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191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暑降温小常识1.docx

防暑降温小常识1

入夏常备的防暑药防暑知识大汇总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

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

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

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

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

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

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仁丹:

能清暑祛湿。

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

能清暑散寒。

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

能清暑解表。

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

能清暑解毒。

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无极丹:

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避瘟散:

为防暑解热良药。

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金银花:

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

可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

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

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

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

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以开水泡代茶饮。

 

 常喝降温饮品

    常喝降温饮品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

以下介绍几种降温饮品:

    1.山楂汤。

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冰镇西瓜露。

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

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

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3.绿豆酸梅汤。

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4.金银花(或菊花)汤。

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5.西瓜翠衣汤。

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6.椰汁银耳羹。

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

其他夏季防暑常识

    1、少吃多餐:

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

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

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

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

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8、喝菊花茶:

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9、凉水冲手腕:

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夏天防暑降温小常识

以下为一些生活小常识,供大家参考,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注意身体健康。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防暑降温从33℃开始

  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

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不劳汗腺散热,也无需衣着保温。

  33℃—汗腺开始启动,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空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涔汗散发蓄积的体温。

  35℃——散热机制立刻反应。

这时,浅静脉扩张,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

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温。

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温度。

  36℃——人体“自我冷却”,一级警报温度。

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进行“自我冷却”,此时,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38℃——多脏器参与降温,二级警报温度。

一旦气温升到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

这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均不可有丝毫松懈。

  39℃——汗腺濒临衰竭,三级警报温度。

汗腺疲于工作,已经无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发的危险。

  40℃——大脑顾此失彼,四级警报温度。

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以致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这时人必须移至阴凉地方或借助空调器降温。

以上介绍了人体对高温的反映情况,希望能引起您对高温天气的重视。

如果出现高温,您需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温预防措施,避免高温引起的不适。

 

防暑降温佳品

盐开水: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

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

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

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茶水

  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

科学分析表明,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

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

  夏天骄阳似火、热气灼人,出汗多了口又渴,多饮热茶,防暑降温效果最佳。

饮热茶的好处是:

  1,可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2,可生津止渴。

喝热茶可刺激口腔粘膜,促进口内生津,并加速胃壁收缩,促进胃的幽门启开,使水加快流入小肠被人体吸收,满足各组织和器官的需要。

  3,可抑菌消炎。

茶对胃肠粘膜有收敛杀菌作用,能凝固菌体蛋白、减轻细菌的毒性,起到消炎止渴作用。

  4,可强心利尿。

茶碱能兴奋血管中枢,增强心、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肾小球滤过率,使尿液增多。

尿液的排出,又带走了部分热量,带来了凉爽感。

陈醋:

夏季人们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

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

如果在烹调时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浓,从而增加食欲。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醋还能提高胃肠道的杀菌作用。

另外,如在烹饪时加入几滴醋,还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有利于人对食物中铁的吸收。

绿豆汤

  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

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

有关实验表明,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

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苦瓜

  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们视为难得的食疗佳蔬。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

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

蜂蜜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

《本草纲目》:

“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

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防暑降温之穿衣戴帽

  长期以来,人类战胜炎夏酷暑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

比如发明了电风扇、冷气机、空调机和洗冷水浴降温以及科学地进行微小气候调控手段,避开日照高温时段作业等等。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往往忽略自身穿戴上的科学防护。

也许有人会说,穿衣戴帽,人人皆懂有啥可说的,殊不知,科学的穿戴是人们在炎夏防暑降温最简捷方便有效的主要措施,大有学问考究的哩!

夏日的穿戴应注意以隔热防晒、通风透气、利汗散热为原则。

穿戴凉帽、遮阳伞、浅色轻便的衣服,选择用耐阳光热阻率高的、导热慢、散热快的材质加工成的衣服、鞋袜等防护用品;对于不易遮盖裸露的面颈部、上臂和小腿部搽抹防紫外线烧灼的护肤霜(液)都是很好的办法。

首先,从头部防护说起,据测定,宽边塑料,麦秸杆遮阻帽的热阻率可达60%以上,宽边白布料遮阳帽为45%,而头巾对辐射热的遮阳率很差,最好不用。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试验说明,阳光反射性强的银胶伞或黑、藏青、深绿色的具有防紫外线系数(UPE)达15以上的阳伞或遮阳帽是最佳选择。

但对于市面上标榜防紫外伞而又无任何科学监定资料佐证的所谓“环保伞”,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慎重,不可轻信。

  其次,防暑降温讲究的是衣服穿戴,夏装讲究轻便、凉爽、简便实用和美观大方,避免遮盖封闭与适度裸露、通风散热是需要互相兼顾的,对于一般人来说,短时间适当暴露肢体接受一定阳光照射,也不是一无好处,它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甚至能增强肌肤的营养健壮。

对于年老体弱或幼小婴儿则不轻易曝晒,尤其少接触直射和热辐射,以免灼伤和中暑发生。

大家喜欢在曝晒时用特殊袖套、裤套遮阳,平时穿短袖、衣裙和短裤或款式美观轻便的休闲装。

最近,有人发明了可溶解吸收的含人体维生素和必需微量元素的高科技保健T恤衫。

据说,在阳光照射下,能逐渐溶解被肌肤吸收为机体所利用,具有营养保健和防护的作用,很值一试。

  此外,夏天凉鞋、轻便鞋以及有气孔的空调鞋和透气袜、保健袜都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调节体温防暑的穿戴用品。

某些特殊作业人群长期从事高温劳动,应选用轻便、坚固、防热辐射和便于通风透气、排汗的鞋袜,袖套或防护面具。

对于不能接触某些过敏化纤物的人还应注意经常搽抹防晒抗过敏的药霜,避免因衣着不当引起心身不适或中暑的发生。

防暑降温六误区

  一、过度依赖空调

  吹空调毕竟不是自然状态,它能使空气频率流动和振动,结果就像噪声一样,会损害人的神经功能。

另外,室内空气循环使用,反复过滤后,空气中负离子显著减少而阳离子过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降低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

低温最易引起妇女的自律神经紊乱,妇女特别容易患“空调病”。

预防“空调病”,可在室内配备负离子发生器,以弥补空调机的不足;在不是太热的天气里,最好不要使用它;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开着通宵睡觉;室内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以免与外界温度相差过大;房间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禁止在室内吸烟。

  二、电风扇直吹人体

  有人贪图凉快,经常在电风扇前直吹人体,这样会使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肩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这叫“风扇病”。

预防“风扇病”,关键在于科学使用电风扇。

首先,转速不要太快,使用时间不可过长,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其次,不宜直吹人体,也不要距离太近,吹一段时间后,应调换一下风扇或人体的位置,以免局部受凉过久;再次,不要开着风扇睡觉,气温过高时也只能使用摇头微风,并用定时控制;大量出汗时,不要静坐猛吹。

此外,年老体弱、小儿和久病未愈、感冒、关节炎患者,宜少用或不用。

  三、凉水冲脚图凉快

  有人喜欢用凉水冲脚降温,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因为人的脚部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脚底皮肤温度是全身最低的,极易受凉;再者,脚的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较差,若经常用凉水冲脚,使脚进一步受凉,通过血管传导会引起周身一系列的病理,最终导致各种疾病。

此外,因脚底的汗腺较发达,脚部突然受凉,会使毛孔骤然关闭,时间长了会引起排汗机能障碍。

特别是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后,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剧烈收缩,日久会导致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小动脉痉挛、红斑性肢痛、关节炎和风湿病等。

  四、大汗淋漓时洗冷水澡

  夏天气温高,锻炼时身体产热增多,通过汗液及皮肤血管扩张是身体散热的重要途径。

劳动或锻炼刚结束时,人体仍处于代谢旺盛、产热增多、皮肤血管扩张的状态。

此时,如立即洗冷水澡,皮肤受到冷刺激,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结果使体热散发受阻,反而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

同时,皮肤血流量减少使回心血量突然增加,会加大心脏负担。

机体从热环境一下进入冷环境,来不及适应调整,容易患感冒或引起胃肠痉挛等。

锻炼后肌肉疲劳、紧张度增加,这时再受到冷刺激,还可能引发抽筋。

夏季劳动或锻炼出汗时应适当饮用盐开水,休息1小时后做一些准备活动再洗冷水澡。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洗温水澡。

  五、带病游泳

  有些病人夏日消暑时也爱好游泳活动,但游泳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

下列病人就不适宜游泳:

严重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仍在23。

4/14。

3千帕以上,自觉症状较重,有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近期内有过心绞痛发作,稍做运动就感到胸部不适的冠心病患者;心瓣膜病及有心力衰竭可能的心脏病患者;精神病人及癫痫病人等,这些人绝对禁止游泳,以防在水中发生意外。

  六、贪食冷藏西瓜

  食用长时间冷藏后的西瓜,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

因为食用冷藏的西瓜时,口腔内的唾液腺、舌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都会因冷刺激而处于麻痹状态,使人不但难以品出西瓜的甜味,而且还会伤及脾胃。

儿童消化能力较差,食用冷藏的西瓜还会引起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八种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

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易引起中暑。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

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

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产生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特殊人群防暑套路

  酷暑来临,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

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婴幼儿:

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

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

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

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孕妇:

衣着应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

  老弱者:

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发生,首先要搬离高温环境。

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

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疗法取穴部位:

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

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

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

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后,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科学用“两水”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如果两种药冒然替用,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症。

中医认为,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

而内伤湿滞,则是指人体因受暑湿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状。

夏季阴雨天气较多,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引发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

中医认为,当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后,上蒸清窍故有头晕或头痛症状。

如果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

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总之,藿香正气水主要擅长治疗夏季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疾病,治疗范围较广泛,既可治疗夏秋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肠不适。

而十滴水仅用于中暑症,即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

一药主治风寒湿之邪所致疾病,一药主治暑热湿之邪所致疾病,两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应对症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