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457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7.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entOS 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docx

CentOS6安装图解及常规使用教程

 

CentOS6安装使用及DHCP服务配置教程

金湖广电培训专用教程

 

南京润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序言

Linux是一种的。

该操作系统的由在1991年10月5日首次发布。

在加上的之后,成为Linux操作系统。

Linux也是和发展中最着名的例子。

只要遵循,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自由地使用Linux的所有底层,也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再发布。

大多数Linux系统还包括了像提供界面的之类的程序。

除了一部分专家之外,大多数人都是直接使用,而不是自己选择每一样组件或自行设置。

严格来讲,术语Linux只表示操作系统内核本身,但通常采用来表达该意思。

Linux则常用来指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包括组件和许多其他实用工具。

由于这些支持用户空间的系统工具和库主要由于1983年发起的提供,提议将该组合系统命名为GNU/Linux,但Linux不属于。

Linux最初是作为支持架构的个人电脑的一个自由操作系统。

目前Linux已经被移植到更多的计算机平台,远远超出其他任何操作系统。

Linux是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和其他大型平台之上,如和。

世界上500个最快的超级计算机90%以上运行Linux发行版或变种,包括最快的前10名超级电脑运行的都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

Linux也广泛应用在上,如,,,和等。

在上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就是创建在Linux内核之上。

通常情况下,Linux被打包成供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使用的Linux发行版,一些流行的主流Linux发布版,包括(及其派生版本,),(及其相关版本,)和等。

Linux发行版包含Linux内核和支撑内核的实用和库,通常还带有大量可以满足各类需求的应用程序。

个人计算机使用的Linux发行版通常包和一个相应的桌面环境,如或。

桌面Linux操作系统常用的,包括网页浏览器,办公软件,图像处理工具等。

由于Linux是自由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Linux发行版。

 

CentOS6安装使用及DHCP服务配置教程

第一章系统安装

一、说明

CentOS6的安装镜像文件有两个DVD,安装系统只用到第一个镜像文件,即DVD1,另外一个镜像文件是附带的软件包。

CentOS6系统包含版本信息为CentOS至CentOSFinal,升级版本为CentOS;兼容早期版本CentOS以上。

CentOS6简要说明:

CentOS,也叫做社区企业,是企业Linux发行版领头羊RedHatEnterpriseLinux(以下称之为RHEL)的再编译版本。

RHEL是很多企业采用的Linux发行版本,但是如果想得到RedHat的服务与技术支持,用户必须向RedHat付费才可以。

CentOS的开发者们使用RedHatLinux的创造了一个和RHEL近乎相同的Linux。

但是一切和RedHat有关的商标都被去除了,因为RedHat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CentOS是免费的,你可以使用它像使用RHEL一样去构筑企业级的Linux系统环境,但不需要向RedHat付任何的费用。

目前,CentOS的技术支持主要通过社区的官方、论坛和来提供。

与的关系

RHEL在发行的时候,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的发行方式,另外一种是的发行方式。

无论是哪一种发行方式,你都可以免费获得(例如从网上下载),并再次发布。

但如果你使用了他们的在线升级(包括)或咨询服务,就必须要付费。

RHEL一直都提供的发行方式,CentOS就是将RHEL发行的源代码重新编译一次,形成一个可使用的二进制版本。

由于LINUX的源代码是,所以从获得RHEL的源代码到编译成新的二进制,都是合法。

只是REDHAT是商标,所以必须在新的发行版里将REDHAT的商标去掉。

REDHAT对这种发行版的态度是:

"我们其实并不反对这种发行版,真正向我们付费的用户,他们重视的并不是系统本身,而是我们所提供的商业服务。

"所以,CentOS可以得到RHEL的所有功能,甚至是更好的。

但CentOS并不向用户提供商业支持,当然也不负上任何商业责任。

如果你要将你的RHEL转到CentOS上,因为你不希望为RHEL升级而付费。

当然,你必须有丰富linux使用经验,因此RHEL的商业技术支持对你来说并不重要。

但如果你是单纯的业务型企业,那么还是建议你选购RHEL并购买相应服务。

这样可以节省你的IT管理费用,并可得到专业服务。

一句话,选用CentOS还是RHEL,取决于你所在公司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力量。

二、安装系统

用光盘或者U盘成功引导后,出现下面的界面

1、界面说明

?

?

Installorupgradeanexistingsystem#安装或升级现有的系统

?

?

Installsystemwithbasicvideodriver#安装过程中采用基本的显卡驱动

?

?

Rescueinstalledsystem#进入系统修复模式

?

?

Bootfromlocaldrive#退出安装从硬盘启动

这里选择第一项,安装或升级现有的系统,回车。

2、出现是否对CD媒体进行测试的提问

这里选择“Skip”跳过测试。

 

3、选择语言为中文(简体)

4、键盘模式默认即可

5、选择基本存储设备

选择“Yes,discardanydata”,格式化磁盘

6、设置计算机名

如果不想设置,直接默认即可

7、时区选择

默认,将UTC钩钩去掉,可以避免时间差8小时现象。

8、设置root密码

这里我设置的密码比较简单(CentOS默认的密码规则需要设置复杂密码),所以会有上面的提示,点“无论如何都使用。

9、磁盘分区

选择创建自定义布局

可以看到硬盘的容量,我这里显示的是25G,现在自定义分区。

点创建,选择标准分区。

这里选择目录,/boot、/、/home、/var以及swap。

10、Linux目录结构、Linux分区大小、挂载点和分区

(一)、关于硬盘种类、物理几何结构及硬盘容量、分区大小计算;

1、硬盘种类、物理几何结构

硬盘的种类主要是SCSI、IDE、以及现在流行的SATA,SAS等;任何一种硬盘的生产都要一定的标准;随着相应的标准的升级,硬盘生产技术也在升级;比如SCSI标准已经经历了SCSI-1、SCSI-2、SCSI-3;其中目前咱们经常在服务器网站看到的Ultral-160就是基于SCSI-3标准的;IDE遵循的是ATA标准,而目前流行的SATA,是ATA标准的升级版本;IDE是并口设备,而SATA是串口,SATA的发展目的是替换IDE;硬盘的物理几何结构是由盘、磁盘表面、柱面、扇区组成,一个张硬盘内部是由几张碟片叠加在一起,这样形成一个柱体面;每个碟片都有上下表面;磁头和磁盘表面接触从而能读取数据。

2、硬盘容量及分区大小的算法;

我们通过fdsik-l可以发现如下的信息:

Disk/dev/hda:

GB,856bytes

255heads,63sectors/track,9729cylinders

Units=cylindersof16065*512=8225280bytes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hda1*176561448317HPFS/NTFS

/dev/hda27662805cW95FAT32(LBA)

/dev/hda3280697295Extended

/dev/hda5280638258193118+83Linux

/dev/hda63826510083Linux

/dev/hda751015198787153+82Linuxswap/Solaris

其中heads是磁盘面;sectors是扇区;cylinders是柱面;每个扇区大小是512byte,也就是;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此硬盘有255个磁盘面,有63个扇区,有9729个柱面;所以整个硬盘体积换算公式应该是:

磁面个数x扇区个数x每个扇区的大小512x柱面个数=硬盘体积(单位bytes)

所以在本例中磁盘的大小应该计算如下:

255x63x512x9729=120bytes

提示:

由于硬盘生产商和操作系统换算不太一样,硬盘厂家以10进位的办法来换算,而操作系统是以2进位制来换算,所以在换算成M或者G时,不同的算法结果却不一样;所以我们的硬盘有时标出的是80G,在操作系统下看却少几M;

上面例子中,硬盘厂家算法和操作系统算数比较:

硬盘厂家:

120bytes=.120K=M(向大单位换算,每次除以1000)

操作系统:

120bytes=.5K=M(向大单位换算,每次除以1024)我们在查看分区大小的时候,可以用生产厂家提供的算法来简单推算分区的大小;把小数点向前移动六位就是以G表示的大小;比如hda1的大小约为。

 

(二)、关于硬盘分区划分标准及合理分区结构;

1、硬盘分区划分标准

硬盘的分区由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组成;所以我们在对硬盘分区时要遵循这个标准;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的最大个数是四个,主分区(包含扩展分区)的个数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MasterBootRecorder)决定的,MBR存放启动管理程序(GRUB,LILO,NTLOARDER等)和分区表记录。

其中扩展分区也算一个主分区;扩展分区下可以包含更多的逻辑分区;所以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范围是从1-4,逻辑分区是从5开始的;比如下面的例子:

Device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

/dev/hda1*176561448317HPFS/NTFS

/dev/hda27662805cW95FAT32(LBA)

/dev/hda3280697295Extended

/dev/hda5280638258193118+83Linux

/dev/hda63826510083Linux

/dev/hda751015198787153+82Linuxswap/Solaris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主分区有3个,从hda1-hda3,扩展分区由hda5-hda10;此硬盘没有主分区4,所以也没有显示主分区hda4;但逻辑分区不可能从4开始,因为那是主分区的位置。

2、硬盘设备(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在Linux或者其它类Unix系统的表示;

IDE硬盘在Linux或者其它类Unix系统的一般表示为hd*,比如hda、hdb......,我们可以通过fdisk-l来查看;有时您可能只有一个硬盘,在操作系统中看到的却是hdb,这与硬盘的跳线有关;另外hdc大多表示是光驱设备;如果您有两块硬盘,大多是hda和hdb。

在这方面说的太多也无用,还是以fdisk-l为准为好;SCSI和SATA硬盘在Linux通常也是表示为sd*,比如sda、sdb......以fdisk-l为准移动存储设备在linux表示为sd*,比如sda、sdb......以fdisk-l为准。

3、合理的规划分区;

关于一个磁盘的分区,一个磁盘应该有四个主分区,其中扩展也算一个主分区;存在以下情况:

1)分区结构之一:

四个主分区,没有扩展分区;

[主|分区1][主分|区2][主|分区3][主|分区4]

这种情况,如果您想在一个磁盘上划分五个以上分区,这样是行不通的;

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

[主|分区1][主|分区2][主|分区3][扩展分区]|[逻辑|分区5][逻辑|分区6][逻辑|分区7][逻辑|分区8]......

这种情况行得通,而且分区的自由度比较大;分区也不受约束,能分超过5个分区;这只是举一个例子;

2)最合理的的分区方式;

最合理的分区结构:

主分区在前,扩展分区在后,然后在扩展分区中划分逻辑分区;主分区的个数+扩展分区个数要控制在四个之内;比如下面的分区是比较好的;

[主|分区1][主|分区2][主|分区3][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5][逻辑|分区6][逻辑|分区7][逻辑|分区8]......

 

[主|分区1][主|分区2][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5][逻辑|分区6][逻辑|分区7][逻辑|分区8]......

[主|分区1][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5][逻辑|分区6][逻辑|分区7][逻辑|分区8]......

最不合理的分区结构:

主分区包围扩展分区;比如下面的;

[主|分区1][主|分区2][扩展分区][主|分区4][空白未分区空间]|

[逻辑|分区5][逻辑|分区6][逻辑|分区7][逻辑|分区8]......

这样[主|分区2]和[主|分区4]之间的[扩展分区]是有自由度,但[主|分区4]后的[空白未分区空间]怎么办?

除非把主分区4完全利用扩展分区后的空间,否则您想在主分区4后再划一个分区是不可能的,划分逻辑分区更不可能;虽然类似此种办法也符合一个磁盘四个主分区的标准,但这样主分区包围扩展分区的分区方法实在不可取。

本文介绍Linux常用分区挂载点常识以及桌面、服务器分区挂载点的推荐配置,当然这个配置是自己写的,分区大小这个话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这个话题,比如WEB服务、邮件服务、下载服务等,我们一起交流哪种类型服务下某挂载点应该加大就可以了,至于是否独立就看个人的了。

(三)、Linux分区挂载点介绍

Linux分区挂载点介绍,推荐容量仅供参考不是绝对,跟各系统用途以及硬盘空间配额等因素实际调整:

当然上面这么多挂载点,实际上是没有比较每个目录都单独进行挂载,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要对个别目录进行挂载,这样系统结构看起来也会精简很多。

一般来讲Linux系统最少的挂载点有两个一个是根挂载点/,另一个是swap,虽然swap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类似方式替代,但从使用角度没这个必要,把swap单独设置一个挂载点似乎对Linux系统的标准性更好支持,另外如果数据比较重要,最好将/home独立分区,以后系统损坏重新安装或升级,可以不格式化现有/home分区,所有数据可以得以保留。

(四)、Linux系统桌面、服务器分区推荐方案

下面以80G独立硬盘安装为例,列一下简单的分区方案。

1、普通桌面用户推荐分区方案(示例:

80G桌面用户):

2、服务器用户推荐分区方案一(示例:

80GWEB服务器用户,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合用usr):

3、服务器用户推荐分区方案二(示例:

80GWEB服务器用户,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分用opt和usr):

分区方案关键点:

——大数据库一般要加大/usr挂载点

——多用户、下载类、多存储文件等要加大/home挂载点

——文件小,用户多要注意/tmp和/var挂载点大小

(五)、Linux挂载点与分区的关系

1、命名方式:

在DOS/Windows的世界里,分区是用下列方法命名的:

每个分区都被检查过以便判定它是否可被DOS/Windows读取。

如果分区类型是兼容的,它会被指派给一个“驱动器字母”。

驱动器字母从“C”开始,然后依据要标签的分区数量而按字母顺序推移。

驱动器字母可以用来指代那个分区,也可以用来指带分区所含的文件系统。

Linux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指代磁盘分区。

Linux使用一种更灵活的命名方案。

它所传达的信息比其它操作系统采用的命名方案更多。

该命名方案是基于文件的,文件名的格式为:

  /dev/xxyN,下面说明了解析分区命名方案的方法:

  

/dev/这个字串是所有设备文件所在的目录名。

因为分区在硬盘上,而硬盘是设备,所以这些文件代表了在/dev/上所有可能的分区。

xx分区名的前两个字母标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

通常是hd(IDE磁盘)或sd(SCSI磁盘)。

y    这个字母标明分区所在的设备。

例如,/dev/hda(第一个IDE磁盘)或/dev/sdb(第二个SCSI磁盘)

N    最后的数字代表分区。

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是用数字从1排列到4。

逻辑分区从5开始。

例如,/dev/hda3是在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dev/sdb6是在第二个SCSI硬盘上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该命名方案中没有表明分区类型的地方;与DOS/Windows不同,所有分区都可在RedHatLinux下被识别。

当然,这并不是说RedHatLinux能够访问每一类分区上的数据,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访问专用于另一操作系统的分区上的数据是可能的。

请切记以上信息;它会帮助你在设置RedHatLinux所需分区时更容易地理解许多步骤。

2、Linux磁盘分区与其它OS

  如果RedHatLinux会和OS/2在你的机器上并存,你必须使用OS/2分区软件来创建你的磁盘分区—否则,OS/2可能不会识别磁盘分区。

在安装中,不要创建任何新分区,但是请使用Linuxparted为你的Linux分区设立正确的分区类型。

如果你有多个Windows分区,它们不必都使用同一文件系统类型。

如果你的Windows中有不止一个分区,你可以把其中之一设为在Windows和RedHatLinux间共享的文件。

到了RedHatLinux安装筹备工作的这一步,你应该开始考虑一下你的新操作系统所要使用的分区数量及大小。

“多少个分区”一直是Linux社区中的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在没有定论之前,可以说可用的分区布局与争论这一问题的人一样多。

鉴于上述情况,除非另有原因,你至少应该创建以下几个分区:

swap、/boot、/home以及/(根)分区。

3、Linux分区及挂载点

许多Linux的新用户感到困惑的一个地方是各分区是如何被Linux操作系统使用及访问的。

它在DOS/Windows中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每一分区有一个“驱动器字母”,你用恰当的驱动器字母来指代相应分区上的文件和目录。

这与Linux处理分区及磁盘贮存问题的方法截然不同。

其主要的区别在于,Linux中的每一个分区都是构成支持一组文件和目录所必需的贮存区的一部分。

它是通过挂载(mounting)来实现的,挂载是将分区关联到某一目录的过程。

挂载分区使起始于这个指定目录(通称为挂载点,mountpoint)的贮存区能够被使用。

例如,如果分区/dev/hda5被挂载在/usr上,这意味着所有在/usr之下的文件和目录在物理意义上位于/dev/hda5上。

因此文件/usr/share/doc/FAQ/txt/Linux-FAQ被储存在/dev/hda5上,而文件/etc/X11/gdm/Sessions/Gnome却不是。

继续以上的例子,/usr之下的一个或多个目录还有可能是其它分区的挂载点。

例如,某个分区(假设为,/dev/hda7)可以被挂载到/usr/local下,这意味着/usr/local/man/whatis将位于/dev/hda7上而不是/dev/hda5上。

也许您注意到了,Windows中,盘符既用于表示硬件(硬盘上的分区),又用于表示系统中的路径。

而Linux中,硬件就是硬件,路径就是路径,不会混淆在一起,简单直接!

  在Linux中,分区是这样表示的

  /dev/hda

  /dev/hda1

  /dev/hda2

  /dev/hda5

  /dev/sdb1

以/dev/hda5为例:

因为在Linux中,每一个设备都是用/dev/文件夹下的一个文件来表示,所以/dev/hda5中,/dev/表示的是根目录下的dev目录,我们来看剩下的部分hda5。

前两位的字母hd表示这是一块IDE硬盘,如果是sd,则代表SATA硬盘,或者闪存等外设。

第三位的字母a表示这是该类型接口上的第一个设备。

同理,b、c、d……分别代表该类型接口上的第二三四……个设备。

例如hdc表示第二个IDE接口上的主硬盘(每个IDE接口上允许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

第四位的数字5,并不表示这是该硬盘中的第5个分区,而是第一个逻辑分区。

因为在Linux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分区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分区标识则由它们在硬盘中的位置决定。

系统又要为所有可能的主分区预留标识,所以1-4一定不会是逻辑分区,5则是第一个逻辑分区,以此类推。

4、软件

  Linux中没有注册表这个概念。

安装软件,理论上讲,只要拷贝所有相关文件,并运行它的主程序就可以了。

按照传统,一个软件通常分别拷贝到同级目录下的bin、etc、lib、share等文件夹。

  /bin  可执行文件,程序的可执行文件通常在这个目录下。

在环境变量中设定搜索路径,就可以直接执行,而不需要定位其路径。

  /etc  配置文件,大部分系统程序的配置文件保存于/etc目录,便于集中修改。

  /lib  库文件,集中在一起,方便共享给不同程序。

相较不同的软件单独保存库文件,能够节约一些磁盘空间。

  /share  程序运行所需要的其它资源,例如图标、文本。

这部分文件是专有的,不需要共享;而且目录结构相对复杂,混放在一起比较混乱,所以单独存放。

还有一些软件,占用一个单独的目录,所有的资源都在这个目录中。

类似于Windows下的绿色软件,不推荐在Linux系统下这样作。

执行时,系统找不到可执行文件(搜索所有路径,资源开销过大,是不现实的),需要定位其位置,像这样/home/user/bin/可执行文件,不够方便。

许多系统软件需要协作运行,配置文件分别保存,定位它们非常麻烦,如果程序使用的库文件,像图形库文件,都单独存放,那么磁盘空间的浪费会非常严重。

有一些大型软件,或者您布署的重要应用,您可以将它们单独安装在一个文件夹下。

 

树状目录结构图

 

Swap1G(内存小于2G时,设置为内存的2倍;内存大于或等于2G时,设置为2G)

**如果物理机(服务器上)例如8G内存,300GSAS硬盘,典型简单分区如下:

/boot512M

/80G

/home剩余空间

/var20G

/usr20G

Swap4G

 

点格式化

选择“将修改写入磁盘”

默认

11、系统安装选项

12、点击重新引导系统重新启动

13、同意许可协议

14、创建普通用户

这里是创建普通账号,可以不用创建,如果是实际应用时应该创建普通用户,保证最大的安全性,以免以root身份登陆。

15、调整时间和日期

16、Kdump

虚拟机中设置的内存不多,故提示无法使用

17、完成进入登录界面

输入密码登陆至主桌面(Gnome桌面,在软件包选择也可以安装使用KDE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