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653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洛阳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4分)

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A.生产中心B.分拣中心

C.销售中心D.质检中心

2.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答案】1.B2.D

【解析】

【1题详解】

路易斯维尔机场为该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其目的是通过机场快速运输货物到各目的地,而不是利用机场进行产品生产或销售,因此不需要建立生产、销售中心,A、C错;该机场附近分布有“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企业,因此为了将这些不同类型的产品快速运往不同地区,应建立大型分拣中心,从而快速、有序地完成货物的配送服务,B对;产品质量的检测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快递公司主要是提供产品的包装、运输、配送等服务,D错。

【2题详解】

多家企业聚集在机场附近,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但不能利用机场内部的基础设施,机场的基础设施是为机场运转服务的,A错;空运成本高,不利于降低运费,B错;汽车配件、乳制品、珠宝等企业间没有生产协作联系,企业间通常不需要产品交换,且要实现企业间的产品交换不一定要靠近机场,C错;它们集聚在机场附近,是为了利用机场快捷的空运条件,及时响应客户要求,将客户需要的货物以更快的速度送达,D对。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

4.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答案】3.D4.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壳运动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利用所需信息解读材料和图文的能力。

难度一般。

【3题详解】

有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意义和N不同的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正确答案选D。

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ABC错误。

【4题详解】

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

B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

C正确。

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A错误。

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

无法判断其形成,D错误。

【点睛】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通常先内力作用再外力作用,地壳抬升,容易被侵蚀,地壳下降容易发生沉积作用。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

6.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一生产沼气一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一提取生物油脂一有机渣

C.有机渣一生产沼气一废渣D.生产沼气一有机渣一提取生物油脂

【答案】5.B6.C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

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可能成为肥料、制造出沼气、成为产品(工业油脂),ACD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

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C正确。

A选项中废渣是生产沼气后的产物,A错误;B选项中提取生物油脂后产生工业油脂和有机渣,B错误;D选项的正确顺序为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D错误。

故选C。

【点睛】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

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偏南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西风

8.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7.C8.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谷风。

【7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11点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A,BCD错误。

【8题详解】

“白天”,“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意味着晚上,空气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

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

地形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

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

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

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形状规整B.地形差异小

C.分散细碎D.距离村庄近

11.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D.农产品质量下降

【答案】9.B10.C11.A

【解析】

本题根据图示和材料,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的知识点为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9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说明蔬菜种植所需劳动力较多,劳动时间长,劳动频次高,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增加生产活动

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种植蔬菜的是距离宅基地最近的②,①③④距离宅基地较远,不方便进行平时的管理,故B对,ACD错误。

【10题详解】

大型机械化作业适用于土地平坦开阔,农作物集中连片,且种植作物相同的地区。

该农户的四个地块,虽然土地形状规整,地形均为平原,但面积不大,且比较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故AB错误,C正确。

距离村庄远近不同,故D错误。

【11题详解】

材料提到:

“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说明该村人口总数减少,但农业用地面积不变,因此,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故B错误,A正确。

土地集中起来由种田专业户经营,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品种更会趋于单一化,故C错误。

随着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受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种田专业户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故D错误。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B.15-20千米

C.20-25千米D.25-30千米

13.不透水面

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12.B13.C

【解析】

【分析】

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12题详解】

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

读图判断即可。

【13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

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

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

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

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选C。

【点睛】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

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

图7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A.运输时效高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D.绕行路程远

15.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A.完善交通网络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D.增加就业岗位

【答案】14.A15.D

【解析】

【分析】

考察交通运输的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的意义。

难度较小。

基础知识考查。

【14题详解】

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

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

【15题详解】

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正确答案选D,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A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一定是促进了能源产业做大做强,B错误。

货运班列的增加,跟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C错误。

【点睛】铁路运量大,运速快,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

海运运量大,但是运速较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1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

1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

C.日落前后D.午夜

【答案】16.C17.D18.A

【解析】

【16题详解】

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

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错。

【17题详解】

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低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D。

【18题详解】

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

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

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B、C、D错。

【点睛】气温的日变化中,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14:

00左右(下垫面最高气温出现在13:

00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些学生容易误认为一天中最冷是半夜而误选D答案。

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的原因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此时太阳辐射最强,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温度到达最高需要一段时间,约为13时左右,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导给大气吸收,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大气温度达到最高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的原因是:

日落后太阳辐射消失,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不断散失热量,下面温度不断下降,虽然大气能以逆辐射的形式返还部分热量,但总体来说地面和大气的热量以支出为主,因此地面和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出现并不断增强,地面和大气才由支出热量为主转换为吸收热量为主,温度开始回升。

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

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

A.基础设施好B.人工成本低

C.本地市场大D.获取信息快

20.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

A.工人素质高B.融资能力强

C.适应能力强D.研发能力强

21.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

A.打造自主品牌B.快速更新产品

C.增强售后服务D.符合国际标准

【答案】19.B20.C21.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的转移。

【19题详解】

卢旺达位于非洲,这里的基础设施在全球而言,属于相对较差的,故A错误。

非洲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工资水平低,吸引成衣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故B正确。

“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说明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国家,本地市场小,所以市场因素不是在此建厂的主要因素,故C错误。

非洲地区信息业不发达,获取信息较慢,故D错误。

故选B。

【20题详解】

非洲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企业在此发展,主要是因为这里人工成本低,这样低成本的人工,素质是不高的,故A错误。

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较弱,研发能力弱,在非洲这样的落后地区发展制造业,也无法提高其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故BD错误。

中小企业规模小,容易调整生产方向,组织生产,适应性比较强,C正确,故选C。

【21题详解】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品牌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

从产品的角度看,生产的技术、工艺和质量决定和产生产品的价值,而品牌则可以使产品产生更大的附加值。

品牌有时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信誉,背后还隐含着国家、民族、社会甚至是政府的信誉,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就需要打造出自主品牌,从而占领国内外市场,故A正确。

快速更新产品、增强售后服务、符合国际标准是这些走出去的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变强的最主要内容,故BCD错误。

故选A。

【点睛】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对于工业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适应能力更强,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人口规模过于庞大,也是不利于管理的,所以很多特大城市建设了卫星城,分担其人口和职能。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

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

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规模经营,集约生产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23.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限制开发,留存文化遗产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答案】22.A23.D

【解析】

【22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上,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外层水渠农田占地面积最广,耕地面积广大,可以推断区域相对水源充足,水网密布,有利于发展灌溉,A正确。

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川西林盘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物种丰富与川西林盘的形成无关,B错误;该区域是独特的乡村聚落,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川西林盘最内层为住宅院落,从图中可以看出林盘与林盘之间的住宅具有较大的空间间隔,每个林盘外围都有水渠农田所环绕,因此每个林盘的住宅之间相对封闭,应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错误。

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D错误。

故选A。

【23题详解】

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留其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原型进行发展,不能盲目地进行拆迁合并、扩大规模,A错误。

集中布局会破坏其原有的分布结构,建设规模化的小区也会破坏其原有的聚落特色,B错误。

可以进行保护性的建设,留存当地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不应限制开发,C错误。

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发挥区域特色,D正确。

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

25.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

【答案】24.D25.C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一般。

【24题详解】

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A错误。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65岁以上人口大于7%2016年相对于2000年虽有所上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5%,因此B错误。

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而26至50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

C错误。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到64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D正确。

【25题详解】

有第一题可知,2016年相对于2000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26至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影响,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

而不是自然增长,正确答案选C。

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

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化,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

不符合题意,ABD错误。

【点睛】人口的机械增长就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增长,自然增长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变化,主要指户籍人口。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7.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

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

B.

C.

D.

【答案】26.B27.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昼夜长短变化以及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

难度较小。

【26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

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因此正确答案选B。

【27题详解】

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排除CD;雾灵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因此正午时太阳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A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日出日落方向的判断:

规律一: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规律二: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规律三: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判断某地一天的太阳视运动轨迹,首先确定日出日落方位,然后再确定正午时太阳方位即可得出结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综合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