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746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自IBM公司于1956年向全球展示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R.AMAC以来,随着存储介质、磁头、电机及半导体芯片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的存储容量成倍增长、读写速度不断提高。

要保证可靠的读写性能,盘片的转速控制和磁头的定位控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磁头的定位控制主要包括寻道控制与定位跟踪控制两个问题,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态切换控制等,这些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硬盘磁头伺服系统的性能。

为达到更高的精度,磁头双级驱动模型成近年的研究热点,多种控制策略已有相关报道,但目前仍处于实验水平。

关键词:

磁盘驱动器;

磁头;

定位;

控制

Abstract

Harddiskdrive(HDD),actedasrequisitestorageequipmentincurrentinformationage,playsamoreandmorevitalroleinpeople’sdailylife,anditbecomesarollboosterin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However,withtheincreaseofinformationcapacity,weputforwardasevererequestforHDDdatastoragecapacity.Unfortunately,duetothelowbandwidth,lowpositioningaccuracyinconventionalHDD,magneticheadishardtobepositionedontothedestinationtrackcenter,thusitlimitsthecontinuingincreaseinstoragecapacity.

SinceIBMbroughtthefirstdisk-therandomaccessmemoryaccountingmachine(RAMAC)tomarketin1956,thestoragecapacityandread/writespeedhavecontinuouslyincreased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thetechniquesofmedia,read/writehead,actuatorsandsemiconductingchips.TheproblemsofR/Whead'

ssettlingcontrolisdefinitelyimportantinordertoensurethereliabilityofreadandwriteperformance.Trackseekingandtrackfollowingaretwomainstagesoftheharddiskservosystem.ResearchershavedevelopedkindsofcontrolstrategiestoimplementtheservocontrolfromPIDcontroltoadvancedcontrolmethods.Dual-stageactuatorhasattractedmanyresearchersandengineersforitsbroaderbandwidthcomparedwithsingle-stageactuator.

KeyWords:

HardDiskDrive;

Heads;

Location;

Control

专业综合调研报告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

第1章磁盘驱动器的介绍

自上世纪50年代计算机发明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软硬件技术都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目前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学习,计算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对于基本遵循了摩尔定律不断更新的芯片技术,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器硬盘也在容量和速度上不断突破,这对磁头的控制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章简要介绍硬盘驱动器的基本结构以及硬盘驱动器控制的发展与现状[1]。

我们通常看到的个人计算机中的硬盘驱动器为一密封的金属容器,其内部主要由盘片机构和磁头机构两部分组成。

数据记录在盘片表面的磁敏感材料上,一个或数个盘片层叠固定在盘片电机主轴上。

每一盘面都配有相应的读写磁头,多个磁头及其悬臂层叠组合成为磁头组并固定在其中部的磁头主轴上。

硬盘工作时,盘片在电机驱动下作恒定的高速运转,音圈电机带动磁头在盘片上方移动以寻找数据所在磁道并以允许偏离误差跟踪在其上方;

当数据所在磁道经过读写磁头,磁头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读取或写入数据。

这是一系列复杂且微妙的控制动作,通过本章节的介绍,对于硬盘结构和磁头控制将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1.1硬盘驱动器结构

图1.1所示,为一个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内部结构,其中磁头组件包括音圈电机(voice-coilmotor,VCM),一组磁头悬臂及读写磁头;

盘片组件包括一组盘片及一个主轴电机。

在盘面上有数以千计按同心圆划分的数据磁道,磁头距盘片大约为10-8um的数量级,并可沿盘片平面作径向运动。

本节将简要介绍硬盘驱动器的组成[2]。

图1.1硬盘驱动器内部结构

1.1.1盘片与磁介质

数据按等距的同心圆以两种模态存储于盘片的磁介质上,但存储密度的大小由多种性质决定。

物理性质的主要影响包括磁性介质上偶极子的大小和同一性,磁化方向以及磁介质的矫顽性和温度稳定性等,这些都决定于磁介质材料及加工工艺。

另一方面,为提高存储容量,盘片表面被划分为更多的磁道,相邻存储单元的间距也更小,因此在硬盘技术发展过程中介于磁头和盘片上磁介质之间的磁场不断被减弱以避免干扰。

此时磁头在磁盘上某一较小区域进行的读取或写入操作密度取决于磁头和磁性盘片间的距离,即通常所说的航高(flyingheight)航高越小,读写区域越精确。

但是,随着航高的减小,物理性质如盘片表面镀层的厚度等仍将成为主要影响读写精度的因素。

硬盘盘片的直径从最初的14英寸发展到8英寸,后又缩小至5.25英寸,3.5英寸,2.5英寸或更小,已成为硬盘规格的主要参数之一。

盘片面积的减小,伴随着容量的成倍增加以及读写速度的不断提高,这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盘片具有更为平滑的表面,更高的介质磁畴密度:

磁头具有更小的磁性耗散,更低的航高。

目前常用的硬盘尺寸主要有以下三种规格:

台式机硬盘(主流)为3.5英寸,高速视频设备及笔记本电脑硬盘为2.5英寸,掌上电脑及移动通讯设备使用的微硬盘(MicroDrive)为1.8英寸[3]。

1.1.2磁头

磁头使用电信号以磁通量形式将数据的二进制编码写于盘片上,并从盘片读取磁通量形式的存储单元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解读。

磁头通常安装于悬臂末端,由于盘片两面都有磁介质镀层,因此每个盘片对应两个读写磁头。

悬臂在音圈电机的带动下在盘片表面沿径向移动,使得每个磁头在对应表面的相对位置均一致。

但是,同一时刻一般只有一个磁头在读取或写入数据。

现在有些磁盘可在同一时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磁头同时读写数据,但是这一技术尚未获得广泛应用。

磁头的发展经历了五次大的飞跃:

镍铁导磁合金头((permalloyhead),铁酸盐磁头(ferritehead),MIG磁头,超薄感应磁头(thin-filminductivehead)和磁阻磁头(magnetoresistivehead)。

无论是什么材料的磁头,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读写的[4]。

然而,感应磁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只有在磁通量随(magneticdomaintransition,MDT)改变时,磁头才会有响应。

如果MDT信号不足,则相对适量的信噪比,有效的读取信号量将会过低。

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即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巨磁阻反向读取磁头,这类磁头响应于磁畴磁通量本身而不是MDT[6]。

1.1.3滑座

硬盘驱动器的一个重要技术在于将读写磁头悬浮于一较薄的空气轴承上。

磁头本身是固定在被称为滑座的机械构件之上,这是一个连接磁盘悬臂与磁头的装置。

这一概念于1953年研究薄型磁鼓计算机时便开始研究。

IBM将之用于1956年的RAMAC上。

空气轴承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保证磁头与盘片之间的最小距离。

早期的空气轴承需要将空气通过磁头泵入,而将磁头推离盘片,这使得航高和磁头的尺寸都保持在一个较大值上。

如前所述,航高对于磁盘存储密度来说是一个关键参数,因此,提高存储密度并加速主轴旋转的决定性要素就是降低航高。

滑座的尺寸直接影响了航高值,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一般滑座越小航高值也越小。

1.1.4磁头驱动器

磁头驱动器的功能是使悬臂在磁盘表面移动,从而带动磁头寻找目的磁道,即前文所指的磁头定位。

最原始的驱动器仅有一对步进电机,在垂直方向与径向运动来获取数据,如软驱的磁头驱动,这种方式所提供的磁头移动速度非常有限。

取而代之的是音圈电机(VoiceCoilMotor),这种电机可根据通过它的电流的大小来使线圈移近或离开一块永久磁铁[7]。

这种方法的精度很高,但是亦非常敏感,因为电流大小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起磁头位置的变动。

显然这种电机是一种模拟系统,它的移动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的大小。

在寻道过程中磁头的实际位置取决于记录在磁道上的伺服信息,这是由硬盘生产商在出厂时写入的,该操作称为低级格式化(lowformat)。

磁头在磁道上的跟踪定位也是根据这个信息进行调整的。

1.1.5控制电路

硬盘密封着的内部的电路部分较少,只有主轴电机和激励电机的电缆,以及连接读写磁头到控制电路的柔性电路板。

硬盘外部的控制电路提供了硬盘和计算机之间的逻辑连接,它把计算机送来的寻道和读写指令传给驱动器,并且控制着数据流量。

1.2硬盘磁头控制技术发展简介

最先将控制的概念引入硬盘驱动器中的是温彻斯特硬盘(Winchesterdrive)在机械制造上以其质量轻巧且经润滑的滑座而闻名,而它的控制系统相对于机械制造更为声名显赫,因为这是第一台应用反馈控制回路的硬盘。

在DickOswald1974年所撰写的文章中(Oswald1974),使用对bang-bang控制做了一些修正后而得到的控制策略,这一控制方法在日后被普遍应用并被M.L.Workman在其博士论文中总结并命名(Workman1987)为近似时间最优伺服控制((ProximatetimeoptimalservoPTOS)(Franklin,Powelletal.1998)[8]。

1.2.1模拟,采样数据及数字控制

从硬盘发展之初,就是采用数字电路将数据传入或导出计算机,尽管当时的控制回路是模拟制式的。

早期的数字控制器是针对性能和经济上的要求而出现的。

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昆腾(Quantum)公司,为了降低价格而采用数字控制制造出了一些低端的驱动器,采用微处理器实现伺服控制极大地减少了耗费在模拟电路上的支出。

IBM则为设计微皿}l计算机硬盘而致力于先进控制算法的研究(Stick1987),虽然当时仍旧依靠模拟电路来完成控制律的实现,研究者却想到了划分了扇区的伺服系统,这也就是采样数据的控制系统。

惠普(HP)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制造具有这一特点的驱动器,直到1980年代末期,惠普才彻底地转到数字控制驱动器上[9]。

1.2.2状态空间分析

随着DSP技术的发展,DsP芯片成本不断降低功能越来越强大,为状态空间理论分析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

状态空间控制最初仅用于磁头的寻道控制,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相同阶次的情况下,状态空间控制器要比经典控制器执行更多的运算。

而在定位跟踪阶段,早期DSP很难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完成状态空间控制的所需的计算。

其次,音圈电机反电动势的测量只有在信号很大的情况下(如在寻轨期间)才能测得,而反电动势的值有助于估计速度量[10]。

状态空间控制可以使用测量反电动势的传感器从而获得反电动势信号。

1.2.3噪声

影响硬盘读写效率的干扰通常分为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及测量与补偿噪声

等。

外部干扰通常是由外界环境的撞击或振动引起的,如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在移动的车厢内,或是在被踢到的桌上。

内部干扰很大程度上是由主轴的旋转以

及驱动器相对于磁盘支撑板或外壳的反作用力所产生的。

所谓宽带噪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盘片与驱动器上气流的影响以及PES的噪

声影响。

位于盘片和磁头之间的空气轴承导致了气流对于伺服机构的影响。

气流

的特性取决于盘片的直径,磁头的位置及空气动力学特性,封闭硬盘内部空间布

局,盘片表面光洁度以及封闭盒内的气压大小。

对于主流高转速硬盘,校正硬盘

内部空气动力学特性成为关注的热点。

1.2.4双级执行器

对于高磁道密度的硬盘驱动器,要设计高带宽控制系统,音圈电机具有很大的局

限性,造成这一限制的根源在于磁头悬臂的柔性模态。

双级执行器可弥补音圈电机在

这一问题上的不足,在双级驱动控制系统中,音圈电机作为粗调电机,有较大的行程

范围,同时微调电机快速实现定位误差补偿,因此双级驱动控制系统适用于快速寻道。

1.2.5磁头的寻道控制

如今最为通用的寻道控制策略为近似时间最优控制(ProximateTimeOptimal

Servomechanism,PTOS)(Franklin,Powelletal.199$),其控制效果与Bang-bang

控制类似。

区别在于,PTOS可避免控制信号在最大值与最小值间切换时对于微

小误差的响应而引起的“抖振”。

该方法在MikeWorkman的博士论文中正式提

出,并在之前已被工业界应用于硬盘的寻道控制。

其他应用较广的寻道控制策略

包括二阶自由度控制(Ishikawa,Yanagitaetal.1996;

Tohyama,Yodhidaetal.

1996),模糊逻辑控制(YoshidaandWakabayashi1992;

YenandTsai1997),以及

输入频率整形(MecklandKudo1993;

Ho1997)等。

这些控制策略相对于PTOS而言,

一般其设计方案不利于工业应用,或控制效果不如PTOS,所以目前实际应用最

为广泛的寻道控制策略仍为PTOS[11].

寻道的一个问题在于,给定的参考位置信号会使控制系统启动驱动器的柔性

控制(FlexibleControl)模式,而柔性控制模式下,系统需要较长的控制时间用以

减小阻尼振荡,因此限制了寻道时间的进一步减少。

为解决这一问题,NeilSinger

提出了一种被称为指令输入成形的方法应用于柔性机器人的控制上(Srogerand

Seering1989)。

该方法的思路是,先将参考指令作前置滤波,滤去可能会引发驱

动器零点振动的光谱成分。

当一个硬盘驱动器开始一轮寻道控制后,硬盘切换至寻道控制算法。

当进入

减速阶段,驱动器跟随一个速度分布图进入目标位置,然后切换至定位模式,最

终进入轨道跟踪阶段。

在硬盘发展初期,控制模态的切换是通过不同阶段切换至

不同的模拟控制电路来完成的;

当硬盘发展至数字控制阶段,这一过程通过微型

处理器中控制律的切换来实现。

1.3硬盘磁头控制技术现状

硬盘磁头的定位控制包括对于单级磁头(即仅由音圈电机控制磁头移动)的定位控制和双级磁头(在音圈电机基础上附加一个微调电机,两者协同控制磁头移动)的定位控制。

1.3.1读写磁头单级驱动器控制问题

随着磁道密度增大和磁头航高减小,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控制策略,从传统的PID控制,超前滞后补偿,V型滤波器以及扰动观测器(White,Tomizukaetal.2000)等发展到应用先进控制策略,如自适应控制(Wu,Guoetal.2000)}H2控制(Li,Guoetal.2001),模态切换控制(Venkataramanan,Chenetal.2002),复合非线性反馈控制(Chen,Leeetal.2003)等[13]。

这些控制方法己大大提高了硬盘磁头伺服系统的性能,但就目前计算机硬件的整体处理速度而言,平均约40Mbytes/s的读写速度仍是限制计算机整体性能的瓶颈。

虽然采用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AccessIndependentDiskRAID)等并行方式可以提高实际的读写效率,但可以预料硬盘本身的发展仍将对磁头控制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1.3.2读写磁头双级驱动器控制问题

如前所述,硬盘驱动器在要求减少数据存取时间的同时,正不断地增加存储容量,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提高伺服系统的带宽并降低系统对于扰动的灵敏度。

然而磁头单级驱动系统的带宽由于受到磁头悬臂机械谐振的限制,无法达到人们期望的效果。

双级驱动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

系统中的粗调电机的带宽较低,但是可以大范围移动;

微调电机提供较高带宽,但移动量程较窄。

近年来,双级驱动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双级驱动系统而言,音圈电机的输出与压电陶瓷的输出是分开测量的,然而由于硬件及技术的限制,通常可测得的量仅限于系统的整体位置输出。

这就构成了一个双输入/单输出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特例。

故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各类控制方法如LQG方法(Hu,Guoetal.1999)}H。

及声综合方法(Hernandez,Parketal.1999)己应用到了双级驱动系统的设计中。

然而这类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即使在模型降阶以后,控制器的阶次依然很高,在实际的硬件上很难实现。

有学者提出采用PQ方法(SchroceckandMessner1998),即通过调节P一与Q的乘积PQ的值,来确定两控制器参数,这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设计分解为频域中的两个单输入/单输出设计问题,却忽视了两个S}SO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且PQ方法不能保证音圈电机反馈回路的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音圈电机反馈回路需要稳定,这才能保证硬盘驱动器能在微调电机未启动工作时稳定安全地工作·

文献(Ding,Wuetal.2004)提出参考轨迹重设计方案,即根据每次定位开始时音圈电机的参考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的初始值,实时更新或重设计以达到两驱动器间的平滑切换,该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1.3.3读写磁头非线性及摩擦控制问题

音圈电机将输入电流转化为动力输出,是一个典型的直流电机系统。

通常被视作一个双积分器形式的线性对象,尽管存在一些谐振模态,在这些谐振模态中最低频率大约在1-1.SkHz。

但是,由于驱动器转轴轴承及音圈电机数据线等造成的摩擦所产生的非线性会导致不容忽视的误差,并直接影响硬盘磁头定位的性能,通常在磁头从当前磁轨移动至邻磁轨时,性能的改变显得尤为明显。

很多文献都将音圈电机的模型默认为线性系统,将控制对象的非线性假设为很微小并可忽略,从而对该线性系统进行控制器的设计。

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模型的非线性,难免会导致所设计控制器不能精确地控制磁头定位。

建立模型的非线性特性的难点在于,一方面要确定非线性组成的物理结构,另一方面对于非线性微分方程通常没有解析解,这就给辨识系统参数带来了难处。

文献(WitandLischinsky1997)提出了一种方法辨识了典型的直流电机在匀速运动下的标称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但是该文中的对象有别于音圈电机,因为音圈电机的行程范围是有限的且仅有位移是可测的[14]。

文献(Dammers,Binetetal.2001)提到的物理效应方法是确定非线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文中分析了非线性组分内部及组分之间的物理效应,并将各组分的组合以构成统一整体。

蒙特卡罗方法(MonteCarlo)是工程应用中较为流行的方法,文献(Peng,Chenetal.2005)将该方法应用于硬盘音圈电机上,在无解析解的情况下,给出非线性复杂对象的近似解[15]。

第2章磁盘驱动器磁头的状态空间分析

每一磁道的宽度典型值为1μm,所以对读写头的定位精度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希望精确控制磁头y(t)的位置。

下面使用μ状态变量法对包括悬臂结构在内的磁盘驱动系统进行分析。

由于要求快速运动,悬臂的金属片必须很轻,故必须考虑金属片的影响。

电机的质量用M1表示,磁头的质量用M2表示,弹簧片的弹性系数用k表示,驱动力u(t)由直流电机产生,见图2-1(a)。

如果弹簧严格是刚性的,就能够得到图2-1(b)的简化模型。

具有两个质量块的系统的典型参数如表2-1所示。

2.1系统的建模

注意到,M=M1+M2=20.5g=0.0205kg,则

图2-1双质量结构及简化模型

所以,传递函数模型为

(2.1)

表2-1两个质量系统的典型参数

参数

符号

典型值

电机质量

M1

20g=0.02kg

弹性系统

k

10≤k≤∞

磁头质量

M2

0.5g=0.005kg

磁头位置

X2(t)

变量,单位为mm

质量块1的摩擦系数

b1

410X10-3kg/(m/s)

励磁电阻

R

励磁电感

L

1mH

电机常数

Km

0.1025N*m/A

质量块2的摩擦系数

b2

4.1X10-3kg/(m/s)

由表2-1中的参数得到

(2.2)

考虑电机线圈的影响的读写头的传递函数如图2-2所示。

考虑到表2-1中的参数,R=1Ω,L=1mH,Km=0.1025,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