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908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300074学时:

54学分:

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必修课。

学习了解外国文学,对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外国文学课程是在二年级开设的,它是学好新闻学专业的必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个时代文学的特点、文学现象,重点掌握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能进行分析、评论.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1本学科涉及面广,内容多,教师讲授以欧美近代文学为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上。

2教师每讲授一个章节,要做好讲授提示,同时,要引导学生参看课本每一章节后的思考题与参考资料索引、阅读书目。

3、根据教学内容,布置思考讨论题,组织学生观看外国文学名著录象片,提高学生的欣赏研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

在本教学大纲和采用的教材的每一章后,都附有重点与难点。

五、建议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实验序号

实验或上机学时

备注

第一章:

上古欧洲文学

4

第二章:

中古欧洲文学

3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

6

第四章:

17世纪欧洲文学

3

第五章:

18世纪欧洲文学

4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欧洲文学

6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欧美文学

11

第八章:

19世纪末20世纪欧美文学

11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美文学

2(简介)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文学

2(简介)

第十一章:

亚非文学

2(简介)

合计

54

六、课程考核

第四学期开卷考试,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资料

教材:

本课程采用的是本教研室在进行教学改革中集体编写、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外国文学史新编》。

主要参考书:

《外国文学史》24院校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

《欧洲文学史》扬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教程》王忠祥湖南教育出版社

《19世纪文学主流》勃兰兑斯人民文学出版社

〈20世纪欧美文学史〉张玉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索引:

参看《外国文学史新编》提供的索引。

八、教学内容

 

第一章上古欧洲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古希腊文化源于爱琴文化。

希腊文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深深影响了它的周围地区。

罗马文化源于伊达拉里亚文化,它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罗马文化也深深影响了整个欧洲文化。

二、文学概况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神话、史诗、叙事诗、抒情诗、寓言、戏剧、文艺理论等方面。

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喜剧、散文、诗歌、悲剧、传记文学和散文体小说等方面。

三、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的不同特点

古希腊文学极富开创性和丰富性,充满人本精神和现世精神,散发着天真、乐观、豪迈的青春气息。

古罗马文学在内容上无希腊文学所具有的民主性,在艺术上也缺乏希腊文学所具有的生动活泼和创造性,但它对于保存和传播古希腊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第二节古希腊文学

一、神话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认识世界最原始的思想表达方式,它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组成。

希腊神话具有高度体系化,人性化、社会化的特点,较有哲理性和文学性。

“人神同形同性”是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

二、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在古希腊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

史诗洋益着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英雄主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形态和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

史诗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而又丰富的英雄人物。

史诗规模宏伟,结构独特,描述朴素生动,但在内容、风格、反映的时代社会、人称和叙事手法上又有很大差异。

三、戏剧

悲剧起源于民间祭祀酒神的仪式和歌舞,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思想和英雄主义精神。

1、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奠基者。

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索福克勒斯是雅典奴隶民主制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代表作为《俄狄浦斯王》。

3、欧里庇得斯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的悲剧诗人,古希腊问题悲剧的开创者,代表作《美狄亚》。

(二)喜剧

古希腊喜剧起源于酒神祭祀的民间歌舞,在发展上稍晚于悲剧。

主要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古希腊喜剧发展的三个阶段。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喜剧的杰出代表,以创作政治讽刺喜剧为主。

代表作《阿卡奈人》。

第三节古罗马文学

一、普劳图斯和泰伦斯

普劳图斯是古罗马第一位有完整作品传世的作家,代表作有《一坛黄金》、《孪生兄弟》等。

泰伦斯写有《婆母》、《两兄弟》等6部喜剧,曾被后代戏剧家推崇为世态喜剧的典范。

二、贺拉斯和奥维德

贺拉斯是古罗马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代表作《诗艺》

奥维德是屋大维时代的重要诗人之一,代表作长诗《变形记》。

维吉尔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

史诗《伊尼德》是欧洲“文人史诗”的范本开端。

◆教学要求

了解欧洲古代文学的一般发展情况,注意它们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色。

难点:

希腊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第二章中古欧洲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精神文化领域占有绝对统治的地位,致使中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化的发展处于极其缓慢的状态。

二、文学概况

中世纪文学包括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

世俗文学分为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三大类,世俗文学为近代欧洲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意大利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意大利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出现得最早的国家。

中古的意大利在宗教文学、民间文学、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二、但丁及其《神曲》

生平与创作概况。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长诗《神曲》。

思想内容:

作品采用中世纪文学梦幻游历的形式,展现新旧交替时代中现实的黑暗,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但也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学和禁欲主义观念。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上既是中世纪文化的艺术性总结——梦幻形式、宗教寓意、象征手法,又具有现实主义因素。

◆教学要求

了解中古欧洲文学发展概况,但丁《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但丁在欧洲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影响。

难点:

《神曲》思想内容与艺术的二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与封建神学相对立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文学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意大利文学

一、社会历史和文学概况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出现了彼得拉克、薄伽丘、阿里奥斯托、马基雅维利和塔索等有成就的作家。

二、薄伽丘及《十日谈》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家,其代表作《十日谈》表达了反封建反教会的鲜明主题,开欧洲近代短篇小说之先河。

第三节法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于16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具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拉伯雷,具有贵族倾向的代表是“七星诗社”。

此外,较重要的作家还有纳瓦尔和蒙田。

二、拉伯雷及《巨人传》

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家,其代表作《巨人传》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优秀长篇小说。

《巨人传》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战斗精神和人文主义的理想,比较全面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特点。

艺术上采用极度夸张的讽刺和新颖别致的幽默,写实与幻想相结合,是欧洲讽刺小说最早的典范之一。

第四节西班牙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以戏剧和小说成就最为突出,出现了对近代小说深有影响的流浪汉小说,维加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杰出代表。

二、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

其代表作《堂·吉诃德》是该时期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

小说广泛地再现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的西班牙社会现实,充分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

小说中喜剧和悲剧因素在人物身上艺术地统一起来,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

第五节英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

戏剧的成就最大,其次是诗歌和散文。

早期的代表作家是乔叟和莫尔。

后期代表作家有斯宾塞、培根和莎士比亚,其中莎士比亚的创作体现了英国和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二、莎士比亚及其《哈姆雷特》

生平与创作概况。

悲剧《哈姆雷特》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与反动王权统治下丑恶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

艺术上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与背景、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诸方面的成就。

◆教学要求

了解近代文学发端期文学的特点,人文主义文学基本特征,《十日谈》、《巨人传》、《哈姆雷特》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征。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形象。

难点:

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形象思想性格特征。

第四章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旧的封建制度继续斗争,欧洲各国发展很不平衡。

二、文学概况

英国在巩固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在王权鼎盛时期的法国出现了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影响到欧洲各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了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第二节英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革命前、革命时期、复辟时期文学。

二、弥尔顿及其《失乐园》

三大诗作:

《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第三节法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17世纪法国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君主制国家。

体现君主专制政治的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法国文坛的主流。

贵族沙龙文学。

市民写实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二、莫里哀及其《伪君子》。

莫里哀是17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剧作家。

《伪君子》是莫里哀喜剧的代表作,也是驰名于世界的一部优秀讽刺喜剧。

◆教学要求

了解17世纪欧洲文学的发展情况,莫里哀喜剧的创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难点:

《失乐园》的主题思想。

莫里哀与古典主义。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18世纪爆发了席卷全欧的启蒙运动,这是18世纪欧洲先进思想家们为了推翻封建政权而开展的启迪人们思想的文化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发动的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

其思想旗帜是“理性”。

二、文学概况

18世纪的欧洲文学主要是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的特征。

第二节英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英国启蒙文学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出现的。

18世纪英国文坛古典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感伤主义文学更替兴衰。

二、菲尔丁及其《汤姆·琼斯》

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

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内容与艺术特征。

第三节法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法国启蒙运动较之西欧国家更为激烈、彻底。

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哲理小说和市民戏剧。

主要启蒙作家有:

勒萨日、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博马舍等。

二、卢梭及其《新爱洛绮丝》

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具民主倾向的代表,是影响深远的文学家。

代表作《新爱洛绮丝》。

第四节德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18世纪的德国与英、法相比,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突出成就是民族戏剧,杰出作家是莱辛、歌德和席勒。

二、歌德及其《浮士德》

歌德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学上杰出的作家。

歌德的生平和创作。

《浮士德》

◆教学要求

了解18世纪欧洲文学的发展概况、现实主义小说、感伤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启蒙文学的特征、歌德的创作特征。

难点:

歌德思想与创作的二重性。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欧美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处在激烈动荡、急剧变革之中,意识形态领域极为活跃。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文学概况

19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坛,主流则是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及其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第二节德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经济落后、封建割据严重,市民阶级软弱,因而资产阶级只能在精神领域里寻求解脱、探索出路。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其成就。

二、霍夫曼及其小说创作

霍夫曼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德国小说家。

霍夫曼的创作及其成就和影响。

第三节英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18世纪末的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社会矛盾也特别尖锐复杂。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其成就。

二、拜伦及其《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生平和创作。

“拜伦式英雄”。

《哈尔德·哈络尔德》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

第四节法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下形成的。

法国前期浪漫主义文学与后期浪漫主义文学。

二、雨果及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生平与创作。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第五节俄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十二月党人起义”。

浪漫主义文学盛行,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文学也有所发展。

二、普希金及其《叶甫盖尼·奥涅金》

情节与主题。

奥涅金形象、艺术特点。

◆教学要求

了解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发展概况,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拜伦、雨果、普希金的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拜伦、雨果、普希金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难点:

拜伦作品的主人公形象,雨果的人道主义,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欧美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1、资本主义势力的全面兴起。

2、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

3、自然科学的新发现。

4、社会科学的新进展。

二、文学概况

1、现实主义文学,作为文学主流其产生的各种基础,在各国形成发展简况,基本特征。

2、无产阶级文学

第二节法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福楼拜、波德莱尔。

二、司汤达及《红与黑》

生平与创作概况。

《红与黑》。

三、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

生平与创作概况。

《人间喜剧》。

《高老头》。

第三节英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1、宪章派文学(琼斯、林顿)。

2、现实主义文学。

二、狄更斯及《双城记》

生平与创作概况(四个阶段的创作)

《双城记》创作意图、情节与思想内容、作品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德国文学及德语国家文学

一、社会历史文学概况

“青年德意志派”,戏剧家毕希纳尔,革命诗人维尔特,瑞士德语诗人凯勒。

二、海涅及《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生平与创作概况。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简析。

第五节俄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成就辉煌,出现灿若群星的伟大作家。

(一)30至40年代社会与文学

普希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果戈理的创作标志现实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代表作家还有莱蒙托夫、别林斯基、赫尔岑、

(二)50至60年代社会与文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

(三)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二、果戈理及其《死魂灵》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前期与后期的思想与创作。

(二)《死魂灵》(第一部)、

情节与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三、陀斯妥耶夫斯基及《罪与罚》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罪与罚》

(三)心灵描绘的艺术。

第六节美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文学概况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二、惠特曼及《草叶集》

生平与创作概况。

《草叶集》

◆教学要求

了解19世纪中期欧美文学的发展概况,狄更斯、斯汤达、巴尔扎克、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惠特曼的创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狄更斯、斯汤达、巴尔扎克、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惠特曼的创作特点。

难点:

《红与黑》的开创性意义。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

陀斯妥耶夫斯基思想与创作的二重性。

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欧洲美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资本垄断化、无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社会哲学思想异常活跃。

二、文学概况

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世纪末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第二节法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巴黎公社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二、左拉及《卢贡·马加尔家族》

生平与创作概况。

《卢贡·马加尔家族》。

左拉小说创作的特点。

三、莫泊桑及短篇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概况。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

四、罗曼·罗兰及《约翰·克利斯朵夫》

生平与创作概况。

《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三节英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社会主义倾向文学、“世纪末文学”、唯美主义和新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

威尔斯、贝涅特、高尔斯华绥、伏尼契、肖伯纳

二、哈代及其《德伯家的苔丝》

生平与创作概况。

《德伯家的苔丝》。

第四节东欧、北欧文学

一、东欧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一)匈牙利文学,斐多菲,奥洛尼时代。

克沙特等

(二)保加利亚文学,第一位优秀诗人斯拉维依科夫。

(三)捷克文学,聂姆曹娃、涅鲁达。

二、北欧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一)丹麦文学

安徒生童话

勃兰兑斯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

(二)瑞典文学

斯特林堡,主要剧本《父亲》、《朱丽小姐》等。

(三)挪威文学

挪威文坛“四杰”:

易卜生,比昂逊、约纳斯·李、基米兰。

三、易卜生及《玩偶之家》

生平与创作概况。

(玩偶之家)

第五节俄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现实主义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科、民粹派作家。

现代派文学:

(1)象征主义。

(梅烈日科夫斯基)

(2)印象主义(阿赫玛托娃,戈罗杰茨基等)(3)未来主义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高尔基、绥拉菲莫维支、列德内依、普列汉诺夫)。

二、列夫·托尔斯泰及其《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生平与创作概况。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三、契诃夫及其短篇小说

生平与创作概况。

契诃夫与莫泊桑短篇小说艺术之比较。

第六节美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乡士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二、马克·吐温及其小说创作

生平与创作概况。

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要求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文学概况,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哈代、易卜生、托尔斯泰、契诃夫、马克·吐温等作家的创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文坛特征。

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难点:

哈代的性灵观、《安娜·卡列尼娜》的思想与艺术、易卜生的戏剧的现代性。

 

第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

世界大战时期欧美文学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社会飞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

意识形态领域活跃。

二、文学概况

现实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达达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

第二节法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交织的文学。

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左翼文学、现代派文学。

二、普鲁斯特及其《追忆逝水年华》

第三节英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现代派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左翼文学。

二、艾略特及《荒原》。

三、乔伊斯及《尤里西斯》

第四节德语国家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现实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二、卡夫卡及《变形记》

生平与创作概况。

《变形记》。

三、布莱希特及《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生平与创作概况。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第五节前苏联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前苏联文学继承了世界文学的优秀传统。

(一)国内战争时期

(二)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卫国战争时期

(四)战后建设时期

二、马雅科夫斯基及其诗歌创作

生平与创作概况。

长诗《列宁》。

三、法捷耶夫及其《青年近卫军》

生平与创作概况。

《青年近卫军》。

四、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平与创作概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传体小说,以作品中人物,表现了自己的人生观。

五、高尔基及其《母亲》

生平与创作概况。

《母亲》。

《母亲》在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品第一次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一次完整而又比较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第一个塑造得比较完整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六、肖洛霍夫及其《静静的顿河》

生平与创作概况。

肖洛霍夫是享受世界声誉的作家。

《一个人的遭遇》一反对战争的歌颂,而是通过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呼唤人道主义、呼吁世界和平。

《静静的顿河》:

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第六节美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现实主义文学,哈莱姆文艺复兴,“迷惘的一代”的文学,代表作家海明威。

意象主义诗歌,庞德等作家。

现代诗歌运动及现代戏剧,奥尼尔。

南方小说,福克纳。

无产阶级文学,高尔德、赛珍珠等人。

二、海明威及其《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

生平与创作概况。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的代表作,出色的反战作品。

标志了作者艺术上的成熟。

(三)《老人与海》

作者一生的总结性作品。

作品具有高度浓缩的寓言性。

◆教学要求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美丰富多样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

重要作家普鲁斯特、劳伦斯、乔伊斯、艾略特、卡夫卡、布莱希特、海明威、高尔基、马雅科夫斯基、高尔基等作家的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乔伊斯、海明威、高尔基等作家的创作特征。

难点:

《尤里西斯》的意识流、海明威创作中的硬汉形象和“冰山”风格。

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美文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二、文学概况

第二节法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存在主义文学。

荒诞派戏剧。

二、萨特及《苍蝇》《间隔》

生平与创作概况。

《苍蝇》《间隔》。

第三节英国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无产阶级文学,现实主义倾向文学,现代主义倾向文学。

二、戈尔丁及其《蝇王》

生平与创作概况。

《蝇王》。

第四节德语国家文学

一、社会历史与文学概况

(一)民主德国文学

(二)联邦德国文学

(三)瑞士德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