i:

17;s:

15770: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准大发电厂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制度@#@计量数据管理是企业节能降耗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计量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决策的制定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然而,在大多数用能企业中,由于生产工艺复杂,计量环节众多,加之各种计量介质的特性千差万别,无疑使计量数据管理成为复杂的一大难题,为有效发挥计量数据管理职能,为企业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局特制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规则》。

@#@@#@一、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

(一)采集的意义@#@为了更加优化地进行资源调配,组织生产部门成本核算,对能源供应进行监测,方便企业的能耗计算和成本核算工作,需对能源数据进行采集。

@#@@#@

(二)采集的原则@#@数据采集要以实际计量检测数据为准,数据汇总要与原始数据相符,数据修正要有依据和修正说明,要如实采集,统一归档。

@#@计量部门要归口监督管理,保证数据来源和流转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做到“一个点一个数,一种介质一张表,一个计量系统一个目标指标”,使报表数据符合企业内部核算细化、量化的要求。

@#@@#@(三)采集的要求@#@1、数据采集应采用固定的记录格式,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记录格式。

@#@@#@2、计量数据应如实读取并准确记录,记录包括读取量值的时间和人员。

@#@@#@3、计量数据应按照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进出主要用能设备进行分级采集,凡属能源消耗,都应进行数据采集和核算。

@#@@#@4、采集计量数据的线路和时间应相对稳定,以消除采集时差带来统计数据的不可比性。

@#@@#@5、计量数据应统一归档,保证数据来源和流转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6、自制、回收和综合利用的能源(如压缩空气、氧气、氢气和余热、废气的循环和利用等)数据,均应进行计量或测算。

@#@@#@(四)采集的过程@#@1、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配备齐全的能源计量器具。

@#@配备要求符合下表: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单位:

@#@%@#@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未涉及耗能种类划“√”@#@电力@#@100@#@100@#@95@#@固态能源@#@煤炭@#@100@#@100@#@90@#@焦炭@#@100@#@100@#@90@#@液态能源@#@原油@#@100@#@100@#@90@#@成品油@#@100@#@100@#@95@#@重油@#@100@#@100@#@90@#@渣油@#@100@#@100@#@90@#@气态能源@#@天然气@#@100@#@100@#@90@#@液化气@#@100@#@100@#@90@#@煤气@#@100@#@90@#@80@#@载能工质@#@蒸汽@#@100@#@80@#@70@#@水@#@100@#@95@#@80@#@可回收利用的余能@#@90@#@80@#@-@#@2、实行分级采集计量数据。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可由企业数据主管部门(生产运行部门或统计部门)直接负责数据采集和汇总,同时,分厂和车间的数据管理人员作为二级和三级计量管理,也进行同样的采集和整理。

@#@实行分级采集的目的是形成全公司范围内数据两条线互相对照和监督的管理机制,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

(1)避免一个部门处于绝对权利地位,避免了由于权利集中而导致的数据造假或硬性摊派现象。

@#@@#@

(2)有力地杜绝了基层向上呈报时出现的瞒报和虚报现象。

@#@@#@(3)为各级相应职能管理部门考核提供依据。

@#@@#@3、为保证采集的计量数据准确可靠,须做好以下工作。

@#@@#@

(1)所配备测量设备的准确度等级、量程、稳定性、分辨率等技术参数必须满足被测量的需要,测量设备与被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之比要控制在1/3~1/10之间,测量能力指数Mcp值要达到C级以上。

@#@@#@

(2)测量设备安装使用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计量检测的需要,如控制温度、湿度和防止震动等。

@#@@#@(3)计量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测量设备必须始终处于合格状态。

@#@@#@(4)计量检测人员必须了解所使用的测量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程序,能正确操作和维护测量设备,具有计量法制观念和计量意识,并经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

@#@@#@(5)测量过程必须按规定进行,有科学、正规、齐全、完整的原始记录,以备查验。

@#@@#@(6)为保证计量检测数据的质量,必须有健全的计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4、确认计量数据采集的“关键点”。

@#@@#@由于企业的计量检测数据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数据繁多,情况复杂,而各种数据的重要程度又不相同,因此,要抓住“关键的点”进行数据采集。

@#@可确认为关键点的有:

@#@@#@

(1)物资方面:

@#@大宗物资和稀有、贵重金属的计量检测数据;@#@@#@

(2)能源方面:

@#@主要能耗的计量检测数据;@#@@#@(3)工艺及产品质量方面:

@#@主要和关键参数的计量检测数据;@#@@#@(4)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测的主要计量检测数据;@#@@#@(5)控制产品内在质量的物理量、化学量和无损检测方面的计量检测数据。

@#@@#@5、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分为计算机采集和人工采集。

@#@@#@

(1)计算机采集:

@#@计算机采集系统通常由计量设备、数据集中器、用户终端、管理服务器和管理软件等构成。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

@#@@#@

(2)人工采集:

@#@设立专职采集人员每天抄取水、电、汽、冷用量并进行汇总。

@#@@#@二、能源计量数据的处理@#@1、计量数据处理原则。

@#@@#@为了便于计量数据的处理,根据数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二、三级进行处理。

@#@一级计量数据处理是指对进出厂消耗的能源数据进行处理;@#@二级计量数据处理是指对分厂、车间内消耗的能源数据进行处理;@#@三级计量数据处理是指对主要用能设备消耗的能源数据进行处理。

@#@@#@2、计量数据处理的方法。

@#@@#@

(1)正常情况下的数据处理。

@#@在正常情况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

(2)异常情况下的处理。

@#@当发现采集来的数据差值异常变动或差值过大时,必须加以重点复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及时排除超差的原因,并重新进行数据的采集,待数据正常后,再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3)总表与分表量值之和的误差处理。

@#@总表计量值同分表计量值之和常常发生不一致,这可能是能源在输送和使用中损耗引起的,也可能是计量器具误差的问题。

@#@合理的误差是允许的,在误差超过规定或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并找出和排除超差的原因。

@#@@#@三、能源计量数据的分析@#@为做好计量数据的分析,企业应成立专门的计量数据管理机构—数据分析科,对数据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

@#@@#@1、数据分析科的作用@#@

(1)通过内部横向联系,及时加强与生产调度及相关技术部门的沟通,分析生产运行情况,排查不合理数据,从源头寻找分歧数据产生的原因,从而使数据真正反映生产实际,使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工作更有说服力。

@#@@#@

(2)对计量检测和维护部门的工作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可加强其对计量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有效避免生产部门和计量维护部门之间的相互推委,提高工作效率。

@#@@#@(3)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平台为其他职能部门提供基础数据,突出其数据管理的服务职能。

@#@为保障数据管理工作的效果,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需对人员素质进行严格规定。

@#@人员构成:

@#@@#@a、来自于生产一线的有从事生产管理经验的人员。

@#@@#@b、有计量设备维护和数据统计工作经验的人员。

@#@@#@c、所有数据管理人员都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并且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

@#@@#@2、数据分析科的职能@#@

(1)对全公司计量数据有最终决定权和解释权,实现“数出一家”。

@#@@#@

(2)要求生产部门和计量设备维护部门就有问题的计量数据进行排查和解释。

@#@@#@(3)对全公司储运及销售部门的数据进行检查。

@#@@#@(4)对上述单位在数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考核。

@#@@#@3、数据分析的方法@#@计量数据的分析包括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

(1)技术分析:

@#@正确的数据,不管是计算机采集还是人工采集,都可以大致的反映仪表和计量器具及整个测量系统的情况,计量器具维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把计量器具维修、校验结合起来。

@#@对发现失准、突然停表等问题,从数据中分析计量器具的选型、量程是否恰当,整个测量系统是否完善,计量器具的使用是否合理,计量器具是否正常运转,检定周期和校准期限是否适当等。

@#@通过分析可改进和完善计量器具的管理。

@#@@#@

(2)经济分析:

@#@进行经济分析,首先必须做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要汇集、整理有关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掌握可靠的有说服力的数据信息,取得足够的分析资料;@#@第三要充分利用各项数据资料和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分析工作可采用以下方法:

@#@@#@(a)实际与计划的对比,可从产量及能耗、季节变动、工艺变化、以及设备维修更新前后能耗的变化、能种变化等多种因素对比看出计划完成情况程度或未完成计划的原因和问题。

@#@@#@(b)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对比,如报告期与去年同期实际对比,或与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对比。

@#@一般来说,这种比较应该是逐年有所提高,有所前进的,如果本期比上年或历史水平下滑,就应该找出原因,特别是找出主要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切实改进、尽快扭转。

@#@@#@(c)本企业与兄弟单位的对比或同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这样可以发现本企业存在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4、在能源计量数据分析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比分析要注意可比性,其中对存在的不可比性因素应在分析前就剔除。

@#@@#@

(2)分析报告数据要充分准确。

@#@@#@(3)主、客观原因(如表的计量不准、设备老化等)都要进行分析。

@#@@#@(4)开展分析,要广泛发动群众,人人献策,并且广泛听取和采纳有益的建议。

@#@@#@四、能源计量数据的反馈使用@#@计量数据的反馈使用,是将计量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以日报、月报或季报等形式,反馈到企业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及生产现场,将其用于企业管理的实际,即充分利用分析结果来指挥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物耗,以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

@#@而数据主管部门在数据反馈使用问题上,主要职责是在反馈这一环节,即做好计量检测数据的信息报表,并将其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和部门,充分发挥计量检测数据的作用,为此,要求计量日报表和月(季)报表满足以下要求:

@#@@#@1、计量日报表@#@计量日报表的优点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便于马上调整与处理。

@#@另外,出于经营管理、经济核算的需要,每天可以把某些量统计汇总反馈给有关部门。

@#@鉴于其作用,计量日报表应具备以下条件:

@#@@#@

(1)数据较容易获得且是“一次数据”。

@#@@#@

(2)数据是变量。

@#@@#@(3)数据的统计结果对次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调节作用。

@#@@#@(4)数据是数值,不是比值,一目了然。

@#@@#@(5)数据所反映的对象比较具体。

@#@@#@(6)数据的内容不宜太长,应抓住主要数据:

@#@各分厂或车间能源、物料的日消耗量、产品日产量;@#@各分厂或车@#@间的主要班组、重点机台的能源、物料的日消耗量和产品日产量;@#@各分厂之间或车间之间衔接的供需计量数据。

@#@@#@(7)时效性很强,原则上反映当天或前一天的情况。

@#@@#@(8)一般按量的性质分别制表:

@#@产品产量日报表、油耗日报表、煤耗日报表、水耗日报表、电耗日报表、其他能源消耗日报表、主要、大宗或贵重物料消耗日报表。

@#@@#@(9)日报表馈送的有关部门和人员:

@#@负责生产的企业领导和职能处(室),以便掌握生产动态,合理组织生产;@#@负责经营的企业领导和供应、销售部门,以组织能源、原材料等的供应和产品销售;@#@能源部门,以控制、平衡、调节能源的共需;@#@与日报有关的其他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

@#@@#@2、计量月(季)报表@#@计量月(季)报表的优点是,有些计量检测数据变化比较缓慢,从日报表中很难或根本就看不出它的变化趋势,而月(季)报表具有一定周期,可以积累量,从而确定该量的变化情况,进而采取对策。

@#@计量月(季)报表应具备以下条件:

@#@@#@

(1)大多以“率”或汇总数形式出现,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获得的“二次数据”,如测量设备配备率、计量检测率等。

@#@@#@

(2)是变量,但变化幅度较小,相邻两天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物质量的检测率基本上是一个常量,除非出现新配备或报废了大型衡器等一些极特殊的情况。

@#@@#@(3)可以获得短期内不易获得的某些数据。

@#@@#@(4)数据所反映的对象不是具体事件,而是概括了某方面的情况。

@#@@#@(5)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对较长一段时间(月或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调整作用。

@#@@#@(6)内容较多,主要应有以下数据:

@#@能源测量设备配备率及能源计量检测率;@#@主要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主要参数的测量设备配备率及其检测率;@#@大宗物料和主要原材料进出厂及定额消耗的测量设备配备率和检测率;@#@产品出厂的测量设备配备率和检测率;@#@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及周检合格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大成果或重大事故的计量检测数据;@#@成本考核的有关计量检测数据;@#@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内容中牵涉到的计量检测数据。

@#@@#@(7)月(季)报表内容,要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而变化,但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比性。

@#@@#@(8)可按需要分别制表,一般应有:

@#@主要用能单位和次级用能单位的能耗计量检测数据。

@#@@#@(9)计量月(季)报表的馈送,除了日报表的范围外,还要报送上级有关部门甚至最高管理层。

@#@@#@";i:

18;s:

11184:

"浅谈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顶管技术是一项集电子技术、冶金、地质学、以及化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工程。

@#@近年来,顶管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及发展。

@#@由于顶管技术不需要挖开地面,在地下进行管道以及公路、铁路的建筑与维修,减少对城市的污染,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受到广泛建筑开发商和施工单位的青睐。

@#@@#@一、顶管施工的特点@#@顶管法又称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它具有不需要开挖面层,就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的特点,相比开挖敷设技术,投资和工期将大大节省。

@#@同时,因为其施工面由线缩成点,占地面积小;@#@地面活动不受施工影响,对交通干扰小;@#@噪音和震动低,城市中施工对居民生活环境干扰小,不影响现有管线及构筑物的使用,属于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法由于其上述多方面的优点,在工程中尤其是在给排水管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施工方案要根据具体的管线、管质、管型和路段来制定,施工存在以下几种情形需要特别注意:

@#@@#@

(一)开挖施工@#@管道穿越各种建筑物,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大多沿路铺设。

@#@在非主干道或路边不大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可采用明挖施工。

@#@@#@

(二)顶管施工@#@如果管道在跨路施工开挖时,会有影响交通的可能,那么顶管施工是一种很好的可行性方案。

@#@顶管施工从考虑人员在管道内施工作业考虑,管径一般在0.8m以上,有钢管和水泥管两种管型。

@#@@#@二、顶管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适用范围@#@a、城市中心地区、商业繁华街道@#@以及城市建设中遇到无法迁移或不能实施大型开挖的文物古迹遗址等特殊地段,对不能进行空中架线、开槽埋管来实施作业施工时,一般是采用管径大于800mm的地下埋管工程可使用顶管法施工。

@#@@#@b、污水管道直径适用@#@在敷设城市污水管道直径大于800mm时,施工现场无法采用明沟开挖埋管施工而管道沿线又无其它建筑物基础时,可使用顶管法施工作业。

@#@@#@

(二)顶进管的选择@#@顶进管一般选用钢筋砼管,如没有腐蚀要求可选用钢管。

@#@钢筋混凝土管的规格设计、配筋和应力验算应遵守有关钢筋混凝土的标准和技术规程,特别是有关钢筋混凝土管的标准和技术规程。

@#@@#@a、顶进管直径的选择@#@顶进管的直径选择是首先根据工程性质、工程需要确定内径,根据顶进管所受荷载确定混凝土管的配筋及壁厚,进而确定外径。

@#@因为顶管工程工作面上需要配备挖土工人,所以一般管内径不小于800mm。

@#@@#@b、顶进管长度的选择@#@顶进管的长度对顶管过程的可控性和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在直线推项的情况下使用长管可以减少装管的次数,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管长度的增长,如果偏离原定的路线,使之恢复正确路线要比使用短管更加困难。

@#@建造顶压坑时顶压坑的长度也要增大,挖坑、支护、回填、修复的费用将相应地增加。

@#@反之,在直线上推顶很短的管也较困难,因为短管比较容易向周围土层中挤入,致使整个管列呈蛇形弯曲,这便降低了管路顶进的可控性。

@#@@#@一般情况下,管长度须相对于管径来衡量,当L/D外≤1.10时,为短管;@#@当L/D外=1.15时,为标准管;@#@当L/D外≥2.10时为长管。

@#@@#@(三)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a、现场平面布置@#@平面总体布置包括起重设备、自动控制室、料具间、管材堆场、拌浆棚及拌浆材料堆场、注浆系统、弃土坑的布置等。

@#@始发工作井内安装发射架、顶管机、前顶铁、主推千斤顶、反力架等顶进设备,工作井边侧设置下井扶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b、顶管机进、出洞处以及后靠土体加固@#@为确保顶管机出洞的绝对安全,需对后靠土体及进、出洞区域土体进行加固,加固方法如:

@#@高压旋喷桩加固、混凝土后背墙,堆土反压法等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为防止顶管机进、出预留洞导致泥水流失,并确保在顶进过程中压注的触变泥浆不流失,必须在工作井安装洞口止水装置,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c、顶管施工主要设备@#@顶管管道一般在淤泥质砂和粘土层中顶进,适用于施工现场无法采用明沟开挖埋管施工而管道沿线又无其它建筑物基础,管道直径宜大于800mm。

@#@在这个前提下,根据管道材料、管径的大小、土体摩阻力计算顶进机具和千斤顶的大小个数以及反力墙、起重设备等;@#@另外还有通用设备:

@#@后座泵站2套、整体式顶进构架2套、泥水处理系统2套、激光准仪1台、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经纬仪1台,电焊机、水泵等。

@#@@#@d、机械设备交班检查@#@顶进前,机械工需要进行交接班手续,将记录的设备运转情况表交给下一个班组的机械工,并进行口头的设备运转状况交班,刚上班的机械工需要对控制台、各个泥浆泵、管道、测量系统、工具头等进行例行检查。

@#@@#@(四)顶管施工的工艺@#@顶管施工又称为顶进法施工,是指利用项进设备将预制的箱形或圆形构造物逐渐顶入路基,以构成立体交叉通道或涵洞的施工方法。

@#@顶管施工需先在确定的管段之间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然后在工作井内安装推力设备将导轨上的顶管机头推入土体,由机头导向,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管向前顶进,前端土体通过工作井运出,最后完成管道铺设。

@#@@#@a、顶管井的设计@#@顶管井分工作井与接收井两种,顶管井的建造结构有很多种类,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工作井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单孔井和单排孔井。

@#@前者形状有圆形、正方形、矩形等,后者则大多为矩形,它们的结构受力性能由高至低依次为圆形——正方形——矩形。

@#@结构布置时,可在井内设置内支撑,改善结构受力。

@#@在建造过程中,工作井按双向顶进设计,与接收井间隔布置,间距与设计检查井间距一致,施工完毕,在工作井和接收井的位置上按设计要求做检查井。

@#@@#@b、顶管施工工序@#@穿墙前注浆止水处理:

@#@顶管工作井穿墙洞口前方应采用压浆止水处理。

@#@注浆材料用石灰、水泥、粘土搅拌成浆液,注浆液与自然土混合,洞口搅拌范围在4×@#@4m处,以保证工具头顺利成功出洞。

@#@浆液配合比石灰:

@#@水泥:

@#@粘土=2:

@#@l:

@#@3,注入的浆液与自然土固结后既能让工具头顺利穿墙又能起止水和挡土的作用(注:

@#@入浆液量不得超过自然土的17%)。

@#@@#@穿墙:

@#@打开穿墙闷板将工具管顶出井外,并安装穿墙止水装置,主要技术施工措施如下:

@#@@#@①穿墙管内填夯压密实的纸筋粘土或低强度水泥粘土拌和土,以起到临时性阻水挡土作用;@#@@#@②为确保穿墙孔外侧一定范围内土体基本稳定并有足够强度,工作井工具管穿墙前对穿墙管外侧采取注浆固结措施;@#@@#@③穿墙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处理措施;@#@④闷板开启后迅速推进工具管,同时做好穿墙止水,中间按入20mm厚的天然优质橡胶止水板环,要求具有较高的拉伸率和耐磨性,借助管道顶进带动安装好的橡胶板形成逆向止水装置,应防止因穿墙管外侧的土体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扰动流变。

@#@@#@顶管出洞:

@#@顶管出洞是顶管作业中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顶管出洞,即顶管机和第一节管子从工作井中破出洞口封门进入土中。

@#@开始正常项管前的过程,是顶管技术中的关键工序,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工序。

@#@为防止管线出现偏斜,应采取工具管调零,在工具管下的井壁上加设支撑,工具管出洞前预先设定一个初始角弥补下跌等措施。

@#@在本工程中离接收井15m左右位置即加强对顶进轴线的观测,若发现顶进轴线偏差,立即用主顶油缸进行纠偏。

@#@@#@注浆减阻:

@#@在顶管施工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就是通过压注触变泥浆填充管道周围的空隙,形成一道泥浆保护套,起到支撑地层,减少地面沉降,减少顶进阻力的作用。

@#@注浆减阻适于长距离顶管施工。

@#@在施工中,首先对顶管机头尾部压浆,并与顶进工作同步,然后在中续间和混凝土管道的适当位置进行跟踪补浆,以补充在顶进中的泥浆损失。

@#@@#@顶进偏差的校正:

@#@顶进过程中发现管位偏差10mm左右,即应进行校正。

@#@纠偏校正应缓慢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

@#@纠偏是指机头偏离设计轴线后,利用设置在后部的纠偏千斤顶组,改变机头端面的方向,减少偏差,使管道沿设计轴线顶进。

@#@如果同时有高程和方向偏差,则应先纠正偏差大的一边。

@#@纠偏应做到在顶进中采用小角度分级逐步进行,勤调微纠。

@#@当顶管机头发生旋转时,可采取在管内的相反方向增加压重块或在中间站提供旋转纠正力矩等方法纠正。

@#@@#@挖土校正法:

@#@偏差值10~20mm时采用此法。

@#@即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左侧时,可在管子中心右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侧不挖或留台,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顶木校正法:

@#@偏差较大时或采用挖土校正无效时,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向一侧的内管壁上,另一端支撑在垫有木板的管前土层上,开动千斤顶,利用顶木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

@#@@#@顶进完成后,对管道进行泥浆置换(用水泥浆置换触变泥浆)加固,工作井回填。

@#@@#@三、总结@#@顶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它涉及材料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弹塑性力学等诸多学科。

@#@但顶管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好顶管推力,而对顶管计算复核能够准确估计顶管的推力。

@#@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受的阻力,包括工具头正面泥水压力、管壁摩擦阻力。

@#@泥水平衡压力:

@#@在封闭的工作仓内加泥水压力平衡地下水压力,是防止泥砂涌入的重要方法。

@#@泥水压力一定要合理。

@#@压力较小,大量的泥砂涌入,会造成路面破坏,地表设施受损;@#@压力过大,会增大主千斤顶负荷,严重的可能产生冒顶现象。

@#@只有通过了严密的顶管计算,采取了先进的顶管设备,才能成功高效地完成了顶管施工的工作。

@#@@#@";i:

19;s:

6654:

"@#@农网配电线路设计规范要求@#@一、农网10KV主(分支)线路设计要求@#@

(一)导线及档距选择@#@10KV配电网主干线路导线截面积应参考供电区域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并考虑负荷增长需求。

@#@县城电网主干线截面一般不小于120mm2,乡村电网主干线一般不小于95mm2。

@#@平原地区野外线路档距宜为60米-80米,进村和高低压架设档距不大于50米,城镇线路档距宜为50-60米,耐张段长度不大于1km。

@#@山区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出线走廊拥挤、线树矛盾突出、城镇宜采用JKLGYJ系列交联架空绝缘导线。

@#@@#@线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交叉处应采用电缆钻越,电缆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电缆型号应与裸导线相配合,符合电流载荷要求。

@#@@#@

(二)导线排列方式选择@#@10KV线路的排列方式根据河北地区地势条件及气象条件,宜采用水平、垂直、三角形共三种方式,本设计考虑单回、双回架设。

@#@@#@1.单回@#@单回架空线采用三角形和水平排列两种方式。

@#@@#@2.双回@#@双回架空线采用左右对称的双三角形、双垂直排列两种布置方式@#@(三)杆塔的选择@#@10KV配电网线路杆塔主干线路应采用12m及以上杆塔,设计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8,并满足DL/T499对交叉跨越距离的要求。

@#@城镇、村庄路边考虑运行安全宜采用非预应力水泥电杆。

@#@@#@为提高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0kV主干线路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宜采用钢管杆。

@#@@#@(四)横担@#@1.横担型式@#@水泥电杆的横担采用角钢组合结构,钢管杆的横担使用箱形固定横担。

@#@直线杆采用单横担,对于重要的交叉跨越和直线转角杆采用双横担。

@#@45度及以下的转角杆用单排横担,大于45度的转角杆用双排横担。

@#@@#@2.横担规格的确定原则@#@本着安全、经济,方便加工和施工的原则,直线横担按档距和导线型号分类,耐张横担按档距予以分类。

@#@@#@(五)10KV绝缘子及金具的选择及导线防雷@#@支柱绝缘子宜采用P-20T型针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宜采用XP-10瓷质绝缘子。

@#@高污染区可以考虑选用硅橡胶绝缘子。

@#@金具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具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等缺陷,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线路在适当位置应加装防雷击措施。

@#@@#@(六)基础型式的选择@#@1.水泥电杆@#@水泥电杆采用直埋型式,电杆埋设深度为杆长的1/6。

@#@根据当地土质及杆塔组装形式选用底盘、卡盘。

@#@@#@2.钢管杆基础型式@#@根据地形情况钢管杆基础选用浇注式、灌注式或钢桩等基础型式。

@#@@#@二、10KV高压架空线路进村设计要求@#@

(一)10KV导线排列方式@#@10KV高压进村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采用水平、三角形布置。

@#@因其绝大部数为主线路的分支线所以只考虑单回、高低压同杆架设。

@#@@#@

(二)导线线间距离@#@依据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如无可靠资料,导线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配电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单位:

@#@m@#@档距@#@线路电压@#@40及以下@#@50@#@60@#@70@#@80@#@90@#@100@#@1KV~10KV@#@0.6(0.4)@#@0.65(0.5)@#@0.7@#@0.75@#@0.85@#@0.9@#@1.0@#@1KV及以下@#@0.3(0.3)@#@0.4(0.4)@#@0.45@#@-@#@-@#@-@#@-@#@注:

@#@()内为绝缘导线数值。

@#@1KV以下配电线路靠近电杆两侧导线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三)杆塔选型@#@高压进村线路宜选择12米或15米的宜选用非预应力锥形水泥杆,特殊地形选用钢杆。

@#@@#@(四)横担选型@#@高压过村线路属于分支线路,导线考虑JKLGYJ-70以下导线。

@#@高低压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也考虑为JKLGYJ-70以下导线。

@#@高低压横担均选择∠63×@#@6的镀锌角钢。

@#@@#@三、低压线路设计要求@#@

(一)概述@#@本典型设计包括单独架设的低压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的选择、线路档距的选择、杆型及横担的选择布置、预应力杆及非预应力杆的选择、绝缘子的选择等。

@#@@#@

(二)导线的选择@#@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参考供电区域的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

@#@城镇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120mm2,乡村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50mm2。

@#@@#@各地区按当地实际条件宜确定2~3种导线型号。

@#@@#@在县城、集镇和人口密集地区、穿越林区低压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其他地区可采用裸导线。

@#@@#@(三)线路档距的选择@#@低压主干线路档距城镇不应大于50m,乡村空旷地带不应大于60m。

@#@@#@(四)杆型及横担的选择布置@#@1.低压线路的杆型选择@#@低压线路的杆型不宜过多,包括以下杆型:

@#@直线杆、直线转角杆、转角耐张杆及终端杆。

@#@@#@2.导线的排列@#@低压线路的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在狭窄的胡同等地带可采用两排横担的方型布置。

@#@@#@3.横担与导线的选型配合@#@

(1)导线截面120mm2及以下、转角在15°@#@及以上或导线截面150mm2及以上、转角在8°@#@及以上应采用耐张杆。

@#@@#@

(2)线路45°@#@以下转角,应采用单层横担布置方式;@#@线路45°@#@及以上转角,应采用双层横担布置方式。

@#@@#@(3)导线截面与横担角钢配合如下表:

@#@@#@导线截面(mm2)@#@水平排列@#@直线@#@耐张@#@50-70@#@∠63*6*2000@#@∠75*8*2000@#@95-120@#@∠75*8*2000@#@∠80*8*2000@#@(五)电杆的选择@#@1.低压主干线路应优先选用水泥电杆,电杆高度宜选择10m、12m,在城镇地区及跨越林区等宜选用12m及以上电杆。

@#@@#@2.低压主干线路的耐张、转角的杆型应采用非预应力电杆;@#@直线杆型一般采用预应力电杆,在城镇及交通发达的乡村道路旁宜采用非预应力电杆。

@#@@#@(六)绝缘子及金具的选择@#@1.直线杆选用P-6型支柱绝缘子,耐张杆绝缘子采用一片悬式绝缘子。

@#@@#@2.线夹类型按导线匹配:

@#@绝缘导线采用ZFN型绝缘导线耐张线夹;@#@裸导线采用NLD型耐张线夹。

@#@@#@4@#@";i:

20;s:

12548:

"【摘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形成是影响电力机车弓网关系,破坏机车稳定受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减少硬点危害,保证弓网间正常接触和受流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可靠运行的前提。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铁路接触网运行的现状,对接触网硬点形成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接触网硬点;@#@弓网关系;@#@危害;@#@防治@#@目录@#@一、引言..........................................................1@#@二、接触网硬点的形成.............................................1@#@三、接触网硬点的危害..............................................1@#@四、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分析......................................2@#@1.接触网机械伤害...............................................2@#@2.接触网电弧伤害...............................................2@#@五、接触网硬点的防治措施..........................................3@#@六、小结..........................................................4@#@参考文献..........................................................5@#@浅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一、引言@#@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道的发展和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铁路弓网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接触网硬点一直是影响铁路牵引供电弓网受流质量的顽症。

@#@硬点的存在容易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线的机械损伤和电弧烧伤,严重时可能诱发弓网故障,加速接触导线和受电弓局部磨耗,危害导线和受电弓正常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事故,影响运输安全。

@#@改善接触网的质量,创造良好的弓网环境,是电力机车高速行驶的前提,理解硬点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防治,是保证良好的弓网关系的重要手段。

@#@据此对接触线硬点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接触网硬点的形成@#@电力机车在运行中,其受电弓同接触导线接触面处于滑动摩擦状态,为保证正常取流,弓网间存在一定的接触压力,由于接触悬挂某些部分或其他原因会引起弓网间接触压力、相对位置和速度的突然变化,致使弓网关系产生瞬态变化,这种瞬态变化达到一定量化标准,我们便称之为硬点。

@#@接触网硬点是一种有威胁的物理现象,它会破坏弓网间的正常接触和受流,加快导线和受电弓滑板的异常磨耗和撞击性损害,常在这些部位造成火花或拉弧,从而损伤接触线和受电弓。

@#@接触线硬点的产生,也会影响到牵引电机的正常取流,在拉弧的暂态过程中对牵引电机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还会影响机车的牵引质量。

@#@目前,这种力、位置、速度或加速度的突然变化通常是通过在检测受电弓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

@#@硬点是一种接触网结构的本征缺欠,是接触网接触悬挂不均质状态的统称,并且是相对的。

@#@运行速度越高,表现越明显。

@#@接触网硬点是评价和衡量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一个重要参数。

@#@@#@三、接触网硬点的危害@#@接触网硬点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接触网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造成受电弓和接触导线之间发生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撞击,加大接触导线和受电弓局部机械磨耗。

@#@长期运行,会造成接触网断线和受电弓折断,引发弓网事故。

@#@@#@2、接触网电弧伤害。

@#@@#@通常我们说硬点对弓(网)的伤害,主要是硬点引起的弓网离线和离线瞬间产生的高温电弧,它对接触网、受电弓有很大的危害。

@#@接触网硬点是造成机车受电弓离线的重要原因之一,机车受电弓离线对机车牵引电机、电器、受电弓、接触网、牵引变压器及供电系统都有危害。

@#@由于导线上硬点的存在,冲击加速度(目前检测硬点大小的参数)数值较小时造成弓网之间接触不良,冲击加速度数值较大时就会造成离线,离线产生高温的电弧,到一定程度时会对接触网、受电弓产生机械破坏。

@#@对受电弓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对弓头的点蚀、汽化。

@#@对接触导线的伤害除了对接触导线的点蚀、汽化以外,就是对导线的高温退火。

@#@@#@3、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强烈电磁波和辐射,污染环境,并对周围通信线路产生干扰。

@#@@#@四、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分析@#@1、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架设接触线一般采用小张力放线施工方法。

@#@由于缺乏必要的张力标准理论数值指导,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从而加大了接触线架设的张力不均匀度,特别是在起锚和落锚时,需要重新紧线、松线,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极易使接触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扭曲、硬弯,造成硬点。

@#@@#@2、在完成承力索及接触线架设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安装吊弦及定位装置,承力索与接触线间一般要采用临时吊线固定,而对临时吊线的制作、安装没有统一规格,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导致临时吊线长度参差不齐,长度较短的临时吊线悬吊点因长时间承受较大负荷而产生硬点。

@#@@#@4、接触网施工中出现的踩踏和用力拉、拽导线等不规范作业,造成接触导线线面不平直,形成硬弯或扭面,造成硬点电气联结部分因连接不良引起的电、化学腐蚀,造成主导电回路的截面(或当量截面积)不足,电气连结阻抗加大,从而导流不畅。

@#@@#@5、线路原因产生的硬点,线路也是引起接触力突变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列车提速以后,线路的质量对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力影响很大。

@#@如道床的弹性系数、振动周期、道床和轨道病害等。

@#@还有工务部门在未与牵引供电设备管理部门联系情况下,擅自起道、拨道等作业,造成轨面、曲线超高和侧面限界超出容。

@#@@#@6、接触网零部件产生的硬点。

@#@在分相、分段、导线定位器、电连接线夹处、补强处等,由于重量的突然增加,受电弓的接触力突变,形成硬点;@#@或施工质量问题,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接触线硬弯、接触线扭面、定位器调整不到位、锚段关节调整不到位、坡度超标;@#@接触线上的零部件安装不规范,撞击受电弓等。

@#@@#@7、影响硬点形成的因素。

@#@影响接触硬点的因素很多,除机车车速、加速度以外,如受电弓的弹性系数、受电弓归算到接触导线上的质量、接触网方面的悬挂弹性系数(接触悬挂张力、接触网跨距、接触悬挂导线及承力索单位长度重量、接触悬挂结构型式等都影响到接触悬挂弹性系数)、接触网的振动频率、周期等。

@#@@#@8、在施工时未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导致接触网硬点的不正确、线夹安装不标准。

@#@@#@9、对接触网硬点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在具体检修中多是做些外观上的检查。

@#@@#@五、接触网硬点的防治措施@#@就目前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弓网结构和实际运行来看,几乎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硬点,只能将其尽可能减少。

@#@接触网硬点的防治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进和优化接触网结构和型式,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接触悬挂结构本身产生硬点的根本措施。

@#@设计部门应对目前所采用的接触网结构和型式进行分析,对接触网系统中硬点多发、易发部位采取针对性措施。

@#@比如尽量避免导线坡度变化,合理选择接触网零部件,减轻附加在接触导线质量,增加接触悬挂弹性均匀度,改善接触悬挂特性,最大限度减少接触网结构本身产生的硬点。

@#@@#@2、严格按照维修计划安排定期进行解体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连接状态良好。

@#@@#@3、提高施工检修质量,从施工环节减少接触网硬点。

@#@初次施工质量不达标,以后经过许多次整治也很难让设备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施工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修工艺及相关标准进行。

@#@对负荷过于集中的点应预留10~20mm的负弛度。

@#@定期安排业务素质高的技术骨干进行检查。

@#@@#@4、提高线路的质量,加强与工务部门联系,减少线路原因对弓网间接触压力的影响。

@#@@#@5、提高接触导线质量,通过对导线的张力、截面积、线密度、合金化、导电率等技术参数的综合考虑,合理选择能够提高接触悬挂稳定性、张力和减小接触悬挂重量的接触导线。

@#@并通过减轻接触线上的集中重量,如广泛采用塑料、玻璃钢或轻型铝镁合金代替铜、钢及铸铁等零件;@#@如定位器、定位管、定位线夹、吊弦线夹、分段绝缘器等方法遏制接触网硬点的产生。

@#@@#@6、利用科技手段,加大科技投入,发现异常立即打开检修整治。

@#@@#@7、对现有的接触网硬点的进行处理:

@#@@#@

(1)对于几个跨距形成的波形硬点,则测量该区段定位点、跨中的导高找出波峰,采取定位点调整导高(波形硬点调整后,通过测量吊弦间高度差进行吊弦的调整),消除硬点。

@#@@#@

(2)如果是中心锚结绳松弛形成的硬点,首先检查并处理补偿装置是否有坠砣卡滞现象;@#@然后测量接触线中锚导高,调整中锚线夹使其高于定位点0~5mm,并且调整中锚两侧吊弦。

@#@调整更换吊弦后,保证中锚两端中锚绳松弛度一致。

@#@@#@(3)加强巡视、取流检查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检修实施细则,提高巡检质量,是提前发现接触线硬点并处理的可行方法。

@#@其中因接触网维修工作而产生的接触悬挂中的某些质量集中点,通过改变原吊弦布置位置或适当采用增加吊弦的方法,可以改善接触网整体弹性性能,消除接触网硬点;@#@对于某些跨距接触线坡度过大,或是连续多个跨距坡度呈波浪形变化,通过加强检修人员工作责任心,改进巡检过程中导高测量方法,有效控制不符合标准的接触线坡度的产生,可以避免巡检过程中接触线硬点的产生。

@#@@#@六、小结@#@接触网硬点在接触网设计、施工和运营中是一个多发性问题,是接触网系统的一大顽症。

@#@随着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对弓网关系适配性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如何更好的消除接触线硬点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电力机车在高速运行情况下弓网配合工况良好、受流稳定,是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单位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要求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以期在消除接触线硬点、改善弓网受流的工作上取得更多更大突破。

@#@才能逐步提高接触网的运行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式下铁路发展的要求。

@#@@#@致谢@#@@#@在本次设计完稿之际,我要向所有在本次设计中支持、帮助过我的人致谢,感谢大家悉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健老师在百忙之中来审阅。

@#@转眼间,我已经在学校度过了快三年时间,在这快要度多的三年时间里,我成长了很多,让我成熟了许多。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同学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感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所有老师在学习和生活对我的关心。

@#@同时,同时们也为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并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气氛,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参考文献:

@#@@#@[1]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王福山.浅谈既有线提速改造中接触网设备硬点的整治[J].电气化铁道.@#@[3]王成利.浅谈接触网产生硬点等缺陷的原因及整治方法初探[J].电气化铁道.@#@[4]《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中国铁道出版社。

@#@@#@@#@-7-@#@";i:

21;s:

10922:

"@#@深圳地铁二号线排流柜@#@技术方案@#@西安永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日@#@排流柜技术方案@#@1.概述@#@排流柜安装于牵引变电所内,排流柜的一端接负极柜内的直流负母排,另一端接隧道结构钢筋(或高架桥梁结构钢筋)、整体道床结构钢筋、牵引变电所的地母排。

@#@使结构钢筋中的杂散电流单方向回流到牵引变电所内的负极柜,防止杂散电流对结构钢筋的腐蚀。

@#@@#@本排流柜主回路采用1接地+4排流的联结形式。

@#@将这5个支路所收集的杂散电流通过汇流母排进行收集,最终回流至牵引所排流柜负极。

@#@@#@四个排流二极管支路电气参数完全一致,杂散电流经排流柜进线排进入,依次流经二极管、熔断器、电流传感器,负荷开关,进入四个支路共用的可调电阻,再流入汇流母排。

@#@接地二极管支路由二极管、电流传感器、和负荷开关组成,电流通过接地支路专用可调电阻汇流至汇流母排。

@#@@#@排流柜所选用的熔断器为直流快速熔断器,有别于交流快速熔断器,由于交流电有过零点,产生的电弧容易在过零点时熄灭,直流电拉弧因无过零点,对器件本身的消弧能力较交流快熔有所提高。

@#@所以对于根据地铁直流供电的实际情况,我公司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的直流快速熔断器以满足地铁实际运行工况。

@#@@#@排流柜内各器件都有明显的标识,方便施工和检查维修。

@#@@#@排流柜采用1200mm×@#@1000mm×@#@2000mm的GGD金属屏柜,柜体无焊接,全部采用不锈钢螺栓连接。

@#@防护等级为IP20,柜体前后开门,以方便检修。

@#@在柜体的前后门下部开有进气网孔,上部设有散热通风孔,两侧封盖。

@#@柜体经电镀锌处理,表面静电塑料喷粉,防腐性强。

@#@@#@2.主要技术参数@#@2.1型号YGP2Q46I@#@2.2系统额定电压1500VDC@#@2.3系统最高电压1800VDC@#@2.4额定排流电流200A@#@2.5额定短路电流100kA(200ms)@#@2.6主回路工频耐压5kV(1min)@#@2.7辅助回路工频耐压2kV(1min)@#@2.8电流不平衡度≤10%@#@2.9外形尺寸1200mm×@#@1000mm×@#@2000mm(宽×@#@深×@#@高)@#@2.10安装形式户内安装@#@2.11防护等级IP20@#@2.12二极管型号ZP800-30、ZP4400-30@#@2.13短路保护每只二极管串联直流快速熔断器@#@2.14过电压保护压敏电阻@#@2.15防凝露设置加热器@#@2.16故障报警方式屏面指示灯、远端冷节点、数据传输故障状态@#@2.17主电路联结形式1接地+4排流@#@2.18环境条件环境温度:

@#@0~+45℃@#@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25℃);@#@有凝露发生,海拔高度:

@#@≤2000m,地震烈度:

@#@7度,雷暴日:

@#@>90日/年@#@3排流柜设计计算@#@3.1二极管@#@排流柜选用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研制生产的二极管@#@我公司的电力半导体器件从七十年代初投产,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联合开发,并从美国、英国引进的半导体器件生产技术等方式,培养了一支高技术水平的研究开发队伍,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生产上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制造工艺。

@#@我公司生产的二极管具有以下特点:

@#@@#@投标选用的二极管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规格@#@项目@#@ZP800-30@#@ZP4400-30@#@正向平均电流IF(AV)(A)@#@800@#@4400@#@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V)@#@3000@#@3000@#@反向不重复峰值电压VRSM(V)@#@≥4600@#@≥4600@#@额定结温Tjm(℃)@#@175@#@180@#@储存温度(℃)@#@-40~160@#@-40~160@#@正向浪涌电流IFSM(A)@#@12.4×@#@103@#@56.6×@#@103@#@I2t(A2S)@#@7.73×@#@105@#@16×@#@106@#@安装力(kN)@#@13@#@70@#@正向峰值电压VFM(V)@#@≤1.30@#@≤1.3@#@反向重复峰值电流IRRM(mA)@#@≤30(175℃)@#@≤250@#@3.2相关计算@#@3.2.1整流管的参数计算@#@3.2.1.1电压等级@#@主回路额定直流电压为1500V,最高电压为1800V,考虑留有一定的电压裕量(1.5~2),管子承受的反向电压为2800~3000V。

@#@@#@3.2.1.2整流管许可电流的核算@#@自冷条件下,整流管通过的电流容量下降到6m/s风速下所允许流过容量的1/3左右,故先计算出6m/s风速下整流管所允许通过的电流容量。

@#@@#@ZP800-30整流管@#@许可功率PT=(Tj-Ta)/(Rsa+Rjc+Rcs)=(180-50)/(0.09+0.02+0.005)=1130W@#@许可正向功率PF=0.9PT=0.9×@#@1130=1017W@#@许可电流为@#@VTO—门槛电压@#@rT—斜率电阻@#@Rsa-散热器热阻@#@Rjc-结壳热阻,取0.02℃/W@#@Rcs-接触热阻,取0.005℃/W@#@故自冷条件下,ZP800-30整流管所允许流过的电流为754/3=251A左右,电流裕量为251/200=1.25,故所选ZP800-30整流管能满足技术要求。

@#@@#@ZP4400-30整流管@#@自冷条件下,整流管通过的电流容量下降到6m/s风速下所允许流过容量的1/3左右,故先计算出6m/s风速下整流管所允许通过的电流容量。

@#@@#@许可功率PT=(Tj-Ta)/(Rsa+Rjc+Rcs)=(150-45)/(0.025+0.007+0.006)=2763W@#@许可正向功率PF=0.9PT=0.9×@#@2174=2487.6W@#@许可电流为@#@故自冷条件下,ZP4400-30整流管所允许流过的电流为1972.8/4=493.2A左右,选用两只并联,总通流能力为493.2×@#@2=2466A,安全系数为2466/200=4.93,可满足系统要求。

@#@@#@4可调电阻的计算@#@由于排流网支路与轨道是牵引电流回流的两个并联支路,排流网支路和轨道的不同之处在于排流网支路电阻大于轨道电阻,故回流电流大部分通过轨道流回牵引整流器负极。

@#@在地铁运行初期,由于轨道与道床绝缘强度较好,泄漏到地下的杂散电流相对较少,经过长期运行后,轨道与道床绝缘强度不断降低,此时泄漏到地下的杂散电流不断增多。

@#@为了防止杂散电流过大损坏排流二极管,在排流支路上串联可调电阻器。

@#@本柜依据招标要求,采用0-5Ω0.5kw可调电阻,五档可调,可根据地铁运营的实际工况调节限制杂散电流大小。

@#@@#@5保护器件的选择@#@5.1压敏电阻RV1~RV5的选择@#@压敏电阻的选用主要考虑额定电压和通流容量。

@#@额定电压通常按实际电压的2倍来核算,故压敏电阻的额定电压选3000V。

@#@@#@通流容量的选择,原则上是压敏电阻元件通过的最大电流大于泄放浪涌电压流过的实际浪涌峰值电流。

@#@在此通流容量取20kA。

@#@@#@5.2故障报警的显示。

@#@@#@5.2.1排流柜面板上设置指示灯指示故障类型,以方便工作人员检修工作。

@#@@#@5.2.2故障报警信号通过RS485串行通信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连接,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波特率可调。

@#@@#@5.3抗干扰措施@#@5.3.1排流柜二次回路采用单片机80C196KC作为核心器件,对电流、电压、各状态量集中进行采集、检测以及信号的传送。

@#@单片机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维护方便,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5.3.2排流柜的内部布线考虑环境温度及电磁干扰,采用耐高温导线、屏蔽线等。

@#@@#@6排流柜结构@#@6.1排流柜采用1200mm×@#@1000mm×@#@2000mm的GGD金属屏柜,柜体无焊接,全部采用不锈钢螺栓连接。

@#@。

@#@在柜体的前后门下部开有进气网孔,上部设有散热通风孔,两侧封盖。

@#@柜体经电镀锌处理,表面静电塑料喷粉,防腐性强。

@#@@#@6.2排流柜除二极管和可调电阻安装于柜体后部,其余部件都安装在柜前的绝缘板上。

@#@@#@6.3二极管配铝合金挤压型材散热器,自然空气冷却。

@#@条状散热器作为阴极用,二极管单元由铝型材散热器、管芯、压紧螺栓、绝缘板、垫块、钢球、簧板、螺母组成。

@#@@#@6.4进出铜排采用下进下出形式。

@#@@#@6.5快熔通过绝缘子安装于绝缘板上。

@#@@#@6.6排流柜的电气间隙不小于25mm,爬电距离不小于30mm。

@#@@#@6.7排流柜内设置端子排作为设备二次接线口。

@#@@#@7保护设置@#@7.1短路保护:

@#@@#@装置中每个排流支路均设置快速熔断器,当出现短路时,熔断器首先熔断,保护二极管使其不受损坏;@#@@#@7.2过电压保护:

@#@@#@装置中每个排流流支路包括接地支路均在支路两端设置压敏电阻进行过电压保护,当出现雷击等过电压时,压敏电阻瞬间短路,保护排流柜内各器件不受损坏。

@#@@#@8辅助系统@#@8.1电流显示:

@#@排流柜在柜门上设置数字显示表头,实时显示每一路电流值,同时在柜门上设置智能仪表,实时显示排流柜总输出电流,并具有电流上限设置和延时功能,当设置的电流及其维持时间超时时,可通过指示灯显示在柜门上,同时该过流信号可被排流柜控制器采集并上传到电力监控系统或提供硬结点信号。

@#@@#@8.2电压显示:

@#@采用电压传感器对排流柜接地支路输入端和排流柜输出端进行电压检测,将传感器输出信号送给柜门电压数字显示表头,对接地电压进行实时显示。

@#@@#@8.3二次电源保护:

@#@在排流柜二次电源输入端设置浪涌保护器对二次电源进行保护,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8.4柜内照明:

@#@设置前后两只与柜门连锁的照明灯方便设备维护保养。

@#@@#@8.5辅助电源:

@#@AC220V,500W@#@9标识@#@9.1铭牌@#@铭牌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通过电喷处理,来进行防腐和保持永久清晰,安装在柜体右前门中下侧。

@#@其内容包括: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主电路联结形式、制造依据、重量、制造厂及制造日期。

@#@@#@9.2其它标识@#@9.2.1在主要电器附近贴自粘胶标识,方便检查维修;@#@@#@9.2.2在排流柜对外接口处作明显标记以方便施工。

@#@@#@10验收标准@#@根据产品试验大纲,将对产品进行以下出厂试验,@#@@#@序号@#@类别@#@项目@#@型式试验@#@出厂试验@#@1@#@一般性检验@#@√@#@√@#@2@#@绝缘试验及工频耐压试验@#@√@#@√@#@3@#@辅助装置检验@#@√@#@√@#@4@#@排流柜动作试验@#@√@#@√@#@5@#@保护报警功能试验@#@√@#@√@#@6@#@额定电流试验@#@√@#@√@#@7@#@均流试验@#@√@#@√@#@8@#@温升试验@#@√@#@";i:

22;s:

23985:

"第八章案例分析@#@一、建筑工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施工范围:

@#@@#@1.1本工程为×@#@×@#@电厂二期扩建2×@#@660MW机组“#2标段”工程。

@#@@#@#2标段:

@#@主厂房区域建筑(包括集控楼、灰控楼、升压站建筑及相应建筑的暖通、空调、常规水消防系统)。

@#@@#@1.2本标段的施工范围主要包括:

@#@#3、#4机组自500KV升压站到烟囱之间(B=1138.5至B=1322.0A=258.0至A=885.0)主厂房区域的所有土建工程(包括脱硫岛,不包括烟囱)及单项附属生产系统建筑(集控楼、灰控楼、集中供气站),厂区永久道路,辅道及引道、厂区照明,综合管架、厂区室外给排水等建筑工程,包括属于本标段内的建筑物的采暖、空调和除尘、通风系统及一般消防,以及本标段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和道路的照明及全部设施、本标段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防雷、接地(一次接地)装置和系统。

@#@@#@2、工作范围及界限划分@#@2.1投标人负责的工作范围:

@#@@#@区域施工范围内的基坑降水、支护、土方挖填、基础(含桩基桩头处理)、结构(砖体、混凝土、木制、金属、楼地面、屋面)、装饰装修、沟道、坑池、给排水、采暖、通风、除尘、空调、电气照明、一般消防、建筑接地、避雷等均属于建构筑物所属施工标段,但不包括特殊消防工程。

@#@@#@本标段采用包工包材料方式,除明确由招标人购买的本工程所需的设备、主要装置性材料外,其他材料均由中标单位购买。

@#@@#@

(二)招标控制价@#@1、招标文件有关报价的相关规定@#@

(1)招标文件要求特殊消防指定分包给某具有消防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在投标中暂列为120万元,总承包服务费为3%。

@#@@#@

(2)招标文件中规定主厂房范围(包括锅炉电梯井)外墙板、照明灯具由招标人采购。

@#@@#@(3)招标文件中规定主厂房集中控制室地砖,按暂估价为80元/m2。

@#@@#@(4)施工图量差(即施工图工程量与招标工程量之差)调整:

@#@以“招标工程量及报价明细表”中给定的数量作为计算工程量差的依据,施工图工程量与招标工程量之间的量差结算时予以调整。

@#@@#@2、招标文件中的招标工程量清单由业主提供,由业主或委托中介机构计算@#@按《发电规范》规定表式填写,根据建筑图纸计算。

@#@以独立基础为例,招标工程量清单具体编制如下:

@#@@#@

(1)根据图纸描述独立基础特征@#@

(2)按《发电规范》附录A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招标清单工程量,并根据附录D中独立基础工程内容,参照《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计算相应工程量。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工程内容@#@单位@#@工程量@#@备注@#@FT0101@#@B12001@#@独立基础@#@1.基础材质:

@#@混凝土@#@1.铺设垫层@#@m3@#@11800@#@ @#@2.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2.浇制基础@#@3.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3.铁件制作、安装@#@本案例截取了有代表意义的某工程组成如下招标工程量清单文件:

@#@@#@清单封—1@#@工程名称及标段:

@#@×@#@×@#@电厂二期扩建2×@#@660MW机组#2标段工程@#@工程量清单@#@               法定代表人@#@招标人:

@#@           或其授权人:

@#@      @#@         (单位盖章)                (签字或盖章)@#@工程造价           法定代表人@#@咨询人:

@#@          或其授权人:

@#@      @#@         (单位资质专用章)             (签字或盖章)@#@复核人:

@#@          编制人:

@#@       @#@        (签字、盖执业专用章)         (签字、盖执业专用章)@#@复核时间:

@#@  年  月 日  编制时间:

@#@  年  月 日@#@清单封—2 @#@填 表 须 知@#@1.工程量清单应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电力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2.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任何内容不得随意删除或涂改。

@#@@#@3.工程量清单格式的填写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工程量清单中所有要求签字、盖章的地方,必须由规定的单位和人员签字、盖章。

@#@@#@

(2)总说明应按下列内容填写:

@#@@#@1)工程概况按建设性质、工程特征、本期容量、规划容量、系统简介、资金来源、计划工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内容编制填写。

@#@@#@2)其他说明应按如下内容填写:

@#@@#@A.工程招标和分包范围;@#@@#@B.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C.工程质量、材料等要求;@#@@#@D.施工特殊要求;@#@@#@E.交通运输情况、健康环境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F.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按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备注等内容填写。

@#@@#@(4)投标人采购材料、设备清单按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计量单位、数量等内容填写。

@#@@#@(5)措施项目清单按序号、项目名称等内容填写。

@#@@#@(6)其他项目清单按序号、项目名称等内容填写。

@#@@#@(7)规费项目清单按序号、项目名称等内容填写。

@#@@#@(8)招标人采购材料表按序号、材料名称、型号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单价、交货地点与方式等内容填写。

@#@@#@4.如有需要说明其他事项可增加条款。

@#@清单表—1 @#@总 说 明@#@ 工程名称:

@#@×@#@×@#@电厂二期扩建2×@#@660MW机组#2标段工程 @#@工@#@程@#@概@#@况@#@建设性质@#@本期容量(MW)@#@2×@#@660MW@#@规划容量(MW)@#@4×@#@660MW@#@工程特征@#@1@#@2@#@3@#@…@#@系统简介@#@1@#@2@#@3@#@…@#@设计单位@#@×@#@×@#@设计院@#@计划工期@#@21月@#@建设单位@#@×@#@×@#@集团公司@#@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企业资金和银行贷款@#@其@#@他@#@说@#@明@#@1、工程招标范围:

@#@详见招标文件;@#@@#@2、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

@#@DL/T5341-2011电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火力发电工程;@#@@#@3、工程量按照《×@#@×@#@电厂二期扩建2×@#@660MW机组#2标段工程设计图纸》编制;@#@@#@4、工程质量、材料等要求:

@#@详见招标文件;@#@@#@5、合同暂定金额为800万元;@#@@#@6、特殊消防为专业暂估价,暂估价为120万元;@#@@#@7、主厂房范围(包括锅炉电梯井)外墙板、照明灯具为甲供材;@#@@#@8、主厂房集中控制室地砖,按暂估价为80元/m2。

@#@@#@61@#@清单表—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工程名称: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工程内容@#@计量单位@#@工程量@#@备注@#@ @#@一、@#@主辅生产工程@#@ @#@ @#@ @#@ @#@ @#@FT01@#@

(一)@#@热力系统@#@ @#@ @#@ @#@ @#@ @#@FT0101@#@1@#@主厂房本体及设备基础@#@ @#@ @#@ @#@ @#@ @#@ @#@1.1@#@主厂房本体@#@ @#@ @#@m3@#@349087@#@ @#@ @#@1.1.1@#@基础结构@#@ @#@ @#@ @#@ @#@ @#@FT0101@#@A15@#@机械主厂房土方@#@1.土壤类别:

@#@二类土;@#@@#@2.弃土运距:

@#@1km;@#@@#@3.取土运距:

@#@1km;@#@@#@4.施工方法:

@#@机械@#@1土方开挖;@#@@#@2填方区夯填或碾压;@#@@#@3余土运输1km@#@m3@#@112315@#@ @#@FT0101@#@B12@#@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1.基础材质:

@#@混凝土;@#@@#@2.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3.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1铺设垫层;@#@@#@2浇制基础;@#@@#@3铁件制作、安装@#@m3@#@11800@#@ @#@FT0101@#@G31@#@钢筋制作安装@#@1钢筋种类;@#@@#@2规格:

@#@φ10以内、φ以外@#@1钢筋制作、安装@#@t@#@1119.91@#@ @#@ @#@ @#@ @#@ @#@ @#@ @#@ @#@ @#@ @#@1.1.2@#@框架结构@#@ @#@ @#@ @#@ @#@ @#@FT0101@#@G12@#@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2.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3.结构形式:

@#@现浇@#@1浇制框架柱、梁;@#@@#@2铁件制作、安装@#@m3@#@10625@#@ @#@FT0101@#@G13@#@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柱@#@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2.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3.结构形式:

@#@现浇@#@1浇制框架柱、梁;@#@@#@2铁件制作、安装@#@m3@#@875@#@ @#@FT0101@#@G14@#@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梁@#@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2.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3.结构形式:

@#@现浇@#@1浇制框架柱、梁;@#@@#@2铁件制作、安装@#@m3@#@1000@#@ @#@FT0101@#@H15@#@主厂房钢结构吊车梁@#@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吊车梁制作、运输、安装;@#@@#@2钢吊车梁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t@#@150@#@ @#@FT0101@#@D11@#@主厂房钢梁浇制混凝土板@#@1结构形式:

@#@钢梁浇制混凝土板;@#@2.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3.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1板制作、安装;@#@2浇制非框架梁;@#@3浇制混凝土板、挡水沿;@#@4浇制楼梯;@#@5楼梯栏杆及扶手;@#@6板底抹灰;@#@7刷涂料8铁件制作、安装@#@m2@#@8028@#@ @#@FT0101@#@D23@#@压型钢板底模@#@钢梁浇制混凝土板下铺设@#@底模制作、安装@#@m2@#@8028@#@ @#@FT0101@#@G31@#@钢筋制作安装@#@1钢筋种类;@#@@#@2规格:

@#@φ10以内、φ以外@#@1钢筋制作、安装@#@t@#@2860.78@#@ @#@FT0101@#@H14@#@主厂房钢结构梁@#@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吊车梁制作、运输、安装;@#@@#@2钢吊车梁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t@#@949@#@ @#@FT0101@#@H16@#@主厂房钢结构支撑、桁架@#@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吊车梁制作、运输、安装;@#@@#@2钢吊车梁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t@#@240@#@ @#@FT0101@#@H19@#@主厂房其他钢结构@#@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吊车梁制作、运输、安装;@#@@#@2钢吊车梁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t@#@240@#@ @#@FT0101@#@H22@#@其他建筑钢轨@#@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购置、安装钢轨;@#@@#@2钢轨场内运输:

@#@1km@#@t@#@10@#@ @#@FT0101@#@H32@#@钢结构加强防腐@#@1.防腐要求:

@#@加强防腐;@#@@#@2.油漆品种、刷漆遍数@#@1刷防腐漆@#@t@#@1589@#@ @#@ @#@ @#@ @#@ @#@ @#@ @#@ @#@ @#@ @#@1.1.3@#@煤斗@#@ @#@ @#@ @#@ @#@ @#@FT0101@#@H17@#@主厂房钢结构煤斗@#@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煤斗制作、运输、安装;@#@@#@2钢煤斗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t@#@700@#@ @#@FT0101@#@K26@#@煤斗不锈钢内衬内衬@#@1.内衬材质:

@#@不锈钢内衬@#@1底层处理抹平;@#@2铺衬面层3构件运输:

@#@1km@#@t@#@50@#@ @#@FT0101@#@H32@#@钢结构加强防腐@#@1.防腐要求:

@#@加强防腐;@#@@#@2.油漆品种、刷漆遍数@#@1刷防腐漆@#@t@#@700@#@ @#@ @#@ @#@ @#@ @#@ @#@ @#@ @#@ @#@ @#@1.1.4@#@运转层平台@#@ @#@ @#@ @#@ @#@ @#@FT0101@#@D12@#@汽机运转层平台钢梁浇制混凝土板@#@1结构形式:

@#@钢梁浇制混凝土板;@#@@#@2.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3.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1浇制平台梁、板;@#@@#@2浇制运转层A排柱间梁板;@#@@#@3铁件制作、安装;@#@@#@4板底抹灰;@#@@#@5刷涂料@#@m2@#@4911@#@ @#@FT0101@#@H14@#@主厂房钢结构梁@#@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吊车梁制作、运输、安装;@#@@#@2钢吊车梁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4钢结构刷防火漆@#@t@#@581@#@ @#@FT0101@#@D13@#@汽机中间层平台钢梁浇制混凝土板@#@1结构形式:

@#@钢梁浇制混凝土板;@#@@#@2.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3.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1浇制平台梁、板;@#@@#@2浇制运转层A排柱间梁板;@#@@#@3铁件制作、安装;@#@@#@4板底抹灰;@#@@#@5刷涂料。

@#@@#@m2@#@4911@#@ @#@FT0101@#@H14@#@主厂房钢结构梁@#@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吊车梁制作、运输、安装;@#@@#@2钢吊车梁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4钢结构刷防火漆@#@t@#@581@#@ @#@FT0101@#@H18@#@钢结构格栅板@#@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格栅板制作、运输、安装;@#@@#@2钢格栅板油漆、镀锌;@#@@#@3钢格栅板购置;@#@@#@4钢结构运输:

@#@1km;@#@@#@t@#@174@#@ @#@FT0101@#@H32@#@钢结构加强防腐@#@1.防腐要求:

@#@加强防腐;@#@@#@2.油漆品种、刷漆遍数@#@1刷防腐漆@#@t@#@1162@#@ @#@FT0101@#@G31@#@钢筋制作安装@#@1钢筋种类;@#@@#@2规格:

@#@φ10以内、φ以外@#@1钢筋制作、安装@#@t@#@114.87@#@ @#@ @#@ @#@ @#@ @#@ @#@ @#@ @#@ @#@ @#@1.1.5@#@地面及地下设施@#@ @#@ @#@ @#@ @#@ @#@FT0101@#@C11@#@汽房与除氧间地下设施环氧树脂耐磨自流平涂料面层@#@面层材质:

@#@环氧树脂耐磨自流平涂料@#@1浇制设备基础、支墩;@#@@#@2浇制坑池、隧道、沟道;@#@@#@3铺设垫层;@#@@#@4找平层;@#@@#@5防潮层;@#@@#@6抹踢脚线;@#@@#@7浇制室外台阶、坡道;@#@@#@8散水;@#@@#@9铺设面层@#@m2@#@6597@#@ @#@FT0101@#@C12@#@煤仓间与锅炉房地下设施环氧树脂耐磨自流平涂料面层@#@面层材质:

@#@环氧树脂耐磨自流平涂料@#@1浇制设备基础;@#@@#@2浇制坑池、隧道、沟道;@#@@#@3铺设垫层;@#@@#@4找平层;@#@@#@5防潮层;@#@@#@6抹踢脚线;@#@@#@7浇制室外台阶、坡道;@#@@#@8散水;@#@@#@9铺设面层;@#@@#@10铁件制作、安装@#@m2@#@6894@#@ @#@FT0101@#@G26@#@凝泵坑循泵坑底板钢筋混凝土@#@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2.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1浇制垫层;@#@@#@2浇制底板、集水坑;@#@@#@3止水带安装@#@m3@#@300@#@ @#@FT0101@#@G27@#@凝泵坑循泵坑底板钢筋混凝土墙@#@1.墙类型:

@#@混凝土墙;@#@@#@2.墙厚度:

@#@400mm;@#@@#@3.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4.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1浇筑混凝土墙;@#@@#@2伸缩缝安装@#@m3@#@400@#@按混凝土墙计算@#@FT0101@#@C16@#@凝泵坑循泵坑地面地砖@#@面层材质:

@#@地砖@#@1浇制支墩;@#@@#@2浇制过门地沟;@#@@#@3铺设垫层;@#@@#@4找平层;@#@@#@5防潮层;@#@@#@6抹踢脚线;@#@@#@7铺设面层;@#@@#@8浇制室外台阶、坡道;@#@@#@9散水;@#@@#@10铁件制作、安装@#@m2@#@1410@#@ @#@FT0101@#@G31@#@钢筋制作安装@#@1钢筋种类;@#@@#@2规格:

@#@φ10以内、φ以外@#@1钢筋制作、安装@#@t@#@93.73@#@ @#@ @#@ @#@ @#@ @#@ @#@ @#@ @#@ @#@ @#@1.1.6@#@屋面结构@#@ @#@ @#@ @#@ @#@ @#@FT0101@#@D22@#@屋面板钢梁浇制混凝土板@#@1结构形式:

@#@钢梁浇制混凝土板;@#@@#@2.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3.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1板与挑檐板制作、安装;@#@@#@2浇制非框架梁;@#@@#@3浇制混凝土板;@#@@#@4铁件制作、安装;@#@@#@5板底抹灰;@#@@#@6刷涂料@#@m2@#@5000@#@ @#@FT0101@#@D23@#@压型钢板底模@#@钢梁浇制混凝土板下铺设@#@底模制作、安装@#@m2@#@5000@#@ @#@FT0101@#@H16@#@主厂房钢结构支撑、桁架@#@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支撑、桁架制作、运输、安装;@#@@#@2钢支撑、桁架油漆;@#@@#@3构件运输1km@#@t@#@370@#@ @#@FT0101@#@H11@#@主厂房钢屋架@#@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屋架制作、运输、安装;@#@@#@2钢屋架油漆;@#@@#@3构件运输1km@#@t@#@330@#@ @#@FT0101@#@H31@#@钢结构防火漆@#@1.防火要求:

@#@二级耐火等级;@#@@#@2.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防锈、清扫、擦掉油污、刷漆@#@t@#@210@#@ @#@FT0101@#@D22@#@屋面板钢梁浇制混凝土板@#@1结构形式:

@#@钢梁浇制混凝土板;@#@@#@2.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3.混凝土类别:

@#@商品混凝土@#@1板与挑檐板制作、安装;@#@@#@2浇制非框架梁;@#@@#@3浇制混凝土板;@#@@#@4铁件制作、安装;@#@@#@5板底抹灰;@#@@#@6刷涂料@#@m2@#@4149@#@ @#@FT0101@#@G31@#@钢筋制作安装@#@1钢筋种类;@#@@#@2规格:

@#@φ10以内、φ以外@#@1钢筋制作、安装@#@t@#@86.64@#@ @#@FT0101@#@H14@#@主厂房钢结构梁@#@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梁制作、运输、安装;@#@@#@2钢梁油漆;@#@@#@3构件运输1km@#@t@#@490@#@ @#@FT0101@#@D31@#@屋面外排水@#@有组织外排水@#@1安装水落管;@#@@#@2雨水斗;@#@@#@3安装虹吸装置;@#@@#@4油漆防腐@#@m2@#@9149@#@ @#@FT0101@#@D32@#@屋面挤塑板保温隔热@#@1.保温隔热面层材料品种:

@#@挤塑板;@#@2.隔气层厚度:

@#@30mm;@#@3.粘结材料种类:

@#@专用胶粘剂;@#@@#@1抹找平层;@#@2铺设保温层@#@m2@#@9149@#@ @#@FT0101@#@D33@#@屋面三元乙丙防水@#@1.防水材质:

@#@三元乙丙;@#@@#@2.防水层作法:

@#@设计标准;@#@@#@3.嵌缝材料种类:

@#@防水嵌缝膏@#@1铺找坡层;@#@@#@2铺设防水层;@#@@#@3做保护层@#@m2@#@9149@#@ @#@ @#@ @#@ @#@ @#@ @#@ @#@ @#@ @#@ @#@1.1.7@#@围护及装饰工程@#@ @#@ @#@ @#@ @#@ @#@FT0101@#@E11@#@外墙保温金属墙板@#@1.复合板夹芯材料种类:

@#@压型墙板;@#@@#@2.厚度:

@#@100mm;@#@@#@3.有保温@#@1安装墙板;@#@@#@2墙架制作、安装、油漆;@#@@#@3砌筑女儿墙;@#@@#@4浇制混凝土门框、雨篷及构件内钢筋@#@m2@#@14026@#@甲供@#@FT0101@#@E13@#@主厂房空心砖砌体外墙@#@1.砌体品种:

@#@空心砖;@#@@#@2.墙体类型:

@#@外墙;@#@@#@3.墙体厚度:

@#@200mm;@#@@#@4.砂浆强度等级:

@#@水泥砂浆M5@#@1浇制混凝土构造柱、圈梁、过梁雨篷、门框、天沟、挑檐及构件内钢筋;@#@@#@2砌筑墙体、砖过梁、腰线、墙垛等外墙附件;@#@@#@3加工、安装砌体加固钢筋@#@m3@#@128@#@ @#@FT0101@#@E14@#@主厂房空心砖砌体内墙@#@1.砌体品种:

@#@空心砖;@#@@#@2.墙体类型:

@#@外墙;@#@@#@3.墙体厚度:

@#@200mm;@#@@#@4.砂浆强度等级:

@#@水泥砂浆M5@#@1浇制混凝土构造柱;@#@@#@2圈梁、过梁;@#@@#@3砌筑墙体、砖过梁、墙垛等内墙附件;@#@@#@4加工、安装砌体加固钢筋@#@m3@#@2265@#@ @#@FT0101@#@E22@#@内墙乳胶漆面@#@1.墙体材料:

@#@空心砖;@#@@#@2.面层材料品种:

@#@乳胶漆;@#@@#@3.油漆品种、刷油遍数:

@#@一底二面@#@1底层处理抹平;@#@@#@2界面处理;@#@@#@3装饰面层@#@m2@#@19600@#@ @#@FT0101@#@E21@#@花岗岩贴砌@#@1.墙体材料:

@#@混凝土;@#@@#@2.面层材料:

@#@花岗岩;@#@@#@3.石材面层安装形式:

@#@镶贴@#@1底层处理抹平;@#@@#@2界面处理;@#@@#@3装饰面层@#@m2@#@243@#@ @#@FT0101@#@E22@#@内墙面装饰面砖@#@1.墙体材料:

@#@空心砖;@#@@#@2.面层材料:

@#@面砖@#@1底层处理抹平;@#@@#@2界面处理;@#@@#@3装饰面层@#@m2@#@870@#@ @#@FT0101@#@D41@#@楼面面层环氧砂浆耐磨面层@#@面层材质:

@#@环氧砂浆耐磨面层@#@1抹找平层;@#@2铺防水层;@#@3抹踢脚线;@#@4铺设面层@#@m2@#@1650@#@ @#@FT0101@#@D41@#@楼面面层水泥砂浆面层@#@面层材质:

@#@@#@水泥砂浆面层@#@1抹找平层;@#@@#@2铺防水层;@#@@#@3抹踢脚线;@#@@#@4铺设面层@#@m2@#@1770@#@ @#@FT0101@#@D41@#@楼面面层地砖面层@#@面层材质:

@#@@#@地砖面层@#@1抹找平层;@#@@#@2铺防水层;@#@@#@3抹踢脚线;@#@@#@4铺设面层@#@m2@#@5200@#@ @#@FT0101@#@D41@#@楼面面层花岗岩面层@#@面层材质:

@#@@#@花岗岩面层@#@1抹找平层;@#@@#@2铺防水层;@#@@#@3抹踢脚线;@#@@#@4铺设面层@#@m2@#@554@#@ @#@FT0101@#@D41@#@楼面面层PVC卷材面层@#@面层材质:

@#@@#@PVC面层@#@1抹找平层;@#@@#@2铺防水层;@#@@#@3抹踢脚线;@#@@#@4铺设面层@#@m2@#@3000@#@ @#@FT0101@#@F11@#@金属卷帘门@#@1.门类型:

@#@卷帘门;@#@@#@2.门材质:

@#@金属;@#@@#@3.五金有无特殊要求:

@#@一般;@#@@#@4.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金属卷帘门制作(购置)、安装;@#@@#@2刷油漆@#@m2@#@198@#@ @#@FT0101@#@F11@#@防火门@#@1.门类型:

@#@防火门;@#@@#@2.门材质:

@#@金属;@#@@#@3.五金有无特殊要求:

@#@一般;@#@@#@4.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防火门制作(购置)、安装;@#@@#@2刷油漆@#@m2@#@300@#@ @#@FT0101@#@F21@#@铝合金窗@#@1.窗类型:

@#@推拉;@#@@#@2.窗材质:

@#@铝合金;@#@@#@3.五金有无特殊要求:

@#@一般@#@铝合金窗(成品)安装@#@m2@#@1000@#@ @#@ @#@ @#@ @#@ @#@ @#@ @#@ @#@ @#@ @#@1.1.8@#@扩建端@#@ @#@ @#@@#@ @#@ @#@FT0101@#@H13@#@主厂房钢结构柱@#@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柱制作、运输、安装;@#@2钢柱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t@#@20@#@ @#@FT0101@#@H14@#@主厂房钢结构梁@#@1.材质:

@#@钢结构;@#@@#@2.除锈方式:

@#@喷砂除锈;@#@@#@3.油漆品种、刷漆遍数:

@#@一底二面@#@1钢柱制作、运输、安装;@#@@#@2钢柱油漆;@#@@#@3钢结构运输:

@#@1km@#@t@#@20@#@ @#@FT0101@#@H32@#@钢结构加强防腐@#@1.防腐要求:

@#@加强防腐;@#@@#@2.油漆品种、刷漆遍数@#@1刷防腐漆@#@t@#@40@#@ @#@FT0101@#@E11@#@外墙保温金属墙板@#@1.复合板夹芯材料种类:

@#@压型墙板;@#@@#@2.厚度:

@#@100mm;@#@@#@3.有保温@#@1安装墙板;@#@@#@2墙架制作、安装、油漆;@#@@#@3砌筑女儿墙;@#@@#@4浇制混凝土门框、雨篷及构件内钢筋@#@m2@#@2700@#@甲供@#@ @#@ @#@ @#@ @#@ @#@ @#@ @#@ @#@ @#@1.1.9@#@集中控制室建筑@#@ @#@ @#@ @#@ @#@ @#@FT0101@#@C15@#@复杂地面地砖面层@#@面层材质:

@#@地砖@#@1浇制设备基础、支墩;@#@@#@2浇制地坑、沟道;@#@@#@3铺设垫层;@#@@#@4找平层;@#@@#@5防潮层;@#@@#@6抹踢脚线;@#@@#@7铺设面层;@#@@#@8浇制室外台阶、坡道;@#@@#@9散水;@#@@#@10铁件制作、安装@#@m2@#@378@#@ @#@FT0";i:

23;s:

1549:

"邢台技师学院第五届技能竞赛节汽车装配专业技能竞赛@#@盘式制动器的拆装和检测实操项目评分表@#@选手参赛号@#@选手姓名@#@序号@#@考核要点@#@流程@#@配分@#@得分@#@1@#@清洁工作台,擦手@#@清洁到位@#@5@#@2@#@准备工具@#@指针扭力。

@#@可调扭力,棘轮扳手;@#@短接杆;@#@套筒;@#@2块抹布;@#@1橡胶锤1个机油瓶;@#@1个气枪,拖布@#@5@#@3@#@举升并妥善支撑车辆@#@5@#@4@#@选用合适工具拆卸制动钳装配螺栓@#@10@#@5@#@取下制动分泵的固定螺栓@#@5@#@6@#@转动制动钳并将其用吊钩挂起来@#@5@#@7@#@拆卸制动器摩擦片@#@5@#@8@#@清洁刹车片和制动盘@#@5@#@9@#@测量刹车片厚度(测量摩擦片的三个点,看摩擦片是否磨损均匀,前刹车片的最小厚度为8毫米,后刹车片的最小厚度为2毫米)@#@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10@#@10@#@安装刹车片(如果要安装新刹车片,新刹车片会比拆下的经过磨损的刹车片厚,必要时向里推制动钳活塞)@#@10@#@11@#@摘下制动钳并安装装配螺栓@#@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拧紧,分三次拧紧各缸盖螺栓。

@#@第一遍紧固80N/m,第二遍紧固15度,第三遍紧固10度@#@10@#@12@#@紧固螺栓至27牛米@#@10@#@13@#@踩制动踏板使活塞回位@#@3@#@14@#@清洁工具、放下举升、整理工位@#@10@#@15@#@报告操作完毕@#@2@#@16@#@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同分数,取用时最少者为获胜方。

@#@@#@总分:

@#@@#@操作时间:

@#@@#@裁判签字:

@#@@#@";i:

24;s:

8197:

"IGV系统说明书@#@n进口可转导叶系统(IGV=Inletguidevanes)@#@n一)概述:

@#@@#@n燃气轮机进口可转导叶(I.G.V)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1)在燃机启动,停机过程低转速过程中,起到防止压气机发生喘振的作用;@#@2)当燃机用于联合循环部分负荷运行时,通过关小IGV的角度,减小进气流量,使燃机的排烟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以提高联合循环装置的总体热效率.@#@n根据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的上述两个作用,可转导叶的控制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n

(1)对于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来说,可转导叶被控制在两个固定位置上,称为双位置控制方式.在启动和停机过程中,IGV处在关小的位置(34度),目的是避免压气机出现旋转失速现象,从而防止压气机在低转速下发生喘振.当机组达到运行转速时,进口导叶被调整到全开角度的位置(84度或86度),加大了通过压气机的空气流量,改善燃气轮机的热效率.该种控制方式的燃气轮机IGV的角度检测一般使用了个位置开关,一个用于指示关位置,一个用于指示开位置;@#@该方式控制的燃机在联合循环时,降负荷运行能力较差,部分负荷时整体热效率下降较多,油耗率上升较大;@#@不具备IGV温控功能.@#@n

(2)第二种控制方式我们称作可调式压气机进口导叶控制方式.在该种方式下,在起动和停机过程种,按修正转速TNHCOR以一定的速率来开大或关小IGV的角度,从而达到防止压气机发生喘振的目的.在带负荷时,对于联合循环中的燃气轮机,则根据负荷的大小(或透平排烟温度)来调整进口导叶的位置,以维持在该负荷下有较高透平排烟温度,使总体热效率得到改善.该种控制方式的燃气轮机IGV的角度位置是作为修正转速得函数或根据透平排烟温度来进行调整,为此,该系统需配置电液转换器(伺服阀90TV)及配套的位置反馈装置(LVDT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96TV-1,-2);@#@该方式控制的燃机在联合循环时,降负荷运行能力较强,部分负荷时整体热效率下降较少,油耗率上升不大,具备IGV温控功能.@#@n二)系统的组成及保护动作描述:

@#@@#@nIGV系统的工作油源取自两路:

@#@一路为来自液压油母管(103BARG),主要作为电液伺服阀90TV-1的控制油及IGV动作油缸的工作压力油;@#@另一路是来自跳闸油系统的入口(6.5BARG,54℃)经20TV-1电磁阀控制,作为IGV跳闸放油切换阀VH3-1的工作压力油.@#@n1)IGV控制电磁阀20TV-1:

@#@常开电磁阀;@#@燃机在零转速以上(14HR失电)时,该电磁阀上电,切断泄油通路,IGV处可调状态;@#@燃机在零转速后(14HR上电),该电磁阀失电,接通泄油回路,IGV处不可调状态,直接在液压油的作用下关小至物理最小角度(31.6度);@#@@#@n2)IGV伺服液压控制油供油油滤FH6-1:

@#@带压差指示器(弹出式红点)金属滤,孔径40µ@#@,红点弹出后需更换,不可在线更换;@#@@#@n3)IGV跳闸放泄切换阀VH3:

@#@(7WAY2POSITION)当20TV-1不带电时,它在来自液压油系统的液压油的作用让液下,油压不经过伺服阀90TV而直接进入油动机去关小IGV至机械最小位置.当20TV-1带电时,它接通伺服阀90TV与油动机之间的液压油路,使IGV处于可以被调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液压油只能经过伺服阀90TV进入油动机,开大或关小IGV.@#@n4)IGV控制电液伺服阀90TV-1:

@#@伺服阀(电液转换器)@#@n5)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96TV-1,-2:

@#@检测IGV的角度,作为控制系统对IGV角度的反馈信号,取二者中间的高值.@#@n6)IGV叶片助动及旋转系统HM3-1:

@#@角度设定范围:

@#@34-2°@#@TO86+2°@#@@#@7)液压缸前节流孔板:

@#@防止IGV位置变换过快@#@@#@三)IGV控制过程简述:

@#@@#@当机组启动后,高压液压油经过40微米过滤器FH6-1后流向90TV-1伺服阀和VH3-1进口可转导叶遮断器;@#@由于20TV-1在燃机零转速继电器14HR带电前时失电状态,因此图中OLT-1油处于回油状态,所以遮断器VH3-1的油缸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左边的工作状态。

@#@液压油经VH3-1后通过2mm的限流孔板进到HM3-1的油缸活塞下部腔室,活塞上部腔室经过VH3-1接通回油管路,在此情况下,HM3-1关闭到最小位置,即34度开度。

@#@可转导叶IGV处于初始状态;@#@当机组在启动电机带动下使14HR动作时,20TV-1带电,从跳闸油系统来的OLT-1油压建立,推动VH3-1阀向左移动,使该阀处于右边位置,这时将液压油OH-4接通伺服阀90TV-1和HM3-1的油缸的液压油路,使可转导叶IGV处于可调节状态。

@#@@#@当我们所要求的可转导叶角度位置信号和可转导叶的位置反馈信号(来自96TV-1,2)相加结果不为零时,90TV-1伺服阀将接受来自控制系统(R)(S)(T)这三个控制器的经过运算放大的直流电流,90TV-1线圈中有电流流过,扭力器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偏转角度的大小与通过电流的大小成比例,偏转方向则取决于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扭力器的射流管随着随着扭力器一起偏转。

@#@液压油从射流管高速喷出。

@#@射流管正对面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扩压通道,如果扭力器不发生偏转(即线圈中无电流通过),射流管处于中间位置,则左右两个扩压通道中相同。

@#@二级滑阀两端油压相等,从而处于中间位置,它的凸肩盖住两个经VH3-1通向HM3-1油缸的油口(1与2),这时没有液压油进入油缸,可转导叶静止不动。

@#@当线圈中有电流流过时,使射流管偏离中间位置,则在两个扩压通道中形成不同的油压,从使二级滑阀两端受力不同,二级滑阀就会离开自己的中间位置,使液压油经油口1(或2),再经过VH3进入HM3-1的油缸的左侧(或右),而油缸的右侧(或左)的液压油经油口则经VH3-1,再经过油口2(或1)与回油接通,这样就可以使可转导叶关小或开大。

@#@射流管与二级滑阀之间有一根反馈弹簧,它的作用是增加调节过程的稳定性:

@#@一是保证调节过程中二级滑阀不至于移动过快;@#@二是保证调节结束时二级滑阀能够回到中间位置。

@#@@#@90TV-1伺服阀示意图如下:

@#@@#@n四)IGV部分报警控制描述:

@#@@#@n1)燃机启动前需对IGV的反馈角度CSGV检查,若CSGV<31度或CSGV>35度,则燃机不容许启动,并在MARK-V上会发出“INLETGUIDEVANEPOSITIONSERVOTROUBLE”报警;@#@@#@控制逻辑图如下:

@#@@#@n2)若IGV反馈角度CSGV与IGV控制角度参考值(要求值)CSRGV的差值>7.5度,持续5秒后,MARK-V上会发出“INLETGUIDEVANECONTROLTROUBLEALARM”报警;@#@@#@n3)若燃机转速在运行转速以上(14HS上电)时,IGV反馈角度CSGV<50度或燃机转速在运行转速以下(14HS失电)时,IGV反馈角度CSGV超过设定角度CSRGV达7.5度以上,持续5秒,MARK-V上会发出“INLETGUIDEVANECONTROLTROUBLETRIP”报警,燃机跳闸.@#@n上述第1)项说明IGV位置反馈部分有故障,第2),3)项说明IGV控制部分有故障.@#@五.IGV部分转速时的算法介绍:

@#@@#@上面时IGV部分转速也就是说在燃机到达空载满速前的算法控制图,通过上面的逻辑计算,我们可以简化为以下的计算公式:

@#@@#@CSRGVPS=[TNHCOR-(CSRGVPS1)]*CSRGVPS2――

(1)@#@其中:

@#@CSRGVPS为IGV部分转速基准@#@TNHCOR:

@#@为燃机实际转速校正@#@_________________@#@其可由公式:

@#@TNHCOR=TNH*√540F/(460F+CTIM)――

(2)@#@CSRGVPS1=76.5%TNHCSRGVPS2=6.76度@#@通过公式

(2)我们可以计算出在空载满速前燃机大约多少转速时IGV可以开始由34度打开直至57度。

@#@@#@下面有一个IGV启动过程,选择温控以及不选温控曲线图:

@#@@#@n@#@";i:

25;s:

27984:

"电力配电站所物联网综合监控系统安徽电科恒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配电站所物联网综合监控系统@#@技@#@术@#@方@#@案@#@@#@--基于Tip3000核心平台的智能环网柜、高压开关柜、保护开关、母线电缆无线测温、环境、有害气体以及腐蚀电缆气体、安防、消防火灾、灯光、风机、除湿机控制以及图像监控的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目录@#@1概述 2@#@2系统总体设计 4@#@2.1系统总体架构 4@#@2.2软件架构设计 5@#@2.3网络拓扑设计 6@#@3系统功能设计 8@#@3.1功能结构图 8@#@3.2智能环境监测子系统 8@#@3.3电缆无线测温监测子系统 8@#@3.4环网柜远动子系统 9@#@3.5高压开关柜监测子系统 9@#@3.6继保开关(刀闸)监测子系统 10@#@3.7设备控制子系统 10@#@3.8安全防护子系统 10@#@3.9视频监控子系统 11@#@3.10火灾报警及消防子系统 14@#@3.11门禁控制子系统 15@#@3.12联动配置子系统 16@#@3.13巡检管理子系统(可扩展) 16@#@4系统功能特点 18@#@5系统主要设备及参数 19@#@5.1HT510智能配电房一体化监控装置 19@#@5.2HT501站端监控主机(机架式设备) 21@#@5.3有线红外测温仪 23@#@5.4无线测温传感器 24@#@5.5高速高清网络摄像球机 25@#@5.6环境传感器(大气压力、雨量传感器等不再介绍) 26@#@5.7智能空调遥控器 29@#@5.8红外双鉴探测器 30@#@1概述@#@供电公司配电房开闭所由于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等原因,具有分散、地理环境情况变化多端、覆盖面广、用户众多,容易受用户增容和城市建设影响等特点。

@#@开闭所的监控对配电自动化管理、线损分析、负荷预测、电力需求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的解决方案就是分别安装环网柜、开关柜、变压器等监测设置,以及报警、视频以及环境监控等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具有如下问题:

@#@@#@1、很多装置没有联网,只是在本地监测和控制;@#@@#@2、联网的各系统之间独立运行,形成监控“孤岛”现象,无法有效的进行管理,也达不到安全管理的效果。

@#@@#@3、目前配电站内所有门锁都采用机械锁,也就是说随便配一把钥匙可将各设备室的门全部打开,从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外来人员用借到的钥匙就可随心所欲开启任何房门,也无法记录开启时间,这不仅可能出现物品被盗,甚至可能开错设备室的门而误入带电间隔,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故。

@#@另方面,当钥匙丢失了时,更是存在前面所述的安全隐患。

@#@@#@4、目前配电站的巡视都是通过手工记录的方式进行,会出现代签、统计费时费力,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管理。

@#@@#@5、多系统并存不但增加了投资成本,后期的维护成本也大大增加,并且多个厂家的设备同时运行,也会产生扯皮现象,浪费业主的时间和精力。

@#@@#@电科恒钛根据开闭所实际情况,结合多年的变电站和开闭所的运行管理的经验,采用Tip3000核心技术平台和HT500系列智能监控终端,实现了智能环网柜DTU运行监控、高压开关柜带电显示、电流电压等负载运行监控、母线测温检测,电缆测温监控、环境监控、安防监控、采暖通风、灯光、风机、除湿机控制等功能,并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扩展智能门禁、SF6、02、H2S,O3等有害气体在线监测等功能。

@#@实现动力环境各数据的检测与设备控制,实现动力环境最优化,避免运行环境的失控导致配电设备运行故障,保证维护人员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配电房粗放式管理导致成本过高,同样实现配电动力环境的分布式远程管理。

@#@@#@1.开闭所智能环境监控平台以“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开闭所内环境的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

@#@@#@2.平台以网络通信为核心,完成站端音视频、环境数据以及安全防范等数据的采集和监控,并将以上信息远传到监控中心。

@#@@#@3.平台把环境、视频、通风、照明、安全防范、消防、一次设备辅助监控等所有监控量在监控系统主界面上进行一体化显示和控制,不得分系统孤立显示和控制。

@#@系统监控应提供视频监控和图表监控两种监控模式。

@#@@#@4.平台可以设置系统内的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空调及设备联动等各子系统之间进行联动,还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方式和站内自动化系统进行联动,应能实现用户自定义的设备联动,包括现场设备操作联动视频、综合自动化系统告警联动门禁视频等。

@#@并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完成自动的闭环控制和告警,如自动启动/关闭空调、自动启动/关闭风机、自动启动/关闭排水系统等。

@#@@#@5.系统所有操作以及报警确认,都需要保留详细的日志并生成相应报表@#@2系统总体设计@#@2.1系统总体架构@#@根据《开闭所管理制度》、《开闭所操作规程》以及《电力安全生产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应用案例,采用分布式和模块化架构,把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分为站端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站端设备以HT500系列站端监控主机为核心,能够接入开关柜、环网柜、变压器传感器或智能设备,温湿度等环境传感器,在线式红外母线温度传感器,电缆无线测温设备,SF6和O2传感器,H2S传感器以及O3传感器。

@#@对射/红外等安防设备、消防主机设备,一路门禁、8-24路灯光/空调以及风机的控制等功能。

@#@并可以通过扩展实现图像抓拍、SF6泄露报警、消防报警等功能。

@#@@#@HT500监控主机采用TCP/IP有线方式或者3G(4G)/CDMA/GPRS等无线方式和中心进行联网。

@#@@#@2.2软件架构设计@#@根据国网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应用案例,现把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分为三级中心、五大功能子系统。

@#@@#@一、三级中心@#@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为分层、分区的分布式结构,按开闭所综合监控地区级主站系统(以下简称“地区级主站”)、开闭所综合监控集控站级主站系统(以下简称“集控站级主站”)和开闭所综合监控站端系统(以下简称“站端系统”)三级构建,如下图所示。

@#@@#@说明:

@#@目前实际使用情况一般采用市级中心和集控站两级监控模式。

@#@@#@二、系统功能结构设计@#@2.3网络拓扑设计@#@目前,对于开闭所监控系统通常有以下几种传输方式:

@#@@#@1、已有以太网的开闭所:

@#@每个开闭所主机需要一个RJ45网口和一个IP地址即可。

@#@@#@2、仅有2M光纤接口:

@#@配置一台2M--以太网桥,通过光电转换,提供以太网接口。

@#@@#@3、没有以太网和光纤的开闭所:

@#@可以选择如下两种方式:

@#@@#@1)就近租用电信运营商的以太网或者光纤:

@#@适合于小区内运营商网络连接较为方便的地方。

@#@@#@2)租用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

@#@采用3G、4G路由器接入的方式,可以使用公网或者组成VPN专网。

@#@本方案需要向运营商缴纳网络使用费用和购买VPN服务器。

@#@@#@总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配备以太网为最优化和成本最低的传输方式。

@#@@#@3系统功能设计@#@3.1功能结构图@#@3.2智能环境监测子系统@#@环境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在开闭所内,通过采集和传输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开闭所内的工作环境(如:

@#@温度、湿度、漏水、水位、有害气体(SF6,H2S,O3)等);@#@当检测到环境量出现异常时,可及时显示、报警,并可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上传至系统平台。

@#@@#@站端设备包含各种传感器(温度、湿度、漏水、水位、有害气体等)。

@#@系统平台可以直观的显示出被监测量的大小或状态,以及被监测量的实时值或各种故障发生的情况。

@#@@#@3.3电缆无线测温监测子系统@#@电力系统正向着大电网高可靠性、高自动化水平的方向迅猛发展。

@#@随着社会用电量的日益增加,电网中众多高压电气设备本身、设备之间的联接点,随着负荷的增大,氧化、电阻增大、再度升温直至酿成事故。

@#@因此,电力系统不惜人力、财力,采取多种措施监测高压联接点的温升。

@#@@#@实现温度监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光纤温度监测:

@#@光纤温度监测系统采用光导纤维传输温度信号,可准确测量高压触点的运行温度,然而,用于光纤表面可能受到污染,将导致光纤沿面放电,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今无法解决。

@#@@#@2)红外温度监测:

@#@红外测温监测采用红外测温方式,但极易受环境灰尘及周围的电磁场影响,另外开关柜内的空间非常狭小,受开关柜体结构的限制,无法安装红外测温探头,制约了红外测温的应用。

@#@@#@3)无线温度监测:

@#@无线测温系统采用频率为2.4G电磁波传输信号,直接安装在高压设备上,温度测量准确,可以彻底解决电气绝缘问题,可以测量室内外任何高压带电体有温度事故隐患点的温度。

@#@@#@3.4环网柜远动子系统@#@3.4.1系统接入@#@该系统可集成智能环网柜DTU在线监测系统功能,可支持环网柜的实时状态监测与运动控制@#@3.5高压开关柜监测子系统@#@3.5.1功能概述@#@通过开关柜数据采集系统或模块单元输出RS485采集信号,与HT502监控主机通信,后端数据采集服务器实时采集各种信号量状态遥测遥信数据,中心软件集成该开关柜实时监测子系统,主要完成开闭所动力配电柜、高压开关柜的运行状态、负载参数等数据采集与监测预警,包括电压、电流、触点温度等,以及各种设备的供电情况的监视。

@#@@#@3.6继保开关(刀闸)监测子系统@#@3.6.1功能概述@#@刀闸(保护开关)断开与闭合状态作为输变电生成运行过程中重要监护参数,需要实时监控其当前的状态,以便掌控相关设备的运作是否正常@#@1)、接入刀闸(保护开关)的断开与闭合的状态信号,有助于实时了解站内所有相关刀闸开关的当前状态;@#@@#@2)、结合系统中集成站内各个角落视频画面,可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实际室内外刀闸(保护开关)的断开与闭合动作发生时当前设备的实际状态是否与操作一致,减少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3)、系统中集成的一系列联动响应功能,还能在夜间视线不清晰的情况下,在接受到刀闸开关动作信号时,主动打开相应位置的照明灯光,自动弹出视频,响应实时画面监控。

@#@@#@3.7设备控制子系统@#@3.7.1功能概述@#@系统平台可以实现对任意指定的监控场所,在任意时间计划内,对任何发生的事件/组合事件(传感设备探测、视频监控图像分析等事件),制定出详细的站端设备、语音、灯光、摄像头等任意设备的关联动作计划,进行智能设备联动。

@#@@#@3.8安全防护子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通过灵活配置,实时反映探测器的布、设防、报警及各种状态,对报警信息进行及时提示。

@#@在设定的布防时间内,实行入侵监控。

@#@并且报警系统可以同时联动该区域的照明系统、闭路电视监控以及门禁等系统。

@#@@#@u可手动布撤防和自动布撤防(每个防区可设置5个时间段)@#@u结合硬件可控制报警主机每个子系统(用户)的布撤防。

@#@@#@u可按需求设置分区图、防区图、子防区图@#@u可按需要设置报警后弹出相关地图@#@u地图上还可设置联动摄像机、门禁等,并直接在地图上控制@#@u可自定义的报警后语音提示@#@u完善的事件记录,供事后查询@#@3.9视频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分为两种方案,第一种在没有以太网的开闭所,可以采用串口摄像头,平常不录像,当出现报警等情况时进行联动抓拍,抓拍的图片可以传送至中心平台上。

@#@第二种方案是有以太网的配电网,完全可以采用数字监控系统,实现专业监控功能。

@#@@#@一、报警抓拍式监控:

@#@@#@

(1)安装安防摄像头,可监视开闭所/开闭所即时情况;@#@@#@

(2)支持帧率、码流、分辨率可通过软件操作界面进行参数设定,也可按预先设置的方案自动调整;@#@@#@(3)报警联动拍照功能:

@#@支持开闭所/开闭所事故报警、消防报警、防盗报警、防火报警、电力设备水浸报警、门禁报警、非法闯入及画面异动报警等多种报警类别联动拍照上传功能;@#@当发生报警时,能联动相关设备,如启动警笛等,相关设备启动后,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关闭;@#@报警发生后,开闭所/开闭所安防摄像头向客户端和监控中心发送报警信息,并同时启动拍照功能;@#@@#@(4)可设定非法闯入应用:

@#@设定监控范围,当有可疑人物闯入时,联动报警、拍照等并向主站告警;@#@@#@二、专业级监控:

@#@@#@专业级视频监控系统基于数字硬盘录象机硬件设备,并以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管理软件为核心,执行强大的系统功能。

@#@@#@

(一)、视频监控@#@1)实时监控、分布监控,报警时的刷卡人员姓名、环境数据字符叠加等功能。

@#@@#@2)以按照地区->@#@区域监控中心->@#@监控区域->@#@摄像机(可为多个摄像机,按监控目标分为一主多辅)树形方式展开选择所需监控的视频,可实时监视本地区所有视频信息,可实时监视同一区域多路(1、4、9、16)实时视频并实现一机同屏同时监视;@#@可同时监视一次设备的多角度视频;@#@@#@3)不同的区域巡检中心仅可监视其所辖视频;@#@@#@4)可在以电子地图承载的平面布置图或一次设备连接示意图点击一次设备同时监视一次设备的多个摄像机的多角度实时视频(简称多角度视频);@#@@#@5)可根据平面布置图上布防、撤防、告警状态直接查看相关视频;@#@@#@6)多台监控工作站及Web用户可同时监控任一视频;@#@@#@7)具备视频自动复位功能,即可对摄像机设定默认监视位置,正常状态下摄像机保持默认位置;@#@在控制完成后设定的时间段内恢复默认监视位置;@#@@#@8)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对系统的监控点进行视频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包括不同视频、同一不同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完成轮巡任务的摄像机可自动复位;@#@@#@9)可对任意视频进行手动录像,对任一帧实时视频以JPEG、JPG或BMP的图片进行抓拍和存放。

@#@@#@

(二)、录像管理@#@1)远程设置前端系统录像规则,实现前端系统的手动录像、定时录像、告警触发录像、画面异动检测录像等;@#@@#@2)具备集中存储功能,实现将严重告警时的视频和事故视频集中存储到地区级主站IPSAN中,采用以秒为单位的视频流方式存储策略;@#@@#@3)同时显示、存储、检索各所选摄像机的多个视频;@#@@#@4)以人机界面方式统一管理本地和历史视频和图片,可按告警事件、时间段、摄像机、存储位置等组合条件检索;@#@可从站端系统上传任意一段历史录像,删除本地和各历史视频;@#@@#@5)远程回放任一摄像机的历史视频(时间可选)、告警录像和本地录像;@#@回放方式有逐帧、慢放、常速、快速、进度条拖放等方式;@#@@#@6)具备回放视频单帧抓拍和连续抓拍能力,并可对图片进行标注方便查找。

@#@@#@(三)、数据转发@#@1)具备对视频流、站端录像、控制信息、告警信息、语音对讲流等数据的转发;@#@@#@2)支持IP单播、转发组播等多种通信方式。

@#@@#@(四)、语音对讲功能@#@1)前端场景录音播放、保存、回放语音;@#@@#@2)实现中心与前端的实时双向语音对讲和语音广播;@#@@#@3)实现报警广播功能;@#@@#@(五)、远程控制@#@1)远程控制前端系统视频监控设备;@#@@#@2)对摄像机视角、方位、焦距、光圈、景深进行调整及控制;@#@@#@3)对于有预置位的摄像机,能直接进行预置和操作;@#@@#@4)对摄像机的控制操作完成后,立刻释放控制权限;@#@@#@5)设置和查询摄像机的预置位;@#@@#@6)具备对前端任何一个门的开、关及解除报警等控制功能。

@#@@#@7)可进行前端的布防/撤防控制,布防/撤防可按照可事先制定的策略由系统自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平面布置图进行布防或者撤防控制;@#@@#@8)控制按照用户优先级划分,优先级高的用户可无条件获得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同级别用户根据时间优先的原则获得控制权;@#@@#@(六)、告警管理@#@1)视频遮挡:

@#@当有人或物体移动到摄像头附近并引起遮挡时,系统会自动做出处理,按已经设定好的灵敏度,布防撤防响应时间,遮挡报警区域等规则,触发联动报警输出,声音告警,报警上传中心.。

@#@@#@2)视频遮盖:

@#@在监控过程中为保护他人的隐私合法权益,可将视频监控范围内不需要或禁止观看到的区域设置成隐私区域用遮挡区块进行遮蔽。

@#@@#@3)视频丢失或异常:

@#@在监控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出现视频丢失或异常的情况,当出现上述情况时,按已经设定好的报警处理方式,触发报警输出,声音告警,报警上传中心。

@#@@#@4)前端设备异常告警:

@#@当前端设备出现硬盘满,硬盘出错,网线断,IP地址冲突,非法访问,视频输入输出视频格式不匹配问题时,系统会自动做出处理,按已经设定好的报价处理方式,联动声音报警,报警上传中心,联动报警输出。

@#@@#@5)所有告警信息均在告警窗实时显示,显示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地区及厂站名、关联的一次设备或监控设备、告警内容及其它信息;@#@不同级别的告警信息分色显示,其色可设置;@#@可按分层分区分类选择显示,以卡片方式分类提示和选择;@#@@#@6)实现告警联动,可根据告警信号位置切换指定摄像机视频,操作指定设备(照明等),并自动录像(录像时间可设定);@#@@#@7)实现严重告警的自动手机短信告警功能;@#@@#@8)应提供灵活的告警信息过滤和分类手段,对不同区域、用户和工作站设置相应的过滤条件和分类方法;@#@@#@9)具备告警信息的管理员、监控员确认功能;@#@应按权限和区域确认,不同区域的事件及告警确认和处理相对独立;@#@@#@10)所有告警信息及确认信息(包括确认时间、确认节点、确认用户等)应自动保存,可打印输出;@#@@#@11)宜具备警铃警笛联动告警功能;@#@@#@12)按照时间、地点、告警类型组合方式综合查询历史告警信息。

@#@@#@(七)、视频识别及移动侦测@#@实现视频识别、边界告警(包括视频丢失、警戒线、警戒区、入侵检测等)等功能,并实现相应告警联动。

@#@@#@(八)、视频分析与互动功能@#@1)智能视频分析:

@#@穿越警戒面、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区域入侵、物品拿取放置、徘徊、人员聚集、非法停车、快速移动。

@#@(需要配置视频分析专用DVR);@#@@#@2)在线修改联动规则;@#@@#@3)依据联动信息,启动录像,并具有预录像功能,预录时间可设置;@#@@#@说明:

@#@本子系统支持海康、大华等主流硬盘录像机和数字搞清摄像机系列产品。

@#@因此产品不再另外介绍。

@#@@#@3.10火灾报警及消防子系统@#@Ø@#@烟雾、明火、主变消防等火灾状态的实时监控。

@#@@#@Ø@#@报警联动功能:

@#@本地声光报警,监控中心计算机报警,以及手机短信告警功能。

@#@并且可设置联动视频、门禁、灯光等子系统。

@#@@#@Ø@#@系统可以直接接入烟雾探测器,也可以通过智能接口集成主流消防厂家设备。

@#@@#@Ø@#@目前支持海湾、依爱、赋安、利达华信、互易、安吉斯、泛海三江、泰和安、TX3607、NOTIFIER等消防主机协议。

@#@@#@3.11门禁控制子系统@#@一、系统概述@#@门禁系统是指基于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配电所的出入口安装自动识别系统,通过对人(或物)的进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等操作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它是利用非接触式智能卡或指纹代替传统的人工查验证件放行、用钥匙开门的落后方式,系统自动识别智能卡上的身份信息和门禁权限信息,持卡人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和在有权限的门禁点刷卡后,门禁点才能自动开门放行允许出入,否则对非法入侵拒绝开门并输出报警信号。

@#@@#@由于门禁权限可以随时更改,因此,无论人员怎样变化和流动,都可及时更新门禁权限,不存在钥匙开门方式时的盗用风险。

@#@同时,门禁出入记录被及时保存,可以为调查安全事件提供直接依据。

@#@@#@HT502站端监控主机包含一路门禁,直接接入读卡器、电锁、按钮即可实现门禁功能。

@#@@#@二、系统详细功能@#@1)支持多人授权、多门授权以及复合授权三种模式@#@2)支持36个可编程时间组,每个时间组包括5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起始值任意定义。

@#@@#@3)系统支持实时监控和脱机运行双模式运行。

@#@@#@4)系统支持人员进入出去时间人员记录。

@#@@#@5)系统提供设备或网络故障报警、非法闯入报警、门开超时报警、非法刷卡报警以及胁迫报警等。

@#@所有的报警都会在总控制电脑上实时显示红色闪动记录,驱动计算机音箱提醒管理者注意,并且和监控等系统进行联动。

@#@@#@6)系统支持卡、密码、卡+密码等多种开门方式。

@#@@#@7)系统提供通过中心软件进行强制关门和紧急开门功能。

@#@@#@8)系统支持对所有门或单个门设定门常开时间等。

@#@@#@9)系统支持多卡认证开门。

@#@@#@10)系统支持锁开超时报警功能@#@11)系统支持电子地图实时监控@#@12)系统具备考勤、密码开门、IC卡开门、出门按钮开门、锁开超时告警、开门超时告警、断线告警、非法开门告警以及胁迫告警等多种记录。

@#@@#@3.12联动配置子系统@#@1、安防报警联动:

@#@中心站及子站的安防子系统,通过监控主机接入安防信号(电子围栏、红外对射,小动物探测器等),一旦有警情发生,系统可以联动图像监控系统,并发送报警信号给中心管理系统,同时,可以根据联动方案自动调用摄像机进行抓拍与录像,并可实时播放告警语音、发送提醒短信等。

@#@@#@2、环境量告警联动:

@#@温度量程告警,前端监控主机可通过接入的空调控制器,自动联动对应的空调,进行开机制冷或者制热;@#@湿度探点告警可配置联动相应区域的风机或者除湿器进行除湿联动。

@#@@#@3、有害气体联动:

@#@根据现场检测的SF6,H2S,O3,CO等有害气体,可配置联动风机,进行通风,以及联动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

@#@@#@4、告警短信语音联动配置:

@#@支持配置各类型告警点报警时的短信提示、语音播报、声光警示以及现场广播威慑等。

@#@@#@5、联动抓拍录像及查询功能:

@#@可以根据抓拍类型、记录类型、联动类型、触警条件、抓拍区域以及时间等各种条件,对抓拍录像进行查询。

@#@抓拍录像实时存储在中心服务器上,可避免前端被破坏而造成的录像丢失。

@#@@#@6、刀闸动作视频联动:

@#@通过智能监控主机,后台监测中心,在监测到刀闸开关动作信号时,主动打开相应位置的照明灯光,自动弹出关联的视频,响应实时画面监控,可观看保护开关的实时闭合状态。

@#@@#@3.13巡检管理子系统(可扩展)@#@所有的门禁读卡器都可以作为巡视读卡点使用,门禁控制器能记录刷卡信息,连PC后数据下载到电脑上保存。

@#@电脑上的巡视软件可以根据这些读卡数据按部门、个人、日期统计各种巡视报表,方便快捷。

@#@任意的读卡门禁点都可以设成巡视点,即方便实用,又经济省钱。

@#@可以在已使用门禁系统的基础上,不用增加硬件成本,而只需增加一套巡视软件就能实现巡视计算机管理功能,避免了类似于打卡钟等巡视设施带来的人工处理的大量工作量,节约了劳动力资源,更提高了电站管理效率。

@#@@#@l利用门禁系统现有设备和网络,对电站工作人员对无人职守的变电站进行巡查管理和监督。

@#@@#@l结合对施工单位工作票管理制度,实现定时、定点、定位、定人以及远程授权操作管理,可以有效的防止无授权人员进入非工作站、非授权作业区,避免复制开门钥匙和领取钥匙者随意进入变电站的安全隐患。

@#@@#@4系统功能特点@#@1、开放性@#@开闭所环境监控系统系统能够对下接入不同厂家/品牌的站端设备、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等。

@#@@#@2、统一性@#@开闭所环境监控系统需要包括通信规约(485/422/232/61850/开关量等)的转换,带有自动对时功能,可以实现不同站端设备的集中和管理,包括环境监测、音视频、照明、安防等的完整集中统一@#@3、智能性@#@开闭所环境监控系统可实现针对不同监测场景(开关室、设备室、控制室、地上、地下所等),设定不同监控策略,不同的监控职能部门,任意配置,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

@#@@#@4、易扩展性@#@开闭所环境监控系统在未来监测场所\设备增加、系统升级扩容时,仅需要完成软件的配置即可。

@#@@#@5、易用性@#@Ø@#@开闭所环境监控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Ø@#@从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平台的功能应符合实际需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运维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系统。

@#@@#@6、高可靠性@#@开闭所是配网结构中的重要基础场所,智能环境监控系统也是长期处于运行状态,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Ø@#@站端设备可以脱网独立运行;@#@@#@Ø@#@局部所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平台的正常工作。

@#@@#@Ø@#@站端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故障排除和替换;@#@@#@Ø@#@系统平台有具备处理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的能力;@#@@#@5系统主要设备及参数@#@5.1HT510智能配电房一体化监控装置@#@HT510智能配电房一体化监控装置是针对电力配电房的电缆温度以及母线温度无";i:

26;s:

16050:

"热交换站供暖安全运行操作规程@#@一、供暖前设备检修、调试及前期准备工作。

@#@检查、调试配电设备,保证能够向设备正常供电。

@#@@#@二、检查、校验各种仪表、安全阀,保证准确计量和安全运行。

@#@@#@三、检查、清除、冲洗热交换器、分水缸、除污器、管道内的污垢,保证管路畅通。

@#@@#@四、检修、调试水泵,保证设备能够安全高效运转。

@#@@#@五、检查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正确,检查管路是否畅通,有无渗漏情况。

@#@@#@六、系统冲洗、冲水及定压工作。

@#@@#@

(一)冲洗供暖系统内的污垢,清除各楼引入口过滤器内的杂物。

@#@@#@

(二)启动补水泵向系统充水,直到系统全部充满,检查各楼排气阀,保证系统完全排气。

@#@@#@(三)系统压力值应设定为在保证最高建筑系统水满的情况下增加0.05MPa压力。

@#@@#@七、设备启动及运行。

@#@@#@

(一)先关闭循环泵出口阀门,再启动循环泵,当泵正常运转后,再均匀地打开阀门,调节流量到需要的工况。

@#@@#@

(二)慢慢开启一次网进口阀门,调节进热量,逐渐升温,直到升至设定温度。

@#@@#@(三)检查电机运转是否过热,电流显示是否超量。

@#@@#@(四)检查一次网压力、供回水压力是否达到设定范围,是否稳定。

@#@@#@(五)检查系统有无渗漏情况。

@#@@#@(六)听一听设备运行声音是否稳定,有无杂音、或震动。

@#@@#@八、设备的停止。

@#@@#@

(一)首先关闭热交换器的一次网进出口阀门。

@#@@#@

(二)待热交换器出水温度低于50℃时,缓慢关闭循环泵出水阀门。

@#@@#@(三)按动水泵停止按钮,切断电源。

@#@@#@九、运行故障及消除方法。

@#@@#@

(一)当供水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应迅速检查自动补水系统是否失灵,停止补水泵,并查找原因,待排除故障后恢复自动补水。

@#@@#@

(二)当供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首先检查补水泵是否停止,然后检查暖气系统是否有大量失水。

@#@查清原因,排除故障,恢复自动补水。

@#@@#@(三)如遇突然停电或设备故障,应先关闭一次网进出口阀门。

@#@@#@热交换站设备运行规程@#@一、检查@#@1、检查系统电源是否接正确,开关柜是否完好。

@#@@#@2、检查循环泵、加压泵、补水泵、换热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检查集水缸、分水缸阀门是否在开启状态,补水箱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4、检查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接地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二、热交换设备运行:

@#@@#@1、开启补水泵对系统进行补水,补水压力不高于0.32MPa,不低于0.25MPa.@#@2、先开启一台循环泵,达到正常状态后,再开启另外一台,调节到系统正常运行,与热电公司联系一次水循环情况。

@#@@#@3、巡回检查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运行的数值。

@#@@#@4、外网管路漏水须关闭阀门时,如果局部压力增大可减少泵的运行台数,调整阀门的开启度或排污泻压,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5、循环水泵、补水泵、软水器、换热器等设备的操作应符合操作规程。

@#@@#@三、安全注意事项:

@#@@#@1、开关阀门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阀门一侧,不能正对阀门。

@#@@#@2、开关阀门时,不能使用加力杆。

@#@@#@3、停送一次水或二次水应由专人联系,作好记录,停水后挂停水牌。

@#@@#@4、巡回检查时,观察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水泵是否有异响,系统是否漏水等。

@#@@#@5、如果定压点压力突然大幅下降,观察环路进回水循环泵的出口压力是否下降,如果大幅度下降,先关闭所在环路的循环水泵,然后关闭供、回水阀门,再通知值班员对外网环路进行检查处理。

@#@@#@热交换站换热器操作规程@#@一、启动前的检查:

@#@@#@1、在启动换热器前检查各管路接口是否正确;@#@@#@2、检查进出口阀门是否开启;@#@@#@3、检查压力表、温度计是否完好@#@4、检查换热器是否漏水。

@#@@#@二、运行:

@#@@#@1、启动水泵时,先开启板式换热器进口阀门1/4,全开出口阀门;@#@@#@2、待热交换器内部充满水时,再开进水阀门1/2及3/4,直至全开;@#@@#@3、如果进、出压差与设计压力差异很大时,应冲洗过滤器后,再进行运行。

@#@@#@三、停运@#@1、逐渐关闭出口阀门;@#@@#@2、逐渐关闭进口阀门;@#@@#@3、将换热器的温度降到室内温度。

@#@@#@四、安全注意事项:

@#@@#@在焊接时禁止把地线搭在换热器的支座上。

@#@@#@热交换站补水泵、循环泵、加压泵操作规程@#@一.启动前检查:

@#@@#@1、泵和电机及各种仪表是否具备启动条件;@#@@#@2、检查电机内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3、用手拨转电机风叶,叶轮应无卡磨现象,转动灵活;@#@@#@4、打开进阀门,打开排气阀使液体充满整个泵腔,然后关闭排气阀;@#@@#@5、点动电机,确定转向是否正确。

@#@@#@二、水泵运转:

@#@@#@1、全开进口阀门,关闭出口管路阀门;@#@@#@2、接通电源,当泵达到正常运转后,再逐渐打开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并调到所需工况,进口管道必须充满液体,禁止泵在气蚀状态下运行;@#@@#@3、水泵运行时必须检查水泵有无异响,是否振动,电流按要求什是否有异常情况,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流;@#@@#@4、注意观察仪表的读数,检查轴封泄漏情况,正常时机械密封泄漏(3滴/分,检查电机轴承处温度应小于75。

@#@C,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三、水泵停运:

@#@@#@1、逐渐关闭出口管路阀门,切断电源;@#@@#@2、关闭进口阀门;@#@@#@3、如环境温度低于0。

@#@C应将泵内液体放尽,以免冻裂泵体;@#@@#@4、如长期停用,应将泵拆卸清洗。

@#@@#@热交换站自动排污过滤器操作规程@#@一、检查:

@#@@#@a)检查过滤器前后端蝶阀是否开启,排污阀是否关闭;@#@@#@b)检查水流的方向与外壳上的箭头方向是否一致。

@#@@#@二、运行:

@#@@#@1、在正常情况下,水流转向阀门开启,开启排法阀阀门,水流经过过滤器,杂技由排污阀排出。

@#@@#@2、在反冲洗情况下,水流转向阀关闭,,打开排污阀阀门,水流经过过滤器,对过滤器产生反冲洗,杂质由排污阀排出,反冲洗完毕后,打开水流转向阀,恢复正常工作。

@#@@#@3、排污间隔期视水质而定水质稳定一天排一次,水质不稳定可以一小时排一次,每次排污时观察排污口的出水,若出水由污水变为清水时,则该次排污完成。

@#@如系统超压时,排水量应满足补水压力不小于0.1MPa。

@#@@#@要害场所烧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一、检查:

@#@@#@1、焊前,安排专人对氧气、乙炔瓶及胶管、电缆进行检查。

@#@保证气体无泄漏,电缆无破皮。

@#@氧气与乙炔胶管不准相互代替和替换。

@#@@#@2、烧焊地点备有灭火器一台、沙箱一只。

@#@烧焊前必须清理15米范围内的易燃物品。

@#@@#@3、每个氧气减压器和乙炔减压器只允许接一把焊炬或一把割炬,不准在减压器上挂放任何物体。

@#@焊工在使用焊炬、割炬前应检查焊炬、割炬的气路通畅,射吸能力,气密性能技术性能。

@#@@#@二、安全技术措施:

@#@@#@1、焊接,切割用的气体胶管严禁缠绕在焊工身上。

@#@@#@2、氧气瓶、乙炔瓶@#@3、严禁靠近易燃品、油脂等,焊工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去接触氧气瓶。

@#@氧气瓶严禁与其它可燃气体或乙炔瓶混放,操作中的氧气瓶与乙炔瓶旋转必须间隔5米以上,氧气瓶、乙炔瓶距明火或热源应大于10米。

@#@@#@4、乙炔瓶搬运、装卸、使用时都应竖直放稳,严禁在地面上卧放度直接使用。

@#@一旦要使用已卧放的乙炔瓶,必须先直立后,静止20分钟再连续乙炔减压器后使用。

@#@@#@5、安装、检修焊机或更换保险丝等,应由电工进行,电焊工不能擅自进行。

@#@@#@6、焊机的电源应安装在人仨不易触及的部位,焊机电源连接点应有防护罩,禁止在换热器的支座上或其它设备上搭地线。

@#@@#@7、烧焊点下方或周围有不易搬离的易燃物品时,应提前在下方或周围洒水,并用绝缘耐高温材料接着,以防引燃物品。

@#@@#@8、烧焊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对掉在地上的焊瘤清理降温,并停留1小时,观察无问题后方可撤离现场。

@#@@#@9、电焊工、气割工必须穿戴规定的工作服、手套和护眼镜,在高于2米的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合格的安全带,在高空作业处的下面,不能有其他人员工作或停留,以防被漏下的物体砸伤。

@#@@#@10、手持行灯和局部照明灯的电压不超过36V。

@#@@#@11、电气焊工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相关规程和措施。

@#@@#@热交换站钠离子交换器操作规程@#@一、检查:

@#@@#@1、检查电源是否接对,阀门是否开启。

@#@@#@2、检查盐罐是否加满盐,工位是否对准。

@#@@#@二、开机:

@#@@#@1、打开软化水旁通排废阀。

@#@@#@2、打开微机电源。

@#@@#@3、打开生水进水阀。

@#@@#@4、打开取样控制阀取样,化验水质。

@#@水质合格后,打开软化水出水阀,关上软化水排水阀。

@#@@#@三、微电脑外部控制过程:

@#@@#@1、松床工位:

@#@@#@A、进水电磁阀开,开始按预测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数码管倒计时。

@#@@#@B、计时到,关闭进水,关闭进水电磁阀,延时等待10秒。

@#@@#@C、转动电机,检测霍尔元件是否到位。

@#@@#@D、到位,电机停,进入下一步工位。

@#@@#@2、再生工位:

@#@@#@A、进水,再生电磁阀开,开始按预设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数码管倒计时。

@#@@#@B、计时到,关闭进水,再生电磁阀延时等待10秒。

@#@@#@C、转动电机,检测是否到位。

@#@@#@D、到位,电机停,进入下一步工位。

@#@@#@3、置换工位:

@#@@#@A、进水,电磁阀开,开始按预设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倒计时。

@#@@#@B、计时到,关闭进水电磁阀,延时等待10秒。

@#@@#@C、转动电机,检测是否到位。

@#@@#@D、到位,电机停,进入下一步工位。

@#@@#@4、清洗工位“@#@A、进水,电磁阀开,开始按预设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倒计时。

@#@@#@B、计时到,关闭进水电磁阀,延时等待10秒。

@#@@#@C、转动电机,检测是否到位。

@#@@#@D、到位,电机停,返回松床工位。

@#@@#@四、关机:

@#@@#@1、关生水进水阀。

@#@@#@2、关微机电源@#@3、关时最好在松床工位停机,不能在再生位置停机。

@#@@#@五、盐罐使用说明:

@#@@#@1、加盐程序:

@#@当盐罐内的盐溶解到视镜的二分之一时,应对盐罐加盐。

@#@@#@A、先通过串联方式,溶解待加盐盐罐内余盐。

@#@@#@B、盐罐工位调成单罐工作(满盐罐工作)。

@#@@#@C、打开盐罐底部排污活接排水。

@#@@#@D、加入盐罐,加装容积为80%罐体积左右,用软化水注满盐罐。

@#@@#@E、加上盖子,拧紧固定螺栓,调整工位到串联工位。

@#@@#@F、直到排气口有水流形成,拧紧排气帽,完成加盐。

@#@@#@六、注意事项:

@#@@#@1、发现再生工位时浮球不升高,应采取如下措施:

@#@@#@A、观察再生电磁阀是否打开。

@#@@#@B、打开所工作盐罐的排气帽放气。

@#@@#@2、浮球在再生工位时,玻璃转子流量计浮球高度必须在200L/h以上,但是,浮球不能浮在流量计顶部,否则会阻塞进盐水的流量。

@#@@#@3、保证和维护电机及电磁阀线圈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漏电和烧坏。

@#@@#@4、对盐罐和交换柱外表面经常清洗,保持其清洁。

@#@@#@热交换站意外和紧急情况应急措施@#@为保证热交换站意外和紧急情况得到及时处理,预防或减少对热交换站设备或设施的损坏,特制定本措施。

@#@@#@一、热交换站意外和紧急情况包括:

@#@@#@1、紧急停电;@#@@#@2、水泵不出水,有异响;@#@@#@3、换热器漏水;@#@@#@4、水箱水位大幅度降低(<0.4m);@#@@#@5、供暖管路大面积漏水;@#@@#@6、意外火灾。

@#@@#@二、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四、当发生以上紧急情况时,应按以下要求处理:

@#@@#@a)紧急停送电:

@#@@#@A、紧急停电时:

@#@@#@①通知热电公司值班人员;@#@@#@②关闭循环水泵、补水泵、加压泵的出口阀门;@#@@#@③关闭软化水设备或水箱软化水进水管阀门。

@#@@#@B、送电时:

@#@@#@① 送电时与热电公司值班人员联系,送一次水;@#@@#@② 打开软化水设备或水箱软化水进水管阀门;@#@@#@③ 按运行操作规程打开循环水泵、补水泵、加压泵的电源开关及进、出口阀门。

@#@@#@2、水泵不出水或有异响:

@#@@#@A、水泵不出水:

@#@@#@①、观察进、出口阀门是否打开;@#@@#@②、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调整转向;@#@@#@③、检查电机的电源状态,电机是否缺相工作;@#@@#@④、打开放汽阀排气。

@#@@#@B、水泵有异响;@#@@#@①、观察管路是否支撑稳固;@#@@#@②、液体中是否混有空气,打开放气阀放气,直至排气阀有水流形成;@#@@#@③、按规程停泵,检查轴承是否损坏;@#@@#@④、检查电机是否超载发热运行,如流量过大超载运行,则关小出口阀;@#@@#@⑤、观察电源电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必要时采取稳压措施。

@#@@#@3、板式换热器漏水:

@#@@#@①、与热电公司联系停送一次水,逐渐关闭板式换热器一次进、出口阀门,二次水进、出口阀门,组织人员进行抢修;@#@@#@②、按规程停止补水泵、循环泵运转;@#@@#@③、关闭软化水处理设备或水箱软化水进水阀门。

@#@@#@4、水箱水位低(<0.4m):

@#@@#@①、分析原因,水箱软化水流量不足,通知值班人员,加大补水量;@#@@#@②、开大水箱软化水进水阀门、水处理设备或水箱软化水出口阀;@#@@#@③、如水箱水位很低,可以按规程停运补水泵、循环泵;@#@@#@④、通知值班人员,组织人员对管路进行抢修;@#@@#@⑤、如大面积漏水,应减少所在管路水泵的运行台数,调整或关闭管路的阀门开关。

@#@@#@5、供暖管路大面积漏水:

@#@@#@①、观察环路流量计指示供、回水管路流量是否大幅度下降;@#@@#@②、职大幅度下降则关闭分水缸、集水缸所在漏水管路的进、出口阀门;@#@@#@③、及时通知值班人员检查外网泄漏情况。

@#@@#@6、意外火灾:

@#@@#@①、组织人员灭火,撤离易燃易爆品;@#@@#@②、通知值班人员组织人员灭火;@#@@#@③、对于一般物品着火可用水、灭火器或沙土灭火,对于电器设备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并用干式灭火器将其熄灭,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以免触电;@#@@#@④、必要时可拨打“119”火警电话。

@#@@#@四、注意事项:

@#@@#@1、应根据各项内容做好事故演习,培养操作人员应急反应能力。

@#@@#@2、本队值班领导要加强运行设备管理,检查重要岗位和重点设备。

@#@@#@3、对于造成的事故,要组织分管队长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做到“三不”放过。

@#@@#@ 第12页共12页 2023-5-13@#@";i:

27;s:

715:

"配配电电箱箱报报价价明明细细表表配电箱组价计算公式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综合单价总计备注1配电箱xxxxx台x241.85#VALUE!

@#@序号元件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单价总价备注(元器件品牌)主要元器件塑壳漏电断路器EZD250E4200EL只-微型断路器C65N/1P-C40A只-单相长寿命电能表DD60710(40)A2.0级只-微型断路器C65N/4P-C32A只-浪涌保护器PR4040KA3P+N340V只-其它附件计算公式:

@#@=*10%-箱体计算公式:

@#@=1025250199.88长*宽综合管理费计算公式:

@#@=【+】*21%41.97总计计算公式:

@#@=【+】241.85第1页,共2页配配电电箱箱报报价价明明细细表表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