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134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docx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

小学音乐第一学段学业评价方案

(一、二年级)

《课标》提出: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本学段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充满兴趣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是否能够自然有表情的歌唱,是否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和具有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其学业评价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测评方案进行抽测的定量测评为辅。

一、过程性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主要关注音乐教学的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评价内容的标准以课标为依据,评价方式可采用观察法、表演法、提问法、讨论法、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过程性评价由学校教师根据教学实施过程,制定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定量测评方式放在学期末进行,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测评方案,进行抽测。

二、定量测评评价方式

本学段应该充分注意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将通过歌、舞、游戏相结合的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为主;学生要学会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并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所以考查方式以检查学生的演唱能力为主。

1、实施办法:

每学期定期进行一次演唱检测。

第一学期的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全体学生都参与,考查形式为独唱;第二学期期末,由学校或者教研室统一组织,以抽查方式为主,考查形式为独唱或者齐唱。

2、考察内容:

一、二年级教材上的背唱和必唱歌曲。

3、评价等级:

能完整有表情的演唱为A等级;

能准确演唱歌曲为B等级;

基本能完成歌曲的演唱为C等级;

三、学业评价目标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册)

【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共十一课,每课都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内容。

其中有歌曲22首,欣赏曲23首。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演唱、欣赏及音乐知识的掌握等几个方面应达成以下目标:

【演唱】

一、背唱歌曲(3首)

1、歌曲:

《数鸭子》、《草原就是我的家》、《粉刷匠》

2、目标: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

二、必唱歌曲(10首)

1、歌曲:

《布谷》、《小雨沙沙》、《放牛歌》、《小象》、《两只小象》、《母鸡叫咯咯》、《下蛋罗》、《云》、《理发师》、《牧童》

2、目标: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看着课本完整齐唱。

三、听唱歌曲(9首)

1、歌曲:

《猜一猜》、《天上有么》、《谁在叫》、《猫咪别淘气》、

《乃呦乃》、《彝家娃娃真幸福》、《海》、《一对好朋友》、《小松树》。

2、目标:

听一听,唱一唱,同时体验歌曲的不同情绪。

【欣赏】

一、精赏乐曲(2首)

1、曲目:

《我是人民小骑兵》、《快乐的罗嗦》

2、目标:

①听辩歌(乐)曲主题旋律,

②听辩演奏主题旋律乐器音色。

③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体态反应。

④认识作曲家。

二、必赏乐曲(10首)

1、曲目:

《牧童》、《小象》、《小燕子》、《挤奶舞》、《大海摇篮》、《阳光下的孩子》、《小狗圆舞曲》、《跳圆舞曲的小猫》、《铁匠波尔卡》、《海上风暴》 

2、目标:

①能听辩童声、女声、男声,

②能够区别独唱、齐唱、合唱。

③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作动作。

三、听赏乐曲(11首)

1、曲目:

《牧童到哪里去了》、《杜鹃圆舞曲》、《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大象》、《公鸡母鸡》、《我的小鸡》、《夏天的阳光》、《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喜鹊串梅》、《猜花》

2、目标:

听一听,感受体验乐曲的不同情绪。

【音乐知识】

 一、熟知和掌握:

认识四分休止符

二、知道和了解:

1、认识沙球、响板、串铃、三角铁、双响筒的样子,掌握其演奏姿势,听辨打击乐器音色。

2、会用打击乐器表现声音的强弱、长短。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4册)

【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共有十一课,每课都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内容。

其中歌曲、欣赏曲各有22首。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演唱、欣赏及音乐知识的掌握等几个方面应达成以下目标:

【演唱】

一、背唱歌曲(共2首)

1、歌曲:

《蜗牛与黄鹂鸟》、《两只老虎》

2、目标:

①能够背唱或表演唱歌曲,知道演唱的姿势;

②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的独唱。

二、必唱歌曲(共10首)

1、歌曲:

《郊游》《假如幸福地话拍拍手把》《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小蜜蜂》《萧》《小乌鸦爱妈妈》《小鱼篓》《音乐小屋》《打花巴掌》《我爱雪莲花》

2、目标:

①能够随伴奏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不同情绪;

②能参与齐唱;

③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三、听唱歌曲(共9首)

1、歌曲:

《大树妈妈》《猫虎歌》《采山》《哈里罗》《小小摇篮曲》《月光光》《新疆是个好地方》《乞丐歌》《小巴狗》

2、目标:

①能够体验歌曲的不同情绪;

②能够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

【欣赏】

一、精赏乐曲(5首)

1、曲目: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单簧管波尔卡》《玩具交响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天鹅》

2、目标:

①听到乐曲能够知道它的曲名;

②初步感受乐曲的不同风格;

③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聆听出不同乐器的独奏;

④听辨合唱、齐唱、独唱;

⑤简单了解和作品相关的知识。

二、必赏乐曲(5首)

1、曲目:

《嘀里嘀里》《加伏特舞曲》《狮王进行曲》《老虎磨牙》

《新疆舞曲》

2、目标:

①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音乐;

②了解演唱或演奏形式,体验音乐情绪;

③学习相关作品的打击乐。

三、听赏乐曲(12首):

1、曲目:

《蝴蝶》《八板》《花鼓调》《霍拉舞曲》《青蛙音乐会》《蜜蜂》《儿童团放哨歌》《春晓》《出发》《拾稻穗的小姑娘》《新疆好》《月亮河边的孩子》

2、目标:

①感受音乐的情绪,

②能够随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音乐知识】

一、熟知和掌握:

1、认识八分休止符

2、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二、知道和了解:

1、认识几种打击乐——碰钟,锣,鼓,大镲,小锣,小镲,三角铁,手鼓,响板、沙锤,双响筒等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小学音乐第二学段学业评价方案

(三——六年级)

《课标》提出: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本学段应引导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因此其学业评价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测评方案进行抽测的定量测评为辅。

一、过程性评价方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主要关注音乐教学的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评价内容的标准以课标为依据,评价方式可采用观察法、表演法、提问法、讨论法、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过程性评价由学校教师根据教学实施过程制定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二、定量测评评价方式

本学段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音乐学习的教学曲目大形式与题材较之低年级大大丰富,同时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大大增加。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提高表现音乐的技能。

因唱歌和演奏是表现音乐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本学段学生用音乐方式表达个人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的最主要方式,所以定量测评的考查方式将以考查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演唱(奏)能力为主。

测试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对本学期音乐教学和学生音乐学习的基本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从中获得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信息,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1、实施办法:

每学期定期进行一次集中检测。

第一学期的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全体学生都参与,考查形式为独唱或者音乐知识(笔答);第二学期期末,由教研室统一组织,以抽查方式为主,演唱(奏)能力的考查形式为独唱(奏)或者齐唱(奏),音乐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为笔答。

2、考察内容:

(1)本年级教材上的背唱和必唱(奏)歌曲

(2)本年级教材上的精赏与必赏作品及需要熟知和掌握的知识点。

3、评价等级:

(1)演唱(奏)能力

依据学生能完整自信有表情的演唱(奏)、能准确演唱(奏)、基本能完成歌曲的演唱(奏)和不能完成歌曲的演唱(奏)分别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2)音乐基础知识

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和视听问答题,依据完成题目准确率依次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3)说明

每次统一测评将根据教研室统一安排,进行单项考试等级评定以上述为主,若两项同时进行则各按照50%统计,最后统一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三、学业评价目标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册)

【本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音乐下册共有十课,每课都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内容。

其中歌曲20首、欣赏曲24首。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演唱、欣赏及音乐知识的掌握等几个方面应达成以下目标:

【演唱】

一、背唱歌曲(共3首)

1、歌曲:

《嘀哩嘀哩》、《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剪羊毛》

2、目标:

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节奏和音调,采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富有情感的进行独(背)唱。

二、必唱歌曲(共9首):

1、歌曲:

《春天举行音乐会》、《小小羊儿要回家》、《顽皮的杜鹃鸟》、《我是小小音乐家》、《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怕不抵抗》、《全部认识我》、《友谊花开万里香》《嘹亮歌声》

2、目标:

①能用优美的声音,照着课本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参与齐唱、合唱(轮唱)

②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

三、听唱歌曲(共8首)

1、歌曲:

《花喜鹊和小乌鸦》、《一直短笛轻轻吹》、《甜甜的秘密》、《每人伸出一只手》、《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摇船调》、《我的庄靠山坡》、《挂红灯》、

2、目标:

①在聆听的基础上,感知歌曲旋律。

②能跟着录音演唱出印象深刻的乐句。

【欣赏】

一、精赏乐曲(共3首)

1、曲目:

《赛马》、《游击队歌》、《那不勒斯舞曲》

2、目标:

①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觉与见解,引发学生想像及联想。

②能够记忆音乐主题,了解其乐曲结构。

③辨听感受乐器音色并认识其形状。

④能够了解和作品相关的知识。

二、必赏乐曲(共11首)

1、曲目:

《春到沂河》、《春》、《森林深处的杜鹃》、《苗岭的早晨》、《匈牙利舞曲》、《我爱米兰》、《欢乐颂》《红旗颂》《黄土高坡》、《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

2、目标:

①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

②了解演奏乐器、感知音色特点

③了解与作品相关的知识

三、听赏乐曲(共10首)

1、曲目:

《猜调》、《木偶的步态舞》、《飞来的花瓣》、《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小小白鸽》、《洞庭鱼米香》、《乡下的阳光》、《老靠山调》、《赤胆忠心保国家》《救国军歌》

2、目标:

①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感受音乐情绪

②听辨演唱(奏)形式,说出曲名。

【音乐知识】

一、熟知和掌握

1、在实践中结合所学歌曲掌握并比较单纯音符与休止符(全音符、全休止符、二分音符、二分休止符、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音符、十六分休止符),辨别前(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2、体验并掌握“轮唱”演唱形式及常用记号(延长音记号、顿音记号、换气记号)

3、掌握并辨别人声分类童声、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的基本知识

4、辨别小号、长笛、圆号、手风琴的外形及音色。

二、知道和了解:

1、知道以第一间唱“do”时,sol—do(5——ⅰ)各音在五线谱上的音高位置.并借助手势反复练习唱准音高,记住音位。

2、初步了解中外著名作曲家如贺绿汀、潘振声、冼星海、【俄】柴可夫斯基【德】贝多芬等及其代表作品。

3、了解山东地方戏曲--茂腔

【探索与创编】

按指定的节奏,选用几个音创编2—4小节旋律唱一唱。

【竖笛教学】

能吹奏简单的小乐曲如《粉刷匠》、《闪烁的小星》等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册)

【本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音乐下册共有八个单元,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

其中歌曲11首、欣赏曲15首。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演唱、欣赏及音乐知识的掌握等几个方面应达成以下目标:

【演唱】

四、背唱歌曲(共2首)

3、歌曲:

《红蜻蜓》、、《茉莉花》

4、目标:

能用自然的声音、基本正确、完整、流畅地进行独(背)唱歌曲。

五、必唱歌曲(共4首):

2、歌曲:

《唱山歌》、《雪绒花》、《木瓜恰恰恰》、《中国功夫》。

2、目标:

①能用优美的声音,照着课本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参与齐唱、合唱

②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

六、听唱歌曲(共5首)

1、歌曲:

《小鸟请到这里来》《久不唱歌忘记歌》、《甘洒热血写春秋》、《东郭先生》、《少先队员采茶歌》。

2、目标:

①在聆听的基础上,感知歌曲旋律。

②能跟着录音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欣赏】

四、精赏乐曲(共3首)

1、曲目:

《百鸟朝凤》、《樱花》、《京调》。

2、目标:

①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觉与见解,引发学生想像及联想。

②能够记忆音乐主题,了解其乐曲结构。

③辨听感受乐器音色并认识其形状。

④能够了解和作品相关的知识。

五、必赏乐曲(共6首)

1、曲目:

《天山之春》、《急急风》、《唱脸谱》、《尼罗河主题曲》、《江南好》、《少林少林》

2、目标:

①感受体验音乐的不同风格

②了解演奏乐器及音色

③了解与作品相关的知识

六、听赏乐曲(共6首)

1、曲目:

《西湖春晓》《林中的鸟声》、《小山羊》、《火车咔咔咔》、《男儿当自强》、《生旦净丑荟精粹》

2、目标:

①聆听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感受其不同风格。

②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音乐知识】

一、熟知和掌握

1、辨别竹笛、琵琶、唢呐、电子合成器的外形及音色。

2、辨别人声类别及演唱形式(合唱、齐唱、男声四重唱)

二、知道和了解:

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与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2、初步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剧种中的行当分类、相关剧目以及著名演员。

3、通过辨听了解乐曲结构.

【探索与创编】

1、能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并乐意与他人合作表演《东郭先生》。

2、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并能尝试跟着老师学习指挥。

3、运用旋律重复的方法,创编《小伞花》的旋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