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312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综合243 1模拟题.docx

中医综合2431模拟题

中医综合-243

(总分:

3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

20,分数:

120.00)

1.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白腻,脉沉弦或伏,此属

(分数:

6.00)

 A.邪犯胸肺之悬饮

 B.脾阳虚弱之痰饮

 C.饮留胃肠之痰饮 √

 D.饮停胸胁之悬饮

[考点]痰饮的辨证

[解析]水饮留胃则心下坚满或痛;水饮下行故利后反快;饮去难尽,新饮复积,故虽利心下续坚满;饮邪从胃下流于肠,则肠间沥沥有声;饮结于中而致腹满,便秘;饮郁化热故口舌干燥,此属饮留胃肠之痰饮。

2.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虚弦,治宜选用

(分数:

6.00)

 A.黄连温胆汤

 B.安神定志丸 √

 C.天王补心丹

 D.朱砂安神丸

[考点]心悸的辨证论治

[解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此为心虚胆怯之心悸,治以安神定志丸镇惊定志,以安心神。

3.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治宜选用

(分数:

6.00)

 A.瓜萎薤白白酒汤 √

 B.参附汤

 C.丹参饮

 D.瓜萎薤白半夏汤

[考点]胸痹的辨证论治

[解析]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寒邪内侵致使阳气不运,气机阻痹,故见胸痛彻背,感寒则痛甚;胸阳不振,气机受阻,故见胸闷气短,心悸,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阳气不足,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此为阴寒凝滞之胸痹,治以瓜萎薤白白酒汤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4.患者因情志不遂出现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或喃喃独语,喜怒无常,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治宜

(分数:

6.00)

 A.涤痰汤

 B.顺气导痰汤 √

 C.礞石滚痰丸

 D.黄连温胆汤

[考点]癫狂的辨证论治

[解析]思虑太过,所求不得,肝气被郁,脾气不升,气郁痰结,阻蔽神明,故表现表情淡漠,神志痴呆等种种精神异常的证候。

痰浊中阻,故不思饮食。

舌苔腻,脉弦滑,此为痰气郁结之癫证,治以顺气导痰汤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5.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苔薄白,脉弦紧,其治法是

(分数:

6.00)

 A.消食导滞

 B.疏肝理气

 C.散寒止痛 √

 D.活血化瘀

[考点]胃痛的辨证论治

[解析]寒主收引,寒邪内客于胃,则阳气被寒邪所遇而不得舒展,致气机阻滞,故胃痛暴作;寒邪得阳则散,遇阴则凝,所以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胃无热邪,故口和不渴,此为寒邪客胃之胃痛,治宜散寒止痛。

6.饮食稍有不慎,即有呕吐,时作时止,面色白,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治宜选用

(分数:

6.00)

 A.麦门冬汤

 B.半夏厚朴汤

 C.理中丸 √

 D.大建中汤

[考点]呕吐的辨证论治

[解析]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水谷熟腐运化不及,故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时作时止;阳虚不能温布,则面色觥白,四肢不温,倦怠乏力;中焦虚寒,气不化津,故口干而不欲饮;脾虚则运化失常,故大便溏薄;此为脾胃虚寒之呕吐,治以理中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7.寒湿泄泻的特点是

(分数:

6.00)

 A.大便清稀,甚如水样 √

 B.大便黄褐,气味臭秽

 C.大便溏垢,臭如败卵

 D.黎明泄泻,泻后则安

[考点]泄泻的临床表现

[解析]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故大便清稀甚如水样。

8.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脉弦,治宜选用

(分数:

6.00)

 A.八珍汤合化积丸

 B.六磨汤

 C.金铃子散和失笑散 √

 D.膈下逐瘀汤

[考点]积聚的辨证论治

[解析]气滞血阻,脉络不和,积而成块,故胀痛并见,固着不移,病属初起,积犹未久,故软而不坚。

此为气滞血阻之积证,治以金铃子散和失笑散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9.偏头痛的病机多为

(分数:

6.00)

 A.肝经风火上扰 √

 B.气血亏虚,不荣于脑

 C.外邪侵袭,阻遏络道

 D.瘀血阻滞脑络

[考点]头痛的辨证

[解析]偏头痛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如常人,多系肝经风火所致。

10.治疗气郁痰阻之瘿病,宜用何法?

(分数:

6.00)

 A.理气舒郁,化淡消瘿 √

 B.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C.疏肝理气,消痰祛瘀

 D.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考点]瘿病的治疗

[解析]气机郁滞,痰浊壅阻颈部形成瘿病治宜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11.治疗阴虚发热,最佳选方为

(分数:

6.00)

 A.一贯煎

 B.麦味地黄丸

 C.清骨散 √

 D.当归六黄汤

[考点]内伤发热的治疗

[解析]阴虚则阳胜,水不制火,阳热亢盛而发热,治以清骨散滋阴清热。

12.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是

(分数:

6.00)

 A.离、入、出、合 √

 B.起、结、聚、布

 C.多交叉于十二经脉

 D.多从肘膝以下分出

[考点]经络总论

[解析]十二经别,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部及头部。

其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加以概括。

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

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这样十二经别分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3.患者胃脘胀痛拒按,伴嗳腐吞酸,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根据子母补泻法,治疗宜选的穴位是

(分数:

6.00)

 A.解溪

 B.内庭

 C.陷谷

 D.厉兑 √

[考点]治疗各论胃痛

[解析]此病案中,患者为食积伤胃,属于实证。

而针刺治则中,实则泻其子。

《难经·六十九难》言“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即子母补泻取穴法。

它包括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

胃经属戊土,其子为金,对应的五输穴是厉兑。

14.临床中治疗急性胃脘痛,应首选的穴位是

(分数:

6.00)

 A.胃俞

 B.中脘 √

 C.梁丘

 D.合谷

[考点]治疗各论胃痛

[解析]急性胃脘痛多为实证,表现为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

治法宜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题中中脘为胃的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

15.治疗咳嗽肝火灼肺证,应首选

(分数:

6.00)

 A.肝俞、鱼际、侠溪、阴陵泉

 B.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

 C.中府、丰隆、肺俞、太渊

 D.列缺、合谷、行间、章门

[考点]治疗各论咳嗽

[解析]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根据病因。

临床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对外感咳嗽,临床治则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为主要方法,以取手太阴、阳明经为主。

内伤咳嗽则以“天突、肺腧、三阴交、太渊”为主要选穴。

若兼肝火横逆犯肺者,多配合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肝俞、鱼际、侠溪等穴位。

16.某女,24岁,经血不止15天,下血量多,色红,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取穴是

(分数:

6.00)

 A.关元、公孙、三阴交、行间、阴陵泉

 B.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太冲 √

 C.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血海

 D.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内庭

[考点]治疗各论崩漏

[解析]崩漏的主要病机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或因素体阳盛,外感热邪,或又过食辛辣,郁而化火,伤及冲任,迫血妄行。

亦经期产后,余血末尽,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而发为崩漏;其病机证候有虚有实。

而此案中,病患崩漏之因为“痰热内阻”,故治法以“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为主。

临证选穴以“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太冲”为主。

若病机为虚(肾阳亏虚、脾肾亏虚、冲任不摄),则取穴为“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公孙”。

17.十二经络中,足三阳经的原穴有

(分数:

6.00)

 A.解溪、丘墟、昆仑

 B.冲阳、足临泣、光明

 C.丘墟、冲阳、京骨 √

 D.解溪、足临泣、京骨

[考点]经络腧穴各论原穴

[解析]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关于原穴,六阳经各具一原穴;六阴经无原穴,而以输代原。

故肺经之原太渊、心经之原神门、肝经之原太冲、脾经之原太白、肾经之原太溪、心包经之原大陵;六阳经经气“所过为原”穴,即胆经之原丘墟、胃经之原冲阳、三焦经之原阳池、膀胱经之原京骨、大肠经之原合谷、小肠经之原腕骨。

18.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位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的腧穴是

(分数:

6.00)

 A.曲泽

 B.曲池 √

 C.小海

 D.少海

[考点]经络腧穴各论腧穴定位

[解析]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位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曲泽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少海为手少阴心经腧穴,皆位于前臂内侧面。

小海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

19.下列四个腧穴中,针刺法宜采用斜刺的有

(分数:

6.00)

 A.百会

 B.胆俞 √

 C.肾俞

 D.太溪

[考点]经络腧穴各论操作

[解析]斜刺为临证重要行针手法之一,即使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倾斜刺入。

其适于肌肉较浅薄处及不宜深刺的穴位,如颈项部、咽喉部、侧胸部、背部穴多用斜刺,在施行某种行气、凋气手法时亦常用。

胆俞,斜刺0.5~0.8寸,可灸。

百会,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肾俞,直刺0.5~1寸,可灸。

太溪,直刺0.5~1寸,可灸。

20.治疗行痹,除取局部穴外,还宜加用

(分数:

6.00)

 A.大椎、曲池

 B.膈俞、血海 √

 C.肾俞、三阴交

 D.风池、风门

[考点]治疗各论痹症

[解析]痹症为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所引起的以关节、肢体等处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为主症的疾病。

痹症可分为:

行痹、痛痹、着痹。

在临证选穴方面多以循径与患部穴结合为主,亦可采用阿是穴。

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针,如疼痛剧烈的可隔姜灸;着痹针灸并施或兼有温针和拔罐等法。

行痹加膈俞、血海;痈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足三里、商丘;热痹加大椎、曲池

二、B型题(总题数:

5,分数:

60.00)

∙A.八正散

∙B.六磨汤

∙C.清肺饮

∙D.沉香散

(分数:

12.00)

(1).患者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选用(分数:

6.00)

 A. √

 B.

 C.

 D.

(2).患者小便不通,小腹胀满,烦渴欲饮,咳嗽气急,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宜选用(分数:

6.00)

 A.

 B.

 C. √

 D.

[考点]癃闭

[解析]膀胱湿热证临床表现: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

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代表方:

八正散加减。

肺热壅盛证临床表现:

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

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代表方:

清肺饮加减。

∙A.太渊

∙B.大陵

∙C.神门

∙D.太白

(分数:

12.00)

(1).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分数:

6.00)

 A. √

 B.

 C.

 D.

(2).足太阴脾经的原穴是(分数:

6.00)

 A.

 B.

 C.

 D. √

[考点]经络腧穴各论原穴

[解析]太渊为手太阴肺经原穴,太白为足太阴脾经原穴。

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

∙A.本经配穴法

∙B.同名经配穴法

∙C.前后配穴法

∙D.表里经配穴法

(分数:

12.00)

(1).偏头痛取风池、侠溪,其配穴方法是(分数:

6.00)

 A. √

 B.

 C.

 D.

(2).骨痹疼痛取涌泉、昆仑,其配穴方法是(分数:

6.00)

 A.

 B.

 C.

 D. √

[考点]治疗总论配穴方法

[解析]本经配穴法是指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

偏头痛为少阳头痛,近取胆经的风池,远取胆经的侠溪,为本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

即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与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治疗骨痹疼痛取涌泉、昆仑是表里经配穴法。

∙A.间接灸

∙B.直接灸

∙C.艾卷灸

∙D.天灸

(分数:

12.00)

(1).白芥子灸属于(分数:

6.00)

 A.

 B.

 C.

 D. √

(2).雷火针灸属于(分数:

6.00)

 A.

 B.

 C. √

 D.

[考点]刺灸法

[解析]将具有刺激性的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促使局部皮肤起泡的白芥子灸是天灸的一种。

雷火针灸是将中药加入艾绒中做成艾卷再进行灸治,是艾卷灸中实按灸的一种。

∙A.大椎、少商

∙B.曲泽、委中

∙C.肺俞、胃俞

∙D.合谷、太冲

(分数:

12.00)

(1).三棱针刺络法常取的腧穴是(分数:

6.00)

 A.

 B. √

 C.

 D.

(2).三棱针点刺法常取的腧穴是(分数:

6.00)

 A. √

 B.

 C.

 D.

[考点]刺灸法

[解析]三棱针刺络法常取的腧穴是曲泽、委中;三棱针点刺法常取的腧穴是大椎、少商。

三、X型题(总题数:

15,分数:

120.00)

21.胃阴亏虚之胃痛的主症是

(分数:

8.00)

 A.胃痛隐隐 √

 B.口燥咽干 √

 C.大便干结 √

 D.舌红少津,脉细数 √

[考点]胃痛的临床表现

[解析]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故见胃痛隐隐;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燥咽干;阴虚液耗,无以下溉,则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舌红少津为阴虚液耗之象;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证。

22.湿热痢宜用何方治疗

(分数:

8.00)

 A.芍药汤 √

 B.胃苓汤

 C.葛根芩连汤 √

 D.驻车丸

[考点]痢疾的治疗

[解析]湿热痢治以芍药汤清热解毒,调气行血,湿热痢表邪未解而里热己盛者则用葛根芩连汤以解表清里。

23.导致胁痛的病机是

(分数:

8.00)

 A.肝气郁结 √

 B.瘀血阻滞 √

 C.肝胆湿热 √

 D.肝阴不足 √

[考点]胁痛的病因病机

[解析]胁痛主要由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所致,病变主要在肝胆。

24.急黄的治法是

(分数:

8.00)

 A.清热解毒 √

 B.凉营开窍 √

 C.健脾和胃

 D.温化寒湿

[考点]黄疸的治疗

[解析]湿热夹毒,郁而化火,热毒炽盛发为急黄,治宜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25.湿毒侵淫之水肿的症状是

(分数:

8.00)

 A.眼睑浮肿,延及全身 √

 B.小便不利 √

 C.身发疮痍 √

 D.恶风发热 √

[考点]水肿的临床表现

[解析]湿毒侵淫之水肿表现为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者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26.消渴发病常与血瘀有关,其原因是

(分数:

8.00)

 A.阴虚燥热,耗液灼津而瘀 √

 B.气阴两伤,运血无力而瘀 √

 C.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而瘀 √

 D.阴阳俱虚,痰湿阻滞而瘀 √

[考点]消渴的病因病机

[解析]消渴发病常与血瘀有关,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致血瘀;气阴两伤运血无力而瘀;阴阳俱虚,痰湿阻滞而瘀。

27.耳鸣、耳聋的病因为

(分数:

8.00)

 A.情志失调 √

 B.肾气不足 √

 C.脾胃虚弱 √

 D.心气不足

[考点]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

[解析]耳鸣、耳聋的病因有肾气不足、脾胃虚弱、情志失调、脾胃湿热、风热外乘。

28.足三里的主治病证是

(分数:

8.00)

 A.癫狂 √

 B.乳痈 √

 C.虚劳 √

 D.噎膈 √

[考点]经络腧穴各论

[解析]足三里主治:

①胃痛、呕吐、噎嗝、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证;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强壮保健要穴。

29.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十二正经的郄穴

(分数:

8.00)

 A.地机 √

 B.孔最 √

 C.外丘 √

 D.间使

[考点]经络腧穴各论郄穴

[解析]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

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此题目选项中地机是脾经郄穴,孔最是肺经郄穴,外丘是胆经郄穴,而间使是心包经经穴。

30.下列选项中,能治疗胃痛的腧穴有

(分数:

8.00)

 A.中脘 √

 B.内关 √

 C.梁丘 √

 D.胃俞 √

[考点]治疗各论胃痛

[解析]临证中,可用于治疗胃脘疼痛之腧穴有中脘、内关、足三里、胃腧、神阙、太冲、气海、膈腧、三阴交、太溪等穴位。

其中,中脘是胃的募穴,又是腑会,是治疗各种胃脘病证的常用穴;内关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善于治疗胃、心、胸的疾病;梁丘是胃经的郄穴,善于治疗胃痛;胃俞是胃之腑气输注之所,可调节胃腑的各种疾患。

31.针刺睛明穴要注意

(分数:

8.00)

 A.闭目 √

 B.眼球向外固定 √

 C.不提插不捻转 √

 D.针刺1~1.5寸 √

[考点]经络腧穴各论

[解析]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属足太阳膀胱经。

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

其主治病症为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迎风流泪,偏头痛。

当针刺时,需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

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本穴禁灸。

32.位于瞳孔直下,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是

(分数:

8.00)

 A.承泣 √

 B.地仓 √

 C.颊车

 D.颧髎

[考点]腧穴各论

[解析]承泣是胃经穴位,目正视,位于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地仓是胃经穴位,位于口角旁寸,上直对瞳孔;颊车虽属胃经,但在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颧髎为小肠经穴位。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里经配穴法的有

(分数:

8.00)

 A.上巨虚、太白

 B.孔最、三阴交 √

 C.太渊、列缺 √

 D.足三里、阳陵泉 √

[考点]治疗总论配穴方法

[解析]上巨虚属于胃经,太白属于脾经,两经为表里经,属于表里经配穴法;孔最为肺经穴,三阴交为脾经穴,脾经与肺经为同名经而非表里经;渊与列缺同属肺经,非表里经配穴法;足三里为胃经穴位,阳陵泉为胆经穴位,也非表里经配穴法。

34.治疗蛇串疮可采用的针刺方法有

(分数:

8.00)

 A.局部围刺 √

 B.皮肤针叩刺后加艾灸 √

 C.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罐 √

 D.毫针泻法 √

[考点]治疗各论蛇串疮

[解析]“蛇串疮”即现代医学之带状疱疹,为一种常见皮肤病。

皮疹、疼痛为患者最主观的感受。

“蛇串疮”又名“缠腰火丹”“大带”。

临床经验证明,多种针灸治疗方法,对本病均有良效,可采用局部阿是穴围刺;可采用皮肤针在局部叩刺,并用艾条熏灸;可采用三棱针点刺疱疹及周围,然后拔火罐,令出血;可施予毫针刺泻法。

除了针刺以外,还有电针、火针、叩刺拔罐法以及各种灸法,如铺棉灸、艾灸、灯火灸等。

35.针灸治疗寒凝血滞的经闭,可用

(分数:

8.00)

 A.毫针泻法 √

 B.毫针补法

 C.艾灸法 √

 D.针刺放血法

[考点]治疗各论

[解析]据题目推断,寒凝血滞的经闭辨证属于实证,根据“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

寒凝血淤闭经,针刺时应该用通泻、温补之法。

因其病因为寒,若用艾灸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

针刺放血法具有邪热的作用,也不适宜于本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