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1617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襄阳市2018届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环境。

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

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

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之意。

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

当然,家庭之中难免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

协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

“百善孝为先”。

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

由孝道形成的浓厚的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像宗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

“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教导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

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里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

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进取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

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

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待另一方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

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朝以后比较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

但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有许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

如东汉时期的宋弘,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

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这些事例对今天的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没有稳定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家庭。

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郭齐家《家和万事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男尊女卑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过了历史的演变,汉唐时出现,宋朝是最严重的。

   B.家庭对一个人很重要,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保障,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幸福。

   C.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家庭才可能成为和谐的整体。

   D.传统的孝道强调从孝顺父母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最终达到报效祖国的高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强调了“父慈子孝”是孝道的内容,论证了“孝道”对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B.文章论证传统夫妇之道时注重辩证论证,提出对其合理扬弃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C.文章先总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然后列举家庭和睦的表现,从而论证家和万事兴。

   D.文章用引用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华文化是通过家庭来培育“懂得报恩”的品质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一家人不能同心协力发家致富,家庭就不会幸福。

   B.西方通过宗教、中国通过家庭培育熏陶,报恩思想在中西方的获得途径及内涵截然不同。

   C.一代代继承祖辈志向、理想、事业、精神和意志是家族、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D.一个家庭只有每个成员间的关系和谐,才能保证家庭关系、家庭模式的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城市消失的鸟群

邱红根

   傻根娘眯着眼睛在阳台上晒太阳。

阳台很大,挂满了香肠、猪蹄子、腌鱼等年货。

按以往的经验,进入腊月,傻根娘便准备忙碌了。

   还是五年前,傻根娘在儿子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那次也是在冬天。

一进腊月,城里人也开始“忙年”了。

傻根媳妇是个能持家的能干人。

进了腊月,儿子阳台上便挂满了年货。

这些东西——腌鸡鸭鱼、香肠、猪蹄子都是要在阳台上晾干的,否则就会长出霉斑。

临出门儿媳妇交代,

  “妈,您帮忙照看一下阳台上的年货,城里的鸟蛮狠。

   儿子的房子很大,阳台也大,占了一面墙。

阳台原本是用玻璃封了的。

玻璃外面又罩着一层防盗网。

因为阳台上的年货需要晾干,封了的玻璃窗要打开,让阳光和风灌进来。

   那时候,城市里鸟可真多。

这些鸟都是被阳台上的香肠的香味吸引来的。

麻雀、八哥、乌鸦、蓝鹊是傻根娘叫得出名字的,还有很多傻根娘叫不出名字。

这些鸟总是趁人不注意,飞进防盗网,飞上阳台,在香肠上啄个洞就飞走了。

最讨厌的是麻雀,这小东西灰头灰脑的,一来就是一群。

那年的整个腊月,傻根娘就坐在阳台上赶鸟。

   傻根娘不识字,看不懂电视。

儿子家里的东西都是电气化,家务活插不上手,来到城里,傻根娘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儿子儿媳工作忙,每天都早出晚归的,孙子在外地上大学。

儿子儿媳出门后,偌大的一个房子,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对象。

傻根娘就觉得自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相当地孤单。

在城市邻居之间从来不说话不来往,这点可真比不上乡下,一出门,整个村子都是熟人,这里站站那里瞅瞅,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在城市傻根娘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时间一晃就是五年。

这次,傻根娘是不得不随儿子来到城里的。

去年傻根他爹去世后傻根娘觉得乡村再没有值得牵挂的,才答应随傻根来到城市。

儿子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留到了城里,后来取了个城里媳妇,在城里安了家。

傻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傻根爹没去世时,傻根多次说,“妈,你们就不种地了,到城市里来吧!

儿子能养活你们。

您和爸爸这么大年纪,也该享清福了。

”对儿子的要求傻根娘总是不答应。

傻根娘是个明白人,她不答应儿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虽然儿媳妇很孝顺,但“媳妇和婆婆原本就是天敌”——这可是书上说的。

再孝顺的媳妇和婆婆待时间长了,也会闹出矛盾。

“就是牙齿和嘴唇也有打架的时候呢!

”再说懒散惯了的傻根娘可受不了城市的局促。

因此无论傻根怎么做工作,傻根娘就是不松口,一直和傻根爹在乡下侍弄他家的一亩三分地。

   在城市的这些日子,儿媳妇什么事情都不让傻根娘干。

勤劳了一辈子的傻根娘便觉得浑身不自在,就一直盼望着进入腊月。

希望自己能像五年前一样,在阳台上赶鸟,体现一下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隐秘的内心深处,傻根娘已经把鸟当作自己的一份期待,一份渴望,一份坚守。

   现在,傻根娘躺在阳台的宽大藤椅上,眼睛眯成一条线。

阳台上的香肠,散发出好闻的香味,傻根娘爱闻这种香气,这种香气仿佛是一种诱惑,人都受不了何况鸟。

今年却出乎意外,没有一只鸟飞进阳台啄食。

这倒是让傻根娘很是失望。

傻根娘不知道城市的鸟群都飞到哪里去了?

太阳病怏怏地挂在天空,风中流动着一种发霉的味道。

傻根娘瞥见阳台上的甜香肠的表面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霉斑,特别是在香肠皱褶处更明显。

傻根娘知道这霉斑是有毒的,需要被清除。

想到这一层,傻根娘颤微微地去厨房拿块抹布,把一根根香肠表面的霉斑耐心地轻轻擦拭……

   做完这项工作,傻根娘真的累了。

她吃力地躺在藤椅上,她想,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跨过年,傻根娘就进八十七岁了。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6年第7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第四段采用了插叙的手法,通过插叙傻根娘当年在阳台上赶鸟的情景,和现在城里无鸟形成对比,反映出任务内心的孤独。

   B.傻根娘本来一直不愿意到城里来住的,认为自己和媳妇合不来,后来发现傻根与傻根媳妇很孝顺,于是才答应随傻根来城里居住。

   C.小说在塑造傻根娘这一人物时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尤其通过对她的动作描写,来体现其生活状态。

   D.这篇小说以一位农村老人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老人的阳台赶鸟事件,主要表现出城市环境变化的现实,呼吁人们爱护环境,保卫家园。

5.小说中“傻根娘”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结尾富有深意,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香港地区GDP及增速

   (数据来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近日发布《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连续2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此外,近20年来,香港在多种国际排名中都取得不错成绩。

据统计,到2017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香港对本地企业实行税率低且操作简单的税制,对许多进口产品免税,成就了国际著名的自由港。

香港健康的财政状况、自由的贸易和金融、廉洁的政府、高效的监管等,都受到国际评比机构赞誉青睐。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数字见证香港经济澎湃活力》)

材料二:

   据塔斯社2017年7月1日报道,香港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这里的集装箱吞吐港位居全球前列,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空港之一。

20多年来,香港一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它是亚太地区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调度员”、全球其他国家与中国内地发展经济往来的中间人、国际投资中心,数以千计的外国企业选择在此设立办事处。

报道称,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此外,香港仍是全球腐败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2017年7月1日报道,香港日前热烈庆祝回归祖国20周年,事实表明,香港成功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保持了半自治状态,维持住了在美国传统基金会经济自由度排行榜第一以及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行榜第四的位置。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香港回归20年书写“成功传奇”》)

材料三:

   “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统一于“一国”之内,“两种制度”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借鉴,才能和谐并存,共同发展。

要看到,爱国是对治港者主体的基本政治要求,也是有法律依据的,必须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

只有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才能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摘编自《人民日报》刊载文章《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

材料四:

   香港回归之初,许多西方国家并不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甚至唱衰“一国两制”政策,妄言“香港将死”。

香港市民也曾人心浮动,疑虑重重。

但实践无疑是最有力的利器,让谎言不攻自破,也让宣言更加铿锵有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回归20年,香港的活力未变,优势未失,地位未改。

现在,香港的老百姓戏谑地称自己的生活,“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自信淡定之情溢于言表。

   “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制度安排,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路径可以遵循,我们必须始终贯彻落实、不断发展完善。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长远利益,是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基石。

只有始终坚持、严守底线、毫不动摇,才能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

   (摘编自胡道位《紫荆花开别样红》)

7.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增速指增长速度,是当年的数据与上年数据按照一定的公式抽象为一个比例数的动态结果,1997-2007年间,1998年增速最小,2007年增速最大。

   B.根据2017年生产总值和增速的数据,香港地区被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C.香港成为国际著名自由港的原因很多,比如对本地企业实行税率低且操作简单的税制,对许多进口产品免税等。

   D.1997-2016年,香港地区生产总值最低的年份是2003年、最高的年份是2016年,从2010年开始,香港地区的生产总值呈连续增长态势。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香港地区是亚太地区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调度员”、经济往来的中间人,在经济方面是最自由的经济体,一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认可。

   B.香港地区目前为止仍然是全球腐败率最低的地区之一,这取决于香港政府的廉洁、监管的高效以及国际评比机构的赞誉青睐。

   C.香港地区集装箱的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空港之一,这与香港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密不可分。

   D.西班牙《世界报》网站2017年7月1日的报道高度肯定了香港地区半自治状态下经济的发展以及经商环境的优越。

   E.香港回归之初,西方国家不看好“一国两制”政策,认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制度安排,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定会使香港经济衰退。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一国两制”对香港地区的具体作用。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

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

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

太和中,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

以序为吴兴太守。

序至郡,讨擒之。

事讫,还兖州。

宁康初,镇襄阳。

是岁,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

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

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符坚。

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

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

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

太元中,苻坚南侵。

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

后丁零、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

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颖,序还遣秦鹰讨钊,走之,拜征虏将军。

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

参军赵睦追永,破之于太行。

永归上党。

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

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

序退次洛阳,使子略督护洛城。

序还襄阳。

会稽王道子以序胜负相补,不加褒贬。

其后东羌校尉窦冲欲入汉川。

周晾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率众赴之。

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

诏断表,遂辄去任。

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

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B.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C.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D.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罪廷尉,把朱序送到廷尉处治罪。

“廷尉”,官名,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B.诏断表,皇帝下诏书要求不再接受其所上表章。

“诏”指皇帝下命令,“表”指给皇帝的书信、表章。

   C.自河阴北济,从黄河北岸渡河。

“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则是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D.封襄平子,被封为襄平子爵。

“子”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的一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序一世为将,讨贼有功。

经过多次升迁担任了江夏相,他先后讨伐了梁州刺史司马勋以及长城人钱弘等叛军,并擒获叛乱首领钱弘。

   B.朱序镇守襄阳时,苻坚派苻丕围攻襄阳,朱序连续作战击退贼兵,但因督护李伯护暗中与贼兵接应,最终襄阳沦陷敌手,朱序被俘。

   C.朱序综观全局,善于指挥。

平定翟辽和慕容永的叛乱,彰显了朱序的指挥才能,他派遣手下讨伐叛贼,但因胜负相当,终不被奖赏。

D.朱序因为年老多病,多次上书请求朝廷免去自己的职务,但最终没有被准许,到了后来,他就直接离开了自己的职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

(5分)

   

(2)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率众赴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岁夜咏怀①

【唐】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屡遭贬谪的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途中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

诗人闻讯异常悲痛,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期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应该是写于除夕之夜。

首联中“新岁又如何”句表明作者虽然遭遇多年来的坎坷不得意,但对新年来临仍会寄寓新的希望。

   B.颔联中“昔”与“今”的对比,“有几多”表明朋友所剩无几,这两句蕴含着作者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

   C.颈联写作者闲居,自由自在,只想长寿,表现出作者因亲友的去世而颓丧。

   D.尾联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

真正的含义却是:

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

   E.此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在字里行间寄寓作者无限感慨,读后令人不得不动情。

15.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自己身居闹市而不感到喧闹的语句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以“         ,         ,         ”三句明确批判了当时的某些老师其实并未做到他所提提倡的“传道受业解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②日本动画不仅能够在其本土占据商业和文化双重层面的主流,而且能够在东亚市场与好莱坞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进而借助网络在全球范围吸引大量粉丝。

   ③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努力学习永远是第一要务,在校规制度上“斤斤计较”而无视制度本身对学习和成长的良苦用心就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④目前,这两家馒头店都已改头换面,摆脱了脏乱差的加工环境,其中一家馒头店已符合发证条件,并顺利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⑤一群打扮时尚的大妈在火车车厢的过道中互飙广场舞,她们跟着节拍翩翩起舞,而车上的其他乘客也跟随着扭动腰肢,拍手称快,气氛很热烈。

   ⑥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现代史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媒体存在双重标准的原因,除去对特朗普当选“无法相信”的偏见外,还在于他毫无执政经验,同时深谙娱乐明星的行事规则也是缘由。

   B.我们不能因一些人的不当牟利行为否定整个企业家群体的财富创造活动,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市场经济规则等措施来防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C.首都师范大学青牛创客空间配备了先进实用的硬件设备,在帮助学生实现创意的同时,见识和体验到一些基本的加工技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创新奠定基础。

   D.高校各院系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帮扶,能在求职季初期给学生宣传各类就业政策、讲解求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李华收到张红消息时回复道:

“你的新号码我已经惠存,以后咱们要加强联系啊!

   B.在研讨会上,他谦虚地说:

“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参加这次会议,就不发表高论了。

   C.这是拙作《考场作文十法》,晚辈感觉文辞微浅,冒昧打搅先生,请您雅正。

   D.初次参加这样高端的交流会,鄙人才疏学浅,多亏您抛砖引玉,让我得以从容应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

它是跨越关联的海量数据分析所产生的决策流程、商业模式、科学范式、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上颠覆性变化的总和。

但是数据越多,         ;人们分析得越多,制造的烟幕弹也就越多。

所以,面对大数据,         ,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其隐藏的烟幕弹仔细辨别,不能盲目相信“伪大数据”。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90后关注养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说到底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回归。

在过去,一些“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年轻人,他们随意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危机。

养生从年轻做起,不仅能够让“90后”更加健康长寿,也能掀起全民养生热潮,从而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

①随意的生活方式不一定会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危机。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7年年末,“佛性青年”刷爆朋友圈。

所谓的“佛性青年”是对一批“90后”青年的形象称呼。

他们的处事原则是:

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对于这种“佛性”的处事方式,有人认为,“这种看淡一切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对生活的不走心,是没有上进心的一种表现”;有人认为,“佛性折射出的是年轻人面对生存压力的消极、怠慢、逃避的心理”;也有人认为,“人生在世,谁都不易!

佛性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新时代青年内心的淡定和包容!

   人们对“佛性青年”的看法不尽相同,你对“佛性青年”有着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7

8

10

11

12

14

17

18

19

答案

D

C

B

A

B

CD

D

C

B

AC

C

D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