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412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docx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事迹

新中国60周年大庆到来前夕,局通报表彰了第一届“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

“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是经过局各级组织推荐,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评选出的,是我局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青年典型,他们身上充分展示了中交隧道青年奋发有为的时代风采。

希望全局广大团员青年以受到表彰的同志为榜样,勤奋学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我局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首届“中交隧道十大杰出青年”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长东 二公司副总经理兼巴基斯坦项目经理

王善高 太中银项目工程部部长

刘 刚 四公司副总经济师兼广西六钦项目部经理

刘林波 三公司上海地铁项目部总工程师

李雪东 一公司副总经理兼山东滨德项目经理

邵天宝 一公司包神项目部经理

杨晓宇 五公司苏州北环西延四标项目经理

罗兴元 三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广州、广佛地铁项目部经理

赵建勇 京沪高铁项目部总工程师

解玉强 电气化分公司工程部部长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二公司副总经理兼巴基斯坦项目经理于长东

于长东,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二公司副总经理兼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的项目经理。

先后荣获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中交隧道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A3标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2006年9月刚调入局二公司不久的于长东,临危受命,担任蓝商项目A3标项目经理。

当时A3标开工已10个月,但工程进展很不顺利,人心不稳,项目内外部面临很大压力。

面对复杂的情况,他深入现场了解,在掌握项目基本情况和问题症结后,迅速从内部管理和外部协调两个方面,加大对项目的管理力度。

内部对项目班子成员和各职能部门重新分工,采用扁平化管理;大胆任用责任心强的、技术基础好的新毕业生,稳定项目部主要技术人员;逐一解决作业队伍的问题,为作业队伍制定计划、安排生产;完善分包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坚决堵住管理漏洞,降低项目管理成本。

外部加强与业主、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对业主、监理的进度、质量要求坚决落实,争取业主、监理对项目的最大支持。

多次与蓝商公司谈判,为项目争取变更索赔。

通过他带领项目员工艰苦努力,项目打了一个翻身仗,06年和07年A3合同段赢得业主颁发的各项奖金160万元,赢得变更索赔额1000余万元。

工程进度也不断加快,成为整个蓝商线中第一个实现全标段贯通和完工退场的标段。

巴基斯坦公路改扩建赢得荣誉

蓝商A3项目还未结束,08年3月于长东又被委以重任,派往局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担任项目经理。

在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环境复杂,安全没有保证的巴基斯坦施工,任务十分艰巨,对项目经理是个严峻的考验。

面对考验,于长东迎难而上。

他很快组建了项目部;对各施工队伍进行考察、择选;对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预测。

为早日建成项目部营地,他带领先行人员顶着近40℃的高温、用了10天的时间完成了项目部彩钢板房拼装工作,为开工争取了时间。

针对巴基斯坦人力、物资和机械设备资源短缺,施工队伍施工能力不足的问题,他和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每天深入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为施工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帮助沟通协调监理、总承包商等各方关系。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工程在比其它标段晚开工三个月的情况下,今年四月份开始我们的累计施工产值和月产值在全线八个标段中一直排在前两位,获得了总经理部、总监办的高度评价,为局赢得了荣誉。

年轻的工程部长担大任

局太中银铁路项目部工程部部长王善高

王善高,1977年6月20日出生,32岁,工程师。

现任局太中银铁路项目部工程部部长。

于2007年获得隧道局记功奖励;于2008年获得隧道局记大功奖励。

——他组织的“提高砂岩水平地层光面爆破效果QC小组”07年荣获了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08年荣获了“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光荣称号。

08年,“提高双线铁路长隧道掘进通风排烟效果QC小组”荣获了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他撰写的“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被中交股份08年现场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刊登,“非接触量测在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在09年8月《现代交通技术》杂志上刊登。

——他牵头进行的“多变径模板台车的研制及应用技术”科研项目于2009年2月10日通过了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技术鉴定。

——他撰写的“多变径模板台车整体衬砌施工工法”已经通过中交股份公司科技部的鉴定,正在报审国家级工法。

使用多变径模板台车进行二衬施工后,在太中银铁路项目施工中为企业节约成本约1000万元。

——他被太中银铁路有限公司邀请作为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专家组的成员,也是施工单位中唯一的一个评估成员。

以上只是近年来,王善高在太中银项目创造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成绩的一部分。

项目部施工的柳林隧道采用先进的无砟轨道施工,施工精度要求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王善高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参观、学习、培训,熟悉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每道工序的关键控制点,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

他经常深入到现场手把手的教工人如何操作,教他们如何组装轨排,如何快速、精确的定位轨排;如何浇筑抹面,为保证施工质量,他通宵达旦的守在现场,保证质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在他的带领下,柳林隧道的无砟轨道施工精度高、进度快。

太中银铁路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全线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到柳林隧道进行无砟轨道施工的观摩学习,得到了各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

多个岗位不同角色工作样样都出彩

——记四公司副总经济师兼石武客专项目部项目经理、广西六钦高速公路项目部经理刘刚。

刘刚,197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工程师。

现任四公司副总经济师兼任石武客专项目部项目经理、广西六钦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

曾被评为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多次记功受奖。

刘刚,来隧道局时间不长,年年变换工作岗位,但在每一个岗位他都象一名冲锋的战士,奋勇争先,样样工作都干出了彩。

2007年10月到隧道局广昆项目任计合部部长,这个不大的官,他却看得很重,承担的是责任,计合的是利润。

在职期间积极配合局工作组进行对下承包工作,贯彻执行对外部劳务队进行招标制度,择优选择合格的隧道劳务队。

在退场过程中做好劳务队思想工作,使工程项目顺利移交。

在移交结算过程中与新施工单位据理力争,到场设备全部由新施工单位原价接收并创造140余万元利润。

2008年3月任四公司预算考核部部长,在外人看这可是在机关坐办公室的好差式,但他是有“福”不享,在机关工作一年,人泡在基层10个月,先后组织对哈大、京沪、新疆乌东、通丹等项目进行了对下承包工作,并多次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在任期间编制了四公司对下承包指导单价、设备及周转材料租赁指导价、各项管理办法。

2009年4月任四公司副总经济师兼任四公司石武项目经理,在任期间合理组织施工,加大项目管理力度,确保了首架任务的完成,不到5个月时间完成了280多个墩身和260余个承台,为隧道局在石武线树立形象做出贡献,获得局指领导和监理单位高度评价。

初出茅庐挑重担

上海地铁项目部总工程师刘林波

刘林波,1979年10月出生,30岁,助理工程师。

现任三公司上海地铁项目部总工程师。

上海市2008年度立功竞赛综合赛区优秀建设者和局2008年度先进工作者。

刘林波2007年10月项目正式进场后被任命为局上海地铁项目部总工。

作为中交隧道的第一个盾构施工项目,他这个技术负责人和项目部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未接触过盾构施工。

从接到任命开始,刘林波就深感压力巨大、责任重大。

“从我做起,从头学起”。

技术负责人先当学习带头人,他带领年轻的技术人员买来大量的书籍、资料,没日没夜进行学习、钻研,头顶着烈日穿梭于上海地铁多个盾构施工工地,认真观摩学习。

把书本知识结合现场观摩的情况进行对照,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观摩,项目部在10月份进场时,全体技术人员对盾构施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了解,在项目进场后立即进行了合理的场地布置,施工组织方案、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各项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顺利进行了盾构机的下井组装、调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盾构的成功始发。

项目进场后,发现施工段底层富含大量的沼气,浓度高、压力大,这在上海的盾构施工还未遇到过,为盾构施工带来了风险。

刘林波组织技术人员对在沼气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进行攻关,确立了以通风、释放、推进控制及监测预警等多手段防护的措施,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展。

质量和进度历来是被视为相互矛盾的,为了打好进入上海的第一仗,在质量和进度上实现双赢,他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其中的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详细汇总,建立质量控制关键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并根据盾构施工一次成型的特点,对质量管理进行了前移,变工后检查为过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平行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既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又节省了检查时间,为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了保障。

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上海地铁项目部连获殊荣,2008年被评为文明工地、“优胜工地”单位、上海轨道交通立功竞赛“盾构推进”专题竞赛优胜单位、上海市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考核优良级工地。

心系工程争创全优

一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山东滨德项目经理李雪东

李雪东,197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现担任局一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山东滨德项目经理。

07、08年获局“优秀项目经理”,08年获辽宁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优秀项目经理”。

李雪东2007年5月任辽宁阜朝高速公路路面四标项目经理,项目投资2.88亿元,是我局在辽宁市场承揽的第一个工程项目,也是我局负责施工的第一个公路路面工程,受到全局及一公司的高度重视。

项目进场后,由于是首次进入辽宁市场,对业主、监理管理的情况不熟悉,前期在人员履约、施工场地建设等方面受到业主多次批评。

为此李经理鼓励大家说:

“我们初次进入辽宁市场,业主、监理对我们严厉点是很正常的现象,有问题我们就改。

工作从源头抓起、把基础做好,我们只有通过努力,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答业主、监理。

根据工程的实际,李经理从抓业务学习培训、抓施工队伍、抓进度质量三项措施入手,狠抓项目管理。

时间不长就见到成效,项目部面貌一新,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工程进度不断加快。

07年年末,经过近5个月的进场施工,阜朝项目部彻底改变了在业主、监理单位心中的形象。

在阜朝项目指挥部07年年终生产总结调度会上,阜朝项目指挥长特邀局刘长山副总经理参加,我标段在全线八个标段评比中,完成产值全线第一,完成投资总额的百分比全线第一,垫层、底基层、基层完成的百分比全线第一,业主给予通报表扬。

工程于2008年9月30日如期顺利交工,在最终全线优质、优价活动评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奖金115万元,他本人被评为辽宁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优秀项目经理。

组织的沥青砼路面摊铺抗离析的QC小组在08年局QC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2008年11月,李雪东担任滨德项目经理。

为争取在冬休前完成基础工作,为来年施工做好准备。

他迅速组织人员、设备进场,带领大家加班苦战,在冬休前完成了项目部驻地、试验室建设;编制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进度计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走在全线十五个合同段前列,为开工争取了时间。

09年正月初六,他就带领项目部全体员工就返回施工现场,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新项目在寒冷的冬季开了工。

开工后,李经理人就交给了工地,未再回家休过一次假。

白天他在现场安排组织施工,晚上与业主和监理协调关系,还挤时间与总工一起带领技术人员攻破了在砂性土质情况下采用旋挖钻成孔70多米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难题。

截止8月末我标段共完成施工产值约8000万元,居全线十五个标段的第二名。

干一个工程就要干好一个工程

一公司包神项目部经理邵天宝。

邵天宝,1975年10月出生,工程师。

现任局第一工程公司包神项目部经理。

2007年、2008年先后荣获中交隧道局及一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6年6月任局点南铁路项目部项目常务副经理,主抓现场施工管理。

项目的重点工程为黑岱沟特大桥和酸刺沟特大桥,两座桥多数为空心墩,最高墩身高45米,因此高墩施工是难点。

他在指挥高墩施工中采用塔吊与吊车相结合,砼采用砼泵车浇筑。

从拌制、运输、浇筑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实现了砼内实外美的标准。

在2006年底在业主神华集团的检查中,得到了检查组的赞誉。

2008年5月他转战局包神铁路项目部任项目经理。

项目转龙湾隧道为施工难度较大的风积沙隧道,为了在安全方面达到了完全可控,为减小冬季对工期的影响,他精心组织进行冬季施工,先期做好土方工程抢运工作,为工程的提前完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鄂尔多斯高原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一年四季黄沙漫天的恶劣气候,他始终坚守岗位,甘愿奉献,在他的带领下,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得施工进度大大加快,终于提前150天完成了公司下达的施工计划指标。

神华集团提出2009年8月15日隧道全面贯通的要求后,为了实现期到必成的目标,邵经理带领项目部日夜奋战,克服众多困难,于7月31号实现隧道全线顺利贯通。

转龙湾隧道的提前贯通,工程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得到上级领导及业主的一致好评。

为企业稳固占领内蒙及神华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邵天宝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他陆续参加了工程施工技术、高速铁路、一级建造师、安全知识培训等专业学习,并取得了一级建造师(公路专业)执业资格证书,成为了一名年轻专家型的项目经理。

像家一样经营项目部

五公司苏州市北环西延快速路四标段项目经理杨晓宇

杨晓宇,1973年7月出生,工程师。

现任五公司苏州市北环西延四标项目经理。

2007年度局“先进生产者”,2008年度局“优秀项目经理”、“先进生产者”,2009年度局“优秀党员”

快速上场,苏州城一炮打响

苏州北环西延快速路四标段工程总造价1.95亿元。

是用我局资质在苏州市场中标的第一个项目,事关我局在苏州市场的成败,他接任此项目时他负责的广济路工程尚未完工,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杨经理根据工程特点,决心以快和好来个精彩亮相,充分展示实力。

他通过招标迅速选好队伍;在全线五个标段中率先得到了开工令,仅在中标后的18天就正式开工,在桩基施工开钻的鞭炮声中,业主领导到达施工现场表示祝贺并给予中交隧道局高度评价,为我局进军苏州市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项目部的日子过得比家还要细

他把成本控制作为重中之重。

项目部采取公开招标,选取质优、价低、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大宗材料采购实行与市场波动相适应的可变价合同,有效规避了价格风险。

数量按需采买,每道工序由工程部根据设计量提供数量,总工审核,最后由经理签字后方可采购。

对施工队的发放管理,项目部按设计量提供主材,辅助材料和机械的临时使用,由承包队伍自行解决,待成品验收合格后计量,有效地控制了主要材料的成本。

材料使用及时盘点、核算盈亏。

为避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账、物、卡、资金的不相符,要求每月由财务和物资两个部门单独提供材料使用数量、耗用资金报表,核对当月材料使用情况,并及时纠偏。

尽量减少管理费用开支。

例如:

在缴纳个税方面,政府要求原则上所有施工单位必须一次性交纳工程造价百分之一的个税,但要求中提到特殊情况除外。

他在积极了解相关政策的同时,积极寻求和挖掘“特殊情况”,利用社会关系和财务主管一同,经过主动、多次的交涉,达成了减免以工程总价为基数的个税缴纳。

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近200万元。

青春在创新与跨越中闪光

三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广州、广佛地铁项目经理罗兴元

罗兴元,1972年1月出生,37岁,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

现任局三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任广州、广佛两个地铁项目部经理。

2008年被隧道局记功奖励、被隧道局授予200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

称号。

广州地铁项目是局在广州承建的第一个地铁项目,工程面临始发井及吊出井深基坑施工,盾构穿越岩溶发育高风险区、连续下穿鱼塘区、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穿越机杨高速带及机场航油管线、穿越长距离全断面砂层等众多难点,他带领项目团队,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打好广州地铁攻坚战。

关键时刻彰显本色

2008年9月20日,项目部终于迎来了盾构机始发,业主、监理、局、公司各方十分关注,项目部的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就在“破洞”的关键时刻,突然出现漏水现象,施工队伍停下来不敢再进行钢筋拱架的切割,一分一秒的流走,一直驻守在工地的罗兴元坚信前期各项工作准备充分,坚信前期的技术保障没有问题,迅速走到拱架下面,告诉施工队伍,放心大胆的切割,如果我们的方案有问题,被拱架压下的首先是我。

由于他的坚定自信,稳定住了施工队伍的情绪,继续按着继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盾构机终于在晚上10:

18分安全出洞,始发成功。

在大家的欢呼雀跃声中,发现了罗经理的胳膊上被切割钢筋的火花灼出一道道的烫伤。

不惧压力敢打硬仗

2009年1月,穿越机场高速的盾构施工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

盾构施工下穿机场高速面临三大难点:

一是地质情况非常复杂,二是通往机场管线密布,三是进出机场的唯一通道机场高速春运期间异常繁忙,道路要时刻保持畅通。

面对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为了确保安全穿越高速公路,确保机场高速路春运畅通,项目部成立了抢险领导小组,他亲自担任组长,放弃了春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24小时驻守工地,坚守岗位。

在机场高速路带下进行长大距离富水砂层的盾构掘进体现了“脏、难、险、苦”全部的特点,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盾构掘进的安全、质量、进度,鼓舞大家士气,他身先士卒,每天盯在隧道里值班指挥,盾构向前掘进一环,他就向前跟进一环,一直到管片一环环拼装完成,一直到隧道全线贯通,

春节期间,盾构机顺利穿过机场高速路到达预定里程,盾构施工取得圆满成功!

建设单位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对项目部给予了高度评价,广州地铁项目部被广东省评为“优秀施工项目部”称号。

业主在全线推广项目部精细化管理的成功模式。

他的心里只有京沪工程

京沪高铁六标四工区项目部总工赵建勇

赵建勇,1974年9月出生,35岁,工程师。

现任局京沪项目部总工程师。

于2006年、2008年两次荣获隧道局“先进工作者”称号。

赵建勇,局京沪高铁项目部年轻的总工,作为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他为这个大工程中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局京沪高铁工程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009年5月,局京沪项目在中交十个参建局级单位中,评比获得第二名,在苏州指挥部的综合评定取得第二名。

2009年获取业主4张绿色通知单。

两年前赵总工在柞小28标就以为保质量、抢工期,天天奋战在工地上,他工作上总是冲在最前面出了名。

来到京沪项目,他更显英雄本色。

负责工程部的全面管理工作后,他首先建章立制,使工程部的工作有章可循。

他工作中有着自己的一套工作模式,主要针对施工技术、变更索赔、编制施工关键节点工期、材料计划、以及对下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重点开展。

技术上层层为工程把关,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针对管段特殊结构多,涉及的技术问题多的特点,从地基处理、支架搭设、外观保障、精度控制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组织召开技术专题会等多种方式解决施工技术难题。

他把科技攻关的重点指向施工难题,为施工安全质量提供保障。

他组织讨论优化空心墩施工工艺、缩短空心墩施工周期;并针对工地上基坑坍塌,开挖深度超过5m、出现涌砂、位于深水中的基坑等现象,编写出专项施工方案;两次组织施工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我管段采用挂篮施工和支架现浇的特殊结构方案进行讨论优化评审,挂篮施工和支架现浇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阳澄湖桥段灌注第一根墩身的关键时刻,赵总从早到晚守在施工现场,他亲自把关、检测灌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当他在检查完毕确定无误的情况下,才肯放心。

十多米高的墩柱,从钢筋绑扎到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他观察检验更是细致入微,让现场的工作人员十分感动。

大家说:

赵总工为了京沪工程,他付出的比别人的多,但他心里还总是想着工作、工作还有那么多。

京沪线上的排头兵

局电气化分公司工程部部长解玉强

解玉强,1978年8月出生,32岁,大学学历,助理工程师,共青团员。

现任电气化分公司工程部部长。

2008年度获公司记功奖励。

荣获技术能手。

2008年初,解玉强来到新组建的局电气化公司,负责京沪高铁项目和沪宁城际项目三电迁改工程的拆迁工作。

三电迁改工程承担为中交京沪全线土建施工土建施工排除施工障碍,是土建施工的开路先锋,在上海经济发达地区搞迁改,各种管线铺设及迁改手续之繁杂,拆迁施工难度之大超乎寻常。

面对困难,解玉强没有畏惧,主动请缨,挑起上海地区负责上海段京沪与沪宁并行段三电迁改征迁工作的重担。

迁改一动往往就涉及多家产权单位,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工作能否有效推进,直接影响到施工迁改的进展,决定着土建施工的整体进度。

为此,他依托项目部、依靠相关政策,磨破嘴,跑断腿,多方奔走,积极联系各家产权单位和施工单位,以真心真诚换来理解支持,迅速的的打开了工作局面,使得上海地区的通信管线和电力迁改较快的取得了进展,为中交京沪土建单位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得到了中交京沪项目指挥部的表扬。

公司京沪和沪宁城际项目的三电迁改施工开工后,他人又盯在工地上,承担起对外谈判和施工方案的审定工作。

对于施工遇到的技术问题,他查找资料,认真钻研,组织大家一起攻关,直到研究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09年初,解玉强担任工程部长,一方面要负责项目的施工生产任务,还有抓好工程部全面工作,他工作更忙了,责任心更强了,他对工作对同志充满热情。

他常常对新来的员工说:

单位好了,大家才能好,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要做到这些,只有靠我们共同努力。

他工作处处以身作则,2009年下半年,公司上海京沪和沪宁城际施工基本进入收尾阶段,为了工作,他主动放弃了回家休假,奔赴公司准备投标的各个地域进行实地考察,为下一步公司市场开拓和施工生产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