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490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7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某河流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合说明

XX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水源县之一,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对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优良,而且对促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重要意义。

XX县属汉水水系,全县总面积3454km2,其中水源区面积3131.57km2,占总面积的90.7%。

按照国务院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的批复(国函【2006】10号文),XX县被列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项目实施县。

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水面污染,确保XX出境水质达标,XX水土保持显得尤为重要。

XX县水源区划分为13个项目区,近期规划治理11个。

XX县XX河项目区位于XX县北部,涉及军马河、太平镇两个乡,13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262.12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1.30km2,占总面积的34.83%,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是面蚀和沟蚀。

年流失量30.84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177t/km2.a。

项目区总人口14088人,人口密度54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007年人均纯收入2237.9元。

该项目区为近期规划治理项目区之一。

XX县XX河流域水系相对封闭,地域上连续连片,且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按照治理类型划分,XX县XX河项目区属于中山轻度流失治理类型区,共划分涩草沟、玉皇沟、细辛沟、大干沟、白石窑沟、道天沟等六条小流域。

项目区内沟壑纵横,地面破碎,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水土流失严重,雨期径流携带泥沙,面源污染物等直接进入老鹳河,严重影响XX出境水质。

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和建设优良生态环境、维护丹江口水库水源区的优良水质出发,统筹考虑流域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经济林、生态林,搞好封禁治理,推广能源替代,完善措施体系,合理开发和保护水土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项目规划的目的是:

合理布设治理措施,以减蚀减沙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采取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和自然修复并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改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奠定牢固的生态基础。

规划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

①国务院批复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

②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③《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④《水土保持制图手册》;⑤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在编制过程中,抽调了农、林、水、牧、气象、土地、统计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分组分项,对项目区六条小流域涉及的13个村进行了外业普查、现场勘查,获取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实际普查数字与土地详查数据,并结合白石窑典型小流域措施布设成果,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区各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按照本次工程建设的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突出治理重点,解决危害水源水质的水土流失根源,充分体现项目区生态自我修复的防治理念,编制完成了本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项目区所处位置和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特点,本次规划重点:

一是对坡度较缓、土层较厚的坡耕地以改粮梯为主,较陡坡耕地进行退耕还生态林、经济林;二是对荒山荒坡进行植生态林;三是对郁闭度在0.3~0.7之间的稀疏林地进行生态林补植,并结合幼林地加强封育管护、封禁管理,依靠大自然实现生态修复;四是对小型水保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辅助措施实现坡沟统一治理,保证水土不流失。

XX河项目区综合治理面积1163.00hm2,建设期2年,实施主要措施为:

坡改粮梯277.90hm2,其中土坎梯田150.00hm2,石坎梯田127.90hm2,退耕还生态林40.47hm2,还经济林37.47hm2,荒山造生态林807.14hm2,植物护埂187.49km(不计面积),疏林补植苗木88.24万株,生态修复面积7967hm2。

建设网围栏5km,蓄水池80座,沉沙池80口,排水沟渠6km,田间生产道路5km,谷坊162座,拦河坝26座,修复干砌石河堤1.4km,新建浆砌石河堤1.8km,水塘6座;省柴灶300个,沼气池300口,舍饲养畜房130间,封禁标碑牌38个,后期管理人员40人。

该项目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是:

到项目建设末期和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时,全面完成规划期内的治理任务,治理程度达到100%,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减少面源污染,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项目区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要达到上述目标,项目区共需完成防治水土流失面积91.30km2。

项目区静态总投资2364.11万元,其中工程措施1530.29万元,林草措施279.42万元,封育治理措施243.97万元,独立费用176.61万元,基本预备费133.82万元。

工程总概算投资2364.1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82.06万元,地方匹配1182.05万元。

工程共需完成工程量151.14万m3,其中土方103.90万m3,石方47.10万m3,砼及钢筋砼0.14万m3;主要材料用量:

钢材1.98t,水泥2126.50t,炸药117.00t,苗木439.30万株,机械台班1501个,总投工8.73万个,年均投工4.37万个,劳均投工15.9个工日。

该项目区实施后,项目区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治理,平均每年可拦蓄泥沙23.70万t,拦蓄径流量233.48万m3,年直接经济效益830.91万元,内部收益率18.89%,经济净现值达1254.37万元,经分析效益费用比为1.45,经济评价基本合理可行。

通过治理,提高林草覆盖率33.77%,面源污染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项目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项目区概况

1.1自然条件

1.1.1地质、地貌

XX县XX河项目区,位于XX县的东北部,属于汉江水系丹江支流鹳河上的一级支流,源头为老界岭,北负洛阳市栾川县,为一条封闭流域的河流组成。

项目区内辖13个行政村,其中:

军马河乡9个村,太平镇乡4个村,分布于XX河两岸,项目区总面积262.12km2,多为石质山坡,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体坡度大部分大于25°,紧靠河道两侧的台地多为坡积物,是项目区耕地分布区域,区域内有大小45条支流汇入XX河。

项目区内最高海拔高程为2200m,最低海拔高程为360m,相对高差1840m,其形状为蘑菇状,纵向长约50km,横向平均宽约5km左右,沟壑密度为2.72km/km2,地貌类型属于中山区。

项目区地质岩性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第四系松散砂卵石漂石层、碎石、沙土及少量粘土层;第二类为变质岩系地层,主要岩性为石灰岩、花岗片麻岩、角片岩和石英岩等。

河谷地段主要为砂卵石层、沟道冲积物。

地面坡度组成如下表:

表1.1.1-1XX县XX河项目区地面坡度组成表

土地总面积(hm2)

坡度组成

<5°

5°~15°

15°~25°

25°~35°

>35°

面积

(hm2)

占比例(%)

面积

(hm2)

占比例(%)

面积

(hm2)

占比例(%)

面积

(hm2)

占比例(%)

面积

(hm2)

占比例(%)

26212

1176.92

4.49

1100.90

4.2

2332.87

8.9

6804.64

25.96

14796.67

56.45

1.1.2土壤、植被

由于项目区内XX河贯穿于整区域,两侧为高山,中间为峡谷,故两侧山地土壤多由坡面岩石风化残积的坡积物组成,以棕壤为主,质地疏松。

峡谷及支沟内土壤以黄色壤土和洪积物为主,其分布规律性较差。

峡谷内河道两侧一级台地土层厚度在0.3—1.5m之间,宜于农作物生长,是群众生产用地的基础,坡面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两侧山坡地土层厚度在0.15--1.0m之间。

项目区内目前林草覆盖率为61.60%,项目区纵向两侧山地中上部植被种类以松栎用材林为主,并有茂密的灌木、杂木,林相较好,两侧山坡下部所种植经济林以山茱萸、板栗、油桐、木瓜、猕猴桃为主。

沟内及河滩地有部分杨树和小杂果树。

项目区内相对稀疏林及幼林较多、坡耕地、荒山均有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

表1.1.2-2XX县XX河项目区土壤理化性状表

土壤类型

平均土

层厚度

(cm)

土壤

容重

(t/m2)

土壤养分含量

PH值

有机质(%)

全氮(%)

速效氮

(ppm)

全钾

(%)

速效钾

(ppm)

全磷(%)

速效磷

(ppm)

黄棕壤

50

1.7

0.97

0.077

54

0.98

140

0.068

16.2

7.3

棕壤土

15

1.6

0.42

0.019

28.2

0.88

125

0.059

33.3

6.5

1.1.3水文、气象

项目区为北亚热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时空分布复杂,年际变化大,立体气候明显。

流域内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027小时,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4℃。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00mm,降水年内分布不匀,多集中在6~9月份。

大于300mm的大暴雨,多发生在7月上旬~8月下旬。

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深295mm,年平均径流总量7732.54万m3。

根据河南省水文图集计算,XX河项目区5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19mm;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49mm。

表1.1.3-3XX县XX河项目区气象特征表

观测站名

气温(℃)

年均降雨量(mm)

6~9月

降雨量

(mm)

暴雨

天数

(天)

≥10℃

积温

(℃)

无霜期(d)

年均日照时数

(h)

太阳总

辐射量

(J/cm2)

年最

年最

多年

平均

最大

年份

最小

多年

平均

XX

42

-14

15.1

1354

1958

696

1995

900

382

8

3874

228

2027

110

1.2社会经济状况

1.2.1行政区划

项目区内辖军马河、太平镇两个乡,共涉及13个行政村,总计3814户,总人口14088人,其中农业人口14000人,农业劳动力5459人,农业人口密度54人/km2,人均耕地0.056hm2(详见附表1)。

1.2.2土地利用现状

据XX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土地详查数据显示,XX河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62.12km2,生产用地1714.26hm2,占总面积的6.54%,其中耕地777.93hm2;经果林面积936.33hm2;生态用地23934.19hm2,占总面积91.31%,其中林地面积22772.81hm2,荒山荒坡807.14hm2,水域287.21hm2;居民及交通用地563.5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15%。

项目区有耕地面积777.93hm2,其中坡耕地355.86hm2,旱平地422.07hm2,人均基本农田0.056hm2。

耕地大多分散在沟道两侧,且地力较差,抗旱涝自然灾害能力差,坡耕地多分布于山坡下半部分缓坡上,生态用地中存在部分稀疏林、幼林、残次林地和部分荒山荒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项目区农村经济严重滞后。

(详见附表2)

由上述土地利用现状表明,该项目区具有以下特点:

①因土地地力较差,水利基础条件薄弱,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②出现广种薄收,陡坡开荒,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及小杂果,造成坡耕地面积较大,产量低而不稳,这部分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源地。

③生态用地中稀林、幼林、残次林、荒山面积8774.14hm2,占总土地面积33.47%。

④经果林面积936.33hm2,人均经果林面积0.067hm2,并且树种退化,果品品质差,经济效益差。

由于项目区山高坡陡,沟峡分布,气候寒冷,日照时数少,农作物产量低下,部分耕地复种指数为1—0.8之间,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项目区耕地坡度组成表如下:

 

表1.2.2-4XX县XX河项目区耕地坡度组成表

土地总面积hm2

耕地

耕地坡度组成

面积

hm2

占土地面积(%)

<5°

5°~15°

15°~25°

25°~35°

>35°

面积

hm2

占比例(%)

面积

hm2

占比例(%)

面积

hm2

占比例(%)

面积

hm2

占比例(%)

面积

hm2

占比例(%)

26212

777.93

29.68

422.07

54.26

277.90

35.72

37.47

4.82

40.49

5.20

注:

耕地坡度是指耕作面坡度。

1.2.3经济情况

(1)根据各乡镇农经站提供的农村经济统计报表显示,2007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5656.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90万元,林业产值1734万元,牧业产值289万元,其它产值2543.3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19.27%、30.66%、5.11%和44.96%。

农村经济总收入3133.07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为2237.90元。

(2)椐调查,基本农田每亩按400kg产量计算,坡耕地每亩按200kg产量计算,项目区2007年粮食总产量466.76万kg,人均产粮333.40kg。

项目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河道两岸的一级阶地上,人均耕地0.056hm2,土地资源匮乏,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少量的杂粮作物。

项目区内经济作物主要有少量的中药材等,均不能满足当地需要。

林产收入主要是利用林地枝条、小杂木粉碎后发展菌类生产,是项目区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防止毁林破坏植被,县政府现已控制食用菌发展,采取外购木屑进行生产,年产菇品6万公斤。

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猕猴桃、木瓜、山茱萸等经果林品种,年出售林果品374.50万公斤,增加群众收入。

项目区畜牧养殖种类主要有牛、羊、猪、鸡等,目前有养殖主业户6户,项目区存栏牛146头,羊4576只,鸡1.53万只,猪2800头。

年产鲜蛋7.65万公斤,肉类商品21.00万公斤,项目区农业生产如下表。

表1.2.3-5XX县XX河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表

项目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经果林

牧业

渔业

总面积

总产量

总面积

总产量

面积

年产量

大牲畜

养殖水面积

产量

(hm2)

(t)

(hm2)

(t)

(hm2)

(t)

(头)

(头)

(只)

(只)

(hm2)

(t)

777.93

4667.60

936.33

3745.32

146

2800

4576

15300

备注:

经济作物主要品种:

药材等;

经果林主要树种:

山茱萸、木瓜、猕猴桃、板栗、油桐、黑李、杏、柿子等。

(3)项目区农村经商户及外出务工、建筑业、运输业收入为群众收入来源的一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经商户有191户,外出务工从事建筑业、运输业总计人数2568人。

(4)纵观项目区的经济状况,目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土地利用率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和调整,种植结构比例不协调,有待提高土地经济价值,发展经果林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

发展方向要实现规模种植,保证产品的销售量,利于招引客商;普及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中新技术含量,采用先进种植方法。

(5)项目区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首先是土地资源,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造成土地浪费,不能充分发挥现有土地的潜在能力;其二水资源不能很好地得到利用,项目区水资源较为充足,并且有一定数量的蓄水骨干工程,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跟不上,水工工程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使塘、堰水不能利用,水利条件低下;其三没有充分利用山泉解决人畜饮水,解放生产力,使群众饮水安全;其四替代能源的沼气、节柴灶发展缓慢等等,这些对减少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1.2.4农村基础设施情况

项目区目前现有引河自流渠道9条,长4.2km,蓄水池5座,护地、保村堤防13.00km,实有灌溉面积17.00hm2,占耕地面积2.19%,人均水灌溉面积极少,以上这些数字表明项目区水利基础设施灌溉效益甚差,主要是这些水利设施已老化、失修,名存实亡,有待更新改造,整修加固。

项目区内乡村道路条件较好,据不完全统计,乡村道路全长79km,但由于山区居住分散,群众出行道路多为简易便道,跨沟过河建筑物基本没有,造成群众出行不便,农副产品外运困难重重。

更为严重的是,汛期河水暴涨,严重影响群众生命安全。

解决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项目区年需供水量80.00万m3,目前现有水资源较为充足,供大于需,但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较差,要通过一定数量工程改造和建设可保证解决人畜饮水和安全用水人数1.32万人,灌溉面积达到300hm2。

总的看,项目区水资源存有量及水资源条件较好,但利用率低。

已有工程失修损毁严重。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群众呼声很高,要求迫切。

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如下表:

表1.2.4-6XX县XX河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水源情况

输水管(渠)

抽水站

需解决灌溉条件

需解决生

活用水

水库

塘堰

水井

蓄水池(窖)

数量

(座)

年供水量

(104m3)

数量(座)

年供水量(104m3)

数量

(座)

年供水量(104m3)

数量

(座)

年供

水量(104m3)

长度(km)

年供水

(104m3)

装机

容量

(kw)

年供

水量

(104m3)

水田

(亩)

果园

(亩)

梯坪地(亩)

人口

(人)

牲畜

(头)

9

0.4

5

0.04

67

0.18

4213

4245

700

1680

1.2.5土地使用政策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水土流失治理呈现出多元化投资形式。

内容包括对土地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以公益性为主的项目,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原则,采取国家投一点、集体拿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进行建设,治理完成后通过承包、拍卖、租赁和股份合作的方式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交还给群众;对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农户、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参与,自建自管自己受益。

对“四荒”开发规定了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的经营形式,拍卖“四荒”的使用期限为50年,协议期内经营者享有继承、转让、抵押、参股经营的权利。

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及企业参与“四荒”治理开发,探索出了“公司+农户”的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新模式。

例如XX县宛药公司投入治理资金及苗木与北山十个乡镇群众联合建设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并按订单收购,不但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同时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典型引导作用。

2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现状

2.1水土流失

2.1.1水土流失面积确定

根据XX县国土局2007年土地详查资料,以及此次项目区实际调查综合分析确定该项目区总面积为262.12km2,水土流失面积91.30km2,流失程度为34.83%。

水土流失因素是疏幼林、荒山荒坡,其主要原因是:

一、近年来项目区内矿产资源开采,造成部分水土流失;二、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群众上山砍伐林木发展食用菌,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是项目区内的森林覆盖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

2.1.2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为262.12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91.30km2,占总面积的34.83%,其中轻度流失面积23.12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5.32%,中度流失面积56.5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1.94%,强度流失面积11.63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2.74%。

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176.56t/km2.a,土壤侵蚀的类型为水力侵蚀,面蚀为主,沟蚀为辅,年土壤侵蚀量30.84万吨。

由于沟道侵蚀、陡坡开荒、乱砍滥伐等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此治理水土流失已是刻不容缓。

表2.1.2-1XX县XX河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表

侵蚀强度

侵蚀面积(km2)

占总面积(%)

年均侵蚀模数(t/km2.a)

年均土壤侵蚀量(万t)

土壤侵蚀模数(t/km2.a)

微度

170.82

65.17

200

3.42

轻度Ⅱ

23.12

8.82

1500

3.47

中度Ⅲ

56.55

21.57

3000

16.97

强度Ⅳ

11.63

4.44

6000

6.98

合计

262.12

100

30.84

1176.56

该项目区属中山轻度治理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主要表现为面蚀和沟蚀。

微度流失土壤侵蚀模数200t/km2.a以下,面积170.82km2,主要分布在项目区的两侧山坡中上部。

海拨在600m以上的高山坡林地内,流失形式面蚀为主,沟蚀为辅。

轻度流失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500t/km2.a,流失面积23.12km2,主要分布项目区两侧山坡中下部林地间及支沟内海拨在500m-600m之间的疏幼林地,流失形式为面蚀、沟蚀兼有。

中度流失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000t/km2.a,流失面积56.55km2,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域内近村庄沿公路两边,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地方,流失形式以面蚀为主,沟蚀为辅。

强度流失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6000t/km2.a,总面积11.63km2,主要分布在坡耕地及荒山荒坡。

流失形式为面蚀。

项目区七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别为:

涩草沟小流域总面积47.56km2,水土流失面积16.57km2,占小流域总面积34.84%。

玉皇沟小流域总面积52.25km2,水土流失面积18.29km2,占小流域总面积35.00%。

细辛沟小流域总面积32.03km2,水土流失面积10.23km2,占小流域总面积31.94%。

大干沟小流域总面积46.13km2,水土流失面积18.22km2,占小流域总面积39.5%。

白石窑沟小流域总面积47.18km2,水土流失面积16.43km2,占小流域总面积34.82%。

道天沟小流域总面积36.97km2,水土流失面积11.56km2,占小流域总面积31.27%。

表2.1.2-2XX县XX河项目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表

小流域名称

小流域面积(km2)

水土流失面积(km2)

占项目区流失总面积(%)

涩草沟小流域

47.56

16.57

18.15

玉皇沟小流域

52.25

18.29

20.03

细辛沟小流域

32.03

10.23

11.20

大干沟小流域

46.13

18.22

19.96

白石窑沟小流域

47.18

16.43

18.00

道天沟小流域

36.97

11.56

12.66

合计

262.12

91.30

1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