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1874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新旧标准对比表-混凝土.doc

附件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新旧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比表

序号

原标准

新标准

差异情况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

4.2.3模板的侧向弯曲<h/1000

4.2.3模板的侧向弯曲<h/1000且<15mm

增加且<15mm

2

表4.2.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梁底模拱度:

+5㎜~-2㎜尺量

删除项

3

4.2.4

4.2.4

旧规范预埋件只有中心位置的检测;新规范增加了预埋件外露长度的检测允许偏差为0~+10。

4

4.3.1: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第4章3节1条: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拆除承重模板时,检验方法由见证试验,更改为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5

5.1.2.4钢筋保护层厚度

5.1.6.3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品种、规格、数量等

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对钢筋的检查增加垫块品种、规格、数量

6

5.2.1: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第5章2节1条: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按批检查其直径、每延米重量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等的规定。

检验数量:

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增加:

测量直径、称量每延米重量。

由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并随机抽样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更改为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检验。

7

5.3.1.2钢筋弯钩弯曲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5.3.1.2钢筋弯钩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HRB335)或3.5倍(HRB400),钩端应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HRB335)或5倍(HRB400)的直线段。

弯曲半径和直线段变化。

删除光圆钢筋的末端直线段弯曲直径和直线段长度。

8

5.3.1.3弯起钢筋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或12倍(带肋)

5.3.1.3弯起钢筋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HPB235)或12倍(HRB335)或14倍(HRB400)

弯曲半径变化

9

5.3.1.4(P20)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135°或180°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段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3.1.4(P18)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不小于90°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段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符合相关抗震规范的要求。

钢筋的叙述不同

10

5.3.2,新标准受力筋全长允许偏差为±10。

5.3.2,新标准受力筋全长允许偏差为±10。

新旧验标无变化

11

5.4.1纵向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4.1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标准有所提高

12

5.4.2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

5.4.2机械连接接头每5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500个也按一批计

检验数量

13

5.4.3.4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5.4.4.5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名词变化,新标准增加了当施工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应符合受拉区规定的项目。

14

5.5.3架立和绑扎环氧涂层钢时,不得使用无涂层的普通钢筋和金属丝。

环氧涂层钢筋与无涂层的普通钢筋之间不的有电连接。

5.5.3架立和绑扎环氧涂层钢筋时,不得使用无涂层的普通钢筋和金属丝。

环氧涂层钢筋与无涂层的普通钢筋之间不的有电连接。

钢筋保护层应采用塑料垫块,当采用混凝土垫块时应采取措施(如加塑料衬垫等)保护环氧涂层不被破坏。

要求严格

15

5.5.5箍筋间距,绑扎±20mm,焊接±10mm

5.5.5箍筋间距±10mm

间距偏差变化

16

6.1.1混凝土工程应采用质量密度为2200~2550㎏/m3混凝土

删除内容

17

6.1.3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混合材料宜为矿渣,或粉煤灰,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也可以选用中抗硫酸盐或高抗硫酸盐水泥,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水泥到场后不得露天堆放,不同种类的水泥应存储于不同的库房。

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而变质时,应及时运出场外。

6.1.2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宜为矿渣或粉煤灰。

C30以下混凝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水泥到场后不得露天堆放,不同种类的水泥应分类存放存,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而变质时不得使用。

要求增加了c30混凝土要求

18

6.1.6: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或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混凝土应采用二级或三级级配粗骨料,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第6章1节5条: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无抗拉和抗疲劳要求的C40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也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卵石。

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骨料混配而成,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明确规定了,无抗拉和抗疲劳要求的C40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才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卵石。

19

6.2.2各种原材的标准及混凝土的检验指标

6.2.2各种原材的标准及混凝土的检验指标

标准有所变化

20

表6.3.1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的检验和计算项目

塌落度

表6.3.1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的检验和计算项目

塌落度或勃稠度、凝结时间、气泡间距系数、氯离子扩散系数、56天抗硫酸盐结晶破坏等级、胶凝材料抗蚀系数、收缩、碱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

验标项目有增加

21

6.3.3钢筋混凝土中由水泥、矿物惨和料、骨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等引入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6.3.3钢筋混凝土中由水泥、矿物惨和料、骨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等引入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混凝土中三氧化硫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0%的要求。

增加混凝土中三氧化硫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0%。

22

表6.4.4混凝土含气量

冻融破坏环境D4的含气量:

5.5%

表6.4.4混凝土含气量

增加了结晶盐环境等级,Y1、Y2、Y3、Y4。

(TB10424-2010P46)冻融破坏环境D4的含气量:

6.0%

标准有所提高

23

6.4.5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

6.4.5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增加混凝土出机温度

24

6.4.6新浇筑与邻接的已硬化的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6.4.6新浇筑与邻接的已硬化的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温度不得低于2℃

增加模板温度的控制

25

6.4.9.1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6.4.9.1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芯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轨枕和轨道板的芯部温度不宜大于5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的养护温度要求更加详细

26

6.4.7湿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在后浇混凝土之前应进行凿毛处理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6.4.8在施工缝处新浇混凝土之前前应对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混凝土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应低于总面积的75%,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下列强度:

用人工凿毛时,不低于2.5Mpa。

用机械凿毛时,不低于10Mpa

增加凿毛面积和强度要求

27

6.4.10拆模时,混凝土芯部和表层,表层和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C(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15°C,)

6.4.10拆模时,混凝土芯部和表层,表层和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C(轨道板,梁体均不得大于15°C)

适用范围变化

28

6.4.1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养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他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

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5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取样与留置频率所需数量制作试件。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制作试件检验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第6章4节11条: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养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他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

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取样与留置频率所需数量制作试件。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检验数量由:

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取样与留置频率所需数量制作试件;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更改为:

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取样数量与留置频率要求制作试件。

29

6.4.12: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桥梁的墩台、梁部和隧道的衬砌等重要部位应制作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

其取样、养护方式和试件留置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数量进行检验;对桥梁每墩台、每孔(片)梁和隧道每200m衬砌应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各不少于一次。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

第6章4节12条: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

桥梁的墩台、梁部和隧道的衬砌等重要部位应制作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

其取样、养护方式和试件留置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

对于标准条件养护法试件试验龄期分别为28d、56d的,其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逐日累积温度分别为600℃﹒d、1200℃﹒d,但养护龄期分别不宜超过60d,120d。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数量进行检验;对桥梁每墩台、每孔(片)梁和隧道每200m衬砌、每500m仰拱、每500m底板应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各不少于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平行检验。

对同条件试件明确了:

标准条件养护法试件试验龄期分别为28d、56d的,其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逐日累积温度分别为600℃﹒d、1200℃﹒d,但养护龄期分别不宜超过60d,120d。

检验数量更改为:

对桥梁每墩台、每孔(片)梁,隧道每200m衬砌、每500m仰拱、每500m底板应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各不少于一次。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至少一次。

30

6.4.14当设计对混凝土抗渗等级有要求时,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抗渗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5000m3同配合比、同施工工艺的混凝土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个),不足5000m3时也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隧道衬砌每200m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渗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

6.4.14当设计对混凝土抗渗等级有要求时,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抗渗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

抗渗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5000m3同配合比、同施工工艺的混凝土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个),不足5000m3时也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隧道衬砌、仰拱、底板每500m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不足500m时也应留置一组。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渗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明确了,抗渗标准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

(在GB/T50082-2009《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抗水渗透试验的龄期宜为28d)。

检验数量由隧道衬砌每200m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

更改为隧道衬砌、仰拱、底板每500m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不足500m时也应留置一组。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渗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31

6.4.17垂直度小于h/1000

6.4.17垂直度小于h/1000且小于20mm

增加且小于20mm

32

6.4.17预留孔洞尺寸偏差+10,0

6.4.17预留孔洞尺寸偏差+15,0

尺寸偏差增大

33

6.4.4砼含气量D4环境≥5.5%

6.4.4砼含气量D4环境≥6.0%

34

6.4.9.1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C,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表面和环境温差不宜大于20°C(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C)

6.4.9.1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C,最高不得大于65°C(轨枕和轨道板的芯部温度不宜大于55°C),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表面和环境温差不宜大于20°C(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C)

规定更详细了

35

6.1.17: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第6章1节3条: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6章1节19条: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之前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增加:

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之前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36

7.17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前,应清除孔道内的杂物及积水;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孔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7.1.8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前,应清除孔道内的杂物及积水;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优先选用真空辅助压浆。

同一孔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浆液搅拌设备转速应不低于1000转每分钟,压浆机采用连续式压浆机,储料罐应带有搅拌功能。

对设备有要求(转数)

37

7.2.1检验数量:

同牌号、同炉管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每30为一批,不足30吨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7.2.1检验数量:

同牌号、同炉管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每30为一批。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照施工单位抽检次数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监理单位抽检次数没变

38

7.2.2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计。

7.2.2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用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每5000套为一批,不足5000套也按一批计。

检验数量增加

39

7.3.4预应力螺纹钢筋下料长度允许偏差±50mm

7.3.4预应力螺纹钢筋下料长度允许偏差±5mm

预应力螺纹钢筋的下料长度允许偏差变化

40

7.3.5预留孔道位置(包括纵向,横向,竖向孔道)允许偏差均为6、8、5mm。

7.3.5预留孔道位置(包括纵向,横向,竖向孔道)允许偏差均为4mm。

较原来严格

41

7.3.5预留孔道位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7.3.5预留孔道位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新规范较就规范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均加强

42

7.4.6夹片式锚具(无顶压)内缩量限值为6~8mm

7.4.6夹片式锚具(无顶压)内缩量限值为6mm

新规范删除了支承式锚具(镦头锚具等)中的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和锥塞式锚具

43

7.5.1孔道压浆浆体的流动度、泌水率、凝结时间、膨胀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7.5.1孔道压浆浆体的强度、流动度、凝结时间、泌水率、膨胀率、含气量等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增加含气量,并且增加了无设计要求时,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规定;检验方法增加了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一项。

44

7.5.3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留置一组(6快)边长为70.7㎜的立方体试件;必要时增加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7.5.3压浆时压浆体的出机流动度范围18S±4S。

7.5.4梁体压浆时浆体温度应在5℃~30℃之间,压浆完成后3天内不应低于5℃。

7.5.5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孔梁留置3组标准养护试件(40㎜×40㎜×160㎜),必要时增加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条纹内容改变

45

7.5.5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漏部分宜采用机械切割,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规定时,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5倍的预应力直径且不宜小于30㎜

7.5.7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漏部分宜采用机械切割,不得使用电弧焊或气焊切割。

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规定时,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

对切割工具有所要求,后张法中删除了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项

46

B.0.1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B.0.1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详细规定了各种条件下的搭接最小长度

47

B.0.2闪光对焊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

B.0.2闪光对焊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3°

更严了

48

B.0.2钢筋搭接、帮条焊接的焊缝高度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B.0.2钢筋搭接、帮条焊接的焊缝高度等于或大于0.3d,焊缝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8d,

更严了

49

B.0.3机械连接

B.0.3B.0.4机械连接

增加机械连接的相关要求

50

表B.0.2-2帮条焊接头钢筋轴线的纵向偏移不得大于0.5d

表B.0.2-2帮条焊接头钢筋轴线的纵向偏移不得大于0.3d

更严了

51

表B.0.2-2搭接焊接头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3mm,弯折角不的大于4°

表B.0.2-2搭接焊接头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弯折角不的大于3°

去掉了且不大于3mm

52

表B.0.2-2焊缝长度允许偏差-0.5d

表B.0.2-2焊缝长度允许偏差-0.3d

更严格了

53

表B.0.2-2咬肉深度不得大于0.05d且不大于0.5mm

表B.0.2-2横向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

54

附录G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和长期性能要求

规范了不同强度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的电通量要求。

取消了氯盐环境下和化学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电通量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