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1009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docx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及答案共3套

3.古诗词三首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也许你错过了春天的花儿,错过了夏天的chán()鸣,但是千万不要错过浙江省建dé()市那片金黄色。

那无边无际的稻海不仅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也吸引着三五成群的喜què()来觅食。

二、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醉()()茅()()渚()()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泊()()散()()

()()()()

四、解释加点的字词。

1.移舟泊烟渚()

2.明月别枝惊鹊()

3.白雨跳珠乱入船()


4.路转溪桥忽见()

五、根据诗词完成下面的练习。

1.《宿建德江》是
代诗人
的作品,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抒发了之情。

一个"
"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中"
"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
的心情。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
代诗人__
_的作品,描写了
季的景色。

前两句中的"未遮山"“”,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心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
的作品。

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词的上阕写
,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的情趣。

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
的乐趣。

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
之情。

六、经典古诗文情景阅读。

1.古代诗人描绘四季美景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词佳句。

赞春的,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夏的,如辛弃疾的"旧时茅店社林边,
;吟秋的,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
";叹冬的,如柳宗元的
,独钓寒江雪。

2.小丽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妈妈夸她的梅花颜色真好看,可小丽却说要学王冕∶。

3.表面写雨过天"晴",实写人间有"情"的诗句是∶

七、趣味拓展。

古诗词中有许多叠词,你能帮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

微微两两家家处处悠悠萧萧滚滚纷纷时时恰恰


①念天地之()独怆然而涕下。

②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

③清明时节雨(),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⑤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归。

⑥流连戏蝶()舞,自在娇娇莺()啼。

⑦黄梅时节(
)雨,青草池塘(
)蛙。

 

参考答案

一、蝉德鹊

二、醉(zuì)(醉酒)茅(máo)(茅屋)渚(dǔ)(汀渚)

三、泊(bó)(停泊)散(sàn)(分散)

(pō)(湖泊)(sǎn)(散开)

四、1.停船靠岸2.飞离3.跳动
4.同“现”,显现,出现。

五、1.唐孟浩然远离家乡旅居在外孤独伤感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孤寂、愁闷

2.北宋苏轼夏跳珠、乱入船跳珠喜悦

3.辛弃疾田园风光月明风清的夏夜蝉鸣、蛙声夜行乡间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六、1.万条垂下绿丝绦听取蛙声一片江清月近人孤舟蓑笠翁

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七、1.悠悠2.萧萧滚滚3.纷纷4.微微

5.两两6.时时恰恰7.家家处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

3.古诗词三首

一、填空题.

1.查字典。

遮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________。

2.课文欢乐谷。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宿建德江》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淡淡的忧愁;而在《过故人庄》中,因为故人的热情相待.所以他在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诗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回答问题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描绘了________的美丽雨景。

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________”字上。

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

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________”。

二、单选题.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建德江位于浙江省,黄沙位于今江西省。

B.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夏夜的美景,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两人都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D.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西江月”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2.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是(   )。

A.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写到的这场雨最大的特点是来去匆匆。

B. 《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的三、四句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了眼前景物,借物喻人。

C.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现了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

D. 《丁香结》一课中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

(2)《宿建德江》后两句诗中,“低”和“旷”、“近”和“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所写内容既是诗人眼前所见,又衬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

(3)“卷地风来忽吹散”中“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美。

()

四、默写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1)《宿建德江》

作者:

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________,日暮客愁新。

________,江清月近人。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

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

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填空。

①两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②《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都写了________(时间)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者表达了________,后者表达了________。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答案】辶;11;zhē

2.【答案】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答案】望湖楼;醉;西湖骤雨图

二、单选题

4.【答案】D

5.【答案】B

三、【答案】

(1)错误

(2)正确

(3)正确

四【答案】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五、

【答案】

(1)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野旷天低树

(2)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稻花香里说丰年;旧时茅店社林边

(3)比喻;拟人;对偶;月夜;诗人孤寂、愁闷的感情;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六、

【答案】

(1)词牌名;词题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3)稻花的香气;丰收

(4)A

(5)《宿建德江》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忧愁,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达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 古诗词三首

一、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烟渚(zhě zhǔ)   未遮(zhē zhè)山

鸣蝉(chán tán)惊鹊(què qüè)

二、比一比,选字填空。

   

德    

品(  )   (  )意扬扬

获(  )(  )高望重

   

鹊    

喜(  )   门可罗(  )

麻(  )声名(  )起

三、给加点的字或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日暮客愁新(  )

①宾客  ②顾客   ③指诗人自己

2.野旷天低树(  )

①空阔②心境阔大③荒废,耽搁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①书本②书写③书信

4.明月别枝惊鹊(  )

①别的树枝   ②离开树枝

③横斜突兀的树枝

四、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1.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江水清澈,俯瞰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它们也在说着丰收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每句都看成一幅画,并各拟写一个标题,请连线。

黑云翻墨未遮山      大雨倾盆图

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密布图

卷地风来忽吹散水天一色图

望湖楼下水如天风起云涌图

六、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将词句补充完整。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题目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

(  )

(2)“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是时间,“行”交代事件。

(  )

(3)这首词的下片主要写词人找地方避雨的经过和感受。

(  )

3.这首词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我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体会到词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胡/楼下/水/如天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书:

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黑云翻墨:

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白雨跳珠:

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卷地风:

风从地面刮过。

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白雨跳珠乱入船:

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卷地风来忽吹散:

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七、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山中小住

①远离城的嘈杂,远离市的喧嚣,一头扎进山的怀抱,浸润在绿的海,沐浴着花的香,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悠闲。

②躺在软软的草地上,口里衔着草茎,望天上云卷云舒,看花间蜂飞蝶舞,听溪水淙淙低语。

③慢慢地觉得自己的双臂羽化了,轻轻一拍,身体竟飞了起来。

只见群山像熟睡的婴儿安卧在脚下,翡翠般的林海逶迤向远方,那一盆蔚蓝的水是山溪汇成的湖泊吧,水中定有鱼儿在游,因为水面有白鹭在飞。

④让自己飞得低一些会看到什么?

一对热恋中的画眉并排坐在红豆杉的枝丫上,它们时而互梳羽衣,时而交颈私语。

是哥哥讲了一个风趣的笑话吧,妹妹乐得前仰后合,全不顾皱了裙裾,掉了鬟钗,天真而可爱。

⑤有点累了,停在荼蘼花枝上歇歇脚。

凝神谛听,听到了蜂儿轻吻花蕊的声音,听到了花儿竞相开放的声音,听到了风儿爱抚绿叶的声音,听到了虫儿在草间起舞的声音,听到了飞瀑在崖壁弹奏的声音,听到了清泉在石缝吟唱的声音,听到了云朵驾着小舟在蓝天上划行的声音……

⑥山居的日子,是最惬意的日子,但也是最容易犯迷糊的日子:

赏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小花;观鱼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条游鱼;听风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缕清风……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喧闹——(   )  倾听——(   )

2.短文记叙了作者在山中小住,想象自己变成了(  )看到的情景。

A.一只鸟儿    B.一朵小花

C.一条游鱼D.一缕清风

3.第⑥自然段说山居的日子“是最容易犯迷糊的日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中的美景令人陶醉,作者沉醉其中,尽情享受着山中的宁静与悠闲。

B.作者并非单纯地在观赏山中的美景,而是融入其中,自己也变成了山的一部分。

C.山居的日子宁静、悠闲、惬意,无事可做,所以作者感觉犯困,犯迷糊。

4.在山中小住的作者还会想象自己变成什么?

请仿照第⑥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__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参考答案

3 古诗词三首

一、zhǔ zhē chán què

二、德 得 得 德  鹊 雀 雀 鹊

三、1.③ 2.① 3.② 4.③

四、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五、

黑云翻墨未遮山     大雨倾盆图

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密布图

卷地风来忽吹散     水天一色图

望湖楼下水如天     风起云涌图

六、

(一)1.清风半夜鸣蝉 路转溪桥忽见 2.

(1)√ 

(2)× (3)√ 3.

(1)孤寂愁苦 

(2)丰收在望的喜悦

(二)1.宋 苏轼 2.A 3.A 4.C

七、1.喧嚣 谛听 2.A 3.C 5.对大自然和对山居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