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1852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铁冬季施工方案.doc

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安徽段

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三局集团高铁铁路

二0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三、冬季施工内容的确定 2

3.1、冬季施工一般规定 2

3.2、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 2

四、冬季施工总体组织及规划 3

4.1、冬期施工准备 3

4.2、管理目标 4

4.3、组织机构 4

4.4、总体思路 5

五、搅拌站冬季施工措施 5

5.1、搅拌站冬季施工措施 5

5.2、热工计算 6

5.3、温度监控 9

六、冬季施工方案 10

6.1、桩基及下部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10

6.2、路基施工 12

6.3、箱梁制运架施工 13

6.4、连续梁冬季暖棚法施工方案 16

6.5、128m提篮拱桥保温法施工方案 17

七、质量保证措施 17

八、安全保证措施 18

九、冬季施工注意事项 20

十、冬期施工应急预案 21

10.1组织机构 21

10.2应急预案 20

10.2处理程序 20

高铁铁路冬季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5、《高铁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新建铁路高铁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图纸;

7、巢湖地区气温、气象资料;

8、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在满足工程总体工期要求的情况下,不适宜在冬季施工的项目尽量避开不利季节,因工程需要必须进行冬季施工的项目应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2、积极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随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及时对已施工的工程采取防护措施,做好防冻物资的备料工作;

3、冬季施工要注意结构混凝土的养护,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4、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早期不受冻,且混凝土受冻时临界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并不小于5Mpa;

5、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强度能继续发展,并能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以及设计强度的要求;

6、在杜绝混凝土早期受冻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施工期限内,以最低的冬季施工费用,获得优良的施工质量;

7、吸收国内外同类工程冬季施工方案和成功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三、冬季施工内容的确定

3.1、冬季施工一般规定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规定,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工程应按冬季施工规定进行施工。

混凝土施工参照巢湖地区冬施资料文件和历年的施工经验,冬季施工大约自11月20日~次年3月15日在此期间的施工将受到气候的影响,需采取相应的冬季施工措施。

3.2、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

新建铁路高铁线合肥至福州段HFZQ-2标段三分部起讫里程为DK32+058.07~DK60+744.38,线路长度为28.686km,位于安徽省境内,途经烔炀镇、中垾镇、巢湖经济开发区等。

工程总造价14.1亿元,合同工期47个月。

项目主体为桥梁工程,合计长度26.468公里,占里程全长的92.27%;其余部分为路基。

路基合计长度2.218km(含区间及站场路基工程),占本标线路全长7.73%。

根据业主要求和本项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我分部本年度进行的冬期施工部位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墩柱、箱梁预制及架设、连续梁、提篮拱,根据以上项目制定专门施工方案及配套相应的保温材料及机具。

具体施工计划如下表所示:

2012年冬季施工计划表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项目

施工里程

墩位或段落

数量

代桥河特大桥

钻孔桩基础

DK046+123.18~DK047+596.98

146-154#,182-184#

106根

承台

DK046+123.18~DK048+871.08

146-154#,158-162#,171-173#,182-184#,194-198#,200-201#

33座

墩柱

DK42+607.48~DK048+871.08

145-154#,157-162#,171-173#182-184#,189-201#

42个

夏阁经济开发区特大桥

钻孔桩基础

DK58+937.465~DK60+744.38

6-13#,18-19#,24-27#,30-31#,33-46#,58-61#

221根

承台

DK58+937.465~DK60+744.38

6-13#,17-19#,24-46#,50#,52#,54-61#

44座

墩柱

DK58+734.27~DK60+744.38

0#,6-13#,17-19#,24-61#

50座

夏阁梁场

箱梁预制

DK47+466~DK51+049.68

柘皋河特大桥34榀、代桥河特大桥44榀、夏阁桥40榀

118榀箱梁

箱梁架设

DK49+986.53~DK54+253.18

柘皋河特大桥0#-130#

130孔箱梁

代桥河特大桥

系梁

DK047+259.880~DK047+392.080

128m提篮拱桥

系梁

连续梁

DK42+574.68~DK42+688.28

32+48+32m连续梁

0#、1、2#段

路基

路基填筑

DK48+871.06~DK49+979.17

 

路基主体

四、冬季施工总体组织及规划

4.1、冬期施工准备

(1)收集气象台资料、设置气象观测点,建立观测制度,掌握气象变化。

(2)落实有关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

(3)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交底。

了解本年度施工任务、特点,在施工中统筹安排劳动力,适时进行施工准备,使生产从常温直接过渡到冬期施工,避免由于因气温突变造成质量事故。

学习规范、规定和施工技术。

知道冬期施工的特殊性。

知道天气突变的防范措施,检查冬期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测温人员要学习各种测温方法,明确测温的意义和测温数据的重要性,提高测温人员的责任心。

4.2、管理目标

(1)安全目标

冬季施工期间无火灾、触电、职工伤亡等重大事故发生。

(2)质量目标

冬季施工的产品验收合格率100%,确保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铁道部客运专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3)工期目标

完成按照业主下达的投资计划进行分解的形象进度。

4.3、组织机构

为加强冬季施工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全面实现预期目标,针对冬季施工特点,由项目副经理程和平任现场施工负责人,以精干高效、以岗定人的原则,组建职能完善、体系健全、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

冬季施工领导小组:

职责:

(1)组长:

制定冬施管理办法,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编制总体冬施方案,并监督、检查、指导方案的落实。

(2)物资部:

负责冬施物资供应。

(3)搅拌站:

负责混凝土原材料加热保温及混凝土供应。

(4)梁厂:

负责制定梁厂冬施方案并组织落实。

(5)工程部:

负责制定现场冬施方案,并组织落实。

(6)安质部:

负责制定冬施期间的安全质量管理方案,并贯彻落实。

(7)试验室:

负责冬施期间原材料、混凝土出机、入模温度的检测及冬施期间混凝土试块的管理。

(8)各架子队:

负责落实冬施各项方案及措施。

4.4、总体思路

冬施期间随时有可能遇到大风、大雪、寒流等导致气温急剧下降的恶劣天气。

每次寒流天气虽短,但气温下降幅度大,温保措施是冬施的关键,出问题的可能性最大,必须做好一切应对措施。

对施工部位未能达到抵抗冻害的成品,必须加强施工保温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

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高于5℃时解除冬季施工。

五、搅拌站冬季施工措施

5.1、搅拌站冬季施工措施

三分部共有搅拌站1座。

混凝土生产严格按冬季施工规程组织施工,使用HZS120两套砼搅拌机,,配料斗地面以上部分采用半封闭防风、防雪、防雨,确保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小于+10℃,入模温度不小于+5℃,并控制好以下主要工序:

(1)施工用水:

搅拌站生产用水采用内部蒸气加热(外购),水池用保温材料覆盖,避免热量散失。

施工中注意及时补水,以确保搅拌用水量满足施工需要。

(2)粗细骨料:

砂子、碎石用帆布+棉被进行覆盖保温,温度在5℃以上;混凝土搅拌完毕后,立即按规定数量补充砂石等地材,以保证砂石料有足够的温度回升时间。

(3)外加剂:

采用保温罩对外加剂桶进行包裹保温。

(4)拌合楼投料前,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拌合楼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

投料顺序为:

先投放砂、石和用水量的3/4搅拌,再加水泥、外加剂搅拌,最后加剩余的水搅拌。

搅拌时间较常温拌合时间略长,一般可延长50%,并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

(5)主机房保温:

主机房每层放电暖器对主机、过渡舱、计量称进行保温。

另门窗挂棉门帘封闭严实,确保主机房温度0℃以上,保证拌料系统正常运转。

(6)机械及输送车冬施保温措施:

更换冬季燃油及润滑油,冷却系统用防冻液,制动系统加入酒精,加工棉保温套等措施确保车辆冬季正常运转。

(7)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不合格材料禁止进场。

(8)定时进行砼出机温度、拌合水温度及骨料温度的检测监控,并作好记录以便及时调整。

(9)砼运输采用搅拌车运输,在搅拌车的筒体外侧增加保温罩,减少砼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泵车管道加工棉保温套进行包裹保温,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加快灌注施工速度,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热量散失,下料时逐车检测砼温度,低于5℃的砼坚决不予采用。

5.2、热工计算

以C40为例进行热工计算。

C40混凝土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子

碎石

粉煤灰

外加剂

数量(kg)

315

755

1087

122

166

4.37

5.2.1混凝土拌合的理论温度

混凝土拌合物的热量系各种材料提供的热量,按材料的重量、比热及温度的乘积相加求得,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按下式计算:

To=[0.92(mceTce+msaTsa+mgTg)+4.2Tw(mw-wsamsa-wgmg)+c1(wsamsaTsa

+wgmgTg)×c2(wsamsa+wgmg)]÷[4.2mw+0.92(mce+msa+mg)]

式中:

To—混凝土拌合物温度(℃);

mw、mce、msa、mg—水、水泥、砂、碎石的用量(kg);

Tw、Tce、Tsa、Tg—水、水泥、砂、碎石的温度(℃);

wsa、wg—砂、碎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0℃时,c1=4.2,c2=0;当骨料温度<0℃时,c1=2.1,c2=335。

mw、mce、msa、mg取值分别为:

166kg、315kg、755kg、1087kg;

Tw、Tce、Tsa、Tg取值分别为:

60℃、-5℃、5℃、5℃;

wsa、wg取值分别为:

3.5%、1%。

代入上式得:

T0=14.71℃

5.2.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按下式计算:

T1=T0-0.16(T0-Ti)

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i—搅拌机棚内温度,取0℃。

代入公式得:

T1=12.36℃,满足出机温度大于10℃要求。

5.2.3混凝土运输温度

混凝土经运输到浇注时的温度按下式计算

T2=T1-(αtt+0.032n)×(T1-Ta)

式中:

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注时的温度(℃);

tt—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注时的时间(h);

n—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

T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的环境温度(℃);

α—温度折损系数(h-1);

T1、tt、n、Ta、α取值分别为:

12.36℃、0.8h、1、-5℃、0.25;

将上式代入公式得:

T2=8.33℃,满足入仓温度大于5℃要求。

5.2.4混凝土浇筑温度

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后,经运输、振捣过程后的温度为浇筑温度。

混凝土温度与外界气温有关,当外界气温高于拌合温度时,浇筑温度比拌合物温度高;反之亦然。

这种冷量或热量的损失,随混凝土运输工具的类型、转运次数及振捣的时间而变化,根据实测资料,浇筑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j——混凝土浇筑温度(℃);

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

Tq——外界气温(℃);

A1、A2、A3……An、——温度损失系数。

混凝土装、卸和转运,每次A=0.032;

混凝土运输时A=,为运输时间(以min计);

浇筑过程中A=0.003,为浇捣时间(以min计)。

冬季混凝土浇筑温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混凝土自运输至浇筑成型完成的时间(h);

n——混凝土的转运次数;

a——温度损失系数(h-1)。

当用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时,a=0.25;

当用开敞式大型自卸汽车时,a=0.20;

当用开敞式小型自卸汽车时,a=0.30;

当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a=0.10;

当用手推车时,a=0.50;

外界气温与混凝土拌合物温度相差越大,对浇筑温度的影响就越大,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钢筋进行预热。

施工中要加快浇注速度,缩短浇筑时间,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差,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5.3、温度监控

(1)建立温度监测体系,对施工环境温度、原材料温度、混凝土拌合料温度、混凝土养护温度等进行监测,针对温度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防寒保温措施。

(2)在浇注地点对施工环境温度进行监测。

每天测量6时、14时、22时的室外气温,求平均值计算环境昼夜平均气温。

(3)测量原材料使用前的温度,根据测温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水泥、粉煤灰,粗细骨料、外加剂温度于混凝土开盘前4小时测量,水的温度于混凝土开盘前1小时测量,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的温度参数,采取加热措施,保证原材料使用前的初始温度符合要求。

(4)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水泥、粉煤灰,粗细骨料、外加剂、水等原材料以及混凝土拌合料的出机温度进行监测。

原材料的温度监测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拌合料出机温度监测每2小时测温1次。

(5)混凝土运至浇注现场,对其出罐温度进行监测。

每2小时测温1次,并与其出机温度测量相对应,以便计算在运输途中的温度降低值。

(6)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对工地环境气温、工作面的气温和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监测。

工地环境气温、工作面的气温监测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混凝土入模温度监测每2小时测温1次,并与其出罐温度测量相对应,以便计算在浇注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值。

(7)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分别对热源、结构物温度进行监测。

(8)所有测温活动均应详细记录,并按顺序、时间、部位整理成册。

六、冬季施工方案

6.1、桩基及下部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6.1.1钢筋施工

随着温度的降低屈服点,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抗压强度提高,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下降,存在着冷脆倾向。

负温下使用的钢筋焊接接头,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焊接时应严格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

钢筋加工、下料、制作均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

钢筋加工棚四面用篷布封闭挡风,并在棚内生炉取暖。

钢筋焊接选择低温韧性良好的焊条,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

钢筋闪光对焊必须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环境温度不低于0℃,焊接后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棚外。

钢筋冬季施工时,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试件数量要求应与质量检查和验收相同,焊接接头应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

焊接所用电焊条必须放在保温桶内保温。

钢筋的焊接必须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并采取防雪挡风措施,减小焊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

当风速超过7.9m/s时,停止室外焊接作业。

6.1.2桩基混凝土灌注施工措施

(1)混凝土连续浇注,最长停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2)混凝土试块要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制作试件,按规范应较常温至少多留置2组试件,一组用来测定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即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作检验28d的强度。

试压前试件在拥有正温条件的室内停放,解冻后再进行试压,停放时间需4-12h。

冬季使用电热管和温控器控制恒温,为控制湿度,养护室设置喷雾加湿装置。

 

(3)钻孔桩一般埋深在地下3m左右,桩基施工完成后,用草或其它覆盖物覆盖,初凝后进行回填保温。

6.1.3承台混凝土施工措施

(1)承台混凝土选用较小的塌落度;

(2)混凝土浇注选择在白天10点以后进行,最低气温时段和气温急剧变化时段的夜间禁止浇注,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其他介质间的温差大于15℃时禁止浇筑;

(3)承台顶部棉被覆盖,在浇注混凝土之前用热鼓风机对模板及钢筋预热,一边浇注,一边鼓吹热风;混凝土浇筑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顶面封闭保湿,采用棉被覆盖保温,保持混凝土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0℃;拆模后用一层棉被作保温层养护。

6.1.4墩身混凝土施工措施

在墩柱外模外侧用棉被和帆布进行整体密封包裹,顶部加盖篷布,墩身混凝土选用较小的塌落度,混凝土浇注选择在白天进行,最低气温时段和气温急剧变化时段的夜间禁止浇注,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其他介质间的温差大于15℃时禁止浇筑。

在浇注混凝土之前用热鼓风机对模板及钢筋预热,一边浇注,一边鼓吹热风;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抹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顶面封闭保湿,采用棉被等覆盖保温,保持混凝土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15℃;拆模时边拆模边用不透水土工膜包裹墩身保温养护。

6.1.5混凝土搅拌、运输

混凝土搅拌及运输在搅拌站冬季施工措施中已经说明,此处不再重复。

6.1.6混凝土养护

承台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立即在顶板覆盖0.03mm厚的塑料布,同时覆盖棉被保温,覆盖时搭接长度不小于0.5m,确保密封。

搭设简易养护棚。

养护期间,在养护棚内设1台热鼓风机和2台加湿器视情况向混凝土供热和供气,确保养护期间混凝土不受冻,水分不散失。

养护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A.在砼浇注完毕,表面收浆后立即进行覆盖,覆盖时注意搭接长度,确保密封。

B.混凝土养护期间在保温棚内悬挂温度计,同时设专人对棚内温度、承台温度进行监测,根据测温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温。

C.养护期间每隔2小时对温度及湿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温度及湿度。

D.早期养护时不断鼓吹热风,进行加热升温养护,待混凝土温度升温后逐步减少热风功率。

E.待混凝土温度慢慢冷却到与外界气温相差不大于15℃,且强度不小于20Mpa时,可拆除端模、内模,拆除后砼表面喷涂一层养护剂。

墩柱混凝土浇注前,以施工脚手架为骨架,搭设棚布进行密闭保温,并在混凝土浇筑前、浇筑过程中以及养护期内进行棚内加热,控制温度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保证棚内温度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强度达到拆模要求,拆除模板后,立即在墩身缠裹一层混凝土专用养生膜,养生膜由两层塑料膜中间分布一层保水颗粒组成。

养护过程中注意检查棚内温度,并根据情况予以调整。

6.2、路基施工

6.2.1昼夜平均气温在00C以下且连续15d时,按冬季施工办理。

6.2.2路堤严禁使用冻土或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

选用级配良好的AB料作填料,当不得不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率宜低于塑限,并采取加强压实的措施。

6.2.3低温施工路堤,其地基处理应在冻结前完成,处理方法除应满足常规要求处,还必须清除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未冻土填平压实。

处理后应随即掩盖以防冻结。

6.2.4低温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地段的积雪应在临开工前清除。

2)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

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应保证开挖、运填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3)对取土场、路堑和路堤的外露土层用松土或草袋覆盖。

4)路堤填筑应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应减薄20%~25%。

5)停工后继续施工前,应将表面冰雪及冻结的土层清除。

6.2.5路基面及边坡修整工作必须在解冻后进行。

6.3、箱梁制运架施工

6.3.1一般规定及要求

(1)自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者最低气温低于-3℃时,进入冬季施工。

(2)冬季钢筋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0℃。

(3)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模板温度不得低于5℃。

(4)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15mpa)前,混凝土均不得受冻。

(5)采用蒸汽养护,蒸养棚内温度不大于45℃。

(6)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

(7)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8)外界温度低于5℃时不得采用洒水养护,采用养护剂进行混凝土养护。

(9)冬季施工时,应对输送罐车采取保温措施。

(10)冬季施工混凝土宜选用较小的坍落度,当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

(11)冬季施工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合物温度,但水温不宜超过80℃。

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1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13)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常温。

(14)压浆选择在中午进行,压浆当天及压浆后3天内梁体进行整体覆盖,并且在梁体内、外采用外部热源加热法(蒸气统一加热)进行加热,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且浆体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受冻。

封端混凝土采用棉毡覆盖、外部热源加热法进行保温养护。

6.3.2钢筋工程

(1)冬季钢筋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0℃。

根据巢湖地区天气情况,钢筋焊接选择在当天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中午)进行批量焊接。

(2)当浇筑混凝土时的环境温度低于-10℃时,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10℃。

加热采用热覆盖的方法。

6.3.3混凝土(模板)工程

(1)各项材料的加热与保温:

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只保温,水泥在水泥罐中储存一般可保持5℃以上。

根据《混凝土拌和物合成温度及热量损失计算》混凝土用砂、碎石在料厂集中加热(如果外界气温低于0℃),厂棚可保证砂石料中无雪块、冰块等。

外加剂采用在容器外包裹棉被的方法进行保温。

(2)混凝土拌合:

拌合中先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混凝土搅拌时间由常温下2-3分钟延长至4分钟。

水温严禁超过80℃,水泥若与高温水接触会造成“假凝”现象。

(3)混凝土运输、浇筑: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混凝土运输车覆盖薄膜以隔绝外界气温。

混凝土浇筑用的各项机具设备应提前维修,以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混凝土浇筑选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并且施工前和施工期间监测模板温度,必要时采用蒸汽对模板进行加热,保证模板温度大于5℃。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刻罩上蒸养棚,并且适当送气,保证棚内温度大于5℃。

当浇筑完4h后,开始升温,升温时速度不大于10℃/h,恒温时棚内温度小于45℃,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大于60℃,降温时速度不大于10℃/h。

蒸养时共设置12个测温点,其中测量混凝土芯部温度4个,测量混凝土表面温度4个,测量棚内蒸汽温度4个,升、降温期间30min测量一次温度,恒温期间1h测量一次温度。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43.5mpa时停止送汽,待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差低于15℃时拆除蒸养棚。

拆除蒸养棚以及拆模、提梁后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