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10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docx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整理

国际贸易学复习整理

考试时间:

01-03上午8:

30

考试地点:

26-205

考试题型:

一、填空(1*7,共7分)

二、名词解释(3*7,共21分)

三、选择题(1*5单选+2*6多选,共17分)

四、简答题(共36分)

五、论述题(共10分)

六、图示题(共9分)

第一章主要概念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概念

国际贸易:

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对外贸易:

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别国(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反映该国(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贸关系。

2、联系

本质一样,出发点不一样;

总体与局部关系,其实质内容一致;

全球范围来看—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一个国家角度来看—对外贸易。

3、国际贸易真正确立阶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1、共同点

①都属流通范畴,都通过交换来实现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满足消费需求;

②在生产与交换关系上,都是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对生产的发展起着促进的反作用,即贸易规模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贸易的发展对一国的生产起着促进的反作用。

2、区别

①国内贸易基础是国内的分工和专业化,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②贸易的环境不同

各国货币制度差异

各国经济政策差异

各国法律差异

③贸易风险不同

信用风险,双方的资信状况不同

商业风险

汇率风险

3、对外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

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政府不干预国家之间贸易往来,既不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设置障碍,也不给予各种优惠,而是鼓励和提倡市场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

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施加干预,使用各种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和生产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对本国的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

简言之,奖出限入政策。

3、管理贸易政策:

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政策,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方向。

美国是奉行管理贸易最为突出的国家,是管理贸易的一个典型范式。

4、技术性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中非关税壁垒,指一国通过建立技术标准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标准,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

5、社会壁垒:

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根源是国际劳工标准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1、金融保护主义,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使全球金融业开放步伐放缓。

2、投资民族主义,限制外资的流入以保护国内企业。

3、歧视移民,限制国际劳动力流动,保护本国公民就业。

5、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

1、国际贸易值:

指以货币来表示一定时期内各国对外贸易总值,反映出某一时期一国贸易总金额,为避免重复,只统计各国的出口贸易值之和,一般用美元表示。

2、国际贸易量:

指以报告期国际贸易值除以基期确定的价格指数,国际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

计算公式为:

国际贸易量=报告期的国际贸易值/以固定年份为基期确定的价格指数

6、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贸系数)

1、对外贸易依存度:

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

2、经济学意义:

反映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七、贸易条件

1、贸易条件:

指一国的出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的比率。

2、实质:

从价格关系上反映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即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8、贸易差额、顺差、逆差

1、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

出口值大于进口值,收入大于支出。

贸易逆差:

出口值小于进口值,支出大于收入。

2、如何评价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地,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中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处于不利地位。

①单纯从国际收支角度看,当然是顺差比逆差好;

②然而,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长期顺差意味大量实物资源出口输往国外,得到的只是资金的积压,巨额顺差往往又使得本币升值,不利于扩大出口,还会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同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紧张;

③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当一个国家总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顺差能够缓和需求不足矛盾,扩大国内生产,增加就业就会。

当一个国家生产能力低下,引进外部投资增强竞争力是必要,这时会出现贸易逆差。

9、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1、货物贸易:

物质商品的进出口,又称为有形贸易。

联合国将物质商品的种类分为10大类:

0类食品;1类是饮料、烟类;2类是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有关原料;4动植物油脂;5未列名的化学品;6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2、服务贸易:

服务商品的进出口,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活动,也被称为无形贸易。

服务贸易分为要素服务贸易和非要素服务贸易:

要素服务贸易是一国向他国提供劳动力、资本、技术及土地等生产要素服务,从国外得到报酬的贸易。

非要素服务贸易是狭义的服务贸易:

①商业服务;②通讯服务;③教育服务;④金融保险服务⑤旅游服务,运输服务,销售服务。

3、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低下原因:

①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紧缺;

②服务贸易发展结构失衡;

③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较低;

④国内服务需求程度不高。

10、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

指一个国家某类商品的贸易差额与该国该类商品的贸易总额之比,表明一个国家是i类产品的主要输出国还是输入国。

越接近0,越接近于平均水平;等于1,完全出口专业化;等于-1,完全进口专业化。

十一、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

1、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

①进料加工。

指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利用本国的技术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

②来料加工。

指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加工一方按照协议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销售,自己收取加工费。

③协作生产。

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由另一方利用本国生产其他配件组装成一件产品出口。

④补偿贸易(产品返销)。

指出口一方作为贷方对另一方提供一笔长期贷款,用以从贷方进口专利成套设备,进口方作为借方要在一定期限内以进口设备生产出产品,抵付进口设备技术的价款及利息。

2、一般贸易指使用本国资源和材料进行生产和出口的贸易方式。

在出口创汇方面,一般贸易要比加工贸易强的多,一般贸易多以自主品牌为主。

十二、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

贸易便利化是对国际贸易程序的简化和协调,降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主要研究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贸易依赖的基础设施完善等。

投资便利化,对国际投资程序的简化和协调,主要研究贸易投资促进的相关活动、通关便利化、商品检验检疫、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

第二章国际价值和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影响因素

①社会生产力;

②自然条件;

③政府政策;

④国际生产关系。

2、国际分工类型

1、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

3、混合型国际分工,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

第三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利润←价格差←成本差

一、亚当.斯密-绝对技术差异理论

1、观点:

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条件下(2-2-1模型),每一国只生产其中劳动效率较高、成本较便宜的产品,然后进行彼此交换,则对两国都是有利的。

2、意义:

抨击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3、缺点:

无法解释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情况。

2、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1、观点:

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应本着“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分工和贸易原则进行,即在国际商品生产分工中,各种商品生产都占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相对大的商品,放弃优势相对小的商品生产;而在各种商品生产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放弃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使贸易双方获利。

2、进步意义:

①比较利益理论使绝对利益理论得到拓展,对当时国际贸易及其理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绝对利益理论更具有普遍性,更坚定了推行自由贸易的立场;②比较利益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资本主义资本积累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足:

①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发展原因,片面地认为成本差异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成本差异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根本的,社会生产力才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李嘉图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差异的原因;②与现实的国际贸易不相符合。

首先,按照这一理论,比较利益越大,则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点出发,贸易最容易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而现实中,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还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

其次,按照这一理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均可获利,因而世界各国为获得贸易的比较利益都应该自觉地实行自由贸易,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不论什么样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某种贸易保护政策。

3、穆勒-相互需求理论

①国际交换比例范围由两国国内交换比例决定,国际交换比例只能在由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所构成的特定的范围之内变动;

②贸易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国际交换比例的大小,国际交换比例越靠近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贸易越不利,相反,则对本国越有利;

③国际交换比例大小由两国的相互需求决定,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不利,该国的贸易利得就越小,反之,该国的贸易利得就愈大。

4、呢绒和葡萄酒的例子

英国把全部资源用于生产某一种产品,则可以生产100单位呢绒或90单位的酒;葡萄牙把全部资源用于生产某一种产品,则可以生产120单位的呢绒或100单位的酒。

葡萄酒

呢绒

英国

90

100

葡萄牙

100

120

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说明生产成本高),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说明生产成本低)。

①呢绒的相对生产成本:

英国=L/Q1呢÷L/Q2酒=90酒/100呢绒=0.9

葡萄牙=100酒/120呢绒=0.83

通过比较,葡萄牙在呢绒的生产上相对成本较低,葡萄牙可以完全专业化生产呢绒,生产数量是120单位。

②酒的相对生产成本:

英国=L/Q1酒÷L/Q2呢=100/90酒=1.11

葡萄牙=120/100酒=1.2

通过比较,英国在酒的生产上相对成本较低,英国可以完全专业化生产酒,生产的数量是90单位。

③呢绒的相对生产成本:

1单位呢绒英国=90酒/100呢绒=0.9酒

葡=100酒/120呢绒=0.83酒

④酒的相对生产成本:

1单位酒英国=100/90酒=1.11呢绒

葡=120/100酒=1.2呢绒

总结:

若1单位酒可交换到的呢绒大于1.11个单位,英国愿意出口酒进口呢绒。

若1单位酒可交换到的呢绒小于1.11个单位,英国愿意出口呢绒进口酒。

若1单位酒可交换到的呢绒等于1.11个单位,英国不会参加国家贸易。

因此,英国专业化生产酒并以1.11-1.2之间的某一国际比价出口酒,不包括1.11和1.2

5、比较优势理论现代说明(机会成本)

A\B两国生产X和Y两种产品,假定两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同,如果A把全部资源用于生产某一种产品,则可以生产100单位X或60单位的Y;如果B把全部资源用于生产某一种产品,则可以生产50单位的X或100单位的Y。

 

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由于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在封闭条件下,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是PA

3、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禀复理论

1、观点:

2-2-2模型下,一个国家应生产和出口由本国丰富要素生产产品,进口由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2、影响商品的要素: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知识和经济信息。

3、意义:

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4、不足:

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含要素密集度固定不变是错误的,忽视需求因素。

4、里昂惕夫之谜

1、含义:

美国是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按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美国的贸易结构应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里昂惕夫通过检验却得出结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现象被称里昂惕夫之谜。

2、原因:

①人力资本的差异;②美国实施关税贸易保护政策;③要素密集度逆转;④资本密集型的需求偏好差异;⑤自然资源稀缺;⑥要素禀赋论本身的缺陷。

3、评价:

开启了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4章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新要素学说

①技术要素学说,技术也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

②规模经济学说,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星导致成本降低所带来的利益,规模经济可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因而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

③管理要素学说,管理直接影响到一国比较优势地位和对外贸易各个环节。

④信息要素学说,信息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能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⑤研究与开发要素学说,指研制和开发某项产品所投入的费用。

⑥人力资本要素学说,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在于人力资本的充裕。

二、产业集聚理论

1、产业集聚:

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原因包括源动力(内部因素)与外部动力(政府作用)。

2、产业集群:

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合作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群体。

基本的特征:

①空间邻近;②内在联系;③主体互动。

3、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区别:

①集聚不等于集群,集聚只是位置上的集中;

②集群要求相互之间有分工和协作,能够相互促进,从中获益。

3、战略性贸易理论

战略性贸易理论:

指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把国外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垄断利润转移给本国企业或消费者的贸易政策理论。

(美国波音公司和英国空中客车公司例)

4、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技术差距理论

①代表人物-波斯纳。

②观点:

该理论认为,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

由于技术变动包含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H-O理论的动态扩展。

③模仿时滞(胡佛鲍尔利)

创新国因新技术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后,在模仿国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可以向模仿国出口这种技术领先的产品。

模仿时滞短的国家最新引进新技术并开始生产,对模仿时滞长的国家出口,随着技术的传播,模仿时滞长的国家也逐步开始进行生产,逐步取代模仿时滞短的国家的出口地位。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①由弗农提出,后经威尔斯完善。

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具有生命周期:

初始期,主要供应生产国本国市场;

成长期,新技术尚未扩散到国外,创新国仍然保持比较优势;

成熟期,批量生产达到适度规模,创新国产品产量达到最高点;

衰退期,新产品销售大幅下降,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

让与期,创新国完全丧失比较优势而变为净进口者。

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意义:

引导人们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掌握出口动态变化,为正确制定对外贸易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揭示出比较优势是不断在转移的,一国在进行创新、模仿引进或扩大生产时,都要把握时机,利用不同阶段的有利条件,长久保持比较优势;

反映出当代国际竞争中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是获得企业生存能力和优越地位的重要因素。

五、规模经济(瑞士表案例)

1、图(自画)

2、说明:

①理论上讲,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而瑞士劳动力比较稀缺,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向瑞士出口钟表;

②现实中,瑞士抢先在中国面前在钟表领域扩大产业规模降低成本实现了规模经济,已把钟表价格降到相对较低位置,若中国同样实现规模经济,那么中国钟表在世界需求曲线下价格更低,但这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③瑞士钟表行业之所以能占领较大市场份额,是由于较高的利润进入门槛,中国没有实现规模经济,产量小、价格高。

6、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

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

通常用产品同质性或差异性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偏好相似理论解释。

条件:

①生产投入要素相近;②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

2、同质产品:

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

例如:

①两国边境的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又进口水泥;②果蔬的季节性进出口贸易;

3、异质产品:

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但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的产品。

例如:

烟草、服装、化妆品、汽车行业等行业

7、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1、“四基本因素、两辅助因素模型”←钻石模型(体系)

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竞争;机遇、政府。

六大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形成一个类似钻石结构。

第5章保护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

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

2、保护贸易理论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国与德国。

1、美国金融之父-汉密尔顿货五大货币金融体系支柱:

①统一的国债市场;

②中央银行主导的银行体系;

③统一的铸币体系(金、银复本位制);

④以关税和消费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

⑤鼓励制造业发展的金融贸易政策。

2、德国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

保护对象:

在国外拥有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幼稚工业。

保护时间:

30年。

保护手段:

关税、禁止外国产品输入。

3、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保护对象:

干保护幼稚工业、垄断行业

主要目的:

增加有效需求,扩大就业,

干预手段:

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对外经济政策。

意义: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论是新贸易保护理论的基础,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理论

①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

②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

③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

第六章区域经济贸易

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从低到高排列如下: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1、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

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取消相互间的关税以及与关税,相互开放市场,组成更便利合作的经济贸易集团。

重要特点:

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

二、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

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

有人把自由贸易区称为半关税同盟。

三、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

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四、经济联盟

经济联盟:

指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完全经济一体化:

指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星辰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优惠关税

商品自由流动

共同对外

关税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经济政策协调

超国家经济组织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

第七章关税(考试涉及10分,填空、选择、简答)

一、关税概述

1、关税指一国海关对通过本国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向进出口商人征收的一种税。

特点: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以进出境货物和物品为征收范围、涉外性、关境为界。

2、大国征收关税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小国征收关税由国内消费者负担。

关税作用:

①财政作用,征收关税可以增加本国财政收入;②保护作用,各国通过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

二、关税种类

1、进口税。

一国海关以进入本国关境货物和物品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关税。

进口税率分为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三种:

①普通税率是一国税率中的最高税率;②最惠国税率是一种优惠税率,往往和双边或多边最惠国待遇相关,是互惠的且比普通税率低,有时差别很大;③普惠制税率:

普惠制是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提供的优惠制度。

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性是普惠制的三项基本原则。

2、出口税。

出口国家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3、过境税。

指一国海关对通过其关境再转运第三国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4、进口附加税。

指进口国海关对进口的外国商品在征收进口征税之外,出于某种特定目的而额外加征的关税。

主要有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紧急关税、惩罚关税和报复关税五种。

三、关税征收

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

四、补充

1、毕业条款,指给惠国以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其产品已能适应国际竞争而不再需要给予优惠待遇和帮助为由,单方面取消这些国家或产品的普惠制待遇。

可分国家毕业和产品毕业两种。

3、预定限额,指给惠国根据本国和受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贸易状况,预先规定一定时期内某项产品的关税优惠进口限额,额度后就停止给予关税优惠。

选择题

1、下图是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生产X、Y两种产品。

选择正确的答案(AC)

A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B.A国在Y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在封闭条件下,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是A国小于B国。

D.在封闭条件下,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是A国大于B国。

2、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DE)

A.凯恩斯B.亚当·斯密C.李斯特D.大卫·李嘉图E.俄林

4、要素比例学说是由谁创立的(D)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李斯特D赫——俄

5、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D)

A.产业内贸易说                      B.技术差距说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说

6、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a)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B.商品出口战略

C.技术转让战略D.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7、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C)。

A.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B.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C.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D.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

8、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在(AB)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类似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