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1789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doc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1、城市是由建筑、交通、生态组成的一个大型居民聚居地。

2、城市规模等级:

小城市:

人口<20万人

中等城市:

人口在20—50万人

大城市:

人口在50—100万人

小城市:

人口超过100万人

3、城市市内交通分为:

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对外交通分为:

铁路、航空、公路和管道。

4、城市轨道交通:

是使用轨道设施作为运行线路或以导向系统行驶服务于城市的交通。

5、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优点及局限性。

优点:

1.运量大2.速度快3.能耗低4.污染少5.可靠性强6.舒适性佳7占地面积少

局限性:

1.建设投资巨大2.建成以后路线走向及路网结构不易调整3.运营成本高4.经济效益有限5.观念认识的限制.

6、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

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⑵引领城市规划,以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⑶保护环境,满足人们出行的舒适要求;

⑷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⑸拉动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

⑹可以作为战备防空、突发事件的避难场所。

7、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在伦敦开通,全长6.2km。

8、我国第一条地铁于1969年10月1号在北京建成通车,全长24.17km。

第二章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和充分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1)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运量需求必要性;

(2)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运距需求必要性;

(3)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技术需求必要性;

(4)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充分性:

(1)充分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充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经济基础;

(3)充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科学技术基础

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法

(1)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量分配决定路网构成

(2)根据城市布局需要决定路网构成

(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同步进行,两者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互相配合,互相竞争,总量平衡的关系。

第三章

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分为正线、折返线、渡线、联络线 、停车线、检修线 、出入库线和试验线 。

2、环形折返、双线折返、单线折返和渡线折返图;P44-46

3、独轨通常分为跨坐式和悬挂式两种。

车辆跨座在轨道梁上运行的方式称为跨座式;车辆悬挂在轨道梁上运行的方式称为悬挂式。

4、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做线路的平面,线路的平面可以反映出线路的曲直方向变化;线路中心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称做线路的纵断面,线路纵断面可以反映线路的坡度变化。

5、直线段:

列车轨道水平标高差不得大与4mm,轨距是1435mm。

曲线段:

为了列车顺利过小半径曲线常采用:

外轨超高和曲线加宽这两种方法。

6、地铁:

最小曲线半径在正线上一般取  300米  ,困难地段不小于 250米   ;最大坡度正线一般取     30‰     。

7、作图并说明什么是合理纵断面。

设计车站比区间高。

列车进站刚好处于上坡,自然减速;列车出站刚好处于下坡,自然加速。

合理的纵断面使列车运行的电耗量下降。

附加制动力减少。

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及设备损耗。

8、车站按位置分有地下车站、地面站、高架站;按功能分有中间站、换乘站、区间站、终点站和通勤停靠站。

9、地下和高架车站一般设两层:

乘客集散层(站厅层)、候车层(站台层)。

10、地铁车站的站台形式可采用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以及岛侧混合式站台。

项目

岛式站台

侧式站台

特点

优点:

站台利用率高,可起到分散人流的作用,在相反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时可相互调节。

缺点:

在相反方向列车同时到达时很容易交错混乱,甚至乘错方向。

优点:

两站台可分别利用,相对方向的人流不交叉,不致乘错车。

缺点:

站台利用率低,对乘客不能起到调节作用。

管理

优点:

管理上集中、方便,乘客中途折返较方便。

缺点:

管理分散、不方便,乘客中途折返不方便,须经过连接通道才能折返。

11、车辆基地主要由 停车库、  检修库    、运用管理部门和管理与服务部门组成。

第四章

1、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车辆一般可按有无动力分为动车和拖车,其中动车是指自身带动力驱动的机车,拖车是自身不带动力驱动的机车。

带司机室拖车(A型)

无司机室带受电弓的动车(B型)

无司机室不带受电弓的动车(C型)

6节编组其排列为A—B—C—C—B—A

8节编组其排列为:

A—B—C—B—C—B—C—A

A-B-C-C-B-A

2、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按功能分类主要由主变电所(集中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和外部电源组成;按设备分类主要由变电所设备、接触网(轨)设备和电力监控设备组成。

3、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一般设置三类变电所,主变电所(分散式供电方式为电源开闭所)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

4、接触网结构类型有接触轨式(又称第三轨供电方式)和架空式。

其中接触轨供电可分为上磨式、下磨式和侧磨式。

5、接触网供电方式分为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6、什么叫地下迷流?

如何防护地下迷流?

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电流并非全部经由走行钢轨流回牵引变电所,部分电流会由钢轨流入大地,再由大地流回钢轨或牵引变电所,这种地下杂散电流称为地下迷流.

减少地下迷流的措施:

(1)选择比较高的牵引供电额定电压,减少地下迷流.

(2)采用地下迷流较少的双边供电方式.

(3)尽量减小钢轨间的接触电阻,增加附加回流线.

(4)提高钢轨与地面间的绝缘程度.

(5)尽可能远离或避免与回流钢轨平行设置地下金属管道电缆等,并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

(6)定期检查轨道绝缘、钢轨接触电阻,进行地下迷流监测.

第五章

1、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包括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联锁设备、闭塞设备三部分。

2、信号色的基本色

红色:

停车,禁止越过信号机

黄色:

注意减速运行

绿色:

可按规定速度通过

3、信号种类

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固定信号和移动信号,地面信号和车载信号。

4、继电器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前、后接点及中接点都接有引线片,当引线片用导线连接在一个外部电路时,由于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动或复原,就可以达到控制这个外部电路的目的。

5、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也是车站内内基本设备之一,它是利用铁路的两条钢轨作为导线,两端以钢轨绝缘分界,与轨道继电器等设备组成的电气回路。

1)当轨道电路区段空闲时,电流从轨道电源正极经过钢轨进入轨道继电器,再经另一股钢轨回到电源负极。

这时因轨道继电器衔铁吸起,接通绿灯回路,信号机显示绿灯。

2、当轨道电路区段有车占用时,由于机车车辆轮对的电阻很低,轨道电路被短路,轨道继电器衔铁落下,接通红灯回路,信号机显示红灯。

3、联锁

1)定义

在有调车作业的轨道交通车站(或车辆基地等部门),为了保证站内作业安全,相关的道岔与信号机,信号机与信号机之间形成的互相制约的关系。

2)进路:

列车在车站内(或车辆基地等部门)运行的路径。

包括:

列车进路,调车进路和敌对进路。

3)联锁的要求:

■开通进路的道岔位置未确定到位之前,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不能开放。

■进路的道岔开通之后,即进入锁闭状态不能再转换,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能开放,敌对进路信号机不能开放。

■在主体信号未开放之前,预告信号复示信号均不能开放。

4、闭塞

1)定义:

为了保证区间内列车运行安全和效率,防止列车发生对向冲突(单线)或同向尾追(单线和双线),而规定的区间两端车站在向区间发车前必须办理的行车手续,叫行车闭塞。

2)自动闭塞的显示制度方式(P146图)

三显示:

(红、绿、黄)

四显示:

(红、黄、黄、绿)

5、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TrainControl,简称ATC)组成,ATC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简称ATS)

—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utomaticTrainProtection,简称ATP)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utomaticTrainOperation,简称ATO)

6、地下铁道车站空调系统服务标准

温度:

在夏季,站厅层:

≤30℃;站台层:

≤29℃;隧道最高平均温度≤35℃。

相对湿度:

在夏季,≤65%

风速:

站台层,平均风速<3.0m/s,隧道内最小风速2.5m/s。

最小新风量:

夏季,空调新风量:

12.7m3/人·h,且不少于系统循环风量的10%;其他季节新风量30m3/人·h,且总风量应满足5次/h换气量。

7、列车开行计划由全日行车计划、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图和车辆运用计划组成。

8、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营业时间计划、全日分时最大客流断面分布、列车运载能力以及设计满载率等。

9、

10、列车运行图:

用坐标原理方法表示列车运行状况的一种图解形式。

各图解表示要素:

1)横坐标:

表示时间变量,按要求用一定比例进行时间划分。

2)纵坐标:

表示距离分割,根据区间实际里程,采用规定的比例。

以车站中心线所在位置进行距离定点。

3)垂直线:

是一簇平行的等分线,表示时间等分段。

4)水平线:

是一簇平行的不等分线,表示各个车站中心线所在位置。

5)斜线:

列车运行轨迹,上斜线表示上行列车运行线,下斜线表示下行列车运行线。

6)车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