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劳动记录表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566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务劳动记录表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务劳动记录表文档格式.doc

《家务劳动记录表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务劳动记录表文档格式.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务劳动记录表文档格式.doc

a:

6:

{i:

0;s:

13808: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依据DL/T868-2004)@#@编号:

@#@DHP1@#@编制:

@#@@#@焊接负责@#@技术人员:

@#@@#@批准:

@#@@#@单位:

@#@山东省显通安装有限公司@#@日期:

@#@年月日@#@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编号:

@#@DFA011@#@产品名称@#@DHP1@#@应用范围@#@电力行业锅炉、管道等氩弧焊的焊接工作@#@评定项目@#@管状对接接头@#@评定目的@#@指导编制正确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并评定施焊单位能力@#@钢材基本情况@#@钢材牌号@#@20@#@类级号@#@AI@#@规格@#@Φ133×@#@4@#@符合标准@#@GB3087@#@化学成分(%)@#@C@#@Mn@#@Si@#@Cr@#@Mo@#@V@#@Ni@#@W@#@B@#@S@#@P@#@0.17-0.24@#@0.35-0.65@#@0.17-0.37@#@≤0.035@#@≤0.035@#@上临界点(℃)@#@下临界点(℃)@#@焊接性能@#@焊接接头的基本要求@#@抗拉强度Rm@#@MPa@#@屈服强度Re@#@MPa@#@断后伸长率Z@#@%@#@冷弯@#@180℃@#@冲击功@#@J@#@硬度@#@HB@#@392-588@#@面弯、背弯合格@#@其他@#@评定单位@#@评定任务书签发人员及资质@#@责任@#@姓名@#@资质(职称)@#@日期@#@签发评定任务书单位盖章@#@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编号:

@#@DFA011@#@任务书编号@#@DFA011@#@产品名称@#@DHP1@#@评定项目@#@管状对接接头@#@评定目的@#@指导编制正确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并评定施焊单位能力@#@评定钢材@#@钢材牌号@#@20与20@#@类级别@#@A类I级与A类I级@#@钢材厚度@#@4mm@#@直径@#@Φ133mm@#@评定钢材成份、性能符合结论@#@检验报告编号@#@钢材焊接性@#@验证资料编号@#@接头型式及焊道设计@#@接头种类@#@对接@#@对口简图:

@#@焊道简图:

@#@@#@坡口形式@#@V形式@#@衬垫及其材料@#@无@#@焊道设计@#@单道@#@焊缝金属厚度@#@1.5—12mm@#@焊接方法@#@种类@#@手工钨极氩弧焊@#@自动化程度@#@手工@#@填充金属和保护气体@#@焊接材料@#@焊丝型号@#@TIG-J50@#@规格@#@Φ2.5mm@#@保护气体@#@气体种类@#@氩气@#@流量@#@10—15L/min@#@焊条(剂)型号@#@规格@#@背面保护@#@流量@#@钨极型号@#@TIG-J50@#@规格@#@Φ2.5mm@#@拖后保护@#@流量@#@其他@#@试件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外观@#@无损探伤@#@力学性能@#@弯曲试验@#@金相试验@#@硬度@#@其他@#@抗拉强度@#@冲击试验@#@要求(有或无)@#@有@#@有@#@有@#@无@#@有@#@无@#@无@#@无@#@焊接位置及试件数量@#@焊接位置@#@45°@#@固定焊@#@试件数量@#@6件@#@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续)@#@编号:

@#@DFA011@#@焊接工艺参数@#@焊层道号@#@单层、单道焊缝尺寸×@#@高@#@焊接@#@方法@#@焊条(丝)@#@电流范围(气体压力)@#@电压范围V(焊炬型号、焊嘴号)@#@焊接速度范围mm/min@#@其他@#@型(牌)号@#@规格mm@#@极性@#@(乙炔Mpa)@#@电流A@#@(氧气Mpa)@#@1@#@GTAW@#@Φ2.5mm@#@90-120@#@12-14@#@12-16@#@2@#@GTAW@#@Φ2.5mm@#@100-120@#@12-14@#@12-16@#@施焊技术@#@无摆动焊或摆动焊@#@摆动@#@连弧或断弧焊@#@连弧焊@#@运条方式@#@斜椭圆形@#@根层或层间@#@清理方法@#@根清方法或单面焊双面成型@#@单面焊双面成型@#@焊嘴尺寸@#@mm@#@导电嘴与工件距离mm@#@7—9mm@#@其他@#@预热@#@预热温度℃@#@宽度mm@#@层间温度℃@#@预热保持方式@#@后热、焊后热处理@#@热处理种类@#@加热温度范围@#@mm@#@保持时间@#@h@#@加热宽度@#@mm@#@保温宽度@#@mm@#@升温速度@#@℃/h@#@降温速度@#@℃/h@#@其他@#@评定单位:

@#@山东省显通安装有限公司评定方案编制人员及资质@#@责任@#@姓名@#@资质(职称)@#@日期@#@评定单位及批准部门签章@#@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续1)@#@编号:

@#@DHP1@#@焊接工艺参数@#@焊层、道@#@焊接@#@方法@#@焊条(丝)@#@电流范围(气体压力)@#@电压范围V(焊炬型号、焊嘴号)@#@焊接速度范围mm/min@#@其他@#@层、道号@#@单层、单道焊缝尺寸@#@型(牌)号@#@(火焰性质)@#@规格mm@#@极性@#@(乙炔Mpa)@#@电流A@#@(氧气Mpa)@#@1@#@GTAW@#@TIG-J50Φ2.5mm@#@90-120@#@12-14@#@12-16@#@2@#@GTAW@#@TIG-J50Φ2.5mm@#@90-120@#@12-14@#@12-16@#@施焊技术@#@无摆动焊或摆动焊@#@摆动@#@连弧或断弧焊@#@连弧焊@#@运条方式@#@斜椭圆形@#@根层或层间清理方法@#@根清方法或单面焊双面成型@#@单面焊双面成型@#@焊嘴尺寸mm@#@导电嘴与工件距离mm@#@其他@#@预热@#@预热温度℃@#@宽度mm@#@层间温度℃@#@预热保持方式@#@环境温度℃@#@后热、焊后热处理@#@热处理种类@#@加热温度范围mm@#@保持时间h@#@加热宽度mm@#@保温宽度mm@#@升温速度℃/h@#@降温速度℃/h@#@其他@#@试件外观检查结论:

@#@合格@#@试件编号@#@缺陷情况@#@评定结果@#@试验单位@#@试验报告号@#@GHP1@#@无裂纹、未溶合、夹渣等@#@符合要求@#@焊接试验室@#@WGJC2011@#@无损探伤检验结论:

@#@@#@试验编号@#@试验方法@#@灵敏度%@#@黑度@#@增感方法@#@焊接缺陷@#@评定等级@#@试验单位@#@报告编号@#@GHP-1@#@X-射线@#@2.5×@#@2.5@#@符合要求@#@检测中心@#@2013@#@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续2)@#@编号:

@#@DHP1@#@拉伸试验结论:

@#@@#@试样编号@#@宽度@#@mm@#@厚度@#@mm@#@断面积@#@mm²@#@@#@负荷@#@KN@#@抗拉强度@#@Mpa@#@试验单位@#@报告编号@#@GHP1-1@#@24.5@#@6@#@147@#@65@#@442@#@计量检测中心@#@2013@#@GHP1-1/@#@25.0@#@6@#@150@#@66@#@440@#@计量检测中心@#@2013@#@拉伸试验结论:

@#@@#@试样编号@#@宽度、厚度@#@mm@#@弯曲直径@#@mm@#@弯曲@#@试验单位@#@报告编号@#@面弯@#@背弯@#@侧弯@#@GHP1-1@#@δ=4mm@#@B=30mm@#@24mm@#@180°@#@合格@#@计量检测中心@#@2013@#@GHP1-2@#@δ=4mm@#@B=30mm@#@24mm@#@180°@#@合格@#@计量检测中心@#@2013@#@GHP1-3@#@δ=4mm@#@B=30mm@#@24mm@#@180°@#@合格@#@计量检测中心@#@2013@#@GHP1-4@#@δ=4mm@#@B=30mm@#@24mm@#@180°@#@合格@#@计量检测中心@#@2013@#@GHP1-5@#@δ=4mm@#@B=30mm@#@24mm@#@计量检测中心@#@2013@#@GHP1-6@#@δ=4mm@#@B=30mm@#@24mm@#@计量检测中心@#@2013@#@冲击试验结论:

@#@@#@试样@#@编号@#@缺口@#@形状@#@缺口@#@位置@#@试样@#@大小@#@试验温度℃@#@冲击功J@#@冲击韧性J/Cm²@#@@#@断口@#@情况@#@试验@#@单位@#@报告@#@编号@#@金相试验结论:

@#@@#@名称@#@试验编号@#@检测面缺陷情况@#@评定结果@#@试验单位@#@报告编号@#@宏观@#@微观@#@硬度检验结论:

@#@@#@试验编号@#@母材@#@焊缝@#@试验单位@#@报告编号@#@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续3)@#@编号:

@#@DHP1@#@其他检验项目名称及结论:

@#@@#@试样编号@#@缺陷情况@#@评定结果@#@试验单位@#@报告编号@#@其他检验项目名称及结论:

@#@@#@试样编号@#@缺陷情况@#@评定结果@#@试验单位@#@报告编号@#@综合评定结论:

@#@@#@结论:

@#@本评定按《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规定焊接试件,检验试样,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正确,评定结果合格(合格、不合格)。

@#@@#@工艺评定报告编制人员及资质@#@责任@#@姓名@#@资质(职称)@#@日期@#@评定单位及批准部门签章@#@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注:

@#@各单位检验(试验)报告应作为本报告上的正式附件,合并归档。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DHP1@#@任务书编号@#@DFA011@#@相应工艺评定方案编号@#@DFA011@#@评定项目@#@管状对接接头@#@评定目的@#@DHP1@#@评定钢材@#@钢材牌号@#@20与20@#@类级别@#@A类I级与A类I级@#@钢材厚度mm@#@4mm@#@直径mm@#@Φ133mm@#@钢材焊接性@#@良好@#@焊接方法手工钨极氩弧焊@#@种类@#@手工钨极氩弧焊@#@自动化程度@#@手工@#@接头型式及焊道设计@#@接头种类@#@对接@#@对口简图:

@#@焊道简图:

@#@@#@坡口形式@#@V形式@#@衬垫及其材料@#@无@#@焊道设计@#@单道@#@焊缝金属厚度@#@1.5—12mm@#@填充金属和保护气体@#@焊接材料@#@焊丝型号@#@TIG-J50@#@规格@#@Φ2.5mm@#@保护气体@#@气体种类@#@氩气@#@流量@#@10—15L/min@#@焊条(剂)型号@#@规格@#@背面保护@#@流量@#@钨极型号@#@TIG-J50@#@规格@#@Φ2.5mm@#@拖后保护@#@流量@#@其他@#@焊接位置@#@45°@#@固定焊@#@评定单位、主持人及施焊焊工@#@承担评定单位@#@主持人@#@焊工@#@焊缝射线检测报告@#@产品编号:

@#@GHP1报告编号:

@#@2013@#@工件@#@材料编号@#@Φ133×@#@420#@#@检测条件计工艺参数@#@源种类@#@□×@#@□Ir192×@#@□Co60@#@设备型号@#@xxq2505@#@焦点尺寸@#@2.5×@#@2.5mm@#@胶片牌号@#@kodak@#@增感方式@#@□Pb□Fe前屏后屏@#@胶片规格@#@150×@#@80mm@#@像质计型号@#@冲洗条件@#@□自动□手工@#@显影液配方@#@D—72F—5@#@显影条件@#@时间3min;@#@温度20℃@#@照相质量等级@#@√□AB□B@#@底片黑度@#@2.6-3.2@#@焊缝编号@#@GHP1-1@#@GHP1-2@#@GHP1-3@#@GHP1-4@#@GHP1-5@#@GHP1-6@#@板厚mm@#@4@#@4@#@4@#@4@#@4@#@4@#@透照方式@#@双单@#@双单@#@双单@#@双单@#@双单@#@双单@#@L1(焦距)mm@#@600@#@600@#@600@#@600@#@600@#@600@#@能量KV@#@140@#@140@#@140@#@140@#@140@#@140@#@管电流(源活度)MA(Bq)@#@5@#@5@#@5@#@5@#@5@#@5@#@曝光时间min@#@3@#@3@#@3@#@3@#@3@#@3@#@要求像质指数@#@14@#@14@#@14@#@14@#@14@#@14@#@焊缝长度mm@#@499@#@499@#@499@#@499@#@499@#@499@#@一次透照长度mm@#@83.5@#@83.5@#@83.5@#@83.5@#@83.5@#@83.5@#@合格级别(级)@#@Ⅰ@#@Ⅰ@#@Ⅱ@#@Ⅰ@#@Ⅰ@#@Ⅰ@#@要求检测比例%@#@100@#@100@#@100@#@100@#@100@#@100@#@实际检测比例%@#@100@#@100@#@100@#@100@#@100@#@100@#@检测标准@#@检测工艺编号@#@合格@#@片数@#@A类焊缝(张)@#@B类焊缝(张)@#@相交焊缝(张)@#@共计@#@(张)@#@最终评定结果@#@Ⅰ级@#@(张)@#@Ⅱ级@#@(张)@#@Ⅲ级@#@(张)@#@Ⅳ级@#@(张)@#@6@#@6@#@5@#@1@#@缺陷及返修情况说明@#@检测结果@#@1、本台产品返修共计/处,最高返修次数/次。

@#@@#@2、超标缺陷部位返修后经复验合格:

@#@@#@3、返修部位原缺陷情况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1、本台产品焊缝质量符合Ⅱ级的要求,结果合格。

@#@@#@2、检测位置及底片情况详见焊缝射线底片评定表计射线检测位置示意图(另附)。

@#@@#@报告人(资格):

@#@@#@年月日@#@审核人(资格):

@#@@#@年月日@#@无损检测专用章:

@#@@#@年月日@#@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产品编号:

@#@GHP1@#@序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相交焊缝接头@#@底片黑度(D)@#@像质指数@#@板厚(mm)@#@缺陷性质及数量@#@评定等级BN(级)@#@一次透照长度(mm)@#@备注@#@1@#@GHP1-1@#@1-1@#@环@#@2.6-3.2@#@14@#@4@#@Ⅰ@#@83.5@#@GHP1-2@#@1-2@#@环@#@2.6-3.2@#@14@#@4@#@Ⅰ@#@83.5@#@GHP1-3@#@1-3@#@环@#@2.6-3.2@#@14@#@4@#@圆形@#@Ⅱ@#@83.5@#@GHP1-4@#@1-4@#@环@#@2.6-3.2@#@14@#@4@#@Ⅰ@#@83.5@#@GHP1-5@#@1-5@#@环@#@2.6-3.2@#@14@#@4@#@Ⅰ@#@83.5@#@GHP1-6@#@1-6@#@环@#@2.6-3.2@#@14@#@4@#@Ⅰ@#@83.5@#@初评人(资格):

@#@@#@年月日@#@复评人(资格):

@#@@#@年月日@#@中建七局安装公司@#@压力容器厂@#@外观检查报告@#@评定标准:

@#@DL/T868—2004@#@报告编号:

@#@WGJC2013@#@报告日期:

@#@2013@#@委托单位@#@焊接室@#@试样名称@#@焊接工艺评定@#@试样编号@#@GHP1@#@材料牌号@#@20@#@热处理形式@#@/@#@试验标准@#@检查结果:

@#@@#@1、对接接头焊缝高度:

@#@11—12mm,焊缝余高1—1.5mm,角焊缝焊脚高度mm,高度差mm。

@#@@#@2、对接及热影响区表面:

@#@无裂纹、无未熔合现象、无夹渣、无弧坑、无气孔等。

@#@@#@3、焊缝咬边深度:

@#@无咬边@#@结论:

@#@外观检查合格。

@#@@#@审核@#@试验员@#@传递程序@#@本表一式二联,第一联试验室存根,第二联交申请单位,不经焊接负责工程师审核,不盖理化试验专用公章无效。

@#@@#@机械性能试验报告@#@报告编号:

@#@2013@#@申请单位@#@焊接室@#@试样编号@#@GHP1@#@试样名称@#@焊接工艺评定@#@材料规格牌号@#@Φ133×@#@420#@#@试样标准@#@拉伸GB/T2651弯曲GB/T2653冲击GB/T2650和GB/T229@#@项目@#@序号@#@拉伸@#@弯冷@#@冲击@#@Rm@#@MPa@#@Re@#@MPa@#@Z@#@%@#@ψ@#@%@#@断口形状@#@焊接方法@#@弯曲形式@#@弯曲角度°@#@@#@结果@#@温度℃@#@部位@#@J@#@GHP1-1@#@442@#@GHP1-1/@#@440@#@GHP1-2@#@GTAW@#@面弯@#@180°@#@@#@合格@#@GHP1-2/@#@GTAW@#@面弯@#@180°@#@@#@合格@#@GHP1-6@#@GTAW@#@背弯@#@180°@#@@#@合格@#@GHP1-6/@#@GTAW@#@背弯@#@180°@#@@#@合格@#@评定标准@#@DL/T868-2004@#@试验日期@#@说明:

@#@1、本报告只对样及同批抽检产品负责;@#@@#@2、对检测合格结果有异议时,请于两周内提出,逾期无效;@#@@#@3、详细记录,需要时经批准方可借阅。

@#@@#@备注:

@#@@#@@#@签发人:

@#@审核人:

@#@试验员:

@#@@#@";i:

1;s:

17894:

"集中空调系统能耗评价体系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李玉云@#@摘要:

@#@本文结合武汉地区的工程,给出了几座典型大楼的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讨论了集中空调全年能耗计算方法和能耗评价体系,以及它们的特点、误差大小及误差来源,认为周边全年热负荷系数、空调能耗系数是适合于评价我国集中空调系统设计是合理的有效能耗评价方法,应尽快研究适合于我国的、基准。

@#@并指出指标对基于计算负荷偏大所匹配的空调设备没有约束边界条件。

@#@@#@关键词:

@#@全年热负荷系数、空调能耗系数、当量法、频率法@#@1前言@#@表1空调运行时间@#@建筑@#@建筑功能@#@建筑面积㎡@#@制冷季节@#@供热季节@#@A@#@商场@#@32000@#@5月1日~10月10日@#@8:

@#@30~20:

@#@30h@#@-@#@写字楼@#@64000@#@5月15日~9月30日@#@7:

@#@30~18:

@#@00h@#@12月~2月@#@B@#@办公室@#@26822@#@5月15日~10月10日@#@7:

@#@30~18:

@#@00h@#@12月~2月@#@工艺空调@#@4月1日~10月30日@#@24h@#@11月~3月@#@居住建筑的空调负荷以围护结构空调负荷为主。

@#@对于公共建筑,其建筑功能复杂,建筑设计需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并且空调冷负荷以室内热源为主,一般占29%~65%,新风冷负荷一般占24%~51%,节能方法诸多。

@#@用于评价居住建筑的能耗评价指标不能恰当地评价公共建筑。

@#@因此,为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很有必要研究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能耗评价体系。

@#@目前在国内外讨论比较多的指标有:

@#@①周边全年负荷系数指标;@#@②空调能耗系数。

@#@根据我国的国情,笔者结合武汉地区的气候条件,以A、B大楼为例,重点讨论空调能耗系数法。

@#@A、B大楼的建筑功能、建筑面积及空调运行时间见表1。

@#@@#@2全年空调耗能量计算@#@2.1度日法@#@过去,由于经济与技术条件的约束,度日法通常是指计算采暖期间的累计采暖耗能量。

@#@随着科学、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我国制冷季节度日数逐渐齐全,度日法不仅可用来计算采暖耗能量,也可以用来计算制冷季节耗能量。

@#@@#@2.1.1耗能量计算@#@耗能量计算公式为@#@@#@式中,—建筑物总的设计空调热负荷或冷负荷;@#@—修正系数,考虑间歇空调对连续空调的修整,供热季节为0.69,制冷季节为0.76(由于目前没有空调季节,故参考供暖季节取值[1]);@#@—室内外设计温差,℃。

@#@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看出,A实测的供暖季节耗能量小于计算耗能量,实测的制冷季节耗能量大于计算耗能量。

@#@@#@表2度日法能耗计算结果@#@分项@#@原始设计空调负荷@#@冷负荷系数法@#@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实测数据计算结果@#@供暖季@#@制冷季@#@供暖季@#@制冷季@#@供暖季@#@制冷季@#@设计负荷/kW@#@A@#@6397@#@13688@#@4028.5@#@10714.9@#@-@#@-@#@B@#@2698.7@#@3785.8@#@2307.7@#@3139.1@#@单位面积负荷W/㎡@#@A@#@58.7@#@125.6@#@37.0@#@98.3@#@-@#@-@#@B@#@100.6@#@141.1@#@86.0@#@117.0@#@-@#@-@#@设计负荷/kJ/h@#@A@#@2.30×@#@107@#@4.93×@#@107@#@1.45×@#@107@#@3.86×@#@107@#@-@#@-@#@B@#@9.72×@#@106@#@1.36×@#@107@#@8.31×@#@106@#@1.13×@#@107@#@-@#@-@#@耗能量/kJ@#@A@#@2.80×@#@1010@#@1.91×@#@1010@#@1.72×@#@1010@#@1.49×@#@1010@#@5.27×@#@109@#@3.00×@#@1010@#@B@#@1.672×@#@1010@#@6.92×@#@109@#@8.31×@#@106@#@1.13×@#@107@#@1.80×@#@1010@#@1.76×@#@1010@#@相对误差/%@#@A@#@431.31@#@-36.33@#@226.38@#@-50.27@#@-@#@-@#@B@#@-7.11@#@-60.68@#@-20.56@#@-67.50@#@-@#@-@#@2.1.2讨论@#@

(1)度日数反映了各地区的寒冷与炎热情况,度日数的计算条件之一是供热与过渡季节转换温度为18℃,过渡季节与制冷的转换温度为26℃。

@#@而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空调负荷、新风负荷与室外气象参数有关。

@#@但室内热源引起的空调负荷仅与室内热源有关,并且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所以空调运行时间不仅受室外气象参数18℃、26℃的制约,还受建筑功能制约。

@#@例如B大楼4月初就有可能开制冷机,导致实际制冷空调能耗大于度日数计算的空调能耗。

@#@@#@

(2)推荐的度日数与武汉实际度日数有所区别,武汉市建筑节能办根据武汉气象台提供的气象参数统计的采暖度日数HDD18为847(小于推荐的度日数),供冷度日数CDD为239(大于推荐的度日数)。

@#@笔者根据A大楼建筑功能要求,按逐时温度统计的采暖小时数为720~739,制冷小时数为1157~5136。

@#@@#@(3)由于写字楼与办公楼春节期间不办公、室内热源可以抵消一部分热负荷以及抑制能源使用等特点,导致写字楼实际供热空调能耗远远小于度日数计算的空调能耗;@#@B大楼度日法计算的供暖耗能小于实际耗能,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楼与居民区按面积分摊用油量带来的误差。

@#@@#@(4)度日法计算的制冷耗冷量小于实际耗冷量的主要原因是空调系统实际供冷度日数远远大于推荐的度日数。

@#@@#@2.1.3扩大度日法@#@日本采用扩大度日法,扩大度日数考虑了不同建筑功能室内热源,适合于不同建筑全年空调能耗计算。

@#@但我国目前没有扩大度日数,本文不作讨论。

@#@@#@2.2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2.2.1能耗计算@#@由于气象资料缺乏及现场检测仪器等原因,设旅馆、综合楼、商场以制冷机全年制冷量近似等于空调冷负荷,耗电量指标为0.2~0.28,超节能型机组耗电量指标可以达到0.16以下。

@#@本课题考虑到机组的各方面情况,选择0.225,即系统的能效比为4.4。

@#@@#@写字楼+商场建筑物的空调负荷=空调总耗能×@#@制冷机总功率/空调系统总功率@#@表3武汉市典型公共建筑供冷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建筑类型@#@旅馆@#@B@#@A@#@办公室@#@工艺空调@#@写字楼@#@商场@#@武汉@#@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h)@#@897※@#@693@#@875@#@485@#@493.3@#@单位面积空调@#@装机容量(W/㎡)@#@64@#@169@#@134@#@149.1@#@日本@#@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h)@#@1300@#@560@#@-@#@-@#@800@#@单位建筑面积@#@空调冷负荷(W/㎡)@#@93@#@93@#@-@#@-@#@128@#@※冷却水采用地下水,提高了制冷机效率。

@#@@#@表4当量法计算能耗结果@#@分项@#@建筑@#@总耗电量@#@/kWh@#@锅炉耗油量@#@/t@#@换算成一次能源KJ/a@#@当量法@#@日本当量数@#@A@#@4.39×@#@106@#@231@#@6.41×@#@1010@#@B@#@3.31×@#@106@#@196@#@4.94×@#@1010@#@实测当量数@#@A@#@3.27×@#@106@#@-@#@-@#@B@#@3.39×@#@106@#@-@#@-@#@实测能耗计算@#@A@#@2.60×@#@106@#@80@#@3.53×@#@1010@#@B@#@2.09×@#@106@#@216@#@3.55×@#@1010@#@相对误差@#@当量法@#@A@#@68.71%@#@337.18%@#@81.49%@#@B@#@58.37%@#@-8.91%@#@39.15%@#@实际当量法@#@A@#@47.86%@#@-@#@-@#@B@#@62.20%@#@-@#@-@#@几座典型公共建筑的供冷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见表3。

@#@尽管日本室外气象参数与武汉不同,如果空调工程经济、能耗采用当量法比较,一般参考日本当量数计算,故表中分别给出了武汉与日本实测的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

@#@表4为A、B采用当量法计算能耗的结果。

@#@计算方法见有关参考资料。

@#@@#@2.2.2讨论@#@从表中可以看出:

@#@@#@

(1)满负荷运行时间与建筑物的功能、装机容量、业主对室内舒适度标准的控制和采用的节能方式有关,如某旅馆的冷却水用地下水,提高了制冷效率,减少了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

@#@用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计算空调能耗,综合反映了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反映了建筑物的功能,因此该方法可以评价不同功能的建筑的空调能耗。

@#@@#@

(2)从表中还可看出,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还反映了建筑物业主的经营方法,A大楼独立经营,运行时间不仅要考虑室内舒适度要求,而且要考虑运行费用,在经济的杠杆和供电紧张的条件下,抑制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如过渡季节不开新风机组。

@#@@#@(3)用日本统计的制冷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与用武汉的制冷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分别计算B大楼空调耗电量,误差在1.29%~3.02%范围内。

@#@结果表明,武汉与日本的室外气候条件不尽相同,但由于公共建筑室内热源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在满足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在我国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以前,可以借鉴日本的供冷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

@#@武汉的冬季较日本暖和,则武汉的供热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应该小于日本供热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因此用日本的供热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计算武汉的供热空调能耗偏大。

@#@从表中可看出,A大楼的供热能耗远远大于实际能耗。

@#@B大楼的耗油量小于实际耗量,其原因是大楼耗油量与居民楼按面积分摊,带来的误差,这在后面可进一步证明。

@#@@#@表5空调系统累计运行时间(h)@#@建@#@筑@#@转换@#@温度@#@供暖期@#@制冷期@#@间歇空调@#@连续空调@#@间歇空调@#@连续空调@#@A@#@16@#@730@#@-@#@1642@#@-@#@B@#@13.5/12※@#@739@#@2589@#@1157@#@5136@#@※下区/上区@#@2.3用负荷频率法计算空调全年能耗@#@2.3.1能耗计算@#@使用该方法计算时,需要知道计算地点室外空气焓、含湿量、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出现的年频率数或期间频率数,而频率数一般是根据当地10~15年气象站观测记录值的统计而得出。

@#@由于资料缺乏,并且在实际能耗调查中,所获得的能耗资料主要来源于2001年。

@#@因此,文中的频率数是根据2001年采暖季节与制冷季节每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利用我国通用的模比系数计算出逐时气温,然后统计出两个季节的室外空气温度频率分布[3],A、B楼的转换温度及累计运行时间见表5。

@#@制冷季节的室内设计参数为26℃,供热季节为20℃。

@#@全年空调能耗结果见表6。

@#@@#@2.3.2讨论@#@

(1)负荷频率法计算空调能耗的特点是认为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与室外温度有线性关系,空调能耗与节能措施、建筑功能等有关。

@#@@#@

(2)供热与制冷季节的转换与室内热源、围护结构、新风负荷有关,具体理论计算转换温度见表7。

@#@对于舒适性空调,考虑武汉的实际情况,对于A座,笔者以24℃为供热、制冷转换温度;@#@B座大楼的舒适性空调冷暖转换温度为27℃,工艺性空调为12℃。

@#@@#@(3)从表中可看出,空调计算负荷与实际情况偏离越远,相对视差越大。

@#@例如,A座大楼制冷机有4台,实际运行2台,实际投运设备(存在抑制需求减少的能源)仅为装机容量的50%。

@#@B座大楼投运与安装设备相符,实际最大制冷量为装机容量的69%,能耗视差小于A座大楼计算的能耗视差。

@#@误差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实测数据是经过一些处理方法得到的,本身含有误差。

@#@例如:

@#@A座大楼是假设:

@#@1月~6月中的4月不开空调设备,高于4月的耗电量为空调用电;@#@7月~12月中的11月为不开空调设备,高于11月的耗电量为空调用电;@#@B座耗油量是B座与居民楼按面积分摊计算,B座耗油量视差大。

@#@详细的讨论见有关文献[2]。

@#@@#@(4)在计算全年耗能时,由于没有不同负荷下的设备功率,笔者作了以下简化:

@#@①对于离心式制冷机组,设制冷量与功率成正比;@#@②螺杆式机组采用×@#@×@#@机组部分特性曲线。

@#@③假设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热效率不变,实际上,锅炉低于额定负荷时,热效率降低。

@#@因此,频率法计算出的耗油量应该小于实际耗油量,锅炉耗电量小于计算耗电量。

@#@简化处理也是误差来源之一。

@#@@#@表6频率法计算耗能量结果@#@建筑@#@锅炉@#@制冷机@#@×@#@106kW@#@水系统@#@/kW@#@末端设备/(kJ/a)@#@总耗一次能/(kJ/a)@#@单位面积耗能量/(kJ/㎡﹒a)@#@耗油量/t@#@耗电量/kW@#@A@#@原@#@138.3@#@6060@#@3317667@#@2439364@#@1162165kW@#@9.06×@#@1010@#@8.31×@#@105@#@计@#@44.6@#@786@#@2245915@#@2048263@#@1162165kW@#@6.83×@#@1010@#@6.27×@#@105@#@实测@#@80.0@#@2600560@#@-@#@-@#@γA1@#@72.88%@#@147.78%@#@156.37%@#@-@#@γA2@#@-44.25%@#@110.41%@#@93.48%@#@-@#@B@#@原@#@101.9@#@1437@#@1831378@#@708195@#@1.96×@#@1010@#@5.52×@#@1010@#@2.06×@#@106@#@计@#@72.0@#@1006@#@1816362@#@708946@#@1.32×@#@1010@#@4.73×@#@1010@#@1.76×@#@106@#@实测@#@215.6@#@2090000kW@#@3.55×@#@1010@#@1.32×@#@106@#@γB1@#@-52.74%@#@-@#@55.45%@#@-@#@γB2@#@-66.60%@#@-@#@33.10%@#@-@#@原设计工况相对误差γB1%=(实测-原设计/实测)×@#@100%;@#@γB1%—现计算负荷相对误差@#@3能耗评价指标计算@#@3.1设备能量消耗系数@#@3.1.1的计算@#@是分别从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两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计算在全年假想负荷前提下设备系统的全年能源消耗量,用以评价设备能量利用效率的指标。

@#@根据设备用途的不同又可细分为空调系统(AC)、通风换气设备系统(V)、照明设备系统(L)、卫生热水设备系统(HW)和电梯输送设备系统(CV)等的能量消费系数。

@#@根据建筑功能不同,日本《节能法》均给出了相应的节能判断标准值。

@#@笔者重点讨论空调设备系统能量消耗系数。

@#@定义为@#@假想空调负荷包括围护结构、照明、设备、人体等空调全年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本文的计算公式为:

@#@假想空调负荷=空调日计算负荷×@#@全年(或期间)运行时间×@#@加权平均负荷率。

@#@它仅是一个计算负荷,没有考虑任何节能措施。

@#@加权平均负荷率是根据供热季节、供冷季节室外温度频率法得到。

@#@而空调设备全年总耗能量是采用各种节能措施后的实际耗能,对于A、B工程主要采取的节能措施是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均采用台数控制。

@#@假想空调负荷与空调能量消耗系数计算结果见表7。

@#@值越小,表明空调设备的能量利用率越高。

@#@@#@3.1.2讨论@#@

(1)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看出,空调计算负荷与实际负荷愈接近,则计算能耗误差愈小,愈大;@#@反之,计算能耗误差愈大,愈小。

@#@这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这说明,对计算负荷偏大没有约束条件。

@#@@#@表7空调能量消耗系数@#@能耗计算@#@方法@#@建筑@#@原设计工况@#@现设计工况计算@#@B@#@A@#@B@#@A@#@假想负荷@#@3.32E+10@#@7.30E+10@#@2.80E+10@#@3.61E+10@#@频率法@#@CES@#@1.660@#@1.129@#@1.358@#@2.209@#@当量法@#@1.487@#@0.954@#@1.769@#@1.931@#@

(2)日本的标准,对于办公楼,值必须≤1.5,商场≤1.7[4],A大楼由于空调计算负荷不同,与标准相比,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这说明空调计算负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的计算值。

@#@@#@(3)空调能量消耗系数不局限于评价某一节能措施的效果,而是评价各种措施的综合节能效果,因而设计自由度大,可以各方面探索最佳方案,适应评价各类建筑的需要,并有利于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

@#@@#@3.2周边全年负荷系数@#@这是一个评价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遮阳等其它设施的保温性能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辅助指标。

@#@由于篇幅问题,笔者不作进一步讨论。

@#@@#@4结语@#@通过以上讨论,可得出:

@#@@#@

(1)采用当量法与频率法计算中央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均是是可行的,但两种方法基本上是基于设计工况下得到,如果设计工况偏离实际工况较远,则产生的视差大。

@#@减少视差可以通过统计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建筑功能的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正确计算空调负荷来实现。

@#@@#@

(2)空调能量消耗系数和周边全年负荷系数可以评价各种措施的综合节能效果,即给建筑设计提供了设计自由度;@#@也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对建筑本身的热工性能与暖通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两个方面进行了定量控制,可以从各方面探索最佳方案,并有利于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

@#@但存在的问题是:

@#@①计算负荷偏离实际负荷大,小,但能耗计算视差大;@#@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的上限指标,有待进一步探讨;@#@③随着节能措施的增多,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变频控制比按台数控制节能,两种方法的节能效果区别未体现。

@#@@#@参考文献@#@[1]钱以明.高层建筑与节能.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李玉云,张春枝,曾省秩.武汉市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耗分析.暖通空调,2002(4):

@#@85~87.@#@[3]李玉云.《武汉市公共建筑空调能耗现状与潜能分析》研究报告.@#@[4]陈超,渡边俊行,谢光亚,于航.日本的建筑节能概念与政策.暖通空调,2002(6):

@#@40~43.@#@";i:

2;s:

9631:

"河道治理工程@#@浆砌石、格宾石笼工程相关施工要求@#@1、浆砌石施工@#@1.1浆砌石原材料@#@浆砌石原材料包括:

@#@石料、水泥、砂子及水等。

@#@块石和砂料从施工现场附近合格的料场购买并运输至施工现场,由料场直接供应至施工现场;@#@砂浆拌和用水从附近抽取,各项原材料的质量均应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

@#@@#@1)石料@#@

(1)砌石材质应选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料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

@#@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

(2)块石上下面大致平行,中部厚度20~30cm,石料宽度及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1~1.5倍和1.5~3倍。

@#@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又称片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最小湿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2)砂、砾石@#@砂和砾石的质量应符合SD120-84表2.1.2和表2.1.3的规定。

@#@砂浆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径为0.15~5mm,细度模数为2.5~3.0,砌筑毛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mm;@#@砌筑料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

@#@含泥量不得超过3%,砂中不得含有草根,树叶等杂物。

@#@@#@3)水泥和水@#@

(1)砌筑工程采用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应符合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条款规定,到货的水泥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

@#@@#@

(2)砂浆拌和用水采用生产区内的井水,其水质满足砂浆拌和用水的质量要求。

@#@@#@4)胶凝材料@#@

(1)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按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

(2)胶凝材料拌制,应严格按试验室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为±@#@2%,砂、砾石为±@#@3%;@#@水、外加剂为±@#@1%。

@#@@#@(3)胶凝材料拌和过程中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并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4)胶凝材料拌和时间:

@#@机械拌和不少于2~3min,一般不采用人工拌和。

@#@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5)胶凝材料随拌随用。

@#@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通过试验确定。

@#@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在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初凝的胶凝材料不得使用。

@#@@#@1.2砌筑砂浆的拌和与运输@#@本工程中砌筑砂浆考虑在砌筑现场附近采用0.4m3砂浆搅拌机进行,机械拌合时间不少于2~3min。

@#@@#@砂浆拌和好后,采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胶轮车运输至砌筑现场后,再人工二次倒运至砌筑仓面。

@#@砂浆运输车辆的车斗一定要保持清洁、无污物,避免对砂浆造成污染,影响砂浆拌和物质量。

@#@@#@1.3块石料运输@#@块石料由料场直接供货至工地现场,先卸至砌筑仓面附近或外围,而后采用人工或手推胶轮车二次搬运至砌筑部位。

@#@@#@1.4浆砌石砌筑@#@浆砌石施工采用座浆法分层砌筑。

@#@在砌筑之前,应先将基础进行平整、夯实,要求基础的压实度不低于95%。

@#@砌筑应先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5cm厚的稠砂浆,然后安放石块。

@#@砌筑用的石块表面必须冲洗干净,砌筑前应洒水湿润,以便与砂浆结合良好,但砌筑仓面不得有积水。

@#@@#@浆砌石砌筑程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角石用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开头,在选石与砌筑时须加倍注意,要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先行试放,必要时须稍加修凿,然后铺灰安砌,角石的位置砌筑方法必须准确,角石砌好后,就可把样线挂到角石上。

@#@面石可选用长短不等的石块,以便与腹石交错衔接。

@#@面石的外露面应比较平整,厚度略同角石。

@#@砌筑面石也要先行试放和修凿,然后铺好砂浆,将石翻回座砌,并使灰浆挤紧。

@#@腹石可用较小的石块分层填筑,填筑前先铺座浆。

@#@放填第一层腹石时,须大面向下放稳,尽量使石缝间隙最小,再用灰浆填满空隙的1/3~1/2,并放入合适的石片,用锤轻轻敲击,使石块挤入灰缝中。

@#@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找平一次。

@#@要求平整、稳定、密实、错缝、内外搭接,且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必要时设置拉结石,不得采用外面块石、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砌缝一般宽2~3.5cm,严禁石块间直接接触。

@#@@#@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应留阶梯形斜槎,其高度不应超过1.0m,且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

@#@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干净,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

@#@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详图规定,表面偏差不得大于15mm。

@#@@#@1.5砌体勾缝@#@勾缝应在砌筑施工24h以后进行,先将缝内深度不小于2倍缝宽的砂浆刮去,用水将缝内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再用标号较高的砂浆进行填缝,要求勾缝砂浆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其灰砂比控制在1:

@#@1~1:

@#@2之间。

@#@@#@勾缝砂浆应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

@#@勾缝应保持块石砌合的自然接缝,严禁勾假缝,凸缝。

@#@力求美观、匀称,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粘附的砂浆清理干净。

@#@@#@1.6浆砌石养护@#@砌体完成后,须用麻袋或草袋覆盖,并经常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潮湿。

@#@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5~7天,冬季期间不再洒水,而应用麻袋覆盖保温。

@#@@#@在砌体未达到要求的强度之前,不得在其上任意堆放重物或修凿石块,以免砌体受振动破坏。

@#@@#@1.7浆砌石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浆砌石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包括原材料质量检查、胶凝材料的质量检查、砌体质量检查以及砌体工程的验收等。

@#@@#@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

(1)浆砌石工程所用的石料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和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规定进行物理力学性质和外形尺寸的检查。

@#@@#@

(2)用于砌石的水泥、水和外加剂以及砂料等原材料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和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查。

@#@@#@2)胶凝材料的质量检查@#@

(1)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定期检查砂浆的配合比。

@#@@#@

(2)定期进行砂浆的均匀性检查。

@#@@#@(3)定期进行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查。

@#@@#@3)浆砌石质量检查@#@

(1)砌体强度必须符合施工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要求。

@#@@#@

(2)砌体容重和空隙率检查:

@#@其容重和空隙率必须达到施工图纸规定的要求。

@#@@#@(3)砌缝应密实,无架空、漏浆情况。

@#@@#@(4)砌体表面砌缝宽度应满足下列质量要求:

@#@平缝:

@#@2~2.5cm;@#@竖缝:

@#@块石2~4cm。

@#@@#@4)浆砌石工程的验收@#@

(1)浆砌石工程在砌筑前进行砌筑体测量放样成果的检查和基础面开挖清理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

(2)在砌体工程砌筑过程中,按招标文件有关技术条款的规定对砌体过程的各项原材料和砌体砌筑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3)完工验收@#@每项浆砌石工程完工后,应按合同规定向监理工程师申请完工验收,并按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完工验收资料。

@#@@#@2、格宾(铅丝)石笼施工@#@2.1材料选择@#@格宾(铅丝)石笼块石的原材料包括块石和格宾(铅丝)笼。

@#@块石拟采用新鲜的开采岩石要求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或裂纹,一般块石最小尺寸不小于25cm,部分小块石尺寸不小于10cm,单块重量大于10kg。

@#@笼体及网格尺寸:

@#@格宾石笼4*2*0.3,铅丝石笼1*2*0.5。

@#@@#@2.2施工工艺及方法@#@首先进行清基,清除一切突出的坚硬、尖锐杂物,将基础夯实刮平。

@#@@#@

(1)箱体安装:

@#@将网片打开调正,用连线连接,每20cm处设一扎点,一次成型,再将箱体放到固定位置,箱体错缝搭接,与相邻箱体用扎线连接,形成整体。

@#@笼体展开后每1米设置横隔网一道。

@#@@#@

(2)填料:

@#@石料摆放有序、合理,大小均匀、密实,严禁使用锈石、风化石,箱体填石90~300mm;@#@护垫填石90~150mm。

@#@填石时,要求层箱均匀放置,及时调整相体线条,保证砌体线条平顺,倾斜度一致。

@#@@#@(3)填石完成后进行封盖,用扎线扎紧,间距20cm。

@#@@#@(4)砌石过程中石块要轻拿轻放,所有扎线甩头均要朝向箱体内部,不得朝外,护垫摆石时,下部石料要削去棱角、砸圆滑。

@#@@#@格宾(铅丝)石笼施工直接在施工现场铺设,其上堆置块石,再进行装封。

@#@格宾(铅丝)石笼在顶部装封,装封后的石笼应达到填石饱满,外形方正,扎口结实。

@#@格宾(铅丝)石笼基础与上部石笼互相错开,紧密压茬,并将各笼间用绑扎丝绑扎连接,间距不大于25cm。

@#@@#@";i:

3;s:

9176:

"继保之星1600常规实验操作培训@#@1、交流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电流/电压继电器动作是有一个整定的动作电流/电压和返回电流/电压值,当继保装置所加在继电器上的电流/电压值达到了它的动作电流/电压时,继电器就会动作,我们通过接点就可以采集到它的动作电流/电压和返回电流/电压然后自动计算出返回系数。

@#@@#@例如:

@#@某一交流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4.0A返回电流为3.8A,试验方法如下所示。

@#@@#@

(1)进入交流试验模块,选取六相中的任意一相做为输出相(IA相);@#@@#@

(2)设值IA幅值3.0A,单击IA后的变打上一个√,步长设为0.1A其他各相可设置为0,也可随意值试验中不接线就可以了;@#@@#@(3)接线,将IA接入继电器电流输入端子,选取开入量A做为采集跳闸出口接点,一根线接在仪器上的开入量A两一根线接在公共端+KM上,这两根线的另外两端接在继电器的跳闸端子上;@#@@#@(4)采用自动试验,变化方式选自动试验,动作方式选动作返回,间隔时间一定要大于该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这里可以为1S;@#@@#@(5)可以开始试验按仪器前面板上的运行然后在按确认,软件界面下的运行时间开始计时仪器由3A开始没隔1s加0.1A电流当电流升到4A时,接点动作记录下动作值和动作时间,然后仪器会自动减少电流到3.8A时接点又记录下返回值和返回时间再自动记录下返回系数,停止试验。

@#@@#@这里也可以采用手动试验,用软件或者前面板上的递加或者递减按钮来完成试验。

@#@@#@2、直流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原理和试验方法和交流的一样就是整个试验是在直流界面下完成的。

@#@@#@3、中间继电器校验@#@中间继电器就是个继电器,它的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

@#@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

@#@试验方法也可在交流试验中通过自动试验来完成接点会自动记录下触电又常开到常闭的时间。

@#@@#@4、过流速断试验@#@过流和速断试验的动作原理等同于交流电流继电器,一般我们需要做出它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

@#@@#@例如:

@#@某保护的主保护整定值过流值为8A动作时间为0.5s,速断值为10A动作时间0s,我们通过继保之星1600来校验它的值。

@#@@#@

(1)进入交流试验模块,选用IA、IB、IC三相交流电流(也可以用单相电流试验);@#@@#@

(2)设值,IA、IB、IC三相幅值设为7A变化步长为0.1A;@#@@#@(3)接线,将三相接线接入保护的ABC三相输入端子,IN接入保护端子三相公共端子上,随意选用一个接点B接到保护的跳闸压板上,如果此接点有极性切忌一定要将点位高的一段接在红色的+KM接点上;@#@@#@(4)采用手动试验开始试验,开始试验时查看保护屏上的采样值是否为初始值7A,正常时逐步加电流当到达8A时接点动作采集都动作值和动作时间,注意这里的动作值是准确的但动作时间不是很精确,因为在递加的过程中保护内部有一个接点抖动的过程,下一步需要我们继续校验动作时间;@#@@#@(5)校验动作时间,只需要在参数界面上直接设置三相为1.1-1.2倍的过流整定值此时的动作时间最为精确,直接设置IA、IB、IC为9A,给保护一个突变9A电流过流动作接点采集到动作时间即为保护过流时间。

@#@速断试验校验也同样操作。

@#@@#@5、差动保护试验@#@差动试验主要是为了校验差动的比例制动边界搜索的曲线,如果简单校验差动门槛值和差动速断值也可以按照上面的试验方法在交流界面下完成。

@#@差动试验的软件设置查看说明书上面讲的很详细,六相差动时主要是不用考虑补偿问题,下面以三相为例举例介绍差动试验的方法:

@#@参见PDF版本继电保护系列说明书P145—P148页那个例子说的很详细,希望大家仔细研究。

@#@@#@6、过负荷试验、@#@大多数过负荷只是一个告警方式不会报保护动作也同样可以在交流试验中完成。

@#@@#@例如:

@#@某保护的过负荷整定值为4A,整定时间为10s。

@#@@#@

(1)进入交流试验软件模块,选用IA、IB、IC三相试验;@#@@#@

(2)设值,三相幅值为4A;@#@@#@(3)接线,将三相交流电流线接入过负荷对应的三相端子中IN接三相公共端子,随意选用一个接点C接到保护的跳闸压板上,如果此接点有极性切忌一定要将点位高的一段接在红色的+KM接点上;@#@@#@(4)开始试验观察运行时间大约10s后保护告警指示灯亮即为过负荷告警试验。

@#@@#@7、过电压试验@#@过电压试验即为保护所加的电压值达到一定值后保护装置将动作记录动作值和动作时间,试验操作方法等同于过流试验,只是将试验中的所有电流改为电压,这里不再累述。

@#@@#@8、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试验@#@复合电压包括低电压和负序电压,当它们分别于过流组合时,如果满足过流条件但由于低电压的值高于其整定值或者是负序电压的值低于其整定值时,电压方面的条件将闭锁过流动作。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如:

@#@某保护的定值为:

@#@过流:

@#@5A;@#@低电压闭锁值:

@#@60V;@#@负序电压:

@#@6V。

@#@@#@接线,测试仪三相电压UA、UB、UC应分别接保护三相电压的输入端;@#@测试仪的IA接保护某一相电流的输入端,比如A相;@#@测试仪的开入量端子A和公共端+KM应分别接至保护跳闸接点的两端,保护为有源接点时,还应保证测试仪的公共端+KM接保护的正电源端。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保护的负序电压和低电压由不同的电压端子接入,因此,在进行下面“检验闭锁电压值”和“检验负序电压值”测试时应分别接线。

@#@@#@

(1)检查闭锁条件@#@试验参数设置如右图所示:

@#@由测试仪输出线电压70V(单相电压为40.4V,三相电压UA、UB、UC的相位分别为0º@#@、-120º@#@、120º@#@),大于闭锁电压60V,保护处于闭锁状态。

@#@由测试仪输出相电流,初始值为3A,步长为0.1A,逐步增大相电流值至7A,检验保护应不动作。

@#@@#@

(2)检查过流定值@#@由测试仪输出线电压50V(单相电压为28.8V,三相电压UA、UB、UC的相位分别为0º@#@、-120º@#@、120º@#@),小于闭锁电压60V,保护闭锁解除,允许动作。

@#@由测试仪输出相电流,初始值为3A,步长为0.1A,逐步增大相电流至保护动作,测得保护动作电流,与保护整定的过流定值进行比较。

@#@@#@(3)检查闭锁电压值@#@设测试仪输出的初始电压为70V,大于闭锁电压;@#@初始电流为7A,大于过流定值,并设电压为变量,三相电压的步长均为0.1V。

@#@开始试验后,保护处于闭锁状态。

@#@逐步减小线电压至保护动作,测得保护动作电压,将此时测试仪输出的线电压与保护整定的低电压闭锁定值进行比较。

@#@@#@注意:

@#@由于保护由闭锁状态到闭锁解除有一定的延时,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手动减小电压时,在接近保护动作前,每减小一个步长应停留足够时间等待保护动作。

@#@@#@(4)检查负序电压值@#@由于整定的负序电压值较低电压闭锁值小,为防止干扰,试验前先将保护的低电压闭锁值整定为3V,小于负序电压。

@#@设测试仪输出的初始负序线电压为4V(单相电压为2.3V,将三相电压的相位改为0º@#@、120º@#@、-120º@#@即可),小于整定的负序电压;@#@初始电流为7A,大于过流定值,并设电压为变量,步长为0.1V(电压UA、UB、UC的步长应相同)。

@#@开始试验后,保护不动作。

@#@逐步增大线电压至保护动作,测得保护动作电压,与保护整定的负序电压定值进行比较。

@#@@#@9、低电压试验@#@低电压动作逻辑是指当加入保护的值高于低电压整定值时该电压降闭锁保护不动作,但是在实际实验中电压值过低可能会报PT断线报警,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低电压值和PT断线的告警逻辑条件。

@#@@#@例如:

@#@低电压整定值为60V(一般为线电压软件上可以换算),试验参数设置和接线这里不再累述,这里主要是不考虑PT断线的条件,当所加电压值大于线电压60V给它一个步长减小当减到60V时保护将动作即为低电压试验。

@#@当存在PT断线时可以通过修改低电压定值或者躲过PT断线的告警时间来完成试验。

@#@@#@";i:

4;s:

13472:

"@#@河南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明确建设管理各方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水利部《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819号)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及我省其它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第三条我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建设监理制度。

@#@@#@第四条我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省财政、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省级资金筹措、安排和行业建设管理及监督工作。

@#@@#@项目所在省辖市、县级(简称:

@#@市、县;@#@其中:

@#@县包括扩权县及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市、县配套资金落实,组织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实行项目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跨市河流治理项目和市组建项目法人项目的行政监督工作;@#@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跨县河流治理项目和县组建项目法人项目的行政监督工作;@#@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认真履行建设职责。

@#@@#@第二章前期工作@#@第六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建设位置、规模、标准、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等须符合《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初步设计报告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涉及省界河流项目,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报请流域机构完成初步设计复核后进行批复。

@#@建设项目涉及征地、环保等内容的,应履行相应程序。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项目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管理,保障前期工作投入,确保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深度。

@#@@#@第七条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勘察、设计业务;@#@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工程业务。

@#@@#@第八条勘察、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并对工程勘察、设计质量负责。

@#@@#@第九条勘察、设计单位应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对工程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第三章建设管理@#@第十条项目法人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建,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跨市及市行政区内跨县河流治理项目,由省或市组建项目法人。

@#@扩权县的河流治理项目由扩权县人民政府组建项目法人。

@#@@#@对项目多、任务重的市、县,可实行集中建设管理模式,即以市、县为单位组建项目法人,每个项目都应组建现场管理机构。

@#@@#@组建项目法人,应明确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和内设机构,人员结构、数量要合理,一般控制在20人以内;@#@实行集中建设管理模式的,现场管理机构应明确现场技术、质量、安全等负责人,现场管理机构人员不应超过10人。

@#@@#@项目法定代表人应具有项目建设管理经验,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水利水电工程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财务负责人应具备专业技术资格并有三年以上会计工作经历。

@#@@#@第十一条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和市(含扩权县)组建项目法人治理项目的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工作,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配合;@#@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县组建项目法人治理项目的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工作,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配合。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应对各自负责监督的项目分标方案、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评标结果公示等严格把关,发现违法违规情况及时处理。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招标项目的标段划分,建设监理原则上只划分一个标段;@#@施工标段按概算投资不低于500万元划分;@#@设备、材料等招标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不得人为划分小标段和规避招标,不得肢解工程进行发包。

@#@@#@第十二条监理单位应通过招标择优选定,其承担的监理业务必须与所持资质证书的级别相对应;@#@禁止越级承揽、转让监理业务。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专业乙级资质,可以承担堤防2级及以下工程施工监理业务;@#@丙级资质可以承担堤防3级及以下工程施工监理业务。

@#@@#@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合同承诺,选派满足要求的总监及监理人员组建现场监理机构,细化监理规划和细则,确定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并报项目法人备案。

@#@@#@第十三条施工企业应通过招标择优选定,选定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堤防工程专业承包或河湖整治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严禁越级承揽工程,不得转包和违法分包。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Ⅱ级企业,可承担1亿元及以下的堤防工程施工,Ⅲ级企业可承担3000万元及以下的堤防工程施工;@#@堤防工程专业Ⅱ级承包企业,可承担5000万元2级及以下堤防工程施工,Ⅲ级企业可承担2000万元3级及以下堤防工程施工;@#@河湖整治工程专业承包Ⅱ级企业,可承担5000万元2级及以下堤防相对应的工程施工,Ⅲ级企业可承担600万元3级及以下堤防相对应的工程施工。

@#@@#@第十四条项目法人应认真执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并将审查意见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核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必要时可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进行现场监督。

@#@未经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用于施工。

@#@@#@第十五条项目开工应履行开工报批手续。

@#@省、市组建项目法人的项目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县组建项目法人的项目,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项目法人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组织实施,不得擅自改变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设计变更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七条跨汛期施工项目,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编制度汛方案,报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正确处理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度汛的关系。

@#@@#@第十八条项目法人应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对项目报批及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料,科学归档保存,严格管理。

@#@档案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第四章建设资金管理@#@第十九条工程建设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共同筹集,按照批准的投资比例分别落实到位;@#@对于市、县配套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项目建设速度严重滞后的地方和项目,省财政将扣减中央、省级投资;@#@中央和省级投资只能用于堤防、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工程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和施工作业费等,不得用于移民征地、城市建设和景观、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购置,以及楼堂馆所建设等支出。

@#@@#@第二十条项目法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建立健全财会机构,配备财会人员,并保证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

@#@根据《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设立专账,进行专户核算,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正确核算建设成本。

@#@@#@第二十一条工程完建后,项目法人要按照水利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08)及时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移交手续,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报请同级财政部门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批。

@#@不经审批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第二十二条对于截留、挤占、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等违法行为,一经核实,将收回已安排的工程建设资金,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二十三条省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对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省或市组建项目法人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由省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监督;@#@县组建项目法人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由项目所在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监督,扩权县设有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的,可由扩权县配合监督。

@#@@#@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情况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

@#@@#@第二十四条工程参建各方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质量与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缺陷备案、检查处理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专职机构和人员负责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各级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应对参建各方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和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质量、安全监督报告。

@#@@#@第二十五条项目法人在与各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当明确质量、安全责任条款和工程质量目标。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接受并主动配合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对工程的监督检查;@#@发生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并认真处理。

@#@@#@第二十六条项目法人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第三方检测;@#@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制订检测计划,由项目法人报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第二十七条施工单位应规范施工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机构终检的“三检制度”,及时自评施工质量,并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组建安全生产领导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第二十八条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行质量与安全控制职责,对重要隐蔽和关键部位工程,必须实行旁站监理,做好检查记录;@#@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评定应平行进行,严格把关;@#@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措施实行检查监督。

@#@@#@第六章工程验收@#@第二十九条项目验收应参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执行。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由省、市组建项目法人治理项目的政府验收工作,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县组建项目法人治理项目的政府验收工作。

@#@@#@第三十条竣工验收时,应完成工程质量检测、参建单位工作报告汇编、专项验收工作报告、质量监督报告、安全监督报告、资产移交报告、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以及竣工验收自查报告等。

@#@@#@第三十一条当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当按照验收管理权限和要求及时组织验收。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或者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第七章监督管理@#@第三十二条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财政部门将采取日常检查、随机抽查、月报制度、媒体公示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管制度,重点对资金到位及使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及资金使用安全和投资效益。

@#@@#@第三十三条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财政部门将对报大建小、虚列支出、进行虚假绩效评价等弄虚作假的项目和市、县,视情况可采取通报批评、停止相应资金安排或追缴已拨付资金措施予以处理。

@#@@#@第三十四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行绩效评价制度。

@#@年度计划完成后两个月内,省财政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奖促治、安排年度项目、下达建设资金和奖励的重要参考。

@#@@#@第三十五条省财政部门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对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不定期或重点监督检查,并组织相关单位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

@#@@#@第八章附则@#@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施行。

@#@ @#@9@#@";i:

5;s:

189:

"家务劳动记录表@#@时间@#@劳动内容@#@本人签字@#@周次@#@星期@#@家务劳动指:

@#@铺床、叠被、刷洗碗筷茶杯、@#@在家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