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中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1527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阴中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淮阴中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阴中学.docx

《淮阴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阴中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淮阴中学.docx

淮阴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人文方向)

命题人:

李松涛审定人:

詹明静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我国历史上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③②

2、导致井田制瓦解的最根本因素是

A.奴隶主贵族大量开垦荒地B.鲁国等按亩纳税新税制的实行

C.部分奴隶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D.铁制农具在生产中的使用

3、元世祖重视农业的措施不包括:

A.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

B.组织编写《农桑辑要》C.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D.鼓励垦荒屯田

4、下列关于瓷器的说法有误的是

A.商朝烧制出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瓷器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B.青瓷先于白瓷出现,唐代瓷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宋代著名的景德镇窑,到元代成为制瓷中心,到明清称为“瓷都”

D.明代发明了珐琅彩,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

5、下列有关市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市是住宅区,坊是贸易区B.汉代已有的市到唐代规模更大

C.市坊的界限到唐代后期逐渐被打破D.市坊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

6、北宋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

A.北宋造纸业发达B.北宋印刷术先进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D.商业的高度发展

7、下列关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江南一些地区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仅在丝织行业中出现D.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8、下列是民国初年一组民族火柴商标·火花图案,能准确体现当时中国人民主要愿望有

①发展民族工业②收回领土主权③实现国家强盛④征服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下列企业属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A.开平煤矿B.江南制造总局C.发昌机器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

10、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单纯举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这表明洋务派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解决困难,弥补军工的不足D.宗旨改变,与洋人争夺市场

1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1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3、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民群众具有无限创造性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14、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B.巩固反“右倾”斗争成果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D.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1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根本目的是A.纠正文革以来“左”倾错误B.废除计划经济体制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完善党的建设

16、“文革”结束后,率先在农村试行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A.广东、福建B.四川、江苏C.安徽、四川D.江苏、安徽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是A.集体化、社会化、商品化

B.公有化、社会化、商品化C.私有化、专业化、商品化  D.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18、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改革管理体制B.改革分配制度C.改革所有权体制D.增加企业活力

19、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0、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地处江苏省范围内的是

A.连云港、盐城B.盐城、南通C.扬州、南通D.南通、连云港

21、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思想的转变B.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C.自主权的转变D.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22、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和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不包括

A.全面放开粮价B.改革金融体制C.改革社会保障体制D.改革分配体制

23、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保问题是在20世纪

A.5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

24、“奏国歌,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那么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源自下列哪一部电影的插曲A.《渔光曲》B.《风云儿女》C.《开国大典》D.《定军山》

25、被称作“第四媒介”的是:

A.电视B.广播C.报纸D.互联网

26、1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被称作“海上马车夫”,主要是因为他们

A.众多商船出入世界各地,贩运商品,掌握世界商业霸权B.赢得了国家独立

C.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D.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27、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B.与法国争夺海上霸权

C.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D.维护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28、在黑奴三角贸易路线中,“中程”的起讫点是指

A.欧洲到非洲B.美洲到欧洲C.非洲到美洲D.美洲到非洲

29、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部门开始的原因是

A.原料来源丰富,产品易销B.是一种新兴行业,新技术易于推广

C.政府限制严格,必须首先突破D.传统工业技术经验积累丰富

30、以下工业革命成就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创造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2小题。

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共计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

……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

……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

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

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

……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份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份

1978年

1992年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80.8%

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2%

35.0%

私有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0

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经济

0

5.8%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开始,改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52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到1956年又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该目标何时初步建立?

(4分)

 

32、阅读下列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新航路的开辟图二郑和航行路线图

回答:

(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分)

 

(2)、图一中,完成航线②和④的航海家分别是谁?

(2分)列出完成航线③先后经过了哪些海洋。

(3分)

②、④、③、

(3)、图二与图一比较,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开辟,但没有完成“会合世界”的任务,后来此类航海壮举明朝再也没有发生过,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二、问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

第33题10分,第34题10分,共计20分)

3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

以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例,说明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5分)这两次会议分别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5分)

 

34.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

试各举一例(2分)

(2)、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2分)

(3)、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你如何认识?

(2分)

 

(4)、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4分)

 

淮阴中学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人文)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D

A

D

C

A

C

C

B

B

D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D

B

D

B

D

C

B

D

A

D

C

B

D

31、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特点:

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有制经济占优势(2分)

变化:

从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多种经济形式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体制。

(1)

原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

(3)、变化:

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2分)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初步建立:

2000年(1分)

32、

(1)、原因:

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根源是人们对黄金的渴望与追求,商业危机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使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3分)

(2)、②达·伽马④哥伦布③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5分)

(3)、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不计效益,后力不计;明政府后来实行海禁政策(2分)

33、

(1)、八大:

大会正确地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求与当前经济文化生活不能满足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2分)

八大的许多方针和设想极富创造性,是对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探索。

(1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

首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立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会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分)

全会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4分)

34、

(1)、成就:

轮船,蒸汽机车;三轮汽车,飞机(任选其一,2分)

(2)、新的时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

(3)、积极作用:

垄断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分)

(4)、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影响也更为广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4分)

淮阴中学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理工)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D

A

D

B

C

A

A

B

A

B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D

D

B

A

B

C

B

D

C

B

A

D

C

31、

(1)、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分)

作为: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2分)

(3)、原因:

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激励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4分)

(4)、消失;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2分)

32、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特点:

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有制经济占优势(2分)

变化:

从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多种经济形式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体制。

(1)

原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

(3)、变化:

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2分)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初步建立:

2000年(1分)

33、主题: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分)

决策:

首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立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会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4分)

影响:

全会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5分)

34、

(1)原因:

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根源是人们对黄金的渴望与追求,商业危机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使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3分)

影响:

欧洲人进入地理大发现时期;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2)殖民帝国:

荷兰殖民霸权:

英国

确立:

英荷殖民战争、英法殖民战争(4分)

 

(3)、积极作用:

垄断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分)

(4)、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长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影响也更为广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4分)

 

根据材料三,分析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该目标何时初步建立?

(4分)

 

(2)图中C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顶峰。

原因:

辛亥革命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实业救国”思潮激励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

  (3)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粉碎帝制复辟,宣传民主科学;促使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4分)

 

(3)、在对外殖民扩张的争夺中,哪一个国家最终确立了世界霸权?

它是如何确立世界霸权的?

33、

(1)、八大:

大会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

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4、

我国历史上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③②

 

 

28、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部门开始的原因是B

A.原料来源丰富,产品易销B.是一种新兴行业,新技术易于推广

C.政府限制严格,必须首先突破D.传统工业技术经验积累丰富

29、垄断组织首先出现于A

A.新兴工业部门和钢铁工业B.钢铁工业和毛纺织业

C.新兴工业部门和建筑工业D.钢铁工业和建筑工业

3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是在

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D.

辛亥革命前后,既有移风易俗,又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主张是

A.断发易报B.废止缠足C.文明社交D.婚姻自由

8.东汉时期在生产上使用“水排”的进步意义在于

(A)保证了农田的灌溉(B)提高了冶铁的质量(C)治理了黄河的泛滥(D)制造出生铁农器、

南宋和元朝的对外通商比汉、唐朝有何发展?

促成这种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12分)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延续发展的趋势?

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5分)

南宋、元朝比汉、唐的发展主要表现:

①海路贸易发达,海港增多(泉州、明州)。

②与非洲、东欧直接通商,阿拉伯人的中转贸易继续。

③出现了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欧洲人在中国居住十几年的现象。

原因和条件:

①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海外贸易和港口的发展。

②手工业及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对外通商。

③造船技术的发展和指南针的使用为远洋贸易创造了条件。

(12分)

明清时期商品品种增多,商品经济仍有发展,郑和下西洋扩大了贸易的客观条件俱备。

但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使中国的对外通商没有延续发展。

(5分)

1.下列哪些情况是由中国自然经济的存在导致的

2.①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②英国商人的鸦片走私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④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一度滞销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D.①③④

对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稳定了农民的生活(B)开垦的荒地增多了(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10.北魏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B)中小地主(C)鲜卑贵族(D)官僚地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据此回答13—15题:

13.19世纪60年代中国产生的新经济因素是

①洋务近代军事工业②洋务近代民用工业

③中国资本主义工业④外资在华设立的企业

A.①③B.①②③C.③D.③④

14.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企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当时国内出现了日益扩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B.外资企业的诱导

C.出现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D.部分地主官僚绅商对投资新式工业有兴趣

1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大都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其原因不包括()

A.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B.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C.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D.清朝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20.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2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是地方实力派控制中央政权的标志B.使清政府内部顽固派丧失统治地位

C.借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D.直接导致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2.戊戌变法开始前夕,中国的社会状况是()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已经完全确立②帝国主义以各种方式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④义和团运动发展成为公开的大规模的运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

1.D2.D3.D4.A5.D6.A7.A8.C9.B10.D11.D12.C13.A14.A15.D16.D17.D18.A19.A20.C21.C22.C23.D24.D25.C

8.下面是一张《南朝青釉莲花瓣带托碗》图片,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制作精细,不是国内所产

B.它属于青瓷,因此产地是在南方

C.它属于青瓷,因此产地是在北方

D.它说明我国秘色瓷生产出现规模化

22.《齐民要术》中说: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性,劳而无获。

”贾思勰这一思想的核心是 【  】

A.人定胜天     B.因地制宜     C.听天由命     D.勤劳致富

8.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B.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泛传播

  C.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光绪帝夺权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11.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

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

据材料现象,1934年后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是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日本的经济掠夺

  ③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②④

14.

27.工农业生产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性内容。

  阅读表2材料:

  表21936~1992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

产品

单位

历史最高年产量(新中国成立前)

1949年产量

1952年产量

1976年产量

1992年产量

万吨

1943年92.3

15.8

135.0

2046.0

8000.0

亿吨

1942年0.62

0.32

0.66

4.8

11.0

粮食

亿吨

1936年1.5

1.1

1.63

2.86

4.42

棉花

万吨

193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